页面

2012年6月24日星期日

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孙善豪对宋教仁的评价

http://www.wangjiwang.com/memorial/shc24758.html
对宋教仁的身后评价

  章太炎在《民国报》《神州日报》评点孙中山只是"元老之才","至于建制内阁,仆则首推宋君教仁,堪为宰辅","谓总理莫宜于宋教仁"。

  蔡元培在《我之历史》序言说:"(同盟会)其抱有建设之计划者居少数。抱此计划而毅然以之自任者尤居少数,宋渔父先生其最著也。"

  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孙善豪曾经评论宋教仁对国民革命与中国近代的意义,其大略如下:

  宋教仁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目标在于鼓吹湖广新军的觉醒,间接促成了武昌起义。宋教仁曾提议革命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京师起义、中策长江 起义、下策边疆起义。孙中山的十次革命,一般都属于下策中的边疆起义。黄花岗之役后,同盟会人心涣散。宋教仁与谭人凤等乃毅然在上海另起炉灶,独立执行中 策,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以共进会与文学社为基础,在两湖新军间鼓吹革命,于是乃有武昌起义之成功。

  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当时孙中山主张同盟会仍然为地下革命组织,随时准备继续革命。宋教仁则主张将同盟会公开化, 以堂堂政党之阵势、用光明正大之手段,藉选举取得政权。宋教仁路线不仅获得了同盟会多数之支持,并且继续与其他小党合并,终于组成国民党,而在国会大选中 取得了多数。这个"国民党",不同于一九二四年孙中山主导的联俄容共后的中国国民党,实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党。许多后来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张 东荪、沈钧儒、徐傅霖、罗文干、石志泉等,都是当时这个国民党的核心成员。

  宋教仁对于内阁制的倡议与实践。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后,孙中山被选为国民党的理事长,旋赴东京,另组中华革命党。而主导国内国民党的宋教仁路线,则是 在体制内,以内阁制来架空袁世凯。如果当时袁世凯能明察当代潮流,放手让宋教仁组阁,则中国华盛顿或民国"国父"之名,无疑非他莫属。而整个中华民国史, 或就将此改写。不幸的是:宋教仁的内阁制主张,站在袁世凯的立场而言,是强人所难,直接抵触了袁世凯"一人天下"的期待,欲是,被刺,革命党发动二次革 命;开启了中国此后一连串政治、军事的混乱。

--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欢迎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