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宋彬彬(宋要武)和文革红卫兵的历史反思

C.A. Yeung @WLYeung 2012-10-25 14:46:38 UTC
@lihlii 请问能否谈一下你对卡玛拍的那部《八九点钟的太阳》,和宋彬彬事件的看法。

lihlii @lihlii 2012-10-25 14:52:30 UTC
@WLYeung 就是推卸责任。

C.A. Yeung @WLYeung 2012-10-25 15:22:01 UTC
@lihlii 我从网上找到一个道歉启事,美国亚洲学术研究学会2004年向宋彬彬发的,说之前有一篇文章诋毁了宋氏,期后卡玛那部电影 清楚证实了宋乃文革受害人,非肇事者,所以致歉。我看到第一感觉就是卡玛拍那部电影的动机是替宋彬彬辩护。究竟当时宋惹了什么祸,我 不清楚,所以问你。

C.A. Yeung @WLYeung 2012-10-25 15:26:49 UTC
@lihlii 还有,宋彬彬究竟是什么人,为啥卡玛要为她辩护 (当然,这假设卡玛是为宋氏辩护)。

lihlii @lihlii 2012-10-25 16:07:03 UTC
共匪头目宋任穷的女儿。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5%BD%AC%E5%BD%AC >@WLYeung 宋彬彬究竟是什么人

lihlii @lihlii 2012-10-25 16:08:03 UTC
他们都是共匪红色贵族子弟学校北京101中学参与红卫兵暴力迫害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戴晴,卡玛,张鹤慈,都是同一所学校读书的,所以也相互遮掩狡 辩。 >@WLYeung 宋彬彬究竟是什么人,为啥卡玛要为她辩护

lihlii @lihlii 2012-10-25 16:08:39 UTC
中共党员 韩丁 William Hinton 和红卫兵卡玛 Carma Hinton http://lihlii.blogspot.nl/2012/10/william-hinton-carma-hinton.html @WLYeung
中共党员 韩丁 William Hinton 和红卫兵卡玛 Carma Hinton http://goo.gl/fb/ZzJca  http://post.ly/9eJSQ

C.A. Yeung @WLYeung 2012-10-25 16:14:58 UTC
想不到,果然背景复杂。"@lihlii: 他们都是共匪红色贵族子弟学校北京101中学参与红卫兵暴力迫害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戴晴,卡玛,张鹤慈,都是同一所学校读书的,所以也相互遮掩狡辩。"

开源怪客(少将) @weossen 2012-10-25 16:21:04 UTC
记得袁腾飞的课上提到过 RT @lihlii 共匪头目宋任穷的女儿。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5%BD%AC%E5%BD%AC >@WLYeung 宋彬彬究竟是什么人

C.A. Yeung @WLYeung 2012-10-25 16:40:58 UTC
@lihlii wow 谢谢,果然一如所料,背景很复杂,很奇怪以卡玛这样的背景,美国政府竟然用纳税人的钱,两次支助她拍电影,让她歪曲历史,替独裁者辩护。就是今天还有许多 所谓中国通站出来为她争辩。今天我就是看了一些替卡玛辩护的推文,才开始翻起旧案来看。

qyoung @Qyoung99 2012-10-25 18:48:12 UTC
喝人血长大的,退不去血腥气,指望他们彻底反叛,可能得等下一代。@WLYeung @lihlii 想不到,果然背景复杂。"@lihlii: 他们都是共匪红色贵族子弟学校北京101中学参与红卫兵暴力迫害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戴晴,卡玛,张鹤慈,都是同一所学校读书的,所以也相互遮掩狡 辩。

lihlii @lihlii 2012-10-25 19:06:10 UTC
宋彬彬不忏悔其文革做红色贵族红卫兵领头充当暴力犯罪活动的宣传工具的作用,还因为斗到后来其老爹也被斗了,她反而会觉得是受害者呢。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0&post=1025384 091208 文革照片:批斗宋任穷(宋彬彬父)习仲勋(习近平父) @Qyoung99 @WLYeung

lihlii @lihlii 2012-10-25 19:09:25 UTC
卞仲耘之死的一个现场目击者留言为宋彬彬作证开脱罪责,说她并不在现场无法为打死人负责。这个逻辑同样可以为毛贼没有害死刘少奇的说法辩护。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19/23/16239_909634.shtml @Qyoung99 @WLYeung

lihlii @lihlii 2012-10-25 19:11:21 UTC
还有为宋彬彬的辩护理由是,她当时才十几岁的孩子,怎么能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呢,只不过是被欺诈利用而已。问题是,当时是孩子,被利用,就不需要反 省罪过了 吗?如果如此,少年犯管教所都该取消。其次,她如今为自己狡辩,没有一丝悔意,难道现在是十几岁孩子? @Qyoung99 @WLYeung


参考:
  1. 宋彬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 宋彬彬_百度百科
  3. 060217 搜狐新闻 红卫兵发迹史:宋彬彬打死过多少人
  4. 美国媒体批判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拒不忏悔
  5. 091208 文革照片:批斗宋任穷(宋彬彬父)习仲勋(习近平父)
  6. 040505 马悲鸣: 宋彬彬比赛杀人之谜
  7. 090108 市声人语(98)——难忘的纪念:王容芬
  8. 090108 市声人语(99)——校庆引起的话题
  9. 090109 市声人语(100)——介绍宋彬彬
  10. 090109 市声人语(102)——建议设立反人类罪法庭
  11. 090110 市声人语(103)——审判文革罪犯,难办到
  12. 王友琴:文革紅八月與紅衛兵
  13. 080105 VOA 东方:母校褒扬宋彬彬 舆论批宋批文革
  14. 060109 人民网 毛泽东替宋任穷之女改名 掀起文革改名换姓狂潮
  15. 071226 薛涌:被打死的校长遗属强烈抗议宋彬彬为"荣誉校友"
  16. 070923 kerriakerria:宋彬彬入选"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2)
  17. 070923 kerriakerria: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图志》的两幅照片—— 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1)
  18. 071226 五柳村日志 卞仲耘之夫王晶垚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炫耀文革事致信校长袁爱俊
  19. 071118 陶世龙:那场浩劫的历史就这样忘却了?--北师大女附中90年校庆引出的话题
  20. kerriakerria: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图志》的两幅照片--北 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1)
  21. kerriakerria:宋彬彬入选"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北师大 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2)
  22. kerriakerria:凝聚记忆与伤痛的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 校庆观感(3)
  23. 祭园守墓人: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24. 王友琴:女性的野蛮
  25. 071113 严家伟:炫耀罪恶,罕见的无耻-看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
  26. 071206 五柳村日志 "宋彬彬的传说是又一大冤案 北师大女附中没有错"吗?
  27. 071219 五柳村日志 一卞仲耘之死目击者留言为宋彬彬说明责任
  28. 1201 宋彬彬: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想说的话
  29. 120316 刘自立:宋彬彬罔史欺世证纲
  30. 100517 共识网 冯敬兰:我为什么要为宋彬彬说话
  31. 1996 冯敬兰:记忆的疮疤
  32. 110828 袁腾飞:宋要武个人资料
  33. 100110 风吟芷:也谈宋彬彬与北师大附中。
  34. 120227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XUPING:有感于宋彬彬的回忆
  35. 071029 祭园守园人:灵魂的碰撞—林昭、顾城与宋彬彬
  36. 060122 鲍昆:今日宋彬彬——和杨浪"黑兵袖章"一贴
  37. 110823 定居美国的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在文革中打死过多少人?
  38. 090214 宋彬彬(即"宋要武)自知罪孽深重逃往美国至今不见忏悔
  39. 110517 否定文革,为什么不揪出文革中的杀人犯?
  40. 谣言:李长春的老婆是宋彬彬?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5%BD%AC%E5%BD%AC

宋彬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彬彬(1949年), 曾用名宋岩,中国共产党元老宋任穷之女。
目录
生平
宋彬彬于1949年出生于北京,1960年到1966年曾就读于北京师大女附中。文革初期,在刘少奇邓小平等人批准成立的工作组的领导下,师大女附中革命师生代表会于6月6日成立,主席为刘进刘仰峤之女),宋彬彬为四名副主席之一。但不久,毛泽东对 刘少奇、邓小平等人派出工作组的做法进行批评,工作组于7月30日撤离师大女附中。1966年7月31日北京师大女附中原反对工作组的该校"红旗"派学 生宣布成立红卫兵组织"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原在工作组领导下成立 的师大女附中革命师生代表会的人员一时成了"保守派"。[1]
1966年8月5日,当时中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党总支书记 兼副校长卞仲耘被批斗致死,副校长胡志涛受重伤。卞仲耘为北京市第一个死于文革批斗的教育工 作者。当晚,宋彬彬等人在北京饭店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吴德报告卞仲耘死因。[2][1]
1966年8月8日,刘进、宋彬彬等同学成立师大女附中"文化革命筹备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为原师大女附中革命师生代表会骨干。他们还成 为该校红卫兵组织的领导人。[1]
1966年8月18日,刘进、宋彬彬等率师大女附中红卫兵赴天安门,参加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活动。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为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毛泽东问她叫什么,得知她叫 宋彬彬后,毛泽东问,"是文质彬彬的彬吗?"宋彬彬答"是。"毛泽东说:"要武嘛。"8月19日,由于受到原来反工作组的同学的攻击,刘 进、宋彬彬贴大字报声明退出"文化革命筹备委员会"。[1]
8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宋要武(宋彬彬)"的《我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一文。8月21日《人 民日报》转载了此文。文章称,"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主席还给我取了个有伟大意义的名字。……毛主席给我 们指明了方向,我 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据宋彬彬事后回忆,这篇文章并非她自己所写,但自此她在学校收到了许多致"宋要武"的信,也有寄给"宋彬 彬"的信。几个月 后,宋彬彬改名为"宋岩"。[1]
8月底,王任重钓鱼台接见刘进、宋彬彬,动员她们赴武汉中共湖北省委。刘进未去,宋彬彬和同学则于9月初 赴湖北武汉,不久写出了一篇基调是保中共湖北省委的文章,交给了省委。随即当地报纸刊 登了署名"宋要武"的公开信,内容同宋彬彬等人的文章不同,措辞强烈地力保中共湖北省委。宋彬彬对此不满,乃询问省委负责 人,并通过省委发表声明,称公开信非自己所写,但仍不同意打倒省委。[1]
回到北京后,宋彬彬成了"逍遥派",没有参加西纠联动等老红卫兵组织。1968年4月,宋彬彬和母亲被押到沈阳软禁。1969年初春,宋彬彬逃出沈阳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后参加插队。1972年春,经当地牧民和大队公社推荐,宋彬彬被一所大学接收,后因谣传而被退回。经老乡及知青反映,负责锡林郭勒盟招生的老师顶着压力录取了宋彬彬,宋彬彬进入长春地质学院成为工农兵学员[1]
1975年,宋彬彬获长春地质学院学士学位,1980年代美国留学,1983年获波士顿大学硕士,1989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和大气系地球化学博士。后来她一直在美国生活。[1]
200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原为北师大女附中)在庆祝建校90周年时,将宋彬彬评 为90名"荣誉校友"之一。此事引起争议。[1]
辟谣
有 关卞仲耘死亡
1995年,师大女附中1968届高中校友王友琴在香港发表了《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一文, 首次将1966年8月5日卞仲耘之死同8月18日宋彬彬给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联系起来成为因果关系。[3][1]在 2003年卡玛的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Morning Sun)中,宋彬彬接受采访称:"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没参加过。……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 对武斗的。"
2004年,王友琴又发表了《卞仲耘之死》一文,直指宋彬彬是导致卞仲耘死亡的红卫兵暴力事件的负责人,所举出的唯一证据是在邮电医院为抢救卞仲耘而向医院作保的7人名单,称"这7 人中有6人是红卫兵学生。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是宋彬彬,该校高三学生,红卫兵负责人。"[4]但 宋彬彬则称,7人名单的首位是老师李松文,宋彬彬的名字则排在最后。[1]
由于《卞仲耘之死》一文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普遍流行的说法,称宋彬彬率红卫兵打死校长卞仲耘,因而后来在8月18日受到毛泽东的接 见,并为其改名"宋要武",同时其父宋任穷被提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
2002年,美国出版了一部性学研讨文集,其中收有美国女学生Emily Honic对卞仲耘之死的研究文章。这位学生根据王友琴的文章,将宋彬彬和卞仲耘之死联系起来,并将给毛泽东戴袖章同宋任穷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联系起来。后来, 宋彬彬的一位美国朋友帮她同Honic及出版社进行交涉,Honic及出版社遂向宋彬彬公开道歉,并答应该书如再版时将更正。[1]
2007年,卞仲耘之夫王晶垚先生曾向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抗议将宋彬彬选为杰出校友,因宋彬彬为文革期间师大女附中红卫兵的主要负责 人。担任红卫兵头头的人,在斗卞仲耘时会不在场?(见http://www.newcenturynews.com /Article/lishi/wenge/200808/20080806000236.html)
有关 杀人比赛
开放》杂志总编金钟撰写的《千家驹痛述:追随共产党的报应》一文 中,称千家驹在 《自撰年谱》中写道,"不是有一个女孩子名叫宋彬彬的红卫兵吗,在检阅时,毛皇帝说"文质彬彬,要武嘛!"于是她改名为要武,她与人作杀 人比赛,有一红卫 兵打死了六个,她为了胜过别人,就打死八个。这都是真人实事,如非身历其境,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都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法西斯暴 行,真是古今中 外、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暗恐怖时代。我有几个朋友就是这样被红卫兵活活打死的。曾做过北洋政府大总统的冯国璋的儿子冯致远夫妇即为一例。 其恐怖与野蛮远远 超过希特勒,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如果说"史无前例"的话,那的确是"史无前例"的。"[5]
徐友渔在 《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一书中写道:"现在不少回忆文章都提及作者在目击女红卫兵打人之狠和虐待人方式之残忍 时的震惊心理。如 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副校长就是被一些女红卫兵打死的,而且死后还暴尸校园。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给毛泽东献红卫兵袖套的宋彬彬。 1992年香港《开 放》杂志有文章,提到她亲手打死九人,后来有文章更正,说确凿的数字是七人。也许,她的动力来自毛泽东接受袖套之后鼓励她"要武"。在文 革前,毛泽东就鼓 励并赞扬中国青年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宋彬彬也立即把名字改"宋要武"。"[6]
据宋彬彬称,1966年大串联期间,这种说法就在各地传播。1969年初春,她 到内蒙古插队时,当地还传说"宋要武"杀人放火、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所以老乡们很害怕,不敢收留宋彬彬。后来,宋彬彬杀死七八个人这一说法被一些书 刊杂志刊载,如上面千家驹的《自撰年谱》以及徐友渔的文章中便进行了引用。2008年,一位原北京十一学校的老师撰文澄清称,他多年前所写文章 中提到的打死七八个人的学生,并非宋彬彬。[1]
家庭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宋彬彬, 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想说的话,记忆2012年第80期
  2. ^ 张 敏,抗议与祭奠:卞仲耘校长文革遇难四十二周年,新世纪新闻网,2008-8-6
  3. ^ 王友琴,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二十一世纪双月 刊,1995年8月号
  4. ^ 王友琴,文革受难者,香港:开放出版社,2004年,第 33-58页
  5. ^ 金钟,千家驹痛述:追随共产党的报应
  6. ^ 徐友渔,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香 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4页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09:21。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9219.htm

宋彬彬_百度百科

宋彬彬
人物简介
  宋彬彬(1947--) 宋任穷之女   1960年-1968 年,北京师大女附中学生。1966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预备党员。   1966年6月文革开始,团中央派工作组进校,成立 "革命师生代表会",由七人组成,宋为副主席之一。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宋彬彬向毛泽东献了红卫兵袖章。毛泽东问她叫什么名字,答:宋彬彬。毛又问: "是文质彬彬的彬吗?"她说是。毛说:"要武嘛"。 当天下午光明日报记者来校采访了她。   1966年8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宋要武(宋彬彬)的文章《我 给毛主席戴上了红袖章》,翌日《人民日报》转载。   1969年,赴内蒙古锡盟阿巴嘎旗插队。   1972年-1975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学习,毕业分配在中国 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研究所,任研究助理。   1978年-1980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   1980年赴美留学。1983年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9 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专业 博士学位。   1989年-2003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环保局任环境分析官员。   2003 年,原北京 101中学68届高中毕业生卡玛(美籍)在美国拍摄了文革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未在中国正式上映)。宋彬彬接受采访,第一 次公开声明,文革中她从未参与过打人、抄   家、破四旧等暴力行动;《光明日报》署名宋要武的文章,事先没有征求她的意见。   宋彬彬否认文章为本人撰写,也未授权记者代笔。   2007年9月,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原师大女附中)90周年校庆,宋彬彬被评为"知名校友"。
个人经历
文革期间
   宋彬彬的老师同学都可以证明她不但从未改名为宋要武,也从未参与或组织过任何打人等暴力行为。在女附中八五事件中她曾与同学两度劝阻殴打卞 校长的暴力行 为,并参与抢救卞校长。但她与毛泽东的照片使她格外突出,《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的冒名文章更使全国人民都相信她改名为宋要武。虽然她和 她的家庭都被江青及其亲信迫害而成为文化大革 命的受害者,但40多年来对她持续的造谣污蔑也是文革迫害的最长时间的继续。请看电子版《记忆》47期和49期,是女附中校友历经7-8年采 访了上百位师生而成的师大女附中文革初期专辑,40多年来关于宋彬彬的传说应该还原真相了!    附:《光明日报》原文《我为毛主席戴上红袖章》   我为毛主席戴上红袖章 十八日,在天安 门城楼上,我看见了我们最最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我心里激动极了。当时

宋彬彬
, 我向主持大会的一位同志要求献给毛主席一个红袖章,以表达全体"红卫兵"战士对毛主席的无限信仰,无限热爱。他把我带到了主席跟前。我满怀激 情,把"红卫 兵"的袖章戴在了我们伟大领袖的臂上。 毛主席高大魁梧,红光满面,身穿一套绿军装,戴着一顶绿军帽,鲜艳的红领章红到了人的心坎上。看见主席这么健壮,我心中感到有说不出的幸福,真想高喊:祝 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宋彬彬。"主席又问:"是不是文质彬彬的彬?"我说:"是。"主席亲切地说:"要武嘛。" 回来后,我心中一直平静不下来,耳边总回响着毛主席的声音:"要武嘛。"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看到了自己离主席的要求差得太远了,给我 指出了前进的 方向。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干的并不好,却见了毛主席。我能亲手给他老人家戴上了红袖章,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也感到十分惭愧,但我干革命的决心 也因此更足更 足了。我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要武,要闯,誓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解放前,我们的革命老前辈就是跟着毛主席,紧握枪杆子,闯江山,打天下,用革命的暴力打出了一个新中国。这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要武嘛",这个真理过去 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这个真理对中国适用,对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也都适用。 今天,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要向革命前辈学习,也要武。毛主席身穿绿军装接见百万群众,这也就是要武的精神。毛主席向来 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要"舍得一 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这就是要我们发扬敢闯、敢干的革命造反精神。过去,修正主义的教育制度紧紧地束缚着我们,想把我们革命的棱角都磨光磨圆,把我们磨成不敢造反 的文质彬彬的 书呆子。今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从"彬"到"武",这反映了人们思想的一个大 变动,反映了 革命的小将在成长,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从这三个字里,我们看出了毛主席对革命的下一代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最最敬爱的毛主席,请您放心吧!我们是革命的后来人,我们要做旧世界的叛逆者。我们要造 反,我们要革命。我们要冲破一切束缚,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把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砸个稀巴烂。 我们知道,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在前进的路上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为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刀山火海我敢上,惊涛骇浪我敢闯。只要读毛 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发扬"武"的精神,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斗争中成长。革命的重担我们要挑,革命的大 权我们要掌。 我们向毛主席保证:资本主义休想在中国复辟。我们不但要让中国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不变色,而且让它在我们下一代手中也不变色,让它千秋万代红下 去,要让红光 照遍全世界。 中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世界的前途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发扬"武"的精神,跟着毛主席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前进,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北京师 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红卫兵" 宋要武(宋彬彬) (原载二十日《光明日报》)
文革结束
  1980年代移民美国,到美国波士顿读 书,後来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博士。有纪录 片《八 九点钟的太阳》(Morning Sun)传世,她在片中表白:「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没参 加过。……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   200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原为北 师大女附中)在庆祝建校90周年时,将文革中的红卫兵代表宋彬彬评为90名「荣誉校友」之一。此事引起众多争议。
评价
  宋彬彬是无数红卫兵的一员。
扩展阅读:
  • 1

    王荣芬:<为历史作证---评胡杰获奖纪录片《我虽死去》>

  • 2

    网易 > 新闻中心:毛泽东文革图集

开放分类:
华人文革红卫兵北师大附中


http://news.sohu.com/20060217/n241877843.shtml

060217 搜狐新闻 红卫兵发迹史:宋彬彬打死过多少人

时间:2006年02月17日10:27

第一份资料:

  揭露文革浩劫的文章书籍浩如烟海,这里不必赘言,只简言之。上自刘少奇彭德怀下至普通干部、名人、知识分子,无数人死于非命。农村"四类份 子"从老人到幼儿整村整乡的屠杀一个不留。毛泽东把一大批纯洁的中学生变成杀人小魔鬼,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宋彬彬,说她的名字'文质彬彬'不好,一 句 "要武嘛!" 挑起了全国性的红卫兵法西斯暴行,以杀人取乐,宋彬彬马上改名'宋要武',跟人比赛,见别人打死了6个人,宋彬彬马上动手打死了8个人。
   
根本不管被打的人姓甚名谁,只要有人说一句这人是'牛鬼蛇神'就够了,用皮带棍棒铁器活生生一下一下打死,不是用子弹。毛泽东制造派性挑起全国性 大规模武斗,甚至部分地区军队也介入,造成死伤无数。。。。整个文革就是一场法西斯浩劫,不但毁灭了多少无辜的生命,更毁灭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统,毁灭了人的良知,把人变成鬼。

第二份资料:

  单有优越感,还不致杀人放火。但是优越感中本有为虐的火种,一经点燃,便成了狂暴性,杀人放火便会成为小菜一碟。果然,契机真的到来了,点火 人也到了。

  这契机便是文化大革命,这点火人便是毛泽东。一九六六年的文革初期,本来有个"十六条",其中还没提到红卫兵,并曾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 但到了八月十八日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时,毛泽东问献花的女红卫兵的姓名,回答说:"我叫宋彬彬。"毛又问清是"文质彬彬"的"彬"後,说了一 句:"要武吗!"这个红卫兵便改名为"宋要武",随之而生的正是全国一片打砸抢之风,草菅人命之风!

  红卫兵以"红五类"组成,而"红五类"之首乃为"干部子弟",干部子弟之首又是军队高干子弟,这样一来,"十一"的红卫兵便自奉为"红卫兵之 首",而其它学校的红卫兵在集会中见到带有"北京十一学校"徽章的,便像伊索寓言中说到的青蛙遇见水牛一样,给予特殊的礼遇。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信条,在他们心中是坚如磐石的。有意思的是这对联的横批,开始是"基本如此",後来干脆改成"绝对如 此"了。思想的荒唐导致行动的狂暴,假如说,火烧英国大使馆的事件为周恩来压住未致扩大的话,那么杀人如麻则是毫不夸张的实情实景了。下面就是当 时我同我所教的一个男生的谈话情况:

  "老师!你当过兵,可曾打死过人?"

  "没有。我当兵之後没仗可打了,才转业教你们的。"

  "那可不如我,我昨天在教堂打死八个。"

  他刚十五岁(我教的那个班都是十五、六岁),手里提着一条浑圆的皮鞭,已经被血渍浸成乌黑色。他说话时是那么悠闲自在,哪里像杀人不眨眼的魔 鬼?接着他向我描述了这样的场面:王府井旁边有一座天主教堂,红卫兵先将十几个修女递解出境(当时"人民日报"曾作为红卫兵的壮举加以报导),後 来便住在那里。教堂里储存有罐头食品,吃饭自然不成问题。每天先到警察派出所问:"谁是资产阶级?"然後根据提名把这些"资产阶级"带入教堂,一 带便是一家人。一家进去,立即被红卫兵分光。三个红卫兵揪一个,先将人推倒,有人喊:"一、二三!"同时动手,皮鞭齐下,有专人拿着秒表计时,看 各组打死人都用了多长时间,当然用的时间最少的是"冠军"。令我震惊的是:获"冠军"最多的竟然是宋彬彬等几个女生。

  宋彬彬是我平时喜欢的女孩子,她腼腆、娇小、作业认真、字体清秀,考试成绩也在班里数一数二。而现在,她居然能用皮鞭连续"作业",数不清的 "冠军",连眼前这个男生也流露出"自愧弗如"的神情。人之变化,令人难料;毛泽东之"神力",也确非虚传。十几岁的女孩子以杀人为愉悦,我至今 不敢多想。更不知我一丝不苟地给他(她)们上课,换得这样结果,我的心血是不是该花费?

  这只是大海之一滴而已。"解放军报"发表评论,说红卫兵的革命行动"好得很!绝非糟得很!"接着又是来自中央的"除四旧,立四新","横扫一 切牛鬼蛇神"的号召,打、砸、抢、杀的烈火燃遍全国。不能忘记这批干部子女,特别是像"十一"、"八一"这类学校的红卫兵,即军队高干子女,是功 高盖世的!

第三份资料:

  1967年夏秋之交,发源于北京并以暴力与屠杀为特征的『红色风暴』席卷全国.仅在8月下旬,北京就有数千『牛鬼蛇神』死于非命.中共东北局 书记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在毛泽东『要武,不要文质彬彬』的启迪下,更名要武并开始发狂,一人独欠五条以上人命。她深知罪孽深重,害怕正义之剑高 悬的那一天,等不及教唆杀人政权垮台之时,早早地亡命海外去了;在祟文门,一个地主婆竟被一壶壶开水(强制附近居民提供)活活烫熟而死;在东四, 一个中学生被胁迫用哑铃砸碎奄奄待毙的资本家父亲的脑袋,本人也因此精神崩溃成为疯人。


http://blog.udn.com/Westminster/2680433

美国媒体批判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拒不忏 悔

广受欢迎的美国新闻网站"新美国媒体"(New America Media)2007年12月21日在首页刊发了艾伯林(Eberlein)的一篇关于中国文革知名人物宋彬彬的文章:在毛泽东114岁生日之际,红卫兵 领袖的过去浮出水面(On Mao's 114th Birthday, Past Catches Up to Former Red Guard Leader)。


在文章的"编者注"栏目中,"新美国媒体"的编辑写到:一张被长期遗忘的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照片,在网络中浮出水面,使当年的红卫兵、今天的科学家 宋彬彬再次臭名昭著。
  
    文章作者艾伯林写道,在12月26日毛泽东114岁诞辰到来之前,1966年宋彬彬被毛泽东接见的照片流传于互联网上,很快激起了中文社区的愤恨。作者由 此介绍了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41年前,当年十八、九岁的北师大附中高中学生宋彬彬,1966年8月18日作为红卫兵代表被毛泽东接见,在天安门 城楼上,毛泽东建议宋彬彬改名为"宋要武"显示不分男女的红卫兵战斗精神。
  
    几乎一夜之间,"宋要武"成为全国最知名的红卫兵领袖,年轻骄傲而又对历史无知的宋彬彬很快的把名扬天下变为臭名远扬:两周之前她参与了殴打致死她们的老 师、北师大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红卫兵造反行动。这起被称为文化大革命中第一起的红卫兵杀人事件,迅速被全国红卫兵模仿,采取毒打并致死老师或逼迫 老师自杀的革命造反,制造了文革开始之后第一波恐怖高潮。
  
    时光飞逝,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宋彬彬改了名字并低调的在美国生活了27年;在地球的另一面,北京师大附中举办的90周年校庆活动,让宋彬彬重新出名,值 得讽刺的是校庆特别校友图片展上,一边是宋彬彬被毛泽东接见的照片,另一边则是宋彬彬参与毒打致死的副校长卞仲耘的照片。
  
    在宋彬彬自我介绍中,她称自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环境与行星科学博士学位,而且是本系第一位华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她长长的自我介绍中,她根本没有提及 "红卫兵"、1966年,没有道歉,没有辩解,什么都没有。这或许是在美国求职的一个窍门,但是母校并不是耍这类小聪明的地方,她以为大家都跟她 一样把那件惨案给忘了,以为美国的成功就能掩盖她的罪过;这样费尽心机的狡猾激起了中文网上的巨大愤怒,人们称她是母校的耻辱,北师大附中90年 校庆是一个无耻的校庆。
  
    作者由此评论道,宋彬彬是无数红卫兵的一员,事实上,整个那一代的年轻人都对毛泽东挑起文革的狂热负有责任。尽管不好评价宋彬彬对这种狂热的激情,但是她 与毛泽东的照片使她格外突出,被历史永久定格,无论宋彬彬本人从名扬天下到臭名远扬,也无论她的家庭最终成为她参与的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更无论 她因此终生不得不躲在美国科学界,羞于谈及政治。
  
    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红卫兵针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犯下了无数的暴力行径,这几乎就是一场内战,历史中将会审判他们的。至今,几乎没有当年的红卫兵站出来探讨 他们的造反历史并表达歉意,尽管他们大多数已经进入花甲之年(60岁左右)。
  
    与宋彬彬相类似的,还有一批生活在美国的当年红卫兵,他们不仅没有对这段红卫兵运动悲剧及由此而起的长达十年文革动荡表示忏悔,而且超越了宋彬彬对自己红 卫兵历史讳莫忌深的羞怯,竟然鼓起"东风吹、战鼓擂,既然无耻谁怕谁"的勇气,用"人民文革"的理论为自己的红卫兵经历贴上民主、正义的标签。
  
    文革不仅涤荡了中国千年传统文化,更泯灭了一代青年的廉耻心,在当年的红卫兵们即将步入坟墓之际,让我们轻声给他们提声醒:
  
    宋彬彬,你为什么还不忏悔?红卫兵,你为什么还不忏悔?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0&post=1025384

091208 文革照片:批斗宋任穷(宋彬彬父)习仲勋(习近平父)

所跟帖: 柳如是 半 个世纪政治宣传画(经典图组100张)zt   2009-12-08 16:29:54

作者: 柳如是   文革照片:批斗宋任穷(宋彬彬父)习仲勋(习近平父) 2009-12-08 22:02:59  [点击:464]
文革:批斗宋任穷



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被揪斗.1967年.

文革:批斗习仲勋
最后编辑时间: 2009-12-08 22:14:43


http://www.dok-forum.net/MyBBS/wg/mes/12259.htm

040505 马悲鸣: 宋彬彬比赛杀人之谜

于 2004/05/05 10:36:18 [文革探索]

  2004年初,卡玛纪录文革的电影《八九点钟的太阳》引起海外中文网坛的轰动。其中最令人吃惊的是,盛传在「红八月」给伟大领袖戴红卫兵袖 章,有八、九条人命的宋彬彬亲自在电影里澄清,她不但没打死过人,没打过人,连抄家都没参加过。并且她从一开始就反对动手。她从来没改过名叫"宋 要武",更从不曾写过首发在《光明日报》上的那篇「我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她事先对此一无所知。和所有的人一样,她也是在看到了报上那篇文章以 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改名"宋要武"了。

  这个澄清与近四十年来广为人知的有关宋彬彬打人的传说大相径庭,令人难以置信。于是胡平先生一篇篇"揪态度"和"追究道义责任"的《宋彬彬之 谜》上了网。最后连王希哲都看不下去了。他《对胡平先生评"宋彬彬反对打人",也说几句话》∶"'红八月'里。宋彬彬自己究竟有没有动手打人?有 就有,没有就没有。在十七年'阶级仇恨'的狼性教育下,在'红色风暴'那般的环境下,在获至高无上的机遇,得天安门百万同学前面受'最高指示'的 隆恩下,'宋要武'居然事实确是没有因而去打人,甚至个人态度是反对乱打人,应该说,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胡平先生的这个话题才告暂停。

  现在中国需要政治改革,需要防止文革式的动乱再现,反思文革应该以现代司法标准衡量,那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揪态度"、"追究道义责 任"都是文革式思维。厘清事实才是至关重要的。

  卡玛的电影上映之后遭到记者追问∶"你根据什么相信宋彬彬在'文革'时确实没有打过人?学者的书里和网上流传很多说法。…"

  卡玛详细解释说:"这可分几点来说。首先,我认为要公正就应该把她的话报导出来。说到相信不相信,你的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你根据什么相信她 打过人?指控一个人打人,甚至打死人,是很严重的事情。我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是网上匿名的指控以及我在当年就听说过的各种有关'宋要 武打人'不着边际的传言。所谓'学者的书里'根据的也只是这些,传言一经懒学者引用便成了'正史'。第二种是我多年来从许多见过宋彬彬本人或与她 有直接接触的人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她的为人,以及相关的时间、地点。这些人,不管原来是哪派的,都与宋彬彬本人的说法一致。例如,我问过王友琴, 关于宋彬彬所在的师大女附中打死女校长的事,王友琴在这个问题上调查是最深入的,我问宋彬彬参予了没有,她说没有。"

  那么究竟是哪些学者未经核实就引用了谣言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1985年访问美国之际在加州大学出版了一本英文书,《面对狂飙(TO THE STORM)》,王蒙的序。说有一个叫"胡冰冰"的师大女附中学生在天安门被江青改名叫"胡要武"。顺便说一句。乐黛云的先生就是"四人帮"时期著名的 "梁效"写作班子里四大名教授之一的汤一介。后来乐黛云写了许多控诉文革的文章,却从来不提此事。

  下面这段话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友渔的书《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

  "现在不少回忆文章都提及作者在目击女红卫兵打人之狠和虐待人方式之残忍时的震惊心理。如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副校长就是被一些女红卫兵打死的, 而且死后还暴尸校园。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给毛泽东献红卫兵袖套的宋彬彬。1992年香港《开放》杂志有文章,提到她亲手打死九人,后来 有文章更正,说确凿的数字是七人。也许,她的动力来自毛泽东接受袖套之后鼓励她「要武」。在文革前,毛泽东就鼓励并赞扬中国青年女性「不爱红装爱 武装」。宋彬彬也立即把名字改「宋要武」。"(见第三章「红卫兵的区别与派别」,第64页,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中文大学出版社。)

  这位把红卫兵袖章说成"袖套"的徐友渔研究员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影片中出镜的人物。无独有偶,胡平先生在「谈宋彬彬的反对打人之谜——看 《八九点钟的太阳》有感」的第三章「3、是"一直反对打人"吗?」里说∶"作为老红卫兵的领袖人物,宋彬彬打过人吗?已故千家驹先生在《自撰年 谱》里写到,宋彬彬和别人比赛,那一个红卫兵打死了六个人,她为了胜过那个人,就打死了八个人。可见,关于宋彬彬打死人的说法流传很广。"

  "流传很广"就一定是事实吗?

  《开放》杂志总编金钟先生在「千家驹痛述:追随共产党的报应」一文里说∶"千家驹愤怒地写道:'不是有一个女孩子名叫宋彬彬的红卫兵吗,在检 阅时,毛皇帝说「文质彬彬,要武嘛!」於是她改名为要武,她与人作杀人比赛,有一红卫兵打死了六个,她为了胜过别人,就打死八个。这都是真人实 事,如非身历其境,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这就是胡平先生引用的《自撰年谱》里写到的话。但考千家驹先生并未"身历"过宋彬彬打人的"其境"。他老人家怎么可以说"这都是真人实事 呢"?!

  现在网上流传着两篇文章,说的就是徐友渔、千家驹先生引证的故事∶

  【宋彬彬打死多少人?

  …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宋彬彬,说她的名字'文质彬彬'不好,一句 "要武嘛!" 挑起了全国性的红卫兵法西斯暴行,以杀人取乐,宋彬彬马上改名'宋要武',跟人比赛,见别人打死了6个人,宋彬彬马上动手打死了8个人。根本不管被打的人 姓甚名谁,只要有人说一句这人是'牛鬼蛇神'就够了,用皮带棍棒铁器活生生一下一下打死,不是用子弹。…】

  另一篇的作者自称是宋彬彬的老师∶

  【…但到了八月十八日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时,毛泽东问献花的女红卫兵的姓名,回答说:"我叫宋彬彬。"毛又问清是"文质彬彬"的"彬"後, 说了一句:"要武吗!"这个红卫兵便改名为"宋要武",随之而生的正是全国一片打砸抢之风,草菅人命之风! 

  …下面就是当时我同我所教的一个男生的谈话情况: 

  "老师!你当过兵,可曾打死过人?" 

  "没有。我当兵之後没仗可打了,才转业教你们的。" 

  "那可不如我,我昨天在教堂打死八个。" 

  他刚十五岁(我教的那个班都是十五、六岁),手里提着一条浑圆的皮鞭,已经被血渍浸成乌黑色。他说话时是那么悠闲自在,哪里像杀人不眨眼的魔 鬼?接着他向我描述了这样的场面:王府井旁边有一座天主教堂,红卫兵先将十几个修女递解出境(当时《人民日报》曾作为红卫兵的壮举加以报导),後 来便住在那里。教堂里储存有罐头食品,吃饭自然不成问题。每天先到警察派出所问:"谁是资产阶级?"然後根据提名把这些"资产阶级"带入教堂,一 带便是一家人。一家进去,立即被红卫兵分光。三个红卫兵揪一个,先将人推倒,有人喊:"一、二、三!"同时动手,皮鞭齐下,有专人拿着秒表计时, 看各组打死人都用了多长时间,当然用的时间最少的是"冠军"。令我震惊的是:获"冠军"最多的竟然是宋彬彬等几个女生。 

  宋彬彬是我平时喜欢的女孩子,她腼腆、娇小、作业认真、字体清秀,考试成绩也在班里数一数二。而现在,她居然能用皮鞭连续"作业",数不清的 "冠军",连眼前这个男生也流露出"自愧弗如"的神情。人之变化,令人难料;毛泽东之"神力",也确非虚传。十几岁的女孩子以杀人为愉悦,我至今 不敢多想。更不知我一丝不苟地给他(她)们上课,换得这样结果,我的心血是不是该花费? 】

  宋彬彬是师大女附中高三生,班上不可能有男同学。当时她的年龄应该是十九岁,而非十五、六岁。当年上天安门也不是给毛主席献花,而是戴袖章。 宋彬彬下乡的蒙古包女主人说她长得"耐林,温都尔",意即身材高挑,并非"娇小"。王府井的教堂在东城,而师大女附中却在西城。"破四旧"不但不 跨区,而且不跨派出所管片。这位自称老师者说的完全是另一个宋彬彬,但前面又说这个宋彬彬就是"宋要武",可见这篇文章的内容出于捏造。

  其实类似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大串联时期的1966年底。当时外地流传的很多大字报把被指为陈毅儿子的陈小虎和宋彬彬形容成飞天大盗,一会儿在某 省某市打家劫舍,转眼又飞到遥远的另一省,另一市去杀人放火。其中就有上述这个宋彬彬杀人比赛的谣言。

  后来陈毅发话,他没有个叫"陈小虎"的儿子,才算作罢。但宋任穷确实有个叫"宋彬彬"的女儿,所以这个谣言就一路流传了下来。1992年《开 放》杂志把这个谣传印刷了出版,被徐友渔引用。自称是「不可救药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千家驹老先生又把这个谣言写入《自撰年谱》。

  金钟先生称赞千家驹先生的《自撰年谱》时说∶"「秉笔直书,不为亲者讳,亦不为尊者讳。年谱印成后,不公开发行,仅赠少数友好,留为纪念。」 他深信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必有实现以不说假话为荣,以不说真话为耻的一天。

  现在,千教授已乘鹤归去,介绍他这本内容浩瀚的年谱於一二,可以看到一位「平生不打谎语,不作违心之论」的正直学者的崇高人格,也可以披露若 干史料秘辛。这本年谱的史料价值绝不在那些四海张扬的名流畅销书之下。"

  金钟先生的这个说法,更增加了被千家驹先生引用的上述有关"宋彬彬比赛杀人"谣言的分量。

  任何指控都要允许被指控者自己辩解,这是现代人权标准。如今宋彬彬本人亲自在影片《八九点钟的太阳》中澄清:"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没 参加过。但是到处都是我的谣言,就说给毛主席戴袖章的宋要武,怎么怎么样打人。我觉得特别地委屈,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当时很多学 校的一些红卫兵,就到我们学校来看我,但是他们都特别失望,就说你怎么是这么一个样子,你跟我们的想像一点都不一样,就好像你一点都不革命的意 思。我就觉得我这个名字和形象都完全被剥夺了,我自己一点控制的能力都没有,特别地生气。同时我也觉得为了这个名字,使得那么多的人受到迫害,觉 得非常地难过。我们当初想的是批判文化教育界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现在这个文化革命已经跟我当初参加的时候所想的距离太远。"

  卡玛在回答记者问时作证∶"我多年来从许多见过宋彬彬本人或与她有直接接触的人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她的为人,以及相关的时间、地点。这些人, 不管原来是哪派的,都与宋彬彬本人的说法一致。"

  王友琴的《卞仲耘:北京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里有十句话,十二次提到宋彬彬的名字,但无一处指明宋彬彬曾参与组织、命令,或者动手殴打 她们的校长。

  卡玛在上述回答记者问时转述过王友琴自己说过的话∶"我问过王友琴,关于宋彬彬所在的师大女附中打死女校长的事。王友琴在这个问题上调查是最 深入的。我问(王友琴)∶'宋彬彬参予了没有?'她(王友琴)说∶'没有'。"

  卡玛还说,她向许多人调查核实后相信,宋彬彬不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她(宋彬彬)本人与卞仲耘校长被打死并无牵连,也没有参与过武斗。

  影片《八九点钟的太阳》里宋彬彬的澄清是可信的,应当把她从文革施暴者名单中剔除。


【附录】~~~~~~~~~~~~~~~~~~~~~~~~~~~

《卞仲耘:北京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中十二次引入"宋彬彬"名字的十句话

王友琴

一、在这张大字报上领头署名的学生叫宋彬彬(1),高中三年级,是当时中共东北局书记宋任穷的女儿。

二、实际上,宋彬彬(2)等学生有此行动,不仅因为听了北京大学大字报的广播。

三、宋彬彬(3)等人的大字报贴出一天以后,6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派出的"工作组"来到师大女附中,一进校就宣布对宋彬彬(4)等人的热烈支 持。

四、工作组建立了"文化革命委员会",工作组长担任主任,宋彬彬(5)等最早写大字报的学生成为副主任。

五、1966年8月5日,卞仲耘被打死以后,当天晚上,师大女附中"文革筹委会"和红卫兵的负责人宋彬彬(6)等,来到北京饭店,他们立即见到了 "中共北京新市委"第二书记吴德。她们向吴德报告了卞仲耘被打死的事情。

六、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的红卫兵负责人宋彬彬(7),把一只红卫兵的袖章套在毛泽东的手臂上。

七、《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立即发表了献袖章时毛泽东与宋彬彬(8)的谈话:毛问宋彬彬(9)叫什么名字,当他听说是"文质彬彬"的"彬 彬"时,毛泽东说:"要武嘛。"

八、由于这段对话,宋彬彬(10)改名为"宋要武"

九、宋彬彬(11)的父亲宋任穷,则被提升为中共"政治局"的候补委员。

十、在8月18日大会上,在天安门城楼上最为瞩目的两个红卫兵宋彬彬(12)和彭小蒙,一个来自打死了卞仲耘的北京师大女附中,一个来自北京最早 开始用暴力殴打折磨老师和同学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附录二】~~~~~~~~~~~~~~~~~~~~~~~~~~~

TO THE STORM
* The Odyssey of a Revolutionary Chinese Woman
* Yue Daiyu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y 1985
* Page 183-184

In addition to the events that touched me personally during those summer months, I was also shaken by reports of the tragic violence occurring elsewhere. Lao Tang's cousin, a teacher in the nearby Normal University's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for girls, came to us one time to report what had happened when shoes students tried to follow the example of Beida's revolutionary actions. Filled with passion for the new movement and eager to conduct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ir own enemies, they had forced the president of their school, famous as one of the first Chinese women to be educated, to climb through a narrow underground cement drain age pipe. When she finally emerged, they had brutally beaten her to death. Most of the girls at this middle school were from high-ranking intellectuals' families and thus, I guessed sadly, felt compelled to demonstrate their commitment to revolutionary goals. These teenage girls, ordinarily shy, mild, and gentle, had somehow become capable of unimaginable cruelty.

The leader of that group of militant school girls was the daughter of Central Communities member and had bee invited to stand beside Chairman Mao in Tiananmen Square during his first appearance before the Red Guards on August 18. During that event Jiang Qing had asked her name and she had replied, "Hu Bingbing", a gibe name that means "very mild.' Jiang Qing had told her this was a name appropriated to a high-class lady, not a young revolutionary. And had said she would give the girl another name, Hu Yaowu, which means, "desiring a soldier's strength." Having been singled out so specially by Jiang Qing, the girl tried to live up to her new identity and became very fie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e9f880100chng.html

090108 市声人语(98)——难忘的纪念:王容芬

(2009-01-08 10:30:00)转载▼
标签: 文化 为了正气的中国 怎能不铭记?   

   本文介绍作家王容芬,取材于2008-12-23《飘雪文学社区》》散文随笔,原创《冰火"八一八":王容芬与宋彬彬》。以下完全是该文部分内容的粘贴。
 
      王蓉芬写给毛泽东的退团信
   尊敬的毛泽东主席:
      请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想一想,您在干什么?
      请您以党的名义想一想:眼前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
      请您以中国人民的名义想一想:您将把中国引向何处去?
      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场群众运动,是一个人在用枪杆子运动群众。
      我郑重声明:从即日起退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致礼!
                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四年级一班学生 王容芬
                                        1966年9月24日
 
    王容芬——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的四年级学生,是1966年"八.一八"在天安门广场首批被接见的百万红卫兵和革命师生之一。其时她肯定已经参 加了红卫兵。只是:她与同一天登上了城楼的宋彬彬——从十三天前校长惨死于麾下的阴影里,走到红司令巨大光环中的宋彬彬,那一天的观感之别,绝对 不啻于霄 与壤、冰与火。
    十九岁的王容芬,心坠冰谷,脑海里翻腾着:从《解放军报》头版发的《海瑞罢官》,"讨村伐店"的举国怒潮,到最高统帅欢呼"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所掀起 的神州狂浪;从"8.5"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殴致死而开始的"红八月"校园风暴,到红卫兵血腥地杀向社会……
      
    眼前发生的一切:"八.一八"撼天动地的红色海啸,城楼上统帅与副统帅的一身戎装,宋彬彬亲手给红司令戴上红卫兵袖章,红司令"要武"的的耳提面命……无 一不使对德国历史深有研究的王容芬,洞见城楼上"披上军装的皇帝"运动群众的暴力权杖;林彪的高腔长调,这些让她想起希特勒睥睨世界、歇斯底里的 录音—— 她说"两者简直没什么区别"!而广场上举着红宝书的欢呼,难道不像森林般的纳粹举手礼吗?!
    (于是她写信给尊敬的毛泽东主席,退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淹没青春的苦难——
   抱着必死的决心发出这劫世之悲、邦国之忧、正气之吼之后,喝下了四瓶敌敌畏的王容芬,已经倒在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前!
   等醒过来,她已经躺在公安医院;接着被送往监狱,开始了像林昭那样漫漫近十年的铁窗辗转。
 
   知情者说,"她在监狱受到非人的磨难。有一次看守把她的手拧在背後,上了半年的"背铐",吃饭是滚在地上用嘴啃看守扔来的窝窝头。当背铐终于取下来时,锁 已经锈住,用钢锯才锯开,手已经动不了……"
   直到在远离京城的一孔黄土窑洞里,1976年1月,一位当地专政人员疙疙瘩瘩地向她宣读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她无期徒刑的判决书。
 
   判刑后劳改两年半,正当狱方以"拒不认罪、反抗改造"为名向京城申请给她加刑时,半人半神死后的神州,又在天旋地转:甚至一个在看守所给她上过刑的专政人 员,竟也带着十年刑期被发配到她所在的监狱,还和她住一间牢房,成了名副其实的同窗。一九七九年三月,加刑的凭证也变成了平反的依据,"攻击无产 阶级司令 部"变成了 "反对四人帮"。王女士辛酸的幽默,却是"法制中国"永恒的特色——"平反虽然留了尾巴,好在最后一句判词是:"宣布无罪,立即释放。"

   进去时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女,等到出来时她已经三十三岁!
   王容芬在狱中耗费了十三年的青春,与十年浩劫、三年徘徊完全同步的十三年!位卑与国难,思想与专制,监狱与劳役,在近5000个昼夜里交织绵延着一个大写 女人的人生传奇,以致无数网贴这样感叹,又是女的!更多人则为这位巾帼肯定"壮烈"了而哀叹。十三年祖国啊——一个巨人用枪杆子运动的中国!历史 的回音 壁,终于以轮回反正而回归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回应了花季少女当年早慧而勇敢的悲仰长天!这声音昭告天地人间:纵一代代青春仆 下、老 去,正气中国却永恒!
   ——这样大写的"苟活者",自与林昭、李九莲和张志新烈士一同屹立在天地之间!
 
   继续大写着的"苟活者"——
   感谢坎坷而古道热肠的的费孝通先生,为良知中国,顾念着这位巾帼。出狱后的王容芬被他推荐到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从事研究工作。她饱经磨难的体貌,显然与实 际年龄不相称。
   然而不同于出狱后依然寄望于体制的胡风,更有别于曾经那么才气横溢、却木然于狱外的路翎,也与大洋彼岸用自然与大气包裹自己余生的宋彬彬大不一样——看到 了造神运动的陨灭,并非王女士陶醉自得的界碑,而只是一颗悲悯心在精神天地不竭探掘的基石:"我如狼似虎读史书,补功课,一把年纪出国觅师写论 文,求索人 类历史上重大灾难的理论根源。......"

   后来她终于成为著名的研究韦伯思想的专家[2],译介了大量德文社会科学名著,包括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1989年6月她前往德国,源于她所申 请和筹备的"韦伯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会议",该会原订于6月14日韦伯125诞辰开幕,万事俱备,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如期召开,只好改搬 到韦伯故 乡开。她甚至成了著名学者傅国涌回望中可以与太阳媲思想美的星星——傅先生深情地说:
   "有幸以研究韦伯为业的王蓉芬曾是我最喜欢的学人。在韦伯的著作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王容芬译的《以政治为业》、《以学术为业》,我常常把韦伯的话当作格 言。"
   其实,继续大写着的"苟活者"——王容芬还出版了或正在出版《燧人氏》、《庖牺氏》、《有巢氏》等远古史小说系列。我相信,终有一天,她的文革红墙小说 《乐人》也会面世——为了纪念文革四十周年,她不仅在读书公园以"我跟毛泽东不得不说的故事"序引了她的《庖牺氏》,还登陆了《乐人》的一章: 《通天》。
 
   为了正气中国,怎能不铭记——
   宋彬彬是"通天"并且留恋那"通天"时光的,她的"八.一八"风采才会穿越世纪,又走出玛雅《八、九点钟的太阳》的那团阴影,如此辉煌地出现在九月九日的 母校庆典。[1]。不知道林彪的大女儿和章伯钧女儿那一天,会不会再一次,在电话两端唏嘘?
   倒是并非校友的我们,应该感谢宋彬彬——"恶之花",让我们不能不想起"美之花",想起美的追寻与守护同样应该穿越世纪!追寻着那十九岁的贞烈,原来依然 还在如此执着、如此深情地呵护着正气中国!原来历史依然像四十一年前那样奇诡——王容芬也和宋彬彬一样,都六十岁了,还在不约而同,以依然各自花 季那样的 魂灵与方式、在另一个世纪继续着各自与一个巨人举世瞩目的故事。
   为了中国,怎能不铭记这黑白故事——记住"八.一八"并蒂绽开的美与丑?!
 
   编者注释  [1] 2007年9月9日,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给当年红卫兵领袖宋彬彬颁发"知名校友"奖状,表彰她在"1966年8月8日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时,为主席 佩带上红袖章"。在毛泽东忌辰31周年时,该校又举行了盛大纪念活动,在校园树起大型广告牌,展出宋彬彬给戎装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的照片。
   [2] 德籍华人学者王容芬的近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e9f880100chrl.html

090108 市声人语(99)——校庆引起的话题

(2009-01-08 17:37:29)转载▼
标签: 文化 坚守记忆 幸存者的责任

   本文粘贴《北师大女附中90年校庆引出的话题》的部分内容(阳光老人,2007-11-18)。
   "死者的遗嘱不是复仇,而是不要再发生"(德国作家雷马克),"坚守记忆是幸存者的责任"(kerriakerria博客)。
 
    浩劫的历史就这样忘却了?--北师大女附中90年校庆引出的话题 (Tag: 历史反思 陶世龙)
 
   友人发来严家伟写的《炫耀罪恶,罕见的无耻-看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说的是因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城楼上给伟大领袖戴上红卫兵袖章而名 闻于世的宋彬彬女士,在2007 年9月9日,宋的母校北师大女附中庆祝九十年校庆之日"衣锦还校","她不仅对当年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歉疚,半点悔意,甚至连低调和收敛一点她都不愿 作。
 
   更令人吃惊的是该校当局,对如此一个曾对自已的母校和师长犯过血腥罪行的人,竟给予了英雄式的欢迎与接待。再次高调宣扬1966年8月18日文革中她在天 安门城楼上向***献袖章的一幕。在校庆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当年所谓的'八.一八风采',也就是那血染----嗜血的风采。这是对当年无数 冤魂的嘲 弄,是对无数受害者的侮辱,更是对人性和良知极大的挑战与蔑视。而宋女士欣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图志》中值得注意的两幅照片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发行了一册名为《辉煌90年》(下简称《图志》)的图志。在这本图志的第66页和对开页67页上有两幅图片赫然引人注 目。一幅是1966年8月18日女附中学生宋彬彬为***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另一幅是文革受难者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照片。"
 
   作者说:初看《图志》的这个页面,我就吃了一惊,以为在庆典之际,终于有人敢于揭示41年前的历史真相。—— 1966年8月5日,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师大女附中学生红卫兵在校园内残酷折磨,殴打致死,那些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8月18日 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身价倍增,不可一世。
   当时红卫兵的代表人物就是照片上的女学生宋彬彬,她就在那个时刻接受了领袖的赐名"要武"(在历史影片中,她听见这个赐名的时候欢快地蹦了几蹦)。从此, 从北京到全国,到处掀起迫害教育工作者以及和平居民的血雨腥风(官方内部记载,在北京,在这次集会后的二十天中,有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 中国人民 开始了最黑暗的文革时代。

   但是当我再定睛阅读时,我发现《图志》在宋彬彬为***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上方,说明文字是:"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透露出炫耀之 意;在卞仲耘的照片下方,说明文字是:"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表现了漠然,没有说她是被谁打致死的。  
 
   宋彬彬入选"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    文章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开展了评选"知名校友"活动,一个名叫陈征的人推荐了宋彬彬,(她的推荐词见 http://www.sdsz.com.cn/schoolmate/famous90/show_one.asp?c_id=008)"引人注意的是 宋彬彬本人的竭力自荐。在'校友详细事迹'一栏,有她本人用第一人称写的自荐词。她称自己为'宋岩',履历从1968年写起(见同上链接)。很明 显,她不 张扬自己1968年之前的历史,更喜欢新的名字'宋岩'。
 
   文章说:"宋彬彬在1966年曾经名声显赫,这个名字联系着我们的国耻—— 叫做'文化大革命'的那场运动,也联系着举办校庆的实验中学的校耻,副校长卞仲耘曾在校园里被她的学生们活活打死,是文革中北京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位受难 者。这场校园血案发生时,学校革委会和红卫兵的领导人正是宋彬彬,女附中的第一张大字报正是宋彬彬和另外两个高三学生贴出的。"

   文章说,这么多年来,宋女士"确实一直想摆脱'宋要武'的纠缠。遗憾的是官方媒体始终没有给她机会。在卡玛的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里,她虽然得以出 镜,脸面、全身却一直被置于一团黑暗的阴影之中。。。。。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失势的宋彬彬四处碰壁的"雪耻"心愿,竟然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 90年校庆 上,被这座学校的校庆主办人拣拾了起来,得到了成全而得以圆满。
 
   文章指出,在这座号称"示范校"的学校里,9月9日立起了一面"知名校友"宋彬彬的展牌,不仅采用了她提供的照片,还弄巧成拙,把那张8,18献红卫兵袖 章照也添加了上去,作为北师大实验中学校友风采。作者愤激地说:这真是实验中学之耻!真是将当今中国教育的耻辱昭示于天下的一道景观!""历史将 再度铭记 2007年的实验中学之耻,记录这座学校在对受难者的遗忘,记录它正义与道德的丧失,记录它对社会责任的背叛。"
 
   凝聚记忆与伤痛的花   (2007年)9月9日上午9点多,。。。校史展览布置停当,还没有多少人来参观。文革受难者卞仲耘的照片和其他历任书记的照片一起,挂在一间展室的墙壁 上,她面带微笑,还是40多岁时的样子。照片下边写着她的任职年代,没有其他特别的说明。在她的像前,有人默默地献上了一束鲜花,那是一束百合 花。
   献花人是受人之托,托付她的人是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先生,老人已经86岁了。....
 
   献花人带着鲜花来到学校,校庆的场面五光十色,令人眩晕。她在操场西侧看见了一块展牌,当年的红卫兵头目宋彬彬成为使学校倍感荣耀的"知名校友",被正面 摆了出来。献花人在那展牌前立了一会儿,泪流满面,心情悲愤。
 
    献花人穿过人头蹿动的现场,离开了被欢歌淹没的校园。宋彬彬的展牌还在她眼前晃动。她想,卞仲耘倒下的地方 —— 那座老宿舍楼不久就要拆除了。这改造得簇新的学校新得真是没有记忆,没有头脑,没有心肝。她觉得有些好笑,泥瓦工匠被调遣得团团转,一边拆除旧建筑,一边 又修复老校门。可修复记忆和良心是精神工程。愿这座学校里,还能有人理解那一束花凝聚的记忆与表达的伤痛。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作者:祭园守墓人)
   穿越着世纪:展板上依然写着八.一八风采!照片依然上亮着八.一八风采!真正血染的风采啊——在"八.一八"以后的二十天中,仅官方内部记载就有 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而谁又能否认,第二年6—9月以红卫兵为核心或前躯的、席卷全国的武斗狂潮,精神源头不正在于此?!
 
  这就是九月九日九十年校庆的北师大附中——堂而皇之以八.一八为风光与殊荣的北师大附中!这就是至今沉埋着文化大革命真相——拒绝忏悔的中 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e9f880100chw5.html
白门书客的BLOG欢迎您光临
http://blog.sina.com.cn/wphan1016

090109 市声人语(100)——介绍宋彬彬

(2009-01-09 08:18:35)转载▼
标签: 文化 批判修正主义 文革名人

   因2007年北京师大附中校庆选出"知名校友"事件,历史公共人物宋彬彬又浮出水面。本文摘要粘贴《百度百科》和《百度贴吧》有关内容,介绍宋的简历和她 对"往事"的认识。在她的简历中其丈夫李长春,疑与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某人同名。他本人在文革中有无血债,博主未深入检索文献。
 
   宋彬彬文革简历及现状
 
  她是李长春之妻,宋任穷之女。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领导人,曾改名为宋要武,后更名为宋岩。
   就读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北师大实验中学),1966年7月31日,北京师大女附中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她是红卫兵领导人。8月5日,当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 子中学中共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被宋彬彬为首的红卫兵打死,副校长胡志涛受重伤。当晚宋彬彬等人在北京饭店向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吴德报告卞仲 耘死因。 卞仲耘为北京市第一个死於文革批斗的教育工作者,民间普遍认为宋要武和她的死有直接联系。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她为毛泽东戴上「红 卫兵」袖 章。毛泽东问她叫什么姓名,她回答说:「我叫宋彬彬。」毛泽东随口说:「文质彬彬不好,要武嘛。」於是宋彬彬改名宋要武。
 
  8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宋要武《我为毛主席戴上红袖章》的文章:「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主席还给我取了个 有伟大意 义的名字。……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此举引发了全国性的改名风潮,凡有「文」字者皆一律改为「武」字。千家驹 《自撰年 谱》载,「宋彬彬和人比赛,那一个红卫兵打死了六个人,她为了胜过那个人,就打死了八个人」。民间亦有宋在串联期间在武汉用红卫兵皮带打死一人的 传言。
 
  1980年代移民美国,在波士顿读书。後来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博士学位。在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Morning Sun)中,她表示「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没参加过。……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
  200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原为北师大女附中)在庆祝建校90周年时,文革中的红卫兵代表宋彬彬被评为90名「荣誉校友」之 一。她是不折不扣的老妖婆!
 
   宋彬彬对文革中个人行为的反思
 
   我们回过头去看一下当年北师大附中学生宋彬彬是怎么反思文革这段历史的。
 
   在卡玛拍摄的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宋彬彬与几个当年名声大振的红卫兵领袖(如清华附中的骆小海)都在黑暗中接受了采访,我们在观看这部记录片这些 采访段落时,也只闻其声而未能见其真面目。导演卡玛的解释是,当事人不愿以今天的真面目示人。
 
   宋彬彬在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中接受采访时说:"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没参加过。但是到处都是我的谣言,就说给毛主席戴红袖章的'宋要武',怎 么怎么样打人。我觉得特别地委屈,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当时很多学校的一些红卫兵,就到我们学校来看我,他们都特别失望,说你怎么 是这么一 个样子,跟我们的想像一点都不一样。言外之意好像我一点都不革命的意思。我觉得我这个名字和形象都完全被剥夺了,我自己一点控制的能力都没有,特 别地生 气。"
 
   "红卫兵都特别激动,纷纷都去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带红袖章,有一个人问我说:彬彬,你干嘛不去给主席带袖章呢?就有人领我到主席跟前""当时我还是很天真, 就把这做一个很随意的谈话。但是很快呢,报纸上就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我给毛主席带上了红袖章》,通篇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而且呢还署名一个我 根本不知 道的名字叫宋要武。真没想到报纸为了宣传的需要,竟呢挂钩这么无中生有的给我安上这么一个名字,而且以我的名义去发表这么一篇文章。
 
   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再属于我了,不能再用了,我的同学就建议我,由她们来翻字典,随便翻到哪一页,指到哪一个字,就用这个字作为我的新名字,就这样给我改了 一个新的单字的名字。""我觉得为了这个名字使得那么多的人受到迫害,觉得非常的难过,我们当初想的是批判文化教育界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现 在这个文 化革命已经跟我当初参加的时候所想的距离太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e9f880100ci1h.html

090109 市声人语(102)——建议设立反人类罪法庭

(2009-01-09 17:50:02)转载▼
标签: 杂谈 文革罪犯 反人类罪犯   

   本文介绍作家方心田《两度上书的王容芬》(发表于2008-09-06,载于2008-10-10百度快照)中,王容芬上书胡锦涛总书记的公开信部分内 容,建议设立反人类罪法庭,审判文革罪犯及顶风复辟文革的现行反人类罪犯。
   现将部分内容粘贴如下。
 
   - - -王容芬这位不凡的女性终于活下来了,活到了"红太阳"死去的一天,活到了走出牢狱的一天,而且,她今天还活着!1981年,她无罪释放后,被古道热肠的 的费孝通先生推荐到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从事研究工作,后来她成为著名的研究韦伯思想的专家,译介了大量德文社会科学名著,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着抗 衡极权主 义的思想武器。1989年6月,她前往德国定居,迄今依然勤奋著述。
 
   文革虽然过去四十多年了,许多人,包括如今的年轻人,也许已经忘记或陌生了那段历史,但王容芬从来没有忘记。她对它的记忆因为个人遭受迫害而更加刻骨铭 心。谁能否认呢,文革依旧是富有良知的中国人心里的一个大结,如何彻底清算它,予所有遇难者和受迫害者一个公正的交代,是全体国人的庄严使命。
 
   英雄,真正的英雄,在任何时候都有英雄的壮举。令我们无限感佩的是,现旅居德国的王容芬女士,前不久给总书记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这样说:
   "到今年6月,文革就过去42年了,这个历史大案该了结了。不了了之,后患无穷。真要促进改革开放,就当以史为鉴,与时俱进,尊重百姓人权,摒弃暴力路 线,彻底否定文革,接受《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设立反人类罪法庭,宣布文革是反人类暴力组织,将文革罪犯及顶风作案复辟文革的现行反人类罪犯 押上法 庭,绳之以法。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文革死者,取信于民,建立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
 
   勇哉,王容芬!
   我明白了,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倾轧争斗而终没有消亡,就是因为有以大无畏的勇气戳穿"皇帝的新衣",敢于为民请命的王容芬们,就是因为有为追求真理而不惜 殒命的林昭、遇罗克、张志新、李九莲们!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e9f880100ci58.html

090110 市声人语(103)——审判文革罪犯,难办到

(2009-01-10 08:47:36)转载▼
标签: 杂谈 办不到

   王容芬女士2007年致胡总书记公开信,建议成立反人类罪法庭审判文革罪犯,当然是指那些致人死命的罪犯。对此发表个人看法。
 
   这个建议说出了国人不敢说的话,能提高人们的人权价值观。但很难做到。
 
   毛邓时代的中共领导人的价值观中根本没有天赋人权的概念,文革后各级党委都对受害人落实了政策,对迫害致死的人员开追悼会,安抚家属。"群众运动不免有过 火行为,一切由党承担,原则上不追究个人责任",蔑视人权是那时中共一贯做法,所谓"落实政策"带有极大的欺骗性:表面上受害者心理得到平衡,实 际是保护 了反人类罪犯。
 
   现在党的领导,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多出自"名门",长期接受专制主义教育,即令他们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反人类罪行有认识,从目前权力格局看来,他们也 不敢发动一次真正的革命——全面否定毛泽东的政治路线。他们清楚地知道:维护毛的权威,就是维护党的生命。
   以文革为例,特别法庭审判"四人帮"时,群众根本听不到王、张、江、姚对自己罪行的辩护词,原因就是文革十多年上千万人死于非命,这笔沉重的反人类罪行的 罪魁祸首其实是最高统帅,不维护行吗!


寒江雪泊2009-01-10 13:33:54 [举报]
原则上说这些人都不是人,都是魔头现世祸害人类的灾星,生前死后细看看,要有一点人肠子"管换包赔"。和这些人讲人话说道理也是枉然!!
renrenpingd2009-01-16 18:37:39 [举报]
我喜欢看看自己周围有多少人知错能改,观察的结果是很少,越卑鄙的人越不会认错,虽然这些人有时候也做点好事,但是他们会感到委屈,给这些人讲理 就只能用一个成语"对牛弹琴"。
我作为一个小民,对高高在上的人也不会怎么佩服,只想问他们一声:"您们知道最下层的老百姓怎么看待毛吗?"这些人可能说老百姓被利用,可被利用 的他们无 怨无悔就有了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小老百姓也有欲望:吃饱饭,不被人剥削。高高在上的那些人怎么吃饭?他们凭什么就要吃好饭?吃着好饭的同时还看 不起提供 给他们食物的那些人,如果这些老百姓没有一点想法还好,可他们也有欲望,并不比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小,所以一旦形成气候就爆发了,处在其中的人们都 是无辜, 就像伊拉克人因为萨达姆而遭罪一样,更有正在上演的以巴战争。
我一个小老百姓只能保护好自己别受到伤害,最好还有亲人朋友。我也佩服一些义人,就像伯夷、叔齐 "求仁而得仁" 无悔一样不抱怨他人之人,他们是"死而不亡者"长寿之人。
人自身不能饶恕别人,历史就会反复,那痛彻心扉的历史是否就在人自己的呐喊声中形成?
我有错,我忏悔,我心安,我平和。我作恶,我难安,我不愿认错,我说谎,我无脸对世人。老天肯定在看着,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咱们这些俗人操了太 多的心,和作恶者无法区分。我也是一俗人,写这些时也是心难安意难平,求老天赎罪!

xuyang10102011-12-11 22:07:07 [举报]
宋彬彬,如果世界真的有轮回一会,你会进入地狱道,你说你没有杀过人,千万不要被死你于手的人听见,当你死的时候人们会在你坟前唾弃你一生罪行。 你无反省而且不肯承担自己罪行,你信佛,估计也会被佛舍弃因为你的不诚实。你一定会堕入18层地狱的。

caotanguan2010-05-30 18:37:55 [举报]
隐姓埋名的纳粹集中营看守,死不悔改的老日本兵,
新浪网友2010-06-02 17:09:56 [举报]

本来想说很多的,现在不说了。无语。
如果在某一个地方见到李大常委的夫人宋要武的时候,扔她一两个臭鸡蛋,结局会怎样呢?

但是2009-01-11 04:42:55 [举报]
现在都在拼命宣传改革30年之功
哪会关注那十年之过
中国人也许是一个没有忏悔的民族
不知何为罪恶感
良知从不拷问自己
只会把良知强加别人之身
也许没有一个统一宗教信仰的民族就是一个堕落的民族
马列主义支撑不了人的内心世界
也不会教人反省
似乎只交给了我们斗争,不停的斗争……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22525

王友琴:文革紅八月與紅衛兵

作者: 柳如是   文革紅八月與紅衛兵(王友琴)zt 2009-11-30 20:46:33  [点击:69]
八月十七日,北京一○一中學美術教師陳葆昆在學校噴水池邊被打死。同時和他一起被打的,還有該校十多名教師。初三女生吳芳芳,被指控撕壞一張毛澤 東像。她 的父親是航空學院教授吳禮義,也算家庭出身不好。她遭到毒打,還和陳葆昆屍體關在一小屋裡.她從此精神失常,一直沒有康復,由父母照顧。(大型紀 錄片《八 九點鐘的太陽》製片人卡瑪當時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她的電影裡沒有報導這類紅衛兵暴行。影片中出現的北京五所中學的紅衛兵成員,都沒有為紅衛兵暴行 表示道 歉。那五所中學有九人被紅衛兵打死。)

紅八月與紅衛兵
作者﹕王友琴
2009-9-7


http://www.aboluowang.com/news/2008/0105/69868.html

080105 VOA 东方:母校褒扬宋彬彬 舆论批宋批文革

【阿波罗新闻网2008-01-05讯】
 

1966年8月18日,宋彬彬为毛泽东佩戴上红卫兵袖章,毛为宋改名"宋要武"。宋彬彬为李长春之妻,宋任穷之女,1980年随夫负笈美国,后来 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博士。(网络图片)
 
   VOA记者: 东方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隆重举行了建校九十周年暨推选九十名知名校友的活动。这条校庆的消息,相对于伊拉克的战火以及中国的股市沉浮和奥运热,实在算不 上大新闻。然而,就是这所普通北京中学的校庆活动却在海内外媒体引起巨大反响。虽然北师大女附中校庆活动已经结束三个月了,然而余波至今仍在太平 洋两岸荡 漾。
争论焦点是一位名叫宋彬彬(宋岩)的女校友和一位名叫卞仲耘的女校长。
   
    *校方:为主席佩戴红袖章*
   
    北师大女附中的官方网站上这样介绍这次活动:
   
    2007年9月8日,北师大实验中学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盛大的"光荣与梦想"校庆九十周年庆典。学校全体师生、部份校友、部份退休教师、领导嘉宾、外国使 节、香港姊妹校师生等近六千人出席了庆典。
   
    庆典由中央台著名主持人罗京,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北师大实验中学校友陈鲁豫,北师大实验中学音乐教师梁乐、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二5班谢依一同学共同主持。
   
    根据校方的报导,在庆典上,学校对校庆活动中网上公开投票评选的90名知名校友颁奖,其中包括校友宋彬彬。校方网站介绍说:
   
    宋彬彬,女,毕业于1966年。1966届高中3班。宋彬彬在校学习时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敬师长,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社会工作,高三加 入中国共产党。在1966年8月18日,主席接见红卫兵时,为主席佩戴上红袖章。在文革中曾受江青等人迫害,后响应国家号召去内蒙插队;十年动乱 后,出国 求学、工作,研究生学历。
   
    引起争议的是"1966年8月18日,主席接见红卫兵时,为主席佩戴上红袖章"这句话。
   
    *从名扬天下到臭名昭著*
   
    《新美国媒体》(New America Media)2007年12月21号首页刊发了艾伯林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毛泽东一百一十四岁生日之际,前红卫兵领袖的过去浮出水面"。
   
    《新美国媒体》在编者按中介绍说:一张被长期遗忘的一位青年女子给共产党领导人带红卫兵袖标的照片,在网络中再次浮现,从而使得当年的红卫兵、今天居住在 美国的科学家宋彬彬的名声被玷污。
   
    《新美国媒体》的文章写道:"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一百一十四岁诞辰到来之际,毛泽东接见一位女红卫兵的照片流传于中国互联网上,很快激起了对这个女孩 子的愤怒。" 《新美国媒体》"的报导说:"四十一年前,当年她只有十八、九岁,是北师大女附中的高三学生。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她作为红卫兵的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被 毛泽东接见。她被授予了一个特殊的荣誉,把红卫兵袖章戴到毛泽东的袖子上。在她给毛泽东戴袖章的时候,毛泽东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回答说:叫宋彬 彬。意思是 温柔而有礼貌。根据当时在场的一名摄影师的回忆,毛以开玩笑的口吻告诉她,不要文质彬彬,要武嘛。意思是寻求武斗。"
   
    "新美国媒体"的报导说:"一夜之间,这个女孩子的名字改成了"宋要武",并红遍大江南北。年轻骄傲的宋彬彬根本没有料到历史是如何把名扬天下变为臭名昭 著。很快,她的名字变成了红卫兵武斗的象征,而且并非徒有虚名。"
   
    *血腥年代的红卫兵首领*
   
    "新美国媒体"报导说:"就在天安门广场上幸福时刻的两个星期之前,在宋的学校发生了一起残酷打人致死的事件。北师大女附中的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被打致 死。这个事件后来成为历史性事件,卞仲耘是文革中被学生打死的第一位老师,随后这种经常出现的现象蔓延到全国各地。"
   
    "新美国媒体"报导说:"宋彬彬在1966年打死校长的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至今仍然云遮雾罩。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仅仅是她当时是红卫兵的领袖。"《新美国媒 体》援引当时目击者的话说,宋彬彬当时在校园里,而且赞扬这一行动的正确性。
   
    "新美国媒体"报导说:"时光飞逝,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宋要武把名字改回了宋彬彬,并且低调在美国生活了二十七年;在地球的另一面,她的母校在庆祝校庆 九十周年的时候,出于一种外人无法知道的动机,在校庆的一本特别画册上展示了宋彬彬和毛泽东的照片,而在这一页照片的另一面,则是被学生毒打致死 的副校长 卞仲耘的照片。"
   
    *自我介绍中不提不辩不道歉*
   
    在宋彬彬自我介绍中,她称自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环境与行星科学博士学位,而且是本系第一位华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她长长的自我介绍中,她根本没有提及 "红卫兵"、一九六六年、没有道歉、没有辩解、什么都没有。这或许是她在美国生活的行之有效的窍门,但是她的母校却不是她的归化国---美国。
   
    如果她相信中国人已经把过去遗忘了,那她就错了。人们看到了她写的文字,这些文字激起了巨大的愤怒。很多人对宋彬彬吹嘘她在美国的成功,同时只字不提她在 高中时的举动感到愤慨。人们称她是母校的耻辱,说北师大女附中九十年校庆是一个无耻的校庆。
   
    *文革死难者家人之怒*
   
    北师大女附中的行为也引起卞仲耘丈夫的强烈愤慨。今年八十七岁的王晶(尧)(三土,音尧)2007年12月22号写了一封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 的公开信。公开信说: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活动已经结束3个月了。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评选""知名校友"的活动中,校方将宋彬彬圈定为"知名校友";在 9月9日的庆祝大会上把宋彬彬的大型展板竖立在学校大操场上;并将毛泽东接见宋彬彬的照片和受难者卞仲耘的照片一并刊登在《校史》和《图志》中。
   
    这件事在海内外引起普遍谴责,网络和刊物上质疑之声遍布。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迄今仍然置若罔闻、毫无回应、令人骇异。
   
    *"诱发文革卷土重来的危险信号"*
   
    作为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提出了三条要求:
   
    第一、1966年8月5日,原师大女附中(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红卫兵在校园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卞仲耘同志活活打死。凶手惨无人道,用带铁钉的棍棒和军 用铜头皮带殴打,用军靴践踏,折磨达数小时,其过程令人发指!宋彬彬是当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对卞仲耘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校方在知 情者明确 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仍坚持将"知名校友"的荣誉授予宋彬彬。对此,我不得不提出强烈抗议。
   
    第二、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公然违背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结论。将宋彬彬的活动和"8.18"事件作为光荣业绩加以炫耀。这是对中国全体文革受难 者及其家属的再一次最严重的伤害,对历史的亵渎。这种肆无忌惮的举动,是公然诱发"文革"卷土重来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全党全国人民的警觉。
   
    王晶(尧)提出的第三条要求是要求校方做出明智的处理,撤销授予宋彬彬知名校友的荣誉称号,并将处理结果通报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组织全体在校师 生,尤其是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让青年学生认清文革曾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卞仲耘丈夫王晶(尧)提出的三条要求,虽然没有见诸于中国官方媒体的报导,却在中国中文互联网上获得声援和支持。
   
    *"文革恶之花"*
   
    香港动向杂志刊登中国独立知识分子冉云飞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文革恶之花再度开放》。文章说:
   
    宋彬彬是一朵"文革恶之花"。没经历过血雨腥风文革的人大概并不知晓,她在文革可谓红遍中国。她不仅开文攻武卫之先河,而且开打死自己所在学校校长老师之 先例,更因此"血染的风采"而受到毛泽东于天安门城楼的接见,并钦赐其更名为"宋要武"。
   
    至此,其"不爱红装爱武装"之血染的"风采"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红卫兵打砸抢,以及进行派系斗争、人身伤害的楷模。文革死亡人数的确切数字,现在当然无法 弄清,但死亡人数之众多,可谓触目惊心。我们不能说每一件血案都与宋彬彬有关,但宋彬彬如此榜样,所起的教唆作用,是无论如何脱不了干系的。
   
    冉云飞还说,一个人犯错当然应该受到批评谴责,但犯了错死不认错,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不应该再度成为受人追棒的榜样。
   
    *有华人批美但不离开美国*
   
    冉云飞还从宋彬彬谈到了一批移居到美国,然而却反对民主和自由理念的的美籍华人学者。他说:这些人身居民主自由的美国,享尽自由民主的好处,却想继续把自 己装扮得乾净体面,愚弄母国民众乃至反对母国推行民主自由的海外中国人,包括像宋彬彬这样的"文革恶之花",不知尚有多少?研究文革及中国诸多灾 难的学 人,应该有义务向人们公布这一切真相。
   
    *血色恶文*
   
    虽然宋彬彬没有在自己的介绍中谈到文革中的经历,但是她当时写的一篇文章却白纸黑字成为中国宝贵的历史文件。1966年8月19号,也就是她在天安门城楼 上被接见后的第二天,宋要武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我给毛主席带上了红袖章》的文章。文章说:
   
    "过去,修正主义的教育制度紧紧地束缚着我们,想把我们革命的棱角都磨光磨圆,把我们磨成不敢造反的文质彬彬的书呆子。今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 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从"彬"到"武",这反映了人们思想的一个大变动,反映了革命的小将们在成长,这是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 命的产物,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后来,北师大女附中也改名为"红色要武中学"。这个学校在庆祝校庆的时候,没有提到这段历史。
   
    *宋彬彬的否认和辨白*
   
    宋彬彬本人否认人民日报的文章是她写的。 宋彬彬后来在美国接受媒体的唯一采访,是在卡玛拍摄的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宋彬彬和几个当年红卫兵领袖以面部被马赛克模糊处理的方式在卡玛的纪录 片中出镜。宋彬彬否认人民日报的文章是她写的。她说:"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没参加过。但是到处都是我的谣言,就说给毛主席戴红袖章的'宋 要武', 怎么怎么样打人。我觉得特别地委屈,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
   
    宋彬彬还说:"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我给毛主席带上了红袖章》,通篇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而且呢还署名一个我根本不知道的名字叫宋要武,搁一个括 号,宋彬彬。真没想到报纸为了宣传的需要,竟能够这么无中生有的给我安上这么一个名字,而且以我的名义去发表这么一篇文章"。
   
    "我觉得为了这个名字使得那么多的人受到迫害,觉得非常的难过,我们当初想的是批判文化教育界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现在这个文化革命已经跟我当初参加 的时候所想的距离太远。"
   
    这也是宋彬彬唯一一次通过媒体对那段历史作出的反应。
   
    *从学校之举看当局心态**
   
    独立评论人士书吃在一篇文章中说:"在鲜血和暴力交织的红八月的红色恐怖中,其背后所显示的信息谁都能够轻易解读,宋彬彬可以说自己没有动手打过人,也可 以说她不同意官方强加给她的那个宋要武的名字,但是对这些引发红卫兵血腥及暴力行为的文化符号,只是轻轻一句非常难过就可以一笔带过吗?!
   
    "北师大附中对宋彬彬的这种肯定,代表了官方对文革历史的拒绝忏悔的态度,这种不忏悔的形态,其实就是对历史真相的反动,从另一层意思来理解,就是对过去 乃至现在的恶行的掩盖,做恶而不忏悔就预示着再次做恶的可能。
   
    "文革虽然结束了四十年,但是从很多地方来看,文革并没有结束,文革的暴民意识、对生命的蔑视和对文化的破坏,至今仍然在我们中间以某种方式蔓延着。"
   
    *网民斥责宋要武*
   
    一些中国网民纷纷对这个事件发表评论。一位网民评论说:"宋要武,亦或宋彬彬,你说你一直是反对打人,揪斗、折磨、用带铁钉板子殴打卞仲耘老师致死时,你 肯定在现场,你若不是凶犯,那么谁是元凶?谁是真凶?纸片上的七个名字你肯定知道,第一个是谁?其余的分别叫什么?请你站出来,一一指证。
   
    "别只会呆在美国享福而荣辱倒置,以为藉此就可抹去自己身上的血腥。别忘了,那份校庆刊物给你记录的不是什么荣耀,而是伴随你一身的耻辱,正义的法庭终有 一天会对你和你那伙暴徒作出严厉的审判!"
   
    这位网民提到的纸片上的七个名字,指的是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接到妻子被打死的通知后急忙赶去医院,他看到的是妻子遍体鳞伤的冰冷尸体,特别是卞仲耘的 头部,肿的很大,而且全部呈乌青色。
   
    当时北师大附中的红卫兵头目和"革筹会"头目见了王晶(尧),王不认识这些年轻的面孔,于是请求写下他们的名字,这张有七个名字的纸片,王先生一直保存, 而据说这七个名字的第一个,就是宋彬彬,她当时是学校红卫兵的负责人之一。
   
    *毛之责和红卫兵之责*
   
    有的网民认为,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在那个疯狂的年代,18岁的宋彬彬还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她是犯了错误,但是让她承担文革武斗导致成千上万 人死亡的全部责任也有失公道。
   
    另一位网友也为宋彬彬叫屈说,文革中的暴行,应该由毛泽东负主要责任。他说:"只要毛不受清算,还在天暗门城楼对国人眈眈虎视,任何刽子手都有叫屈的资 格。"
   
    不过,他们的观点受到不少网民反驳。
   
    一位网民说:疯狂的年代?不懂事的孩子? 多简单,就这样把责任推乾净了?人是可以犯错,但不可以没有良心。
   
    *不正视文革伤疤*
   
    还有一位网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民族不敢勇敢地正视文革的伤疤。他说:"一个民族不敢直面自己的阴暗面,用把头埋在沙子里的招数对待丑恶的过去。毕竟 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一位网民尖锐地指出:社会人心根本欠缺反省力。所谓5000年文明,不免有些可悲。遗忘、否认、抵赖,并不只属于日本啊。
   
    *"对暴君的无耻宣扬"*
   
    一位网友分析北师大女附中校庆风波背后深层的原因说:"行恶者被奖赏,胜者为王的暴力历史观,至今还是公开的历史观。对暴君的无耻宣扬,其实就是北师大附 中校庆风波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没有深刻的反思,我们每一个人终将重新履及泥污,陷在暴力的威胁下无法自拔。无法弃恶,何以扬善?"
   
    独立中文笔会刊登晋松的文章,分析了"宋要武们"的不忏悔或以罪为荣的心理是否跟大陆官方对文革的态度有关。晋松写道:
   
    "试想一下,如果在德国某个学校,某个"知名校友"的照片也登上纪念册,但里面的照片是该校友给希特勒献花,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但当代的德国绝不会出 这样的"大不韪"。因为德国政府以及民众真正发自内心地深入了解纳粹真相! 这种行为的丑恶在德国民众中是"心知肚明"的。正是由于德国从上到下对纳粹罪行彻底忏悔,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形像。
   
    "而我们国家呢?从上到下,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关注'文革,除了掩盖真相,还长期阻碍民间的研究与关注, 更遑论'反思'与'忏悔'了!所以'宋要武们'今天的'表演',并不让人感到太意外。"
   
    *王友琴为文革死难者著书建园*
   
    在节目结束的时候,我们要介绍在北师大女附中九十年校庆中没有被推选为"知名"校友,却在海内外受到高度尊重和评价的王友琴。文革后,王友琴以当年高考状 元的分数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又获得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
   
    王友琴在文革中,亲眼看到自己的同学和红卫兵殴打和侮辱老师和校长。这些青少年不但用皮带和带钉的棍棒将老师和校长们打得死去活来,还用开水浇他们,强迫 他们吃粪便。很多师长不堪残害和羞辱而自杀。
   
    在良心的驱使下,这位杰出的北师大女附中的校友利用自己休假的时间自费回国,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整个民族即将消亡的惨痛记忆,她以精卫填海的方式来挖掘那 段史无前例岁月中的残暴与血腥。先后出版了《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文革受难者纪念园"。
   
    2004年,她将整理出的659位文革死难者的个案和资料汇集,在香港开放杂志社的协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关于文革非正常死难者传记的书籍《文革受难者:关 于迫害、监禁与杀戮的寻访实录》,全书50万字。
   
    *警世之言*
   
    王友琴在书的序言中,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同样是动物,在看到同类被杀之后,牛群会拒绝前往同类被杀的地方,哪怕那里青草肥美,并会发出悲伤的吼叫。 而鸡群却不但仍然在同类被杀的地方嘻戏玩耍,还会争抢被屠宰的同类的内脏一饱口福。王友琴是从一个文革中下放到农村喂养牲畜的教师那里听到这个故 事的。她 说:"对活在文革后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我们都被置放到了牛和鸡之间的某个位置"。
   
    听到这里,听众朋友们也许会像王友琴那样,在心里问自己:我要作牛,还是鸡呢?


http://news.163.com/50109/9/19L59RMH00011247.html

060109 人民网 毛泽东替宋任穷之女改名 掀起文革改名换姓狂潮

2005-01-09 09:20:24 来源: 人民网
北京红卫兵给毛泽东戴红卫兵袖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凶猛烈火,可以说就是从天安门广场点燃的。或者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毛泽东八次接见的l000万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 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卫兵把"火种"带到了全国各地,从此"燎原"了整整10年。
  
  红卫兵组织诞生在1966年5月29日的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名字的寓意为保卫红色政权的卫兵。刚开始,这个由中学生自由组织的秘密团体,因为干扰了工作组在中学的正常工作,被视为非法的反革命活动。有 几个学校 的红卫兵组织被定性为反革命组织而强行解散。最先发起红卫兵运动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红卫兵连续写了一二三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表示造反 有理,要 一反到底。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的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从此,红卫兵组织从北京蔓延全国,成了那个疯狂年代的一种强大的 集团力 量。
  
  当然,毛主席第一次接见并不仅仅限于红卫兵。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一个十分醒目的通栏大标题:"毛主席同百万群众共庆文化大革 命。"但 是,他老人家穿着军装戴着一位红卫兵给他戴上的红卫兵袖章向群众抬手的侧面大照片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这张大照片在文化大革命中非常流行,恐怕发行 了上千万 张吧。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还专门有这样一段文字:"今天的大会上很引人注目的'红卫兵'是首都大中学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创建的革命群众组 织,他们 表示要一辈子当保卫毛主席、保卫中国共产党、保卫祖国的红色尖兵。"这个时候的红卫兵,还不是专有名词,还要用引号括弧起来。直到8月25日,红 卫兵这三 个字的引号才去掉。8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社论:《向我们的红卫兵致敬》,里面有"英雄的红卫兵万岁"的字样,并提出了把红卫兵 建设成为 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青少年革命队伍。从此,红卫兵成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专有的名词。
  
  平均每12天接见一次。天刚蒙蒙亮毛主席就和初升的太阳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还是稍往前回顾一下。
  
  1966年8月8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打倒刘少奇已经成为定论。随后的几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出现了两 件过去没有的事情。一件是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开始抢购毛泽东著作:另一件事是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作为毛主席的客人陆续云集北京。
  
  于是,毛泽东决定8月17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各地的红卫兵组织代表。毛泽东的这个决定是因为第二天的天安门广场上要举行"庆祝文化大革命大 会",不 过,他老人家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当然谁都没有想到,第二次接见红卫兵的时候也还是没有想到。8月31日第二次 接见完之 后,《人民日报》头版通栏大标题《毛主席接见50万红卫兵和革命师生》。9月15日.还是没有排队,第三次接见的报道是以《毛主席又一次接见百万 革命小 将》为题的。然后是10月1日国庆节毛主席检阅150万游行大军。从第四次接见就开始明确了,《人民日报》的通栏大标题是《毛主席第四次接见 150万革命 小将》。这是10月18日,文中提到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毛主席先后四次接见。到11月3日,接见却变成了第六次检阅文化革命大军。《人民日报》解释 说:这是 连国庆节也算在内的。这就是说,第四次实际上是第五次。只有从第六次开始才算真正排上了队。以后,就第七次第八次就顺序下去了。
  
  后来算下来,大概是平均12天接见一次。
  
  第一次的庆祝大会预定在早上7点半钟开始。
  
  那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从凌晨一点开始就步行往天安门方向前进了。虽然一夜没睡,但大家想到要见毛主席,谁也不觉得困,每个人都兴奋异 常。到了天蒙蒙亮,上百万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统一指挥下已经有秩序地集合完毕。
  
  新华社报道说:在天安门城楼上,在天安门两侧的东西长安街上,今天都由雄赳赳的"红卫兵"维持秩序。
  
  天安门的正前方是北京大学的红卫兵,他们高举着第一张革命大字报的模型。这第一张大字报是毛泽东格外赞赏的。本来,聂元梓等七人的造党委反的 大字报一 贴出来,就遭到了上千张大字报的批判。康生把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底稿直接送到在杭州的毛泽东那里。毛泽东下令,向全中国公布这张大字报,这之后, 才有清华 大学附中红卫兵的诞生。所以北京大学的红卫兵当之无愧地站在毛泽东视线最先看到的地方。在北京大学红卫兵的周围,也算站在天安门正面的是来自上 海、天津、 广州、武汉、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外地红卫兵。天安门两侧的观礼台上也站满了数以万计的红卫兵代表。
  
  清晨5点,离大会开始还有整整两个小时,毛泽东就和初升的太阳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下。
  
  接见安排在早晨5点钟。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也许其中有东方红,太阳升的意思,但更主要的是8月份是北京最热的天气,上午下午在室外都几乎热死人。选择在早晨不仅 气候适宜,而且从保卫方面说安全系数更大一些。
  
  这种大会,不同于十一、五一的大会,参加大会的人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政审,革命群众中难免鱼龙混珠,要是出现暗杀,保卫人员那就成了千古罪人 了。因此 必须出其不意。从以后的几次接见也可以看出来,接见的时间和接见的方式都各不相同,这中间似乎有出其不意的意思。虽然是利用了五一、十一的那一套 班子组织 大会,但是形势那么乱,怎么可能保证每一个参加者的审查?更不要说严密审查了。保卫人员只有在千方百计把保卫工作做得更加严密上下功夫了。为了更 多地接见 群众,第二次检阅采用了阅兵式,这种群众动的方式比静的方式要多接见两到三倍的群众。队伍从东往西走,按计算两三个小时的事,却拖到了四五个小 时。没办 法,费了好大的劲,怎么动员,群众队伍也淤积在天安门城楼下不走,谁都想多看看毛主席。以后就采取群众就地、领导乘车检阅方式了。记不清是哪一次 了,毛主 席的车在大会堂西边走不了了,红卫兵整个围住了车,乱七八糟,神仙也维持不住秩序了,有的红卫兵干脆被挤进了车里。等到警卫好不容易开出一条路, 接出毛主 席的车子,才发现车里有一只女孩子的鞋。还有一次,天还没亮,红卫兵已经来了一部分,毛主席来了以后首先到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警卫人员赶紧劝 主席上城 楼,好一阵子才把主席劝走。接见完,毛主席又自己下了城楼,过了金水桥。当时周总理正在城楼上给工作人员总结,布置下一次的接见,听说主席过了金 水桥,也 顾不上说什么,就急着往下跑,工作人员也都急着往下跑。年轻人腿脚快,很快超过了总理,大家一齐站毛主席对面喊:"请主席上去。""请主席上 去。"毛主席 并不理,还是任群众把他紧紧地围在中间。以后司机把车开过来毛主席才上车走了。更有一次,毛主席接见完后来到金水桥边,一屁股坐在地上。红卫兵立 刻围上 来,记者也蜂拥来拍照,警卫部队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毛主席接出来。
  
  几十年后,已经离休的北京军区保卫部长张德斌说:那时真怕出事。安全一出问题,就不好交代了。
  
  一个纯粹的偶然使一个红卫兵名声大振。一个小女孩因去厕所回来没见到毛主席,当场晕了过去。
  
  毛泽东穿着一身绿军装,由一名年轻的女兵陪同,走过金水桥,微笑着和红卫兵握手,人群沸腾起来。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来到了他们中间,泪流满面 的人们都以能与伟大领袖握手而感到自豪。
  
  几十年后,这个久久不去的印象还深深刻在当年的红卫兵心上。
  
  毛泽东在金水桥下握了一圈手,回到金水桥上,凝神望着,他似乎被这一片翻腾的红海洋感动了,把头上的军帽摘下来,一再向群众招手,军帽上红星 在初升的朝阳下不时闪着红红的光芒。
  
  然后,毛主席戴上军帽,转身上了天安门城楼。
    
  紧接着,1500名被推选出来的各地红卫兵代表接到通知,到天安门城楼上和领袖一起检阅。大概在7点16分的时候,毛泽东单独接见了北京大学 聂元梓等40名代表,并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合影留念。
  
  7点30分,庆祝大会在《东方红》乐曲声中准时开始。
  
  毛泽东以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主持大会,林彪讲话。就从这以后,领袖、导师、统帅、舵手就成了 毛泽东这个名字之前的四个固定副词。
  
  大会结束后,像每年的五一、十一庆祝一样,举行了百万人参加的盛大群众游行。这时,穿着旧军衣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宋彬彬(网易注: 宋任穷之 女,文革后又改名为宋X)把一枚红卫兵袖章给毛泽东戴在了左胳膊上。宋彬彬几天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她给毛主席戴红袖章的经 过。
  
  这纯粹是一个偶然。
  
  也正是这一个偶然,使红卫兵超乎寻常得一下子名声大振。
  
  宋彬彬那天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突然想到应该让毛主席也参加我们的红卫兵。有了那个让她心砰砰跳的想法后,她找到了主持大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想献给毛 主席一个红袖章。在过去的集会上,经常有给毛主席戴红领巾的事情,所以工作人员也就很痛快地把她带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问她叫什么名?

  是不是文质彬彬的彬?说要武嘛。从此,她改名为宋要武。另一个名叫杭生的革命军人的后代也献给毛主席一个黄丝线绣的红卫兵袖章,上面别着五枚 不同的毛 主席像章。毛主席接过来,冲他微微一笑。清华附中的红卫兵骆小海是最先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休息室里看到毛主席的,他和另外两名同学宋柏林和韩平大声 地对毛主 席说:"毛主席好,毛主席好。"毛主席慈祥地笑了,说好好。你们是哪里的?几名红卫兵自豪他说:我们是清华附中的红卫兵。毛主席大声地说:我坚决 支持你 们!跟在后面的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周春晓高兴地说:"毛主席也参加我们红卫兵了。"
  
  红卫兵的队伍直到上午11点才全部走出天安门广场,仍然没有倦意的毛泽东又在城楼上分批接见了和他一同参加检阅的红卫兵代表,并与他们一一合 影。当 时,在天安门城搂上的北大红卫兵提出要让毛主席讲话,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手里拿的不是毛主席语录吗?那上边都是毛主席的话。"
  
  "八一八"之后第二天,全国各大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八一八"的盛况。9月8日,一部题为《毛泽东和百万文化革命大军在一起》的大型彩色纪录 片在全国放映,观看的群众在几亿人次以上。宣传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毛泽东有一次接见红卫兵结束之后,观礼台上的数万红卫兵始终没有走,他们说他们没有见到毛主席。因为毛泽东始终是在天安门的下面,就是下来 了,观礼台 上也看不清。所以,他们挥舞着红红的语录本,有节奏地喊着"我们要见毛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就是不离开观礼台。工作人员建议毛主席就在天安门 东西两侧 来回走一趟,以此来满足观礼台上的红卫兵要求。但是,毛泽东挥舞着军帽从城楼的东侧走向西侧,又从西侧走向东侧,老人家已经在天安门城楼上来回走 了整整六 个多小时,此时已经回去休息,总不能再让老人家重返回天安门吧?再说,在观礼台上的红卫兵还很多,要分好多批才能全部见完,再有两三个小时恐怕也 打不住。
  
  真是难题!怎么办?
  
  周恩来和筹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商量,找几个代表上天安门城楼代表一下,谁去办这件事呢?周恩来想了一下,叫北京军区作战部的科长郭春暄下去一 趟,把红 卫兵代表请上来。天安门接见的筹备办公室是由北京市负责,驻京各大单位都有人参加,像总参总政以及各兵种都抽了人,以北京军区为主。因为历年国庆 阅兵都是 北京军区为主,统一指挥陆海空三军,接见红卫兵也不例外。北京卫戍区政委黄作珍几乎每一次接见红卫乓都参加。实际上这个筹备办也是军队在那里起主 要作用。 地方干部一听说跟红卫兵谈话,立刻就躲开了。作战科长郭春暄穿着军装,他不怕。而且他从五几年开始就搞五一、十一的节日阅兵,对这一套程序很熟 悉。再说, 那时红卫兵对解放军是无比崇拜的,他们听解放军的话,别人去红卫兵不一定听,解放军的话他们是一定要听的。一共四个观礼台,郭春暄立即跑步下去, 把每一个 观礼台都跑到了,跟每一个观礼台的红卫兵头头谈判,请他们选出三四个代表上天安门城楼。
  
  此时,红卫兵也是又渴又饿,他们同意派代表:代表一上天安门城楼,工作人员就把人民大会堂做的味道很好的小包子给他们端出来。让他们吃饱喝足 后,周恩 来对他们说:"你们都很累,也很饿,毛主席累不累饿不饿呢?你们想不想让毛主席休息啊?毛主席刚下去,还忍心让他再上来吗?"红卫兵代表也不说别 的话,只 一个劲地坚持:"我们要见毛主席。"
  
  周恩来说:"我和林副主席代表毛主席行不行?"
  
  红卫兵代表还是那句话:"我们要见毛主席。"
  
  就咬着这么一句,不松口。
  
  他们知道,如果这一次不坚持以后恐怕就没机会见到毛主席了。
  
  周恩来没有办法,吩咐让北京军区出动汽车团,把观礼台上的红卫兵全拉到东郊的工人体育馆。红卫兵太多,汽车团跑了一趟,没有拉完,又跑了一 趟。
  
  周恩来给红卫兵们讲了一次话,并向他们保证:"你们不要走,下次接见一定让你们见到毛主席。"
  
  工作人员说:真想不到群众想毛主席的心情是那么迫切,一看到从天安门上下来的工作人员,就抢着跟他们握手,说是他们跟毛主席握过手,跟他们握 手,也等于跟毛主席握过手了。

  有一个南方来的小女孩,毛泽东出来时,她上厕所去了,回来已经接见完了,小女孩一听说,当场就晕倒了,摔在地上。那时的人们疯了一般地要见毛 主席,这 种心情是我们现在不好理解的。那时人们对毛主席的感情确实不一般,当时的天安门哨兵卢燕财说,每天都有一队一队的红卫兵在毛主席像下宣誓。

  他还亲眼看见一个外地的红卫兵因为来晚了,没有赶上接见,目不转睛地望着毛主席像足足望了一个多小时,仍舍不得离去。
  
  红卫兵急于想见到毛主席,不仅仅没有见到毛主席的红卫兵提出要见领袖,毛主席也多次提出还要见红卫兵。毛泽东第一次接见了百万红卫兵后,还一 直觉得不 够,想更多地见到群众,埋怨筹备办公室不让他见群众,他那时有两句话,说"我愿意见群众,群众也愿意见我,就是你们………"这话说得工作人员都特 别害怕, 不让毛主席见群众,这是多么大的帽子呵。

  其实让毛泽东见一次群众很困难的。天安门上走一趟看不清,下天安门城楼,又怕出事情。苏联的列宁在1918被枪击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可是毛主席一定要见红卫兵,工作人员发动起来,找了很多地方,都不合适。其实,组织工作是很不容易的。虽然是延续北京市历年五一十一的作法。 只要一确 定地点,两个小时之内,沿途每隔10米就出现一个已经接通自来水用深蓝色布围起的临时厕所,卫生站等一套程序等距离安排好了,组织是严密的、熟练 的。但 是,工作人员的压力特别大,都担心出事情,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毛主席经过的沿途高层建筑上都有安全哨兵,事先也进行了检查。就是在天安门城楼 上,也采 取了很多措施,负责接见事宜的筹备小组叫首都工作组指挥部,设在天安门城楼上,有30多部电话通向北京市的主要机关。毛主席的休息地用屏风截开, 一般人不 让进去。在天安门上的工作人员吃饭时不用下去,有人专门往城楼上送饭。更重要的是,在接见形式上每每翻新。为此,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北京军区 保卫部长 张德斌记得,1966年那一年接见太频繁了,他几乎脱离了部队,一天到晚在搞这件事,主要是组织太费事,而且往往是一次刚弄完马上又开始第二次。 事先看地 形,拿出方案,尽量让毛主席多见一些红卫兵,还不能出差错。一旦出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群众怎么摆?毛主席怎么走?还有那时老有被打倒的领导, 谁能上天 安门,谁不能上天安门,位置怎么排?如何见报?都要事先一一考虑周全。有一次,离开会只有十分钟了,陈伯达还没有到。周总理急了,发了火。到底来 不来?不 来,空一个位置怎么行?怎么向社会交代?万一开始后来了,没有留出位置也不行。工作人员说,打过电话,他说请帖收到了。总理说:不能光问收到没收 到,还要 问到底来不来。最后没办法,总理说不等了,开会。这时,陈伯达笑眯眯地来了,气得工作人员想翻白眼又不敢。
  
  刚开始因为天安门上的摄影记者太多,好几十人忽拉一下子就严严地围住了毛主席,照个没完,太乱。周总理叫保卫组审查一下,哪些人可以上去,哪 些人不能上去。没想到保卫组把毛主席和周总理熟悉的摄影记者都给刷掉了,只剩下两个人。

  毛主席要与外国人合影,身边没有摄影记者了,跟总理一汇报,总理火了:为什么把他们铲掉?不让他们上来了?现在怎么办?

  总理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赶紧临时调人。事后总结,总理又说:不叫他们上来,有什么理由?你保卫组长怎么当的?光靠秘书怎么行?第一次接见是 周恩来拍 的板,他说:"就安排在天安门广场吧。"接见完后当场进行总结,各个组都向周恩来汇报。总理抓得很紧,总结完后又研究下次接见的方案。参加首都工 作组指挥 部的工作人员大都来自总参和北京军区的作战和保卫部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要领导吴德以及兼着北京市委秘书长的黄作珍等也参加了。
  
  每一次接见完,天安门广场上都要拉走一车一车的鞋子,踩烂的手表每回都有好几十块。
  
  第一次之后,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以至第八次。每一次都要根据经验教训,四处勘测路线,再选择最佳的方案。在此期间,曾经选择过东郊的首都飞机 场,因为 道路拥挤,不行。又选择过动物园到香山,也是路太窄,不行,几个地方都是出入不方便,最后决定还是以天安门广场为主。第二次接见选择在下午5点 40分。时 间变了,接见的方式也变了。为了让更多的红卫兵把领袖看个清楚,采取了领袖到群众中去的办法。这一次,文化大革命打倒但那时还没有倒的三个最大的 "走资 派"刘邓陶都出来了,但这时,排列发生了一些变化,周恩来之后,是陶铸,然后是邓小平、康生,最后才是刘少奇。领袖们一律都乘吉普式的敞篷汽车沿 着事先留 好的S型通道进入天安门广场,最前面的是前导车,由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北京市以及公安部等领导同志在前面开路。毛主席在第一辆车上,他还是穿 着绿军 装。陪同他的有林彪、贺龙、谢富治、杨成武。第二辆车上是周恩来、陶铸、聂荣臻、江青,第三辆车上是邓小平、刘少奇,第四辆车上是朱德、李富春、 陈云、董 必武,第五辆车上是叶剑英、肖华、王任重、刘志坚和张春桥。一共六辆车,缓缓绕场一周,然后毛主席登上天安门。
  
  第二次接见红卫兵的时间是1966年8月31日。
  
  这一次,毛主席接见了外地红卫兵和革命师生大约50万人,正式肯定了大串连。中央决定,让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全部和中学生的一部分代表,分期分 批到北京来,支持他们进行大串连。
  如此一来,北京的所有大中小学,都成了临时旅馆。以后,机关单位也都腾出房子让给毛主席的客人住。北京师范大学住了很多吉林工业大学的学生, 他们记得 刚开始接见时秩序还好,但很快就乱了阵脚,大家都想挤到前面看看毛主席。毛主席的车一来到队伍前,就被喊着毛主席万岁的红卫兵包围了个水泄不通。 学生一下 子冲到车前,把后面的车给隔断了,维持秩序的解放军也被冲散了。解放军奋力挽起胳膊,组成人墙。毛主席站在车中间安祥地注视着沸腾的红卫兵。在前 面的红卫 兵仿佛在梦中,不知道是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呢还是真正的毛主席本人?他们都在怀疑自己的眼睛,因为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这时,站在毛主席左边的林彪对毛主席说:"主席,请你坐下。"毛主席没动。贺龙也说请主席坐下,他还是没动。第三辆车上的周恩来从车上跳下 来,冲到毛 主席的车后,大声说:"主席,请坐下。"这时候毛主席坐了下来,周恩来又挥动手臂大声对红卫兵说:"请大家让开!让开!"天安门城楼上也看见了这 边的形 势,江青对着话筒说:"请同志们保护首长的安全……"很快,天安门城门里跑步出来一队解放军,把混乱的队伍分开。接着又来了几辆北京吉普,把毛主 席等人接 走了。有一名红卫兵回去还没觉得什么,第二天一起来,感觉脊背痛得很,到医务室一看,医生吓了一跳,说你怎么受得这么重的伤?

  是不是让人打了?他自己也奇怪,一想,才明白,昨天集中精力看毛主席,后面的人激动地用拳头捣他的背,他竟一点也不知道。
  
  由于这次接见比较混乱,以后接见红卫兵,或是把人群安排在东西长安街两侧,或是由群众游行的队伍通过天安门的方式。
  
  第三次接见红卫兵是在1966年的9月15日,头一天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凌晨两点钟工作人员在历史博物馆的小会议室开了会,由国务院的同志 安排毛主 席接见的具体时间、路线和方式等。会一散,工作人员就来了天安门广场。这时候,长安街已经用白粉划出了很多方块,每个方块都有一位联络员,负责对 自己这个 方块的红卫兵进行加强纪律的教育。要求大家不能往长安街上拥,要听从指挥,并让大家交出水果刀一类的危险品。等待接见的队伍都编成了连排班,还选 好了班长 排长和连长。下午5点15分,开始不久就华灯齐上了。这一次是参加大会的数十万师生按大会的指挥,有秩序地向南移动,让东西长安街两侧的师生进入 广场。在 调整期间、领袖们进入休息室休息,直到8点15分,才又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接下来接见红卫兵的时间是10月1日,这一次接见了150万人。因为是国庆,采取了通常的群众游行,持续了整整6个小时,前面的人不走,后面 的人又往前拥。工作人员嗓子都喊哑了。

  10月18日的接见不再是群众游行,而是在中午时分,两列队伍绵延在50华里的长安街上,前面的席地而坐,后面的伸长脖子,等着领袖乘车检 阅。有一个 参加这一次接见的红卫兵说那一次他们是头一天晚上接到消息的,每个人领到了四个鸡蛋、四两肉和半斤馒头。午夜12点就开始出发,一直在耐心地等 着,只见一 队队解放军手挽手组成了一道警戒线,工作人员乘着摩托来回巡视,大喇叭里一遍一遍地播放毛主席语录歌。人群中常有毛主席来了的误传,引起一阵阵的 骚动。直 到毛主席真的来了,人群轰地一下涌向马路边。车开得很慢,前面的人都清楚地看见毛主席手中挥动着一顶军帽,额上的头发随风飘动着,甚至还看见毛主 席张开的 嘴里微微发黑的牙齿,只是没有听见毛主席在说些什么,后来才知道毛主席说的是要车开慢点。很多人都哭了。11月3日第六次接见是先开大会,后游 行。参加接 见的红卫兵都由接待站组织进行了两天军训,操练队列。凌晨3点,队伍集合来到天安门东侧的大街,等着开完大会通过天安门。这一次接见的红卫兵人数 跟前五次 相比是最多的一次。上午10点左右,会场响起了《东方红》的庄严歌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接着,林彪向红卫兵发表讲话,再接着,大约200 万红卫兵 由东向西开始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广播里不时响着周恩来洪亮的声音:"同学们,请快点往前走,后面还有一百几十万红卫兵没有通过天安门!"尽管这 样,直到下 午3点多还是有很多红卫兵等着通过天安门,有一位红卫兵形容当时他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一片小小树叶,身体轻飘飘的,头脑晕晕的,在几十万人组 成的人海 中拼命挣扎,挤过来又撞过去,全身汗水流淌,既高兴极了又非常紧张,因为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挤倒在地永远爬不起来。当时有不少人被挤倒在地,也有 因为激动 流汗过多中暑倒地的。有的被救出广场,也有的还没被别人拉出来就被踩在脚下,所有的红卫兵都一样,嗓子喊哑了,汗水流尽了,鞋被挤掉了,衣服也被 撕破了, 最后被从东面倾泻而来的人流挤出了天安门广场。很多年后他说:"如果我还有力气坚持下去,我会继续站在天安门广场坚持看毛主席,世上没有什么能比 见到毛主 席更具有吸引力的了。"
  
  每一次接见完,天安门广场上都要拉走一车一车的鞋子,踩烂的手表每回都有好几十块。在毛主席第六次接见红卫兵的第二天,一位原名叫尹本顺后来 因为文化 大革命改叫尹向阳以后一直叫尹向阳的红卫兵到天安门广场寻找他被挤掉的鞋袜。金水桥边的警卫战士让他到中山公园里去找。见到一座小山一般的衣物, 他吓了一 跳,要找自己的鞋袜,还不是大海中捞针?

  于是,在管理小山般衣物的工作人员指点下,他随便找了一双鞋袜。他看见那衣物山里,还有手表、钢笔、钱票等,足可以开个世界上最大型的遗物展 览会了。
  
  11月11日的第七次检阅是个新花样,领袖不再坐车,而是由群众坐车。60多万红卫兵分乘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辆卡车,通过了天安门。车 队长达30多里地。车队全部过完以后,30万群众又涌向天安门,然后毛主席乘车检阅了天安门广场上的150万红卫兵。
  
  最后一次接见的红卫兵比较多,达200多万。11月25日和11月26日联合起来算作是第八次接见。除了第一次,后来接见时间一般都不长,在 半个小时 到一个小时之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跟红卫兵代表握手,也不说什么话,主要是集合时间长。本来有一个方案是想让毛主席更多地见到群众,也可以解决群 众看不清 毛主席的问题。这第八次,毛主席乘车环城接见。原来考虑过从通县一直到建国门大街,路两边都站上人,让毛主席从中间过。但马上又有反对意见。车速 慢了,出 事怎么办?就一直没有采用,最后这一次接见为了更多地见红卫兵,还是决定用环城这个方案,只是车速一定要快。那一次,几乎全北京城的老百姓包括老 人孩子全 都出来了,各单位都有通知,只是没说时间,人们在马路上耐心地等着,良久,车队才来。最前面是几辆摩托开路,穿着军大衣的毛主席站在敞篷吉普车 上,绕城一 周。车开得快极了,根本看不清车上的人,只觉得一阵风呼呼地过去。
  
  负责保卫的人员主要怕出事,不敢开慢。
  
  第八次是在连续两天算作这一次的,这是接见红卫兵最多的一次。或者可以说,连北京的老百姓都见了。环城的路线基本上是现在的二环路,从天安门 出发,走 东直门。一路上飞快,过铁路时车速慢了一些,群众就立刻围了上来,走不了,毛主席只好下车。然后由警卫开路,绕道到钓鱼台休息。第二天的接见安排 在西郊机 场,计划天安门安排一部分,毛主席从天安门那边过来再到西郊机场。本来西郊机场也就容纳20万人,顶多40万人,没有想到那天一下子去了足足 200万人, 大大超过了计划,快把机场挤崩了。警卫部队和西郊机场的空军全被动员来维持秩序,好不容易才弄得差不多了。这时周总理先到了。张德斌给他汇报,群 众怎么摆 的?道路怎么走的?因为张德斌着急,怕主席很快到了,就说得快了一点。周总理说:"不要讲这么快,讲慢一点。"汇报完之后,周总理说:"光这样讲 不行,你 带我走上一圈。"还没转完一圈,毛主席到了。主席刚过,红卫兵就涌上来了,海浪一般。后面的警卫车一下子被挤坏了不说,还伤亡了两个人。
  
  真是险之又险。
  
  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每一次接见,北京的主要街道都要断绝交通,长期这样下去不得了。筹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跟总理汇报,天越来越冷了,25 日这一天,气温降到零度左右。

  在外面站上六七个小时,年轻人都受不了,更不要说上了年纪的中央领导人了。再加上后来毛主席也不再提不让他见群众的事了。
  
  这样,在11月27日《人民日报》上,新华社报道了11月25日和11月26日连续两天接见的情况说:"毛主席先后检阅了1100万文化革命 大军,在第八次接见了250万。这是明年春暖以前的最后一次接见,是三个多月来革命师生进行革命串连的胜利总结。"
  
  于是,毛泽东接见红卫兵也就由第八次而为最后一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27/15/18754_928529.shtml

071226 薛涌:被打死的校长遗属强烈抗议宋彬彬为"荣誉校友"

作者:薛涌 提交日期:2007-12-26 10:21:00 访问量:2678

来稿/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女士: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活动已经结束3个月了。

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评选""知名校友"的活动中,校方将宋彬彬圈定为"荣誉校友";在9月9日的庆祝大会上把宋彬彬的大型展板竖立 在学校大操场上;并将毛泽东接见宋彬彬的照片和受难者卞仲耘的照片一并刊登在《校史》和《图志》中。

这件事在海内外引起普遍谴责,网络和刊物上质疑之声遍布。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迄今仍然置若罔闻、毫无回应、令人骇异。

我是原师大女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卞仲耘同志的老战友、丈夫。现对此事件发表如下声明:

一、

1966年8月5日,原师大女附中(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红卫兵在校园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卞仲耘同志活活打死。凶手惨无人道,用带铁钉的棍棒和 军用铜头皮带殴打,用军靴践踏,折磨达数小时,其过程令人发指!文革中,卞仲耘同志是北京市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十三天之后,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代表,其中包括原师大女附中红卫兵首要负责人派出的,由宋彬彬带队的50名红 卫兵代 表。宋彬彬代表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给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这个袖章实质上沾满了卞仲耘同志的鲜血。毛泽东对宋彬彬说:"要武嘛。"

1966年8月18日之后,北京市有1772人被红卫兵活活打死,其中包括很多学校的老师和校长。

宋彬彬是当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对卞仲耘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校方在知情者明确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仍坚持将"知名校友"的荣誉授予宋 彬彬。对此,我不得不提出强烈抗议。

二、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实践证明,'文化 大革命' 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 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公然违背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结论。将宋彬彬的活动和"8.18"事件作为光荣业绩加以炫耀。这是对中国全体文 革受难者 及其家属的再一次最严重的伤害,对历史的亵渎。这种肆无忌惮的举动,是公然诱发"文革"卷土重来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全党全国人民的警觉。

三、

强烈要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党组织,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对上述事件做出明智的处理,撤销授予宋彬 彬"知名校 友"的荣誉称号,并将处理结果通报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组织全体在校师生,尤其是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让 青年学生 认清文革曾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专此布达,伫候回音。

王晶垚

2007年12月22日北京
(《观察》)


#日志日期:2007-12-25 星期二(Tuesday) 晴 送小红花 推荐指数:0 举报

评论人:zsfno1 | 评论日期:2007-12-26 16:47

照此逻辑,清华可以把泼硫酸的那哥们也列为知名校友,北师大甚至能把毛爷爷也划到校友里去,89年那帮人里,也少不了北师大的知名校友


评论人:kang3254 | 评论日期:2007-12-27 10:56

云南大学是不是也该把马家爵也......


评论人:sychen273 | 评论日期:2007-12-27 11:13

殺人放火金腰帶,搞不懂.....


评论人:阿里达斯 | 评论日期:2007-12-27 11:51

强烈要求校方作出解释。


评论人:xiexwen | 评论日期:2007-12-27 13:39

奴才


评论人:liter233 | 评论日期:2007-12-27 14:10

陈水扁算是中国杰出青年


评论人:波涛如怒 | 评论日期:2007-12-27 14:14

坚决支持家属的正义要求!


评论人:波涛如怒 | 评论日期:2007-12-27 14:14

坚决支持家属的正义要求!


评论人:xiaozhi1984 | 评论日期:2007-12-27 14:45

那一段历史没有得到反省


评论人:annamiaomiao | 评论日期:2007-12-27 14:48

她不就是宋任穷的女儿嘛,人家巴结还来不及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117/21/16239_827778.shtml

070923 kerriakerria:宋彬彬入选"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2)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开展了评选"知名校友"活

动,一个名叫陈征的人推荐了宋彬彬,她的推荐词如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宋彬彬在校学习时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敬师长,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社会工作,高三加入中 国共产党 后,后出国求学、工作,研究生学历。(陈征)"(见网页http://www.sdsz.com.cn/schoolmate/famous90 /show_one.asp?c_id=008)

这则推荐词内容简陋、残缺。引人注意的是宋彬彬本人的竭力自荐。在"校友详细事迹"一栏,有她本人用第一人称写的自荐词。她称自己为"宋岩",履 历从1968年写起(见同上链接)。很明显,她不张扬自己1968年之前的历史,更喜欢新的名字"宋岩"。

宋彬彬在1966年曾经名声显赫,可她为什么遮盖这部分历史,有意抹掉1968年之前的自己呢?答案是:"宋彬彬"这个名字联系着我们的国耻 —— 叫做"文化大革命"的那场运动,也联系着举办校庆的实验中学的校耻,副校长卞仲耘曾在校园里被她的学生们活活打死,是文革中北京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位受难 者。

在《学生打老师的革命》一文中,作者王友琴(师大女附中校友)记录了如下的场景:

1966年8月5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高中一年级的一些红卫兵学生发起'打黑帮'。被打的'黑帮'包括三个副校长和两个教导主任(其 时正校长 职缺)。五人的名字是卞仲耘,胡志涛,刘致平,梅树民和汪玉冰。很多学生来参加。学生往这五个人的衣服上倒墨汁,给他们戴高帽子,在他们脖子上挂 牌子,牌 子上把他们的名字打了红'×',强迫他们跪在地上,用带钉子的棒子打他们,从锅炉房提来开水烫他们,强迫他们挑重担'劳改'等等。经过三个小时的 折磨,第 一副校长卞仲耘昏迷倒地,倒在学生宿舍楼门口的台阶

上,还有红卫兵继续打她和踢她。后来她被置入一辆运垃圾的平板车上,停放在校门里侧。两个小时后她被推入马路对面的医院。在医院里,她被发现已死 亡多时。另一位副校长胡志涛,被打得骨折。另外三个人也被严重打伤。卞仲耘其时五十岁,已经在这所中学工作了十

七年。卞仲耘是文革中在北京第一位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这场校园血案发生时,学校革委会和红卫兵的领导人正是宋彬彬,女附中的第一张大字报正是宋彬彬和另外两个高三学生贴出的。卞仲耘死亡的当天晚上, 也正是宋彬彬等人去北京饭店见了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吴德,报告了卞仲耘之死。

许多师大女附中的教师和学生都目睹了残害卞仲耘等人的血腥场面,陶洛诵(旅澳作家)是其中之一。2007年她写到:

"…… 8月5号,我亲眼看到,在学校里,三个校长,两个主任一字排开跪在操场的高台上。红卫兵勒令他们说:'我是黑帮,我是牛鬼蛇神。'有几个女学生提着棍子不 时打他们。校长卞仲耘当晚死去。红卫兵头目第二天在学校的大喇叭里恐吓:'任何人不许往外说,谁说出去谁负责。'文革前学校学生里有些人入了党, 后来改名 为宋要武的宋彬彬就是党员。……

宋彬彬是红卫兵的头头之一。8月5号卞仲耘、胡志涛、刘致平校长和梅树民、汪玉冰主任跪在操场高台上被打的时候,宋彬彬正好站在我身后。我听到她 说:'煞 煞他们的威风也好。'我们学校是'红八月'打人风的始作俑者。不久后,八一八,宋彬彬在天安门上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她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 当时我是 在电视上看的实况转播。毛主席跟她说'要武嘛'。宋彬彬改名为'宋要武'。她后来去了美国。她对8月5号发生的毒打和打死人,至今还没有表示过道 歉。"

2006年,在文革发生40年之际,90岁高龄的林莽先生发表了《目击并身历其境者言》一文,他见证的场面血腥残暴,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那是8月5日的下午,我在实验楼底层图书室,忽然听见从窗外大操场上传来 乱嘈嘈的人群声,还有一种金属的敲击声,嘈杂声中还夹杂着一种嚎叫声,越来越响。显然是人群从大操场走到小操场上来,离我们这实验楼越来越近了。小操场就 在这座楼的前面。我赶快跑到窗户边,打开纱窗,把头伸出窗外。窗外的景象使你 目瞪口呆,使你毛骨悚然。你简直不敢相信,这种场面是怎样精心策划出来的: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领头走在前面,她的脸全被墨汁涂黑,两个眼珠子的 转动就特别显眼,像两点明明灭灭的鬼火,叫人看了害怕。而她的嘴唇也染黑了, 当她开口出声时,可以看见雪白的牙齿,露出了一副门牙,这样的丑化她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更为卑劣的是还强迫她遵从红卫兵的命令大喊:"我是反革命修正主义 分子!我是走资派!我有罪!我该斗!我该死!"这几句话喊完之后,又再重复, 来回喊。每喊一句,就用右手握着的短棍敲一下左手上拿着的铁畚箕,发出破锣的声音。在她后面跟着的是副校长胡志涛,她的脸也被涂得漆黑。她和卞仲耘不同的 地方,只是她拿的不是铁畚箕,而是一个破脸盆,敲在上面的声音要比铁畚箕响得 多。她嘴里喊出来的话,内容与卞仲耘喊的差不多,只是各人报自己的姓名和职位不同罢了。再后面是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除了一个副校长和一个副主任是 男的,其他三人都是女的。男副校长的喊话,多了一句:"我是走狗,应该砸烂我 的狗头。"在这一行被勒令游斗的走资派两旁,都有红卫兵押着,都是女学生,大多戴着"红卫兵"的袖箍,红布黄字。她们手上大多握着短棍,有的还执着长枪, 是木枪。一发现哪个"走资派"喊得不够响,就给他一棍,打在他们的头上,像敲 在木盒上一样,发出乾裂的声响。于是,那个挨了棍敲的或受了枪杵的立即放大嗓门拼命地喊。往往喊不了两句,声音又小了,于是又打,又大喊,实际上是在嚎叫 。嚎到这时分,卞仲耘的嗓门已经沙哑了。越是喉咙沙哑就越倒楣,棍子像雨点般 打在她们的头上,特别是那个患有高血压症的卞仲耘,喉咙又早已沙哑,挨棍子就最多了。难道棍子的威力能叫一个沙哑的喉咙发出响亮的喊声来?女红卫兵也对她 们狂喊着。这个喊,那个也喊,一片嘈杂,听不清喊些什么,大抵也就是命令她们 喊响些吧?"走资派"实在无力遵从这种无法履行的要求,这便气坏了红卫兵,她们觉得光拿棍子打,不能解恨,就抬起穿着翻牛皮军靴的脚,照准走资派的肚子上 猛踢。卞仲耘捂着肚子,牛皮靴头就踢在她的手背上,痛得她直叫唤。这种尖锐的 叫唤声,连我立在楼内也听得刺耳,令人寒心。
卞仲耘终于倒了下来。那一倒下,许多红卫兵就涌到她身边,恶狠狠地喊:" 你别装死!起来!再不起来,老子踢死你!"女红卫兵居然自称"老子"了。我以 为既然倒下,吓唬吓唬这个女书记就算了,没想到红卫兵,而且是女的会这么狠! 她们用穿着军靴的脚踢她。卞仲耘躺在地上,躲是躲不开的,只有任其踢。红卫兵大概是踢累了,才收住脚。
虽然不踢了,她们还要创造性地喊出这样的口号:"砸烂她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她永世不得翻身!"于是便出现这样一个场面,有一个女 将个 子又高又大,腿又长,居然在她身上踏上一只穿着军靴的大脚。那气势真够雄伟。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好像识破天机,"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这一场游斗的全部过程,都是杰出的、精心的首创制作,这不是首创 是什么?翻遍二十四史,你也找不到这样的记载。红卫兵对毛泽东的"最高指示" 才可称得上是最深刻的体会。四十年过去,从来我都以为是红卫兵过火;四十年过后的今天,历史的久经琢磨终于让我认识到,是谁教导红卫兵这样做。
这时,她们坐下来休息了,打人打累了,骂人骂渴了。有人买来整整一纸箱冰棍。不知她们在高谈阔论些什么,也听不清。而她们嘻嘻哈哈,而这笑声使我 觉得 她们已经不是女孩子。看那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像个女孩子吗?一道最高指示一下 来,她们就变成了这样,还要美其名曰,这是闹"文化大革命"。
校领导人饱受皮肉之苦后,红卫兵又命令他们劳动改造。小操场左侧,有一小堆砖,砖旁边有一小堆沙。这叫什么劳动改造?只是让他们把砖和沙搬的搬, 抱的 抱,移到右侧去,移完了,又让他们再移到左边来。这样来回地搬着,这不是拿人 来折腾吗?躺在地上的卞仲耘,也慢慢爬了起来跟着搬。她哪迈得开步子?只是一踮一踮地蹭着走。
我也不敢久躲在窗后看,想起我打扫厕所的任务,便赶快离开实验楼。刚打扫完一个女厕所,从里面走出来就碰见一个女红卫兵,她对我厉声说:"跟我 走!" 我跟在她后面,心中忐忑,不知要我跟她去干什么?一直走到女生宿舍,进了东边 侧门,刚进门,却看见盥洗室外北墙边,站着卞仲耘。她可能是支撑不住自己,一只手扶着过道的墙壁。这时,我看她的白色短袖衬衫上有血迹,后来,才从传闻中 听说,原来打她们的棍子头端是钉着铁钉的。
红卫兵命令我:"拿把笤帚来,交给她。"我便明白,是要她打扫女厕所。当我从门背后拿出一把笤帚交给她,她也试图来接,还没来得及接住,手一离开 墙壁 ,就晕倒在地上了。双目紧闭,不住地呻吟。女红卫兵对她大声吼:"你又装死! 起来!"
她起不来了!
另一个女卫兵从盥洗室端来一盆凉水,兜头向她泼去,冲得她全身都是水。我实在不忍目睹,便立即匆匆离开。

这些就是推荐人陈征一笔跳过、宋彬彬本人不愿提示的场景,这些也就是文革的真实场景。今天,这段历史的真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

文革曾造就了不计其数的青少年法西斯,十年浩劫的罪责还不能归于宋彬彬这样的小人物,"女魔头""杀人狂"的传说缺乏考证,并不足以当作考据。但 是宋彬彬 的名字与那一段饱含苦难的血腥历史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是不争的事实,人们都还没有忘记"宋彬彬"和"宋要武",今天也还能找到当年《光明日报》署名 "宋要 武"的文章《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袖章》。正是8月5日卞仲耘的鲜血铺就了她8月18日荣登天安门城楼的阶梯,也正是她在天安门城楼上得到的赐名 "要武", 成为了鼓励杀戮无辜人民的号令。8月18日大会以后,在师大女附中的化学实验室里,红卫兵把一个附近饭馆的18岁的女服务员绑在柱子上打死。在此 后的20 天里,数千北京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居民被红卫兵活活打死。大规模的群体暴力迫害迅速在全国蔓延,卞仲耘的命运成为很多人的命运。根据官方内部记载, 在北京, 在"8,18"以后的二十天中,有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所以,提到"宋彬彬"的时候,亲历文革的人们想到的是革命名义下的疯癫、残忍,想到 的是人民 的呻吟、流血以及那祸国殃民的动乱。

1978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彻底否定文革的正式决议,"8,18"是荣、是辱,那时就已经定论。随着时代的前进,文革杀戮是什么性质的罪恶渐渐进入 了全世界关注的视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90年校庆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为校庆开展的评选"知名校友"活动是一项规模不大的校庆庆祝活动,宋彬彬却调动了可观的力量来参与竞争。她不仅在自荐词里累述自己的"工作履 历","教育 背景","专业技能",还向校方提供了至少七张照片。在她选择的照片中,青春不再,容颜已老的她像小姑娘那样兴奋地高举自己的博士证书,自荐词和 说明这些 的照片的语气也都颇为炫耀。比如,"和我的导师,国际地化权威Fred Frey合影","我是MIT地球行星科学系的第一位大陆女博士"等。这种话语的迹象活脱脱地表现了她极想洗刷自己的恶名的心理。这么多年来,她确实一直 想摆脱"宋要武"的纠缠。遗憾的是官方媒体始终没有给她机会。在卡玛的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里,她虽然得以出镜,脸面、全身却一直被置于一团 黑暗的阴 影之中。所以,在白发满头的年纪,宋彬彬把目光投向了41年之前她叱咤风云的学校,公布了些少女骑马照、博士证书照,照顾母亲照,叙述了些"工作 履历", "教育背景","专业技能",指望"知名校友"榜上有名,重温一下旧日的显赫,洗刷一下狼籍的名誉

2007年在评选"知名校友"活动中登场的宋彬彬没有洗心革面,仍然与"宋要武"几多相象。她对卞仲耘所承受的历史竟然没有说出半句体现人性与良 知的话 来。应该注意到,在卞仲耘被打死41年后,她不但没有借校庆之机来表示自己的难过和忏悔,反而故意不提往事,在炫耀自己中故意表示对死难者的轻 蔑。这是文 革时代遗留下来的残酷哲学的真实表现。在她的内心里,她仍然不以为打死卞仲耘是一项重大的犯罪,她仍然想不到自己狂热参加的革命有多么邪恶,她仍 然想不到 在自己面前倒下的血肉之躯,她公布自己与母亲其乐融融的照片,告诉人们"照顾90岁的母亲是我退休后的工作"时,仍然想不到自己参与的暴行对另一 个家庭的 伤害,仍然想不到文革是中国人民之祸。卞仲耘如果活着,和她母亲一样的年纪,她的粉墨登场是对

卞仲耘的冒犯。

可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失势的宋彬彬四处碰壁的"雪耻"心愿,竟然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90年校庆上,被这座学校的校庆主办人拣拾了起来,得到 了成全而 得以圆满。在这座号称"示范校"的学校里,9月9日立起了一面"知名校友"宋彬彬的展牌,不仅采用了她提供的照片,还弄巧成拙,把那张8,18献 红卫兵袖 章照也添加了上去。解说的文字是:

北师大实验中学校友风采

宋彬彬,曾用名宋岩,1960-1966年就读于师大女附中,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时为主席戴上红袖章。1975年获长春地质 学院岩矿 鉴定专业学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企业监控管理、环保监 测、环境 分析、地球化学、岩矿鉴定等研究领域取得多项成就。

这真是实验中学之耻!真是将当今中国教育的耻辱昭示于天下的一道景观!

什么样的势利、虚荣、浅薄才会把宋彬彬8,18 献袖章的照片当作荣耀正面供奉啊!什么样的无知、麻木、冷漠才敢扶起宋彬彬来玷污卞仲耘们的鲜血啊!什么样的价值观才仰视这样品行的人啊!什么样的教育才 能把满园学子教育得对这面展牌无知无觉、麻木不仁啊!什么样的课程才能把一代青年培养得对国耻、校耻一无所知啊!什么样的行为才叫做无耻,什么样 的罪过才 叫做渎职啊!

历史将再度铭记2007年的实验中学之耻,记录这座学校在对受难者的遗忘,记录它正义与道德的丧失,记录它对社会责任的背叛。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女士9月9日在建校九十周年校友返校活动中发表了辞藻无比华丽而又不知所云的致辞:

……九十年的实验中学能保有一份高尚,是因为在这里生活过的每一个人都把使命、境界、灵魂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实验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没钱 但不能没格,由代代届届实验人营造的精神生态、文化生态仍然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实验学子。
  九十年实验之所以以独特的品格、品位、品质独立于世,是介于世世代代师生,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把真实当作一种哲学,把道德看成一种召唤。
  九十年实验之所以魅力永在,繁荣昌盛,是因为由这里注入的期待和信念,用真诚对待生活,以追求卓越的状态做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 福生活和服务社会的人。是每一个实验人的人生记录。……

这真使人啼笑皆非,最滑稽的闹剧也不过如此。

"九十年实验之所以"颜面扫地,"是因为"操场上竖起了"知名校友"宋彬彬的那面的展牌。

"高尚"、"境界"、"精神生态、"文化生态"、"品格"、"品位"、"品质"、"教育"、"信仰"、"真实"、"道德"、"信念"、"灵魂"、 "头 脑",……,袁女士的演说堆砌了太多的词汇,但是在评选"知名校友"中给宋彬彬正面位置这件事,说明她把诸多词汇当成了无效话语,并不懂得包括 "耻辱"这 样的普通词汇是什么意思。

【作者: kerriakerria】【访问统计: 98】【2007年09月23日 星期日 05:4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117/21/16239_827790.shtml

070923 kerriakerria: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图志》的两幅照片—— 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1)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发行了一册名为《辉煌90年》(下简称《图志》)的图志。在这本图志的第66页和对开页67页上有两幅图片赫然。一幅是 1966年8月18日女附中学生宋彬彬为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另一幅是文革受难者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照片。《图志》的编者把文革的反动 者、文革的 暴力先锋、文革的受难者这三个标志人物编辑在同一页上,有一种冲击视觉的力量,使读者心头不由一惊。

    初看《图志》的这个页面,我就吃了一惊,以为在庆典之际,终于有人敢于揭示41年前的历史真相。—— 1966年8月5日,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师大女附中学生红卫兵在校园内残酷折磨,殴打致死,那些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8月18日 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身价倍增,不可一世。当时红卫兵的代表人物就是照片上的女学生宋彬彬,她就在那个时刻接受了领袖的赐名"要 武"(在历 史影片中,她听见这个赐名的时候欢快地蹦了几蹦)。从此,从北京到全国,到处掀起迫害教育工作者以及和平居民的血雨腥风(官方内部记载,在北京, 在这次集 会后的二十天中,有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中国人民开始了最黑暗的文革时代。

    但是当我再定睛阅读时,我发现《图志》的这个页面并不意在说明上述的历史事实。在宋彬彬为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上方,说明文字是:"我校学生宋彬彬为 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透露了炫耀;在卞仲耘的照片下方,说明文字是:"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表现了漠然。这使我愤 然。版面 如此安排,说明得如此含混,岂有历史的基本知识?岂有否定文革的基本态度?又岂有良知、思考与血性?如此设计,怎么不怕世人指责与耻笑?

    又一次仔细看《图志》的两张照片和说明时,我发现了新的问题。两张照片下的各自的说明文字都有明显的省略:"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这一 句,没有说是哪月哪日;"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这一句,没有说她是被谁打致死。这是无意的疏漏,还是有意的遮掩?这个新 发现使我 感到,仅仅把这个页面看成是惹人耻笑的"没头脑"杰作,只把编者想象得因无知而闯祸,实在是过于宽容了他们。编者并不完全无知,在说明文字中,他 们懂得回 避关键的问题,没有勇气把说明文字写成这样:

    "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红卫兵打致死"。

    "1966年8月18日,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

    假使这样写了,杀害卞仲耘的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的历史事实就会呈现,清晰地告诉人们,照片上的毛泽 东、宋彬彬、卞仲耘三个人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编者的无知会使人耻笑并感到滑稽,但是当他参与遮盖历史真相,成为强权的合谋时,我便看到了卑鄙与无耻。在历史的前进与时代的进步中,要求回顾历史,进行 反思和总结的呼声越来越高,用强制手段跳过这一页已经不那么可能。在学校90年校庆的庆典之际,作为教育机构和号称名校的当代教育工作者们,应当 清醒地选 择自己的角色,利用做一部回顾校史的图志的机会,深入研究历史,并把占有的历史资料向世人公布,为揭示历史真相做出努力。完全可以站在教育的立场 上,表达 自己的所思与所想,用自己的方式发言,说自己以为之"是",论自己以为之"非"。为什么一定要落入权力的网络,选择与遮蔽历史、压制真相合谋呢? 为什么不 能昂起头,向学生们示范实践自己的校训"诚实,严谨,求是,拓新", 而偏偏一副媚骨,混迹于势利、浮躁的泥淖中呢?

【作者: kerriakerria】【访问统计: 48】【2007年09月23日 星期日 05:4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26/23/16239_927133.shtml

071226 五柳村日志 卞仲耘之夫王晶垚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炫耀文革事致信校长袁爱俊

2007-12-26

五柳村编者按:卞仲耘丈夫王晶垚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活动中校方将宋彬彬圈定为"荣誉校友",并将1966年8月18日红卫兵受接见的场面作 为该校荣誉展示,公开致信该校校长提出强烈抗议,下面是据海内外多家网站发布的公开信全文:(2007/12/25)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女士: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活动已经结束3个月了。

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评选""知名校友"的活动中,校方将宋彬彬圈定为"荣誉校友";在9月9日的庆祝大会上把宋彬彬的大型展板竖立 在学校大操场上;并将***接见宋彬彬的照片和受难者卞仲耘的照片一并刊登在《校史》和《图志》中。

这件事在海内外引起普遍谴责,网络和刊物上质疑之声遍布。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迄今仍然置若罔闻、毫无回应、令人骇异。

我是原师大女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卞仲耘同志的老战友、丈夫。现对此事件发表如下声明:

一、

1966年8月5日,原师大女附中(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红卫兵在校园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卞仲耘同志活活打死。凶手惨无人道,用带铁钉的棍棒和 军用铜头皮带殴打,用军靴践踏,折磨达数小时,其过程令人发指!文革中,卞仲耘同志是北京市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十三天之后,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代表,其中包括原师大女附中红卫兵首要负责人派出的,由宋彬彬带队的50名红 卫兵代 表。宋彬彬代表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给***戴上红卫兵袖章——这个袖章实质上沾满了卞仲耘同志的鲜血。***对宋彬彬说:"要武嘛。"

1966年8月18日之后,北京市有1772人被红卫兵活活打死,其中包括很多学校的老师和校长。

宋彬彬是当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对卞仲耘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校方在知情者明确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仍坚持将"知名校友"的荣誉授予宋 彬彬。对此,我不得不提出强烈抗议。

二、

1981年6月27日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实践证明,'文化 大革命' 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 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方公然违背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结论。将宋彬彬的活动和"8.18"事件作为光荣业绩加以炫耀。这是对中国全体文 革受难者 及其家属的再一次最严重的伤害,对历史的亵渎。这种肆无忌惮的举动,是公然诱发"文革"卷土重来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全党全国人民的警觉。

三、

强烈要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党组织,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对上述事件做出明智的处理,撤销授予宋彬 彬"知名校 友"的荣誉称号,并将处理结果通报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组织全体在校师生,尤其是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让 青年学生 认清文革曾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专此布达,伫候回音。

王晶垚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118/02/16239_828279.shtml

071118 陶世龙:那场浩劫的历史就这样忘却了?--北师大女附中90年校庆引出的话题

2007-11-18
 
友人发来严家伟写的《炫耀罪恶,罕见的无耻-看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说的是因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城楼上给伟大领袖戴上红卫兵 袖章而名 闻于世的宋彬彬女士,在2007 年9月9日,宋的母校北师大女附中庆祝九十年校庆之日"衣锦还校","她不仅对当年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歉疚,半点悔意,甚至低调,收敛一点她也不愿作。 更令人吃惊的是该校当局,对如此一个曾对自已的母校和师长犯过血腥罪行的人,竟给予了英雄式的欢迎与接待。再次高调宣扬1966年8月18日文革 中她在天 安门城楼上向***献袖章的一幕。在校庆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当年所谓的'八.一八风采',也就是那血染----嗜血的风采。这是对当年无数 冤魂的嘲 弄,是对无数受害者的侮辱,更是对人性和良知极大的挑战与蔑视。而宋女士欣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看后使我精神上震撼,因为正是那个"八.一八"的夜晚,北京地质学院开始有红卫兵出现并抄家,有30多户人家被抄,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学术权 威"和反过 工作队的人。我住在清华园,也有十多位地院的红卫兵光顾,在德坚的回忆录《风雨人生》在恐怖的阴影下这一节有记述。这也是经历过那个所谓的"红色 恐怖"的 人都不会忘记的。当然,宋女士对此不负主要责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她本人也是受害者,后来听说他上了长春地质学院,还考上了张文佑先生的研究生, 我想她一 定是对那时的行为为有了认识,回到正路上来了。地质工作是艰苦的,过去从来没有像她那样的高干子女来学地质,尤其是她还是个女孩子;还有那时的研 究生是不 好考的,特别是张先生那里,所以我得知这些情况后,以能增加这样一位同行而高兴,后来又听说去了美国,干的也不错,此后就没有再得到什么信息了。 所以在看 到严家伟先生的文章后感到吃惊,虽然对文章使用"无耻"、"丑态"这类词汇,我以为可以不必,但我感到严先生的确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决定 介绍出 来,并在网上搜索,发现严文已有不少网站转发,并找到个 kerriakerria 的博客 http://kerriakerria.bokee.com/index.html,那里对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记述较详,发有观感三 篇,还有其他相关材料便都介绍在这里。---陶世龙,2007/11/17

kerriakerria:北师大附属 实验中学校庆《图志》的两幅照片--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1)

11.17 原件

文章记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发行了一册名为《辉煌90年》(下简称《图志》)的图志。在这本图志的第66页和对开页67页上有两 幅图片赫 然。一幅是1966年8月18日女附中学生宋彬彬为***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另一幅是文革受难者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照片。"

    作者说:初看《图志》的这个页面,我就吃了一惊,以为在庆典之际,终于有人敢于揭示41年前的历史真相。—— 1966年8月5日,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师大女附中学生红卫兵在校园内残酷折磨,殴打致死,那些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8月18日 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身价倍增,不可一世。当时红卫兵的代表人物就是照片上的女学生宋彬彬,她就在那个时刻接受了领袖的赐名"要 武"(在历 史影片中,她听见这个赐名的时候欢快地蹦了几蹦)。从此,从北京到全国,到处掀起迫害教育工作者以及和平居民的血雨腥风(官方内部记 载,在北京,在这次集会后的二十天中,有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中国人民开始了最黑暗的文革时代。
    但是当我再定睛阅读时,我发现《图志》的这个页面并不意在说明上述的历史事实。在宋彬彬为***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上方,说明文字是:'我校学生宋彬彬为 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透露了炫耀;在卞仲耘的照片下方,说明文字是:'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表现了漠然。""两张 照片下的 各自的说明文字都有明显的省略:'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这一句,没有说是哪月哪日;'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 致死'这 一句,没有说她是被谁打致死。这是无意的疏漏,还是有意的遮掩?"
   "编者的无知会使人耻笑并感到滑稽,但是当他参与遮盖历史真相,成为强权的合谋时,我便看到了卑鄙与无耻。"

kerriakerria:宋彬彬入选 "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2)

11.17  原件

    文章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开展了评选"知名校友"活动,一个名叫陈征的人推荐了宋彬彬,(她的推荐词见 http://www.sdsz.com.cn/schoolmate/famous90/show_one.asp?c_id=008)"引人注意的是 宋彬彬本人的竭力自荐。在'校友详细事迹'一栏,有她本人用第一人称写的自荐词。她称自己为'宋岩',履历从1968年写起(见同上链接)。很明 显,她不 张扬自己1968年之前的历史,更喜欢新的名字'宋岩'。

   文章说:"宋彬彬在1966年曾经名声显赫,这个名字联系着我们的国耻—— 叫做'文化大革命'的那场运动,也联系着举办校庆的实验中学的校耻,副校长卞仲耘曾在校园里被她的学生们活活打死,是文革中北京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位受难 者。这场校园血案发生时,学校革委会和红卫兵的领导人正是宋彬彬,女附中的第一张大字报正是宋彬彬和另外两个高三学生贴出的。"
文章说:"十年浩劫的罪责还不能归于宋彬彬这样的小人物,"女魔头""杀人狂"的传说缺乏考证,并不足以当作考据。但是宋彬彬的名字与那一段饱含 苦难的血 腥历史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是不争的事实,人们都还没有忘记"宋彬彬"和"宋要武",今天也还能找到当年《光明日报》署名"宋要武"的文章《我给毛主 席戴上了 红袖章》。正是8月5日卞仲耘的鲜血铺就了她8月18日荣登天安门城楼的阶梯,也正是她在天安门城楼上得到的赐名"要武",成为了鼓励杀戮无辜人 民的号 令。

    文章说,这么多年来,宋女士"确实一直想摆脱'宋要武'的纠缠。遗憾的是官方媒体始终没有给她机会。在卡玛的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里,她虽然得以出 镜,脸面、全身却一直被置于一团黑暗的阴影之中。所以,在白发满头的年纪,宋彬彬把目光投向了41年之前她叱咤风云的学校,。。。。极具讽刺意味 的是,失 势的宋彬彬四处碰壁的"雪耻"心愿,竟然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90年校庆上,被这座学校的校庆主办人拣拾了起来,得到了成全而得以圆满。

   文章指出,在这座号称"示范校"的学校里,9月9日立起了一面"知名校友"宋彬彬的展牌,不仅采用了她提供的照片,还弄巧成拙,把那张8,18献红卫兵袖 章照也添加了上去,作为北师大实验中学校友风采。作者愤激地说:这真是实验中学之耻!真是将当今中国教育的耻辱昭示于天下的一道景观!""历史将 再度铭记 2007年的实验中学之耻,记录这座学校在对受难者的遗忘,记录它正义与道德的丧失,记录它对社会责任的背叛。"

kerriakerria:凝聚记忆与 伤痛的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3)

11.17 原件

   (2007年)9月9日上午9点多,。。。校史展览布置停当,还没有多少人来参观。文革受难者卞仲耘的照片和其他历任书记的照片一起,挂在一间展室的墙壁 上,她面带微笑,还是40多岁时的样子。照片下边写着她的任职年代,没有其他特别的说明。在她的像前,有人默默地献上了一束鲜花,那是一束百合 花。

    献花人是受人之托,托付她的人是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先生,老人已经86岁了。....

   献花人带着这页信和鲜花来到学校,校庆的场面五光十色,令人眩晕。她在操场西侧看见了一块展牌,当年的红卫兵头目宋彬彬成为使学校倍感荣耀的"知名校 友",被正面摆了出来。献花人在那展牌前立了一会儿,泪流满面,心情悲愤。

   她想了想,将王先生的信附在花束上,径直向展室走去,把花束恭敬地放在了卞仲耘像前。她觉得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不会有人接待她这样的使者,也没有地方存放 老人带来的文件。校方并不曾向王先生征集展品,也没有表示过慰问。许多后来的人都不知道卞仲耘的故事,也不知道宋彬彬的展牌意味着什么。她为王先 生难过。

    献花人穿过人头蹿动的现场,离开了被欢歌淹没的校园。宋彬彬的展牌还在她眼前晃动。她想,卞仲耘倒下的地方 —— 那座老宿舍楼不久就要拆除了。这改造得簇新的学校新得真是没有记忆,没有头脑,没有心肝。她觉得有些好笑,泥瓦工匠被调遣得团团转,一边拆除旧建筑,一边 又修复老校门。可修复记忆和良心是精神工程。愿这座学校里,还能有人理解那一束花凝聚的记忆与表达的伤痛。

祭园守墓人: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11.17 原件
作者:祭园守墓人

穿越着世纪:展板上依然写着八.一八风采!照片依然上亮着八.一八风采!真正血染的风采啊——在"八.一八"以后的二十天中,仅官方内部记载就有 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而谁又能否认,第二年6—9月以红卫兵为核心或前躯的、席卷全国的武斗狂潮,精神源头不正在于此?!
  这就是被红太阳烙印成红八月的宋要武——宋彬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的宋岩!
  这就是九月九日九十年校庆的北师大附中——堂而皇之以八.一八为风光与殊荣的北师大附中!像同一天庆典建寺1400年的潭柘寺那样的风光,像 把九江之水注入龙潭那样的堂皇!
  这就是至今沉埋着文化大革命真相——拒绝忏悔的中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3/20/112480_135440669.shtml

王友琴:女性的野蛮

2011-07-23

介绍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王友琴的勇气和思考,《女性的野蛮》写了文革初期,北师大女附中的女红卫兵打死校长的事,最后写道"学校举行校庆纪念会 的时 候。……我参加了初中学生的一个班会。学生们要我签名,要我讲点什么,因为有人告诉他们我在高考中考过第一。然而,我说出来的全是些文不对题的东 西。我说 了要学会思考,要有道德勇气。离开了对中学生活的具体回忆,这两句话一定使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在我自己,也是经历了种种变故之后,才理解了看 似简单的 这两句话的重要程度。很多年来,我有时思考着生活中所发生的那些事情的原因。然而,原因再多,也并不能证明那一切是命中注定,无法避免的。归根结 底,还是 因为我们作出了某种选择。也正因为这种选择的存在,我愿意把这段不愿提及的往事,告诉年轻的同学们。"值得我们深思。

先介绍作者:

王友琴(英文名:Youqin Wang ):女,1952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曾作为知青下放云南,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过着盐水下饭的日子,在原始森林里开 荒;1979年,以全国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学位。1988年赴美,曾在斯坦福大学教授 中文,现 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高级讲师。

王友琴近30年来一直坚持从事文革研究,致力于真实记录文革场景和普通人的苦难。她是第一个报道卞仲耘事件的人,并完全依靠个人能力,历时20多 年,坚持 不懈地收集了将近700个文革死难者的材料,于2001年建立了"中国文革受难者纪念园"网站,2004年出版了《文革受难者》一书。她写的 《1966 年:学生打老师的革命》一文的英文本,从1997年以来一直编入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在哈佛大学所开的中国文革历 史课的读 本。

在《文革受难者》一书的序言里,她被评论为是"一个人抗拒着数亿人的遗忘"的人。她说,"……探索和记录历史事实,是学者的责任。普通人的受害是 文革历史 的重要部分,当这些事实的说出受到种种阻碍,更需要学者的努力。"这样的责任感和道德勇气,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著述,是使她受到许多人尊敬和推崇 的原因。

王友琴:女性的野蛮
http://kerriakerria.bokee.com/5622925.html

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重回北京,又开始了一段不同的生活。班上的同学,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和最小的差十几岁。如果不是因为"文革"十年和"文革" 结束后恢 复高考制度,这些人是绝不可能编到一个班里学习的。在宿舍的双层床上,很可能上边一位的经历只是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平坦得象"儿童乐园" 中的滑滑 梯,下面一位可能正相反,干过五行六业,经过大苦大难。

有一次,一个小同学疑疑惑惑地问我:"你,还下过乡?你真的干过很多活儿?"原来,人家以为我只会不声不响地坐在教室里埋头记笔记,或者,只会规 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背书、做题、考试。

这是人们很容易犯的错误:想象力受到经验的限制,用一己的思想框子来推测别人。我听他们谈过他们的经历:考试制度一恢复,高考参加者就成了"重点 保护"对 象,成绩好的学生,尤其如此。在中学校里,老师为他们尽心尽力,放学回家,吃完晚饭碗都不洗,九点钟,母亲轻轻走到书桌旁,放下一碗糖鸡蛋,或者 银耳 汤……。

可是我没有念完中学,后来当了六年农民,在离北京八千里远的地方,常年过着盐水下饭的日子,到原始森林里开过荒,开荒受过伤,伤疤至今还留在手背 上……。对我的同龄人来说,这算不上是特别的经历。没想到,才过去了几年,对另一代人来说已经难以想象。

然而,经历的区别还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别的。比如,我还看过,站得很近地看过,看同学们毒打老师,后来,我们的校长被打死了。

在今天,听听这样的事情,也会觉得可怕。可是当时,人们感到无所谓,也许,这就是最可怕的所在。

说出这种事来,当然不是为了向小同学吹嘘我们这些年长者的阅历丰富或与众不同,以弥补因虚度年华而产生的内心空虚。回想起来,我们也有过那种简单 幼稚,甚 至娇生惯养的年代,但从这一步走到打人甚至打死人,似乎并不相隔遥远的距离。正是这种不过几步之隔的感觉,使我在此后十多年的悠长岁月中,一旦忆 及,总觉 得危哉危哉。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建立防御机制,各种野蛮的事情,都并非不可能发生。

当年我上的那所中学,是女校,是当时北京最有名气的中学之一。打死老师,就是这些并非小偷流氓也非顽劣学生,在十四岁和十九岁之间的女学生做的。

现在有一种原谅性的说法,说那是因为"年幼无知"。这给一代人提供了一条精神的解脱之路。如果事情真是那么简单,当然太好不过,即发生这一切只是 因为我们缺少智慧,而缺少智慧又是因为我们太年轻。

然而,即使隔着二十年的岁月,即使记忆已经淡漠,我也仍不敢这样相信。

1966年6月。北京大学的所谓"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在电台广播后,我们中学里马上也有人贴出了大字报。大字报的内容,不只是对北大的 大字报表 示一般性的支持,而是像北大大字报给北大领导无限上纲上线一样,也给我们中学的领导无限上纲上线。几天以后,学校里已经贴满了类似的大字报,很快 用完了学 校存有的旧报纸,又从文具店买来大张的白报纸。这些大字报的思维方式,是先把中学校的老师、领导定成坏人,然后,再来"揭发"他们的"罪行",这 样,种种 小事都可以夸张附会,成为"罪证"。一些普通的中学教师或学校领导,被冠以"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反革命黑帮"这样耸人听闻而且在当时被 视作弥天 大罪的恶名。也许可以由此说明中学生的愚昧,然而,愚昧只能说明一种被动的、糊涂的状态,这种状态为什么向某一方向急转直下而不向另一方向转化, 却还必须 有别方面的解释。比如,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最早写大字报的同学,"高干"出身,她们这样说了,大家就认为是这样了,这是大势所趋,区区几个中学教 职员是无 力阻挡的,中学生也许还不是那么自觉的"势利眼",但也有那种把自己个人的渺小生命依附于某种胜利性潮流的意向,对权力的服从远甚于思索的作用和 感情的惯 性。平素间被人尊重、被人服从的教师们,一下子变得狗屎不如。毫无理由,他们一下子被社会抛弃了,无法声辩,无法反抗,一个个处于孤立无援的无助 状态,除 了忍耐下去等待可能到来的大赦,别无他法。很多年后,当一位老者向我的朋友感谢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竟还叫过他一声"老师"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酸 楚的感 觉。然而,只是在身经辛酸并经过长久的思考之后,我才渐渐懂得这种随意把有些人从公众生活中遗弃和那种"紧跟"潮流的做法,是我们生活中的两个大 的毒瘤。 在平常的生活中,它们也侵蚀着肌体的健康。当它们恶性发作的时候,就造成巨大的灾难。

7月。开过校领导的批斗大会,在操场上,被批斗者站着、低头。揭来揭去,如果说他们有罪,那么很多很多别的干部也有罪,因为他们除了执行上级指 示、处理日 常工作之外,都没有什么独特的个人思想或行为,但最先挨斗的偏是这些中学校长们。命运好象掷骰子,轮到了他们,他们便先作了牺牲。就在即使无限上 纲上线也 挖不出更多材料的时候,外边传来一个消息,说有过一个搞"兵变"或"政变"的阴谋。于是,又有大字报贴出,说校长也是"兵变"、"政变"参与者, "文革" 前借"战备疏散"为名,到北京郊区察看地形……。站在墨汁淋漓的大字报前,我,一个普通的十四岁的中学生,心里也曾闪过一丝疑惑。因为我起码读过 小说什么 的,知道"兵变"、"政变"之类,都是极机密极迅速的行动,如果连一个中学校长都知道了,还可能吗?……然而这种推理只进行了几分钟,立即消失 了。我知道 自己甚至不会把这种一闪即逝的疑问说出来,因为别人谁也不说,他们也不会比我愚蠢。智慧需要勇气的维护和扶持,微弱的智慧更容易被怯懦所吞噬。如 果缺乏道 德感,那么,维护事实,坚持逻辑性,都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反过来,看到有人因作出这类"揭发"而变得慷慨激昂,高度亢奋,俨然成为一种充满英 雄感的人 物,不能否认,我的心里其实是怀着某种羡慕感情的。盲从其实往往并不出于全然盲目,除了受到指导者的吸引之外,盲从者还受到利益、虚荣等等的暗中 支配。同 时,对教师们蛮不讲理的指控和辱骂,也已经直接向学生们作出了持不同意见者可能遭遇什么的示范,尽管被斗争的是教师,但斗争者们也会感受到那种强 烈的恐怖 气氛。狂热、虚荣心、自保心理、恐惧感,等等,最后都通过一个最冠冕堂皇的渠道——"革命热情"喷涌出来了,我们既不能从事实、从逻辑出发来理性 地思考问 题并矫正自己的行为,也丧失了可能从直觉出发而产生的同情心。当我们兴高采烈或随随便便地把各种罪名像扔垃圾一样向校长、教师们头上扔去的时候, 我们根本 不去考虑他们的感受如何。

8月。曾领导了中学运动一个多月的工作组撤走了。控制学校局势的是新成立的红卫兵组织。组成"红卫兵"的"阶级路线"是一副称为"鬼见愁"的对 联:老子英 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即由某个学生的"老子"身份决定是否接纳其参加组织。但由于对工作组的看法不同,红卫兵又分两派。保工作组的一派人多 势众,似 乎正在全盛时期,但在工作组问题上,却已显得不够紧跟潮流,有些冷落。一天下午,这一派的一些同学在教室里开会,"我们要坚持斗争的大方向", "走,打黑 帮去!"她们这样说,似乎这可以使她们摆脱因工作组问题而产生的困境,并以此进一步证明她们的"革命"性。当一群红卫兵慷慨激昂而又气势汹汹地奔 出教室 时,心里可能是充满了对"黑帮"的仇恨和对"文革"的热情的,然而,也不可否认地带着个人的情绪,这种带着个人私欲甚至恶意的情绪,并不曾被克 制,却反而 在大嗡大轰的"革命"口号下被鼓励,而且被那些口号掩饰起来了。而这种私欲的实现方式,只是摧残侮辱那些手无寸铁、根本无法自卫的人们,不必付出 艰苦的劳 动代价,在当时的形势下也并不冒什么风险,而是得到了某种默许、纵容。凭借人多势众,顺应潮流,向几个中学领导发泄怨毒、施加虐待,实在是一件轻 易的事 情,再没有比这更容易、更廉价的"革命"了。这是天下最合算的买卖,因为不管代价多高,甚至贵如生命,付出的永远是别人。所以,这种行为总是具有 极大的诱 惑力,诱惑着所有坚强的和不坚强的人。

我不是红卫兵,不是因为我拒绝当,而只是因为没有资格。见班里同学去打黑帮,我却无事干,就下楼去看。

五个"黑帮",五个学校的领导,从厕所被揪到了操场。他们正在打扫厕所。当时,这是各单位普遍使用的对揪出来的"牛鬼蛇神"的一种惩罚,一种侮 辱。一方面 大批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一方面又把劳动当作惩罚和侮辱手段,这种"革命",实在是自相矛盾的。"文革"的主要打击对象都是非体力劳动者,然而它 不但不设 法改善体力劳动者的状况,甚至还摧残了体力劳动本身的尊严。在我们中学对门的中央高等教育部里,部长们也曾被剃了头发罚作清洁工,常有人来围观这 些大人物 扫地、拔草,而臂缠红袖章、看管"专政队"的人,其时无比威风,无比得意。这一景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令人深思。

操场上聚拢了很多闻声而来的学生,把五个"黑帮"围了起来,其中一个副校长,还说了几句话,大意是北京新市委有指示,运动还是要有领导地进行—— 间接的意 思是不能这样随便斗人。但这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这时哪里还谈得上谁有揪斗权的问题,"合法性"早已无人考虑,何况这种揪斗会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有的学生 拿着扫帚,拿着纸篓糊的"高帽子"来了,有个高个子的女生,拿了一大瓶墨汁,从那位副校长的头上,浇了下去。正值盛夏,人们都穿着素白的单衣。浓 黑的墨汁 顺着头发流下来,一条一条,落在衣服上,迅速洇化开去,粘腻的,湿漉漉的,墨迹像巨大的黑蜘蛛,在黑白强烈反差中蔓延扩大,很快就白少黑多了。 "走,到木 工房拿棍子去。"我听到有人在喊。我知道那一间小屋。因为这是一所有很长历史的中学,所以那里堆放着很多因年深日久而断腿缺脚的破桌椅。

我站在操场上,看着这一切。我什么也没做。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身边发生的罪恶未加制止,那么就是罪恶的同谋——但是我在十年之后才学会了这句话。当 时我想了 些什么?我想不清楚。是跃跃欲试?是幸灾乐祸?是冷眼旁观?是兴奋激昂?多年以来,在我脑海中最为强烈、最为清晰的意象,只是那墨汁浇在人身上的 情景。我 对"现代派"绘画中一种似乎是把颜料随意渲染洇化而成的作品,总是觉得反感,觉得看了难受,也许,这跟我脑子里那个墨汁横流的可怖意象有最大的关 系。搜肠 刮肚,我可以找出所有有利于自己的、当时所怀有的"正面"想法,然而,充其量不过是对打人所感到的惊恐。我在一种温情的环境中长大,毕竟对此极不 习惯。然 而,除非我厚着脸皮向自己说谎,我找不到正义感、仁慈心一类的东西,甚至于这种对法律和人道精神的践踏必将报应到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社会之 上,也全无 思考,全无意识。在深的意义上说,学生们后来身遭不幸,那也是咎由自取,理受报应,因为他们自己先奉行了那种残忍不公的原则。

当五个"黑帮"被押上操场角上的高台,已经个个面目全非。他们被命令自报"罪行"。又有人作声嘶力竭的"揭发"、"控诉"、"横扫"、"打倒"、 "踏上千 万只脚"和"万岁!万万岁"的口号,震荡在窄小的中学校园里。过了一阵,没什么可说可喊的了,又把人押了下来,押往校园深处,说要让他们"劳改" 去。

我站累了,或许是因为对一种自己不能参与的恐怖行为也难保持长久的兴趣,就回宿舍去了。以后的情况我没看到。晚饭时分,我下楼来,走过一楼楼道, 看到白墙上一大片散漫的暗红色斑点,以及一个五指分明的暗红色手印。楞了一楞,我才意识到这是血点、血手印。

校园已经安静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听人在说,初一的同学到开水房去打来开水,烫"黑帮"。又有人说,还把"黑帮"赶到宿舍楼的厕所里,淋了屎尿。 饭厅里弥漫着残存的亢奋。

残酷的行为竟能使人兴奋快乐,这对人类来说实在是一种最具威胁性的经验。这种经验诱惑人们残杀同类,引起一连串顺之而来的灾难。

这一天是1966年8月5日。

几年以后,我下乡去了,父母后来也下乡了。中学时代的日记、笔记之类,全都失落了。尚能记得这个日子,在默默的遐想中,我有时也会将此作为自己尚 未完全泯 灭了善性的一个证据。为什么要反对忘却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良知往往和记忆有某种联系,不仅心灵常常通过反省往事得到净化,而且善恶感能在历 史的评判 中得到澄清。

第二天早晨,我们坐在教室里,收听有线喇叭里的中央台"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节目。停课两个多月来,这成了每天的例行功课,而且指导着人们的行 动。电台的 节目结束后,当时学校"文化革命委员会"的副主席,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广播喇叭里说,昨天晚上,校长死了。当然,她不说"校长",而是说的 女校长的 姓名,她说"死了",而不说"打死了"。

教室里似乎静了一阵,然后有人议论了几句什么,话题很快转向了别处。死亡,以及制造死亡,都还是第一次发生,可是已经成了无所谓的、并不令人震动 的事情。 校园里没有人讨论"死"或死的恐怖,更没有人会从法律的、事实的、人道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死亡。我们顶多只把它看作为"革命"付出的一点"代价"。 很多年 里,我就模模糊糊地常用所谓"付代价"来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却不去想这"代价"已经是人的生命,已经是对我们的共同生活所依赖的根本原则, 人身安全 原则的威胁和破坏。对死亡的淡漠,显然只能表明我们的心灵对于罪恶有太大的容量。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过了几天,邻近一所男校的红卫兵,又到我们中学来打了一次,打断了另一位副校长的肘骨。各个中学都在打,而且从学校打向社会。直到十四年后,公开 审判"四 人帮"时,我才从一份材料中看到了一九六六年八月后的四十多天里,北京市被打死的人数。我记下了这个数字,1772人,特别因为其中有一个人,即 我们校长 的死,是我曾目睹的。

如今,当人们说起从前发生过的一件件悲惨的、痛心的、荒唐的、或者可笑的事情,常常会附上一句"嗨,都是'文化革命'闹的。"我们似乎用"文化革 命"便解 释了"文化革命"中发生的一切。但是,又怎么解释在我们这所著名的女子中学,发生了"文革"中北京市最早的暴力行为,我们的校长,成为北京市中学 教职员中 的第一个遇难者?

又过了一年,依然不上课,继续搞运动。有一段时间"集中力量斗、批、改"了,几个学校领导的"罪行"抄成大字报贴了出来,一个人有四五十张,其中 包括那位 死去的校长。他们的姓名上都打着大红叉叉。从大字报上,我才知道了死者的年龄、经历。那些动过手的同学,原先大概也不知道这些吧。在这里,尤其说 明了无知 不能作为原谅的借口,如果是在弄清情况后才动手的,那么尽管判断是完全错误的,但态度还算是认真的,不弄清情况就动手,除了说明这种行为更为轻 率、更为冷 酷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从死者的有关材料中,我还知道了她有四个孩子,或者可以说,这时才想到了她可能有孩子这样的问题。此外,除了惊讶于她的 经历几乎 和小说《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一模一样之外,似乎没有想过别的。我真怕自己的这种冷漠,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有两年多的时间,天天在溅有血迹的楼道里走来走去,竟然熟视无睹了。新的死亡继续发生过几起。偶尔往墙上瞟一眼,会想到,"哟,这是人血",但是 贫乏而麻木的脑子里再生不出别的想法。后来,也许是为了庆祝"九大"召开之类的活动,打扫卫生,粉刷墙壁,血迹看不见了。

往事也是会淡化在时间的流水中的,除非我们加以认真的反省和分析。那种由群体公开施行的私刑,问题不仅在于使一些无辜的、甚至是优秀的人物受到了 迫害还在 于激发了、助长了、施虐者们的野蛮心理,造成了人格退化。原始的人类,相信巫术,以为诅咒可以给人带来灾祸,以为往一个写着敌人名字的假人身上扎 针画符, 就可以使其遭难。与此相仿,我们竟也相信,私下的谈话,画像的损坏,就是危害性的;反过来,又用各种恶毒的字眼,"贼"、"鬼"、"黑帮"、"牛 鬼蛇神" 等等,咒骂老师和校长,似乎觉得这些恶名就具有某种威慑力一样,却不顾是否拥有证据。挂黑牌子,戴高帽子,剃阴阳头,在姓名上打红叉叉,往身上浇 墨 汁……,对这类一段时期中普遍发生的行为,从心理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也会使人吃惊的。抛开善恶不论,这类行为所隐含的思想方式,只能属于所谓"原 始思 维"。人们常常说,女性是温柔的。然而,这温柔主要是在某种文化环境中熏陶培育出来的。在一种特别的情况下,原始的野蛮压过了女性的温柔。

离开中学后,我到边疆去了。当自己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也曾有过感叹世态炎凉、怨天尤人的念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了校长之死。读过历史,知道我们 已脱离了 宗族社会,个人已经不可能依附于某种强有力的血缘集团;列身于一个大社会中,能保护自己的,唯有法律和社会正义原则;如果这些遭到破坏,那么个人 的安全, 也许比古代还不可靠。一个人,不论是中学校长还是国家元首,一旦被定成敌人,立即陷入孤立,举目无亲,人身安全也失去保障,这正说明了在缺乏法律 约束和社 会正义的情况下个人的无比脆弱。当看着一个人死去的时候,我是冷漠的;但我自己遇到不幸时,我却又抱怨别人了。如果我不能为保卫正义原则努力,那 么种种怨 尤不是很肤浅、甚至虚伪吗?

当年的同学们早已风流云散。偶尔见面,匆匆忙忙,谈工作,谈学习,谈房子,谈儿女,却很少谈到往事。几年以前,在广州,我遇到一位中学同班同学。 她陪我游 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在那里,她向我补叙了那天我没有亲眼见到的一些情景。比如,有人拿破椅子腿来打,上面有钉子,一打在肉上戳出一个小洞, 血就从小 洞中涌流出来……。

也许没有必要去细究或描述这些细节。但是过多地抛弃细节却可能使我们失去总体性的把握。落实政策的时候,死去的校长被追认为烈士。作为一种待遇, 这是完全 应该的。然而,老老实实地说,这种死亡是很少含有悲剧英雄色彩的。死难者的牺牲并不因为他们的反抗、叛逆等主动性的行为所致,而往往只因为他们一 开始就被 指定为"运动对象"。以后的人们,也许会把这种死亡想象成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一样,但身历其境者应该知道,"文革"并不是大量产生悲剧英雄的背 景。死者会 原谅这种分析吧。在无情的、不可逆转的死亡面前,粉饰掩盖,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把"文革"想象成一种英雄悲剧,那就是我们虚幻的、缺乏正视 生活勇气 的旧习又在作怪。同样,我们这些惨案的目击者和参与者,也不能再把自己想象成玉洁冰清、天真无邪的受骗者,或者在一开始就发觉了"四人帮"的罪恶 的先知 者。如果已经决定改正错误,那么首先就应面对事实。

这位同学和我一样,是教员的女儿,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只是目睹了这桩暴行。事隔多年我们还能讨论这件已经十分遥远了的往事,也许,最主要的原 因,并不是 我们更富于历史感或文学癖,更具有反省精神。我们检讨自己,觉得自己应该承担未尽力制止罪恶的责任,然而,我们毕竟没有直接参与这一暴行,没有动 过手,我 们回忆这些也就不太费力。人,应该对自己诚实。然而,如果连不太费力的回顾都懒于作出,那么实在是过于玩世不恭了。虽然往事早已过去,我们却还活 着,只要 是非之心尚存,就割不断对历史的评价。回忆历史,分析个人的行为,几分出自受骗,几分出自卑怯,几分出自残忍,并不只是一种旧事重提,这关联着我 们现存的 道德感和是非观。

离开中学以后,我回去过一次。那是学校举行校庆纪念会的时候。校园里洋溢着录音机播出的乐曲声,以及久别重逢的校友们惊喜的呼唤声。什么都可能回 来,除了 死去的人们。我参加了初中学生的一个班会。学生们要我签名,要我讲点什么,因为有人告诉他们我在高考中考过第一。然而,我说出来的全是些文不对题 的东西。 我说了要学会思考,要有道德勇气。离开了对中学生活的具体回忆,这两句话一定使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在我自己,也是经历了种种变故之后,才理解 了看似简 单的这两句话的重要程度。很多年来,我有时思考着生活中所发生的那些事情的原因。然而,原因再多,也并不能证明那一切是命中注定,无法避免的。归 根结底, 还是因为我们作出了某种选择。也正因为这种选择的存在,我愿意把这段不愿提及的往事,告诉年轻的同学们。


http://www.boxun.com/news/gb/pubvp/2007/11/200711132341.shtml

071113 严家伟:炫耀罪恶,罕见的无耻-看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

请看博讯热点:文革四十周年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11月13日 来稿)
 (四川) 严家伟

     年过五十的人大概还记得 1966 年8 月18 日这一天,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既疯狂又黑暗的日子。在祸国殃民的关于在全国开展"大革文化命"的《5.16 通知》下达三个月后,毛泽东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给他鼓动起来造反的红卫兵加油打气。天安门广场成了疯狂的海洋和疯子的乐园。在这疯狂进行曲中,加进了一支 略带噱头的小调,那就是一个当时就读于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女生把一条红袖章围在毛的手臂上。毛问女生叫什么名字?女生说"我叫宋彬彬",毛又问"是 文质彬彬 吗"?女曰是,毛便说"要武呀"!按理说这是句莫明其妙的废话,但在个人崇拜已达到邪教式的疯狂时,废话也变成了圣旨。该女生立即奉旨更名为宋耀 武。这么 个芝麻大点事,当时的人民日报竟作头版头条配图片的特大新闻报导。好象旧时代的皇上册封了某女是"才人"或"贵妃"一样的不得了。后来坊间就传闻 宋彬彬小 姐乃高干宋任穷之女,想来也是,要贴近毛皇并把手伸到他老人家身上去的人,岂能是升斗小民?万一来个女荆轲,到时"图穷匕见"那还得了!
   
    不过事情的重要性还并不在此,当时党中央喉舌的人民日报要传达的信息,
   
    或曰"天机"就是那三个字:要武呀!彬彬小姐不愧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立马心领神会更名"耀武",耀武者,要炫耀武力也。也就是说这场"革命"不是请客吃 饭,不能彬彬有礼,"君子"既动口更要动手,要暴力,要血腥。所以死人的事不但要发生,而且要"大发特发"。彬彬小姐更名,就是要通过伟大领袖之 口,与彬 彬小姐之身向大家传达这么一个从最高层发出的最高指示。所以就在彬彬,啊不,应该是耀武小姐更名前仅仅十三日,小姐所在学校的副校长卞仲耘,就被 红卫兵用 铜头皮带活活打死,而主持这次批斗会的就是宋小姐,她并在台上放言要"煞煞他们的威风"。也正是凭籍着这伟大的革命行动,她才能有幸在天安门城楼 上向领袖 献上血红的袖章并奉旨改名。紧接着在后面的二十天中,北京就有一千七百多人被红卫兵活活打死。耀武宋小姐也在当时被人誉为女魔头。我虽不敢肯定宋 小姐亲自 杀过人,但她至少是这帮杀人犯的"精神领袖"。魔头之称并不为过。本 . 拉丹也大约没亲自杀人吧,谁能否认他的魔头身份?
   
    随着 1976 年毛的撒手尘寰,树倒猢孙散的"文革"崩盘了。当年许多以斗人、整人、害人、杀人为"其乐无穷"的大小魔头,其中不少人自己也被卷进了阶级斗争的绞肉机, 让人家也来绞上一绞,乐上一乐。不过宋耀武小姐是洪福齐天,并未受到什么"冲击",便悄然离开故土,学笈重洋,飞去大洋彼岸。大有"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 名"的潇洒。由此也可见她非同普通百姓的身世背景了。
   
    按理说,一个在美国这样伟大的民主国度里,经过多年的教育,并且已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搏士的原宋彬彬,后奉旨更名宋耀武,今名宋岩的这位已年近花甲 的女士,应该说已接受了民主的薰陶,对当年那段为虎作伥,残害自已同胞,甚至自己师长的罪行,起码应有一点反思和忏悔吧。然而就在 2007 年9 月9 日宋的母校北师大女附中庆祝九十年校庆之日。宋岩女士"衣锦还校"了,她不仅对当年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歉疚,半点悔意,甚至低调,收敛一点她也不愿作。 更令人吃惊的是该校当局,对如此一个曾对自已的母校和师长犯过血腥罪行的人,竟给予了英雄式的欢迎与接待。再次高调宣扬1966 年 8月 18日文革中她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泽东献袖章的一幕。在校庆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当年所谓的"八, .一八风采",也就是那血染 ----嗜血的风采。这是对当年无数冤魂的嘲弄,是对无数受害者的侮辱,更是对人性和良知极大的挑战与蔑视。而宋女士欣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世界上有人炫耀富,有人炫耀美,有人炫耀才,有人炫耀技能,有人炫耀特长等等。但罪恶与丑陋却很少见人炫耀。你没见过谁展出他偷来的物品,抢来的财宝,或 者杀人犯吹嘘自己杀过多少人,妓女夸耀自己接过多少客吧!说明羞恶之心,哪怕在失足者或坏人的身上也多少有一些。而此次北师大女附中,把中共自已 都彻底否 定了、并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文革,公然有脸翻了出来,如数家珍地摆在那里,展览无耻,炫耀丑恶,并与当年的作恶人共享其"乐"。如此卑鄙,如此 无耻实属 罕见。就拿你们的"党性"来说,也是与你的党中央不但不"高度保持一致",而且大唱反调。当然就更有悖于人类的良知了。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2007 年11 月13 日完稿。
    (2007 年11 月13 日首发《民主论坛》)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06/05/16239_873383.shtml

071206 五柳村日志 "宋彬彬的传说是又一大冤案 北师大女附中没有错"吗?

2007-12-06
 
五柳村编者的话:五柳村发出《宋彬彬入选母校"荣誉校友" 受到海内外关注》后,来看和留言的都比较多,主要是批评,也有一条重复贴了两次的留言,是为宋女士辩解的。
    五柳村中的文章,如有不实,是可以而且欢迎来辩白的。不过这条留言,是想说明宋彬彬当年没有打人,但那些批评文章,也并没有说宋彬彬亲手打死了人,而是指 出那时她是师大女附中红卫兵的头头,今天应该有所自省却看不到。特别是那张给伟大领袖戴红卫兵袖章的照片,是一场大灾难开始的标记,而学校还作为 荣誉拿出 来炫耀,能说是对的吗。这些文章不过是让这些事实不被隐去,如事实不对可以纠正,但辩护者并未能说明北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没打死过人和宋彬彬当年 不是红卫 兵的头头。
    现在将这几篇文章的链接,和为宋彬彬辩护的留言转录在此,并将在五柳村留言版上的两条留言也转贴过来,长期保留,以供大家研究。

陶世龙: 那场浩劫的历史就这样忘却了?--北师大女附中90年校庆引出的话题08.18 图书馆收藏  [加西版]  HTML文本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11.17博客中国版   原件
凝聚记忆与伤痛的花--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3) 11.17 原件   博客中国版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图志》的两幅照片--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1) 11.17  博客中国版   原件
宋彬彬入选"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2)11.17博客中国版    原件

为宋彬彬辩白的留言

请看"看了又看"的"空气清冽的初冬早晨"的跟贴,
宋彬彬的传说是又一大冤案! 北师大女附中没有错.

不知道当年那些残害校长的人能认捐吗?特别是那个大名顶顶的,好了不说了,稍微有点文 革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其人。据说在前不久的年校庆的时候,此人赫然出现,当年的照片还特别突出,不知道对那一段历史,现在的学校当局是和见解?发布者 山鹰
同意妹妹的看法,看了妹妹的这篇文才知此事,想尽微薄之力,表明自己对那个事件的态度。对楼上的说法我有自己的看法,不知是校友吗?传言不是事 实,我们都在现场,谁做的谁知道,我们都是见证人。Old6633

对,我们也是见证人。那天下午我和同学就亲眼看见"那位大名顶顶的"和另一位学姐劝阻打人的同学"不要武斗",劝她们都散了。我们当时很佩服她们 的勇气,因我们不敢。我校有学生访问了许多在场的老师同学,都证明她从没打过人反劝阻过打人的低年级同学。
当一些人甚至是学者不去调查求实而杜撰谣言,把谣言变成了真实,这实际也是对历史和当事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历史的悲哀。公平公正透明应是对待所有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态度,不明了可以去调查,事情会越查越明,而不是越传越真实的。发布者 求实

谢谢您的求实的文字,至少让我和走到这里的其他的朋友明白真相。我也搜索到了关于宋女士的文字,都是负面的,让人很疑惑,疑惑校方怎能接受如此的 衣锦还乡。知道是一例冤枉,为宋女士感叹,我心释然,平和了一些感慨,添加一些省思。发布者 秦纶
) 发表于 2007-12-03 23:04:53  [) 发表于 2007-12-03 23:04:53

其他网友的评论
真的不知道北大附中的校长们是怎麽想的,也许又是一拨文革后出生的孩子,四六不懂?可是进了那麽一所学校,应该知道学校的历史啊!都这个年头了, 还拿宋彬彬的事当招牌!回家问问父辈们,难道一点是非也不懂?让人匪夷所思!!!
西安
李俊华2007-12-04 15:21
看到北师大附中校庆的事,确令人愤怒!仅仅过去了四十年,就有人在有意无意的忘掉那段耻辱!要我说,今天的校长该走人了!我们确实不该过多的责怪 宋本人, 但是那段历史的是非确实是要清楚的,这件事提到附中的校庆上来炫耀就是耻辱!全校的耻辱,也是知识界,知识分子的耻辱!   匿名者2007-11-20 08:4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19/23/16239_909634.shtml

071219 五柳村日志 一卞仲耘之死目击者留言为宋彬彬说明责任

2007-12-19

五柳村编者的话:这是一位网友在五柳村纪事中〈"宋彬彬的传说是又一大冤案 北师大女附中没有错"吗?〉一文后的留言,宋彬彬没有参加打人,别的记述也注意到了,至于她当时起的作用,外人是不清楚的,所以亲历者出来说出真相就很重 要,不过归根到底还在于对历史要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要有反省。现在大家更关注的其实还是通过这一现象反映出来学校当局的认识。照我看,这位留言 者所说是 比较公允的,故转发过来,供大家评论和知情者补充。 --2007/12/19。下面是留言全文:

说真话 @ 2007-12-19 14:14 电邮: 4838zym@sohu.com

    关于卞仲耘之死,我也说几句。我是师大女附中67届高中学生,我是当年事件的目击者。现在很多关于卞校长之死话与当年事件真相有出入。1966年8月,在 工作组被撤走后,学校处于极端无政府状态。1966年8月初的一天,学生在学校大操场揪斗校领导,卞仲耘也在其中,当时虽有殴打,但并未到武斗的 地步,真 真的残忍是在对校领导的集体揪斗之后。当年高一的几个女生在对校领导的集体揪斗后,将卞仲耘拉到实验楼前,主要是3至4名高一女生用带铜头的皮带 和棍子抽 打卞校长,可以听到皮带打在身上的"仆仆"声,可以看到被抽打后卞校长背上白色衬衫下渗出的血迹......。我没有勇气继续看下去,所以卞校长 是否当场 被打死,我不能证实。但是我能确认,实验楼前对卞校长的毒打宋彬彬并未在场,多半也是事后才知道的,因为大操场揪斗后学生已经散 了。所以卞 仲耘之死并不是如一些人说的是"那么多学生对她不停地殴打",而确确实实是"个别学生特别残忍而造成的"。宋彬彬就因为给毛带了红袖章,就因为毛 的一句 "要武嘛",她就变成了"宋要武",变成了标志性人物,这一切都是历史强加给她的。实际上宋彬彬并不是宋要武,应该说是宋要武变成了标志性人物, 而不是宋 彬彬,她从来没有打过人,也没组织过打人,并很早就淡出了女附中的文革运动,当时的校革委会也并没有起过什么作用,各班多半是自己在组织批斗,包 括批斗本 班的"黑五类"。要宋彬彬对女附中的运动负责,终生背负杀人的罪名,不公平。我要问,当年真正的打手为什么至今没有勇气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我 想,这几个 人虽然也是被当年的运动所裹挟,但能如此将人性中最丑恶、残忍的一面付诸实施,不该自己承担责任吗?到了已步入老年的今天,难道从来没有过反思和 罪恶感 吗?我还想问,现在很多写当年事件真相的人,是否真正亲历了当年的事件或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还是以讹传讹?反思很重要,总结历史很重要,但都 应该基于 "事实真相",客观地、理性地、公正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希望,现在的实验中学在写校史时,更要写出历史的真实,千万不能再以讹传讹了。对于宋彬 彬,我觉 得她40年的沉默是出于无奈,因为没有人会相信她(但在她们班里她始终是被信任和喜爱的),那么现在也实在没必要作名校友,没必要再成为公众人 物,这点是 她的不明智(据说她拒绝过,但最后还是接受了提名)。
       关于我自己,我只是当年事件的目击者,一个当年既不是红卫兵,也不是"黑五类"的"被团结对象",一个当年常常要因 "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不断反省自己的弱者。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207/22/39427_184904671.shtml

1201 宋彬彬: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想说的话

2012-02-07



       文革爆发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面对社会上关于"宋要武"的传说我一直保持了沉默。一方面是因为传说不等于事实;另一方面我深知自己无论说什么都只会引起更 大的波澜。想到文革中那么多人受到冤屈、迫害,甚至致残、致死,和他们相比,我这又算得了什么,不说就不说了就不说了。近几年,为了搞清楚在那个 年代、在 那一天,在我们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许多人站了出来,从不同的角度记述或讲出自己的经历和反思,渐渐复原出当年的真实面貌。作为当事人的我也问自 己:在那 些天我做了些什么?我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在寻找真相和反思自我的过程中我最终明白,再继续沉默,不仅是对历史不负责任,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那 些因说了 真话而直面社会质询和责难的校友们的伤害。我应该讲了,哪怕风波再起,哪怕再次面对灵魂的拷问。我相信,这已不是四十年前。
 
  一、关于两宗"罪行"
 
  综合各种文章和传说的内容,我的"罪行"大体归结为两宗:一是文革初期组织过红卫兵的杀人比赛,自己亲手杀了七八个人。二是1966年8月5 日下午北 京师大女附中(简称"女附中",现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下简称"实验中学")部分学生游斗校领导发生了暴力行为,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卞仲 耘不幸遇 难。我被认为是施行暴力的"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
 
  第一宗罪名,早在1966年大串联期间就开始在各地传播并广泛流传、形成文字见之于多种书刊杂志,比如某著名学者在其《自撰年谱》中就加以引 用。但也 有文章表述了不同的看法。2008年,原北京十一学校的一位老师撰文指出,他若干年前所写文章中提到打死七八个人的学生,并不是宋彬彬。
 
  第二宗罪名,虽然在80年代实验中学已经为我做过明确的组织结论,说宋彬彬在学校文革中没有打人和暴力行为,但此结论无人理会。90年代以 来,在一些 文革研究者的笔下,我成为"八五事件"的责任人。这个说法更被国内外多人援引而逐渐扩散。2002年美国出版的一本严肃的学术论文集中有一篇文章 也持类似 说法。我觉得不能再回避了,从此时起,我开始认真地回忆和整理我在文革初期的经历。
 
  2003年春,我给刘进打电话说起这个想法。之后,我开始找同学了解当年情况,帮助自己回忆。2006年,我和一些同学集中走访了不少老师、 校友,后 来还开过几次座谈会。在我们班(女附中66届高三3班)两次班级座谈会上,十几位同学敞开心扉,从文革前的教育、切身的感受一直谈到文革初期学校 发生的几 件大事,她们具体、生动的叙述唤起我不少记忆。还有校友找出了文革时期的笔记或给我写了文字材料,有的校友和我一起做了多次的交流,帮助我回忆、 梳理、分 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基本理清了自己文革前的思想状况和文革开始后头三四个月的经历。
 
  二、文革前后
 
  1960至1966的中学六年,我都是在女附中度过的。上初中时大家都很单纯,除了上课,脑子里没有别的,就是玩,直到初中毕业我连入团申请 书都没写过。
 
  1963年我升入高中后,学校阶级斗争教育开始明显加强。虽说有"讲成份但不唯成份"的阶级路线,但团内还是做了在发展工作中贯彻阶级路线的 报告,要 重点培养干部子弟。在团组织的帮助下,我高一入了团。入团后,我觉得自己政治上比较幼稚,所以愿意和比我成熟的同学接近。那时我每天给刘进补习俄 语,因为 她一贯反对同学中的骄娇二气,反对干部子弟特殊化,在早锻炼和劳动时特能吃苦,还敢于在课堂上提问题,所以我对她的印象很深。我觉得要当无产阶级 革命事业 的接班人,就应该像她那样自觉锻炼。那时,我们班组织过不少活动,像从学校步行去爬鹫峰,给革命母亲夏娘娘扫墓,请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讲革命故 事,等等。 我们每天学毛选,以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为榜样,批判头脑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雷锋的很多话成了我们的口头语:"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做一颗 永不生锈 的螺丝钉",还有王杰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班里同学的思想也很活跃,大家常在政治课上提出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不清楚就问老师,但课任老 师经常回 答不了,于是学校派教导处副主任梅老师教我们班的政治课。
 
  1966年春季开学后,报刊上的批判文章不断,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那时我们高三年级已经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进入复习备考阶段, 可我们无 法静下心来学习,觉得不让"江山变色、国家变修"比高考更重要。1966年4月我入了党,学校16名学生党员组成了学生党支部。当我们得 知,1965年在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背景下,北京四中、六中、八中发生学潮的消息时,都很羡慕,认为他们提前经受了阶级斗争大风大浪的考验,希望女附中也能有这样 的机会。 在学生党支部会上,大家热烈讨论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分析什么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表现,对我校在贯彻教育方针上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还和负责 学生党支 部的梅老师展开讨论或辩论。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那天一早,高三 的学生党 员刘进、马德秀来学校找我(我是住校生)。刘进说:"现在党号了,咱们原来提的意见可以说出来了,你愿意写大字报吗?"我想,这保卫党保卫毛主席 保卫社会 主义的斗争,这些意见在支部也讨论过,因此当即表示同意。我们连草稿都没有打,三人边说边由刘进写在旧报纸上。她签名后,我和马德秀也签了名。
 
  现在我已记不清楚大字报的标题和具体的措辞了,只记得是对学校不让我们高三学生参加运动有意见,说学校教育路线上有问题。近年,有几个同学回 忆起大字 报的题目是"校领导把我们领向何方",开头的一句话是"外界革命形势轰轰烈烈,学校却是死水一潭,学校一心想引导的是让我们进行高考复习……"大 字报贴出 后,学生们议论纷纷,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有不少人也开始写大字报声援。学校一下子乱成这样,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有老师批评我们这样做是"反 党",校党总 支的老师也害怕我们滑向右派学生。当天下午他们在一间大阶梯教室里帮助教育我们,可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贴大字报就是反党。6月3日晚,团中央的几个 干部来到 学校,他们说我们贴大字报做得对,做的好,坚决支持!还说我们是毛泽东时代的好学生。听到他们的肯定,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6月4日,由团中央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正式进校。上午,工作组召开全校大会,传达了北京市委提出并得到中央批准的八条意见,【1】强调要把全校 师生团结 在党团组织周围,有序地开展文化革命,不要搞过激行为,让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文化大革命,把学校的运动深入下去。听到这些话,我心里踏实多 了,觉得有 党派来的工作组,学校乱的局面就可以扭转过来了。工作组进校后,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但具体忙的是什么多已记不清。经过这几年的调查了解,忆起 了一些, 特别难得的是一位同学还保留着当年的笔记,据此我整理出以下记述。
 
  6月6日,在工作组的主持下成立了"女附中革命师生代表会",其中学生代表会(简称"学代会")主席是刘进,副主席4名,我是其中之一。我们 分头负 责,把工作组开展运动的要求布置给各年级的核心小组,年级再布置给各班的核心小组。每天还要收集执行情况向工作组汇报,大家天天十几个小时地忙碌 着,也不 知道累。教师代表会只有两名老师,由他们负责组织老师的学习和写大字报。不久,在工作组的领导下,学生都在本班教室按布置的计划来学习毛选和党报 社论、写 大字报,下午在校园看大字报。
 
  6月17日,学校贴出了第一张反工作组的大字报。学生立即分为保、反两派,聚在宿舍楼前展开大辩论。当时,我们学代会的同学都不同意她们这种 作法,认 为工作组是党派来的,运动也在有序深入,对工作组有意见完全可以提出来,为什么非要贴大字报呢?6月21日、22日,工作组在大操场主持召开了两 个半天的 揭发批判会,主要是批判以卞仲耘为首的校领导所谓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会上,一位管过人事的老师揭发卞校长是假党员,激起了学生的愤怒。随后,校 外人员袁 某带着儿子和母亲在工作组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哭喊着冲到台上控诉卞校长有生活作风问题。她们边哭诉边揪打卞校长,会场一下子就失控了。几个原来站在 台上拿木 枪的高年级同学开始用木枪捅打卞校长,还不断有学生、老师跑到台上喊口号质问、推打,卞校长当时就吐了。揭发出卞校长的这些问题让师生感到惊讶、 气愤,但 是出现打人的混乱局面,我觉得这不符合中央八条,即便是出于义愤也是不应该的。6月27日,出现了第二张反工作组的大字报,这一次没有引起太大的 反响。6 月底,工作组在全校公布了"卞仲耘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7月初,女附中被划为四类学校,卞仲耘和胡志涛两位校领导被划为四类干部。全校师生集 中对卞、 胡等校领导的所谓罪行"梳辫子"、深批深挖。工作组除了具体安排运动进程外,还提出了"边学习、边议论、边揭发、边批判"的口号,学生按班级每天 半天学 习、半天揭批。一位同学当时的笔记记录了6月底传达了李雪峰、胡克实的报告,布置的讨论题有"放手发动群众和加强领导的关系"、"文斗和武斗哪一 个水平 高"等等。
 
  7月5日上午,胡启立、张世栋(女附中工作组组长)带着刘进和我到中南海向邓小平汇报学校运动情况,卓琳也在场。当时主要是工作组汇报,邓插 话或集中 讲几点。很多原话我已记不清了,记得最清楚的是听到袁某带人冲会场时,邓当即说这是个坏人。邓强调一定要加强党的领导,尽快恢复党团组织正常工 作;一定要 制止在校园出现红卫兵组织;恢复团组织的办法就是把学习好、思想好、有影响和号召力的学生吸引到团组织周围,让闹事的没有领头人。还说要和反工作 组的同学 辩论清楚这些问题,缺席辩论也可以;说运动每发展一步都要排队分清左中右;还说哪里有那么多修正主义,一个学校顶多一两个,要抓紧解放大部分的干 部和教 师。当天下午,张世栋在全校讲话,号召开展"要不要和工作组争夺领导权"的辩论,辩论进行了三个半天。那几天满校园贴的都是批驳反工作组同学的大 字报,有 些同学还被追着打骂,一些人回到家里还有家长找谈话。
 
  7月20日前后,大部分同学去邢台军训;少部分从高年级各班抽调的同学参加对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集训;一部分所谓有问题的学生还被安排到郊区 农村劳 动。我参加了集训。集训是按照"四清"的方式进行的,当时把所有教职员工都编成小组,先自己做准备,准备好就在小组发言,由学生主持小组会帮助他 们,让他 们早点"洗澡、下楼"和争取重返讲台。
 
  集训开始不久,传来了毛主席批评工作组的消息。7月29日,人民大会堂召开万人大会,李雪峰在会上宣布了北京市委撤销工作组的决定。7月30 日下午女 附中工作组宣布撤出学校。那几天听的最多的话就是让学生自己解放自己,自己起来革命。还说革命就是要"运",要"动",要靠自己。虽然我知道这是 中央的部 署,可撤了工作组的感觉就像找不到组织一样,我搞不明白自己怎样去"运动",不明白工作组怎么就成了阻碍文化革命运动的消防队,也不明白我们跟着 工作组走 怎么就犯了错误。
 
  8月1日军训的同学返回学校时,校内外已出现血统论的对联,校园里很
 
  乱。当时有不少干部子弟为对联叫好,认为是长了"红五类"的志气;但也有说这样刨个三代四代,咱们"红五类"也要变成混蛋的;更多的同学因感 到喘不过 气来的压力而沉默。在辩论对联时,我觉得它不符合党的"重在表现"政策,不利于团结大多数,对这种霸道和咄咄逼人我很反感;但有不少人说它客观上 起到推进 运动的作用,而且矫枉必须过正。在对联问题上,我是有困惑和有保留的,但我没有公开质疑。
 
  工作组在校期间,少数反工作组的学生已游离于校外,并成立了自己的组织"红旗"。工作组撤离后,"红旗"的骨干学生回到学校。据初三和高三几 位同学回 忆,原来"红旗"的骨干学生于7月31日在食堂布告栏贴出成立"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简称"主义兵")的大字报。党中央、毛主席肯定了反工作组是 正确的, 她们成了革命的左派,而我和原学代会的成员都跟着工作组犯了错误,成了"保守派"。对于下一步运动应该怎样搞,学校的形势会怎样发展,自己应该怎 么办,我 感到很迷茫。
 
  8月5日下午,发生了因本校学生的暴力行为导致卞校长死亡的严重事件。我事先不知道要游斗校领导,事后了解是高一部分学生发起的。那天下午, 刘进、我 和一些同学聚在东二楼原工作组的办公室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办,几个初中学生跑来告诉我们有人在大操场打人了。刘进、我和几个原来学代会、核心小组的 同学赶快 跑到操场,看到卞校长等五个校领导被学生押着游街,他们有的拿着簸箕,有的头上扣着纸篓,脸上身上都很脏。我们劝她们不要打人,她说,现在工作组 撤了, "黑帮"都神气了,今天让他们游游街有什么不对?!我们说,不是不让斗"黑帮",但斗"黑帮"也不能打人呀,打人不符合党的政策。她们说话了,我 们让围观 的同学散开后,就回东二楼了。后来,低年级同学又来告诉我们说后操场上打人了,刘进和我赶去,看见后操场聚了不少同学,校领导被人逼着挑土,筐装 得很满, 挑不动就要挨骂挨打。刘进和我劝告那些监管校领导的学生,说劳动就是劳动,一定不要打人,筐那么大,他们的确抬不动。看她们没有表示异议,我们就 离开了。
 
  8月5日傍晚,又听说卞校长躺在后操场,人快不行了。刘进、我和一些同学赶快跑到后操场,当时李松文老师也在场。刘进让工友打开了后门,大家 一起用手 推车把卞校长推到邮电医院。起初大夫不敢救,说是"黑帮"分子不能救,于是我们和医护人员发生了争吵。刘进说必须抢救。据一位同学回忆,我当时说 共产党有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俘虏还要优待呢。据李松文老师近年回忆,医院要求出示学校证明,但当时不可能开具这样的证明,李老师问是否可以签名作证?医院 同意了, 并说必须有老师的签名才行。于是李老师带头签名,并征得几位在场高年级学生(包括我和刘进)的同意,写下了6个学生的名字。李老师把签字的纸条交 给大夫 后,医院才开始抢救。一个多小时后,卞校长抢救无效死亡。
 
  近年来我听到一个说法,说我在事发后对卞校长的丈夫王先生说,我从远处看到了卞校长躺在宿舍楼前。我不记得与王先生交谈过有关卞校长之死的 事。我曾找 了一些同学、老师询问,她们对此也没有印象。所以在这里我只能说,我确实不记得有这次会面,也不记得在文革中与王先生有过其他个人接触。
 
       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和看到这种场面,我很害怕,也很紧张,卞校长问题还没有定性就被打死了,这可怎么办啊。刘进说应该赶快向市委汇报,于是我们和一些还在 医院的同学连夜走到北京饭店去找市委领导,市委第二书记吴德接见了我们。吴德听了汇报后半天都没有说话,后来才慢慢说的。刘进和我都记得他说的大 意是:这 么大的运动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也难免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死了就死了……你们不要担心、害怕,回去注意保密,不要扩大影响。
 
  走回学校后,大家心里很乱,几个人坐了一夜。我们刚跟着工作组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不知道怎样才能继续参加运动,学校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现 在虽然上 级讲话了,但"这么大的运动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该怎么理解?"人死了就死了"该怎么理解?我们又该怎么办?但无论怎样,应该尽快将卞校长死亡的 消息和吴 德讲话传达给全校师生。刘进是原学代会主席,她说就由她来说吧。第二天早上,刘进通过广播向全校宣布卞仲耘死亡的消息,传达了吴德的讲话,包括那 句"死了 就死了",还说以后不许打人了。
 
  在那些天里,我们在一起议论最多的是再这样乱下去不行了。8月8日,刘进、我和一些同学一起商量怎么办,有同学提出成立女附中的"文化革命
 
  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委会"),想以筹委会这种有组织的形式继续革命,参与运动。于是,按工作组在校时学生代表会的思路,由刘进担任筹委会 主任,我和其他几个同学担任了副主任。
 
  通过2003年以来的调查和回忆,女附中的红卫兵应该是筹委会成立之后出现的。那时红卫兵运动开始席卷北京城区各中学。说出现,是因为女附中 的红卫兵 没有贴大字报宣布成立,也没有章程和组织机构,很松散,所谓家庭出身没有问题的同学,认为自己是红卫兵的,那就是了。红卫兵和筹委会由同一批人负 责,我也 是负责人之一。8月18日前两天,我们接到去天安门广场集会的通知后,各班都开始做准备,主要是制作红卫兵袖章和标语牌,为了能戴着袖章参加集 会。
 
  8月18日那天,是由刘进带队去的,学校的队伍很早就到达了天安门广场。听到广播中说让一些学校派人到天安门城楼下集合(分配给女附中40个 名额), 刘进让我选人带队去,她留下照看学校的队伍。到了天安门前,我们才知道是要上城楼。那时,毛泽东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已在天安门城楼上。被邀请登上城 楼的中学 生有上千人之多,学生中胆子大的都去给中央领导人戴红卫兵袖章。我本来戴的是没有字的红袖章,临上天安门时,有个同学说她的袖章有"红卫兵"三个 字,比我 的好看,就把她的给了我。在天安门城楼上,我身后一个男生(后来知道是师院附中初中生)看到别人都上去给领导人献了袖章,就推了我一下说:"你这 袖章挺好 的,为什么不去给毛主席献呢?"当时,我旁边站着公安部长谢富治,他原来跟我父亲在一起工作,也认识我。我问他,我能不能去给毛主席献袖章,初二 年级的一 个同学也说要去献红领巾,他同意后我俩就过去了。毛主席并不认识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是哪个学校的。他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啊?"我说叫宋彬彬。 "是文质彬 彬的彬吗?"我说:"是。"毛又说:"要武嘛。"当我从天安门下来见到同学们时,大家围着我问长问短十分羡慕,都觉得这不只是我而是大家的光荣学 校的光 荣。
 
  8月18日下午返回学校后,《光明日报》一位年轻的男记者来采访我,我就把那两句话讲了。他让我写下来,我说就这么两句话不用写了吧。后来我 和几个同 学说起记者约稿的事,她们也说就这两句话有啥可写的?我没有想到,8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署名 宋要武, 括弧宋彬彬。看到那篇文章我很生气,对同学说,怎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随便写文章登报呢?怎么还把我的名字也改了?我的名字是父母给起的,我根本 没有想过 要改名啊。我们班一个同学也说,怎么能叫"要武"呢?太不好听了。
 
  现在重读那篇《光明日报》的文章,文中对"要武嘛"三个字大做文章,这哪是我能写出来的。接着《人民日报》转载了《光明日报》的文章。从此, 宋要武的 名字满天飞,全国各地都有人给我往学校写信,大部分写的是宋要武收,也有写宋彬彬收的。这么一来,别说宋要武,就连宋彬彬这个名字我也不能用了。 几个月 后,班里几个同学帮我改名,她们翻字典翻到"岩"字,我就改名叫宋岩了。
 
  当时我曾对刘进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她问什么意思?我说猪壮了就该被杀了。当天回到学校后,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几个同学来找刘进和我,其中有 一个是反 工作组的骨干。这个同学对我给主席献袖章很气愤,她认为我们犯了保工作组的错误,没有资格给毛主席献袖章。还说这样做是不分是非,不利于运动向正 确方向发 展,应该纠正。我们觉得她说的对。原来我们是想自己解放自己,继续参与运动,没有想到这种作法是延续了保工作组的错误,所以我们不应该也没有资格 再担任筹 委会的职务了。8月19日,刘进和我写大字报声明退出筹委会。
 
  大字报贴出后,筹委会陷入瘫痪。此刻,我多少感到了斗争形势的复杂,之后还有不少记者想来采访,我一概谢绝。外校红卫兵有事来找我,我也
 
  回避了。有学生来学校设法找到我,看到我后很失望,说"要武"怎么是这个样子啊。对"8·18"后的暴力升级、打人成风,我感到不解,我们班 曾抄了几个同学的家,我没去,也没有参与社会上的"破四旧"、抄家、打砸抢暴力活动。
 
  8月底,王任重把我和刘进叫到钓鱼台,动员我们去武汉保湖北省委。刘进不去,她说不是要自己解放自己吗?为什么湖北的事让我们去?我答应去 了,因为抗 战时期王任重是我父亲的老部下,在冀南抗日根据地发生大灾荒时,他俩还同拉一个犁杖一起耕过地,我信任他,对他有感情,同时也觉得反省委不对。9 月初,我 和高一2班的4位同学一起去了武汉,我们都是女附中的红卫兵。到武汉后,湖北省委安排我们住在省委招待所,在我们之后来的清华附中的几个学生也住 在这里。 当时,有好多保省委的大学生来找我们,让我们支持他们。我说我们得先了解情况,然后再做结论。于是我们去了武钢和好几所大学看大字报,开座谈会。 跑了几天 后,大家一起讨论,看该不该炮打省委。最后的结论是,湖北省委基本是好的,应该三七开。当时我们是边讨论边写草稿,都是分析说理的,没有带一个脏 字。文章 写好后就交到了省委。
 
  记不清楚是第二天早上还是第三天的早上,我们看到当地报纸中夹带着署名宋要武等人支持湖北省委的公开信,一看我们5个人全都傻了。因为这根本 不是我们 的原稿,对湖北省委,公开信说的不是三七开或者二八开,都成了一百一十开了,不但措辞激烈,还夹带着当时流行的骂人粗话。我非常气愤、不解,立即 去湖北省 委找到负责同志询问。他和我谈了很长时间,声泪俱下地说:"我们跟着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抗战八年吃了多少苦,牺牲了多少同志,现在要打倒我们, 我们怎么 会是反党、反毛主席的呢?"说老实话,我很同情他们,不相信他们会是反党反毛主席的走资派。我说,我们可以声明支持省委,但你们也要实事求是,那 个公开信 不是我写的,你们不能以我的名义发表,而且我也不叫"宋要武"。他们同意我写一份声明,交给省委印发。当晚我就写好了一份简单的声明,说原来发出 去的公开 信不是我们5个人写的,我也不叫宋要武,但我们觉得湖北省委是好的,不同意打倒省委,也不愿意看到两派群众的对立。这时有人突然通知我,说我父亲 病重,火 车票已经给我们5人买好了,我心里着急就把写好的声明交给他们了,请他们一定帮助尽快印发。
 
  回到家里,见到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爸得了什么病,我妈说你爸没病啊,我这才明白,实际上是湖北省委想支走我。我跟妈妈讲了经过,她劝我以 后不要再 提这事了。妈妈说他们那样做的确不对,但他们是在危难关头,已经被斗、被打、被逼无奈了,处于那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出此下策,想利用"宋要武" 的名声保 自己。听了妈妈的话,我理解老干部们真的很无奈,以后也没提过武汉之行,但那种在不知不觉中被利用的感觉我无法忘记。从武汉回来后,班里同学见到 我,说你 这个不懂政治的人怎么卷到政治里去了?从此,我远离运动成逍遥派,连对学校的运动都不闻不问,更没有去参加"西纠"、"联动"等老红卫兵组织。尽 管如此, 社会上关于"宋要武"的传言一直没有断过。1968年初,江青在一次大会上骂了我父亲,说宋任穷的鬼女儿去武汉保了湖北省委如何如何。4月我和妈 妈被押到 沈阳软禁起来,与外界基本上失去了联系。
 
  1969年初春,我从沈阳逃出来到内蒙牧区找同学插队,人还没到,谣言就
 
  先到了,说"宋要武"杀人放火、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当地老乡很害怕,不敢收留我。要不是北京知青们把自己口粮、衣物匀给我,并鼓励我坚持下 去,我真 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样走。插队时我一直埋头劳动,得到牧民的理解肯定。1972年春,在牧民老乡和大队公社领导的推荐下,我被一所大学接收,后又 因谣传被 退掉。老乡和知青都去反映情况,最后是负责锡盟招生的金老师顶住压力想办法录取了我,让我走进长春地质学院的校门,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幸运地开 始求学生 活。此后,我不提过去,不提家庭背景,只想远离喧嚣,认真学习和工作,平静地和家人生活,与同事和朋友相处。
 
  1995年,我校一位校友(68届高中)在香港发表了《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她在文章中第一次将8月5日校长之死和8月18日我在 天安门上 给毛带袖章联系起来,作为因果关系来论证。2004年,她的又一篇文章《卞仲耘之死》,更是多次提到我的名字,甚至直接指出我是导致校长之死的红 卫兵暴力 事件的负责人。她举出的唯一证据是前面说到的那个为抢救卞校长而给医院作担保的7人名单,她说:"这7人中有6人是红卫兵学生。名单上的第一个名 字是宋彬 彬,该校高三学生,红卫兵负责人。"实际上,名单第一个名字是李松文老师,我的名字写在最后。多年以来,该校友的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舆 论普遍接 受了她的引导,认为是宋彬彬带领红卫兵打死了校长,因而八一八受到毛的接见,毛给我改名"宋要武",同时我的父亲还被升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一些中 外学者也 将这一讲法写入文章或专著中,以讹传讹,还被不少人添枝加叶,以耸人听闻的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002年,美国出版了一本性学研讨文集,其中有一篇美国女学生EmilyHonic研究卞仲耘之死的文章,她根据那位校友的说法,把我和 "八五事件"联系在一起,并把我给毛献袖章与我父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联系在一起。
 
  有美国朋友说,这样的说法太吸引西方人的眼球了。他们认为,社会上的谣言可以不理睬,而一旦写进学术著作性质就不一样了,影响恶劣。他们建议 我表明态 度,说清情况,必要时诉诸法律。后来,我的一位美国朋友与Honic及出版社进行了沟通。他们了解真相后向我公开道歉,并承诺如该书再版会予以更 正。 (2)在此之前,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导演卡玛也曾动员我接受她的采访,起初被我谢绝了。后来发生了这件事,大家都劝我不要再沉默,他们认 为在一个 严肃的场合说明事实真相,是对历史负责任的表现。这样,我才在纪录片杀青之际接受了卡玛的采访,从2003年开始调查回忆自己在女附中文革初期的 情况。
 
  有人不理解我在影片中为什么不露面?因为我不想在美国成为公众人物而再次卷入舆论的漩涡,更不愿单位同事和家人的平静生活因我而受到干扰。
 
  三、我为什么参选"荣誉校友"
 
  2007年,实验中学要举办90周年校庆并评选90名知名校友(正式名称为"荣誉校友")。有同学推荐了我,并通过了学校的初选。当时我的第 一反应是 拒绝。后来,在一些同学、朋友的劝说下,我接受了他们的看法:这是为自己澄清的机会。这期间,我也犹豫过,也曾想退出,怕接受提名给母校带来负面 影响。可 同学们告诉我,已进入了评选程序,如退出就等于默认了那些谣言。而且,我退出也会给学校和推荐人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样,我在犹豫不决、进退维谷中 参加了 "荣誉校友"的评选。我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和大气系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女博士,这是我被推选的理由。
 
  同年3月,我们班准备制作一张名为《六十回眸》的光盘作为校庆礼物,也是为我们自己共祝花甲。关于光盘的图文,班里形成共识,不提8·18, 不用我给 毛戴袖章的照片。因为我接受了"知名校友"的评选,所以班里把这个原则也反映给校庆办公室和校领导。我按班里的要求,把自己离校后的照片选了一 遍,选照片 时我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写下一些抒发感情、说明背景的话,以供做光盘时参考。这些材料我在4月底发给了做具体工作的同学,没有想到这封私人邮件会 上传到学 校"荣誉校友"评选的网络上。7月23日,我在母校网站上发现非常惊讶。更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关于我的"个人简介"里还有8·18我给毛戴袖章的 内容。我 马上找到刘进,请她和学校联系,要求校庆办公室将关于我的图文全部从网上拿下来。虽然刘进和我多次催促,但直到校庆活动结束仍未见改变。
 
  在校庆活动当天,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那张照片竟然放在大幅展板上,先竖立在人民大会堂的活动现场,后又陈列在校园里。《90年辉煌——北京师 范大学附 属实验中学90年图志》的第三章也用了这张照片。我当选为荣誉校友一事在海内外迅速被热炒为政治事件,实验中学的校庆也由此成了为文革翻案、替红 卫兵张目 的活动。网上流传着不少声讨我的文章,最严重的指控就是我与卞校长之死有直接关系。读了这些文字,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一是为文革中的死难者感到伤 痛;二是 为谣言难以澄清而心力交瘁。我希望过平静的生活,可是这个简单的愿望却难以实现。我想说清真相,但说什么都会被误解。我终于明白,试图通过一次校 庆活动澄 清自己的想法,在政治上是多么幼稚;同时也认识到,实验中学的校庆之所以会演化为一个事件,是因为它再次触动了文革受害者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文 革的阴还 远远没有散去,我只考虑为自己澄清名誉而去参加荣誉校友的评选是错误的不明智之举。
 
  四、我的反思和道歉
 
       40多年过去了,我曾一次次地问自己,为什么会参与写女附中的第一张大字报?答案是,在那个年代自己满脑子想的都是保卫党、保卫毛主席,不让资本主义复 辟,都是响应党的号召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自觉地在阶级斗争的大风浪中经受锻炼。后来,我逐渐认识到,尽管文革是全国性的运动,但具体到我们学 校,这张 大字报实际上起的是拉开学校文革序幕的作用。我参与写了,就应当承担责任。作为女附中的一名学生,我永远忘不了1966年8月5日这一天。校长被 自己的学 生殴打折磨致死,这是女附中的奇耻大辱,也是我和许多同学心中无法解开的结。我从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我不能原谅自己那天的阻止不力和反应迟缓, 正当盛年 的卞校长因受尽自己学生的凌辱和折磨而失去了生命,卞校长的丈夫失去了妻子,卞校长的儿女失去了母亲。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八五事件"中不幸去 世的卞仲 耘校长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向她的家人和所有"八五事件"中受害的校领导及其家人表示深深的歉意。文革后,我一直想去看望王晶垚先生,当面表达我的 歉意。但 是,我的处境又使我不能不谨慎行事。2006年清明期间,几位同学去看望了王先生,向卞校长的遗像献花以表达我们40年来的思念、哀悼与歉意。我 想去又不 敢去,我不想因自己的敏感身份,给老人带去刺激和哀伤。
 
  女附中的"八五事件",是长期以来"阶级斗争教育"的产物。当时,工作组因为犯了压制群众革命的错误而被撤走,党报社论号召群众自己解放自 己,自己起 来闹革命。因此,绝大多数同学想的也是怎样才能跟上革命形势的发展。8月5日,学生发起游斗所谓"黑帮",出现了暴力局面,导致卞校长不幸去世。
 
  "阶级斗争教育"让我们大多数人在看见校领导被施暴时,虽然心里同情,但不敢说什么,更不可能站出来坚决反对。一些无力的劝阻虽暂时缓解了事 态,但根 本无法制止新一轮的殴打折磨。现在我认识到,这种对生命的集体性漠视也是发生悲剧的重要原因。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对上述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我将 以对母 校、对文革受难者、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继续进行反思。我更期望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永远不要再发生那样的动乱和悲剧。
 
  写于2007年12月,2012年1月改定
 
  注释:
 
      【1】八条要求:(1)大字报要贴在校内;(2)开会不要妨碍工作、教学;(3)游行不要上街;(4)内外区别对待,不准外国人参观,外国留学生不参加运 动;(5)不准到被揪斗的人家里闹;(6)注意保密;(7)不准打人、污蔑人;(8)积极领导,坚守岗位。摘自郑洸《共青团历史上的人和事》中国 少年研究 中心,青运史研究文库,2005年内部出版,第219页,
 
      【2】美国女学者Emily Honic及出版社的道歉信见《亚洲研究通讯》2003年春季刊(总第48卷第2期)。
 
       王友琴:恐怖的"红八月"
 
       宋要武: 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袖章
 
       人民日报1966.08.21
 
       十八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我看见了我们最最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我心里激动极了。当时,我向主持大会的一位同志要求献给毛主席一个红袖章,以表达全体"红卫 兵"战士对毛主席的无限信仰,无限热爱。他把我带到了主席跟前。我满怀激情,把"红卫兵"的袖章戴在了我们伟大领袖的臂上。

       毛主席高大魁梧,红光满面,身穿一套绿军装,戴着一顶绿军帽,鲜艳的红领章红到了人的心坎上。看见主席这么健壮,我心中感到有说不出的幸福,真想高喊:祝 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宋彬彬。"主席又问:"是不是文质彬彬的彬?"我说:"是。"主席亲切地说:"要武嘛。"

       回来后,我心中一直平静不下来,耳边总回响着毛主席的声音:"要武嘛。"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看到了自己离主席的要求差得太远了,给我指出了前进的 方向。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干的并不好,却见了毛主席。我能亲手给他老人家戴上了红袖章,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也感到十分惭愧,但我干革命的决心也因 此更足更 足了。我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要武,要闯,誓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解放前,我们的革命老前辈就是跟着毛主席,紧握枪杆子,闯江山,打天下,用革命的暴力打出了一个新中国。这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要武嘛",这个真理过去 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这个真理对中国适用,对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也都适用。

       今天,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要向革命前辈学习,也要武。毛主席身穿绿军装接见百万群众,这也就是要武的精神。毛主席向来 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要"舍得 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就是要我们发扬敢闯、敢干的革命造反精神。过去,修正主义的教育制度紧紧地束缚着我们,想把我们革命的棱角都磨光磨圆,把我 们磨成不 敢造反的文质彬彬的书呆子。今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从"彬"到"武",这反映了人 们思想的 一个大变动,反映了革命的小将在成长,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从这三个字里,我们看出了毛主席对革命的下一代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最最敬爱的毛主席,请您放心吧!我们是革命的后来人,我们要做旧世界的叛逆者。我们要造 反,我们要革命。我们要冲破一切束缚,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把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砸个稀巴烂。

       我们知道,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在前进的路上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为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刀山火海我敢上,惊涛骇浪我敢闯。只要读毛 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发扬"武"的精神,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斗争中成长。革命的重担我们要挑,革命的大权我 们要掌。 我们向毛主席保证:资本主义休想在中国复辟。我们不但要让中国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不变色,而且让它在我们下一代手中也不变色,让它千秋万代红下去, 要让红光 照遍全世界。

       中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世界的前途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发扬"武"的精神,跟着毛主席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前进,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红卫兵" 宋要武(宋彬彬)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2031655609.html

120316 刘自立:宋彬彬罔史欺世证纲

发布时间:2012-03-16 11:28

  摘要:

  今年初,前红卫兵宋彬彬等人抛出她的文章《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想说的话》一文,企图以澄清历史真相为旨,定位其人格,影响全世界。坊间业已有人 做出一定反馈,但是综嫌空泛和单薄。

  我们现撰一文,就宋氏历史作用和文革表现,结合毛之民粹主义文革观和极权主义镇压观,二者一合以求对史、对人做出撇清和辨正,且试图将观念和 史事兼顾论述之。

  主要史实是,宋是毛泽东文革几个主要阶段的活动者和领导者;她的作为,对于文革第一个教育工作者卞老师的遇难负责,不可推卸。

  主要观念是,宋氏现象值得所有研讨极权主义观念者注意,文革之毛,区隔斯大林甚至有别希特勒的民众运动观和大民主-大极权观。

  尤其重要的分析,是在于对于红卫兵——这个中共尚未否定的人事载体,做出批判。

  宋彬彬不久前发表《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想说的话》一文,为文革中她的作为辩护,罔史欺世,传讹布谬。古语说,"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 道"(孟 子)——今释即是,按照她们的道理,她们是无罪的,可以被历史、被世界原谅;但是,按照史实真相,按照道德规约,甚至按照法律裁判,她们却无法逃 脱历史的 审判。

  几年来,我们对此真相还原,写过一些文字;王晶尭先生(卞仲耘丈夫)也对宋等登上她们的历史光荣榜(协同八一八毛之检阅红卫兵照),提出严正 批评。

  但是直到今年,宋不单毫无忏悔表示,且炮制一个所谓"澄清真相"的文章(注1),沆瀣刘,叶,冯等人打算窜改历史,涂炭真相,把耻辱柱改造成 歌德碑。(套用文革术语)是可忍,孰不可忍。

  尤其严重的,是她们的"抢救(卞仲耘)论"尤其荒诞。文革四十年来,这个论调第一次出现在历史文本之中,成为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黑灰色关键 词。

  这里,我们基本上以提纲的方式,简呈读者一个反驳宋氏历史之伪的文字,也叫做录以备考,呈释后人;更加详尽的内容,容后再呈。

  这里要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一,宋是"三朝元老"

  那么,什么是几朝、什么是元老?《清史稿》中有二臣辑录。这里的二臣,就是降清覆明的那些臣子。这个"二"字的用意,在清史稿里自然是负面 的。但是在大统一统的道德谱系中,尚可以分辨是非,捋出德行。宋这样的"三朝老臣"有无任何原则和德性呢?

  绝对没有。

  这"三朝"分野是:毛文革发动时期;工作组时期(含工作组撤离与毛八.一八造势以前的过渡时期);八.一八时期。

  宋是当时北京中学里面响应毛-聂(元梓)第一张大字报、且在师大女附中贴出第一张大字报者。是权贵(老)红卫兵中一员。这里值得注意、且不为 外间解释的现象是,所有中学里面第一张大字报,无外是所谓干部子弟和权贵子弟所贴出,所发起。宋是这波夺权中的一人。

  故此,宋成为第一朝元老;第二朝元老的权力直接源于最高层——邓,胡启立,张世栋(该校工作组组长),自上而下控制宋的学校筹委会(一种革委 会产生以前的领导机构)。

  第三朝元老的称谓就是八一八毛给她还名"宋要武"后的来的;且为外界所知。

  这里最为焦急和颇有争议的是,在毛1966年撤销工作组以后,到八一八毛宋要武这个过渡时期,宋等控制的该校筹委会是不是不再运作,权力是不 是处于真空状态即无政府状态;这个状态是不是不由共产党控制,领导的操纵。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北京的吴德,中央的毛、周照样在控制情势;刘、邓势力也处于死而不僵的抵制时期。

  宋作为毛、刘不同时期的代言人和行动者,是毛式文革和刘、邓式文革的最大符号;这个符号可以归纳为毛式图腾,也可以表现为刘邓戳记;总之,她 的身上烙印着根深蒂固的文革污迹。

  自邓企图有限否定文革三十多年来,这个戳记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之中国·,决无再现和复制的可能——邓时期,绝对不可能有人将八.一八毛见红卫 兵、宋彬 彬的乱照刊登于任何媒体;但是,这个"统治阶级的思想",随着邓和中央(共产党)否定文革文件的被遗忘、被涂改,随着新一波毛派蠢人的复辟和妄 为,文革翻 案风气日渐盛行,遂出现宋、刘(进;前筹委会成员)的规模不大不小的反扑。

  今年来宋,刘势头风头大健;而从宋文发表以后网络的反映来看,一、两千的跟贴(凯迪网,共识网等)都是彻底批宋、否毛的——这也就说明,邓的 有限否定论,还是受到民众首肯——遂形成"人民的思想"。这一点也要有限肯定。

  同样说明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由后来遇罗克以反证的形式提出且因此遭到毁灭的反血统论,在现今中国依然没有市场。中国政权中人乃及后代,依然世 袭中国所有政治权利且是中国内政外交的权力代表和国际契约的有效签署者。

  而毛之文革,毛之运动,毛之纳粹、民粹和极权发动的主导势力是特权红卫兵;这个红卫兵以宋彬彬为其主要代表(含前后出现的清华附中红卫兵和北 大附中红卫兵之骆小海和彭小蒙等)。

  此间区隔是,1957年,毛利用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继续)"革命"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遭遇挫折;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大学生和所谓民主人士中的 章罗等势力,借机而起,试图分权。这样毛的利用论,颇有被反利用论的嫌疑和危机。

  故此到了1966年,毛忽然对于刚刚成年甚至未成年的中学生发生兴趣。他深知中学生群体的无知和盲目,加之干部子弟的狂妄和傲慢,使他击破社 会桎梏的 旨意或许可以得逞。于是,在工作组时期和后来的八.五时期(卞老师被打致死日)和八.一八时期,北京中学出现一种外间难以理解的"暴力特权"和 "特权暴 力"肆意横行的局面。而干部子弟,更准确说是高干子弟人群,成为这股暴力行世之祸水、源头。

  而企图自命阿Q参与革命的那些贫/平民子弟照样被排除在外,除非他们成为"红外围。"

  于是,原来的党锢(刘)府禁(周),被毛利用联动和老兵这样的特权阶层得以击破。故之,出现了北京大、中学校一色干部子弟掌握文革之局面。

  可是,这只是毛的战略的一个侧面,而且是并不主要,并不致命的侧面——且在某种程度上违反毛的主要企图——那就是,最终要把这股洪水引向打击 刘邓,清除榻敌之想。

  这样,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俟后述之。

  (又,外间不知道什么叫做"老红卫兵",什么叫做"红外围",乃及后来的天派,地派,四三,四四;更包含这其间是如何转换的;含对于"十七 年"的评价和估计;因为这牵涉到宋、刘等人圈子里的红外围人员,故此由此一说之补充。等等。这只好待后补述。)

  二,卞仲耘在工作组时期即被批斗殴打,险些致死

  工作组时期,也就是66年6月21号,校方(宋方)组织的批斗会几乎打死卞老师,也是不争的史实。

  这个史实说明,也许,卞仲耘因为身体更加虚弱而早被打死在六月份,这是完全可能的事情。而何以会如此凶残地对付一个中学校长和老师的暴力,因 为在此时间段,卞仲耘被定性为"四类干部"。

  宋承认这一点。她引述邓的话说,"邓小平还说了一条,对于学校的走资派批一两个就可以了,不要牵扯的面太广。他说要不然欠下的债太多,我们还 不起。由 于张世栋他们汇报了卞仲耘、胡志涛等有些什么问题,所以他就说一两个为首的批一批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要再批了。"(注释2)这个"批",就是6 月21号 的毒打和8月5号的毒打致死!

  这是宋氏和工作组必须承当的罪责。既然此人(卞老师)是敌我矛盾,此人就已是"非人",绝无人权(这里,当然不能就此推断文革时期老百姓就有 人 权……)。八月被打死和六月被(可能)打死之间,毫无区别;由工作组和后工作组时期,被打死,也毫无区别;被毛氏红卫兵打死和被他氏红卫兵打死, 依然毫无 区别;据人的生命而言如此无二。

  只此一点,就已说明,所谓工作组"有秩序论"和后来无工作组、无秩序论之间,更是毫无区别。

  而六月和八月这个凶残的舞台搭建者,是宋彬彬。(亦见《阳光灿烂的日子》)

  (即便她可以被说成是"花季少女"——但是,这是怎样一种花,一种女呢——东德解体后有所谓"链条罪"惩治有关人员——上至昂纳克,下至每一 个射杀柏林墙逃难者的士兵;难道因为这些青年士兵因其年为"花季"或可豁免?其实宋当时已经超过法定年龄,她十九岁了……)

  三,宋是工作组时期和后工作组时期的掌权者

  这是非常蹊跷的事情。因为,毛之派出和撤掉工作组,实为他的一个统一战略部署,也可以叫做第二次引蛇出洞(如果把高岗事件摆进去,这是第三 次);而不是所谓(王年一观点)之"二次发动";而是"一次发动",整体发动之阶段论和第二个阶段论。

  宋,在蛇出蛇进的两个阶段,何以会屹立不倒?因为,她原来是刘、邓工作组的人马;后来(1966年7月底)毛撤除工作组,宋,是不是也如那些 支持工作组的很多人那样(学生、老师、校长、组长……),下台走人,弃权以待?不是。

  她和刘进等人,依然把控着北京师大女附中的文革领导权。

  她不是打击工作组这场斗争之阳谋(阴谋)的牺牲者,她,反而成为继承工作组遗事者。

  (这段时期的背景记述可参考鄙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兼论毛刘异同论》,《造神者言——"五十天"和<炮打司令部.>.》等 文)——其中要点是——

  首先,毛首创文革之民粹主义发动后,接续创造两种革命-镇压方式于一身,既而区隔于所有的斯大林和希特勒政治统治和"革命"模式。因为,运动 群众和以此打击政敌,且将中、小学生也悉数发动起来,这个规模、这个性质,显然超过纳粹冲锋队和KGB对于百姓的煽动。

  此间,这个毛文革的特权论,世袭论和权贵论开始逐步转向,转向彻底的平民化运动和大学生文革——这是非常诡秘的转变——因为,前此他的特权论 起到了击破社会秩序的目的;但是,击破社会秩序,只是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于是,超越工作组模式,成为毛试验大民主和大极权的两手策略。在此策略和战略的唆使下,毛并未及时批判工作组方式(如在八一八之城楼上,讲话 (林彪 之)中,他就矢口不谈此道……),而是相反之选,他邀请工作组走卒之宋彬彬登上天安门,并支持红卫兵冲击社会。与此同时,他对于原工作组成员予以 彻底抛 弃。

  这样,超越工作组官方镇压摸,由大学生主导的、兼有人民运动和官方意志的二兼文革模式逐步形成。这个形成过程,可以说,从八.五毛之《炮打司 令部》开 始,在所谓《红旗》杂志十三期社论发表后,逐渐主导国势和文革,以至于最后在"九大"上,彻底颠覆刘少奇(——但是,这不是"历史的结束"——在 21世 纪,毛-刘势力合股并一,成为新一轮世袭势力之另外一种倾向也当然值得探讨)。

  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传统"运动-镇压"方式,即工作组方式;而在此方式中,宋彬彬起到重要作用。(我曾在一文中说——"如上所说,'初次发 动',既是毛的发动,也是刘的发动。

  "从党内领导的排座次看,即便是刘的发动,也是在执行毛的发动。而毛,意在刘发动工作组掌控下的文革吗?当然不是。但是,起码,毛没有明确反 对之。他至少是默认的。

  "这里产生的奥秘是,毛有意让刘以'这种方式'发动文革——同时,他已经提示给刘一个新模式,那就是聂元梓大字报方式(——也就是大规模民粹 方式)。于是,此间确实存在两种文革方式。官方指导的运动群众和群众运动(其实,这个群众运动,同样是毛运动群众)。

  "在这两种方式并存的情形下,毛忽然拂袖而去,在他的山洞里作诗,写信,游泳,散步。刘,邓在中央,其实是按照毛意,党意,派出工作组,来 '指导'文革——因为他们实在没有毛发表聂元梓大字报的革命想象空间——这就是独裁者和小官吏之间的差距。

  "刘,邓没有考虑毛的大字报方式,而是按照1957年的镇压方式,来解读今天之毛意。他们当然就被落井下石,自投罗网。

  "这里的提问是,上至刘,邓,下至卞校长等中、下级干部,如何可以不听从毛派出工作组——这个党意呢?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刘少奇如果不同意中央派出工作组的立意,他会立即受到违抗党的指示的罪名。那样,毛,就会更快一点给他治罪。这个考虑,毛是懂得的:刘当然 不会做此选择。

  "而第二个选择是,刘同意毛意,按照毛意,他派出了工作组。他的做法,毛耳熟能详,了若执掌,知道他会镇压。但是,毛在当时没有讲话,没有表 态,更没有反对。他三十六计,走为上。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刘的选择,是一种无法选择之选择。派出作者,或者不派出工作组;都会被毛利用和治罪。按照党的传统思维,刘镇压了运 动。而这 正中毛之下怀。毛徘徊月旬,他果然假借造反派,或者'反对派'的名义,炮制了那张大字报,并且极为可笑地由中央全会加以印发——要知道,也许,中 国历史 上,这是一张唯一由官僚机构印发的,假借人民之名义传播的大字报——这件事情本身,说明了文革之'人民性'的虚伪和荒诞。(注意:毛并未在人民日 报和正式 文件中派发"炮打司令部"——这是耐人寻味的。自立加注)

  "与此对应,1966年六月份,毛指示在人民日报上印发'造反有理'的语录,手法如出一辙。他搬出多年以前给斯大林祝寿文章之一段,来号召人 民造反。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自己难道不是皇帝吗?这个皇帝要把皇帝拉下马的解读,只好让人民和青年去加以解读了。这个解读就是,另一个皇 帝刘,要 被拉下马了——不是只是借助毛意,而是借助人民的意志。毛的逻辑,昭然若揭。"(注释3))
  三是——工作组时期,也就是66年6月21号,校方(宋方)组织的批斗会几乎打死卞老师,也是不争的史实。

  这个史实说明,也许,卞仲耘因为身体更加虚弱而早被打死在六月份,这是完全可能的事情。而何以会如此凶残地对付一个中学校长和老师的暴力,因 为在此时间段,卞仲耘被定性为"四类干部"。

  宋承认这一点。她引述邓的话说,"邓小平还说了一条,对于学校的走资派批一两个就可以了,不要牵扯的面太广。他说要不然欠下的债太多,我们还 不起。由 于张世栋他们汇报了卞仲耘、胡志涛等有些什么问题,所以他就说一两个为首的批一批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要再批了。"(同注释2)这个"批",就是 6月21 号的毒打和8月5号的毒打致死!

  这是宋氏和工作组必须承当的罪责。既然此人(卞老师)是敌我矛盾,此人就已是"非人",是无人权的"蟑螂"和"老鼠了"(这里,当然不能推断 文革时期 的老百姓就有人权……)。八月被打死和六月被(可能)打死之间,毫无区别;由工作组和后工作组时期,被打死,也毫无区别;被毛氏红卫兵打死和被他 氏红卫兵 打死,依然毫无区别。

  只此一点,就已说明,所谓工作组"有秩序论"和后来无工作组、无秩序论之间,更是毫无区别。

  而六月和八月这个凶残的舞台搭建者,是宋彬彬。(亦见《阳光灿烂的日子》)

  (即便她可以被说成是"花季少女"——但是,这是怎样一种花,一种女呢——东德解体后有所谓"链条罪"惩治有关人员——上至昂纳克,下至每一 个射杀柏林墙逃难者的士兵;难道因为这些青年士兵因其年为"花季"或可豁免?其实宋当时已经超过法定年龄,她十九岁了……)

  四,宋氏成为后工作组时期暴力运动的具体呈载者

  接前而述。工作组撤退以后,至少北京文革呈现两股势力交叉运作的局面。一个局面是前此所谓特权暴力延续他们并不知晓的非毛方式即刘邓方式,实 行对于社 会的广泛冲击。这个冲击主力以特权红卫兵和一般红卫兵主导。没有迹象表明这一波暴力的泛滥是刘邓为之。但是,他们控制和导向的干部子弟红卫兵—— 后来发展 出来的联动(红卫兵之"联合行动委员会"简称),成为这一波暴力的主要行为者。

  支撑这一暴力的荒诞派口号就是对联——

  "老子英雄(后改为'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横批:基本如此

  根据史料判断,毛派中央文革人员对"对联"的态度暧昧。因为,一是,他们要秉承毛意,继续做到"以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所以上不会轻易 否定对 联;二是,他们(如陈伯达等)对于"对联"干扰毛之打击目的,扰乱战略意图,心知肚明,也予以谴责;加之遇罗克正在揭露这一波血统论的视图,所 以,江青等 人对此态度首鼠两端,不作定界。

  而在八一八和"十六条"中,毛方文字除去"炮打司令部"以外,并无直接煽动"反对工作组"的口号;相反,更多口号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广 泛意义上 的杀戮和迫害);"破四旧"(广泛意义上的清除文化和传统);支持红卫兵小将;继续呈现和反对走资派不同的政治趋向。等等。

  这个意图的叵测之函是什么,就是毛的企图:准备让联动最终走向反面;而毛的意图很快得逞;联动反对江青,冲击公安部,支持刘邓等行径,终于让 毛发威逮 捕之(再释放之)——这样,毛需用大学红卫兵的战略在红旗十三期社论发表以后快速实施,效果明显。这同样是外间人士和研究者中很点明的情势。从毛 的民粹极 权理论上说,是一大试验;从世纪斗争策略上讲,毛脑筋转动的漩涡引发的态势,半个世纪尚显模糊。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8月5号,卞仲耘老师被打致死。

  据此推论,卞老师当然是在多种势力争相表现暴力的政治含混期,被害于乱的。这个乱中不乱的迹象和脉络仍旧可以爬梳治理,而非不可澄清。

  换言之,卞案说明,宋等红卫兵在这场红八月里面的表演,不是戒除桎梏(工作组)以后的暴力降级,正好相反,是响应多种势力,施行屠杀比赛的残 暴结果。

  八.五事件实际上拉开了红卫兵暴力屠戮的序幕。

  而打死卞老师的惨剧,仅是其中之第一幕。这场凶案,是前工作组余孽和新、老势力多种暴力交集之果,也是特权红卫兵在八一八登台、叩关以前的投 名状。

  这场唯恐落后的血腥比赛,使得一些人的双手沾满了鲜血。而这个血腥屠戮的奠基仪式,就是血统论叫嚣——文革初期,唯有这些血统高贵者,可以有 恃无恐地加入暴行——这是一般外界很难理解的、中国文革初期的暴力特权史实。

  重复而言,毛并不行止与此,而是通过这个暴力的阶段达到更为广泛的文革暴力,武斗,镇压乃至最终达到其战略目的——含毛之暴力平民化,造反派 化甚至军队化——这是队文革史料的全面解释。

  所以,单一解释毛的红八月暴力,而并不诠释这个暴力交叉运动和权力交叉运动,都是片面取史,不足为训。

  五,宋是工作组撤退以后该校不变前任的继续领导者。

  她们的任命,既发端于第一张大字报,也取决于她们的出身论。她们有资格成为工作组协助者,而后,又成为后工作组时期的筹委会人员,都起源于她 们直接受 到邓,胡(启立)的领导;且有资格在邓家里开会,讨论文革形势,采纳上峰指示,导向该校运动。这个自我定位极其明确。她们的各种言论夫子自道,自 白于世, 不在话下。(同注释2)

  六,宋,刘等人对卞案负有责任。

  她们在事发后出现在承载卞老师尸体的北京邮电医院,即是明证。那是8月5号夜晚。

  七人签字字条的出现即是一证。

  这个字条是赶到医院的王晶尭先生先生要求她们自署的。

  关于这一点作者朗钧有如下考证——

  这里"存在两个版本:

  "王晶垚版本。王晶垚说,这个七人字条是他在8月5日那天要求站在他面前的七人签写的,因为王晶垚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这些人是谁,包括他 (她)们的姓 名。…… "李松文版本。李松文说,这个七人字条是他在8月5日那天应医院的要求签署的。因为不签署这个字条,医院拒绝抢救。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医院将此字条交给 了王晶垚。

  "两种说法。王晶垚的说法可信度较大。

  "王晶垚为人耿直,文革中虽遇红色恐怖,他不为所迫,在得知卞仲耘被殴打致死后,立即购买照相机,将卞仲耘遍体鳞伤的遗体照相存证。当红卫兵 要求对卞仲耘进行尸体解剖的时候,也被王晶垚严辞拒绝。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完全有可能提出要七人签字存证的要求。

  "松文说此字条是医院要求学校方面做的。李松文的话可信度不大。原因有二。

  其一、医院的宗旨是救死扶伤。如果红卫兵也想抢救卞仲耘,双方一拍即合,签字何用?

  其二,从死亡证明没有如实写明卞仲耘是被殴打致死,而只写'死因不明',可以判断,受到威胁的是医院方面。而不是相反。

  "李松文无法解释这张签字条为什么会在王晶垚先生手中。既然是医院要求签名,就说明,医院的就医程序需要这个签名条。医院得到此条后应将其存 档,而不是将其转交死者家属。医院将此条转交王晶垚的说法不能成立。

  "七人字条在王晶垚手中,这个字条具有证据的属性。李松文空口无凭,不足为训。"(注释4)

  七,刘进第二天(卞死后)代表官方发表校园广播传达上峰表态

  当时的北京市长吴德对卞仲耘的死亡事件表态,他说:……(她)死了,就死了。云云。

  刘进则说,(死了也好,)要煞煞(卞)她们的威风……。

  八,八.五是八.一八的预演

  毛、周、吴德知悉该女中打死人事件后,毛办(?)周办抑或什么办公室非但没有追究杀戮者的罪责,反而在十三天后之八.一八,让该校红卫兵在 宋、刘率领下登上天安门,遂出现毛之"要武"的暴力叫嚣

  这是毛明明知道卞仲耘被打死事件后,对于宋等人行为的无耻肯定,且进一步鼓励,唆使和策划八.一八以后的暴行。

  王晶尭先生在那次反击"光荣校友"的声明中写道,"1966年8月5日,原师大女附中(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红卫兵在校园里,在光天化日之下 将卞仲耘 同志活活打死。凶手惨无人道,用带铁钉的棍棒和军用铜头皮带殴打,用军靴践踏,折磨达数小时,其过程令人发指!文革中,卞仲耘同志是北京市第一个 被红卫兵 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十三天之后,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代表,其中包括原师大女附中红卫兵首要负责人派出的,由宋彬彬带队的 50名红卫 兵代表。宋彬彬代表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给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这个袖章实质上沾满了卞仲耘同志的鲜血。毛泽东对宋彬彬说:'要武嘛。'

  "1966年8月18日之后,北京市有1772人被红卫兵活活打死,其中包括很多学校的老师和校长。

  "宋彬彬是当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对卞仲耘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校方在知情者明确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仍坚持将'知名校友'的荣誉 授予宋彬彬。对此,我不得不提出强烈抗议。"(注释5)

  重复而言,没有史料可以证实,当周恩来办公室和北京市委得悉此案以后,会不向毛如实禀报。

  随后,毛看到这个事件,犹如闻血而动,见腥起意,他的本能和心智开始发生冲动——故此,他稍后时间便叫嚣"要武",把宋变成一个暴力符号;目 标指向,不单是对卞仲耘,也是对此后一个月,北京无辜被打死的一千七百多人。

  注意:1966年8月8日中央出台《十六条》,虽在说"要文斗,不要武斗";8月5号,卞老师就被武斗致死;孰因孰果?孰是孰非?

  同样,在对待北大(1966年)"六.一八事件"时期,毛,刘处理不同,立场不同,立意不同。但是,刘之文革在其"新的反右"之政策指导下, 全国照样出现官方镇压和迫害事件——这和毛民粹直接发动红卫兵运动势成互补。

  当然,如果硬性判定这两种暴力的轻重缓激,可以说,毛发动文革和刘多少抵制之之间,尚有一个毛"强极权"和刘"弱"之之区隔。不然,人们就会 站在文革"就是好"的唯毛立场上去。

  倒退几年。在"七千人大会"上,刘据大饥荒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警告毛,"人相食,要上书的"……把自己和毛做出切割。

  的确,在此课题上,毛、刘之间的观点异别。

  坊间说,毛、刘一致形成发动文革之"集体智慧",这样一种叙述,肯定有所误差。

  九,红卫兵成立日期辨正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长篇回忆录《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记载了这个事实:

  7月下旬,"混乱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一些学校中出现了红卫兵组织,批判校领导、揪斗'黑帮'和'牛鬼蛇神'的行动不断升级,发生了体罚和 打人。中 央文革人马频频到各校煽风点火,鼓吹造反。……在强烈刺眼的灯光照射下,江青那'向红卫兵小将学习!向红卫兵小将致敬'的尖声叫喊……显得那样的 得意、狂 妄和不可一世。(见该书第二章《祸起萧墙》)

  "7月29日,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万人大会,宣布撤消工作组。

  "作为学校的红卫兵代表,我也参加了那次大会。……毛泽东令人意外地出现在大会堂的主席台上。……会场立时沸腾,红卫兵小将们因震惊兴奋而激 动欢呼,一个个热泪洒面。"(同上)

  "8月初,一些中学红卫兵贴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的对联,立即掀起了一场关于'血统论'的大辩论。我所在的红卫 兵组织支持对联的立场……。"(见该书第三章《炮打司令部》)(注释6)

  (此外,红卫兵,子弟兵,血脉和骨肉——这个本来就为共产党留了一手而从未在其任何文件、决议中对其否定的文革暗器,成为研究文革者的最大难 点。)

  一向以来,存身于文革中的红外围中人,更是仆见主形,紧紧跟随。

  于是,经过几年酝酿和谋划,截至去年冬天,宋,终于历经四十年蛰伏开始发威;而红外围就像文革中紧跟联动和老红卫兵的保皇党人,开始杜撰与其 出身和利 益(立场)完全悖理的宋氏文字或者宋风格文字(如,前此红卫兵"五人谈"中的冯静兰,就是这类红外围之一员;而叶维丽,则是夹杂在外围和中心的主 脑人 物。)于是,红卫兵以颠覆历史,歪曲真相和反扑反文革的极大势力,卷土重来,登台亮相。

  十,毛记红卫兵和刘记红卫兵之异同

  一如前述,宋氏红卫兵身份的特殊性是,她兼顾毛,刘双红卫兵性质。

  何以在工作组撤离以后她可以继续登台表演,唯一原因是其父站队于毛。

  而师大女附中的反工作组派之梁二同(音)等人就无此幸运。

  虽然,所谓革军子弟(军队干部子弟)之所以比较普遍反对工作组,这和林彪体系支持毛,打击刘邓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有待再探考的课题。

  深而言之,清华附中红卫兵和北大附中红卫兵之所以受到毛、江的支持,是可归纳在毛之清晰的战略布局之中;而后来,这个体系加入了宋、这样的原 工作组人马——再后来,在联动垮台以后,全国所谓造反派登堂入室,泛滥如斯,完成了毛曲径达鹄之铺垫。

  于是,宋氏肩负几种使命的角色,开始形成,开始发效,并最后在八.一八一天,她给毛戴上沾满卞仲耘血迹之红袖章的时候,终告完成。继而,宋成 为文革历史上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暴力符号。

  这是中国文革历史中任何一派红卫兵领袖,任何一派造反领袖无法做到,也不能实现的符号光荣符号梦想,而宋彬彬,可以做到。

  有人说,何以北大附中红卫兵彭小蒙等人不如宋的风头更健?

  (她一度站在天安们上,站在毛前发表演说和叫嚣……)又说,这个宋彬彬现象,实际上阴错阳差该为彭小蒙现象所代替。合理的解释是,宋,彭之 选、之争, 反映的,恰好是中共的等级制度和遴选制度,且可以中找到答案。这个答案就在于,宋氏父亲宋任穷的文革提升和等级鉴列;彭氏父亲,不够这个级别—— 所以,认 为宋风头压过彭,使得宋为毛宠是一个偶然,这是怪写历史,不足为据。

  十一,宋氏组织八.五批斗会的证据。

  (一),作为领导者,宋等一直要追查,要截获卞仲耘、王晶尭于1966年8月时期写给上层的冤情报告。宋、刘们要卞在八月四号就交出这份材 料。

  于是,(二),八月五号清晨,卞,王握手永诀,准备赴死(见胡杰电影《我虽死去》)——既然卞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提出八.五凶杀是一场偶然 的、无组织、无计划的、由乌合之众乱打乱批之类的"失序"论,根本就是毁灭真相。

  (三),所谓"煞煞她们的威风"——这个当时宋在批斗会现场的用语,在陶洛诵,胡志涛,(含刘进广播讲话)等五、六位现场目击者和该校成员的 记忆中,不约而同做出判定。无可辩驳,不能否认。

  (四),宋,刘,叶(维丽),冯(静兰)等人炮制的"抢救论",更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试问,卞仲耘被打死以后三、四个小时,尸体(死和濒死之间)被抛掷于校园一隅,躺在一辆板车之上,屎尿失禁,浑身抽搐,无人搭采,加之阳光爆 晒,身上还遮盖一条雨衣,压着一把扫把……试问,这几个小时,你们是在抢救,还是在促死?!

  还有报告说,当有人提议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时,校、宋一方认为,阳光灿烂之下送往医院,影响不好,要等待落日以后,云云——这难道也是抢救?

  (五),史料记载,宋彬彬确实和受难者家属王晶尭有过一次谈话记录。这次谈话的主旨有几点:一是,宋认为她未打人。二是,她认可"要煞煞她们 的威风;三,她们见卞已死亡,担忧于前,欢呼于后;等等。

  十二,打死人的序幕就此揭开

  打死卞仲耘一人,和八.一八以后打死一千多人,更以后,成千上万人被打死,这之间的区别只是程度而非性质。

  而这个打死人的序幕是在该校揭开的。这是宋不可回避的史实。

  固然,这时她业已成为毛营一员而非刘、邓阵营者人。

  十三,没有证据显示宋直接打人

  这一点,也务必说清楚。

  迄今为止,卞仲耘案件不是十分清楚,而是十分不清楚。

  宋彬彬文字出台的背景令人堪忧。文革否定式,历经邓时期比较稳定的态势,却在他逝世以后逐渐倒退。

  这种遗忘和淡漠使得宋氏一类人趁虚而入,大做文章。现在,逆流已成,暗潮拍岸。

  我们说,在第三帝国没有完蛋的时候,要写出"第三帝国兴亡"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一点同样不能说明我们只能让贤于后而不做任何努力。

  虽然,我们现在不单要对宋的文字施行厘清,更有广泛接受挑战的可能。但是,我们还是愿意继续这个争论,以袒护真相,说服众人。

  王晶尭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不能诉诸法律,那就诉诸历史"。

  当如是乎,诚哉斯言!

  注释:

  注释1:《记忆》网刊

  注释2:冯敬兰刘进叶维丽宋彬彬于羚《卞仲耘之死的另一种陈述》,《记忆》网刊

  注释3:刘自立《阳光灿烂的日子——兼论毛刘异同论》,《民主中国》网刊

  注释4:朗钧《红卫兵打死卞仲耘惨案追踪》,《北京之春》杂志

  注释5:《王晶垚致师大附中校长公开信》,《观察》网刊

  注释6: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传记图书

来源: 共识网-作者赐稿 | 来源日期:2012-3-16 | 责任编辑:左小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24/23/1120683_41244485.shtml

100517 共识网 冯敬兰:我为什么要为宋彬彬说话

《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冯敬兰:我为什么要为宋彬彬说话时间:2010-05-24 10:01 作者:冯敬兰点击:1908次
  仔细阅读了《记忆》48期关于"师大女附中文革专辑"的"编续往来",很高兴能通过这个渠道听到各种意见。对于几位读者的质疑和批评,更要表 示特别感谢。有质疑就会有新的发现,有批评才会碰撞出新的思想。写这篇文章,谨为再做说明。

  我是原北京师大女附中1966届初中生, 1968年6月13日离校去北大荒,1991年调回北京,一直供职于国企,2005年退休。

  我就读师大女附中期间,是一个不起眼的初中学生,从未进入校领导的视野,甚至不记得和卞校长打过照面,可是她的惨死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 1996年 文革30年,我发表过一篇散文,题目叫《记忆的疮疤》(全文附后),想起校长在烈日下躺在小推车上的情景,反复追问自己:那些出身好、教养好、革 命感情深 的同学,为什么竟在光天化日下殴打、折磨女校长至死?是什么让她们如此残忍和冷血?

  有批评者认为,从《记忆的疮疤》到我主持的五人"访谈",十四年间我的立场发生了改变,与宋彬彬站到了一起。那么,我就先从这个话题说起。

  一、我为什么要为宋彬彬说话

  近年看到高一3班校友王友琴的著名文章《卞仲耘之死》,明确提到8月5日红卫兵打死了校长,宋彬彬是负责人。一些著名作家、学者也循着这个脉 络对宋彬 彬发出了强烈的谴责。我重读旧作《记忆的疮疤》,在字里行间寻找,却没有"红卫兵"这三个字。14年前我的文章中,称她们为"最激进的左派学 生"、"趾高 气扬心狠手毒的打手"、"参与暴力行为的那些同学"。 2006年文革40周年,我又写了《烈日下的集体谋杀》,发在搜狐的博客网站,文中写到:"40年前的8月5日早晨,从校长走进校门那一刻起,她的死刑就 开始执行了。她被喝令打扫厕所,喝污水,被强迫在正午的日头下,把建筑渣土从这里抬到那里……饥饿、病痛、中暑、脱水还不算,不时有女学生过来抽 耳光,踹 几脚,更残暴的是那些'监工'(许多目击现场的同学都深深记得她们的名字),她们用带钉的木棒和铜头皮带给校长造成了遍体鳞伤。心灵的恐惧和绝望 就不用计 算在内了,校长终于倒在了烈日下。"这类文学描写不同于历史考证,笼统地用"红卫兵"代替施暴者也未尝不可。可是,我没有。我不是红卫兵,犯不上 蓄意为她 们遮掩,为什么我的文字里"红卫兵"没有出现?我想,只因为当时我在校园里没有看见"红卫兵"。那些行为张扬的同学,包括施暴者,后来或许以"红 卫兵"的 面目出现在抄家、打人、驱逐"黑五类"的"破四旧"行动中,但是8·5那天,她们尚没有明确的红卫兵身份。

  2007年9月,现更名为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母校,高调、铺张地举办了建校90周年的庆祝活动,由于评选宋彬彬为知名校友,在海内外遭到 了猛烈的 抨击。此前我一直在外地、在企业工作,宋彬彬从来不在我的视野里。我上网查看,不禁大吃一惊,网上流传着多种关于宋彬彬的文字,"宋彬彬——宋要 武"原来 一直属于公共话题。对她的指控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宋要武"组织杀人比赛的,内容实在离奇,我只能付之一笑;一类是"事实",红卫兵打死了 校长,宋 彬彬是负责人,至今拒不认罪,应把她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是当年在校生,尽管知道1966年8月5日导致校长惨死的游斗校领导活动是高一学 生干的, 但也希望看到切实的新证据,证明宋彬彬是发起、组织或领导者。可是,来势凶猛的舆论审判只有空洞的指控,没有具体的证据。

  2007年临近年底,我在博客写了一篇质疑文章,题目是《请放开宋彬彬》。文章中说:"实验中学今年九月的校庆活动,在网上遭到猛烈抨击,批 评文章多 言辞凌厉。我同意那些文章的基本观点,即校方缺少对文革的正确认知,但我反对对宋彬彬本人继续妖魔化。""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过当年在校的学生 (66、 67、68三届学生约40个班)有人举证宋彬彬参与暴力的事实,也没有看到过网上和民间流传的宋彬彬打死若干人的实据。实际上,在我的印象中,宋 彬彬就是 一个戴着白色化学镜框眼镜、清秀善良、文质彬彬的高年级女生(她的班级正是我的姐姐班)。我和宋彬彬没有过任何接触,即便在文革中,也从未有过她 张扬狂 热、盛气凌人的记忆。我相信,母校的同学多数会持有这个印象。"

  我虽写过几篇文章谴责8·5暴力活动,但是从来没有把宋彬彬和校长之死看成因果关系,这是我一贯的立场。我公开为宋彬彬说话,希望本着有一说 一,有二 说二的原则,撇清宋彬彬身上的口水,给她一个面对自己和公众的空间。不说出施暴学生的名字,不等于可以嫁祸于宋彬彬。宋8·18给毛泽东戴了红卫 兵袖章, 成为当时的公众人物或曰文革符号,不等于8·5事件的责任就应该归咎于她。既然8·5校长之死和8·18宋彬彬戴袖章已经成为标志性的公共事件, 就不可能 只有王友琴同学的一种版本,一个声音,当事人的声音,绝对不应空缺。

  我知道,公开为宋彬彬说话是一件冒险的事,事实也是如此。文章一出,即引来许多谩骂和侮辱。政治挂帅者批我"为文革翻案、为红卫兵翻案",自 恃高贵者 讥我为"小可怜、小市民,拍干部子弟马屁",聪明伶俐者骂我是"蠢妇、不要脸,是学校的耻上加耻",知我根底者斥我"忘了生父是怎么死的"(运动 中自 杀)。一时间在一些博客和实验中学的博客网站留言板上,骂我的声浪甚至超过了对宋彬彬的讨伐。文革初我十六岁,仅因为对个别干部子弟有意见,就被 上纲为 "仇视干部子弟、仇视党的阶级路线"而被批斗被孤立,临近六十岁时,因为反对妖魔化宋彬彬,又被斥"为文革翻案,为红卫兵翻案"。 这些未脱文革窠臼的霸道语言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非黑既白的绝对化思维如此根深蒂固,蛮横的姿态和狂暴的语言除了发泄愤怒,难道更能接近事实真相吗?

  我决心弄清真相。2007年岁末,我开始参与母校文革初期的调查。我知道,只有心态平和、实事求是、多头调查、反复质疑(包括对自己),才可 能找到真相。

  二、关于个人记忆的可靠性

  个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我在不断自我否定中确认了这一点。重要的是一经发现,就要及时纠正。

  感谢刘双先生的批评。我在五人访谈中提到,大批军训的学生回校前,我在校园里看到宿舍楼前贴了一长溜儿谭力夫的讲话,以为对联是他的发明。查 阅了北大 学者印红标著《失踪者的足迹》一书,证明刘双的记忆比我准确。同时我要感谢王容芬女士,她在新作《迫害何时到头》一文中,指出我在"访谈"里对林 莽先生发 难,把林先生讲的两次提审说成了一件事,把林先生记忆的深色裙子说成了花裙子。王容芬女士是我敬仰的思想先驱和无畏勇士,她的故事我只听过一遍就 永生难 忘,因此我理解她在新作中的愤怒。其实,我在《记忆的疮疤》中,已知的时间和人物的记忆错误也有三处。

  个人记忆与事实真相不能等同。不说久远的过去,就是发生在眼前的事,不同境遇不同心情的人,记忆也会千差万别。作为女附中1966年在校生, 我也有自己的伤痛和记忆。但是,伤痛是伤痛,记忆是记忆,伤痛不能保证记忆的完整和可靠。

  近年就"八五事件"我曾接受过三次采访,都被问到"林莽从图书室窗口看到的红卫兵们,一律穿草绿军装,戴红底黄字红卫兵袖箍,腰扎钉头皮带, 脚上是翻 毛牛皮军靴",我是否也见过?刘婷婷是否用穿翻毛牛皮军靴的脚踩了卞校长的头?我的回答是一致的:我不在现场,不知道刘婷婷做过什么。但是,当时 正值伏 天,是北京最热的时候,我校激进的学生都是女赤卫队员的打扮——把裤腿挽到了膝盖,连鞋都不穿。至于红底黄字的红卫兵袖箍更没看见,宋彬彬 8·18给毛泽 东戴的尚且是从红色横幅撕下的布条连夜赶制出的粗糙毛边黑字袖章,8·5当天怎会有特殊工艺制作的红底黄字红卫兵袖箍呢?

  我在五人访谈中限于篇幅,没有引用王容芬女士的原文(为历史作证 ——评胡杰获奖纪录片《我虽死去》),本文为再次表达我对林莽证言的质疑,先引用王文如下:

  近日获悉,林先生是在宋彬彬两次提审他之后做出自杀决定的。第一次提审,宋让他交代少年空军学校的事,旁边站着一个1米8多的粗壮男生,当胸 重重给了 他一拳。林先生被打倒在地,躺了半天起不来。第二次是深夜,林先生与历史老师朱学希(应为朱学西——编者)一起被宋彬彬提审,宋彬彬坐着,让他们 跪着,旁 边站着几个女红卫兵。红卫兵们用皮带抽他们,林先生挨了打,朱老师被抽得更厉害。那天夜里林莽决定与母亲一起触电自杀。他至今清楚记得,宋彬彬与 众不同, 两次都没穿红卫兵军服,而是绸衬衫和裙子,弱女子的身材。林莽先生92岁了,对生命中最残酷的一幕记忆犹新,同时被殴打的朱学希(应为朱学西—— 编者)老 师也还在世。"

  由于我在"访谈"中表示了对林莽的质疑,王容芬女士为此向2006年采访林先生的友人求证。她说:

  林先生2008年又给王友琴女士讲了一遍,与2006年的讲述完全一致。这个证言两年前经我传出后,林先生受到许多恶言恶语,包括网上围 攻。"王容芬 女士的友人很悲愤,认为"历史的叙述变形了。大家可以说这段的真实细节,但不是这样的说法,这简直是不顾受难者的伤痛……他不计较卞当政的时候给 自己划了 极右,一家遭遇了人间惨剧,他仍然做电影里红卫兵暴行的证人,担当的已经够了……现在才跳出来写作的这一群,他们为的是与道义毫无关系的目的,我 为她们羞 耻。她们绕过了最要紧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泪。

  王容芬女士身居国外,亲自访问林莽不容易,无人会苛求。我倒要问问"友人"求真的精神在哪里?既然当事人是两位(林、朱),"同時被殴打的朱 学希老師 也还在世",去拜访过后者吗?搞清宋彬彬在哪年哪月哪一天的"深夜",在什么地方、以什么身份提审老师,难道就无所谓吗?"她们绕过了最要紧的东 西,那就 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泪。"——至于这种视自己为道德化身的文学语言,除了矫情又有何用?

  宋彬彬"提审"林、朱二位老师,应该不是心血来潮的孤立行动。我在《访谈》中披露了历史教员朱学西老师与林莽老师不同的记忆。林莽先生指认宋 彬彬的证 言,是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最为具体的文字,有细节、有过程、有后果,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唯一的遗憾是缺少时间和地点两个元素。近几天我仔细读了本 人 1967—1968年的日记(1966年日记缺失,但是也可以理出头绪),试图找到林老师被提审的那个"深夜"。

  1966年6—8月的事在五人访谈中已有详细叙述,同年9月开始大串联,起初是有资格的极少数"红五类",国庆节后很快就失控。女附中变成了 哈尔滨军 事工程学院的"附中",校园里到处是穿着军装的青年男女,哈军工把我校作为"联络站"持续了几个月,而本校学生多去外地串联或呆在家里。1966 年冬天, 被"血统论"压制的学生强烈反弹,纷纷成立各种组织,声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就像8月中下旬突然出现一样,"老红卫兵"又突然消散了,其中的 强硬分子 组成"联动",炮口直对中央文革小组。学校仍处无政府状态,但大食堂照样开伙,接待外地串联学生,负责后勤工作的是解放区来的副校长李天义,因是 工农干部 没有受到大冲击。

  1967年初开始军训,南口驻军装甲兵4636部队进驻学校,学生分裂成四三派(红色造反团1967年2月22日成立)、四四派(东方红公 社,具体成 立时间不详),毛泽东主义红卫兵作为第三方依然存在。年初批判(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随后就是派性斗争、大联合、年末学校成立三结合"革命委 员会"。 局势稳定后,解放军撤离(1968年元旦过后,该部奉命开赴越南战场),但高团长等领导还在(是否"三结合"进了革命委员会?日记没有记载)。我 在 1967年11月25日(星期天)写到:"解放军撤走了,指导员在汽车上挥舞帽子与我们告别的情景至今还浮现在我的眼前,不少同学都哭 了。"1967年秋 冬,已有少数同学提前报名下乡, 11月16日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为去内蒙插队的同学送行,12月9日去北京站为赴北大荒的同学送行。12月15日学校公布了首批毕业生分配方案,有19个同 学将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说明的是,四三派保校长胡志涛,四四派批校长胡志涛。整年没有针对校领导和老师的集中斗争。

  1968年从1月4日开始写日记,几乎全是到西单食品商场、西城肉联厂、21路公共汽车等处劳动。1月14日记:"今天新生开家长会,我校招 新生25 班1000多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新生何时入校我没有记忆。因为女校对男生缺少管理经验,抽调在校66届学生做新生辅导员,近日我班 一同学告 诉我,她也当过辅导员。1968年整个春天都在整治学生,一是反对中央文革的"联动分子",二是反对血统论同时也无视新政权的四三派头头和骨干。 与此同 时,少量表现好、出身好的学生陆续去工厂报到,接着就是六六届学生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我是1968年6月13日离校去北大荒的,同行的是119名 初三/高 三同学。

  刘进、宋彬彬1966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学校"筹委会"后,据我和一些同学回忆,她们再没有担任过任何组织的头头而抛头露面,后来成立的三 结合"革 命委员会"也没有她们的事。那么,宋彬彬以什么身份提审老师?又在哪年的某个深夜提审了老师?据朱学西老师回忆,他被提审并屡遭男生暴打,是在 1968年 "清理阶级队伍"过程中,我认为这更合情理。我们到北大荒的头半年,陆续得知学校改名"150中学",进来了工宣队,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运 动,几位老 师先后自杀。宋彬彬比我们离校更早,由她提审老师,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格。

  最后,我还要说到"绸衬衫"和不管什么颜色的裙子。自从1966年八、九月恐怖的"破四旧"运动以后到1968年6月我下乡北大荒,记忆里没 有看见过 哪个同学穿裙子,倘若有,一定会被讥笑为"小资产阶级",那人肯定不会是"革命后代、共产党员"宋彬彬。70年代初期江青接见外宾,穿了一件仿唐 装的连衣 裙,我们看见报载后惊呼:哇!以后可以穿裙子啦!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提到以上细节,只是为了说明:个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不可靠的记忆重复100次,仍旧不可靠。林莽老师勇敢地站出来作证, 我对他表 示敬佩,但是,我仍坚持对他某些说法的质疑,这不是人格否定,更不是继续迫害。质疑是对另一种可能的发现和探寻。在同一事件100个不同的记忆样 本中,必 定会找到相同性或相似性,那也许就离真相不远了。

  三、为什么要"纠缠"于细节

  任何事件都包含着时空两个方向,过程代表了时间,人物是空间活动的主体,而林林总总的因果关系让一个事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面貌。女附中的文革 事件正是这样。

  我第一次听说王友琴的名字是从初中同学叶维丽那里,大约十年前,我们谈论校长之死(多年来我们经常谈起的话题)时她说,咱们学校有个叫王友琴 的同学, 也写过文章,她比咱们小,可能是老初一的。多年来,王友琴一直是我敬重的校友。2007年我从实验中学网站的校友录里得知,王友琴是高一3班学 生,原来是 我们的学长。对她倾毕生精力搜集文革死难者的工作,她的超凡勇气和耐力,我要再次表示敬意。

  我非常赞同王友琴学长的观点:"也许没有必要去细究或复述这些细节。但是过多地舍弃细节却可能使我们失去总体性的把握。"

  几个月前我读了王友琴在1986年写的《女性的野蛮》,文章叙述了她的同学发动游斗校领导的过程,作为在场者,她讲得有声有色,而且行文质 朴。我不妨摘录几段:

  ①保工作组的一派人多势众,似乎正在全盛时期,但在工作组问题上,却已显得不够紧跟潮流,有些冷落。一天下午,这一派的一些同学在教室里开 会,"我们 要坚持斗争的大方向","走,打黑帮去!"她们这样说,似乎这可以使她们摆脱因工作组问题而产生的困境,并以此进一步证明她们的"革命"性。

  ②见班里同学去打黑帮,我却无事干,就下楼去看。

  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身边发生的罪恶未加制止,那么就是罪恶的同谋——但是我在十年之后才学会了这句话。

  ④当时学校"文化革命委员会"的副主任,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广播喇叭里说,昨天晚上,校长死了。

  那个高三学生,是王友琴文章中唯一明确的指向。我们一看就知道她叫刘进,而不叫宋彬彬。当时学校没有"文化革命委员会"这个机构,可能王友琴 也不清楚,就笼统给了个称呼。

  十几年后她重新修正了自己的记忆,在著名的《卞仲耘之死》一文里,基本舍弃了旧的叙述,提出了新的逻辑链条,即红卫兵7月31日成立;8月5 日打死了 校长;宋彬彬是红卫兵负责人。我相信这是王友琴学长经过调查得来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当年的教师组织"星火燎原" 战斗队编写了一个师大女附中文革大事记(截止到1966年10月),说到红卫兵时,原文是: 7.31"红旗"(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红卫兵"成立。这句话语焉不详,我们曾经很想访问那个组织的负责老师,因为这位老师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称完全记不 起是谁做的"大事记"。我们在五人访谈中指出,7月31日反工作组的同学成立了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前身叫"红旗"。成立宣言用红纸黑字张榜贴在大 食堂附近 的布告栏里。从《女性的野蛮》中得知,王友琴的那几个同班同学并不属于这个组织。而以血统论为唯一标志的"红卫兵",因至今没有找到公开宣示的证 据,成立 时间、斗争纲领、组织原则、人员组成更是一团乱麻,导致许多校友、老师,都没有界限清楚的记忆。

  认定宋彬彬为8·5打死校长的红卫兵负责人,有一件关键物证,就是7人名单。名单来自于王晶垚先生,我们必须感谢王先生悉心保管至今,使一张 纸片成为 有力的物证。刘双先生说,五一那天他打电话再次向王先生求证:"他说那字条不是医院转给他的,是他要求7人写的。这里没有因年老记忆不好的问题, 因为10 年,20年前,30年前他就是这么说的。""我问是谁的笔迹,他说是刘进的笔迹。但是,李松文承认是自己的笔迹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不是李松文亲 口讲的, 是转述。可信度有多大?看来要验笔迹或测谎啦。"(见《记忆》48期编读往来·刘双来信)其实要确定是否李老师笔迹,当面去问他即可,比验笔迹和 测谎容易 得多,几乎没有成本。

  2008年初,这个纸片在几个博客里反复张贴,有人说凶手就在里面!我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李松文老师写的,他教我们初三几何,天天在黑板上 画图、板 书,字体流利而内敛,很像老实厚道的老师本人。我的同班同学看了47期《记忆》,也有几个电话里说,那名单一看就是李老师写的。在这里,我要特别 表达对李 松文老师的敬意,行事风格谨慎质朴的李老师,在当年和现在表现出来的道德勇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名单竖着写,我们是从右向左看的,而王友琴学长是从左向右看的,得出的结论当然相反。老师和在场学生为医院抢救"黑帮"做担保,和家属"要求 女附中权 力当局留下姓名"完全是两回事,这里产生了根本不同的记忆,我认为也很正常。签名透露的信息,不仅否定了王友琴学长关于宋彬彬是红卫兵负责人的判 定,还提 示了工作组撤走后 "学生代表会"的现状,七人中第一个是老师,第二、三、四、五个是在医院抢救现场的学生,第六、第七是"学生代表会"成员刘进、宋彬彬,她们在名单里的位 置,正说明是以个人名义而非"组织名义"出面。

  有批评者认为,我们的"访谈"是在否定"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王友琴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对王友琴"鸡蛋里挑骨头"。我不禁想问:谁有权利垄 断对历史 的解释呢?我本人很好奇王友琴多年来如何对8·5事件研究出了现在的结果。这个结果虽然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也让她远离了事件本身,远离了真实 的自己。 至于诸多学者在研究中采信了王友琴提供的版本,责任不在王友琴,而在我们,当年冷漠地看着校长被残害致死,后来又以同样的冷漠任凭同学宋彬彬被妖 魔化的我 们。

  有批评者认为,纠缠于8月5日有没有红卫兵,否认8·5事件的组织者和施暴者当时不是以红卫兵身份出现,本质上是在为红卫兵辩护,是在为宋彬 彬脱罪。 放眼于文革这一空前浩劫,笼统地指控红卫兵,谁也不会持异议。我在"访谈"里也说过——对于我来说,红卫兵就是干部子弟的别名。但是,"卞仲耘之 死"既然 成为文革暴力的"样本",又牵扯到另一标志性人物宋彬彬,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是不容回避的责任。只有厘清一个个"个案",才有大历史宏 观的叙 述。

  还有批评者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权力真空",818之前,权力掌握在高干子弟为主的红卫兵手中。我们对母校文革初期"权力真空"的时间边 际,认定为 工作组撤离后的一周。胡志涛校长在她的《生活教育论》一书139页第三自然段里写到: 1966年8月5日,我起个大早。"找市委去!"思索了半夜的一个念头驱使我向市委走去。脑子里的一大串问号都想到市委能得到回答,特别是昨天出现的打人 现象。我找到分管文教口的同志,我向他陈述了工作组进校以来的情况,七月底工作组撤走后,学校处于无人管的混乱状态,我特别强调了昨天的打人问 题,我说: "这说明基层领导干部的人身安全已得不到保障了。请指示,我们该怎么办?"他听后却用平静的口气劝说道:"你回学校去吧!"我站着没动。这时,我 多么希望 他能说出一句:"你们回避一下吧,先不要到学校去了。"他站起来看我不走,又补充了一句:"回去吧!我们会向区委通报的。"我怀着沉重而失望的心 情,走出 市委大门。一路上,脑子里开展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回去!回去!回去!明知是凶多吉少。但我是校长,我是一个长期受党教育的共产党员。上级指示,我 只有服 从。无论如何,我得硬着头皮回去。

  我们在访谈中谈到的每个细节,时间、地点、人物都经过多方调查和反复求证,限于篇幅不得不几次压缩,诚如郭建先生所言"经过作者精心选择", 若郭先生发现哪个细节"似是而非",欢迎指正。

  最后,我个人认为8·5事件中,作为工作组时期的骨干,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年级学生,刘进、宋彬彬有她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是导致校长死亡的直 接责任或 间接责任,而是道义责任。事实上,8·5那天她们已经承担了这个责任,两度去劝阻,将校长送至医院,连夜向市委汇报,8·6早上向全校通报。校长 之死,不 是当年的她们和老师学生们能够预见到的,因而苛求她们并无道理。

  为了厘清母校那段文革历史,当年的学生代表会主席,而今年过花甲患有冠心病的刘进辛苦奔走了几年,访问了几十位老师、校友,写下几万字的调查 报告(包括100多个注释),交给学校存档。可以说,她把责任一直承担到了今天。

  写到这里,我想起那些殴打、羞辱过老师的同学,我仍然希望她们能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经历,给当代一个解释,给后代一个警醒。宋彬彬背了黑锅,不 等于自己 就可以永远隐藏在历史的汪洋里。我想起制造了"宋要武"的光明日报记者,利用了"宋要武"的湖北省委喉舌长江日报,如果相关的当事人还健在,希望 他们能站 出来还历史一个公道。宋彬彬改名宋岩的档案应该还存放在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二龙路派出所,有查阅权限者,也可以作证宋彬彬是否改名宋要武。其 实,文革中 改名卫东、忠东、红卫、爱党的不计其数,改名本是寻常事,惟有"宋要武"叫不得。

  2008年1月24日,叶维丽、于羚和我第一次约刘进、宋彬彬谈她们文革初期的经历,那天谈了6个小时。一周后,再次对她俩进行访谈,从上午 十点谈到 晚上九点。二年多以来,我们就同一主题进行过十多次谈话。宋彬彬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她诚实、诚恳、善良,并有着她那个年纪少有的单纯。背负着巨大 的精神压 力,我无法了解她的内心经受着怎样的煎熬,但我知道她很冤——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站出来为她讲话的原因。
 
冯敬兰:我为什么要为宋彬彬说话(2)时间:2010-05-24 10:01 作者:冯敬兰点击:1909次

  2010-05-17

  附:


1996 冯敬兰:记忆的疮疤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不能把握的事情越来越多。小时候一心以为人定胜天,现在才明白,人常常连自身的许多问题都不能理喻,无法解释, 譬如人的 记忆。我们想记住的,有时偏偏忘个干净,一心想忘却的,有时却突然涌上心头.因此,我们记住了自己的光荣与骄傲,也记下了自己的丑行和错误;想忘 却不堪回 首的苦难却可能同时丢弃了我们的良知。人的记忆似乎与人的愿望互不相干。

  偶尔我会想起某件事,这事可能完全与我无干,我也从没把它刻意留在记忆里,它却会突然从什么地方蹦出来,徘徊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它的声 音、场景、人物历历在目,它集中起我全部的思想,甚至让我无法再做别的。譬如校长之死。

  校长死于整整三十年前的八月初,最近有朋友告诉我那天是五号。校长是个老太太,领导着我们那所著名的女子中学,学校的全称是"北京师大女附 中",这学 校有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学生,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校长却被出身教养俱佳的女学生们活活打死。这件事在六六年夏天的"红色恐怖"里,开创了北京乃 至全国的 暴力之先。

  就像疮疤会在阴雨天让人有说不出的难受一样,我并不想留在记忆里的这件事,却在不经意时常常自己跳出来,使那可怖的情景重现眼前。于是我便不 停地想: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那种事?为什么聪明活泼的女孩子突然那样凶狠残忍?……

  1966年的七、八月,和任何一年的伏天一样酷热难挡。那个著名的对联* 像一道魔鬼的咒语,几天里使整个城市和我们的学校陷入了狂热、恐怖和暴力之中。一向温文尔雅自视甚高的女孩子们,忽然都迷失了本性。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 谁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爹娘的身分就是自己的身价。同学关系从来没有这样泾渭分明,你不是好汉,就是混蛋。

  风闻班里要"辩论"对联,我决定逃"学"一天。那天下午,两位同学奉命到我家召我去学校,已被揭批过两次的我,一路上忧心忡忡,只想着自己不 定又要遭 到怎样的声讨,一颗心已收缩成一团,而完全不知道学校已然是翻天复地,一片喧嚣。每班学生都有大批混蛋涌现,一些最激进的左派学生拎着武装带满腔 愤怒地抽 打着嘴硬的"混蛋"们。那一天所有的校领导全部斯文扫地,不仅被当成小丑在烈日下游街示众,而且还饱尝了皮肉之苦。因为逃学我什么都不知道。到了 学校,领 导运动的左派同学问我为什么逃学,我说头疼。她说:"红军叔叔爬雪山过草地都不怕,你头疼就不上学?!"的确,她说得很对,想到红军叔叔,我哑口 无言。那 天还算好,对于斗胆逃避批判的我,她们只简单地斥责了一顿,宣布明日下午单独给我"补课",就匆匆走了,显然有更重要的任务在等待她们。剩下的时 间里,我 不敢立刻就回家,便独自在校园里看大字报。

  大字报写得更长更多贴得更高了,校领导的名字被划了×头冲了下,有的前面还冠上了"叛徒"、"特务"、"伪保长"等等,使人感到了大革命的惊 心动魄。 转到一座教学楼后面,大字报的密度才略减,但那里的清静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威慑力。烈日下我看见女厕所旁边一辆手推车上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大扫帚、茅 坑盖,下 面分明有一个人,他的两只脚从杂物下面露出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于是我一眼看见了黄的稀便顺着车厢板流淌到地上,苍 蝇正嗡嗡 地围着小车盘旋。是校长。她没有知觉地躺在车上,衣衫不整,五官肿胀,眼镜不见了,大小便失了禁。八月初的午后四点,骄阳依然如火,可是我头皮发 紧,突然 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在那一瞬,我所受的委屈和侮辱变得无足轻重了。她怎么啦?谁往她身上扔了这些大扫帚和茅坑盖子?这情景使我心里充满了厌恶和恐 惧,我立 即转身逃之夭夭。

  印象里女校长当时的罪过是被前北平地下党的负责人刘仁介绍入党,而刘仁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文革一爆发即被整垮的北京市委的第 二号人 物。另一个女校长,那天在遭受了同样的殴打后被剃了"阴阳头"。后来的日子里她仍然恶运难逃,不断被拉着在校园里游斗,我亲眼看到过一个身材胖大 的初二女 孩一边骂一边推搡她,女孩的相貌和名字我至今未忘。女八路出身的校长后来被打断了肋骨,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她低过头。她是我所见过的最坚强最美丽的 女人。

  多少年来,这一天的经历,成了我记忆的疮疤,在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中,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我们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也怕毛毛虫怕老鼠怕黑夜里单独走路怕死人和流血, 我们也爱哭泣也会向父母撒娇,惊慌失措时我们也常常尖声大叫。

  我们的学校是女子中学,学校的老师是最优秀的老师,学校的教育是最文明的教育。我们所有的学生可以说都是最好的女孩儿。每年校园里的红枣桃子 草莓核桃 熟了,没有一个学生私自摘吃。进办公室我们要喊"报告",见到老师校长我们要行礼问好,同学有了困难,大家会不约而同伸出援助的手。

  我们究竟怎么了,突然会冒出一群趾高气扬心狠手毒的打手来?

  并不是人人都有那份胆量,可以抡起皮带大打出手。也不是人人都有那种资格,想打谁就打谁。有胆量的不一定有资格,有资格的不一定有胆量。同时 具备两项条件的人还得心狠。这就更少了。

  她们有很好的家庭,父辈都是久经考验的革命者。她们有很好的教养,自幼就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更多的现代文明熏陶,她们见多识广,更聪明 更理性。 无论怎样,她们都不该让自己成为一个打手。再说"文革"毕竟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你不打他他就要打你,必须先下手为强,致对方以死地。革命的一方 本已非常 强大,用不着再诉诸武力来证实自己。而被打倒批判的另一方,早已失去了捍卫尊严的权力,她们比任何人都更软弱无力。这种对比就像狮子和小兔人与蚂 蚁。但事 实是当她们抡圆了皮带抽打着自己昔日尊敬的师长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并用刻薄的话取笑他们时,那些卑微可怜的人们已经再也唤不起她们的恻隐之心。在那 一刻她们 不仅失去了女性的温存善良,也失去了起码的人性。

  她们——出身好教养好高觉悟高智商的女孩子,究竟怎么了?是什么改变了她们?她们的非人道非人性从哪里来?如果说是因为她们年少幼稚容易冲 动,那么为 什么与她们同龄的大多数女孩子对暴力却充满恐惧?如果说是因为她们的个性强悍更像男孩子,那么为什么众多的男校却鲜见暴力处决校长的事件?

  其实,她们打人,或许只是因为她们想打。她们觉得打人好玩。她们从来不认为别人的尊严值得尊重。

  可以把什么都归咎于文革,因此而原谅自己。可以说当年幼稚无知,因此而漠视过去。但是夜深人静的时侯,想起当年的情景,你真的能够心安理得? 作为那所 中学的学生,我永远感觉到的是一份耻辱——我们的女校长死于我们这些女学生手下。参与暴力行为的那些同学,是否也会想起从前?是否也会有一种疤痕 在心的感 觉呢?我不怀疑,她们会有更深的痛楚更长的悔恨。

  三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如今我们都已人到中年,做了人妻人母。我们用成熟的眼光审视自己,看见了我们人性中那些丑陋的东西——私欲和野心,过份 张扬的个 性,强烈的表现欲,女人的虚荣心和病态的虐待狂心理,这是我们生命的毒素。只有清除它们,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健康,我们才可能做一个真正的女人。 用爱心用 理解用温暖去善待别人,做一个好女人永远比功名与金钱更重要。

  人的记忆和愿望常常相悖,而这种记忆真是令人尴尬。但是做为老三届的我们,既然永远不忘经历过的磨难和困苦,那也应该记牢我们的错误和罪过。 人生的经历是一面镜子,多照几回吧,你会知道怎样使自己更美更好。

  *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混蛋  永远如此

  写于1996年三八妇女节

  此文收入《那个年代中的我们》(下册)(者永平等编/远方出版社,1998年),《随心而动》(冯敬兰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plus/view.php?aid=10065&pageno=2 ]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把文章分享到         新浪微博】 顶一下(18)72.00%踩一下(7)28.00%------分隔线---------------------------- 上一篇:小学课本中的神话们
下一篇:卜凡中:房子那些事儿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游客 2010-07-24 发表
支持[0] 反对[0] [引用] 我有些同情冯女士,她挺可怜的。少女时代由于出身不好、又偏和叶维丽成了闺蜜,文革一来,私房话被叶(乖乖)揭发出卖、在班上屡次被斗争、被侮辱,给她精 神上造成旁人难以想像的创伤。从此,叶宋一类的人成为她敬畏、恭顺、服从的对象。她自己的经历相当坎坷,而叶宋等人从工农兵学员到出国留学一帆风 顺,社会 地位总是高高在上。冯女士自文革时落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多年后与叶宋重逢后又犯了,于是才会有这样的文章出现。
 游客 2010-05-26 发表
支持[0] 反对[0] [引用] 一个人、一个事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好人对他念念不忘,坏也对他念念不忘。
 sk2010 2010-05-25 发表
支持[2] 反对[2] [引用] 自打耳光。
关于红卫兵,冯曾说:"揭发我的大会上(当时工作组仍在),乖乖和红卫兵们坐在课桌上"。
邓小平女儿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也说:"7月29日,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万人大会,宣布撤消工作组。作为学校的红卫兵代 表,我也参加了那次大会"。
劝您一句,靠谎言替宋辩护,只能把自己搭进去。
 游客 2010-05-24 发表
支持[3] 反对[0] [引用] 文革最早打砸抢的就是这批高干子弟,对象是已经失去权力的人士。这是刘主席故意歪曲毛的旨意的杰作。被毛发现后,异常气愤。所以才有了《炮打司令部》才有 了江青出场的机会,才有了刘非死不可的下场。这才是文革扩大化到全民的真相。
没有忏悔,就不会有改过。
 牟尚高 2010-05-24 发表
支持[4] 反对[0] [引用] 难道大官家的女儿就有"很好的教养"?就"更聪明更理性"?就是"出身好教养好高觉悟高智商的女孩子"?而"她们抡圆了皮带抽打着自己昔日尊敬的师长和朝 夕相处的同学","失去了女性的温存善良,也失去了起码的人性",仅是由于"人性中那些丑陋的东西——私欲和野心,过份张扬的个性,强烈的表现 欲,女人的 虚荣心和病态的虐待狂心理"?对冯女士的这些论述均不能认同。关键在于接受的何种教育。"喝狼奶"长大的不论公母都会张扬兽性。可悲的是日后娶其 为妻的爷 们,一旦知道卧塌之旁的大家闺秀、金枝玉叶当年曾是面目狰狞的夜叉,会做何感想?
 游客 2010-05-24 发表
支持[2] 反对[0] [引用] 只有这样心平气和的讨论才有共识。
 游客 2010-05-24 发表
支持[2] 反对[1] [引用] 这才是一篇真实的好文章。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plus/view.php?aid=10065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05/16/8335336_177468666.shtml
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110828 袁腾飞:宋要武个人资料

2011-8-28 18:18:5

大家还记得袁腾飞老 师课堂上讲的宋彬彬的故事吗,也就是宋要武,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宋要武的个人资料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这时候一位女红卫兵给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给毛带袖章的红卫兵叫宋彬彬,毛语重心长 地说:文质彬彬不好,要武嘛(纪录片的解说词)。后来那姑娘改名宋要武,天津市的女二中也赶时髦改名为要武中学。

就在给毛主席带袖章的前几天,宋彬彬当头头的红卫兵组织刚刚把她们的副校长卞仲云用铜头皮带、带钉子的木棒活活打死。几天后,毛主席亲 切的接见了 她,称赞她的革命行动,说:文质彬彬不好,要武嘛!从而肯定了她们的革命行动。宋彬彬就此改名宋要武,天津市的女二中也赶时髦改名为要武 中学。

当年身为校革筹与红卫兵首脑的她,凭着8.5 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之死——那是文革首都第一个死于红卫兵铜头皮带和带钉木棒之下的教育工作者——当晚,就在北京饭店见到了吴德;十三天后,就 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与领袖举世瞩目的相对中,演绎着"彬彬要武"的"史无前例"的精神神话…….

穿越着世纪:展板上依然写着八.一八风采!照片依然上亮着八.一八风采!真正血染的风采啊——在"八.一八"以后的二十天中,仅官方内 部记载就有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而谁又能否认,第二年6—9月以红卫兵为核心或前躯的、席卷全国的武斗狂潮,精神源头不正在于 此?!

当然伟大领袖也说过:要文斗,不要武斗。可是他说过的两句互相矛盾的指示,谁能分清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哪一句话更能唆使无知的红 卫兵滑向罪恶的疯狂!

这就是被神化的红太阳;

这就是被红太阳烙印成红八月的宋要武——宋彬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的宋岩!

200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原为北师大女附中)在庆祝建校90周年时,将文革中的红卫兵代表宋彬彬评为90名「荣誉校 友」之一。此事引起广泛争议。
像 宋彬彬这样自称捍卫毛泽东思想最烈,高喊共产主义口号入云霄的人,却知道急早到民主国家去捞取好处,这样的选择让人吃惊。让人感到奇怪的 是,宋彬彬却在自 己提供给母校的简介中装出一副干净的样子,只从1968年写起,完全抹杀其所造成的血腥之罪恶。如此一来,她便用托马斯全旋加三百六十度 转体,金蝉脱壳, 立马变成了受人尊敬的知名校友。一个人犯错当然应该受到批评谴责,但犯了错死不认错,从无半点忏悔的表示,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不应该再度成 为受人追棒的榜 样。
宋彬彬谈文革时的宋要武 一位十六、七岁花样年华的高三女学生,能够多凶狠、多有组织力,甚至批斗校长致死,宋彬彬在文革的角色争议性,是历史疯狂政治洪流下人性错乱的结果。
 宋彬彬是中共开国功臣、八大元老宋任穷之女,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期间,正好就读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三,同年七月卅一日,学校成立红 卫兵组织,宋彬彬成为红卫兵领导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亲自接见全中国红卫兵,让宋彬彬成为中国红卫兵典型。
 随着文革越演越烈,宋彬彬也跟其他知青一样,前往内蒙插队落户学习,并以农工兵学员身分进入大学就读,文革结束后,宋于八○年代初随丈 夫远赴美国求学,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环境科学博士后,留在美国任教过着低调生活。
  为毛泽东别红卫兵袖章,是宋彬彬难脱文革宿命。在毛接见后隔日,《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发表名为〈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袖章〉的宋要武 署名文章称,修正 主义教育制度紧紧地束缚着我们,「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从『彬』到『武』,反映革命小将们在成长」,文革情势随着该文章进入死伤 遍野的武斗阶段。
  宋彬彬变成宋要武,武斗似乎因宋彬彬而起。美国纪录片工作者卡玛拍摄的《八九点钟的太阳》(Mornong Sun)纪录片,是宋彬彬唯一一次接受采访,她在片中否认说:「破四旧啊,抄家啊,我一次都没参加过,到处都是我的谣言,怎么怎么样打人,我觉得特别委 屈,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
 关于报纸的署名文章,宋彬彬解释说:「我根本不知道的名字叫宋要武,为了宣传需要,竟能够无中生有给我安上这么一个名字」。至于在北师 大附女中校长卞仲耘遭批斗致死的角色,宋彬彬迄今无任何解释或道歉,而外界指称其确实曾参与,则因无明确人证而沦为罗生门。
  美国人对宋彬彬的回避也有意见,去年二月,美国律师哈里斯(Benjamin Harris)发现中国人竟能对一位校长之死、几近无动于衷且让作恶者逍遥法外,开始在部落格贴文探寻真相,透过律师人的抽丝剥茧,哈里斯认为宋彬彬在 《八九点钟的太阳》纪录片中的说辞,是为自己脱罪。
我对那段历史不了解。搜了一下,WEN GE 中真实的女性形象。现在我看到了。。。不只看到照片,还看到一个女性真实的命运。
宋彬彬——宋要武——宋岩,从红卫兵小将到美国地球化学博士。够感慨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932654&page=1&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回帖人:
耗子大仙
2007/11/14 19:15:13 
第 3 楼

真叫他M无耻
把现在的校长活活抽死啊
回帖人:
许先生
2007/11/14 19:16:06 
第 4 楼

现在的中国还有良知和道德吗???

回帖人:
带表的狼2
2007/11/14 19:27:41 
第 6 楼

不是什么罕见的无耻,基本上活在基*国,每天都能见到,最近的一例是警察毙了军医。
回帖人:
TIRETRACK
2007/11/14 19:28:03 
第 7 楼

叹为观止!!!!!!!!!

回帖人:
铜雀台
2007/11/14 19:34:09 
第 9 楼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等北大校长被铜皮带痛抽一顿,就醒悟了
回帖人:
houman
2007/11/14 19:37:40 
第 10 楼

后来采访过那个人,其实她本人是不愿意的。而且报纸上那个以第一人称署名宋要武的文章也根本不是她写的。她去下乡,结果还没去人家就传说她打人特 别狠之类的话,她根本也是个受害者。
回帖人:
头孢2号
2007/11/14 19:41:33 
第 11 楼

那种环境下谁跟进得慢
谁是 s b
不是有什么道德。
大家争抢一块肉,抢到了才发现是臭肉。
并不是没抢到肉的人嘲笑别人的理由。
预先想到那肉是臭肉的是极少数,包含你们诸位父母、祖父母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俺家就不同了。
躲到边防深山里自己开荒(可能对生态环境有所破坏),
你们父母、祖父母要害人,俺家管不了就躲一边嘛
哈哈!
哈哈哈!

你们的粪粪不亚于你们的父母和祖父母
相信我
你们要反思
只反思到制度什么的还不够
必须对自己父母、祖父母当年的无耻行径忏悔
必须使自己理智
不再粪粪。
回帖人:
头孢2号
2007/11/14 19:49:13 
第 12 楼

文章提交者:houman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后来采访过那个人,其实她本人是不愿意的。而且报纸上那个以第一人称署名宋要武的文章也根本不是她写的。她去下乡,结果还没去人家就传说她打人特 别狠之类的话,她根本也是个受害者。

是不是啊?
你们的父母、祖父母抢不过她妒忌她而已。。。
你们在说别人的"丑态"之前有没有反思自己的丑态?
回帖人:
控制快感
2007/11/14 19:59:07 
第 13 楼

黄俄内部矛盾

回帖人:
ltg
2007/11/14 20:03:59 
第 15 楼

"要武呀"!按理说这是句莫明其妙的废话,但在个人崇拜已达到邪教式的疯狂时,废话也变成了圣旨。废话—圣旨!圣旨—废话!

回帖人:
春满人间
2007/11/14 20:11:19 
第 16 楼

北师大女附中校长大概是个受虐狂,还想要这个曾叫宋要武的畜生用皮带抽它才兴奋
回帖人:
太平洋一滴
2007/11/14 20:14:04 
第 17 楼

文章提交者:春满人间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北师大女附中校长大概是个受虐狂,还想要这个曾叫宋要武的畜生用皮带抽它才兴奋
---------------------------------
春满人间——狗。
回帖人:
解放动物庄园
2007/11/14 20:14:07 
第 18 楼

无耻是没有极限的

回帖人:
舍得一身剐
2007/11/14 20:29:09 
第 19 楼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回帖人:
xiaomai222
2007/11/14 20:35:39 
第 20 楼

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普力策奖 关于 越 南  臭名昭著的警察阮玉銮当街杀人后的若干年到了美国,在被披露后的仓皇丑态/
奇怪,自称民 ! 主! 的美国,怎么没有人披露下这个疯狂女人的过去呢?美国人当真就那么宽容么?
更加的奇怪,北师大的现在校长怎么会面对这个丑陋的女人.
回帖人:
横竖一刀
2007/11/14 20:54:25 
第 21 楼

LZ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靠!
回帖人:
主席的红土乓
2007/11/14 20:55:12 
第 22 楼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希望她能改悔。
回帖人:
说老实话
2007/11/14 21:35:14 
第 25 楼

该用户被屏蔽,其发言已被屏蔽
回帖人:
闲云77
2007/11/14 21:44:47 
第 26 楼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回帖人:
沙跃伍
2007/11/14 21:47:55 
第 27 楼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
是执政者文革态度的映射
回帖人:
山中樵夫
2007/11/14 22:00:29 
第 28 楼

既谓魔头.何谈人性!
回帖人:
途说道听
2007/11/14 22:00:51 
第 29 楼

D的元老 宋任穷 的女儿. 下乡到内蒙草原, 与同时插队的丈夫双双成了长春地质学院的工农兵学生.没吃很多苦.  丈夫解放前夕美国出生, 所以大概80年就去美国了. 她有权力选择自己道路
回帖人:
途说道听
2007/11/14 22:05:19 
第 30 楼

整个文革是政府犯罪, 政府都没有反省说穿个所以然, 你要她怎么样?

回帖人:
ywh6410
2007/11/14 20:03:20 
第 14 楼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回帖人:
hoohoo
2007/11/14 22:21:37 
第 31 楼

从现在来看,很多专家、叫兽是应该打倒的。
回帖人:
义和团退役
2007/11/14 22:28:21 
第 32 楼

文章提交者:途说道听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整个文革是政府犯罪, 政府都没有反省说穿个所以然, 你要她怎么样?
=========何况她本身就是下流品种
回帖人:
rochina
2007/11/14 22:40:56 
第 33 楼

该用户被屏蔽,其发言已被屏蔽
回帖人:
wolfman01
2007/11/14 22:52:11 
第 34 楼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回帖人:
猫尾巴
2007/11/14 23:06:53 
第 35 楼

文章提交者:铜雀台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等北大校长被铜皮带痛抽一顿,就醒悟了
回帖人:
lyx760
2007/11/14 23:38:17 
第 36 楼

文章提交者:houman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后来采访过那个人,其实她本人是不愿意的。而且报纸上那个以第一人称署名宋要武的文章也根本不是她写的。她去下乡,结果还没去人家就传说她打人特 别狠之类的话,她根本也是个受害者。

--------------------------------------------------------

不论文章是否她写的,她后来周游各省,号召镇压"右派翻天",显然是自己主动的,没有人强迫,也无法强迫。因此是加害者,不是受害者。
回帖人:
福顺
2007/11/17 1:24:53 
第 37 楼

文章提交者:wolfman01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回帖人:
看见后
2007/11/26 9:46:54 
第 38 楼

当今执政者文革态度的映射
回帖人:
野夫刀
2007/11/26 10:02:21 
第 39 楼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回帖人:
方玉亮
2007/11/26 10:15:15 
第 40 楼

宋岩女士"衣锦还校"了......令人吃惊的是该校当局,对如此一个曾对自已的母校和师长犯过血腥罪行的人,竟给予了英雄式的欢迎与接待。再次 高调宣扬 1966 年 8月 18日文革中她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泽东献袖章的一幕。在校庆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当年所谓的"八, .一八风采",也就是那血染 ----嗜血的风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真是个有意思的群体。 只要条件具备,恐怕30年代的德国、60年代的中国是要重演的。
回帖人:
polymer
2007/11/26 10:31:48 
第 41 楼

北师大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晕。。。。
回帖人:
华野
2007/11/26 10:32:19 
第 42 楼

国人经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回帖人:
13988888888
2007/11/26 10:35:47 
第 43 楼

是个严重的政治错误!说明基层D的"领导"政治上的幼稚!
回帖人:
polymer
2007/11/26 10:47:01 
第 44 楼

D的基层领导太多幼稚的了。。

不知道当初如何提拔上来的。。。

回帖人:
野风
2007-11-26 11:02:03 
第 46 楼

"文革"与今天大陆执政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炫耀罪恶——完全可以理解!
回帖人:
蒙恩的沃纳
2007-11-26 11:13:22 
第 47 楼

文章提交者:主席的红土乓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回帖人:
且听猫吟
2007-11-26 13:04:38 
第 48 楼

疯狂的时代培养出来的杀人机器
回帖人:
解放在即3
2007-11-26 13:12:01 
第 49 楼

所以就在彬彬,啊不,应该是耀武小姐更名前仅仅十三日,小姐所在学校的副校长卞仲耘,就被红卫兵用铜头皮带活活打死,而主持这次批斗会的就是宋小 姐,她并在台上放言要"煞煞他们的威风"。

=================================

当时紧套同志正是北师大附中的校外政治辅导员!!!
回帖人:
还是好人 [手机绑定用户]
2007-11-28 14:48:57 
第 50 楼

文章提交者:解放在即3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所以就在彬彬,啊不,应该是耀武小姐更名前仅仅十三日,小姐所在学校的副校长卞仲耘,就被红卫兵用铜头皮带活活打死,而主持这次批斗会的就是宋小 姐,她并在台上放言要"煞煞他们的威风"。

=================================

当时紧套同志正是北师大附中的校外政治辅导员!!!
===============
真的???!!!
回帖人:
yulvbing2005
2007-11-28 15:35:47 
第 51 楼

应该就是"宋要武"。
回帖人:
花蜘蛛
2007-11-28 16:26:31 
第 52 楼

哦呵呵~~~~哦呵呵~~~~~文革发生在这会儿,三十年以后中国会有电影获奥斯卡奖名字叫《一地校长》都是被打死的!
回帖人:
di1yu0huo3
2007-11-28 16:30:44 
第 53 楼

活活打死卞校长是天大罪恶,活活打死现任校长将会大快人心!
回帖人:
泛光灯
2007-11-28 16:41:08 
第 54 楼

文章提交者:许先生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现在的中国还有良知和道德吗???

回帖人:
沙跃伍
2007-11-28 17:06:41 
第 55 楼

废话—圣旨!圣旨—废话!
回帖人:
沙跃伍
2007-11-28 17:20:17 
第 56 楼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ab6d80100gt5e.html
风吟芷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erry0307

100110 风吟芷:也谈宋彬彬与北师大附中。

(2010-01-10 19:53:37)

先转个贴。
[转帖]严家伟:炫耀罪恶,罕见的无耻-看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

 我所认知的是:北师大附中高调宣传八一八风采可以理解。 天安门前挂的是什么?人民币上印的是什么?历史政治书里宣传的是什么思想什么决策?  伟大领导人是谁?

那么。北师大附中的宣传。可以理解。

宋彬彬 ,她当年接受的是什么教育? 她处于什么环境中? 中国又出了多少个宋彬彬?

我以为她并没有那么可恶。  可恶的是什么在灌输她,什么在操控她的思想,整个当时青少年的思想 。

把她比作本拉丹更是可笑。 本拉丹是什么?他是一个控制,计划行动的领导者,宋彬彬会计划着要批斗死多少人么?她计划好了继而受利于此麽?

对于精神领袖一说,我只想说:没了宋彬彬这一个人,还会有无数个李彬彬,张彬彬涌现! 也许她是领袖式的任务,但绝对不是她在领导精神。

谁是本拉丹,谁是精神领袖,或者哪些才是,我想认真思考后不难得出答案。

一个18岁的小女孩,懂什么?

惨剧在四十年前的8月5日发生

1966年8月5日下午,北京师大女附中红卫兵斗争了学校的5位负责人。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卞仲耘首当其冲。

下午2时左右,女附中一个班的"红卫兵"突然聚集起来"斗争黑帮",冲到正在打扫厕所的副校长胡志涛跟前。胡志涛对学生说,工作组撤走以后,红卫 兵如要开批斗会,要事先报告新成立的北京市委。就是说,红卫兵不能自作主张地斗争校领导。

红卫兵根本不予理会。一个红卫兵拿来一大瓶墨汁,不由分说朝她头上倒下来,胡志涛全身顿时就被墨水染黑了。

红卫兵将学校5个负责人揪到大操场上,给他们戴上了用废纸篓糊成的高帽子,在他们的脖子上套上写有"反革命黑帮"、"三反分子"字样的牌子。接下 来,强迫他们一字排开跪下。"大批判"会立即开始了。

成群的学生涌来,聚集在台下。在狂热的批判中有人喊道:去木工房拿棍子。结果即有女学生跑向学校木工房,拿来了待修的破课桌木腿,那上面还有没拔 除的钉子。更有人跑向开水房去取热水,打算浇烫这些"黑帮"——当代教育史上残忍的一幕就这样开始了。

红卫兵们草草"批判"了几句,就将被斗者从高台上拉下来"游街",强迫他们一边走一边敲打被硬塞到手里的铁簸箕,反复地说:"我是牛鬼蛇神。"

5位教师被赶到小操场,要他们停下来劳动,挑走那里的一堆沙子。红卫兵自己动手,把要卞仲耘挑的筐里装满沙子,用铁锹拍了又拍。经受了半天折磨的 卞仲耘哪里挑得起来。红卫兵一拥而上将她打倒,拳脚乱棍交加。

女附中的教师们吓得缩在办公室里不敢出来。5名校领导孤立无援地迎受狂热女生的殴打,完全失去了自卫能力,被学生们一路厮打扯向宿舍楼。

一路上乱棍如雨,殴打者使用了形形色色的木棍,其中包括带有钉子的桌腿。宿舍楼走廊的白墙上留下了斑斑血迹。

这场狂热语言和棍棒交加的批判持续两个多小时,被批判和殴打的教师完全没有抗辩可能。大约到下午5时,受殴打最重的卞仲耘终于失去知觉,倒在了学 生宿舍的台阶上。仍有一群女红卫兵围住她,用脚猛踢这位不久前还受学生尊敬的副校长,大声喊:"装死!"

是什么导致这一切呢?这群学生的行为用近乎残暴形容。

让我们来想想, 在当时这样的结果会怎么表示呢? 说不定,只是表明她:畏罪自杀。  等类似的言语。

 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闻讯赶到邮电医院,他看到妻子遍布伤痕的尸体。他当即到西单商场买了一个照相机,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摄下卞仲耘的最后的照片。 这些照片 保存至今。尽管是黑白照片,但尸体上的大片血斑伤痕也清晰可见。第二天,王晶尧见到了师大女附中红卫兵的负责人之一邓榕,她身穿军装,腰系皮带, 臂缠袖 章,这是当时红卫兵的典型装束。邓榕要邮电医院的医生作尸体解剖,她的用意在于要医生证明卞仲耘死于心脏病,而不是被打死的。这是北京红卫兵打死 的第一个 人,所以当时还有所顾忌,不愿意承认卞仲耘是被打死的;半个月之后,红卫兵暴力进一步发展,以致打死人不但不必回避,还成了炫耀吹牛的内容。王晶 尧坚决反 对解剖尸体。他不愿让妻子这样惨死之后还要遭受无理的切割。结果,尸体没有被解剖。但是,由于红卫兵负责人的要求,在医院开具的卞仲耘的死亡证书 上,死因 一栏,填的是"死因不明"。尽管死亡原因是如此明显。

(确实证明了我的猜想。)

即使批斗而死又怎样?为了保护伟大领袖毛主席,敌人难道不是少一个是一个么。

宋彬彬也许没有意识过,是她导致了这个暴行。 (当时她也许确实不知道校长的死因。)

但我也同样没有意识到。 因为她不过是个傀儡式人物。

若说愧疚感,作为一个只喊口号的领袖任务,她的愧疚感应该不会超过那些亲自下手的红卫兵吧,若追叙下来,那些红卫兵才是真正应该愧疚的人。

我以为,宋彬彬不能说是一个罪人,也不是一切的源头。以这样的言语去指责一个18岁的女孩是有欠妥当的。她只是一个傀儡。一群傀儡的领袖。

她的愧疚与否我们无从得知。   她亦在以后的日子中取得成绩。  回去看看也是自然。 我无法确定这个欢迎仪式是她本意。

我想说的就是, 文革的惨痛后果,不能指责哪个人,哪一件事。

而是其背后的那些。

那些政治性的煽动,那些有意的引导。教育的不健全,人性的泯灭。中国文化中欠缺那么一点点……

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pubvp/2012/02/201202272054.shtml

120227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XUPING:有感于宋彬彬的回忆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2月27日 转载)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作者:XUPING

    一直对有关自己"文革"时期的纷纷传言保持了沉默的宋彬彬,终于在她的《宋彬彬: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想说的话》中,愿意直面这段对她而言是不堪的历史了。
   
    我一直认为:愿不愿意、敢不敢于面对历史,是任何个人或者团体、组织是否光明磊落、正直、诚实的重要标志。
   
    宋彬彬的回忆,尽管在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在下面要谈到的),但是基本上还是能够尊重事实,所言非虚。而那些竭力在歌颂"文革"的正 确和辉煌、并且拼命要为其翻案的人,何曾见他们有过反映这段"正确、辉煌"的历史的回忆?
   
    譬如:就拿宋彬彬的这段回忆来讲,请"文革"的吹捧者评议一下:这样的事例,有什么"正确、辉煌"可言吗?或者,你们假如认为宋彬彬的回忆所言不实。那么 好,就请拿出你们的能够反映"文革""正确、辉煌"的回忆版本来给我们看看。可惜,至今人们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字,因为这根本就不存在。"文 革"存在 的,只有如宋彬彬的回忆中所显示出来的畸形、混乱、丑恶、肮脏、卑劣、罪恶、恐怖和黑暗。
   
    "文革"的吹捧者说:"文革"中也有两弹一星、有南京长江大桥……
   
    "文革"是政治,两弹一星、南京长江大桥是经济、科技。经济、科技能说明政治吗?能。但是,你必须证明:是不是没有"文革",就没有了两弹一星、南京长江 大桥?或者就要造得差一点了?
   
    不能证明的话,那你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就象说中国乒乓球队赢了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一样无聊。因为假如中国乒乓球队输了,难道你能说"毛泽东思想的 失败"吗?当然不能。中国乒乓球队的赢和输,与毛泽东思想胜不胜利,完全没有关系。就象两弹一星、南京长江大桥的制造成功,与"文革"发生不发生 没有关系 一样。
   
    "文革"的吹捧者又说:"文革"中的灾难和罪恶的出现,是"走资派"的捣乱和破坏造成的,与毛的本意无关。
   
    那么好,就算你的说法成立,请你举出没有受到"'走资派'的捣乱和破坏"的事例给我们看看。为什么也没有?总不见得"文革"的什么都被捣乱和破坏掉了,那 这场运动还怎么能说是正确的呢?
   
    下面,再谈谈宋彬彬的回忆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宋说:传说给她定的两宗"罪行"之一是"1966年8月5日下午北京师大女附中部分学生游斗校领导发生了暴力行为,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卞仲耘不幸遇 难。我被认为是施行暴力的'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
   
    读了全文,看不出宋要否定这样的传说的什么?
   
    你看,接下来宋说:"在80年代实验中学已经为我做过明确的组织结论,说宋彬彬在学校文革中没有打人和暴力行为,但此结论无人理会。"
   
    传说说她"是施行暴力的'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而组织结论是她"在学校文革中没有打人和暴力行为",风马牛不相及吧?
   
    宋提到:
   
    "6月6日,在工作组的主持下成立了 '女附中革命师生代表会',其中学生代表会(简称'学代会')主席是刘进,副主席4名,我是其中之一。"
   
    "7月20日前后,……少部分从高年级各班抽调的同学参加对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集训;……我参加了集训(应该是集训的管理——引者注)。集训是按照'四 清'的方式进行的,当时把所有教职员工都编成小组,先自己做准备,准备好就在小组发言,由学生主持小组会帮助他们,让他们早点 '洗澡、下楼'和争取重返讲台。"
   
    在学生对卞校长施暴时,"刘进、我和几个原来学代会、核心小组的同学赶快跑到操场,……我们劝她们不要打人,……";"后来,低年级同学又来告诉我们说后 操场上打人了,刘进和我赶去,看见后操场聚了不少同学,校领导被人逼着挑土,筐装得很满,挑不动就要挨骂挨打。刘进和我劝告那些监管校领导的学 生,……";"傍晚,又听说卞校长躺在后操场,人快不行了。刘进、我和一些同学赶快跑到后操场,当时李松文老师也在场。刘进让工友打开了后门,大 家一起用 手推车把卞校长推到邮电医院。起初大夫不敢救,说是'黑帮'分子不能救,于是我们和医护人员发生了争吵。刘进说必须抢救。据一位同学回忆,我当时 说共产党 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俘虏还要优待呢。据李松文老师近年回忆,医院要求出示学校证明,但当时不可能开具这样的证明,李老师问是否可以签名作证?医 院同意 了,并说必须有老师的签名才行。于是李老师带头签名,并征得几位在场高年级学生(包括我和刘进)的同意,写下了6个学生的名字。"
   
    这些回忆,都说明宋作为学校里当时运动的负责人之一,是无可否认和回避掉的。并且她自己也在文内表示:"我从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我不能原谅自己那天的阻 止不力和反应迟缓,正当盛年的卞校长因受尽自己学生的凌辱和折磨而失去了生命,卞校长的丈夫失去了妻子,卞校长的儿女失去了母亲。"
   
    至于那种传说与宋所说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之处,也仅仅是她并非"施行暴力的'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而是"学代会"副主席。请问这两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 别呢?宋这一大堆文字的叙述,显然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然而,连宋自己也"感到深深的自责",因为这同样是无可否认的。显然,宋是处于一种又想 减轻罪 责、又回避不了自责的矛盾的心态之中。
   
    二是,对于外界影响最大的8月18日向毛献戴袖章以及后来扬名"宋要武"的事情。在宋非常轻松的描述下,这一切似乎都是一不小心、不经意地发生的。
   
    你看:
   
    "听到广播中说让一些学校派人到天安门城楼下集合(分配给女附中40个名额),刘进让我选人带队去,她留下照看学校的队伍。到了天安门前,我们才知道是要 上城楼。"——瞧,一不小心上了天安门城楼;
   
    "在天安门城楼上,我身后一个男生(后来知道是师院附中初中生)看到别人都上去给领导人献了袖章,就推了我一下说:'你这袖章挺好的,为什么不去给毛主席 献呢?'我问公安部长谢富治,我能不能去给毛主席献袖章,……他同意后我俩就过去了。"——一瞧,不小心向毛献戴袖章;
   
    "8月18日下午返回学校后,《光明日报》一位年轻的男记者来采访我,就把那两句话讲了。他让我写下来,我说就这么两句话不用写了吧。后来我和几个同学说 起记者约稿的事,她们也说就这两句话有啥可写的?我没有想到,8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署名宋要 武,括弧 宋彬彬。看到那篇文章我很生气,对同学说,怎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随便写文章登报呢?怎么还把我的名字也改了?我的名字是父母给起的,我根本没有 想过要改 名啊。我们班一个同学也说,怎么能叫'要武'呢?太不好听了。" ——一瞧,不小心把这两句话登报了,一不小心成了宋要武了。
   
    宋彬彬和她的同龄人的我,尽管当时一个高入云端上了天安门城楼;一个趴在社会低层,还唯恐被打进"狗崽子"行列中去而惶惶不可终日(见本人的 《XUPING:红卫兵不道歉》及其内附文《人性遭劫红八月》)。可是对于当时是怎么一个政治状况的认识,恐怕并不是那么高低分明的了吧?
   
    天安门城楼是个什么场所?特别是最高领导都到场的时候,能够如此随随便便、一不小心说上就上的吗?
   
    向毛献戴袖章是个什么活动?能够如此随随便便、一不小心说献就献吗?
   
    不要说上天安门城楼,就是当时从外地进北京,各地各学校都要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才被允许的。不要在全世界面前(当时电台、电视都向外实况转播的)向毛献戴 袖章的活动,就是那些鸡零狗碎的细节,也要被认为"外交无小事"的。再说,在毛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的当时,毛的任何话都是非同小可 的。这两 句话有可能是这样随随便便就发表出来的吗?这样的活动(上天安门城楼、向毛献戴袖章)、这样的文字发表,你要说不是最高决策层精心策划、深思熟虑 和再三斟 酌而出现的,那才是匪夷所思的。所以,宋的描述(或者说她的感觉),我感到不可信。
   
    所谓"毛泽东8月18日第一次接见红卫兵"的提法,是在有了后来的接见才有的。当时的这次接见是称作"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包括红卫兵这个名称 也是在这次接见中第一次公诸于世的。
   
    那么,该大会庆祝什么呢?当时明的讲,是庆祝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庆祝"文革"的纲领性文件《十六条》的发表。而实际上呢(这是在后来人们才明白 的),是庆祝毛斗垮了"刘邓路线"。
   
    就在前不久,毛指责刘把北京的运动搞得冷冷清清、为被刘打击的"学生领袖"平反、为北大的六.一八体罚、虐待被斗对象的暴力行为(与北师大女附中八.五暴 行相类似)恢复名誉。巧的是,同在八月五日,毛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写下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在与刘少奇的斗争中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胜利。
   
    就在这种状况下召开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你说最高决策者对于谁上天安门城楼、谁可以为毛献戴袖章,没有一个取定的标准?即使不说毛等决策者 把北师大女附中八.五暴力行为看作是"文革"搞得轰轰烈烈的一个象征、把暴行中的作恶者看作是"文革"的功臣,至少他根本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 ——而从现 在被揭发的材料来看,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而宋所以把上天安门城楼和向毛献戴袖章作了轻描淡写的处理,就在于她更希望并不因为有了八.五暴行,才有这次活动。更深的目的,还在于想撇清她与八.五暴 行的关系。
   
    这里,并不是认为宋彬彬说了假话。有些内幕她可能不一定全部了解清楚,有些说法也可能只是她的感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对于当时的祸害有责任的 她,自然而然地要往能够卸减自己责任的方向去想和说的。所以她要对"'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这一提法斤斤计较,所以她要把向毛献戴袖章这一活动 进行淡化 处理。
   
    正如前面肯定的:宋彬彬敢于直面历史的态度是可取的,她的精神和勇气可嘉。但是,她对于"文革"的罪恶本质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
   
    本文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70379.shtml
『关天茶舍』

071029 祭园守园人:灵魂的碰撞—林昭、顾城与宋彬彬

点击:7848  回复:123
作者:祭园守园人  发表日期:2007-10-29 10:46:00

    灵魂的碰撞—林昭、顾城与宋彬彬
——自我拍卖和拒绝拍卖的灵魂

   捧着博士证志满意得的宋彬彬还在照片上看着我。
   ——那应该也就是她九月九日返校参展时看着母校,看着祖国,看着世界的神情。
   此时此刻,那面对我的志满意得中一定有一种胜利的骄傲:我"短命"的《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沉入天涯地下广场只是疏忽之间,在凯迪锁沉 时点击也才刚过三千!尽管我对堂皇再现那血染——嗜血的八.一八"风采" 反应激愤,可表达上字斟句酌得连历史学家也难以挑剔——其中甚至不乏为宋彬彬的澄清与辩护——竟还是为和谐中国的网络论坛所不容。
   ——在今天。

   宋彬彬,且慢得意!
   冰河斋主在纸条箱里仿佛这样一声喝!随之,林昭被今天的鲜花簇拥着出现了。是的,正是今天的鲜花!
   原来网上群虻愤于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而叮紧着麻木中国的同时,沾露的鲜花和记忆正在攀登着灵岩山——实际上,那是灵魂在攀升。
   此刻,虚拟中依然沾着新鲜花露的彩照(附后)里,铁蒺藜之后,正走来那孤独的忠贞,那喋血的桀骜,那沉默、忧郁中永恒的圣洁:正走来林昭!——在我的精神 视野中与志满意得的宋彬彬撞个正着!
   其时是 :2007-10-27 23:00:24 。
   ——还是今天。

   也是今天。
   当麻木于道义、敏感于权势的网络中国为维护宋彬彬八.一八嗜血的风采,而忙不迭封融着良知中国抗议的雪片,国贸三期对面的嘉里中心,正在拍卖朦胧诗人朦胧 的时光和本来并不朦胧的灵魂。
   ——拍卖公司经理手稿违规参拍,主要策划的诗人竟拍走六成手稿,更有诗人21万拍走自己的手稿,甚至顾城的两首诗的一位买主也自曝是受策划者之邀来帮 忙……:这纯然的炒作的主使者,是不是在廉价拍卖自己的灵魂?
   真遗憾!至少对于用灵魂关注这场拍卖的人们:这就不属于黑眼睛了,不属于几乎同时在灵岩山攀升的那种灵魂了。
   朦胧诗时代曾经那样纯真、那样透明的一代啊!

   就像顾城对谢烨举起利斧首先击碎的是自己的灵魂和黑眼晴,就像今天炒作的拍卖锤拍定的价格越高,策划者的灵魂就越贱,当北师大附中九月九日九十周年校庆的 主使者,把宋彬彬给领袖戴红卫兵袖章的历史时刻和历史场景作为"风采"和殊荣布进展牌的时候,展露并惊骇天下的,既是"知名校友"宋彬彬四十年无 耻的灵 魂,也是布展主使者麻木势利的心态!不过倒也有人不惊不骇:从理想主义光环中开始的那种全社会性的灵魂自我拍卖,绵延到这连诗魂都满沾拍卖槌气息 的权金时 代——灵魂的滑落正是与时俱"进",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然而是林昭告诉中国:真正的黑眼睛,人之作为人的那种灵魂,是无价而既不可拍卖、也不可赎买的。
   看今天的——不,应该说几乎每天的——灵岩山上,不正(都)是这样的灵魂,与攀升的步履一道,在迫近着高贵的林昭和林昭的高贵?!

   就像被索五分钱的子弹夺命的林昭和她代表的五十五万忠贞作为历史不可忘却,作为真相也不容再扭曲,北师大女附中"史无前例"中的两项"国无前例"也绝不可 忘却更不容再涂饰:一、首都血腥的红八月,是以该校校长卞仲耘被当时在场的宋彬彬的麾下暴虐致死而肇端的;二、中国红卫兵的耀(要)武形象,是从 8.18 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给毛主席亲自戴上红袖章的那一刻,开始叱咤历史舞台的。
  那浓缩着暴虐血腥和一代人悲剧的八.一八"风采",本当为在美25年的宋博士所痛心而忏悔,为华夏儿女世代所铭记而警怵的,现今竟被其母校作 为煌煌校 史与校友"风采",在校庆展牌上既以文字形式、更以历史图片堂而皇之再现!对于良知中国与人性世界,何啻是这样的挑战:纳粹旗又高高飘扬在希特勒 的总理府 花园!
   四十年了,一切竟还是那么遥远:记忆、真相、正义、忏悔、悲悯、人之作为人的体制追寻之中的尊严的人,与作为真正人的那种和谐——所幸:宋彬彬所逃遁、嘉 里诗人渐行渐远的所有这一切,都在林昭忧郁的黑眼睛之中,在她血写文字的瀑布中,在她从宙斯窃来的天火的照耀之下,在每一个今天攀向灵岩以示拒绝 拍卖 灵魂的灵魂群的追寻里……
   我就是在对灵岩的敬意、对嘉里的遗憾与一种鄙夷之中,刻录着这样的今天,刻录着今天灵魂的碰撞,刻录着既不容扼制也拒绝赎买的魂灵之声。
   ——那是林昭的声音;
   绞刑架下的伏契克更早也说过:
   "人们啊,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

   2007/10/27于北京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添加到专辑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10:19

  捧着博士证志满意得的宋彬彬还在照片上看着我。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12:01

  是林昭告诉中国:真正的黑眼睛,人之作为人的那种灵魂,是无价而既不可拍卖、也不可赎买的。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13:12

  是的,正是"今天"的鲜花!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15:02

  顾城对谢烨举起利斧首先击碎的是自己的灵魂和黑眼晴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16:29

  是的,正是"今天"的鲜花!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20:07

  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24:38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2007-10-27 10:50:30
  标签:人文/历史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同为北师大女附中校友:虽然林晓霖是林彪的女儿,近来又因代父谢罪而引人注目;其实她哪有宋彬彬那样赫赫有名?——毛主席是8.18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宋 彬彬呢,是第一个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给毛主席戴上红袖章的天之骄女:大江南北,九州方圆,谁人不晓?至于宋彬彬恪遵最高红司令之赐立马自改的那个 名字: "宋要武",就不仅举国第一,而且当代唯一,既象征她人生的"峰极",更开启了历史的"鸿篇"——当然就更风靡全国、扬威四海了。
   凡此赫赫,林晓霖何可望尘?!
   南都报公开披露林晓霖代父谢罪一个月后——9月9日,北师大附中庆祝建校九十周年。当袁爱俊女士面对四方云集的校友高谈"使命、境界、灵魂"时候,不知道 林晓霖是否正在其中?确知的是:"知名校友"宋彬彬的展牌可是鹤立于其中的。
   意料之外吗?却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博士就是博士:看来文革名流中,若论工于心计、利用资源,恐怕从蒯大富、韩爱晶到张铁生皆难出宋彬彬之右。不是吗?据 说出镜卡玛的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时,宋彬彬还隐在一团昏暗的阴影中;这九十年一遇的校庆时刻,年近六旬的她终于笑盈盈地站在了光天化日 之下:展 牌上的"校友风采"栏中,不仅有这样的风采剪影:"宋彬彬,曾用名宋岩,1960-1966年就读于师大女附中,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接 见红卫兵 时为主席戴上红袖章",也不仅采用了她精心提供的美国麻省博士照、"和我的导师,国际地化权威Fred Frey合影"等照片,而且那张"8.18"献红卫兵袖章给毛主席的照片,也堂而皇之赫列其中!
   ——好一派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青春的校园如能给林晓霖一个讲坛或一次机会,祈祝之中,中国也许能听见女儿再一次代父亲林彪谢罪吧?那么,卞仲耘就可以在自己呕心耕耘又含冤喋血的地方, 在一个魂系梦萦的日子,与首都红八月不幸的冤魂一道,沐浴一阵另一个世纪的春风了——真能那样,当然也只是姗姗迟来的春风,且仅仅一沐而已;但毕 竟是久久 渴盼中真正的甘霖——是的,对于一个民族:比劫难更可悲的,是拒绝从劫难中觉醒;比死灭更可怖的,是灵魂的冷漠!
   然而,正像林晓霖用真诚与执着敞开着自己温馨而博爱的灵魂,去国三十年、文革四十载的宋彬彬,一直以铁石般的冷漠面对那段浩劫国耻和校园血案——可想网络 中国其人名声之狼藉!
   君不见:2007的北师大附中不但把机会给了这样的宋彬彬,而且容她聚焦正名,让她风光雪耻,任她从卡玛记录片一团昏暗的阴影中走到了聚光灯下,以穿越世 记的八.一八风采大声对忏悔说"不!"——一如当年身为校革筹与红卫兵首脑的她,凭着8.5 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之死——那是文革首都第一个死于红卫兵铜头皮带和带钉木棒之下的教育工作者——当晚,就在北京饭店见到了吴德;十三天后,就 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与领袖举世瞩目的相对中,演绎着"彬彬要武"的"史无前例"的精神神话…….
   穿越着世纪:展板上依然写着八.一八风采!照片依然上亮着八.一八风采!真正血染的风采啊——在"八.一八"以后的二十天中,仅官方内部记载就有 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而谁又能否认,第二年6—9月以红卫兵为核心或前躯的、席卷全国的武斗狂潮,精神源头不正在于此?!
   这就是被红太阳烙印成红八月的宋要武——宋彬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的宋岩!
   这就是九月九日九十年校庆的北师大附中——堂而皇之以八.一八为风光与殊荣的北师大附中!像同一天庆典建寺1400年的潭柘寺那样的风光,像把九江之水注 入龙潭那样的堂皇!
   这就是至今沉埋着文化大革命真相——拒绝忏悔的中国!

   我总是想,林晓霖从"黎明"回归本名面对传媒,是示世以父爱难忘,更是示世以代父谢罪的坦然与真诚;而宋岩以"宋彬彬"原名参展校庆,也本是她无容置喙的 权利。既然并不能确证宋彬彬是校园血案的亲自施暴者,就更难相信所谓"女魔头"、"杀人狂"之类的无稽传闻。旅澳作家陶洛诵2007年是这样证实 的:"卞 仲耘、胡志涛、刘致平校长和梅树民、汪玉冰主任跪在操场高台上被打的时候,宋彬彬正好站在我身后。我听到她说:'煞煞他们的威风也好。"当年职责 所系、当 时灵魂的位置、草原生涯与彼岸教养应该早已明确地提醒过她:这次校庆她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所以,尽管从任何意义上说,宋彬彬本身也是文革的被误导者;但是作为对肇端了首都血腥的红八月的学校和红卫兵组织负主要领导责任者,作为整个中国红卫兵 "要(耀)武"精神的形象人物,作为早已融入西方文明的中国红卫兵当年那样显赫、如今理应觉悟的一员,同样毋容置疑的是:如果说宋彬彬四十年来对 文革血史 铁紧石严的沉默,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冷血;那么借九十校庆张扬那血染——嗜血的风采,就是在鞭笞与挑战整个良知中国,就是最难以容忍的无耻!较之于 代父向在 红八月自杀的老舍的儿子舒乙谢罪的林晓霖,人格人性之异何啻霄壤!
   主持北师大附中校庆的袁女士啊,您是校长吗?在你们穿越世纪的校庆中,首都教界第一难的卞校长的失忆,文革全国第一娇的宋彬彬的风采,对于您有朝一日意味 着什么,您想过吗?这是校庆日还是校耻日?难道这就是你那天慷慨陈词的"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把真实当作一种哲学,把道德看成一种召唤"?!

   不知道一有机会就代林彪谢罪的林晓霖如能面对宋彬彬那块展牌,会是怎样的感慨?作为同代人,作为同样热血而愚盲的文革弄潮者,我为当年天安门城楼上下狂热 的我们一代而羞惭,却真的只能为当今的宋彬彬而羞耻。羞惭与羞耻的不同在于:羞惭者是被瞒与骗的——羞惭那整整一代理想主义者的幼稚,狂热,盲目 的同时, 也难忘那虽然可悲、卑微但毕竟透明的真诚!而被羞耻者呢,本身却在瞒与骗!看那彻头彻尾的恶浊和虚伪!——那样的展牌!那样的照片!那样的风采! 我终于明 白过来:四十一年了,卞仲耘校长的冤魂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宋彬彬道歉的抚慰——哪怕悄悄轻轻的一声!
   四十一年了,面对宋彬彬穿透世纪的"八.一八"风采,沉甸在心里的不仅是一位留美博士,一个示范附中,一次校庆展。而依然是朱学勤上一世纪的一段感慨: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罪恶,却无罪感意识;有悲剧,却没有悲剧意识的时代。悲剧在不断发生,悲剧意识却被种种无聊的吹捧、浅薄的诉苦或者安慰所冲淡。悲剧不 能转化为悲剧意识,再多的悲剧也不能净化民族的灵魂。这才是真正悲剧的悲哀!"
   记住2007的九月九日!当留美博士宋彬彬在聚光灯下又展开当年血染——嗜血的风采,实际上,那正是新的世纪又举起了灵魂拷问的鞭子,拷问渐行渐远的记忆 与尊严,拷问一个整体上拒绝真相和正义的民族,拷问缺失忏悔的中国。可我怎么想起的是北师大附中九十年校庆主事者的呼唤呢?
   ——"使命"!"境界"!"灵魂"!
   不,这应当是我对代父谢罪的林彪女儿林晓霖执着践履的一种感应,尽管与此同时,是百思而难得其解:逾三十年的西式教育,为什么宋彬彬博士依然不知忏悔为何 物?
   幸好在同一个2007,在同一个金秋,在同一个寄泊过一代代青春的北师大附中,在鄙夷一个灵魂的同时,忏悔中国也在仰视着一个灵魂,仰视一种人格、一种亲 情、一种博爱、一种悲悯与一种不随呼啸世纪的鞭子而倒伏的高度。
   我知道,忏悔中国的希望就在于也只在于这样的灵魂群中。

   2007/10/26于北京

作者:懒胖 回复日期:2007-10-29 11:44:22

  不要撤,不要藏.让她的照片留下来.留在清华名人堂里!
  也许今天她能抹杀,能遮掩,但只要留下来了,就总有一天,会有人问:为什么这个人和那么多大师在一起?
  反对冤冤相报,但更反对忘记!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50:08

  friedrich
  贡士
   宋彬彬(要武)你忏悔吧!

  2007-10-29 02:37 #7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1:51:51

  青早
  秀才

   在我们这个国度,仍然是是非颠倒,黑白混淆。这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度,罪犯比好人还要理直气壮地招摇过世。这真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国度,宠幸自己的孽子败类, 灭绝自己的精英人杰。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2:42:11

  容止

  注册:2006年12月3日第 4 楼

   --------------------------------------------------------------------------------
  守园人这篇写得很深沉,因为有了前两天您的那篇8·18"风采"篇的解读,这篇我读懂了。

  一个肮脏的灵魂宋斌斌,与一个圣洁的灵魂林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放在一起都玷污了民主英雄。

  屠杀者耀武扬威的笑容荡漾在烈士尚未风干的血迹中,这是一个怎样邪恶的社会?41年前的宋斌斌与41年后的宋斌斌,在同样堕落的社会环境中被 追捧,41年了,历史的进步体现在哪里?

作者:ccczzzccc 回复日期:2007-10-29 13:22:39

  一个恶魔打碎了潘多拉盒子,放出一群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的小鬼,,恶魔都没有被追究罪行,还奉为伟大领袖,小鬼当然不会忏悔。

作者:zhemuoban 回复日期:2007-10-29 13:47:39

  沉痛!

作者:心岳 回复日期:2007-10-29 13:58:05

  要面对的,是整个时代的心灵疾病和无序。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5:12:53

  那是林昭的声音;
     绞刑架下的伏契克更早也说过:
     "人们啊,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

作者:哩哩罗罗 回复日期:2007-10-29 16:48:35

  up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17:12:46

  gggll
  秀才

  UID 39198
  精华 0
  积分 324
  帖子 21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3-31
  状态 离线

   "作为人,我为自己的完整、正直而干净的生存权利而斗争那是永远无可非议的。作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属于我的上帝,我的信仰。为着坚持我的道路,或者说我的 路线,上帝仆人的路线!基督政治的的路线!这个年轻人首先在自己的身心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为你们索取的,却又是为你们付出的。先生们人性, 这就是人 心呐!

  为什么我要怀抱着,以至对你们怀抱着人性呢?这么一份人心呢?归根到底,又不过是本着天父所赋予的恻隐、悲悯与良知。在接触你们最最阴暗、最 最可怕、 最最血腥的权利中枢、罪恶核心的过程中,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闪光。从而察见到你们的心灵深处,还多少保有 未尽泯灭 的人性。在那个时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 "

  每每读到这一段,都让人感慨和唏嘘不已。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20:08:35

  是林昭告诉中国:真正的黑眼睛,人之作为人的那种灵魂,是无价而既不可拍卖、也不可赎买的。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0-29 21:21:16

  ding

作者:公民1776 回复日期:2007-10-30 22:03:59

  问好楼主

作者:笑骂随风 回复日期:2007-10-31 01:49:52

  难受!
  总有一天它们会得到历史的审判!

作者:zjdt 回复日期:2007-10-31 07:55:46

  怀念林昭,悼念所有在文革中遭到迫害的人们。
  宋斌斌应该忏悔。否则,历史是不会原谅她的。

作者:zjdt 回复日期:2007-10-31 07:56:58

  坚决支持楼主的文章。你的深刻的思想,启发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作者:哩哩罗罗 回复日期:2007-10-31 08:40:41

  在记录片Morning sun中看到宋的辩护,很不好.
  当然,从总体上说,她也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
  但是,她的不忏悔是不应该的,因为每个人都得为他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作者:理闻 回复日期:2007-10-31 08:47:14

  绝唱--悼张志新女士(2005.4.7)

  鹅 鹅 鹅,
  曲项绝天歌。
  白毛浮血水,
  玉颈断刀波。

  附:〔学仿〕骆宾王《咏鹅》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4月4日是张志新殉难30周年,6年的牢狱折磨已把她逼疯,行刑前审判人员怕她喊出'真理之声',竟把她按在地上颈部垫上砖头,活生割 断喉管,心虚和残忍到极点。"
  我弃用当局追悔的"烈士"称呼,学仿中华古代名诗并借用西方文学"天鹅绝唱"之意韵,谨表追悼和敬意!

作者:心岳 回复日期:2007-10-31 09:56:50

  谁一直在害怕灵魂的真理?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06 13:18:14

  宋彬彬无悔意自有其逻辑
  [

  用户名: xpf

  看了关于宋彬彬的转贴,我认为宋比起那些谴责她的人们,对我们体制精髓的把握更到位。

  党内大老们对蒯大富之流恨之入骨,可是我们千万别以为他们对红卫兵一律反感。文革结束后,中央就发了文件给东西纠和联动平反。平反的原因是保 护老干部。

  这件事很能反映出这个体制本质。

  这部分干部子女打的是平民,一些人而且有血债。就拿我们学校的"8、18"红卫兵的有名打手"大王八"和"小王八"最后都在军队和政府里爬得 很高。

  研究文革的学者,有些人找到红卫兵的创始人,发现他们目前都在司局级以上的位置,对于以前的行为尽可能的回避和缄默。

  在当前的体制下宋斌斌没有半点负疚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她觉得"天下不是你们的"。 "主人"再犯错也是"主人"。

  ======================================================
  走笔至此,我想起了胡发云小说《茹焉》中的江晓力。她才是当前对于这个体制有透彻了解的人,连我都自认不如她,因为要达到她的认识层面还需要 自身"血统"中有来自这个体制的基因。

  江晓力是茹焉和副市长梁晋生的媒人。茹焉涉足网络给梁的仕途带来麻烦,江把梁从茹焉那里夺了回来。最后江和梁走到一起,江对梁对话有这样一段 (注意此时非典正在盛行):
  ----------------------------------------------------------------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药,是安定老百姓的情绪,是消除恐慌,这是比药更重要的——要说药,它也算是一剂药,是一剂社会安神药。你需要,上面更 需要!

  以前那一套,老百姓不信了,我们自己也不信了,但是,这一切只能由我们自己来改,改得鼻青脸肿,改得头破血流,都行。最重要的一条,不能掘我 们祖坟,不能断我们的后路。谁想这样做,你有一万条理由,也不能答应的。
  ---------------------------------------------------------------

作者:洪荒樵夫砍斜阳 回复日期:2007-11-06 14:54:26

  历史 你还是选择忏悔吧

作者:林黑 回复日期:2007-11-06 19:25:12

  宋彬彬是谁的女儿?

  为什么把人家可怜的顾城拉进来?
  楼主,小心您的歇撕地里.......

作者:狂欢的马甲 回复日期:2007-11-06 19:32:32

  林昭,让人觉得那个年代还有一点点光

作者:tong_ge 回复日期:2007-11-06 20:09:11

  作者:林黑 回复日期:2007-11-6 19:25:12 
    宋彬彬是谁的女儿?
  -----------------------
  宋任穷

作者:zhouhuizheng 回复日期:2007-11-06 21:20:02

  mark

作者:五色石余 回复日期:2007-11-06 21:51:05

  顶一下!

作者:yuhoo_neo 回复日期:2007-11-06 22:09:39

  第一个喊出"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人也号称是"红卫兵"

  "红卫兵"这个名字里面藏了多少的东西。

  遇罗克与陈小鲁 同在一个名字下

作者:weight168 回复日期:2007-11-06 22:38:21

  宋本人就是太子党的代表,而且可以肯定地说,继承了先辈身上最残暴血腥无耻的品质。

作者:yuhoo_neo 回复日期:2007-11-06 22:43:40

  偏偏 王洪文 不是太子党。天大的讽刺

作者:林黑 回复日期:2007-11-07 19:37:38

  作者:yuhoo_neo 回复日期:2007-11-6 22:43:40 
    偏偏 王洪文 不是太子党。天大的讽刺

  永贵也不是,志福也不是,当年的理想主义,还是存在的,就是一喝茅台,跟猪元彰合流了.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08 00:46:15

  凝聚记忆与伤痛的花——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3)

   9月9日上午9点多,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校园里一片欢歌笑语,建校90年的庆典已经开始,校领导正在操场上搭起的临时舞台上致辞。此时,东楼里静悄悄 的,校史展览布置停当,还没有多少人来参观。文革受难者卞仲耘的照片和其他历任书记的照片一起,挂在一间展室的墙壁上,她面带微笑,还是40多岁 时的样 子。照片下边写着她的任职年代,没有其他特别的说明。在她的像前,有人默默地献上了一束鲜花,那是一束百合花。

   献花人是受人之托,托付她的人是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先生,老人已经86岁了。自从5月里得知校庆的消息,老人的心情就一直不能平静。他守护着卞仲耘的遗 物、遗照和卞仲耘惨案的证据材料已经度过了41年。老人有一个心愿,就是控诉文革暴行,告诉人们卞仲耘是怎样一个人,她是怎么死的,她的死联系着 一段怎样 的历史,后人应当记取怎样的教训。他默默地关注着90年校庆,可是校方一直没有消息。

   9月8日夜,老人辗转难眠。天亮时,他提笔写下了下面的话:

   "碧血写忠史,丹心照汗青。卞仲耘同志在师大女附中工作十七年,尊师爱生,有口皆碑。岂料文革之初竟惨遭毒手。正值校庆九十年之际,校领导举办校史展览, 总结历史教训,诚属要务。校耻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后附已公开发表的老校友刘秀莹老师、远居海外的裕雄老校友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钱江等所写的 语重心长 的文章,建议能在校史展览中转载,公之于老校友和在校年青同学,让大家都接受历史教训,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

   王晶尧 2007年9月9日晨匆草,时年八十六岁"

   献花人带着这页信和鲜花来到学校,校庆的场面五光十色,令人眩晕。她在操场西侧看见了一块展牌,当年的红卫兵头目宋彬彬成为使学校倍感荣耀的"知名校 友",被正面摆了出来。献花人在那展牌前立了一会儿,泪流满面,心情悲愤。

   她想了想,将王先生的信附在花束上,径直向展室走去,把花束恭敬地放在了卞仲耘像前。她觉得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不会有人接待她这样的使者,也没有地方存放 老人带来的文件。校方并不曾向王先生征集展品,也没有表示过慰问。许多后来的人都不知道卞仲耘的故事,也不知道宋彬彬的展牌意味着什么。她为王先 生难过。

   献花人穿过人头蹿动的现场,离开了被欢歌淹没的校园。宋彬彬的展牌还在她眼前晃动。她想,卞仲耘倒下的地方 —— 那座老宿舍楼不久就要拆除了。这改造得簇新的学校新得真是没有记忆,没有头脑,没有心肝。她觉得有些好笑,泥瓦工匠被调遣得团团转,一边拆除旧建筑,一边 又修复老校门。可修复记忆和良心是精神工程。愿这座学校里,还能有人理解那一束花凝聚的记忆与表达的伤痛。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08 00:49:44

  凝聚记忆与伤痛的花——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3)

   9月9日上午9点多,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校园里一片欢歌笑语,建校90年的庆典已经开始,校领导正在操场上搭起的临时舞台上致辞。此时,东楼里静悄悄 的,校史展览布置停当,还没有多少人来参观。文革受难者卞仲耘的照片和其他历任书记的照片一起,挂在一间展室的墙壁上,她面带微笑,还是40多岁 时的样 子。照片下边写着她的任职年代,没有其他特别的说明。在她的像前,有人默默地献上了一束鲜花,那是一束百合花。

   献花人是受人之托,托付她的人是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先生,老人已经86岁了。自从5月里得知校庆的消息,老人的心情就一直不能平静。他守护着卞仲耘的遗 物、遗照和卞仲耘惨案的证据材料已经度过了41年。老人有一个心愿,就是控诉文革暴行,告诉人们卞仲耘是怎样一个人,她是怎么死的,她的死联系着 一段怎样 的历史,后人应当记取怎样的教训。他默默地关注着90年校庆,可是校方一直没有消息。

   9月8日夜,老人辗转难眠。天亮时,他提笔写下了下面的话:

   "碧血写忠史,丹心照汗青。卞仲耘同志在师大女附中工作十七年,尊师爱生,有口皆碑。岂料文革之初竟惨遭毒手。正值校庆九十年之际,校领导举办校史展览, 总结历史教训,诚属要务。校耻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后附已公开发表的老校友刘秀莹老师、远居海外的裕雄老校友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钱江等所写的 语重心长 的文章,建议能在校史展览中转载,公之于老校友和在校年青同学,让大家都接受历史教训,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

   王晶尧 2007年9月9日晨匆草,时年八十六岁"

   献花人带着这页信和鲜花来到学校,校庆的场面五光十色,令人眩晕。她在操场西侧看见了一块展牌,当年的红卫兵头目宋彬彬成为使学校倍感荣耀的"知名校 友",被正面摆了出来。献花人在那展牌前立了一会儿,泪流满面,心情悲愤。

   她想了想,将王先生的信附在花束上,径直向展室走去,把花束恭敬地放在了卞仲耘像前。她觉得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不会有人接待她这样的使者,也没有地方存放 老人带来的文件。校方并不曾向王先生征集展品,也没有表示过慰问。许多后来的人都不知道卞仲耘的故事,也不知道宋彬彬的展牌意味着什么。她为王先 生难过。

   献花人穿过人头蹿动的现场,离开了被欢歌淹没的校园。宋彬彬的展牌还在她眼前晃动。她想,卞仲耘倒下的地方 —— 那座老宿舍楼不久就要拆除了。这改造得簇新的学校新得真是没有记忆,没有头脑,没有心肝。她觉得有些好笑,泥瓦工匠被调遣得团团转,一边拆除旧建筑,一边 又修复老校门。可修复记忆和良心是精神工程。愿这座学校里,还能有人理解那一束花凝聚的记忆与表达的伤痛。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08 13:04:50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图志》的两幅照片

  —— 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1)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发行了一册名为《辉煌90年》(下简称《图志》)的图志。在这本图志的第66页和对开页67页上有两幅图片赫然。一幅是 1966年8月18日女附中学生宋彬彬为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另一幅是文革受难者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照片。《图志》的编者把文革的反动 者、文革的 暴力先锋、文革的受难者这三个标志人物编辑在同一页上,有一种冲击视觉的力量,使读者心头不由一惊。

   初看《图志》的这个页面,我就吃了一惊,以为在庆典之际,终于有人敢于揭示41年前的历史真相。—— 1966年8月5日,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师大女附中学生红卫兵在校园内残酷折磨,殴打致死,那些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8月18日 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身价倍增,不可一世。当时红卫兵的代表人物就是照片上的女学生宋彬彬,她就在那个时刻接受了领袖的赐名"要 武"(在历 史影片中,她听见这个赐名的时候欢快地蹦了几蹦)。从此,从北京到全国,到处掀起迫害教育工作者以及和平居民的血雨腥风(官方内部记载,在北京, 在这次集 会后的二十天中,有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中国人民开始了最黑暗的文革时代。

   但是当我再定睛阅读时,我发现《图志》的这个页面并不意在说明上述的历史事实。在宋彬彬为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上方,说明文字是:"我校学生宋彬彬为 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透露了炫耀;在卞仲耘的照片下方,说明文字是:"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表现了漠然。这使我愤 然。版面 如此安排,说明得如此含混,岂有历史的基本知识?岂有否定文革的基本态度?又岂有良知、思考与血性?如此设计,怎么不怕世人指责与耻笑?

   又一次仔细看《图志》的两张照片和说明时,我发现了新的问题。两张照片下的各自的说明文字都有明显的省略:"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这一 句,没有说是哪月哪日;"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这一句,没有说她是被谁打致死。这是无意的疏漏,还是有意的遮掩?这个新 发现使我 感到,仅仅把这个页面看成是惹人耻笑的"没头脑"杰作,只把编者想象得因无知而闯祸,实在是过于宽容了他们。编者并不完全无知,在说明文字中,他 们懂得回 避关键的问题,没有勇气把说明文字写成这样:

   "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红卫兵打致死"。

   "1966年8月18日,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

   假使这样写了,杀害卞仲耘的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的历史事实就会呈现,清晰地告诉人们,照片上的毛泽 东、宋彬彬、卞仲耘三个人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编者的无知会使人耻笑并感到滑稽,但是当他参与遮盖历史真相,成为强权的合谋时,我便看到了卑鄙与无耻。在历史的前进与时代的进步中,要求回顾历史,进行 反思和总结的呼声越来越高,用强制手段跳过这一页已经不那么可能。在学校90年 校庆的庆典之际,作为教育机构和号称名校的当代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清醒地选择自己的角色,利用做一部回顾校史的图志的机会,深入研究历史,并把占有的历史 资料向世人公布,为揭示历史真相做出努力。完全可以站在教育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所思与所想,用自己的方式发言,说自己以为之"是",论自己以为 之 "非"。为什么一定要落入权力的网络,选择与遮蔽历史、压制真相合谋呢?为什么不能昂起头,向学生们示范实践自己的校训"诚实,严谨,求是,拓 新", 而偏偏一副媚骨,混迹于势利、浮躁的泥淖中呢?

  篝火文丛相关链接:
   宋彬彬入选"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08 17:47:21

  就像北大一样,今日之北大非五四时的北大,那时培养出的是知识分子,今天批量生产知道分子.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08 20:13:57

  致原北京师大女附中的校友的一封信
  [纵横]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转发到Blog] [关闭] [浏览31次]

   --------------------------------------------------------------------------------

  用户名: 缺月
   亲爱的原北京师大女附中的校友们:

  你们好!

  今年是我们的母校----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原北京师大女附中)建校90周年,9月8日至9月9日,数以千计的校友和老师在北京人大会 堂、在校园里举行了校庆,纪念和怀想母校为国家培养人才而经历过的漫长的,不平凡的岁月。

  值此母校90周年大庆之际,我们在怀念所有为母校作出奉献的师长的同时,更怀念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身故的卞仲耘校长。卞校长生前担任学校的党 总支书 记、副校长,她对学生仁爱,对教育事业忠诚,承载了北京实验中学这座名校的优良传统。她是在非常时期,以非常方式死在自己所坚守的工作岗位上的。 作为学 生,我们未能保护身患重病的老校长的生命,我们负有责任,我们深怀愧疚。

  为此,部分校友向学校提出如下建议:

  制作一尊卞校长的半身铜像,彰显她献身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仁爱,并寄托我们的缅怀和反思。

  学校领导很快批准了此项建议,并同意将铜像陈放在校史展览室。我们并已征得了卞校长家属的同意。现邀请到我国著名雕塑专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孙家钵先生友情奉献,为我们雕塑卞校长的半身铜像,规格为胸像,真人比例大小。所须雕塑工本费我们预计为9万元整。

  在热心校友的倡议下,已成立了为此项目服务的执行小组,由62届高中至67届初中的各年级联络人组成(尚缺68届高中联络人)。

  经执行小组讨论,资金募集方法如下:

  一、自愿捐款,多少不限;

  二、募集方法:

  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联系人负责本年级各班的募款,并将募款进行登记后汇总给执行小组的总帐号。每位捐款者会得到一张统一收据。

  三、募款的使用:

  如募款多于9万元,将通过有关机构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女童。

  四、捐款者名单将留有一份在学校备案。

  以下为各年级联络人的联络方式以及执行小组的总帐号。

  各年级联络人联络方式

  高中

  62届

   刘蓓蓓 68408112 E-mail:liu420319@sina.com

  于凤丽 13910722268

  65届

  张丽云 68518826 E-mail:bulaosong8503@sina.com

  中五(66届)

  于 羚 67709874(H) 81611062(小灵通) E-mail:gongfan78@163.com

  67届

  张育芷 13691483915 84634502(O) E-mail:zhyzh3915@sohu.com

  罗 治 13522016162 62246256(H) E-mail:luozhi2115@hotmail.com

  初中

  66届

  牛 力 13366668437 E-mail:nL5033@126.com

  傅 珉 13801243246 64951665(H) E-mail:fumin2000@263.net

  67届

  刘煜鸿 13661363060

  李国维 13521226208 E-mail:liguowei50@sohu.com

   胡一玲 13521447793 E-mail:red2gcheek@vip.sohu.com

  总帐号:户 名:高宁

   帐 号:0200 2048 0102 2739 933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

  高 宁(65届高中)13901043614 E-mail:biggn1212@vip.sina.com

作者:黄祸4 回复日期:2007-11-08 21:04:43

  拒绝忏悔的中国!

作者:傲气千秋 回复日期:2007-11-08 21:28:17

  生命有涯,自由无价,宁为玉碎,以殉中华-林昭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10 10:43:25

  : ZT
   她在高三时已加入了GCD。

  美国美籍时要填的表其中第9条问题是:(请注意,A, B 和C 对美国政府来说都是同样的)

  你是否曾经直接或间接加入过: A. GCD ; B.极权主义的政党; C. 或任何恐怖组织?

  而且,很难堪的是,GCD,恐怖组织和纳粹党人是并列的。 (见下列表格同第7页第10条问题)

  整个表格可从美国国土安全部下载。http://www.uscis.gov/files/form/N-400.pdf 该问题在第7页第9条。

  虽然,大部份的中国移民在这个问题上都撒谎以便能入美籍。但她是个名人,很多人都知道她是个GCD。 不知敢不敢撒谎后发誓?因为整个表格填了后必须发誓所说的一切全是真的。就算退了D,也得填上去说是参加过。就像在中国曾参加过反动组织一样。

  昔日的黄毛小妹宋彬彬(图左),而今已进迟暮之年。对她、对我们,那段时光都必须反思。

  当时老毛见到女孩子的一般调侃"不要文质彬彬,要武嘛",结果造成宋彬彬的改名事件。此事当天晚上即演变成文革武斗的伊始,北京开始全面的破 四旧运 动,无数无辜的平民百姓由此一命归西。疯狂的十年也正式拉开了帏幕。弹指一瞬,那个恐怖的年月已满四十周年。今日回溯,往事不堪回首。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12 18:27:20

  卞仲耘校长应该追认为烈士
  [纵横]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转发到Blog] [关闭] [浏览9次]

   --------------------------------------------------------------------------------

  用户名: yaxia
   卞仲耘校长在浩劫中被红卫兵殴打致死,她坚守自己教育工作岗位而英勇殉职,因此应该被人民追认为烈士。

作者:第五交响曲_ 回复日期:2007-11-12 19:07:04

   一个肮脏的灵魂宋斌斌,与一个圣洁的灵魂林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放在一起都玷污了民主英雄。

    屠杀者耀武扬威的笑容荡漾在烈士尚未风干的血迹中,这是一个怎样邪恶的社会?41年前的宋斌斌与41年后的宋斌斌,在同样堕落的社会环境 中被追捧,41年了,历史的进步体现在哪里?

作者:yuhoo_neo 回复日期:2007-11-12 21:09:49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10 10:43:25 
    : ZT
     她在高三时已加入了GCD。

    美国美籍时要填的表其中第9条问题是:(请注意,A, B 和C 对美国政府来说都是同样的)

    你是否曾经直接或间接加入过: A. GCD ; B.极权主义的政党; C. 或任何恐怖组织?

    而且,很难堪的是,GCD,恐怖组织和纳粹党人是并列的。 (见下列表格同第7页第10条问题)

    整个表格可从美国国土安全部下载。http://www.uscis.gov/files/form/N-400.pdf 该问题在第7页第9条。
  ===============================================================

  这证明美国是邪恶的!

  目政敌为邪恶,自为邪恶!

  那些自称美国没有洗脑的人当在此证明!

作者:yuhoo_neo 回复日期:2007-11-12 21:37:58

  遇罗克 也进不了美国!

作者:edre 回复日期:2007-11-14 00:46:10

  在希特勒 纳猝党 统治德国期间疯狂的纳猝党徒烧毁了很多他们认为不符合纳粹思想的书.
  现在在柏林大学图书馆有一个阅览室,里面的书架上是空的,只有一些书的名字.这些书名都是当年纳猝烧毁的书.德国人用这样的方法告诉人们不要 忘记那个疯狂的黑暗的年代.

  而今天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校园里一片欢歌笑语.当年的红卫兵头目宋彬彬成为使学校倍感荣耀的"知名校友",被正面摆了出来。

作者:kuans 回复日期:2007-11-14 01:59:25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庆《图志》的两幅照片

    —— 实验中学90年校庆观感(1)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90年校庆发行了一册名为《辉煌90年》(下简称《图志》)的图志。在这本图志的第66页和对开页67页上有两幅图片赫然。一幅是 1966年8月18日女附中学生宋彬彬为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另一幅是文革受难者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照片。《图志》的编者把文革的反动 者、文革的 暴力先锋、文革的受难者这三个标志人物编辑在同一页上,有一种冲击视觉的力量,使读者心头不由一惊。

     初看《图志》的这个页面,我就吃了一惊,以为在庆典之际,终于有人敢于揭示41年前的历史真相。—— 1966年8月5日,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师大女附中学生红卫兵在校园内残酷折磨,殴打致死,那些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8月18日 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身价倍增,不可一世。当时红卫兵的代表人物就是照片上的女学生宋彬彬,她就在那个时刻接受了领袖的赐名"要 武"(在历 史影片中,她听见这个赐名的时候欢快地蹦了几蹦)。从此,从北京到全国,到处掀起迫害教育工作者以及和平居民的血雨腥风(官方内部记载,在北京, 在这次集 会后的二十天中,有1,772人被红卫兵打死),中国人民开始了最黑暗的文革时代。

     但是当我再定睛阅读时,我发现《图志》的这个页面并不意在说明上述的历史事实。在宋彬彬为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上方,说明文字是:"我校学生宋彬彬为 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透露了炫耀;在卞仲耘的照片下方,说明文字是:"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表现了漠然。这使我愤 然。版面 如此安排,说明得如此含混,岂有历史的基本知识?岂有否定文革的基本态度?又岂有良知、思考与血性?如此设计,怎么不怕世人指责与耻笑?

     又一次仔细看《图志》的两张照片和说明时,我发现了新的问题。两张照片下的各自的说明文字都有明显的省略:"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这一 句,没有说是哪月哪日;"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打致死"这一句,没有说她是被谁打致死。这是无意的疏漏,还是有意的遮掩?这个新 发现使我 感到,仅仅把这个页面看成是惹人耻笑的"没头脑"杰作,只把编者想象得因无知而闯祸,实在是过于宽容了他们。编者并不完全无知,在说明文字中,他 们懂得回 避关键的问题,没有勇气把说明文字写成这样:

     "1966年8月5日下午,书记卞仲耘被红卫兵打致死"。

     "1966年8月18日,我校学生宋彬彬为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

     假使这样写了,杀害卞仲耘的凶手们不但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在13天以后的荣登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公开的鼓励的历史事实就会呈现,清晰地告诉人们,照片上的毛泽 东、宋彬彬、卞仲耘三个人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编者的无知会使人耻笑并感到滑稽,但是当他参与遮盖历史真相,成为强权的合谋时,我便看到了卑鄙与无耻。在历史的前进与时代的进步中,要求回顾历史,进行 反思和总结的呼声越来越高,用强制手段跳过这一页已经不那么可能。在学校90年 校庆的庆典之际,作为教育机构和号称名校的当代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清醒地选择自己的角色,利用做一部回顾校史的图志的机会,深入研究历史,并把占有的历史 资料向世人公布,为揭示历史真相做出努力。完全可以站在教育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所思与所想,用自己的方式发言,说自己以为之"是",论自己以为 之 "非"。为什么一定要落入权力的网络,选择与遮蔽历史、压制真相合谋呢?为什么不能昂起头,向学生们示范实践自己的校训"诚实,严谨,求是,拓 新", 而偏偏一副媚骨,混迹于势利、浮躁的泥淖中呢?

    篝火文丛相关链接:
     宋彬彬入选"知名校友"是实验中学之耻
     宋彬彬:穿越世纪的八.一八"风采"

  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简单。
  也许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妥协,曲折的表达。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19 21:14:16

  严家伟:炫耀罪恶,罕见的无耻-看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
  作者:严家伟
  年过五十的人大概还记得1966年8月18日这一天,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既疯狂又黑暗的日子。在祸国殃民的关于在全国开展"大革文化命"的 《5.16 通知》下达三个月后,毛泽东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给他鼓动起来造反的红卫兵加油打气。天安门广场成了疯狂的海洋和疯子的乐园。在这疯狂进行曲中,加 进了一支 略带噱头的小调,那就是一个当时就读于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女生把一条红袖章围在毛的手臂上。毛问女生叫什么名字?女生说"我叫宋彬彬",毛又问"是 文质彬彬 吗"?女曰是,毛便说"要武呀"!按理说这是句莫明其妙的废话,但在个人崇拜已达到邪教式的疯狂时,废话也变成了圣旨。该女生立即奉旨更名为宋耀 武。这么 个芝麻大点事,当时的人民日报竟作头版头条配图片的特大新闻报导。好象旧时代的皇上册封了某女是"才人"或"贵妃"一样的不得了。后来坊间就传闻 宋彬彬小 姐乃高干宋任穷之女,想来也是,要贴近毛皇并把手伸到他老人家身上去的人,岂能是升斗小民?万一来个女荆轲,到时"图穷匕见"那还得了!
  不过事情的重要性还并不在此,当时党中央喉舌的人民日报要传达的信息,
  或曰"天机"就是那三个字:要武呀!彬彬小姐不愧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立马心领神会更名"耀武",耀武者,要炫耀武力也。也就是说这场"革 命"不是请 客吃饭,不能彬彬有礼,"君子"既动口更要动手,要暴力,要血腥。所以死人的事不但要发生,而且要"大发特发"。彬彬小姐更名,就是要通过伟大领 袖之口, 与彬彬小姐之身向大家传达这么一个从最高层发出的最高指示。所以就在彬彬,啊不,应该是耀武小姐更名前仅仅十三日,小姐所在学校的副校长卞仲耘, 就被红卫 兵用铜头皮带活活打死,而主持这次批斗会的就是宋小姐,她并在台上放言要"煞煞他们的威风"。也正是凭籍着这伟大的革命行动,她才能有幸在天安门 城楼上向 领袖献上血红的袖章并奉旨改名。紧接着在后面的二十天中,北京就有一千七百多人被红卫兵活活打死。耀武宋小姐也在当时被人誉为女魔头。我虽不敢肯 定宋小姐 亲自杀过人,但她至少是这帮杀人犯的"精神领袖"。魔头之称并不为过。本.拉丹也大约没亲自杀人吧,谁能否认他的魔头身份?
  随着1976年毛的撒手尘寰,树倒猢孙散的"文革"崩盘了。当年许多以斗人、整人、害人、杀人为"其乐无穷"的大小魔头,其中不少人自己也被 卷进了阶 级斗争的绞肉机,让人家也来绞上一绞,乐上一乐。不过宋耀武小姐是洪福齐天,并未受到什么"冲击",便悄然离开故土,学笈重洋,飞去大洋彼岸。大 有"事了 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潇洒。由此也可见她非同普通百姓的身世背景了。
  按理说,一个在美国这样伟大的民主国度里,经过多年的教育,并且已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搏士的原宋彬彬,后奉旨更名宋耀武,今名宋岩的这 位已年近 花甲的女士,应该说已接受了民主的薰陶,对当年那段为虎作伥,残害自已同胞,甚至自己师长的罪行,起码应有一点反思和忏悔吧。然而就在2007年 9月9日 宋的母校北师大女附中庆祝九十年校庆之日。宋岩女士"衣锦还校"了,她不仅对当年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歉疚,半点悔意,甚至低调,收敛一点她也不 愿作。更 令人吃惊的是该校当局,对如此一个曾对自已的母校和师长犯过血腥罪行的人,竟给予了英雄式的欢迎与接待。再次高调宣扬1966年8月18日文革中 她在天安 门城楼上向毛泽东献袖章的一幕。在校庆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当年所谓的"八,.一八风采",也就是那血染----嗜血的风采。这是对当年无数 冤魂的嘲 弄,是对无数受害者的侮辱,更是对人性和良知极大的挑战与蔑视。而宋女士欣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世界上有人炫耀富,有人炫耀美,有人炫耀才,有人炫耀技能,有人炫耀特长等等。但罪恶与丑陋却很少见人炫耀。你没见过谁展出他偷来的物品,抢 来的财 宝,或者杀人犯吹嘘自己杀过多少人,妓女夸耀自己接过多少客吧!说明羞恶之心,哪怕在失足者或坏人的身上也多少有一些。而此次北师大女附中,把中 共自已都 彻底否定了、并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文革,公然有脸翻了出来,如数家珍地摆在那里,展览无耻,炫耀丑恶,并与当年的作恶人共享其"乐"。如此卑 鄙,如此无 耻实属罕见。就拿你们的"党性"来说,也是与你的党中央不但不"高度保持一致",而且大唱反调。当然就更有悖于人类的良知了。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19 21:14:51

  严家伟:炫耀罪恶,罕见的无耻-看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
  作者:严家伟
  年过五十的人大概还记得1966年8月18日这一天,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既疯狂又黑暗的日子。在祸国殃民的关于在全国开展"大革文化命"的 《5.16 通知》下达三个月后,毛泽东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给他鼓动起来造反的红卫兵加油打气。天安门广场成了疯狂的海洋和疯子的乐园。在这疯狂进行曲中,加 进了一支 略带噱头的小调,那就是一个当时就读于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女生把一条红袖章围在毛的手臂上。毛问女生叫什么名字?女生说"我叫宋彬彬",毛又问"是 文质彬彬 吗"?女曰是,毛便说"要武呀"!按理说这是句莫明其妙的废话,但在个人崇拜已达到邪教式的疯狂时,废话也变成了圣旨。该女生立即奉旨更名为宋耀 武。这么 个芝麻大点事,当时的人民日报竟作头版头条配图片的特大新闻报导。好象旧时代的皇上册封了某女是"才人"或"贵妃"一样的不得了。后来坊间就传闻 宋彬彬小 姐乃高干宋任穷之女,想来也是,要贴近毛皇并把手伸到他老人家身上去的人,岂能是升斗小民?万一来个女荆轲,到时"图穷匕见"那还得了!
  不过事情的重要性还并不在此,当时党中央喉舌的人民日报要传达的信息,
  或曰"天机"就是那三个字:要武呀!彬彬小姐不愧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立马心领神会更名"耀武",耀武者,要炫耀武力也。也就是说这场"革 命"不是请 客吃饭,不能彬彬有礼,"君子"既动口更要动手,要暴力,要血腥。所以死人的事不但要发生,而且要"大发特发"。彬彬小姐更名,就是要通过伟大领 袖之口, 与彬彬小姐之身向大家传达这么一个从最高层发出的最高指示。所以就在彬彬,啊不,应该是耀武小姐更名前仅仅十三日,小姐所在学校的副校长卞仲耘, 就被红卫 兵用铜头皮带活活打死,而主持这次批斗会的就是宋小姐,她并在台上放言要"煞煞他们的威风"。也正是凭籍着这伟大的革命行动,她才能有幸在天安门 城楼上向 领袖献上血红的袖章并奉旨改名。紧接着在后面的二十天中,北京就有一千七百多人被红卫兵活活打死。耀武宋小姐也在当时被人誉为女魔头。我虽不敢肯 定宋小姐 亲自杀过人,但她至少是这帮杀人犯的"精神领袖"。魔头之称并不为过。本.拉丹也大约没亲自杀人吧,谁能否认他的魔头身份?
  随着1976年毛的撒手尘寰,树倒猢孙散的"文革"崩盘了。当年许多以斗人、整人、害人、杀人为"其乐无穷"的大小魔头,其中不少人自己也被 卷进了阶 级斗争的绞肉机,让人家也来绞上一绞,乐上一乐。不过宋耀武小姐是洪福齐天,并未受到什么"冲击",便悄然离开故土,学笈重洋,飞去大洋彼岸。大 有"事了 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潇洒。由此也可见她非同普通百姓的身世背景了。
  按理说,一个在美国这样伟大的民主国度里,经过多年的教育,并且已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搏士的原宋彬彬,后奉旨更名宋耀武,今名宋岩的这 位已年近 花甲的女士,应该说已接受了民主的薰陶,对当年那段为虎作伥,残害自已同胞,甚至自己师长的罪行,起码应有一点反思和忏悔吧。然而就在2007年 9月9日 宋的母校北师大女附中庆祝九十年校庆之日。宋岩女士"衣锦还校"了,她不仅对当年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歉疚,半点悔意,甚至低调,收敛一点她也不 愿作。更 令人吃惊的是该校当局,对如此一个曾对自已的母校和师长犯过血腥罪行的人,竟给予了英雄式的欢迎与接待。再次高调宣扬1966年8月18日文革中 她在天安 门城楼上向毛泽东献袖章的一幕。在校庆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当年所谓的"八,.一八风采",也就是那血染----嗜血的风采。这是对当年无数 冤魂的嘲 弄,是对无数受害者的侮辱,更是对人性和良知极大的挑战与蔑视。而宋女士欣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世界上有人炫耀富,有人炫耀美,有人炫耀才,有人炫耀技能,有人炫耀特长等等。但罪恶与丑陋却很少见人炫耀。你没见过谁展出他偷来的物品,抢 来的财 宝,或者杀人犯吹嘘自己杀过多少人,妓女夸耀自己接过多少客吧!说明羞恶之心,哪怕在失足者或坏人的身上也多少有一些。而此次北师大女附中,把中 共自已都 彻底否定了、并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文革,公然有脸翻了出来,如数家珍地摆在那里,展览无耻,炫耀丑恶,并与当年的作恶人共享其"乐"。如此卑 鄙,如此无 耻实属罕见。就拿你们的"党性"来说,也是与你的党中央不但不"高度保持一致",而且大唱反调。当然就更有悖于人类的良知了。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作者:camel39 回复日期:2007-12-04 22:44:32

  1968届高中1班邓榕所在的班级是殴打卞校长的主力,事后负责威胁医院的也是邓榕;刘少奇女儿刘亭也参与了殴打

作者:camel39 回复日期:2007-12-04 22:45:37

  哦,该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在2007年90周年校庆时邀请了宋彬彬作为知名人士

  而更知名的刘邓女儿却躲避了,或者是因为耻辱而根本不能被学校所邀请。。。。。。。。。

作者:camel39 回复日期:2007-12-04 22:57:52

  学校的态度应该是最明朗也不过了

  如果宋彬彬有罪,我看不会受到学校的邀请

  最大的可能是:宋彬彬被告知不要参加校庆,但还是参加了,所以受到刘邓爪牙的围攻

作者:哩哩罗罗 回复日期:2007-12-15 08:22:45

  up

作者:木瓜和铁瓜 回复日期:2007-12-15 18:20:02

  会有报应的

作者:石头木100 回复日期:2007-12-30 01:39:11

  顶

作者:木尧青 回复日期:2007-12-30 15:05:16

  下次云南大学校庆的时候别忘了"知名校友"马爵爷阿!

作者:解传喜 回复日期:2007-12-30 15:54:33

  楼主的名字,就似乎背负着苦难,随时用历史警醒走向遗忘的人,所以文章读来常常令人痛苦。

  人生时时为之苦。

  顶楼主

作者:灵幡 回复日期:2007-12-30 17:44:00

  宋彬彬之流的文革刽子手,在用它们得意而无耻的笑拷问历史的记忆和国人的良知

作者:INN6 回复日期:2007-12-30 17:42:41

  下次云南大学校庆的时候别忘了"知名校友"马爵爷阿!

  OK

作者:石头木100 回复日期:2007-12-30 17:55:11

  文革之所以不被清算,根子在于一些黑恶势力骨子里崇拜暴力。

作者:石头木100 回复日期:2007-12-30 18:17:19

  文革的伤疤,必须勇敢正视。
  一个民族不敢直面自己的阴暗面,用把头埋在沙子里的招数对待丑恶的过去。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行恶者被奖赏,就是历史问题被纵容的恶果。
  胜者为王的暴力历史观,至今还是公开的历史观。对暴君的无耻宣扬,其实就是北师大附中校庆风波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没有深刻的反思,我们每一个人终将重新履及泥污,陷在暴力的威胁下无法自拔。

作者:咖啡夜语 回复日期:2007-12-30 20:51:01

  无论她本人是否在口头上表示忏悔
  她和她的运动一起早已经被人民送入了历史的垃圾箱
  唯一留给她的是内心曾经美好的回忆和现实的折磨
  对其个人来讲
  足亦

作者:貂斑华 回复日期:2008-04-08 14:05:50

  ......

作者:斑马强子x 回复日期:2008-04-08 14:45:08

  作者:yuhoo_neo 回复日期:2007-11-12 21:09:49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10 10:43:25 
      : ZT
       她在高三时已加入了GCD。

      美国美籍时要填的表其中第9条问题是:(请注意,A, B 和C 对美国政府来说都是同样的)

      你是否曾经直接或间接加入过: A. GCD ; B.极权主义的政党; C. 或任何恐怖组织?

      而且,很难堪的是,GCD,恐怖组织和纳粹党人是并列的。 (见下列表格同第7页第10条问题)

      整个表格可从美国国土安全部下载。http://www.uscis.gov/files/form/N-400.pdf 该问题在第7页第9条。
    ===============================================================

    这证明美国是邪恶的!

    目政敌为邪恶,自为邪恶!

    那些自称美国没有洗脑的人当在此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没觉得美国佬脑袋上带光环,我只觉得宋某人头上有两个红犄角。

作者:河沟卧虫 回复日期:2008-04-08 17:28:24

  问好楼主!!

作者:好玩就行 回复日期:2008-04-08 19:13:28

  善於遺忘的民族,必然寡廉鮮恥!

  破壞回憶是極權統治者的典形措施。對人的奴役,是從奪取其回憶開始的。

作者:打工仔123 回复日期:2008-04-08 19:19:06

  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就是人类文明,其它动物野蛮。从文明出现后人类更崇尚知识,追求智慧,尊重知识分子。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古希腊人之所 以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文明,正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智慧的追求,对智者的无限崇拜。培根也说:知识就是力量。

  可是,在20世纪的中国,毛却践踏知识,愚昧大众,消灭知识分子。对人类文明大反动。他说:"知识越多越反动。"他烧毁了古今中外的代表人类 知识和智 慧的书籍。他关起国门,封锁人们的视线。他对知识分子批斗,改造,杀戮。把知识分子骂做臭老九。大骂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是:"庙小妖风大,水浅 王八 多。"鼓励学生停课闹革命,殴打自己的老师。在世界各国争相保护人才,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时候,在毛眼里,就算大师级、国宝级的陈寅恪、季羡林 等也都是 可以随便捏死的蚂蚁,甚至赵九章姚酮斌这类自然学科的大师也不得幸免。经过毛时代,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基本绝迹。他们或者在肉体上被消灭;或者在 精神上已 死亡。

作者:打工仔123 回复日期:2008-04-08 20:29:59

    北师大女附中与宋彬彬的丑态,折射出中国良知的缺位与道德的沦丧!
    毛统治时期,除了大跃进饿死了四千万之外,政治迫致死的人数起码在三千万以上。

  无怪乎,毛在1958年得意地宣称:"秦始皇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超过秦始皇一百倍"(见:1958年5月8 日,毛在ZG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毛另一超过古代暴君之处,是通过疯狂的造神运动和再造新人运动对全民实施"精神暴政"——灵魂深处爆发革M。毛自称"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狂妄得目 中无人,他把自己视为绝对完美的君子和绝对智慧的先知,而把其他人皆看作小人和愚人,也就等于在精神上把所有人视为"异己分子",要么消灭之,要 么改造 之。除了不断地制造出要在肉体上消灭的敌人之外,还要不断地对其手中的整人工具(广大民众)实施人性改造,即按照他主观认定的标准来"再造新 人",其残酷 性一点也不次于"消灭敌人"。

  在他的统治下,全民效忠已经达到连梦都不能违背领袖意旨的程度,每一次政治运动中,不仅"阶级异己分子"都变得唯唯诺诺,而且也是全民洗脑运 动,彻底 洗掉独立思想、人格尊严和个人首创性,洗掉爱心、良心、仁慈、同情和诚实,最终使洗掉人性,留下"狼性"和"羊性"的混合体,既残暴、多疑、嗜 血、冷漠, 又懦弱、胆怯、阴暗、狡猾。直到今天,向良心说谎仍然是国人的必修课。

  由此可见,毛泽东感到自鸣得意的,不是超过汉文帝的仁政而是远远超过秦始皇的暴政。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伟大领袖巨幅画像,纪念堂仍有络绎不绝的瞻仰者,宋耀武凭什么要忏悔?这就是中国特色!

作者:思考着反省着 回复日期:2008-04-08 22:22:19

  "人们啊,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
  不要忘记,历史的车轮还在转动!警惕!警惕!!!

作者:陕西龙王 回复日期:2008-04-23 14:07:40

  无话可说,灵魂早已死去

作者:像凡高一样死去 回复日期:2008-04-23 15:30:48

  整整一百年过去了,

   一百年的中国都沉浸在血泊之中;

   乌云最终——最终也没有被濡染成朝霞,

   虽然我们抛洒了江河那样多的热血……

   这是百年来希望与失望争辩的交点,

   这是百年来幻想与现实议论的话题;

   时间太长了,流血太多!

   鲜艳的红已经凝结为深深的黑。

   在你去世三十年以后,中国

   又一位使男人们汗颜的女性诞生了;

   她出生在锦绣江南的姑苏,

   一座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古城。

   当她还在北京大学求学的时候,

   忽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她发现

   大多数中国人的眼眶里都没有眼珠;

   他们的眼珠都到哪儿去了呢?

   她不敢看那些血红而又空洞的眼眶,

   可为什么人人都不觉得有什么缺失呢?

   失明不是最大的缺失么?而且

   他们个个都快活得像学舌的鹦鹉。

   她立即走向未名湖畔,以水为鉴,

   从自己的身上来验证一个重大的事实。

   谢天谢地!自己的眼珠还在,

   而且熠熠生辉,甚至咄咄逼人。

   原来所有中国人都自动摘下了眼珠,

   把眼珠紧紧攥在自己的手心里;

   是为了害怕出现视觉上的谬误,

   诸如把光明看成黑暗;

   把天国看成地狱,

   把神圣看成妖孽。

   亿万人只能瞪着空洞的眼眶,

   按照一双眼睛来认知世界。

   而她却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去观察被封锁、被冻结的大地,

   透过雾霭重重的来路和去路。

   透过斑驳的光影和瞬息万变的色彩……

作者:像凡高一样死去 回复日期:2008-04-23 15:32:08

  于是,她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异端,

   居然敢于在眼眶里保留一双眼珠!

   居然还敢直面那颗唯一的太阳,

   而且认真地去探究它黑洞似的内核。

   为什么太阳散发出的不是热能,

   而是一阵又一阵刀锋的寒光?

   于是,她对那颗超自然的太阳,

   产生了理所当然的怀疑。

   怀疑太阳?!多么可怕的怀疑啊!

   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怀疑自己。

   自觉自愿地在每一颗细胞里追寻原罪,

   把别人强加在身心上的灾难当作恩典。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怀疑自己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盲从偶像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信奉仇恨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自甘为奴的民族吗?

   遥想春秋战国那些如火如荼的岁月。

   诸侯们忙着为霸主的称号厮杀;

   而大地上繁星璀璨般的诸子百家,还能

   竞相自由地闪现各自的光彩。

   我可以坚持我的强国梦想,

   你可以坚持你的民本童话;

   你可以指斥我为诡辩、谬误,

   我可以讥讽你为异端、邪说。

   但他们都坚定不移地写下了

   流芳百世、烛照后世的典籍;

   秦始皇能把六国的宫殿都付之一炬,

   却无法彻底焚毁竹简上书写的文字。

   在印刷术还没有出现的年代,经典

   却神奇地从草民们的记忆中复印出来。

   当伟人为一己之见而灭绝众志的时候,

   他就注定要成为千古罪人。

作者:像凡高一样死去 回复日期:2008-04-23 15:39:20

  中华民族有过如此众多大智大勇的祖先,

   却繁衍出如此众多缺乏自信的后代;

   不仅主动摘下自己的眼珠,还要

   用木屑去填充大脑里丢失的记忆。

   她——一个卓越的思想者,

   在绝对禁锢中探索思想;

   她——一个活跃的自由人,

   在完全孤独中追求自由。

   当所有的中国人都蒙在鼓里的时候,

   她却能感觉到潮流最轻微的涌动。

   在落叶的第一声悲叹里她却能倾听到

   隆隆逼近的、寒冬的车轮。

   她曾经一再痛苦地补缀过破碎了的梦,

   期待过人性的善良能纠正绝对权利的暴虐;

   而她等到的却是冰冷的镣铐和炼狱,

   从此她就把梦的碎片丢弃,任由西风漫卷。

   与梦境决裂之后就是绝境!

   岁月一如荒原;

   与梦境决裂之后就是地狱!

   岁月一如井底。

   她只能仰望一孔夜空,

   偶尔才能看到一颗流星飞过;

   一丝风、一丝风都没有,

   更何况是电闪雷鸣。

   爱她的那些人曾经希望她妥协,

   因为只有妥协她才能把自己留给亲人;

   她却没有接受这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因为妥协后的那个人已经不再是她了。

   她当然知道铁窗外就是杏花春雨江南,

   就是母亲温暖怀抱里难分难舍的亲情;

   就是好心人婉转而动听的劝慰,

   就是雨水一般的泪水冲洗掉浑身的血迹。

   还有河边那些洗衣裳的邻家姐妹,

   她们或许只能把同情和困惑挂在脸上。

   一张柔软而温情的网,

   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

作者:像凡高一样死去 回复日期:2008-04-23 15:53:37

  以上是诗歌第一段。刚发上去被删了,这里补发/。
  说实话对于文革,这一马列教内部正统地位之争,本人本来就无意介入,因为我是异教徒而不仅仅是异端。

作者:蔚蓝微风 回复日期:2008-06-14 11:07:11

  如果你的人性是善的,宋要武你就忏悔吧~~

作者:教主姓毛 回复日期:2008-06-14 15:53:34

  看了上面的诗,我哭了。

作者:qq123qwer 回复日期:2008-06-14 17:07:58

    全国唯一的文革公墓,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树木恣长……

    重庆沙坪坝文革公墓感

    时光逝去,四十载,几番物是人非。

    重庆坪坝,人道是、文革卫兵公墓。

    碑石穿空,草树恣长,忽起烈烈风。

    悲凉如此,一时无语凝噎。

    遥想卫兵当年,军装红袖章,雄姿英发。

    斗私批腐,谈笑间、修资灰飞烟灭。

    故园重游,多情应笑我,牢骚虚发。

    人生非梦, 且看浩浩青史

    2

    三十几载人世茫。
      为平民,民难忘。
      千里碑林,无处诉衷肠。
     若使相逢民应识,红袖章,为民忙。

      夜来卫兵忽还乡。
      练兵场,绿海洋。
      相聚千言,我唯泪千行。
      言说年年泉台处,批鬼魅,斗阎王

  卫兵指造反派红卫兵

作者:1cc 回复日期:2008-06-14 18:17:10

  作者:tong_ge 回复日期:2007-11-6 20:09:11

    作者:林黑 回复日期:2007-11-6 19:25:12 
      宋彬彬是谁的女儿?
    -----------------------
    宋任穷

作者:张迈 回复日期:2008-06-14 19:27:47

  这就是被红太阳烙印成红八月的宋要武——宋彬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的宋岩!
  -------红太阳染红了皮的宋,洋插队得了麻省博士,毛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作者:教主姓毛 回复日期:2008-06-14 20:04:48

  中国人的良知从此被毛摧残,只剩下拍马屁,逢迎,谄媚,对权力的绝对服从、崇拜和变态追求。

作者:教主姓毛 回复日期:2008-06-14 20:09:06

  她当然知道铁窗外就是杏花春雨江南,

     就是母亲温暖怀抱里难分难舍的亲情;

     就是好心人婉转而动听的劝慰,

     就是雨水一般的泪水冲洗掉浑身的血迹。

作者:1green 回复日期:2008-06-14 21:48:49

  ddddddd

作者:任远2 回复日期:2008-06-14 21:59:49

  卞老师的家人可以在美国对宋彬彬提起诉讼. 有个人权机构可以代理诉讼.

作者:金鸡鸣春 回复日期:2008-06-14 22:00:12

  一晃四十一年了,毛泽东给宋彬彬改名宋要武的情景,深深的刻在了脑子里,还有江青也到处给别人改名,浩亮就是江青的杰作.这两口子在中国开了 个[夫妻店],残害的统治了中国27年.罄竹难书.
  宋彬彬,宋要武,宋岩这一个人,是应该忏悔的,红卫兵使多少人妻离子散,被打死,被残害....不管是谁让做的,你只要充当过打手,就应该受 到良心遗责,就应该忏悔.
  林昭,张知新,遇罗克.....他们永远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作者:陈细思 回复日期:2008-06-14 23:15:38

  恩,我很怀疑,那些人会不会谴责自己,会不会忏悔。
  良心这个东西,在那些人身体中,存在不存在,根本就是个疑问。

  很多人说,做了坏事,不怕睡不着吗?
  我见过一个一针见血的回答"坏人睡得比谁都香"。
  正常的人类才会害怕。非人类,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作者:未婚先孕子 回复日期:2008-06-14 23:24:13

  我们都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不知道文革中那些余孽有没有扪心自问过

作者:咖啡夜语 回复日期:2008-06-14 23:25:16

  有的人死了
  却仍活着
  有的人活着
  却已经死了

作者:教主姓毛 回复日期:2008-06-16 12:57:41

  作者:陈细思 回复日期:2008-6-14 23:15:38 
    恩,我很怀疑,那些人会不会谴责自己,会不会忏悔。
    良心这个东西,在那些人身体中,存在不存在,根本就是个疑问。
  =======================================

  正是因为毛时代的倒行逆施,善良、正直、诚实、敢于坚持原则的人被大量的清洗掉,怯懦、卑鄙、工于阴谋权术、投机钻营、谄媚逢迎、拍马屁的人 才大行其道。

  如果这些人知道忏悔,良心未泯,有哪怕是一点点人性,也不至于今天有如此多的毛奴残渣余孽在这里为老教主跳大神、招魂了。

作者:猪头绝对不卖 回复日期:2008-06-16 13:44:13

  忏悔不忏悔个人的问题,不能强迫,且是"次要问题"!

   这里面有没有"法律问题","犯罪问题"等

   能不起诉她?以什么罪名起诉她?去那里起诉她?

作者:寒凝大地 回复日期:2008-06-16 14:53:56

  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的也是我们民族的灾难和过错,我们手上都有卞校长的血,我们身体里都有宋彬彬的灵魂。其实如果每个人面对自己的黑暗,所 有的一切都会云开雾散。所谓历史,是大众创造的,让我们的灵魂中燃起星星之火,我们就终究能推动中国的前进

作者:香猪翔翔 回复日期:2008-06-16 15:31:17

  不斯反思何来上进
  此种荒唐居然出于师大 !

  师:传授解惑 教书立人。

  悲哀。

作者:leili23 回复日期:2008-06-21 03:37:54

  顶起

作者:123ljf123 回复日期:2009-05-14 20:02:49

  作者:祭园守园人 回复日期:2007-11-6 13:18:14 
  宋彬彬无悔意自有其逻辑
  用户名: xpf
  看了关于宋彬彬的转贴,我认为宋比起那些谴责她的人们,对我们体制精髓的把握更到位。
  党内大老们对蒯大富之流恨之入骨,可是我们千万别以为他们对红卫兵一律反感。文革结束后,中央就发了文件给东西纠和联动平反。平反的原因是保 护老干部。
  这件事很能反映出这个体制本质。
  这部分干部子女打的是平民,一些人而且有血债。就拿我们学校的"8、18"红卫兵的有名打手"大王八"和"小王八"最后都在军队和政府里爬得 很高。
  研究文革的学者,有些人找到红卫兵的创始人,发现他们目前都在司局级以上的位置,对于以前的行为尽可能的回避和缄默。
  在当前的体制下宋斌斌没有半点负疚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她觉得"天下不是你们的"。 "主人"再犯错也是"主人"。

  ======================================================
  走笔至此,我想起了胡发云小说《茹焉》中的江晓力。她才是当前对于这个体制有透彻了解的人,连我都自认不如她,因为要达到她的认识层面还需要 自身"血统"中有来自这个体制的基因。
  江晓力是茹焉和副市长梁晋生的媒人。茹焉涉足网络给梁的仕途带来麻烦,江把梁从茹焉那里夺了回来。最后江和梁走到一起,江对梁对话有这样一段 (注意此时非典正在盛行):
  ----------------------------------------------------------------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药,是安定老百姓的情绪,是消除恐慌,这是比药更重要的——要说药,它也算是一剂药,是一剂社会安神药。你需要,上面更 需要!
  以前那一套,老百姓不信了,我们自己也不信了,但是,这一切只能由我们自己来改,改得鼻青脸肿,改得头破血流,都行。最重要的一条,不能掘我 们祖坟,不能断我们的后路。谁想这样做,你有一万条理由,也不能答应的。
  ---------------------------------------------------------------
  ---------------------------------------------------------------
  读到这我感慨万千啊

作者:qaz1357_ 回复日期:2009-05-14 21:34:20

  不忏悔是很正常的,上帝并不眷顾撒旦的灵魂

作者:ZZGZPQ 回复日期:2009-05-15 20:53:18

  林昭女士千古!

作者:厚而道之 回复日期:2009-05-15 22:03:03

  毛像还挂着

  腊肉还供着

  要武格格何足道哉

作者:山东纵贯线 回复日期:2009-05-15 23:20:16

  宋彬彬(曾用名:宋耀武)博士,你怎么这么大意啊,你拿着博士证书的手上,还有卞校长的鲜血呢

作者:抚琴小区 回复日期:2009-05-16 12:36:43

  LZ:
  当你看到宋岩的丑时,是否想过,你所推崇的民主,是否同类?李锐不就是同党吗?看看西哀士是如何回到专制的路易18一边的吧。

作者:合肥的 回复日期:2009-05-16 12:43:28

  作者:zouxh-70 回复日期:2009-01-20 20:52:03

    毛泽东馆和邓邓小平馆的主办单位同是共青团中央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办单位同是团中央信息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信息中心和中国青年 网。两馆 的地址分别为: mzd.chinaspirit.net.cn 和 dxp.chinaspirit.net.cn 。两馆中 设置的"敬献鲜花"和"参观留言"是参观者表达意愿及发表言论的场所。

    毛馆的留言以日计,邓馆的留言以月计,而且以前邓馆的留言里有很多是盛赞毛的(现在被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或者说网民 对他们的支持率可一目了然。

作者:梅花中华 回复日期:2009-05-16 14:13:00

  憋着,别说话

作者:gmmdomc 回复日期:2009-05-16 15:09:41

  插入图片恐怖主义

下跪

作者:合肥的王八 回复日期:2009-05-16 18:05:13

  合肥的贱货合肥的王八,只想着再出来个毛贼领着瓜分别人的财产,所以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结果家里穷困潦倒老婆也被别人拐骗跑了。

  毛主席呀,你快活过来吧,现在的中国可比1949年富裕哟,合肥的贱货合肥的王八这些地痞流氓无赖混混都盼望着再次瓜分富人的财产啊!

  毛主席啊,你要再不活过来,合肥的贱货合肥的王八就一头撞死在水晶棺材上,跟着你老人家到阴间18层地狱搞斗争搞运动去!

作者:半个代表 回复日期:2009-05-16 22:11:35

  多多少少,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可能是宋彬彬第二、或第三。。。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忏悔,逝者、生者、将生者

  一声叹息,两只泪眼

作者:半个代表 回复日期:2009-05-16 22:25:28

  作者:打工仔123 回复日期:2008-4-8 20:29:59

  纪念堂仍有络绎不绝的瞻仰者,宋耀武凭什么要忏悔?这就是中国特色!

  ================

  去那个地方的,不全为了纪念
  我去过
  如果那里是东条英机的尸体,我也会去看一看的

作者:永远感谢小平1 回复日期:2009-05-17 12:02:18

  宋彬彬  李长春之妻,宋任穷之女。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领导人,曾改名为宋要武,后更名为宋岩。
    曾就读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北师大实验中学),1966年7月31日,北京师大女附中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成为红卫兵领导人和学校革委会负责 人。8月 5日,时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中共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的卞仲耘被宋彬彬为首的红卫兵殴打致死,副校长胡志涛受重伤,当晚宋彬彬等人在北京饭 店向北京 市委第二书记吴德报告卞仲耘死因。卞仲耘为北京市第一个死於文革批斗的教育工作者,民间普遍认为宋要武和她的死有直接联系。1966年8月18日 在天安门 城楼上为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毛泽东问她叫什么姓名时,女学生回答:「我叫宋彬彬。」毛泽东说:「文质彬彬不好,要武嘛。」於是宋彬彬改名 宋要武。
    8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宋要武《我为毛主席戴上红袖章》的文章:「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主席还给我取 了个有伟 大意义的名字。……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此举引发了全国性的改名风潮,凡有「文」字者皆一律改为「武」字。北 师大女附 中一度改名为红色要武中学。千家驹《自撰年谱》载,「宋彬彬和人比赛,那一个红卫兵打死了六个人,她为了胜过那个人,就打死了八个人」。
    1980年代移民美国,到美国波士顿读书,後来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化学博士。有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Morning Sun)传世,她在片中表白:「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没参加过。……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
    200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原为北师大女附中)在庆祝建校90周年时,将文革中的红卫兵代表宋彬彬评为90名「荣誉校 友」之一。此事引起众多争议。

作者:永远感谢小平1 回复日期:2009-05-17 12:42:39

  美国的言论相对自由,美国的报纸报导了当今红人的老婆宋要武要负责文革时的血案,要求其应当出来道歉

作者:合肥的王八 回复日期:2009-05-17 16:45:03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
  把一个杀人魔王当作英雄顶礼膜拜的民族更悲哀

  毛的最大错误是死的太晚
  毛的最大功绩是终于死了

作者:抚琴小区 回复日期:2009-05-17 17:28:47

  在郑州六中,1977年被逼自杀的党支书王文瑞,没有人要求造反派道歉。而无党派校长马福善,死后隆重追悼,这是为什么?
  人民不需要宋彬彬道歉。
  俄罗斯人民不需要斯大林为反动派道歉。

作者:达达的春天加一 回复日期:2009-05-17 19:05:32

  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

作者:达达的春天加一 回复日期:2009-05-17 19:09:01

  生命岿然在,爱情永无休。

作者:合肥的 回复日期:2009-05-20 08:55:00

  作者:合肥的王八 回复日期:2009-05-17 16:45:03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
    把一个杀人魔王当作英雄顶礼膜拜的民族更悲哀

    毛的最大错误是死的太晚
    毛的最大功绩是终于死了
  ==============

  果然是个王八。

作者:闲云77 回复日期:2009-05-20 10:19:43

  你拿着博士证书的手上,还有卞校长的鲜血呢

作者:安老怀少 回复日期:2009-05-21 09:43:21

   音乐家陆洪恩死前慷慨直言

    即使在黑暗、残酷的"文革"牢狱中,海外归来的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陆洪恩不愿苟全性命,临死前夕他慷慨直言二十五分钟:"我想活,但不愿这 样行尸走 肉般地活下去。'不自由,毋宁死'。'文革'是暴虐,是浩劫,是灾难。我不愿在暴虐、浩劫、灾难下苟且贪生。""文革消灭了真诚、友谊、爱情、幸 福、宁 静、平安、希望。文革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有过之无不及,它几乎要想整遍大陆知识份子,几乎要斩断整个中华文化的生命链。""如果社会主义就是这样残 忍无比的 模式,那么我宁做'反革命',宁做'反社会主义分子',不做***独断、一味希望个人迷信的毛的'顺民'!"四天后,他被枪决。当时同狱的年轻政 治犯刘文 忠多年后写下回忆录《风雨人生路》,记录了这位音乐家生前掷地有声的这番话。

作者:圣保罗华人 回复日期:2009-05-21 17:15:49

  作者:合肥的 回复日期:2009-05-20 08:55:00 
    作者:合肥的王八 回复日期:2009-05-17 16:45:03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
      把一个杀人魔王当作英雄顶礼膜拜的民族更悲哀

      毛的最大错误是死的太晚
      毛的最大功绩是终于死了
    ==============

    果然是个合肥的王八。

作者:klssykc 回复日期:2009-05-21 19:14:11

  现在中国知识分子少有林昭、遇罗克、张志新这样人了。都忙着做假论文,忙着捞钱呢!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type=blog&itemid=39484

060122 鲍昆:今日宋彬彬——和杨浪"黑兵袖章"一贴

发布者:鲍昆 |  浏览(7858) 评论 (34)  | 发布时间:2006-01-22 00: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06-01-22 00:17:57

看杨浪"黑兵袖章"一贴,有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首次接见首都红卫兵的照片。照片上给毛泽东戴红卫兵袖标的那个女孩子,就是中国当代历史上 著名的人 物宋彬彬。由于当时毛泽东见到女孩子的一般调侃"不要文质彬彬,要武嘛",结果造成宋彬彬的改名事件。此事当天晚上即演变成文革武斗的伊始,北京 开始全面 的破四旧运动,无数无辜的平民百姓由此一命归西。疯狂的十年也正式拉开了帏幕。后来许多遭受迫害的人们将这场浩劫的责任追究到宋彬彬的头上,致使 宋彬彬多 年抬不起头来。作为当时的黄毛小妹,此项历史罪名确实有些无法担当,其实她也不过是某种政治的牺牲品。弹指一瞬,那个恐怖的年月已满四十周年。今 日回溯, 往事不堪回首。杨浪及我辈当时均是小小少年,虽无缘参与打砸抢杀,却目睹过所有过程。在今日人权凯歌高奏的年代,忆当年绝大多数人满眼放光的革命 激情,仿 佛像都吃了伟哥般的雄起,而且六亲不认。再想起,连吃个窝头都得念一遍"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节约粮食",那个时代真是***操蛋。

昔日的黄毛小妹宋彬彬,而今已进迟暮之年。对她、对我们,那段时光都必须反思,而且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再也不能让谎言和阴谋所愚弄!


此照片为去年的一次聚会上所拍


大家知道吗,当年,她们认为自已是当然的革命接班人,有着贵族一般的高贵感与优越感,而那 些出身不好的子女,被看成负有原罪的贱民。
发布者 :小三十六行 (2012-03-09 17:58:43)

那些被迫害的人们,只能说是自做自受
发布者 :fgfg (2009-11-19 22:28:33)

抛弃了蒋公,只能说是自做自受。

发布者 :gfgf (2009-11-19 22:26:53)

活该,是在谁们的支持下赶跑了蒋公的,只能说自作自受吧。
发布者 :gfhfh (2009-11-19 22:24:33)

杀人偿命,轮回会让她及其家人付出数倍的代价,我佛慈悲啊
发布者 :我佛慈悲 (2009-09-30 11:08:54)

女人就是女人,目光浅,见识短。老李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事先劝劝她呢?难道老李也这么没有政治眼光和水平?

发布者 :严正 (2009-08-19 03:48:46)

宋任穷的女儿啊
发布者 :匿名 (2009-08-01 22:36:51)

历史,不能被忘记,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否则,已发生的惨剧便有可能在今天或未来重演。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49年与08年相隔不过数十载,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一切由我们的后人去评说吧
发布者 :飞过 (2008-11-17 12:25:19)

历史,不能被忘记,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否则,已发生的惨剧便有可能在今天或未来重演。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49年与08年相隔不过数十载,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一切由我们的后人去评说吧
发布者 :飞过 (2008-11-17 12:08:12)

历史,不能被忘记,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否则,已发生的惨剧便有可能在今天或未来重演。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49年与08年相隔不过数十载,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一切由我们的后人去评说吧
发布者 :飞过 (2008-11-17 12:07:51)

历史,不能被忘记,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否则,已发生的惨剧便有可能在今天或未来重演。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49年与08年相隔不过数十载,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一切由我们的后人去评说吧
发布者 :匿名 (2008-11-17 12:07:05)

她老爷们是谁你们知道吗?李——长——春~~

发布者 :匿名:东北铁蛋 (2008-10-03 22:12:03)

这就是宋彬彬吗?就是那个宋什么任穷的千金小姐?都这么老了,当然,也太丑了。

发布者 :匿名:过路人 (2008-05-14 17:09:42)

这个人渣在美国干吗?它不是要打到资本主义的吗?人渣、败类。
发布者 :匿名 (2008-01-24 16:05:27)

这个刽子手至今没有丝毫忏悔,如果宋任穷文革死了,她会怎样?她为什么没有被判刑?
发布者 :这个刽子手至今没有丝毫忏悔 (2007-04-05 17:55:16)

 >> 再想起,连吃个窝头都得念一遍"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节约粮食",那个时代真是***操蛋。 如今无论干什么都在心里默念名啊、利啊、女人啊、地位啊,今天这个时代就不操蛋?
发布者 :crash (2007-02-23 11:41:37)

可见当年那幅画的影响确实不小。
发布者 :匿名 (2006-11-21 21:48:10)

我的名字据说就是我妈看了那幅宣传画给取的。
发布者 :匿名 (2006-11-21 21:46:51)

杀人偿命,不是一句政治牺牲品即可揭过的。否则纳粹士兵们就该无罪了。宋斌斌应被引渡回国,公开审判,并且为自己的杀人罪行受到惩罚。
发布者 :匿名 (2006-11-21 07:40:36)

什么是力量,鲍老师的博克就是力量!!!一点不贫血,令人畅快!
发布者 :芦苇 (2006-11-09 15:45:20)

一定要让青年一代了解那个血腥的年代!
发布者 :匿名 (2006-11-09 14:24:15)

时间不会冲淡对血腥年代的回忆.
发布者 :匿名 (2006-10-30 15:53:12)

趁着人还在,应该对于文革好好反思了.台湾共产党及共产党叛徒的子弟都能坐到一起,反思50年代初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就不呢!
发布者 :老兵 (2006-05-28 16:13:34)

现在的时代,吃个馒头不同样也要感激一遍"改革开放"?没有什么区别。
发布者 :匿名 (2006-02-19 09:54:27)

是的,伊名。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省的愿望和需求时,这个民族是绝对不可能真正强盛的。文革记忆正在有意无意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被新一代人所忘却,这 是非常可怕的。在杯盘狼藉鸡鸭鱼肉之后,还能记住痛苦,应该是我们的职责。 也祝你新春快乐。
发布者 :鲍昆 (2006-01-25 10:55:02)

那么,中国的灵与肉在哪里呢?中国的精神真实又在哪里呢?或许,这正是我们的职责,应该从我们这代人做起,特别在蒸蒸向荣之后,特别在鸡鸭鱼肉之 后。 谢谢鲍昆,也谢谢杨浪,并祝两位新春快乐!
发布者 :伊名 (2006-01-25 07:39:54)

好,我一定报到。
发布者 :鲍昆 (2006-01-24 14:59:31)

鲍老师:您说得对。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英文名为:Morning Sun)是卡玛继《天安门》之后的另一重要作品。 介绍这部片子?!影片风格及表现手法与《天安门》一脉相丞,虽有罕见的重要历史镜头,但内容深度似乎仍不足。合适的时候,您看过便知晓。 您的大名高磊常常提及,赞予不绝也。 我的个人主页:guaizi.blogbus.com,望您指导指导。
发布者 :拐子 (2006-01-24 13:44:11)

拐子,好。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我还真没看过。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它应该是卡玛继《天安门》之后的另一重要作品。
发布者 :鲍昆 (2006-01-24 12:15:35)

看过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里面有宋彬彬接受卡玛的访谈。咋说呢,鲍老师!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发布者 :拐子 (2006-01-24 09:20:00)

苍凉! ——我们再也不能让谎言和阴谋所愚弄! 说得对。前提是必须正视这段历史----这当然不是对你我说的。
发布者 :杨浪 (2006-01-23 23:16:52)

鲍兄:你厉害!
发布者 :苏实 (2006-01-23 22:46:31)

那时的小小少年,也只是看到了自己眼中的真实,怎能目睹所有过程。也只是一个片面吧。
发布者 :匿名 (2006-01-23 22:13:16)

唉, 和当年的风华正茂相比, 宋彬彬老了.
发布者 :上官林白 (2006-01-23 21:57:04)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Cgh2h4_Pwv8J:www.7ge38ge4.com/viewthread.php%3Faction%3Dprintable%26tid%3D4641+www.7ge38ge4.com/viewthread.php%3Ftid%3D4641&cd=1&hl=nl&ct=clnk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3 18:25     标题:

110823 定居美国的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在文革中打死过多少人?

1966年夏秋之交,发源于北京并以暴力与屠杀为特征的『红色风暴』席卷全国.仅在8月下旬,仅在北京市被红卫兵打死的人数就达1772人(据 《北京日 报》1980年12月20日)。民间的统计数字要高得多,受难者之多及手段之野蛮,史无前例。中共东北局书记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在毛泽东『要 武,不要文 质彬彬』的启迪下,更名要武并开始发狂,一人独欠五条以上人命。她深知罪孽深重,害怕正义之剑高悬的那一天,文革结束不久,便亡命海外,跑到美国 再也不回 来了。在祟文门,一个地主婆竟被一壶壶开水(强制附近居民提供)活活烫熟而死;在东四,一个中学生被胁迫用哑铃砸碎奄奄待毙的资本家父亲的脑袋, 本人也因 此精神崩溃成为疯人。

红卫兵在领袖的煽动下,抄家批斗,毁坏文物,焚烧书籍,打死成千上万无辜公民,犯下严重的反人类罪行。1966年8月,北京外国语学校的红卫兵在 学校礼堂 里,用木枪、皮带和自来水管把出身不好的幼儿园女工刘桂兰活活打死。"牛鬼蛇神"被强迫抬尸体。程璧老师和教导主任姚淑禧,一人抬刘桂兰的一只 脚。姚淑禧 也多次遭到毒打,有一个夜晚有五拨红卫兵来打过她。因不堪忍受,姚淑禧在女厕所里,把绳子挂在下水道拐脖上自杀了。

很多恶行是难以置信的,已经怀孕的刘美德被红卫兵剪成了阴阳头,强迫她在操场上爬行,把地上的污物强塞到她嘴里,用包有塑料皮的金属条打她。另一 名正在爬 行的女教师被一个红卫兵用军用皮鞋碾踩。卞仲耘、胡志涛、刘志平、梅树民和汪玉冰五名教师被活活打死,跪在地上用带钉子的棒子打死,用锅炉房里提 来的开水 烫死。美术教员陈葆坤被丢入喷水池中打死,初中女生吴芳芳不小心弄坏了领袖的纸像,被毒打后与陈葆坤的尸体关在一起,以致终身精神失常。

上自刘少奇彭德怀下至普通干部、名人、知识分子,无数人死于非命。农村"四类份子"从老人到幼儿整村整乡的屠杀一个不留。毛泽东把一大批纯洁的中 学生变成 杀人小魔鬼,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宋彬彬,说她的名字'文质彬彬'不好,一句 "要武嘛!" 挑起了全国性的红卫兵法西斯暴行,以杀人取乐,宋彬彬马上改名'宋要武',跟人比赛,见别人打死了6个人,宋彬彬马上动手打死了8个人。根本不管被打的人 姓甚名谁,只要有人说一句这人是'牛鬼蛇神'就够了,用皮带棍棒铁器活生生一下一下打死,不是用子弹。毛泽东制造派性挑起全国性大规模武斗,甚至 部分地区 军队也介入,造成死伤无数。。。。整个文革就是一场法西斯浩劫,不但毁灭了多少无辜的生命,更毁灭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统,毁灭了人的良知,把人变 成鬼。 作者: 任我行    时间: 2011-8-23 21:40

文革毁坏了多少文化古迹!残害了多少无辜民众!中国历史的悲剧啊! 作者: 499095393    时间: 2011-8-24 11:32

中国历史的悲剧啊 作者: wafml666    时间: 2011-8-30 13:13

不打不成才!
http://blog.udn.com/Westminster/2680437

090214 宋彬彬(即"宋要武)自知罪孽深重逃往美国至今不见忏悔

[ 鑫森 ] 于2009-02-14 12:33:31 上帖

1966年6月2日,在宋彬彬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贴出了第一张"誓死保卫"的大字报。随即整个学校贴满了大字报,攻击学校原领导人 和教师,校长卞仲耘被连续批斗拷打致死。
8月18日,宋彬彬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伟大领袖毛泽东敬献了红卫兵袖章。毛泽东问:"你叫什么名字?"答曰:"宋彬彬"。再问:"是哪几个字 呀?"答曰:"是文质彬彬的'彬彬'。"毛泽东教导说:"不好,要武嘛。"于是宋彬彬改名"宋要武"。 8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也更名为"要武中学"。"宋要武"这个名字变成红卫兵暴力的一个符号,刺激、引发全国都发生打人事件。
宋彬彬当时19岁。千家驹(曾连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社科院学部委员)《自撰年谱》载:"宋彬彬和人比赛,那一个红卫兵打死了6个 人。她为了胜过那个人,就打死了8个人" 宋彬彬根本不管被打的人姓甚名谁,只要有人说一句这人是"牛鬼蛇神"就够了,用皮带、棍棒、铁器活生生一下一下打死。但宋彬彬却自辩说:"破四旧呀,抄家 呀,我一次都没参加过。但是到处都是我的谣言,就说给毛主席戴袖章的宋要武,怎么怎么样打人。我觉得特别地委屈,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 的。……同时我也觉得为了这个名字,使得那么多的人受到迫害,觉得非常地难过。我当初想的是批判文化教育界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现在这个文化 革命已经跟我当初参加的时候所想的距距离太远。"但事实是校长卞仲耘被打死的。8月5日当天,作为校革委副主任的宋彬彬就在学校,从下午两点一直 打到五、六点,"其间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参考资料: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曾慧燕《太阳为何不 落山——"八九点钟的太阳"记录文革世代心路历程》;胡平《谈宋彬彬的反对打人之谜——看有感》)文中记述与一个男生的谈话:"我昨天在教堂打死 8个。"他刚15岁,手里提着一条浑圆的皮鞭,已经被血渍浸成乌黑色。他说话时是那么悠闲自在,哪里像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接着他描述了这样的场 面:王府井旁边有一座天主教堂,红卫兵先将十几个修女递解出境(当时《人民日报》曾作为红卫兵的壮举加以报导),後来便住在那里。教堂里储存有罐 头食品,吃饭自然不成问题。每天先到派出所问:"谁是资产阶级?"然後根据提名把这些"资产阶级"带入教堂,一带便是一家人。三个红卫兵揪一个, 先将人推倒,有人喊:"一、二、三!"同时动手,皮鞭齐下。有专人拿着秒表计时,看各组打死人都用了多长时间,当然用的时间最少的是"冠军"。令 人震惊的是:获"冠军"最多的竟然是宋彬彬等几个女生。《解放军报》发表评论,说红卫兵的革命行动"好得很!绝非糟得很!"接着又是来自中央的 "除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号召,打、砸、抢、杀的烈火燃遍全国。在祟文门,一个地主婆竟被一壶壶开水(强制附近居民提供)活活 烫熟而死;在东四,一个中学生被胁迫用哑铃砸碎奄奄待毙的资本家父亲的脑袋,本人也因此精神崩溃成为疯人。
1967年夏秋之交,发源于北京并以暴力与屠杀为特征的这场"红色风暴"席卷全国.仅在8月下旬,北京就有数千"牛鬼蛇神"死于非命.中共东北局 书记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她深知罪孽深重,早早地亡命海外去了,现定居在美国。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z_special/2011/05/201105170931.shtml

110517 否定文革,为什么不揪出文革中的杀人犯?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5月17日 来稿)
   
    朋友聊天说,现代有一个名词叫"官二代",其实,现在所说的"官二代",应该属于"官三代"了。那些真正的"官二代"在改革开放后,就已经纷纷登上权力的 宝座。以北京为例,大部"官二代"就是文革初期的高干子女,他们大都是文革中执行刘、邓路线的老红卫兵,大部是"东纠"、"西纠"和"联动"组织 里的那些杀人、放火,搞"打、砸、抢"的一伙人。朋友一一例举了一些现在在高官位置上的一些人,说出了他们在文革时的名字,果然,一个一个,至今 听起来都叫人毛骨悚然!他们原来就是在文革初期实行"红色恐怖"魔鬼,打人、杀人的凶手,大搞破坏,无恶不作的罪犯!

    我很奇怪,既然要全盘否定文革,为什么不把这些人绳之以法?朋友告诉我,您看:改革开放后,交了"白卷"的张铁生还被判了十五年徒刑,然而,北京以高干子 女组成的"联动"分子干了那么多坏事,有谁被追究刑事责任了?文革后,说批斗老干部是罪行,残害民众就不是罪行了?我无语了,我明白了,阶级,阶 级斗争,有的阶级失败了,他们沦为阶下囚;有的阶级胜利了,他们成为统治者。成为统治者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极力回避阶级斗争,他们希 望社会就永远这样和谐下去!
   
    附:北师大附中女校长卞仲耘之死

    文革中打死人,始于刘、邓集团的高干子女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966年7 月31日,北京师大女附中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后来被称为"老红卫兵"。8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中共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被批斗致死,副校 长胡志涛受重伤,卞仲耘的死和宋要武有直接联系,当晚宋彬彬等人在北京饭店向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吴德报告卞仲耘死因,第二天,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尧 (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近代史所工作),见到了师大女附中红卫兵负责人之一、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她身穿军装,腰系疲带,臂缠袖章,一 副典型的红卫兵装束'。邓榕却要邮电医院的医生作尸体解剖,要医生证明卞死于心脏病,而不是被红卫兵活活打死的。这里说的宋要武,就是宋彬彬,宋 任穷之女,李长春的夫人。

    在刘邓集团子女文革中的暴行被公之于众这后,一些右派小丑们像流氓一样辩解说: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受了毛泽东的鼓动。并说是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亲口 对宋彬彬说:"文质彬彬不好,要武嘛。"从时间关糸上看,打死卞仲耘发生在7月,毛泽东接见红卫兵代表发生在8月18日。也就是在此之前,刘亭 亭,宋彬彬,邓南她们已经在北京师大女附中打死了人!能说是毛泽东在鼓动他们吗?毛泽东是否知道是师大女附中发生的事还是个问题,是否知道宋彬彬 参入打人事件更是个问题。
   
    另外,宋彬彬受到毛泽东接见,宋彬彬的文章见报,是谁的策划呢?而其时主管宣传的是邓小平。北师大女附中的打人事件是刘邓集团操纵自家子女,为保自身位, 打击迫害无辜群众的一个范例。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刘邓集团的一个阴谋。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讲话,文件,制止武斗是毛泽东周恩来,中央文革小 组。我们没有看到刘邓有这样的讲话和文件,我们只看到刘邓一个又一个讲话都是针对群众
   
    宋彬彬后来成为全国知名的红卫兵,千家驹《自撰年谱》中说,"宋彬彬和人比赛,那一个红卫兵打死了六个人,她为了胜过那个人,就打死了八个人"。民间亦有 宋在串联期间在武汉用红卫兵皮带打死一人的传言。能说这是毛泽东的鼓动吗?
   
    文革后,宋彬彬改名宋岩,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并在麻省理工获得地球学博士学位,宋彬彬后来在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中说:"破四旧呀,抄家呀,我一次都 没参加过。……因为我一直是反对打人,反对武斗的。"2007年9月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原为北师大女附中)在庆祝建校90周年时,将文革中的红 卫兵代表宋彬彬评为90名"荣誉校友"之一。


谣言:李长春的老婆是宋彬彬?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24765
作者: 黎星萍   注意,在理论和实践上,宋斌斌可以在美国被起诉!
2009-12-06 20:25:04  [点击:156]

收集证据,募集捐款,伸张正义,保护人权.

有谁愿意玩真的? 定当奉陪.
最后编辑时间: 2010-12-12 14:54:20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24807
作者: 吾丁   我刚知道,宋是李长春的老婆。 2009-12-06 21:25:12  [点击:395]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24838
作者: 成玉环   普遍的說法,宋彬彬不是宋任窮的女兒。李長春是宋任窮的女婿。 2009-12-06 23:49:49  [点击:405]

http://www.weiming.info/zhuti/Military/35185963/
求证 李长春的媳妇是宋彬彬?

changbaihou 2011-02-07 15:07:49
張淑英

mpenza 2011-02-07 15:10:20
3谢了 前段儿wiki上写的是彬彬 现在变成小英了 wiki还是只能作为参考阿

mpenza 2011-02-07 15:14:35
靳剑生是宋彬彬的老公 也是首批公费留美不归的高干后代之一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22527
作者: 踏并   这个李长春是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那鸟人吗?哪位能证实一下? 2009-11-30 20:53:14  [点击:134]
网上说:
宋彬彬  李长春之妻,宋任穷之女。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领导人,曾改名为宋要
武,后更名为宋岩。
这个李长春是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那鸟人吗?哪位能证实一下?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lQAm-xWzB1YJ:www.mitbbs.com/bbsann2/news.faq/ChinaNews/temp2/M.1231646171.V0/%255B%E5%90%88%E9%9B%86%255D%2B%E6%9D%8E%E9%95%BF%E6%98%A5%E7%9A%84%E8%80%81%E5%A9%86%E5%AE%8B%E5%BD%AC%E5%BD%AC%E6%98%AF%E7%BE%8E%E5%9B%BD%E4%BA%BA%EF%BC%9F+www.mitbbs.com/bbsann2/news.faq/ChinaNews/temp2/M.1231646171.V0/%255B%25BA%25CF%25BC%25AF%255D%2B%25C0%25EE%25B3 %25A4%25B4%25BA%25B5%25C4%25C0%25CF%25C6%25C5%25CB%25CE%25B1%25F2%25B1%25F2%25CA%25C7%25C3%25C0%25B9%25FA%25C8%25CB%25A3%25BF&cd=1&hl=nl&ct=clnk

发信人: macrowave (每天按时吃饭刷牙洗澡),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合集] 李长春的老婆宋彬彬是美国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0 22:56:11 2009), 站内

☆─────────────────────────────────────☆
  dsb (大手笔) 于 (Fri Dec 12 15:58:33 2008) 提到: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彬彬&variant=zh-tw

很惊讶

☆─────────────────────────────────────☆
  gangyang (gang) 于 (Fri Dec 12 17:07:46 2008) 提到:

Nothing surprises me, even 李长春 himself is 美国人.

【 在 dsb (大手笔)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彬彬&variant=zh-tw
: 很惊讶

☆─────────────────────────────────────☆
  canghai (沧海) 于 (Fri Dec 12 17:20:18 2008) 提到:

开始走装嫩装天真路线了?
【 在 dsb (大手笔)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彬彬&variant=zh-tw
: 很惊讶

☆─────────────────────────────────────☆
  huminchai (huminchai) 于 (Fri Dec 12 17:24:06 2008) 提到:

dsb其实没啥坏心,就是有点二
【 在 canghai (沧海)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走装嫩装天真路线了?

☆─────────────────────────────────────☆
  canghai (沧海) 于 (Fri Dec 12 17:28:27 2008) 提到:

是二逼得二吗?
【 在 huminchai (huminc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dsb其实没啥坏心,就是有点二

☆─────────────────────────────────────☆
  acosmist (o0o) 于 (Fri Dec 12 19:31:13 2008) 提到:

你确定吗?
【 在 gangyang (g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Nothing surprises me, even 李长春 himself is 美国人.

☆─────────────────────────────────────☆
  XUC (XUC) 于 (Fri Dec 12 19:53:19 2008) 提到:

【 在 acosmist (o0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确定吗?

我确定他不是,但他有一颗热爱美国的心。

☆─────────────────────────────────────☆
  dragon1006 (dragon) 于 (Fri Dec 12 21:02:58 2008) 提到:

看不到了

☆─────────────────────────────────────☆
  sampras (猪猪·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于 (Sat Dec 13 04:15:03 2008) 提到:

扯啊。。。宋彬彬显然不是李长春的老婆

【 在 dsb (大手笔)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李长春的老婆宋彬彬是美国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2 15:58:33 2008)
: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彬彬&variant=zh-tw
:
: 很惊讶
: --
: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131.225.]

☆─────────────────────────────────────☆
  jingbeiboy (dude) 于 (Mon Dec 15 16:37:17 2008) 提到:

到底宋彬彬是不是李长春老婆? Wiki的答案是肯定的:
---------------------------------------------------------------------
李长春(1944年2月-),籍贯辽宁大连,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1983年39岁时
就出任中国最主要城市之一沈阳市市长,1986年42岁时出任辽宁省省长,之后历任河南
省省长、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等
职。2002年出任中央政治局排名第八的常委,负责思想意识形态工作。2007年10月22日
,再次当选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按党内的资历,升排名第五。第十六、十七届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现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李长春是被认为思想僵化,不够开明开放。导致媒体报道上政治意识的收紧[1]。同时
主政河南期间发生艾滋病疫情泛滥的情况,被认为应与当时的卫生厅长刘全喜一同担当
主要责任[2]。河南省的血浆经济黑幕正陆续揭开。据《多维月刊》报导,一直以来,
李长春一直被河南省纪委四名委员控告。但一直不被司法追究,于2002年升任中共中央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名义上是指导精神文明工作,实际上是主管全国一切的
舆论系统及指导意识形态。

其妻是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红卫兵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为毛泽东佩戴红卫兵袖章。
---------------------------------------------------------------------

谁能澄清一下?

☆─────────────────────────────────────☆
  superinter (休眠) 于 (Mon Dec 15 16:48:35 2008) 提到:

出生地:满洲国大连,哪个轮子搞得wiki?

【 在 jingbeiboy (d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到底宋彬彬是不是李长春老婆? Wiki的答案是肯定的:
: ---------------------------------------------------------------------
: 李长春(1944年2月-),籍贯辽宁大连,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1983年39岁时
: 就出任中国最主要城市之一沈阳市市长,1986年42岁时出任辽宁省省长,之后历任河南
: 省省长、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等
: 职。2002年出任中央政治局排名第八的常委,负责思想意识形态工作。2007年10月22日
: ,再次当选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按党内的资历,升排名第五。第十六、十七届中
: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现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 李长春是被认为思想僵化,不够开明开放。导致媒体报道上政治意识的收紧[1]。同时
: 主政河南期间发生艾滋病疫情泛滥的情况,被认为应与当时的卫生厅长刘全喜一同担当
: ...................

☆─────────────────────────────────────☆
  jingbeiboy (dude) 于 (Mon Dec 15 16:56:29 2008) 提到:

自己澄清一下:宋彬彬的丈夫叫靳剑生。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
    靳是宋任穷的女婿,有人在贴子中已经说了,这不假,正因为这样很多人跟贴骂了
不少"太子党"的话,这个很正常,大家对"太子党"深恶痛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只
用"太子党"来说明靳的全部就太简单了。

    靳的父母是高知,49年前一直在美国,靳本人也是在美国出生的,解放前夕全家从
美国回国,靳父任当时的国民政府时期的南京农学院(也可能是林学院)院长,49后好
象是留任了,但在50年代初就去世了,其母改嫁,正因为这样,靳与其姐来北京投奔姑
妈,因此靳是在南京上的小学,其后转学北京,并在北京上的初中、高中,文革大串联
时作为逍遥派,没有参加什么派别组织,而是到处游玩(也正因为其父去世早,其家庭
没受什么冲击),直到文革上山下乡到内蒙插队。

    在北京上的是8中,而当时北京男4中,男8中有不少高干的孩子就学,认识了不少
高干子弟的同学,但在文革前,高干的孩子对一个父亲已不在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是
有很多优越感的,因此我想当时靳对此不会有什么自豪感,但靳很喜欢体育,也有点天
份(我到公司的应聘时,他就自吹自已的体育如何好),也就有了一些也比较好动的男
孩作为朋友,到文革中后期(在文革早期,这些高干子弟大多是造反派,对牛鬼蛇神批
斗时很是心恨手辣,但到自己父母倒楣时则一肚子委曲,觉得受了很大的迫害,实际上
大多数受迫害的老干部当时的日子也要比今天中国还有不少贫困农民的日子好多了,当
时每月还是分工资的,大多数人只是没有了平时的特权,改革开放后,不少老干部的子
女变本加利地利用老子复出后的权利,变本加利地掠夺全民的财富到了疯狂的地步,这
就些大家痛恨太子党的原因,也是今天腐败现象禁也难的根源,年轻一代的高干子弟不
少人更是无法无天。这些评价当然不是针对所有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的老干部,彭德怀是
我最敬重的人,他在文革中含冤而死),这些高干子弟随着父辈的倒楣也不怎么神气了
,这时靳反而有了不少铁杆哥们。在内蒙插队期间,他认识了宋的女儿宋彬彬,后结婚
(具体时间不清)。

    上世纪70年代,招工农兵大学生时,靳由于家庭出生不好,没有机会,但靳充分发
挥其本人活动能力强的特点,四处活动,说自己的体育如何好,最终进了工农兵大学生
的队伍,看来当时也有变相特招的。恢复高考时,靳的工农兵大学好象还没有毕业,但
马上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成了中科院遥感所的研究生,研究生没有毕业,又去美国留学
,先在麻省理工学院读EE,后又进哈佛商学院。这段时间可谓靳跳跃最快的时间,但主
要还是要自己的努力。由于靳是在美国出生的,去美后很快就重新入籍了,靳的夫人后
来也去了美国,孩子也在美国出生。

    靳1980代末回国发展,是较早的海归派。靳由于娶了宋的女儿,不算高干子弟,算
是高干女婿是肯定的,归入"太子党"也还说得过去,但根据我在科比亚几年了解的情
况,至少可以说靳是聪明人,而且也并不完全是凭关系抢钱的人,就拿科比亚公司(科
比亚公司的决策过程则基本是靳一人说一算,靳平时为人很和气,也很好打交道,但在
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则基本是独裁型的,这与科比亚公司基本是靳一人创建的有关
,公司从企业性质看是外资的股份制公司,但从企业管理制度看与私人公司差不多,由
于靳掌握了公司的绝大部分服份,靳的决策不会受到任何挑战。科比亚原来有几个比较
大的股东,可能在公司经营方面有不同意见,最后也把股份卖了走了。)来说,靠开发
软件吃饭本身就是挣的辛苦钱,如果要挣快钱完全可搞房地产,至少也可靠卖设备挣钱
,这比开发软件要容易得多。做生意拿单子,要靠关系本身没有错,靳认识不少高干子
弟圈内的人也是事实,但并不是有关系就一定能拿到单子,各银行各保险公司的老总们
现在不会傻到用可能危及自己乌纱帽的办法来讨好这些高干子弟,特别是那些其父辈已
经没有实权的没落高干子弟的,如果要送钱也完全可搞一个咨询类的项目来做,来钱容
易又不担风险,做坏也不会害送人情的人。靳还认识不少其它在职的高管,如现在的人
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苏宁都是靳中学的同学,但并没有从人民银行拿到一分钱的
单子。靳在哈佛的同学,现在仍是很好的朋友保罗是摩根斯坦利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项目
负责人,也是平安的董事,但靳在平安也没有拿个单子,当然靳不是不想拿,但至少说
明一个问题,光有关系,你的产品并不适合用户整体的IT规划与布局,老总们也不会随
便把项目送朋友的。我在科比亚的时候,我们也是设法要进入银行业的,但分析了当时
银行业的情况,认为市场瓜分基本完成,一个新公司在没有过硬的产品时已经很难打进
而作罢,以后在银行也只是做一些工程监理方面的项目。

    靳回国发展做的第一件事是做民航订票系统的本地化,以及开发专用的订票终端。
终端开发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由于订票系统用的是美国UNISYS的大机系统,很多资料都
不是开放的,终端与主机的协议与现有用得很多的UNIX终端是不一样的,当时进口的终
端很贵,而且不支持汉字。当时靳网罗了一批人开发,搞了一年成功了,从民航计算中
心拿了不少单子,当时每个终端的价格很贵(与进口比已经便宜了很多),每台几乎是
暴利,这是靳的第一桶金,也是科比亚成功的基础。
    靳的几次转型决策可以说是基本是成功的,但在中国的环境下,软件产业做大很难
,这也是靳的悲哀。(以上有关靳个人的介绍大多来源于靳本人,靳在公司有时甚至在
客户那儿很喜欢介绍自己的光荣历史的。)

    靳喜欢打桥牌,水平不错,现在好象是桥牌大师,为此科比亚还有一个桥牌俱乐部
,养了若干桥牌国手,历年在国内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不少企业投资足球俱乐部,桥
牌虽然没有足球火,但也是需要企业支持的,实际中国人桥牌水平在国际上还可以,男
队得过第五,女队拿过亚军。老板喜欢,又养得起,搞个俱乐部无可厚非,平安保险公
司也有一个桥牌俱乐部,水平也是不错的。
--------------------------------------------------------------------

看来wiki关于李长春的哪个帖子很不严肃。 不过, 宋彬彬是美国人到很有可能。

☆─────────────────────────────────────☆
  bingya (bing) 于 (Mon Dec 15 17:11:23 2008) 提到:

宋彬彬两姐妹在ann arbor 的时候应该是单身,至少人们都认为她们是单身

【 在 jingbeiboy (d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澄清一下:宋彬彬的丈夫叫靳剑生。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 ---------------------------------------------------------------------
:     靳是宋任穷的女婿,有人在贴子中已经说了,这不假,正因为这样很多人跟贴骂了
: 不少"太子党"的话,这个很正常,大家对"太子党"深恶痛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只
: 用"太子党"来说明靳的全部就太简单了。
:     靳的父母是高知,49年前一直在美国,靳本人也是在美国出生的,解放前夕全家从
: 美国回国,靳父任当时的国民政府时期的南京农学院(也可能是林学院)院长,49后好
: 象是留任了,但在50年代初就去世了,其母改嫁,正因为这样,靳与其姐来北京投奔姑
: 妈,因此靳是在南京上的小学,其后转学北京,并在北京上的初中、高中,文革大串联
: 时作为逍遥派,没有参加什么派别组织,而是到处游玩(也正因为其父去世早,其家庭
: ...................

☆─────────────────────────────────────☆
  waibo (歪脖) 于 (Mon Dec 15 18:57:21 2008) 提到:

师大附中的宋彬彬在麻州政府工作,多年前来美留学后就留下来了。李长春的老婆应该
是同名同姓的吧

☆─────────────────────────────────────☆
  withoutacar (知道错了, 改过来就好.) 于 (Mon Dec 15 18:58:49 2008) 提到:

徐永的事倒地是不是真的?
【 在 dsb (大手笔)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彬彬&variant=zh-tw
: 很惊讶


宋彬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5%BD%AC%E5%BD%AC
宋彬彬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9219.htm
红卫兵发迹史:宋彬彬打死过多少人-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060217/n241877843.shtml
美国媒体批判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拒不忏悔 http://blog.udn.com/Westminster/2680433
文革照片:批斗宋任穷(宋彬彬父)习仲勋(习近平父)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0&post=1025384
马悲鸣: 宋彬彬比赛杀人之谜 http://www.dok-forum.net/MyBBS/wg/mes/12259.htm
宋彬彬(即"宋要武)自知罪孽深重逃往美国至今不见忏悔 http://blog.udn.com/Westminster/2680437
否定文革,为什么不揪出文革中的杀人犯?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z_special/2011/05/201105170931.shtml
毛泽东替宋任穷之女改名掀起文革改名换姓狂潮_网易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50109/9/19L59RMH00011247.html
被打死的校长遗属强烈抗议宋彬彬为"荣誉校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27/15/18754_928529.shtml
今日宋彬彬——和杨浪"黑兵袖章"一贴- 鲍昆的博客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type=blog&itemid=39484
母校褒扬宋彬彬舆论批宋批文革-【宋彬彬,文革】 阿波罗新闻网 http://www.aboluowang.com/news/2008/0105/69868.html
黑!李长春,宋任穷,宋彬彬—谁能想得到? http://www.rxhj.net/phpBB2/viewtopic.php?p=6909&sid=d153e4eb32ae497956a89dca51afd7a5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 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