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挪威森林:扒司马南的皮:科学是有边界的

From: kkkim
Date: 5 March 2012 11:19
Subject: 扒司马南的皮:科学是有边界的
To: superpower <superpower@googlegroups.com>
Cc: googroup <googroup@googlegroups.com>

扒司马南的皮:科学是有边界的
作者:九州欢乐2012-03-0415:49:35发布于:博客中国

摘要: 扒司马南的皮:科学是有边界的 挪威森林

打假大师、反伪科学大师、反普大师--现知名主持人司马南。二十年来呼风唤雨、威猛异常、红得发紫。 楼主会花些时日,与国人一起分享这位大师新锐人物的成就。还原真相是楼主给自己余生许的愿,对于司马南这样一位"大师",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完整还原其真相的。楼主准备用连载的方式一点点来告诉国人这个信口雌雄的大师真面目。

扒司马南的皮:科学是有边界的
挪威森林

"打假大师"、"反伪科学大师"、"反普大师"--现知名主持人司马南。二十年来呼风唤雨、威猛异常、红得发紫。
楼主会花些时日,与国人一起分享这位"大师""新锐人物"的"成就"。还原真相是楼主给自己余生许的愿,对于司马南这样一位"大师",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完整还原其真相的。楼主准备用连载的方式一点点来告诉国人这个信口雌雄的大师真面目。欢迎朋友们一起来还原真相。谢了。

楼主首先要说明的是:打假也好,反伪科学也好,反普也好,都需要基本的学养做基础,此其一。当然也需要常识为前提,此其二,要说明的是,常识的适用领域一般说来局限于已知世界,并不完全适用于未知领域。
现在学界已经有共识,对应于人神关系的属于宗教范畴,而人人领域则归于人文范畴了,至于科学则是以人观物的事。这其实就告诉我们科学不是没有边界的,科学更不可能是万能的。

如果我们以为个人或是人类有能力认知整个世界,不只是夸大了人的能力,更可怕的会必然导致人类的自负与狂妄。所谓人定胜天,所谓征服大自然之类狂妄梦想,其实就是科学万能论的现实表达,至于其给人类与自然带来的灾难,看看上世纪整个世界的人道灾难与中国的荒唐闹剧就明白了,楼主暂时不表。

------------------------------

现在我们来一点点认识"打假大师","反伪科学大师",反普"大师"司马南。

1956年,出生于黑龙江依安劳改农场,未成年父母先后病故。(日期楼主不祥)
1972年,初中辍学,后补上一年高中。其间,做过农工、赤脚医生、建筑队力工、瓦工,砖厂工人、宣传干事、广播站编辑等。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考取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系。
1982年,国家商业部教育司高教处办事员。
1982年,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语文课教师、教务科副科长。
1985年,《中国商报》新闻部记者、新闻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
1991年,国家商业信息中心声像中心负责人。
1992年,中国中商广告公司总经理。
1995年,《中国商贸》半月刊出品人。
1998年,北京梅迪亚电视传播中心艺术总监、总制片人。
(资料来自路云亭《司马南传记》《天枭记》等书)

盛情提醒:这些资料是无法从"大师"司马南自己公开的文献里找到的,我找这些是费了好大力气。百度你们去查,是没有这些内容的。"打假大师","反伪科学大师",反普"大师"司马南之前的名字叫于力。

下面是其校友的文章:文章源自红网[原创].楼主从"始终茹伊"的博客里找到的。

《我的校友司马南》
============

我知道司马南这个人,是很晚的事,原因是我不太关注气功一类的事,也就谈不上关注反对它的人或事,而据说司马南恰恰是靠反所谓的伪科学而出名成家的。不过,真正知道司马南的"前身",是2004年,我大学毕业20周年与同学聚会的时候,那时同学们才告诉我:司马南是我们的校友,就是原来叫于力的那个人。因此,今天提笔,记录的是20多年前的司马南给我留下的印象。
我入学是1980年。在欢迎新生的典礼上,校领导之类的讲话过后,主持人邀请一位高年级同学上台讲话。印象中,主持人对他的介绍大概有这么几个内容:于力,非常勤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研究,现在担任什么什么职务。而后,矮个子、方脸盘的于力上台了。他讲话的其他内容有些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自己名字的着重解释,即,为什么用了一个"力"。他说,是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所以用了"力"。
80年代初期是思想解放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遭到很多质疑。比如生产的目的,教科书上讲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不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学历史的人可能不知道,这种讲法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这是经历了几十年争论后才得出的一个"正确结论"。可是,那时的我们已经开始在私下里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商务印书馆的译著)。所以,对"进步了"的生产目的的教科书解释不以为然。于力作为据说是"吃透"了《资本论》的"校方学术"代言人,偶尔与我们就前述问题等有过争论,他的观点当然是教科书上那一套。而我们(包括现为《香港商报》首席记者的毕竟)则与他针锋相对。我们的观点是,生产的目的是利润。这一观点在当今的真正的学术理论界已经不成问题。当然,中学教科书上是不是还像袁伟时教授所讲的那样(继续喝狼奶),我不知道。
总之,当时的印象中,于力总是站在"官(校)方"一面,在同学中则比较孤立。
于力总是穿一件旧中山装,但洗得比较干净,非常朴素,有点工人的味道。谦和,有礼貌,愿意关心他人,但表现得很不自然,容易让人感觉那是做作。这大概与他觉得自己的观点比较孤立、因而与人见面时就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拘束有关。值得一说的是他的出身。教导员曾告诉过我,说于力是个孤儿。同学中也有这种流传。这可能就是他给新生讲话时喜欢在自己名字上做文章的缘故。但他究竟是不是孤儿,有人说不是,说他还有个姐姐。我记不清他是否证实过自己的孤儿身份。
于力是77级的,与我校友了一年后就去了商业部,从那以后再无他的消息,直到我知道司马南就是于力。想不到这个"学透"了马列的"孤儿",如今成了"反伪斗士"。可他为什么要丢弃那个曾经极力炫耀和感到自豪的"力"呢?

文本出处:博客中国
链接地址:http://jiuliyougancheng.blogchina.com/1250324.html

"政治论坛"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uperpower?hl=zh-CN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欢迎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