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仲维光:极权主义问题还是“威权”问题

http://yangren.blog.epochtimes.com/article/show?articleid=5532
仲维光:极权主义问题还是"威权"问题
成文日期:2008-12-29 10:13:25    更新日期:2008-12-29 10:13:25   点击:6979

极权主义问题还是"威权"问题
——重发2006年有关极权主义概念研究部分内容按

— 仲维光 —

究竟选用哪一个政治学概念来描述时下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对中国异议人士以及知识界来说,由于现在已经不仅是一个政治学的学术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到 了价值与政治取向,甚至"政治运作"问题,因此,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辨明你究竟是在哪一个领域中讨论问题。很显然的是,那些在八九年前 后就曾经提出、并鼓吹所谓新权威主义,时下随着所谓"零八宪章"而再次提出这一问题的某些知识精英,所进行的显然不是学术讨论,而是现实中的"政 治活动"。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学术讨论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搜集阅读过文献,关心过这个问题研究现状是什么,有哪些专家讨论过哪些问题,在这个领域中目 前专家们关注、争论的又是什么。以他们所使用的"威权"这个概念来说,他们了解这个词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吗?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在历史上描述的是 什么,当代描述的又是什么?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有关"威权"和极权问题的争论是什么,在哪些问题上有了答案,哪些问题是有争议的,甚至是难有答案 的。

显然你不可能和一个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一无所知的人,或者说浅尝辄止的人,进行严肃的讨论;关于他们再次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能够做的其实也 只是围绕这些问题做一个ABC的梳理和阐述。

九零年,我在研究分析启蒙思想、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也就是在研究大陆那些受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影响长大的,八十年代的所谓知识精英们的思 想及方法时,由对完全意识形态化特点的研究,而进入党文化和极权主义文化的研究。就在那时,在西方,有关极权主义理论的讨论,极权主义理论获得了 普遍的承认。然而匪夷所思的是中国却突然出现了所谓新权威主义。而更为有意思的是,持新权威主义论的人根本无意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他们主要考虑 的是他们的政治目的和利益。这其实就是我当时所研究的"完全意识形态化"问题的又一个典型案例。从一九四九年开始,共产党社会的知识界从根本上、 彻底陷入了假大空的,政治统帅一切的所谓学术研究。李希凡是这个典型,姚文元、戚本禹也是这个典型,八十年代的金观涛们同样是如此。

现在的这个现象和当时几乎完全一样,并且讨论的对方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和对文献的掌握上几乎没有任何进步。所谓"零八宪章"的知识精英们匆忙再次 提出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为了政治目的和利益。

说到党文化,这其实就是党文化的一个非常根本性的特点­——完全意识形态化!

现在,很多人误以为大批判是党文化的特点,并把任何明确的批评和批判都看作是党文化,这是一种误会。因为正常的批评和批判,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 一个领域中都存在。而那种完全意识形态化,政治先行的提问题的方式,那种唯物主义的"假大空",才是党文化的典型特点。

充斥共产党社会的这种文化,不只表现在打棍子方面,就是在和风细雨,谈情说爱的时候,也是党文化!我在李慎之先生去世的时候,之所以站出来讨论, 就是因为纪念李慎之的异议人士们居然还在使用党文化的方式行文。现在,时间又过了五年多,零八宪章们的作者们依然如故。他们无论就提出问题,还是 讨论问题的态度与方法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式的,只不过观点略有变化。

在谈极权主义还是威权社会的时候,你首先要明白你谈的是什么。所以我首先要说的就是

是把authoritarism翻译成威权是一种非常不严肃的做法。这个词我认为应该翻译成专权,或者以前曾经使用过的"独裁"。由于我们讨论的 是政治学问题,一定要以西文概念为准,而非翻译成中文名词的望文生义。

目前描述专制的概念中,我们可以以四个概念的为例,辨析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并且可以以此说明如何翻译,如何使用会涉及到非常根本的认识问题。

这四个概念分别是authoritarism、Despotism、Dictatorship和Totalitarism。

由他们本来描述的对象和涉及的内容,我认为,Despotie是应该翻译成专制,dictator是专政,Totalitarism则是极权专 制,而这个词Authoritarian则应该翻译成专权,或者独裁。

尽管中文的翻译很难反映出全部西文的意思,但是如此翻译这四个词,我以为还是能基本上对比出这四个词的原来所描述的不同内容。如此,你也可以进一 步清楚为什么会产生极权主义这个新的政治概念,以及究竟应该用哪个词来描述当代中国社会更好。

Despotie描述的是奴隶制的专制。奴隶主除了统治权力,还有负责奴隶一切生存条件的义务。否则他就违背了他的合法性。

Dictator则是罗马专制,是元老院在危急时刻选出一个人来负责全部事物的专政。

Authoritarian描述的是传统的专权专制,独裁。但在这个专制中,个人、社会和文化都有很大的空间。最根本的就是它不是一元化的。

Totalitarism的产生,就是因为前述三个词都不能描述共产党、法西斯与希特勒的专制,所以才产生的。如前所述,极权的一个特征就是政治 一元化。一个政党,控制国家的一切,它不仅是对资源,而是还包括对于军队、警察、司法、行政、以及电台等宣传机构,以及社会结构的一元化的绝对控 制。它和传统的专权专制社会有根本的区别。

极权主义的产生是典型的西方社会的产物。它相应于早期基督教那种政教合一的一体化的社会结构。这种政教合一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从来没有过。因此, 在反省共产党社会的专制问题的时候,到中国历史传统中去寻找根源,无异于缘木求鱼。

然而,在明确了上述专制问题的概念后,政治学上的讨论,是、还是不是极权主义的问题,却和物理、化学等的概念讨论仍然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一个试 验,或化验可以简单地断定,排除一个概念。以八九年崩溃于极权主义的东欧各国的描述为例,那些以前认为东欧从解冻后就已经不再是极权主义了的人, 也只是无话可说了而已。很多人并没有承认、反省自己的认识和理论的错误,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阵地后,从另外一方面反扑回来。

政治学上的讨论只有从描述的有效性来辨识。一个理论如果需要太多的假设和太多的边界条件,太多的偶然性来补充,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理论。以"威权" (专权)的概念来解释共产党社会就是如此。二十年代中期后极权主义概念因此而产生时如此,八十年代末期也是如此。例如那些八十年代鼓吹邓小平,那 些七六年鼓吹周恩来的人,需要太多的假设和思辨,玄想来解释已经成为经验历史的现象,来为共产党辩护,解释八九年的大屠杀了。

然而,尽管如此,在分析中国社会究竟使用极权主义还是使用专权专制的时候,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些很重要的经验历史事实几乎可以作为判据来看待。例 如,当代中国共产党政府对法轮功的镇压。这种毫无顾忌地残酷地镇压是极权主义的一个典型特点,而专权(威权)专制是能够容忍法轮功这样的群体和文 化存在的。同样,八九年天安门大屠杀也可以说是一个判据。八九年的那个大屠杀就可以明确定义邓小平与斯大林、希特勒一样,是典型的极权主义专制 者。这两个判据,是无法绕过或者否认的。

 这一点说白了其实也是最近在《德国之声》争论问题中,张丹红们所说的所谓中共政府的红线,只要有"这种性质"(!)的红线,就可以说是极权。而 张丹红们坚持否认的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社会现在还是极权主义专制社会。而时下这场讨论的结果,对德国主流社会,无论对媒体,还是知识界、政界来说, 中国还是极权主义专制几乎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由于起草"零八宪章"的精英们关心的根本不是学术讨论,而是政治活动,因此这样一种"讨论"更是没有答案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完 全按照他们的政治需要走下去。就为此,他们从来也没有认真研究过中国社会和极权主义。没有研究,不想研究,何来答案?又如何与他们讨论?!所以说 到底,因为他们想的是现实中的政治运作,个人影响和利益,而不是极权主义的理论和学术问题,所以这个讨论只对那些关心问题的、严肃的民众有意义。

学术讨论是要坐下来,一招一式说演绎、论证自己的理论,而非辩论。极权主义理论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时期都会面临很多新的要解释、说明的问 题。如果真的它不能解释的问题太多了,那么就如当年需要产生它的时候那样,需要一种新的描述概念和方法。但是,直到现在,理论界还没有感到这个需 要。

 至于起草"零八宪章"的某些精英们热衷的政治活动,如果转移了对于极权专制的反对,那就只有用政治来对抗。这就是他们老祖宗马克思的名言,批判 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这句话是那些完全意识形态化的运作者们的座右铭。所以,我知道,我们的讨论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更不可能阻挡他们的政 治谋略。但是我希望的只是,维权人士、异议人士能够在政治上清楚地看到"威权"提法的消极影响。就像七五年我们对待毛泽东迫害邓小平,七六年中共 政府镇压所谓对周恩来的悼念时那样,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尽管反对迫害邓小平,迫害对周恩来的悼念,可我们和邓小平,和周恩来要的不是一样的东 西。我们那时就绝对不是要把毛泽东换成邓小平或者周恩来,现在也绝对不是要一个"好共产党"!

我们要的是人权、自由,是像一个人那样的生活!这个世界上其实已经很少有"人"还要"共产党"了!

在二零零六年我曾经对极权主义问题的研究做过一个小结。现在时过两年,在很多问题上虽然又有了很大的推进,甚至变化,但是感到这个小结对时下再次 兴起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社会究竟是极权专制还是专权专制的讨论仍然有一定意义,所以我决定节选重发有关部分。我殷切的希望,这些材料能够在中文世界 唤起更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能有更多的人来进行"认真"的讨论。

2008-12-27德国埃森



游客
   02/01/09 09:53:24 PM
仲先生先生您好!看了您对极权主义的研究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总把极权和专制或者独裁等同起来,虽然也听其他学者说封建社会的专制和现在不同,也知 道有些不同,但是不是很清晰,看过先生的文章,毛塞顿开!最近要做毕业论文,希望能做点有意义的.我的专业不是政治学或者哲学之类的,不过对这方 面挺感兴趣的.想做中国人权民主方面的,但是没有太清晰的想法.看过先生关于极权文化的研究,很感兴趣.先生能推荐些相关书籍来读吗?我看到您文 章后面列了很多,我恐怕没时间读那么多.先生有什么联系方式吗,如skype或者其他的.


http://zhongweiguang.blogspot.nl/2012/07/blog-post.html
2012年7月2日星期一
极权主义问题还是"威权"问题 ——谈《零八宪章》的问题
(重发2006年有关极权主义概念研究部分内容的按语)

究竟选用哪一个政治学概念来描述时下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对中国异议人士以及知识界来说,由于现在已经不仅是一个政治学的学术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到 了价值与政治取向,甚至"政治运作"问题,因此,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辨明你究竟是在哪一个领域中讨论问题。很显然的是,那些在八九年前 后就曾经提出、并鼓吹所谓新权威主义,时下随着所谓"零八宪章"而再次提出这一问题的某些知识精英,所进行的显然不是学术讨论,而是现实中的"政 治活动"。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学术讨论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搜集阅读过文献,关心过这个问题研究现状是什么,有哪些专家讨论过哪些问题,在这个领域中目 前专家们关注、争论的又是什么。以他们所使用的"威权"这个概念来说,他们了解这个词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吗?这个词是怎么产生的,在历史上描述的是 什么,当代描述的又是什么?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有关"威权"和极权问题的争论是什么,在哪些问题上有了答案,哪些问题是有争议的,甚至是难有答案 的。
显然你不可能和一个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一无所知的人,或者说浅尝辄止的人,进行严肃的讨论;关于他们再次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能够做的其实也 只是围绕这些问题做一个ABC的梳理和阐述。
九零年,我在研究分析启蒙思想、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也就是在研究大陆那些受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影响长大的,八十年代的所谓知识精英们的思 想及方法时,由对完全意识形态化特点的研究,而进入党文化和极权主义文化的研究。就在那时,在西方,有关极权主义理论的讨论,极权主义理论获得了 普遍的承认。然而匪夷所思的是中国却突然出现了所谓新权威主义。而更为有意思的是,持新权威主义论的人根本无意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他们主要考虑 的是他们的政治目的和利益。这其实就是我当时所研究的"完全意识形态化"问题的又一个典型案例。从一九四九年开始,共产党社会的知识界从根本上、 彻底陷入了假大空的,政治统帅一切的所谓学术研究。李希凡是这个典型,姚文元、戚本禹也是这个典型,八十年代的金观涛们同样是如此。
现在的这个现象和当时几乎完全一样,并且讨论的对方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和对文献的掌握上几乎没有任何进步。所谓"零八宪章"的知识精英们匆忙再次 提出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为了政治目的和利益。
说到党文化,这其实就是党文化的一个非常根本性的特点­——完全意识形态化!
现在,很多人误以为大批判是党文化的特点,并把任何明确的批评和批判都看作是党文化,这是一种误会。因为正常的批评和批判,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 一个领域中都存在。而那种完全意识形态化,政治先行的提问题的方式,那种唯物主义的"假大空",才是党文化的典型特点。
充斥共产党社会的这种文化,不只表现在打棍子方面,就是在和风细雨,谈情说爱的时候,也是党文化!我在李慎之先生去世的时候,之所以站出来讨论, 就是因为纪念李慎之的异议人士们居然还在使用党文化的方式行文。现在,时间又过了五年多,零八宪章们的作者们依然如故。他们无论就提出问题,还是 讨论问题的态度与方法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式的,只不过观点略有变化。
在谈极权主义还是威权社会的时候,你首先要明白你谈的是什么。所以我首先要说的就是
是把authoritarism翻译成威权是一种非常不严肃的做法。这个词我认为应该翻译成专权,或者以前曾经使用过的"独裁"。由于我们讨论的 是政治学问题,一定要以西文概念为准,而非翻译成中文名词的望文生义。
目前描述专制的概念中,我们可以以四个概念的为例,辨析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并且可以以此说明如何翻译,如何使用会涉及到非常根本的认识问题。
这四个概念分别是authoritarism、Despotism、Dictatorship和Totalitarism。
由他们本来描述的对象和涉及的内容,我认为,Despotie是应该翻译成专制,dictator是专政,Totalitarism则是极权专 制,而这个词Authoritarian则应该翻译成专权,或者独裁。
尽管中文的翻译很难反映出全部西文的意思,但是如此翻译这四个词,我以为还是能基本上对比出这四个词的原来所描述的不同内容。如此,你也可以进一 步清楚为什么会产生极权主义这个新的政治概念,以及究竟应该用哪个词来描述当代中国社会更好。
Despotie描述的是奴隶制的专制。奴隶主除了统治权力,还有负责奴隶一切生存条件的义务。否则他就违背了他的合法性。
Dictator则是罗马专制,是元老院在危急时刻选出一个人来负责全部事物的专政。
Authoritarian描述的是传统的专权专制,独裁。但在这个专制中,个人、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空间。最根本的就是它不是一元化的。
Totalitarism的产生,就是因为前述三个词都不能描述共产党、法西斯与希特勒的专制,所以才产生的。如前所述,极权的一个特征就是政治 一元化。一个政党,控制国家的一切,它不仅是对资源,而是还包括对于军队、警察、司法、行政、以及电台等宣传机构,以及社会结构的一元化的绝对控 制。它和传统的专权专制社会有根本的区别。
极权主义的产生是典型的西方社会的产物。它相应于早期基督教那种政教合一的一体化的社会结构。这种政教合一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从来没有过。因此, 在反省共产党社会的专制问题的时候,到中国历史传统中去寻找根源,无异于缘木求鱼。
然而,在明确了上述专制问题的概念后,政治学上的讨论,是、还是不是极权主义的问题,却和物理、化学等的概念讨论仍然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一个试 验,或化验可以简单地断定,排除一个概念。以八九年崩溃于极权主义的东欧各国的描述为例,那些以前认为东欧从解冻后就已经不再是极权主义了的人, 也只是无话可说了而已。很多人并没有承认、反省自己的认识和理论的错误,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阵地后,从另外一方面反扑回来。
政治学上的讨论只有从描述的有效性来辨识。一个理论如果需要太多的假设和太多的边界条件,太多的偶然性来补充,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理论。以"威权" (专权)的概念来解释共产党社会就是如此。二十年代中期后极权主义概念因此而产生时如此,八十年代末期也是如此。例如那些八十年代鼓吹邓小平,那 些七六年鼓吹周恩来的人,需要太多的假设和思辨,玄想来解释已经成为经验历史的现象,来为共产党辩护,解释八九年的大屠杀了。
然而,尽管如此,在分析中国社会究竟使用极权主义还是使用专权专制的时候,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些很重要的经验历史事实几乎可以作为判据来看待。例 如,当代中国共产党政府对法轮功的镇压。这种毫无顾忌地残酷地镇压是极权主义的一个典型特点,而专权(威权)专制是能够容忍法轮功这样的群体和文 化存在的。同样,八九年天安门大屠杀也可以说是一个判据。八九年的那个大屠杀就可以明确定义邓小平与斯大林、希特勒一样,是典型的极权主义专制 者。这两个判据,是无法绕过或者否认的。
 这一点说白了其实也是最近在《德国之声》争论问题中,张丹红们所说的所谓中共政府的红线,只要有"这种性质"(!)的红线,就可以说是极权。而 张丹红们坚持否认的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社会现在还是极权主义专制社会。而时下这场讨论的结果,对德国主流社会,无论对媒体,还是知识界、政界来说, 中国还是极权主义专制几乎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由于起草"零八宪章"的精英们关心的根本不是学术讨论,而是政治活动,因此这样一种"讨论"更是没有答案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完 全按照他们的政治需要走下去。就为此,他们从来也没有认真研究过中国社会和极权主义。没有研究,不想研究,何来答案?又如何与他们讨论?!所以说 到底,因为他们想的是现实中的政治运作,个人影响和利益,而不是极权主义的理论和学术问题,所以这个讨论只对那些关心问题的、严肃的民众有意义。
学术讨论是要坐下来,一招一式说演绎、论证自己的理论,而非辩论。极权主义理论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时期都会面临很多新的要解释、说明的问 题。如果真的它不能解释的问题太多了,那么就如当年需要产生它的时候那样,需要一种新的描述概念和方法。但是,直到现在,理论界还没有感到这个需 要。
 至于起草"零八宪章"的某些精英们热衷的政治活动,如果转移了对于极权专制的反对,那就只有用政治来对抗。这就是他们老祖宗马克思的名言,批判 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这句话是那些完全意识形态化的运作者们的座右铭。所以,我知道,我们的讨论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更不可能阻挡他们的政 治谋略。但是我希望的只是,维权人士、异议人士能够在政治上清楚地看到"威权"提法的消极影响。就像七五年我们对待毛泽东迫害邓小平,七六年中共 政府镇压所谓对周恩来的悼念时那样,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尽管反对迫害邓小平,迫害对周恩来的悼念,可我们和邓小平,和周恩来要的不是一样的东 西。我们那时就绝对不是要把毛泽东换成邓小平或者周恩来,现在也绝对不是要一个"好共产党"!
我们要的是人权、自由,是像一个人那样的生活!这个世界上其实已经很少有"人"还要"共产党"了!
在二零零六年我曾经对极权主义问题的研究做过一个小结。现在时过两年,在很多问题上虽然又有了很大的推进,甚至变化,但是感到这个小结对时下再次 兴起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社会究竟是极权专制还是专权专制的讨论仍然有一定意义,所以我决定节选重发有关部分。我殷切的希望,这些材料能够在中文世界 唤起更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能有更多的人来进行"认真"的讨论。

2008-12-27德国埃森


http://zhongweiguang.blogspot.nl/2012/06/blog-post_30.html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再论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问题(上)
论"专制(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问题的对象与方法
——再论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问题(上)
仲维光

一.问题;

极权主义制度(Totalitaere Systeme)还是专权主义制度(Autoritaere Systeme),也就是中国某些知识精英所说的"威权主义"问题的争论,产生于五十年代末后。其最初的争论是因为斯大林死后,"解冻"后,对共产党社会 再次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二十年前,以及最近这个问题在中文世界的再次兴起,其实是同样的原因,也就是如何看待毛泽东死后,所谓"改革"、"开放" 后的中国的共产党社会。然而这个问题的争论在中文界又加上了新的意义,那就是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文世界所使用的Autoritaere Regime概念,加上了中文的转义,先是翻译成"权威主义",后来遭到人们疑问,引起争论,九十年代中期后,又更多地译成"威权主义"来使用。最近几 年,由于一些人提倡与共产党专制政府和解,关于极权主义还是威权主义两个概念的争论也随之再次频繁出现。去年年底以来,由于所谓《零八宪章》的出 现,对于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和争论就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非常有意思的是,几乎凡是涉及到极权主义概念的时候,都会由于不同的现实政治需要,而引发出激烈的学术争论。这从极权主义概念产生初期,其 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拒绝它接受它,四十年代末期后五十年代的拒绝它接受它,六十年代的拒绝它接受它,八十年代的拒绝它接受它,莫不如此。这实 际上让人们看到,由于极权主义概念描述揭示的是极权主义的最高形式,这个概念太具有刺激性了,或者说很多时候可能太尖锐了。不过无论怎样,从这个 词诞生初期,中性的,到它已经带有很强的刺激性的否定性,说明的是社会进步了。当年马克思自鸣得意地宣布西方要用奴隶制的专制来给东方实行现代 化,无产阶级要用专制和专政来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当年墨索里尼公开宣称自己是极权主义;当年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标榜共产党要对一切专政,实 行绝对的一元化,曾几何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几乎没有人敢于再如此公开宣称。社会的确进步了。

社会进步到要掩饰共产党的极权主义特性,然而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对任何专制,或者带有专制特色的东西都敏感到无法容忍,也就是如同今天的美国,谁也 不敢以肤色为理由来歧视他人那样。为此,我们现在讨论这两个概念,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甚至不仅是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而且讨论它们之间 的共同性也是同样的重要,也就是究其实质它们都是独裁专制。因为讨论这个中性的概念、学术问题的时候,几乎无可回避地涉及到价值问题,政治问题。 这大约就是观察渗透着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表现。
我之所以认为说明他们之间的共性是重要的,因为如此就可以看到那种把专权主义翻译成威权主义在中文世界带来的混乱,如此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绝对 不可以把这个词翻译成中文的权威或者威权主义。因为那样就模糊这个术语的最根本的专制特性。而专制则就是专制,只能够反对,只有反对方式的不同, 正如八九年东欧的和平革命,依然是革命一样。
没有一种专制,民众能够和它和解,可以绥靖和歌颂。

二.历史回顾

历史惊人的类似。虽然人们常常说应该接受历史教训,但是实际上是一方面一部分人,甚至整个社会闭着眼重复历史,而另一部分人孤独地在那里不断地强 调那些历史教训的现实意义。接受教训是偶然的,因为促使历史以前走了弯路的那些因素还都同样存在,那些现实利益的诱惑永远会使人们忘记、或者罔顾 历史。所以结果是我们今天的这个过程再次成为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正因为此,无论现实功利如何,我们还是要去做这件事情,不断重复强调历史的教训。
在关于极权主义还是专权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回顾一下围绕极权主义概念从产生以来所引起的争论,是非常有益的。
一九二三年,意大利学者Giovanni Amendola第一次使用的极权主义来描述当时的法西斯政权。(注解1)其后,墨索里尼和马克思等共产党人一样,把这个描述专制的词汇作为褒义词接过 来,用来褒扬自己的政权和制度。(注解2)
在一九三零年以前,这个词更多地被意大利和德国那些具有社会主义,或者社会民主党倾向的知识分子用来描述法西斯等专制政权(Lelio Basso,1925;Hermann Heller,1929)。(注解3)从三零年到四五年,这个词在当时的知识界被越来越多地用来探索比较法西斯、纳粹和布尔什维克、共产党的共性。这一期 间知识分子和学者们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文献,例如Frank Borkenao,Siegmund Neumann以及文学家Arthur Koestler,Ignazio Silone,特别是乔治·奥威尔。(注解4)
这个比较研究,在一九三九年斯大林苏联和希特勒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达到第一个高峰,但是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以后,伴随政治形势的变化这方面 的研究也出现了停滞,甚或衰退。
战后到六十年代中期,由于两大阵营的对峙,冷战时代的开启,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不仅开始更加深入,而且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在价值判断上,极权主义 成为了一个完全贬义的词,在知识领域,极权主义则成了描述极端专制的形式,在政治上,极权主义概念成了一种对抗共产党扩张威胁的非常有效的意识形 态。为此有关极权主义概念的运用也就遭遇到比以前更加强劲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反弹。在这一周期开始的新的反弹,始于斯大林去世以后。大约也就在 这个时候,关于某些或者某一阶段的共产党社会是极权主义专制还是专权专制问题,开始进入争论的视野,并且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如果说共产党社会,布尔什维克主义政权从一开始建立就受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怀疑、抵制和反对,不断有曾经拥护它的知识分子出于智力和良知的觉悟 转而反对它,那么与此同时,却总是还有一批左派知识分子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无论在什么时期都会想尽各种方法美化它、支持它。这中间甚至有一些并 非是由于反叛受到它迫害的人,尽管迫害可能极其残酷,但是在迫害一旦撤除,他们还会出于各种原因,或者利益,或者思想方法,或者由于智力与人格、 道德方面的不足,而重新回到这个队伍中来。
希特勒、斯大林是极权主义,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不是;勃列日涅夫和毛泽东是极权主义,邓小平和昂耐克不是;邓小平和金正日是极权主义,时下的中国共 产党已经不是极权主义;历史性的争论就是这么重复变化的。
专权主义等概念问题的提出和争论,在学术界可能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共产党政权,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常想排除极权主义概念的人的目的却往往是政 治上的,他们以此力图减弱人们对于共产党专制的反对、约束和警惕。
五十年代开始的关于极权主义的论争,其后最引人注意的是德国对此的争论。在这场产生于六十年代的争论中,德国学者Christian Peter Ludz,通过他的所谓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研究分析,提出解冻后的东德等共产党国家,和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平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另外一 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和方法。(注解5)他公开对极权主义概念提出反驳,一,认为它是一个用于冷战的政治斗争概念;二,它由制度出发理解自身违背了 方法论原则;三,它是个静止看问题的观点,无法理解解释后斯大林时期东欧社会的发展变化。
这场争论当然在学术思想上没有结果,它一直延续到八九年,甚至到今天。很多学者虽然没有完全接受Ludz的论点,但是,类似的争论一直在继续,而 只要它的争论继续,关于专权主义和极权主义问题的讨论,就不仅不会退出历史的视野,而且会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深化。
八十年代后的中文世界开始重复东欧二十年前的讨论,而由于台湾等亚洲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转型的成功,专权主义问题不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且 使得这个讨论更加扑朔迷离。如同当年东欧的讨论一样,它自然引起大陆及海外那些对共产党还怀有感情,抱有希望的"知识精英"们的关注。然而,关于 某一阶段的共产党社会的专制形式是极权主义还是专权主义的讨论,它进入中文世界,却带来了一个中国式的特点,那就是利用中文翻译,它变成了了"权 威主义"。这个词几近中性。事实上他们如此翻译,也是因为他们认为权威主义是专制与民主的中间过渡阶段。
但是,这场刚刚开始的争论宣传没有料到的是,几乎与此同时,一九八九年,东欧共产党集团彻底崩溃了。这使得极权主义概念得到了全面的复苏和压倒性 的胜利。对于东欧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来说,不论他们是左派和右派,都众口一词地使用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描述也毫无疑义地被用来描述捷克斯洛伐克的 胡萨克,匈牙利具有一些自由化倾向的卡达尔,东德教条的昂耐克,以及波兰政府。这个在五十年代以来在学术领域一直被争论的概念,一下子成为无处不 在的、人们都接受的日常概念。
在回顾近百年的极权主义概念发展变化历史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在现实中极权主义概念在冷战的时候曾经被作为意识形态的对抗工具得到非常有效地利 用。也正是因为此,每当在对抗缓和的时候,经济问题压倒价值问题、原则问题的时候,它总是首先受到那些倾向绥靖的人的质疑。而质疑的人基本上总是 相同的一批人,也就是那些实用主义的政治家,和共产党人、甚至与纳粹的文化思想精神有牵连的知识分子、学者。
为此,人们还会发现,只要世界上专制政府,共产党政权存在,对于极权主义概念的争论就会存在。为此,最近二十年关于极权主义概念的争论从欧洲转移 到亚洲,集中到对于中国共产党政府的认识上。在有关《德国之声》问题的争论中,几乎所有的海内外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异议人士,和德国那些亲共的 汉学家、政治人物、学者产生的尖锐对立,其根本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府是否是一个专制政府,是否是极权主义专制。(注解6)在这场争论中,首先敏感 地发现这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也是德国的媒体、学者和政治人物。他们对《德国之声》某些人所说的中国已经不是东德那样的国家,不是极权主义社会 的言论提出强烈质疑。
当然对于中文世界来说,非常不幸的是,西方第一流的政治学者因为语言等因素,无法关注中国的问题,懂得中文的汉学家,常常不是在政治领域中本来就 是毛分子,就是根本就没有能力进入西方社会的主流学术殿堂,因此,这就对讨论这一问题造成了困难,间接使得这个概念在中文世界引起的争论,以及讨 论的水平大打折扣。

三.对象与方法

要讨论一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我们讨论的是什么,规则是什么,应该具有哪些训练和基本常识。这就如同进入足球场比赛足球一样,首先你要当然必须 知道这个球是要踢的,不能用手,然而仅此还不行,此球非彼球,这个球和蹴鞠不一样。显然让"高俅"来和"贝肯鲍尔"讨论足球是另外一种风马牛。然 而使我不得不开篇如是说,是因为时下在中文世界,这种类似的风马牛现象普遍存在,当然包括学界在内。

1.我们讨论的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必须要说的是,我们讨论的不是中文的"极权主义"、"专权主义",或者说"权威主义",而是西文的Totalitarismus和 Autoritaere Systeme。
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且首先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讨论的是政治学、社会学问题。而当代政治学、社会学是西方的产物,在这个领域中人们要对话,就要使 用一套互相理解,有明确含义的语言,并且要符合理论和论证的规范。这不仅是和前面所说的对足球的理解一样,而且和对于物理、数学等的理解讨论一 样,你在科学中讨论速度的时候,一定是物理学中大家都遵守的定义速度,而且每个人,无论在世界那一个地方,看到你用速度这个概念,都知道你说的是 什么。当代西方创立发展的政治学、社会学问题也是这样。
在当代中文世界谈论社会科学问题的时候,最忌讳的,也最容易产生的就是望文生义,看到中文的翻译名词甚至用中文的语言训诂来诠释这个概念。实际上 无论我们今天谈论的"哲学"、"科学"、"民主"、"专制"、"形而上学"等,都不是中文的意思,我们谈的都是它所对应的西文。如果你不承认这一 点,你谈的就不是政治学问题,而是一种闲扯,或者别的什么范畴的问题。所以在谈论讨论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问题之前,首先要说的就是,如果你不懂得 西文,你根本就没有进入严肃讨论的场地的资格。
在这里我绝对不是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妄自菲薄。因为正是在这种学术规范和认识论的基础上,在当代西方社会,在谈到中医、气功,以及一些涉及中国文 化中的问题的时候,即便是在西方他们也必须使用"阴"、"阳","风水"、"功夫"等直接音译、新创立的词汇概念,他们必须使用中文词语,用中国 人的思想方式来理解这些概念。可惜在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中,现在中国学者的研究工作还没有为西方带来类似风水、中医这样的理论学说。

2.讨论的方法
在首先明确了我们讨论的究竟是什么后,接下来就是我们将如何讨论它。对于西文并非母语,不熟悉这一文化的我们中国学者来说,首要的就是弄清楚这些 概念的来源,它最原始的意义,以及后来的变化。这一工作,有些是简单的,只要去查几本权威的"原文"词典,或者"原文"的百科全书就可以找到专家 学者们所曾经做过的研究答案。然而有些却是困难的,例如过去笔者所讨论过的Revolution,和现在的Autoritaere Systeme,几乎所有的词典上来都是解释它现在的意义,而不再涉及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最初用来描述什么,如何转化成后来的含义。
在基本了解这些概念的意思以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这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有没有判据,有判据的话是什么,有哪些专家讨论过这些问题,他们对判据 的理解是否一致。在此后,是哪些社会、政治,历史的经验事实与这些概念相联系,并且是如何联系的。
在所有这些讨论中,都会碰到如下一些问题:
争论在什么地方,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有比较一致的定论,哪些仍然有争论,哪些不可能有答案,经验事实有哪些,参与的人,也就是研究者大致有哪些主 要人物。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一定的讨论文献有所了解(当然是西文的),而不是随意甩开腮帮子,为了某种目的在那里说单口相声。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只有 那些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有想要了解西文文献冲动的那些人,讨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而对于那些根本没有这个冲动的人来说,我以为充其量不过是如我前面 所说的,一种闲叙。闲谈当然不能说毫无价值,但是对待它,却无法完全认真。

3.最后我要说的是,那种对这个问题毫不了解的人,明明是为了政治目的,而非学术和知识目的,宣扬炒作这个问题的现象,是一种非常特殊、反常的现 象。因为在正常社会中,如德国、美国……,乃至时下的台湾,这是一个专门领域,没有"热衷政治的人物"涉足到"知识领域"蹚浑水。但是,这种现象 自从四九年后,从李希凡到姚文元、戚本禹,一直到今天,在大陆所谓知识界广泛地存在。为此提请人们注意这种现象,对此提出审查和质疑是必要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极权主义社会的"知识"现象,这个反常现象本身就说明它所存在的那个社会是个专制、封闭,极权社会。在专权社会的知识界虽 然有类似的现象,但是没有这么严重,这么典型奇特!
在这个现象中,我们不仅是对统治者,而且对于某些所谓异议人士提出"知识"的疑问,明确指出他们的目的和方向,防止他们继续,或者说沿着共产党统 治者的方向,把思想知识领域的水搅得更浑。
为此,最后我必须要说的是,有很大一部分热衷政治和现实利益的人不仅习惯于蹚浑水,而且希望浑水,因为如此才能浑水摸鱼。然而摸鱼的问题不属于知 识领域的问题,知识领域的研究者的首要任务永远是"澄清",让水明澈。让讨论的问题能够一目了然。这大约也是西文词"启蒙"的根本意义所在。这就 是卡尔·波普所说的知识分子的任务永远首要的是启蒙。然而波普的这个启蒙,也就是自康德以来的这个启蒙,却绝非中国某些知识精英们的,启别人蒙的 "祖师爷式"的启蒙。
知识分子的对手永远是知识分子,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面对的也是某些所谓知识精英。

2009-3-23德国埃森

http://zhongweiguang.blogspot.nl/2012/06/blog-post_8177.html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再论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中)
民主与专制的概念及判据问题探索
——再论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中)
仲维光


四.民主(Demokratie)和专制(Autokratie)

明确了对象与方法,在讨论极权主义(Totalitaere Systeme)和专权主义(Autoritaere Systeme)制的问题之前,由于这两个概念的争论牵扯到民主与专制问题,争论的是它们在民主与专制问题中的位置。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讨论民主与专制问 题。

1.民主制:

民主制不是近代才发明的。对于民主制的理论同样也被研究探索了将近两千年了。然而,尽管如此对于民主制概念的定义,关于它的理论和现实至今也没有 一个统一的看法。对民主制理论有着非常多的不同的规范,及具体的形式,所以首先在概念上对民主这个术语做一个介绍是必要的。
民主这个概念,它的语义学根源是,Demokratie(δημοκρατία),是由两个单词,在公元前五世纪合成产生的单词。Demos是民 众,以及多数的意思,Kratein是权力统治的意思。这个合成概念,在德国的思想家中认为是Volksherrschaft,也就是人民统治、 人民政权。然而,著名科学哲学,政治学哲学家卡尔·波普,激烈地批评了德国思想界的这种看法。他认为这是对民主制这个概念的极为轻率的误解。" '民主制'一词在德语中被译为"人民统治"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因为从来就没有过一种"人民政权",即便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是如此。法国大革命 在本质上是一种恐怖统治,断头台实际上是以国家为名的恐怖主义。它的确是一种多数专政,但是是灾难性的"。(注解7)
波普认为,在雅典,民主制是一种阻止独裁者、暴君取得权力的努力。它的本质是民众监督,而不是人民统治。在雅典,民主制的决定性标准是利用选举反 对和剔除,而不是推举某些人。那时采用的是贝壳放逐法,这当然不是一个好方法,大约八十年后人们废除了这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驱逐那些他 们认为是危险的人,例如名望过高的人。这一选择的特点是,不能把这种放逐看作是一种审判和丧失名誉,相反它意味着,对于我们你太能干、太危险了。 波普认为,民主制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寻求一种方法,不使某些人权势过大,并且这始终是民主制问题的中心所在。
事实上,从语义学上,在古希腊,Demos既含有所有的民众,也是含有多数民众的意思。而这就不仅带来波普所说的问题,而且带来什么人是 Demos这个概念所指的民众问题。即便在古希腊,谁是人民,在当时也是由政治上来确定的,而非种族。
这种根据政治定义谁是人民的方法直到二十世纪一直是如此。时代社会不同,回答也不同。在雅典的民主制中它指的是男子中拥有正常财产生活的市民,到 十八、十九世纪在一些工业国家中它也只是扩展进步到必须满足一定的检查标准的男人。妇女到二十世纪才慢慢被承认为Demos。在德国是一九一八 年,英国是一九二八年,法国是一九四六年,瑞士则是一九七一年。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Demokratie在古代希腊是和Isonomia作为同义词来使用的。它的意思是在法律面前平等。在阿提卡的民主制 中,人们可以看到权利平等最好地保证实现了多数人的选择。只有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才能够保证公正地选择。Isonomia和Demokratia 的这种联系是一种历史性的、逻辑性的。
对于公民没有平等权的制度,民主是不可想象的。
民主制的形式是多样的,两党制、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等,究竟哪一种民主形式更好,也是一个争论不休,没有结论的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民主这个概念,不仅中文翻译成"民主"是不准确的,而且在德文翻译中,Volksherrschaft(人民统治),也是非常有疑 问的。中文的民主的翻译大约也是由"德国的"这个"思想传统"中衍生出来的。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在西方生活,应该体会到波普对此的质疑是对 的。因为就是在德国,现在也没有一个执政的政党说他们是代表人民来统治的。他们只代表了选民的多数,代表了一个党派的利益。为此,可以知道根本没 有"人民统治"这么一说,翻译成"民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个骗人的概念,因为这个制度所保证的只是"多数人"选择出来的"少数人"执 政掌权。
当我们非常痛苦地,不得已地继续使用"民主"这个中文翻译名词的时候,在此笔者必须要说的是,德国的知识界之所以会把它翻译成这样,有着自己的崇 拜权力的文化思想传统的根源,日耳曼独特的方法论根源。而中国的整体论者们,以及某些缺乏怀疑、思维能力的知识精英继续了这一思想,对于这种哲学 和认识论的根源,笔者还会继续在其它文章中进行分析。

2.专制

和民主,Demokratie相对立的是专制,Autokratie。在对立的意义上,这个词同样源于古希腊,是由Auto 和Kratie两部分组成(αυτοκράτωρ)。如果作为民主制总体的对立制度可以翻译成中文的专制制度。Auto进入这个词就表明执行统治权的是个 人,它不是由民众中的多数人选举出来的。按照政治学者Hans Kelsen的看法,所有非民主制的政治制度都可以称为专制制(Autokratie)。为此,他进一步指出,和民主制相比,首先,在这种专制制度中政治 决定的做出,透明性与公开性都是有问题的;其次,对于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或者那样的决定的规范原则上,它的前提经常变换,也就是为了权力它可以随时 改变一些东西。第三,专制缺乏民主制所具有的足够的合法性。(注解8)
事实也的确如Kelsen所说,古往今来曾经存在过各种各样的非民主制,形形色色的专制,例如:Despotie、Diktatur、 Tyrannei、Tyrannis、Oligarchie、Absolutismus、Autoritaere Systeme、Monarchie、Totalitaere Systeme等等。这些单词常常在中文中被不假区别地翻译成专制,实际上,其看来细微的区别往往在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单言之,Despotie是奴隶制的专制,Diktatur是罗马时代的专政,Tyrannei是暴君,Tyrannis超越自己地位的僭 主,Oligarchie是希腊的寡头政治、Absolutisms是中世纪后的绝对君主专制,Autoritaere Systeme是独裁专权、Monarchie是君主制、Totalitaere Systeme是极权制。
语言是一种思想和表述的工具。
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这些概念所伴随的不同的社会、时代内容,常常使得翻译非常困难、蹩脚,无法准确表述出原来概念的意思。然而辨 别出,认识清楚这些区别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笔者在香港出版的《极权与当代精英》(原来的题目是《极权主义与当代中国知识精英》),其英文译名 莫名其妙地被编辑翻译成《Authoritarianism and Intellectuals in Contemporary》,(在编辑那里大约成了《权威主义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这个误会的产生实在是非常典型。(注解9)
为此,在我对极权主义问题研究过程中,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体会有必要借这个机会提出,以供参考。
第一,我在阅读中发现,毫不掩饰的专制制度吹捧者、自誉者马克思,他最先使用的是Despotie,后来使用的是Diktatur一词。马克思究 竟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使他在人权宣言提出将近半个多世纪后重新宣扬专制?
原来对于Despotie一词的应用,是马克思在一八五三年谈到亚洲的落后的时候提出的。他认为,先进的欧洲对亚洲国家要实行Despotie, 奴隶制专制,摧毁亚洲的奴隶制,迫使那里"停滞的""野蛮的民族"实现现代化。他明确地声称进步的欧洲是世界的中心。这不仅是典型的傲慢、自大, 而且是残酷的西方中心主义和马克思的所谓进步观的典型体现。(注解10)
而马克思对于Diktatur的运用,中国人则几乎都知道,它是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工具。因为无产阶级代表真理,代表未来,就可以对其他的人 及所谓"阶级"实行专政。
细究马克思在两个问题上都重提专制的思想基础,认识论基础是什么?而究竟又是什么使得马克思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导致的是现代极权主义专制? 从而引出现代极权主义专制概念?究其根源就可以发现,在基督教逐渐退出尘世和政治生活的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在走向宽容和自由的时候,人权概念已 经提出了半个多世纪后,马克思没有走尊崇个人权利的人权、自由之路,走的是复活犹太教、基督教古来已有的救赎思想,千年王国的以赛亚思想的路。这 种思想以先知,以救世者自居,是一种典型的基督教政治化、尘世化。
由此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从来就是作为现代社会,各种其他文化的对抗者,传统社会的对抗者,甚至可以说消灭者出现的。
第二,对于对中国"传统社会"已经产生马克思式的"仇恨"的中国人来说,要注意的还有,有些概念并没有肯定专制的意味。例如Monarchie。 历史上的君主制的确曾经带有很多专制的成分,但是它却并不必然的是专制,例如当代英国、瑞典等国保留了君主,然而它们却是这个世界上最民主的国 家,自由主义传统和基础最深厚的国家。另外一个例子是时下的日本。与此相对立的例子则是德国,一次大战后德国废除了君主制,然而却带来了更大的灾 难。这让我们看到,中国的皇帝制本来也不是必然地要消灭的。只是由于历史的偶然,它被消灭了。这一切如何转化都可以说是某种"偶然"。当然这也为 我们理解中国文化和帝制的更深层的联系,王国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第三,这些概念还使我们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确是专制,描述这种专制的术语,大约只有autoritaer,也就是专权较为合适。然而中国当代, 自从四九年以后,是货真价实,千真万确,毋需任何争辩的极权主义专制。这种极权主义尽管它附身于中国的肌体,却和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就如 同它在北韩、古巴、柬埔寨一样。为此那些分析中国当代社会专制问题的人,到中国传统中去寻找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当代极权主义的根源,无异于缘木 求鱼。事实上正是中国近代那些反传统的第一代、第二代知识精英们,李慎之们为中国带来,并且建立了"全盘西化"的极权主义,基督教式的政治化尘世 化社会。中国当代知识精英如果不反省自己的思想方法,反而仍然沿着这条路走,中国永远脱离不了极权主义及其文化精神的范畴。

3.民主与专制的区别

在讨论民主与专制的区别以前,我们首先还想吁请注意的是,由上面对于当代各种形式的专制的描述,人们可以看到专制(Autokratie)可以说 是其它专制、专政、专权等的同义词。但是,它却不能够说是极权主义的同义词。因为一九二三年之所以产生极权主义这个概念,并且在其后五十年越来越 流行,就是因为传统的专制概念已经无法描述这种特殊的、极端的专制形式。
由上面所说,人们还能够看到在民主制和非民主制间的区别要比在专制制度底下的各类专制制度之间的区别要更为明确和根本。这使我们看到,在我们要讨 论的独裁专制和极权专制之间的区别,与二者和民主制的区别相比要模糊和小的多。由于对专制制下的诸种形式的专制政体的概念的定义都很难充分,因此 对于各类"现象"的明确分类就更加困难。这就是说,在我们还没有进行专权专制和极权专制的判定研究以前,就先让我们有所准备,二者的区别可能非常 不明确,区分它们可能非常困难。
我们还要有所准备的是,事实上还不仅如此,对于这种混乱雪上加霜的是,学者的不明确是因为学术上的困难,而对于一些政治人物来说,他们则正是希望 利用这种不明确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很多时候可能他们也不希望我们对这种不明确给以明确的讨论。

关于如何区别民主和专制,也就是民主和专制的判据何在?前人以及当代政治学者有过很多讨论,例如对于极权主义概念的使用起过非常大的作用的汉娜· 阿伦特(H. Arendt),(1955;703),专门研究专制和极权主义的勒文施泰因(Loewenstein)(1969;14ff)和布隆讷 (Brunner)(1979; 62ff)。(注解11)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沃尔夫冈·默克尔(Wolfgang Merkel)根据他们的看法,把关于独裁制度和极权制度的区分标准概括总结为六个判据。这六个判据涉及的是政治制度中统治问题的基本原则问题。它们分别 是:
(1)政权的合法性问题;(2)获得政权途径;(3)政权的垄断性;(4)政权结构;(5)权利要求范围程度;(6)统治方式。

(1)政权合法性问题:
政权合法性问题涉及的是,掌握权力的人是如何以及在什么范围中是合法的?在一切民主之中它建立在多数人选择、选举执政者的原则上,这就是主权在民 的原则,而参与选择的人又是基于在法律前的人人平等。
在非民主制中这种合法性问题涉及的则可能是意识形态问题,种族问题,也就是说掌握政权的人他们用来为自己辩护的合法性可能是基于某种民族主义、爱 国主义精神,安全和秩序,或者认为那种封闭的、认为自己占有绝对真理的世界观。在第三世界中,甚至以温饱问题,要实现现代化,作为剥夺每一位民 众,多数选择执政者的权利。这类合法性的说法在现今中国也能够看到。
(2)获得政权的途径:
它涉及的是这个制度是如何规定取得政权的途径,也就是政府,领导人是如何选择出来的问题。它是根据对于一切成人都具有平等、自由、秘密的普选权, 还是把选举权利置于其它的动机、目的限制条件下,例如,政治、世界观、种族、血统、性别,乃至权力政治的派别、阶级、族群等特别的规定之下,其中 最为典型的是限制排斥持不同政见的民众参与选举。在当代,最为甚的是,掌权者根本就不是通过政治制度中的选举来选择确定的,而是通过某个人的制 定,或者某几个人的内部秘密决定,例如所谓政治局、委员会、军事小组等。
(3)政权的垄断性:
它涉及的是得到了权力的人,或者政府、政权会是否会受到根本的政治性的约束和限制。是否是这个权力,或者是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决定一切。这其中涉 及:
它是单独由民主的选举的合法性,和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决定的,还是根本就没有民主的合法性,而由其它那种非常法,如军事法等确立的;
它是被宪法、法律、议会所制约,还是凌驾于他们之上;
在政治领域之外,例如经济、文化等领域,人们是否有参与的权利,而一旦涉及到政治又是否只有遵命的权力。
(4)政权结构:
政权结构问题涉及的不是政府形式问题,它涉及的是更为根本的国家权力是由单独的掌权者掌握,还是分配给更多的人和派别掌握?这里所说的单独的掌权 者所指的是个人、党派团体、亦或委员会(如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美洲等国曾经有过的军人组成的政府机构)。和政权结构问题休戚相关的是传统的洛克 等人提出的权力分立,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控制问题。也就是说,这个政权的结构形式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
(5)政治权力所要达到的范围、程度:
它涉及的是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对于民众和社会的规范和干涉程度究竟要到达什么范围,什么程度。这也就是说,国家权力是否是无限的,它是否甚至涉及到 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思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个问题涉及的是公民是否能够明确清楚地限制国家机构的权力要求,亦或退一步说能有限地限制国家的权 力,还是根本没有?
(6)统治方式:
它是根据法律来行事,还是法律只是一个装点门面的形式,它随时可以罔顾法律,采取镇压、独裁乃至使用恐怖手段来实行统治。
关于统治方式问题也涉及到在这样的国家制度中,对于军队等暴力机构是如何规定、规范的。它与个别的统治者,党派团体的关系是什么。

上述六个判据,尽管可能还很不充分,甚至有争议,有些判据也有交叉性的重复,但是它们还是对于分析民主和专制问题非常有助益。根据以上特征,人们 能够基本上非常迅速地判定到底这个政治制度是民主制,还是专制,亦或是极权主义政权。

由上述六个判据,对于民主与专制的区别,我们也可以概述如下:
民主制建立在民众平等参与的多数选择的基础上,通向权力道路是开放的,权力结构是多元的,在对权力的要求上则是被限制的、有限度的,而在行使权利 的时候要遵守国家法律。
专制制度权力的合法性是利用某种意识形态,精神思想,乃至某种特殊的价值确立的;通向权力的道路不仅明显地遭受到限制,很多时候甚至是封闭的,暗 箱式的;政权结构的多元性受到明确地限制;政治权力则向社会各方面扩张,甚至控制干涉家庭和私人的生活;它的统治方式不是法律国家式的,

2009-3-23德国埃森

http://zhongweiguang.blogspot.nl/2012/06/blog-post_5568.html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再论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下)
论"专制(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
——再论威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下)
仲维光

五.极权主义(Totalitaere Systeme)与专权主义专制(Autoritaere Systeme)

由auto衍生出来的autoritaer这个词,在心理学和在政治学上的中文翻译是不能相同的。它的词头都是强调个人、自我,但是个人、自我, 在心理学中自然就带有权威的意谓,而在政治学中,一个制度,一个政体,如果它的特点是强调个人,那么就是一个独裁专制。打开任何一本德汉、英汉等 中文词典,Autoritaere Regime,Autoritaere Systeme,编篡者都明确地译成"独裁专制",这是非常准确的。不仅如此,而且这种译法,只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后才突然在一些报刊上未加解释地、被政 治上的赌博者变成了所谓权威主义政体,以及后来的威权社会。
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政治学上,Autoritaere Regime,没有任何"权威"或者"威权"的意思!!
它非常明确地表示的是一种独裁性的专制!!
追究这个变化,我们自然就会看到,这个变化不仅是非常不严肃,而且是有着一定的目的。
当然这个词在西方的学界的讨论一直是原来的意义,没有中文世界中的某些"精英们"的这种别一番用心。

Autoritaere Regime,独裁专权政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开始在欧洲更多的使用,是为了描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当时既非民主,也非共产党、法西斯纳粹极权主义 政体,那种和传统还有着联系的各类专制政府。只是到了五十年代后期,某些人才力图把斯大林后的共产党社会剥离出极权主义,纳入这个范畴。
关于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的区别,如果用民主与专制的判据来描述分析它,那么可以说在极权制中,获得权力的途径完全是封闭的,权力结构是一元化的, 也就是建立在一个单独的权力中心基础上。对权力的要求则是全部所有的一切。统治方式是依靠镇压、恐怖手段,以及占有绝对真理的世界观的精神思想框 架。如果换一种表述的话,也就是说专权专制对于六个民主制权力判据仅仅是一种伤害,而极权主义制度则是完全否认、取消这些。
然而,涉及到实际问题,关于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制的区别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第一,这些判据并不能够准确地定量地测量判定。第二,如此究竟到什么 程度就不是专权专制而是极权主义了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第三,这些判据是否充分,是否准确,也就是说关于究竟用什么作为判据也还存在着很多争 议。由于根本没有一定的结论,因此我们的讨论将从现象描述开始,然后讨论理论问题。而对于理论描述的讨论,笔者也是以概括介绍一些笔者认为较为典 型,或者有启发性的研究为主,然后据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1. 极权主义政体的类型:

(1)共产党极权主义政体
在共产党极权主义政体中,获得权力的途径完全是封闭的。共产党用量体裁衣的宪法保障他们唯一的领导地位。他们通过党的政治局决定掌权者,也就是决 定谁是掌权的主席或者总书记。然后通过党进行统治。
共产党极权主义统治的权力结构是一元化的,没有政治上、社会结构上的多元机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甚至没有经济上的多元机制,后来只是为了统治它 才不得不在经济上实行不影响政治权力的放松。它试图把权力达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为了权力,它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包括对 于任何反对意见和个人、群体的镇压、恐怖手段,乃至大规模的群体灭绝。
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这个极权是由"党"专政。因为这种极权的统治形式就决定了"个人专政"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些人利用党和无所不包的所谓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真理观,非常轻易地就能够达到他们的极权的权力要求。
就是这同一种因素,同时造成了不需要改变宪法或者党章,党的主席或者总书记,甚至不需要任何头衔,就可以使自己凌驾于政治局之上,把一切权力集中 到自己个人的手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统治的政体就变成了并非集体的,而是由一个具有所谓人格魅力的人作为个人独裁的政体。这方面典型的例子 是苏联一九二三年到五三年间的斯大林,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柬埔寨的波尔布特,北韩的金日成、金正日,阿尔巴尼亚的霍查,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 库,古巴的卡斯特罗等……。
共产党的党专政的极权主义变成个人专政的极权主义的形式在历史上层出不穷,并且到今天为止还在不断地产生,如北韩。

(2)法西斯极权主义政体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极权主义是共产党极权主义,也就是一九一八年的布尔什维克政体。但是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法西斯极权主义,在根本的形式上几乎和共 产党极权主义完全一样:它通向权力,获得权力的途径完全是封闭的,统治结构是一元化的,权力要求也是所有一切,统治形式同样是镇压和恐怖。
法西斯极权主义唯一和共产党极权主义有所不同的是,它完全是元首专政。这意味着法西斯运动、党、国家、民众都要置于元首的统治下。所有的权力都法 定地集中在元首的手中。除了这个元首统治原则外,按照德国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专家Nolt的观点,(注解12)它的其它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反社 会主义,反自由主义,国家总体式的意识形态,严密的组织结构,党化军队,运用现代化手段大规模动员民众,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法、秩序的支持。 这些特点其实对于我们研究共产党极权主义及中国最近百年来的历史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法西斯极权主义政体虽然给这个世界,尤其是西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它出现的历史时期却是最短的,并且由于引起西方极大的警惕,因此这个政体不 但短暂,而且在历史上几乎可以说独一无二,它在二次大战后就走向绝迹。
在这里我想应该提到的是,作为学习苏联的另外一个结果产生的中国国民党的专制,曾经非常接近过希特勒的极权主义专制,并且在三十年代有一些人大肆 吹捧过法西斯理论。应该说也是很多偶然因素使得国民党没有跌入极权主义,而走入专权专制。这些偶然因素包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关 系,二次大战等等。实际上,我们也的确能够从国民党专制的历史痕迹中看到很多极权主义特质。

(3)宗教性神权极权主义政体
宗教性的神权极权主义政体体现在当代某些伊斯兰国家中。因为事实上,单只是神学、宗教的合法化要求是不足以达到政治权力上的极权主义要求的,使他 们成为极权主义政体的不是宗教,神学信仰,而是现实的政治权力要求。他们企图从社会生活到个人实行严格限制和控制。
宗教在某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那里只是作为广泛的,无所不包的使他们政治合法化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这个工具和共产党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有异曲同 工的作用。在原教旨主义者那里,他们统治社会和民众的毛拉及一系列精细的组织,甚至所使用的镇压方式和恐怖手段,都是和共产党和法西斯的党组织完 全一样的。但是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触动过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和结构。为此,如果一定要把对于经济生活的控制包括在内,那么作为宗教性 神权极权主义,在历史和现实中似乎还从没有完全实现过。这也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把他们和希特勒及共产党极权主义专制并列,称他们为神权 极权主义的原因。只是因为柏林墙倒塌后,恐怖分子极端分子对世界的威胁日益严重,尤其是二零零一年九一一发生后,这种和现代社会紧密相连的神权极 权主义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注解13)
当然神权极权主义政体对于经济的这种做法,也对于我们分析中国现代社会是否仍然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提供了一个启发,如同研究希特勒第三帝国时一 样,经济上的私有化及部分私有空间,并非是否极权主义社会的绝对判据。
它同时使我们看到,过去如《第三帝国兴亡史》,一类对于希特勒专制的研究介绍书籍曾经对我们研究了解共产党极权主义非常有助益,今天要更好地研究 共产党极权主义的发展变化,现状,恐怕还必须了解伊斯兰问题专家们对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作。

2.当代专权专制(所谓"威权主义"专制)

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描述专制的概念已经很多,只是因为所有历史的、古典的概念都无法准确地描述当代共产党和希特勒社会才出现极权主义这一概念。 然而专权主义,也可以说威权主义的出现却与之不同,它完全是另外一种倾向,另外一种原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产生的极权主义概念,由于它描述的是当时出现的一种极端的专制形式,因此这一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具有极端的负面意义。如 果说极权主义一词的出现是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看清,并且反对专制,那么威权主义概念的流行却并非如此。也正是因为此,一个不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反 对专制的概念的出现,无论如何是令人怀疑的,引起争议的。大约也正因为此,描述和分类当代专权主义,或者说威权主义政体的时候并非像上述极权主义 的分类那样简单,而仅有三类,并且其中还有一种已经消失,一种刚刚进入人们视野。只有共产党极权主义专制,从一九一七年产生实实在在地一直延续到 现在。
和古典的那些与制度,与政体,与社会及历史相联系的专制概念相比,当代专权主义——威权主义概念究竟主要与什么特点相联系,以区别于极权主义呢?
在描述分析当代所谓专权制的时候,当代政治学者更多的是从合法性上考虑。民主的合法性是不言自明的,大多数人的选择,它的差异常常是在如何定义大 多数"人",这个人字上,也就是谁有选举权。但是专制的合法性却并非这么简单,尽管它也在"人"上做文章,但是更多的是在含有价值判断的意识形态 的基础上。它们包括,为了现代化目的、种族主义、国家、地域主义,军国主义、社团主义、王朝统治、宗教政治、以及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等。这些合 法化的形式当然不排除变换的可能。政体的形式也可能是混合的。例如,民族、地域问题和共产党结合,共产主义和军国主义混合,总体国家和法西斯主义 意识形态的结合。根据这些特征,总结几位政治学者的看法,海德堡大学的德国的政治学者默克尔,把二十世纪的独裁专制体制分为下面九种。
1. 现代化施行要求的专制政体;2. 种族主义专制政体;3.军国主义政体;4. 集团勾结专制政体; 5. 苏丹式的专制政体;6. 王朝制;7.神权专制政体;8. 共产党专制政体; 9. 法西斯主义的专制政体。
在上述不同形式中,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思想因素。为此,默克尔又提出可以从掌权者的情况,是领袖、还是政党、军人、教士还是君主来判定各类专制政 体。
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在讨论极权主义问题的时候,把专权主义这个概念导入,并且把共产党和法西斯专制也包括在内,不仅使得描述繁冗复杂了,而且让人感 到有点不伦不类。

3.关于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的判别和研究

虽然专制(Autokratie)和民主制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是在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或者某些中国人爱用的威权主义之间,从五十年代末期出 现,并且越来越多地进入争论的视野中以来,却始终没有能够划出一条清楚的界限,尤其是在理论上,很多时候用法模糊不清,游离不定。现在我们所面临 的争论,究竟时下的中国共产党社会,甚至往前推,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是极权主义还是威权主义的争论,早在五十年代就曾提出过相同的问题。究竟斯大 林死后,解冻的苏联还是不是极权主义,究竟六十年代的东欧社会是不是极权主义,究竟七十年代缓和后的东欧是否还能够称他们为极权主义,其实质和今 天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是一样的问题。
在对于对某一阶段的共产党社会使用极权主义还是专权主义的争论中,积极倡导使用专权主义概念的人几乎都是从对于极权主义概念的质疑开始。他们认 为,使用极权主义概念,无法满意地描述解释很多现象和问题,其中包括概念所具有的含义,以及所能够使用的范围等。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它的争论不 仅在社会学、政治学的很多研究论文书籍中,而且包括公众领域、媒体,乃至政治领域中。很多时候这一争论本身甚至脱离了学术,被注入意识形态,政治 化的成分。
对于描述某一阶段共产党社会是使用极权主义还是专权主义概念的争论,我们现在简单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及伴随它产生产生的讨论。

(1)对于从极权主义制度的两个特点出发的判据的争论

一九二三年产生于意大利的极权主义概念,墨索里尼跟马克思、列宁使用专政等词汇一样,接过了这个概念,并且把它作为一个正面的,荣耀的概念来标榜 自己。从二六年到四三年,极权国家被用来称呼法西斯主义的国家。为此,从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和德国的纳粹国家社会主义特点看,这个术语自然就有两 个特征:
明确地反对自由和多元的权力统治形式;
带有非理性的极端化特点的掌权者能够不受限制地地使用暴力。
而这两个特征,究其一点就是在这样一种制度中的统治形式,掌权者要求他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它包括统治形式,以及日常生活和个人思想。
战后著名的极权主义问题思想家阿伦特,在一九五五年的文章中认为,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的区别最根本的就是对个人自由的不同态度。极权主义要消灭个 人自由,而专权主义则是限制个人自由。
这个概念特点的核心就是,掌权者对于支配权力的"无限制"的要求,对于掌权者首要的不是国家,而更多的是所谓掌握真理的党,或者领袖个人,亦或那 些每个人都必须尊崇的意识形态思想的合法性,如党的领导权、共产主义理想、宗教的统一,种族和民族等。
国家机构仅仅是极权统治者实现自己统治工具,因此它随时可以改变和打碎。例如托洛斯基尽管他自己也没有民主理念,但是还是清楚地说出了斯大林的特 点,他说,斯大林的话就是法律。这一点,其实在中国,在毛泽东、邓小平时代都是如此。而被整死的刘少奇实际上是完全支持这一点的。所以单从这一点 上看,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都是典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尤其是一九八三年的反自由化,一九八七年的西藏血腥镇压事件,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大屠杀,以及 胡耀邦和赵紫阳的下台事件,都极具代表性。
但是,这两个判据引起争论的地方很多。持批评态度的极权主义问题专家认为,把统治、控制扩展到每一个人的行为、观点和思想是极权主义制度的一个典 型特点,可以作为是极权还是专权的一个判据。然而就是这个判据,根本无法在历史和现实中完全排除对它的质疑和争论。例如,究竟到什么程度才能够称 为是极了权的?
在这样的极权主义社会是否还可以有一个逃避的角落?如法西斯意大利和共产党波兰的天主教教会,东德的新教教会,或者第三帝国时的私人企业。
如果民众没有反对政府的意思,还能够保有个人的精神、生活空间,那么还能够说是极权吗?也就是一定要彻底实行了对于民众的思想和大脑的统治才是极 权主义,还是想要,并且在努力实行,不管程度如何就仍然是极权主义?

(2)Linz对于集权主义和专权主义的研究

对于独裁专制,或说专权制度的讨论最具影响的的是当代政治学者Juan Linz的讨论(1975 ;1985)。(注解14)Linz的《极权主义政体和专权主义政体》,《专权主义政体》是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最重要的文献。对他来说,专制和民主制的最 大区别有三个方面,它同样适用于极权主义和专权主义,或者威权主义问题。
第一.民主制度原则上具有无限的多元性,但是独裁专制,及专权制却限制了政治的多元性。而极权主义则是一元化的。
第二.合法性问题。专权专制的合法性不是如极权主义制度那样依靠一个广泛的无所不包,渗透到社会各处的世界观、真理观,而是依靠一种特殊的价值, 精神思想,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内部或者外部问题引起的国家安全,以及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经济,来为自己的专制寻找合法性的基础。
第三.对于政治参与的限制。专权专制限制民众的参与,但是社会是松散的,没有极权主义制度的那种严格的控制和动员民众的能力。
Linz关于独裁专制和极权专制的区别在政治学领域中具有相当的影响,但是,有学者认为他的这种对比,对于政治学的学术研究是不够系统的,相比较 应该说它却更具有历史意义。因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它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据。例如: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没有限制多元,什么情况下是限制了,并且是一元化的呢?
什么样的社会可以称为是松散的?
什么样的社会仍然是阿伦特说的控制、并且能够大规模运动、动员民众的社会?

在Linz的研究中没有给出这三方面的判据,但是他根据历史和社会现象概括定义了几种专权专制制度。
官僚军事政体:它的判据是统治者和权力结构;
集团勾结总体国家专制政体:这可以从它的权力结构和统治方式判断;
动员性专制政体:这可以由统治方式决定;
后殖民地专制政体:它的特点是权力承袭而来;
种族式"民主":它表现在权力排他性和专有性;
不完备极权制和前极权制体制,以及后极权制体制:它的特点都是权力处于发展变化中。

(3)对于共产党的极权与专权(所谓威权)专制问题研究所带来的争论和问题:

对于共产党社会的极权主义特点产生疑问是在斯大林去世以后,也就是所谓苏联的"解冻"以后,由于解冻后,苏联社会出现了相比较于斯大林时代的一些 不同的局面,也就是一些相比较而言的宽松,因而一部分人随之产生了共产党社会已经不是极权主义了,共产党专制已经开始了转化的提法。
回顾这一过程,也就是从五十年代中期后对于东欧社会的这种讨论,在八十年代后关于中国情况的讨论都是在不同程度地重复,了无新意,直到今天。
对于所谓共产党专权专制政体(所谓威权政体)争论在于以下几方面:
共产党的政体在历史上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党专政,另外一个是领袖专政。如果说共产党的领袖专制绝大多数都是极权主义的,那么作为专权或者一些 人说的威权专制则主要考虑的是党专政。
而按照这个理解或者解释的话,那么就极权主义这个概念的诞生就是针对纳粹和共产党的领袖专制,而非党专制了。然而极权主义描述的是一个政体对于社 会的统治和控制。所以显然这种考虑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共产党的一党专政概念,在列宁关于政党和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国家唯一合法的权力中心。在这个政党学说中,其它政党不 能合法存在于它身边。如果一定要有,那么就只能够是依赖于它的卫星党,或者说盟党。
在共产党内握有权力的是党内高层所谓政治局的几个人,操纵基层党员的是中央委员会,他们几个人则能够不受中央委员会的约束作出决定。
试图用专权(威权)来描述某一时期的共产党政体的人认为,在这个时期,在这个小圈子中,政治局中有了一定的多元,共产党的权力不能够达到社会的每 一个角落了,例如苏联的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九年,一九五三到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到一九九一,或者波兰和匈牙利的共产党制度。然而这种解释无疑将会 比使用极权主义概念来解释这几段时期遇到更多难以解释的地方和困难。而对于中国来说,更遇到邓小平时期对权力的控制,与斯大林毛泽东时期几无两 样。江泽民和胡锦涛也都是在照着这个模式模仿,不过是到什么程度而已。
以这个概念来分析不同的共产党政体的,最引起争论的是对于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看法,这种理论一度认为在六七年到七三年的齐奥塞斯库是苏丹式的独 裁专制,也就是威权,而非"共产党"极权主义政权,到七三年以后齐奥塞斯库牢固地树立了个人的地位的时候,罗马尼亚才是极权主义专制社会。
显然,这是经不得细究的一种看法。人们甚至会发现这种提法已经近于荒谬。因为这种观点等于说不是领袖专制的话,就一定是威权社会了。由于只要不是 领袖专制,几个人就一定会有不同意见。如果按照这种观点,那么就甚至可以说共产党从来不是极权主义政党。因为毛泽东就直接承认,党内无派千奇百 怪,那么党内从来就是多元的了?
好的理论是解释问题最简单、有效的理论,如果这种理论带来过于复杂甚至自相矛盾的解释,要引入大量的非理性的因素,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理论。显然引 入专权主义(威权主义)带来的混乱远远多于它能够解释的问题。

(4)Sartori的表格化对比分析及启示

由于极权和专权的区别没有专制和民主的区别那样明确清楚,因此,在区分极权和专权的时候,经常需要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亦或不同的的观察视角。 Giovanni Sartori在研究极权主义概念的时候,曾经提出了一个对比,分析极权主义和专权制的区别的混合表格。(注解15)他并且从这个表格对于概念及历史的评 分分析中得出结论说,看来没有一种纯粹的极权主义政体和专权政体,正如没有纯粹的民主制和独裁专制制一样。极权主义政体和专权政体,如民主和专 制,他们只是两个极化概念或者模式。(Sartori,1992:203)。为此,Sartori批评极权主义概念是一个静止的观察方式。事实上 在对于政治现实观察的时候,在用极权主义或者专权主义描述解释的现象中,充满了运动和变化。
在这里非常有意思的是,Sartori在这个研究中却发现了另外一个副产品,也就是他在对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这种模糊运动变化情况的研究中发现, 只能从外部促使极权主义制度崩溃或者改变。所谓深化内部改革,逐渐导致这个制度彻底变化或者崩溃,是不能设想的。这一点,当然对今天那些眼睛只盯 着政治功利领域,厌恶极权主义概念,歌颂改革,想为共产党专制找到一个良好出路的人来说,是一个极不愉快的研究结果。
在Sartori等人对于极权主义概念的批评讨论中,认为例行的极权主义概念虽然还会被使用,但是在对于现实的分析中则会捉襟见肘,要放弃,它只 能作为一种在专制概念下的,不同的专制类型中的一种没有准确界限限定的类型来使用。

表一:专政类型特征

判据
极权主义
专权主义(威权主义)
普通社会
1.意识形 态
强硬与完全控制
较弱和并非到处存在
不相关或者微弱
2.无所不 在的渗透力
普遍存在
有限适度存在
没有
3.强制与 动员
高度
中等
中等到微弱
4.下属群 体的独立性
没有
非政治族群有限独立
除非例外都被允许
5.政治与 边缘族群的关系
摧毁
排斥
融合
6.专横随 意性
肆无忌惮
仅在精心策划的限度
无规可循
7.党的中 心地位
根本性的
实用性的
最小限度或者没有


表二:极权主义专制检验表(在某一时间)


1940
1950
1960
1a 意识形 态-宗教



1b 作为主 义的意识形态-例如马克思主义



1c意识形态-思想精 神



2a 渗透程 度(实际上)



2b 渗透程 度(潜在性)



3a 通过恐 怖手段的强迫力



3b 通过威 吓手段的强迫力



4a 教育的 依赖性-控制性



4b 媒体的 依赖性



4c 教会的 依赖性



4d 司法的 依赖性



5a 对边缘 族群的摧毁性



5b 对边缘 族群的排斥性



6 专横随 意程度



7 党中心 地位



8 领导的 中心程度



9 对经济 的控制



对上述栏目的评定:+++=非常强;++=强;+=弱;0=向反向发展

(来源:SartoriGiovanni 1995TotalitarismusModellmanie und Lernen aus Irrtuemernin Eckhard JesseHrsg.):Totalitarismus im 20. Jahrhundert1999Bonn,表一,第580页;表二,第584页)

六.结语

(1)任何观察和描述都渗透着理论,而理论是人想出来的。人之所以想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理论,应用这样或者那样的理论,又和人的个人的具体情况紧密 相连。
这个具体情况第一是智力,也就是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指的是他明白自己提出的哪些问题是有意义的,能够解答的,哪些只具有启发性、但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答案,哪些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前人 或者同人已经研究过问题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不曾有人提出过,他都应该有所了解。所以提问题的能力不仅是个智力问题,而且非常见功力。
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他对于自己所使用的方法必须有所了解和清楚,它能够达到什么,不能达到什么,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了解明白自己的方法后 才是分析和思维方面的智力问题。
这个具体情况的第二就是个人存在的情况,这包括个人的性格、社会存在,及这两方面所制约的他的价值判断、个人动机、目的,以及提出讨论这些问题的 当时的具体情况。
为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极权主义还是威权主义、专权主义的讨论中,要想完全清除个人因素,例如价值判断、目的是不可能的。然而要想清楚、明确地 抓住讨论者的目的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特点。描述、分析、推测、结论,如果分析、推测、结论多了则不单没有清楚,反而会造成根本性的混 乱,而如果没有分析、推测与结论则可能是表面的混乱。或许社会科学就是在这种模糊中,混乱中进步的。

关于极权主义还是威权主义、专权主义的讨论中,我们实际上涉及的是两方面,两个领域的问题:
第一,是学术讨论中的理论问题;
第二.是在社会生活中,历史变化中的理论的作用问题。
一个是思想史问题,一个是社会、政治和历史发展问题。

(2)极权主义、专权主义概念的学术理论讨论:

作为一种理论在学术研究中是否会被接受,一是要求它自洽,二是有明确的判据,三是要求它简单,不需要加更多的其它假设和解释,能够解释的问题,能 够预言并且得到验证的现象多,那么它就是一种好理论。

对于极权主义理论的批评,我们在上文中已经多有涉及,现在可以大致归纳如下,批评它的人认为:
这个理论是静态的,它无法描述极权社会中的变化,例如,斯大林去世后,解冻以及其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
它的判据不明确,例如,弗里德里希曾经给极权主义总结了六个判据,但是这六个判据一是进行操作性的判断有困难,二是一些判据随着历史社会的变化, 而无法使用。如彻底的计划经济已经基本上被共产党国家废除。
这个理论没有伴随它的定量分析方法。

对于威权主义,或者说专权主义理论的批评:
由于它基本上是针对对于极权主义理论批评的第一点而来,是为了描述分析类似于斯大林去世后,共产党社会的变化而提出的。但是我们从前面的描述中看 到:
它同样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据,或者定量的分析,来说明在什么程度,什么情况下,这个政体就可以说不再是极权主义政体,而是专权主义了。
它带来太多的矛盾,对很多现象要附加太多的假设。例如,如果说苏联的解冻后不再是极权了,那么如何解释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事件,赫鲁晓夫被推 翻的事件。一个平稳连续存在的共产党政体显然不能够用两种解释。如果七三年后的齐奥塞斯库统治的罗马尼亚是极权主义,六七年到七三年虽然齐奥塞斯 库也是总书记,可那时罗马尼亚就不是极权主义政体了的说法是奇怪的。毛泽东后的邓小平是专权主义,那么要描述解释八七年西藏,八九年天安门大屠 杀,胡耀邦、赵紫阳下台,乃至抓捕四人帮的现象,需要太多的假设和其它边界条件了。如果中国时下是专权主义,那么对法轮功的残酷的群体灭绝,肆意 抓捕审判胡佳、高智晟,对舆论和镇压机器的高度控制、随意滥用,解释起来都不仅非常繁琐,而且可能会带来悖谬。
专权主义想解释共产党社会的变化,可带来的困境和矛盾比能够解释的要多得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及解决人们感到的极权主义概念的不足,很多地方显示,与其用极权主义和专权,亦或退一步说所谓"威权",来区分这不同时期的 共产党政体,不如用极权主义不同形式。其实如前所述,既然极权主义和专权也是两种不同的专制形式,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用不同形式的极权主义来描述 呢?既然人们看到希特勒的极权主义和共产党是不同形式的,那么为什么斯大林前后,毛泽东之后,亦或邓小平前后,就不能如同分析希特勒专制和共产党 专制那样使用同一个极权主义概念呢。后者的区别其实比纳粹和共产党的区别还要小,概念使用起来还要容易!
为此,九十年代以后,一个新的提法,晚近极权主义(Late-totalitarism),或者说后期极权主义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术领域,以及 一般社会的讨论中。然而,在中文世界,那些喜爱使用"权威主义"一词的人,又用心良苦地把这个概念翻译成"后极权主义",正如他们把"专权"翻译 成"权威"、"威权"一样,结果是再次造成中文世界的混乱,误以为它指的是极权主义结束后,误以为不再是"专制"制度了。"晚近极权主义"一词的 含义,其实不过是和在学界讨论的专权主义概念一样,力图描述极权主义在现代社会的为了生存的变形情况。
在这方面更为过分的是,他们任意使用描述极权主义制度被推翻后的东欧社会的"极权主义之后",Post-totalitarism,把一个共产党 仍然死死地把握权力的社会和东欧走向民主化的社会相提并论。

(3)极权主义、专权主义争论的社会历史效应:

作为一种理论,是否能被社会和历史接受,当然就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和它的社会与历史作用联系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哪一种理论会被民众与社会最终选 择,留下积极的影响,在当代要看的是,它对人们都接受的普世价值,如人权、自由是否有积极作用。如果出现了两种解释方法,两种理论,那么,最后历 史的结果肯定是看哪种理论对人们的追求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的事实是,一九二三年产生的极权主义概念,其产生就是和反对专制紧密相连的。因为传统的描述分析专制的概念都无法准确描述出布尔 什维克主义的共产党和法西斯以及其后的纳粹统治。极权主义概念使人们看清了这两个专制的本质,并启发人们去探测它们的根源。
其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断地印证了这一点。三十年代流行起来,是因为对抗纳粹德国的崛起和扩张;五十年代初期后开始更多地进入学界和社会,是因为 共产党统治对于世界的威胁,冷战;七十年代后期再次进入更广泛、深刻、细致的讨论,是因为六八年布拉格、波兰团结工会,斯大林死后的共产党社会二 三十年来虽然在政策上,领导人上有过各种变化,可是其蛮横强硬,残暴的嗜权性却没有任何改变。
极权主义概念始终是站在最前沿,最激烈地反对专制的人们的有利武器,意识形态的利剑。
从理论到对抗专制的意识形态利剑,应该说是极权主义概念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学术上由于这一点可能经常造成一些混乱,或许可以说是它的弱点, 但是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追随极权主义的人,对极权主义还存在感情的人,及与极权主义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人,对于这个概念极为反感、甚至痛 恨。这也是这个概念从二十年代产生以来,就没有平静过的原因。

然而,威权主义,或者说专权主义的兴起却并不是由于反对专制的需要。
威权主义,或者说专权主义在学术领域的产生的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但是,在一般社会生活中造成它传播的原因,却似乎也比学术领域来得更为强烈。实际 上威权主义,或者说专权主义的产生的原因是一部分知识精英对于强烈的反共的潜在抵制情绪造成的。
威权主义,专权主义产生的第一波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到六十年代中期左右,那时候是所谓解冻时代,它的第二波是七十年代缓和时代,第三波是八十年 代西方经济下滑时代,第四波则是共产党集团已经崩溃,不再对西方具有威胁,对西方重要的是中国的市场,劳动力,以及有毒工业加工地,时下这一时 期。
我们这样说并非是一种对于对方目的的推测,而是有着明确的经验事实。例如,按照Ludz六十年代初期的看法,及所谓极权主义问题专家阿伦特六七年 的看法,斯大林后的共产党社会——五十年代中期后,六十年代初期的共产党社会,已经不是极权主义,并且提供了走向工业化的第三条道路,那么这当然 意味着东欧的共产党政体就不是专制,不再是反对的对象了。按照这种说法,六七年到七三年的罗马尼亚也是与民主社会平行的走向工业化的另外一条道路 了。如果这样的话,柏林墙根本用不着崩溃,民众也用不着冒着危险为争取自由努力了。
历史的经验事实说明,显然阿伦特、Ludz等人在六十年代初期以后,在理论的社会作用中,在民众反对专制,争取自由民主的过程中没有起到正面的、 积极的作用。
与此恰好相反,极权主义概念在民主与专制对峙的冷战时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巨大作用。它在意识形态上让极权主义统治者无处藏身,启发西欧及东欧的民 众与社会,使他们警惕、对抗专制共产党势力的扩张、渗透和颠覆。
八九年以后极权主义理论在东欧获得了压倒性的应用,得到基本上一致地接受的原因也正是在于此。而这个经验事实,则给还没有推翻共产党专制国家的民 众提供了非常积极的启示。这就是不管你称这个共产党国家政体专权也罢,极权也罢,反正是专制,反正是一定要反对与推翻!所以,五十年代末期以来的 对于东欧共产党国家的研究经验,争论经验告诉我们,从历史社会的发展看,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极权主义理论对争取民主自由的民众更有成效。
从权威主义到威权主义在中文世界的提出,到今天为止,由于中国共产党政体还存在着,还不能如东欧那样,说已经有全面的经验事实证明了"专权主义" 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消极负面作用,将肯定被中国社会所抛弃,但是也已经有很多的经验事实说明,使用这一概念,并且巧妙地运用中文翻译文字的人的企 图,不是反对专制,而是和解、共存,说好听了是寄希望于演化。但是,和五十年前在欧洲的的争论类似的是,他们提出的所谓"为了迅速现代化的需 要","为落后国家现代化提出另外一条路",以及和共产党政府的和解等,不仅麻痹了国内民众对于维权人士,异议人士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大大舒缓了 共产党专制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延长了共产党社会的寿命,当然这大约也是提出这些理论的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与在理论领域中的情况不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领域中,威权主义—专权主义,无论在当年东欧及西欧,还是在现今的中国,对于争取维护 人权,争取自由民主的民众及运动,如果说它从来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2009-3-23德国埃森

注解:

1.Wolfgang Wippermann,Totalitarismustheorien,Darmstadt, 1997 S. S. 8-9.
2.Jens Petersen,Die Entstehung des Totalitarismusbegriffs in Italien, in Manfred Funke (Hrsg), Ein Studien-Reader zur Herrschaftsanalyse moderner Diktaturen. Duesseldorf 1978, S. 105-128
Luigi Sturzo,Italien und Faschismus,Koeln,1926,S. 225;
Francesco Nitti, Bolschevismus Faschismus und Demokratie, Muenchen, 1926, S.53
3.Lileo Basso,L'antistato,in:La Rivoluzione Liberale,1925.
   Heller,Hermann,Europa und Facismus,Berlin/Leipzig,1929.
4.Franz Borkenau,The Totalitarian Enemy,London,1940
   Siegmund Neumann,Permannent Revolution,Totalitarianism in the Age of Civil War,(1942),New York,1965
5.Peter Christian Ludz, Offene Fragen in der Totalitarismusforschung,in:Politische Vierteljahresschrift 2(1961)329-348.
   Entwurf einer soziologischen Theorie totalitaere verfasster Gesellschaft. Studien und Materialien zur Soziologie der DDR,(1964),Wiederabgedruckt in:Seidel/Jenkner(Hg.)Wege der Totalitarismus-Forschung. S. 532-599.
   Parteielite im Wandel Funktionsaufbau,Sozialstruktur und Ideologie der SED-Fuehring. Eine empirisch-systematische Untersuchung,Koeln,1968.
   Die soziologische Analyse DDR-Gesellschaft. In:Thomas,Ruediger(Hg.):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inder DDR,Muenchen 1971。
6.仲维光:《德国之声中文部》声从何处来?2008,8,30,《新世纪》網
http://www.ncn.org/view.php?id=73021
7.仲维光:《动向》,卡尔·波普谈共产党国家改革─戈尔巴乔夫是改革者吗?香港,1990年8月号
8.Hans Kelsen,Allgemeine Rechtslehre,Berlin/Heidelberg/New York,1925.
   Gerneral Theory of Law and State,Cambridge,1945.
9.仲维光:极权和知识精英,新世纪出版社,香港,2007.
10.Karl Marx,Die britische Herrschaft in Indien(1853),MEW Bd. 9(1960)。S.128 132f. vgl. Die kuenftigen Ergebnisse der britischen Herrschaft in Indien(1853),ebd.S.220 ff.
11.Hannah Arendt,Elemente und Uerspruenge totaler Herrschaft,Frankfurt,(dt Uebersetzung),1955.
Karl Loewenstein,Verfassenslehre,1969,Tuebingen(2.Aufl)
Georg Brunner,Vergleichende Regierungslehre,Bd. 1, Paderborn/Muenchen/Zuerich/Wien,1979
Wolfgang Merkel,Systemtransformation,Leske+Budrich, Opladen,1999.
12.Ernst Nolte,Die faschistischen Bewegungen,Muenchen,1966
13.Thomas Vollmer,Der militante Islamismus als neuer Totalitarismus ,Vdm Verlag Dr. Müller,Saarbrücken, 2007
   Bassam Tibi,Der neue Totalitarismus,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2004.
14.Juan Linz,Totalitarian and Autoritarian Regimes,in:Greenstein,Fred/Polsby,Nelson(Hrsg.):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Bd.3: Macropolitical Theory, Reading/Mass.:          175-411,1975
   Autoritaere Regime in:Nohlen, Dieter:Piper's Woerterbuch zur Politik, Bd. 1, Muenchen,62-65,1985
15.Sartori,Giovanni:Demokratietheorie,Darmstadt,1992
Totalitarismus,Modellmanie und Lernen aus Irrtuemern,(1995),in: Eckhard Jesse(Hrsg.):Totalitarismus im 20. Jahrhundert,1999,Bonn,572-589,表一,第580页;表二,第584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