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长平:匿名也是一种反抗权 “民主”将成为全球敏感词?

Chang Ping 长平 @chang_ping 2014-06-17 17:59:22 UTC
从今天开始,在这里不再用化名发稿了。長平:「民主」將成全球敏感詞? - 東網即時 http://hk.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618/bkncn-20140618000316687-0618_05411_001.html

lihlii @lihlii 2014-06-17 19:15:53 UTC
还是化名比较好,否则共匪特务更容易盯人。;) @chang_ping

Chang Ping 长平 @chang_ping 2014-06-17 20:20:43 UTC
@lihlii 其实还有很多地方用化名。我也刚写过《匿名也是一种反抗权》 https://pao-pao.net/article/107

lihlii @lihlii 2014-06-17 20:28:03 UTC
好文章 >@chang_ping 我也刚写过《匿名也是一种反抗权》 https://pao-pao.net/article/107


https://pao-pao.net/article/107
长平:匿名也是一种反抗权

抗议的匿名者 图片来源:法新社

前不久,我在杜塞尔多夫参加了一个"网络与民主"研讨会。会议间歇,主办方播放了记录片《骇客军团故事》(We Are Legion: The Story of the Hacktivists)。该片围绕着一个网络社群"匿名者"(Anonymous)的故事展开访谈,探讨了言论自由、公民权利、身份认同和政治秩序彼此 之间的关系。

目前中国正处于新一轮政治高压之下,知识分子、维权律师、活动人士和普通网民成批被抓。这部2012年出品的记录片,让我对现实有了更多的理解。

"匿名者"是一个主张互联网自由的骇客组织,曾经发起对一些企业、政府、社群和宗教机构的网站的攻击,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机构侵犯、挤压和剥夺了公 民的自由和权利。同时,该组织也将在线活动延伸到街头,支持"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台湾反"四核"等社会运动。

和一般组织不同,"匿名者"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没有领导人,也没有确定的成员。谁都可以宣称自己加入了该组织,甚至代表该组织。它只有一些不成 文的规则:不暴露身份,不揭露成员,不攻击媒体等。成员通常使用的口号是:"我们是无名士。我们不计其数。我们不会饶恕。我们不会忘记。等着我们 吧。"有人总结它有三个特点:1. 绝不屈从的道德立场,不顾一切的直接挑衅;2. 伴随着网络匿名攻击的身体在场;3. 显着的特征。

"匿名者"如何具有显著的特征?这个看似矛盾的陈述,正是理解这场运动的关键。在街头运动中,"匿名者"及其支持者标志是盖伊•福克斯面具。这个 面具通过2005年问世的电影《V字仇杀队》( V for Vendetta)而广为人知。四百年前参与暗杀英国国王的盖伊•福克斯被赋予了反抗专制的英雄气概。那个有着诡异笑容的面具,既是英雄的掩体,也是英雄 的旗帜。

你可以说,匿名是因为恐惧。制造恐惧——遍布耳目随时揭发,巧立名目肆意抓捕——是专制统治者阻吓反抗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是,"匿名者"运动传递 的信息是,承认恐惧仍然坚持反抗。这就成了统治者的噩梦,因为"这副面具之后不仅是血肉之躯,更是一种精神理念"。

那部记录片中访谈者反复提到,民众有匿名的权利。在我看来,匿名权不仅是恐惧的权利,自我保护的权利,更是继续反抗的权利。因此,你会发现,统治 者不会剥夺民众的署名权,但是会剥夺他们的匿名权:上网要实名制,住酒店要实名制,坐火车要实名制,买菜刀要实名制,甚至买液化气罐、火柴都要实 名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固然是英雄好汉的作为,但这也是统治者乐于见到的情景,因为他们知道怎么对付你。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匿名——一场 反抗亦然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既找不到前台领袖,也找不到幕后英雄。

2012年美国《时代》周刊发布的影响世界的年度百大人物中,"匿名者"赫然在列。"匿名"而成为"大人物",足见它的分量。

V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母,它常用来表示胜利(Victory)、重要人物(VIP),但也因为电影《V字仇杀队》而表示匿名者的攻占及复仇( Vendetta),甚至用来表达禁忌(Vagina)。这些各不相干、甚至相互矛盾的意思,全部聚合在盖伊•福克斯面具之下,形成一种无法阻挡的强大力 量。有些国家干脆禁止或者部分禁止这种面具,比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加拿大等国。在另外一些强调实名制的国家,将来很有可能出 现购买匿名面具需要实名制的闹剧。


http://hk.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618/bkncn-20140618000316687-0618_05411_001.html
港澳版>評論>大陸
誰是誰非 - 長平 獨立評論人
「民主」將成全球敏感詞?

06月18日(三)   

2003年我剛到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不久,一位美國女生就借給我一本喬姆斯基寫的書。她說:「看看這本書,別相信政府說的!」在那本薄薄的書中, 喬姆斯基用簡明而又尖刻的語言,痛斥美國政府和媒體相互勾結,犯下欺騙美國公眾和國際社會的滔天罪行。

我在伯克萊大學學習的新聞專業課程,大都也在告訴學生:千萬別相信政府,而且隨時準備揭露他們。課堂上,布什政府利用反恐戰爭宣傳愛國主義教育, 成為最主要的警惕對象。

以我對美國中學生的有限接觸,相信他們接受的民主教育也是這樣。我可以肯定,如果我對他們說,「追求民主很酷」、「不要相信學校和政府告訴你的謊 言」、「反抗是對的」,不僅不會有任何麻煩,而且會受到老師的歡迎。

同樣的這幾句話,被一個美國高中生亨利•德格魯特(Henry DeGroot,中文名:王大虎)在中國重複,則受到了來自中美兩方的共同懲罰。德格魯特是美國波士頓北牛頓高中高三學生,今年初跟其他七名學生一組,在 北京景山學校進行為期四個月的交換學習。回國前,他在一名中國學生的留言本上寫下了那幾句話。一名懂英文的中國教師看到這些話後,報告給北京景山 學校校長范祿燕。隨後他被中國校方拘禁了5個小時,並被逼寫「檢討」。當他返回美國後,北牛頓高中竟然也嚴厲處分他,不准他參加畢業舞會。

在同學筆記本上留言,屬於一種私人信息,中國方面竟然以此拘禁學生,已是匪夷所思。美國方面繼續懲罰德格魯特,讓人看到中國強大之後對世界文明基 本規則的威脅。

北牛頓高中承認在他們的教育中,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應該受到肯定。但是,他們說,在中國文化中, 這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會讓中國校方覺得沒面子。

令人尷尬可以成為懲罰學生的理由,這一定不是美國文化。同時,我也要說,把它說成是中國文化,也是一種對中共專制的掩飾。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一 樣,有它需要發展的地方,其中包括鼓勵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它之所以沒有像西方那樣得到發展,是因為專制政府對它的限制。專制政府希望把這 一限制說成是中國文化的內在需要。西方人也重複這個論調,事實上成為專制的幫手。

中國和美國的社會文化的確不一樣,說「民主」、「自由」、人權」在中國也的確需要更大的勇氣,有時也會令人尷尬,甚至受到懲罰。但是,與北牛頓高 中的結論相反,我認為這正好說明,應該讓中國學生多說這些詞彙,多想這些問題。

中西方學校的交換學習,並不是為了讓這些字眼成為全球敏感詞,而是為了讓它們有更多的機會被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人類新一代說出和追求。

人云网分布式索引资料库 https://wuala.com/renyun.net btsync:RIMYQFGSPZPQKQZRLXMQMTAWIVUJRJK2B http://lihlii.blogspot.nl/2013/06/renyunnet-btsync-index.htmlhttp://wp.me/pqLs-bWfFy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