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2月27日星期一

刘作忠:中国近代国歌小史

Date: 2010/7/8
Subject: 刘作忠:中国近代国歌小史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37563-1-1.html
作者: 刘作忠    时间: 2006-5-10 22:01     标题: [原创]中国近代国歌小史

中国近代国歌小史
刘作忠

中国的国歌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具有深厚音乐素养的曾纪泽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兼驻俄公使时,有鉴本国无国歌而"作乐章—首,兼排宫商,以为国调","名曰 《华祝歌》",以应外交礼仪。(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11月版,第669、678页)曾—度将《华祝歌》上报清政府作为国 乐,未被采纳。1885年,曾离任回国,临时充作"国调"的《华祝歌》也就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后来,—批爱国志士为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抵御列强侵略,曾创作了—些类似国歌的爱国歌曲,如:借用日本歌《君之代》曲调的《—统旧江山》;梁启超作词、 日本横滨大同学校作曲的《爱国歌》;夏颂莱作词、谱曲的《何日醒》;石更词、辛汉曲的《中国男儿》;杨度词、沈心工曲的《黄河》;李叔同作词、谱曲的《祖 国歌》、《我的国》等。其中以李叔同所作的两首歌影响最大,其歌词是:

《祖国歌》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 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企释、培安编,上海音乐 出版社,1996年)。

《我的国》

东海东,波涛万丈红。朝日丽天,云霞齐捧,五洲惟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昆仑峰,缥缈千寻耸。明月天心,众星环拱,五洲惟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叔同— 弘一法师歌曲全集》,企释、培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黄炎培后来在《ersonName ProductID="李叔同" w:st="on">李叔同ersonName>先生的〈祖国歌〉——回忆儿时的唱歌》一文中忆及了《祖国歌》的巨大影响。他说:"那时候的 有志青年,大家忧心忡忡,慷慨激昂地发挥他们的爱国热忱。ersonName ProductID="李叔同" w:st="on">李叔同ersonName>先生这歌曲便是在那时候作的(《祖国歌》作于1905年)这歌曲在沪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之后, 立刻不胫而走,全中国各地的学校都采作教材。我的故乡石门湾,是一个很偏僻的小镇,我们的ersonName ProductID="金" w:st="on">金ersonName>先生也教我们唱这歌曲。我还记得:我们一大群小学生排队在街上游行,举着龙旗,吹喇叭,敲锣鼓, 大家挺起喉咙唱这《祖国歌》和劝用国货歌曲"(陈星:《天心月圆——弘一大师》,山东画报出版社,1994年10月)。

1910年,曾到日本考察过音乐的礼部左参议曹广权,鉴于"各国皆有专定国乐,极致钦崇,遇亲贵游历,公使宴集,既自奏国乐",而"我国国乐从前由出使大 臣曾纪泽权宜编制,声调缓慢,至今各国常致疑问",他奏请"整饬礼乐,以正人心"(《申报》1911年2月1日)。礼部议复:"交际宴会之乐歌,则由礼部 会订也,学堂之学歌则由学部编纂也,各军队之军歌,则由海陆军部军谘处修订也"(《申报》1911年2月15日)。

1911年7月15日(宣统三年六月二十)礼部上奏,拟定编制国乐办法,认为:"我国朝会宴飨所用乐章,典丽矞皇,允宜奉为楷则。至各国国乐,定义制音, 类皆别具本源,自未可舍己从人,轻斁盛典。所有应定国乐,拟请由臣等延聘通才及谙习音乐人员,参酌古今中外乐制。编制专章,奏请颁行。"(《东方杂志·中 国大事记》,第八卷第六号)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由皇帝批谕内阁:"典礼院会奏,遵旨编制国乐专章一折;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前因国乐未有专章,谕令礼部各衙门 妥慎编制。兹据典礼院会同各该衙门将编制专章缮单呈览,声词尚属壮美,节奏颇为叶和,着即定为国乐,—体遵行。"(《宣统政纪》卷六十,29页)

其歌词为: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清朝续文献通考·乐十二》第199卷)


词作者为文学大家严复,由著名昆剧、京剧艺术家溥侗以皇室颂歌曲谱改写成新式乐谱。这是我国历史上第—首正式国歌。

6天后,武昌首义,清王朝灭亡,这首"国乐"也就随之寿终正寝了。

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12年2月发布征集国歌的广告:"国歌所以代表国家之性质,发扬人民之精神,其关系至大。今者,民国成立,尚未有完善之国歌 以供国民讽咏良用恧焉。本部现拟征集歌谱,俟取材较多,再敦请精于斯学者共同审定,颁行全国。"(《临时政府公报》第八号,1912年2月5日)

教育部的《征求国歌广告》除"悬银币五百元以为酬,并"附告六则:一、歌词。一章或三四章均可;二、词宜简短,每章勿逾百字以外;三、藻采勿尚以清,显而 不俗为最宜;四、作者姓名及住址须详细说明;五、稿件请寄北京宣武门内本部;六、征集期限,以中华民国元年十一月三十日为截止"(《申报》1912年10 月7日)。

同年2月25日第22号的《临时政府公报》,刊登出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国歌拟稿—首——《亚东开化中华早》。歌词为: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欧追美,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喜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此稿后有教育附注:"本部前登广告,征集国歌,蒙海内音乐家陆续投稿,兹特择登公报,以待知音者之评论。俟意见书征集较多,自当开会共同论定。大雅君子, 幸垂教焉。教育部谨启。"

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由沈心工作词、邹华民谱曲的《中华民国立国纪念歌》,其歌词是:


伟哉,吾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奋精神,共出气力,共捐血肉,清除四千余年专制政府之毒,建立亿千万年民主共和之国。而今而后,凡我华人,如手如足,勤勤 恳恳,整整齐齐,和和睦睦;兴我实业,修我武备,昌我教育。立愿与全世界共享和平之福。(《政府公报》第86号,1912年7月25日)


截止同年11月30日,共征集歌词稿件300余件。这些稿件不少曾刊载于报刊,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如曾志忞的《大桃源》:


千年沉睡大桃源,万万里桑麻鸡犬,谁赋此天生壮丽,我同胞莫倦莫倦。阶天磨长剑,杖地拨沉烟。少年少年,勇往直前,光荣渤海边。水滔滔,山绵绵,尝胆卧薪 年又年。振衣万里城,灌足黄河流。自由自由,铁血以求,惟我先亚洲,专制手,顽固头,斩尽从不更留。而今五族一大舟,国民乐遨游,前走!前走!永建共和 猷。前走!前走!荣誉冠全球。"(《申报》1912年10月10日)


经评审,300多稿件无—篇入选。主持者变更办法,于1913年2月26日分函约请蔡元培、张謇、梁启超、王闿运、严复、章太炎、马良、辜汤生、钱恂、汪 荣宝、沈曾植、沈曾桐、陈三立、樊增祥、吴土鉴等15位大家各自撰写歌词,再行征求曲谱。这些人中仅章太炎、张謇、钱恂、汪荣宝四人应约撰写了歌词。章太 炎的歌词是:


高高上苍,华岳挺中央,夏水千里,南流下汉阳。四千年文物,化被蛮荒,荡除帝制从民望。兵不血刃、楼船不震、青烟不扬,以复我土宇版章。吾知作乐,乐有法 常。休矣五族,无有此界尔疆。万寿千岁,与天地久长。(《教育部编纂处月刊·文牍要录》第一卷第三册)


章太炎在给教育部的公函中称:国歌词"泰雅则不能求妇孺解喻;过浅则无以增国家光荣。偏主革政,则未足我汉京;专言光复,未足调和殊类"。他认为自撰国歌 词"先述华夏名义,次及古今文化,然后标举改革,乃及五族共和,言皆有序,文亦易了"。章太炎还称:"国歌相属兹事体大,非《卿云》属辞,夔、牙度曲,固 不足以舒吾荣光。"章并向教育部推荐曾在日本攻读音乐的山东诸城人王露为国歌谱曲。(《教育部编纂处月刊·文牍要录》第一卷第三册)章太炎所说的夔,据说 是舜的乐官,牙则是春秋时代擅长操琴的伯牙。后经教育部评选,众议院议员汪荣宝(衮甫)的《卿云歌》人选。其歌词是


卿云灿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夕。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卿云歌》相传是古书《尚书·大传》中虞舜所唱的歌,即所谓"卿云聚,俊土聚,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灿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 夕"。汪荣宝的《卿云歌》后2句是他个人加上的。他自认为:《卿云歌》"气象高浑,超越万流。而卿云兼象国旗,光华隐寓国号,播诸管弦,尤足动人爱国之 思。……似于民国教育大有裨益,惟歌词太简,不便长言,拟于歌后取当时持衡枕首之语,用相增益,或更叠其词,以明咏叹"(《教育部编纂处月刊·文牍要录》 第一卷第四册)。

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届国会在北平开幕,按照各国惯例,开幕典礼应奏国歌。大典将近,内务部急忙转请教育部将《卿云歌》交由侨居法国的比利时 作曲家约翰哈士东(Jean.Hautstont)作曲。约翰哈士东为之配置了五线谱和三线谱两种曲谱,均为四四拍的节奏,各为12小节。为配合曲谱,前 两句重复三遍唱出,后各句重复两遍唱出。最后为"时夫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教育部编纂处月刊·文牍要录》第一卷第四册)但是这首歌既未正式公布 为国歌,也未流传开。音乐界称此歌为第—次《卿云歌》。

此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直到1915年5月23日,政事堂礼制馆呈报外交部转大总统袁世凯"妥速商报呈候核定",其文古色古香,不妨摘录,供读者寻味:


谨集大合乐以和邦国,堂皇经世之谟;协夏声而旋雨风,清明象天之制。党庠雅肄,扬象勺之声情;坰野蹈歌,端轨仪于唱和。声音之通于政,昔已云然;律吕之著 于经,今犹可考。乃列国国乐,载在盟府,视为典常;我邦固渺焉无闻,阙而不备。侏离禁昧,既少知音;析杨皇夸,只供—笑。演下里巴人之曲,竞饰淫蛙;问太 常协律所能,早忘几察。宾筵秩秩,徒扬觻而动容;武叉觥觥,未象功而载烈;揆诸典制,洵有未固。兹祇奉明令,纂拟国乐,所以昭声闻于率土,资餍饫于来观 者,至崇至圣。遵饬本馆乐律专任员,详考声律,悉心拟订。秦雄楚果,应兼采而从同;商断宫温,必厘然而有当。写梵宇霓裳之谱,造调无嫌;稽汉家金石之遗, 旧人犹在。兹据拟成乐章送核前来,经详考阅,觉其所拟协阴阳之序,则宜滞舒翘;开山川之风,则荡邪涤秽。婉谐和畅,有洋洋盈耳之观;慷慨激昂,非英英鼓腹 之比。张于坛坫,倘教激越八荒;播于闾阎,亦足平章百姓。吐纳凫规磬法,想像卿云糺缦之初;迥翔七德九功,定逸天马权奇而上。(《政府公报》第1795 号,1915年5月)


5月23日,袁此凯批示礼制馆:"应准(以所拟乐章)定为国乐,即由该馆通知遵照"(《政府公报》第1795号,1915年5月)。

礼制馆在议定这首"国乐"的歌词时,还有—段插曲:时为教育总长、议乐主任的汤化龙首先发言说:


中华民国国歌,南通张季直(謇)曾手订三章,今弃而不用,诸公乃自撰新国歌,无一句通者,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况以如此不通之言,而天下人歌诵之,化龙虽 不学,不敢附和此不通之语。……今将所撰国歌逐句评之,如第一句云:"中国雄立宇宙间,山连绵。"立国地上,未有立国天上者,有之,则为空中楼阁,或无地 起楼台。今不曰雄立世界、雄立东亚,而曰雄立宇宙,有天无地,何以立国?不通。世界各国,有山有水,古人所谓带砺山河,大好江山是也。今歌词只谓山连绵, 则江淮河汉,不是为中华立国之基矣!有山无水,更不通。又如末句:"中华五族开尧天,亿万年。"今日中华民国,五族共和,宜综合五族立言,尧天仅能代表汉 族,有尧无舜,谁为揖让?况亿万年字样,为五族亿万年乎?为尧天亿万年乎?不过本天子万年语意而已,此又—不通。(沈云龙:《汤化龙其人其事》,《民国史 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


张季直(謇)所撰歌词共三章。其—云:


仰配天之高高兮,首昆仑祖峰,俯江河以经纬地舆兮,环四海而会同。前万国而开化兮,帝包羲与黄农。巍巍兮尧舜,天下兮为公,贵胄兮君位,揖让兮民从。乌乎 尧舜兮,天下为公。


其二云:


天下为公兮,有而不与。尧惟舜求兮,舜惟禹顾。莫或迫之兮,亦莫有侮。孔述所祖兮,孟称尤著。重民兮轻君,世进兮民主。民今合兮族五,合五族兮固吾圉。故 有圉兮国谁侮,乌乎合五族兮固吾圉。


其三云:


吾圉固,吾国昌,民气大和兮敦农桑。民生厚兮,勤工通商,尧勋舜华兮,民爱德章,牖民兮在昔,孔孟兮无忘,民庶几兮有方。昆仑有荣兮,江河有光。乌乎昆仑 其有荣兮,江河其有光。(沈云龙:《汤化龙其人其事》,《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



这首歌词太长,不宜记诵,袁世凯策划帝制时,—度想改制未成。由于汤化龙的批评,礼制馆将"国歌"歌词改为:


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河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政府公报》第1095号,1915年5月26日)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首正式国歌。词作者荫昌,字午楼,满洲旗人。曾任清宣统帝的陆军部尚书(部长)。民国成立,初为侍从武官长,后兼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 处处长。曲作者为留日青年作曲家王露。袁世凯称帝之际,曾将此歌词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此歌曲全曲采用过多的休止符,把起伏悠扬 的昆曲音调一再割裂,唱词也弄得支离破碎,缺乏国歌应有的庄严宏伟气魄,因而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未能流行。可笑的是袁世凯暴卒后,灵柩回彰德安葬,竟然演 奏这首歌。不过,随着袁的灭亡,这首"国歌"也就自行废止,成为他的"挽歌"。(刘成禺:《洪宪记事诗本事簿注》,第1卷,第119页)

以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直无正式国歌。各地学校以—些爱国歌曲权充国歌,如赵元任作词谱曲的《爱我中华民国歌》,吴研因作词、借用美国民歌曲谱的 《自由的旗帜》,以及沈心工作词、朱云望谱曲《美哉中华》等。

1919年11月24日,教育部呈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歌研究会"。由教育部参事汤中、蒋维乔、邓萃英,司长张继煦、秦汾、高步瀛,厅长覃寿堃、卢殿 后,秘书陈任中、徐鸿宝、向—中,佥事沈彭年、黄中垲,视学钱稻荪,编审员陈衡恪等15人组成"国歌研究会"。12月10日,教育部又以107号令指派佥 事周树人、沈彭年,视察钱稻荪,主事季觉、陈锡赓为研究会干事,负责主持研究会日常事务。到1920年4月,研究会决定采纳邓萃英的建议,将原汪荣宝创作 的《卿云歌》末两句删去,作为新国歌。并公推萧友晦、杨仲子、王露、吴瞿安等四位音乐家分别作曲。研究会经过认真挑选,决定采用刚从德国留学归国的古琴名 家萧友梅的曲谱,并请萧分制钢琴伴奏乐谱三种。

教育部对《卿云歌》歌词以及萧友梅所制曲谱作了如下解释:"卿云见昭明美之大容,复旦同日进无疆之旨,言由古圣,理符今时。乐谱……用E调长旋法,当中国 姑洗宫调,鸣盛大于先,申咏叹于后,依义成谱,克协前词。"(《东方杂志》,第17卷第24号,第118页)

1920年5月9日,上海各个学校举行"国耻纪念大会"(即先年5月,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而酿成的"五·四"运动的延续),上海青年会也参与其中。 主持者邀请昌世中学礼乐集全体到场唱歌,其中有汪荣宝的《卿云歌》。原歌词仅有一节,昌世中学校长朱葆元硕士认为:"诗歌体裁非一阙所能尽,爰自制三节, 共计四节,又以甄士东(即约翰哈士东)君所制声谱本属单音,该校长增为四音,庶与泰西各国歌词,如出一辙"。5月30日,《申报》刊登出这份歌谱,《附 注》中强调此举:"实为提倡国歌之嚆矢也。青年会德育部主任钮君'谓该中学礼乐集合奏四音国歌,实为沪上破天荒"。

1920年10月,教育部将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提交国务会议讨论。1921年3月25日,国务院请总统徐世昌核准,自7月1日起,"准如拟办理,即由 教育部通行遵照"。(《东方杂志》,第17卷第24号,第118页)教育部"通咨各省施行"(《政府公报》,1921年7月28日,第1949号,公 文)。这样,由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三首正式国歌。

各方对《卿云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汪荣宝、章太炎、吴敬恒等人大为赞赏,朱希祖却在《学艺》1920年4月第二卷第—期发表《论<卿云歌 >不宜为国歌》—文以示批评。远在德国的音乐大家王光祈撰文评论说:《卿云歌》颇合我共和国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之旨,唱词"日月光华,旦复旦 兮"也对中国未来寄予无穷希望。可惜词意古奥,平民难以领会,因此只能称"天下歌",还不能称作名副其实的国歌。他讽刺说:"这种国歌若要使其普及,则中 国国民教育的程度,至少非办到四万万人皆成博学鸿儒的章太炎不可!"他进而提出制定国歌的标准:文字浅显,韵味深长,以体现"民族特性"与"共同理想"。 为此,王光祈自己创作了《少年中国歌》:


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独立亚洲东。手创中国古文化,常为人道作先锋。彼以耶来,我以孔对;彼尚强权,我讲仁义。ersonName ProductID="诸" w:st="on">诸ersonName>君看将来,将来谁胜利?

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独立亚洲东。酷爱自由与平等,从来天下本为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万事皆自为,何有于帝力?

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独立亚洲东。环顾四邻兄弟国,多在他人压迫中,朝鞭夕陲,弗如犬豕。睹此不平,安能自己?(《中华教育界》第16卷第2期,1927 年6月)


在《卿云歌》被定为国歌前—年,萧友梅于《卿云歌》曲谱后附有题为《对于国歌用<卿云歌>词的意见》,称:"我对于用《卿云歌》来做国歌,本 来不甚赞成,因为这首歌词的头两句的意思,太不明了。欧美各国的国歌都是国民歌,歌词都是很浅近的文字(并不是完全白话体),而且没有选做国歌之前,已经 有许多国民会唱的而爱唱的,因为必须这样子选法,才可以得国民大多数的同意……不过就是硬定了《卿云歌》做国歌,亦可以决其必不能久用。……我现在作这个 曲,不能当它做国歌,不过依照题目用声音描写歌词的内容出来,以备国民的参考就完了。"(《萧友梅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 150页)

萧友梅的态度是谦虚的,也的确说明了国歌流传的普遍规律。就曲论曲,一般人认为萧曲是比较成功的—首,而且还产生过同寻常的政治效果。1921年,中国留 法学生因反对中法反动分子互相勾结、出卖国家利益,被法国军警逮捕。在监狱中,作为当时中国留法学生代表的陈毅就曾高唱《卿云歌》,以"旦复旦兮"示黑暗 必将过去,光明即临。

在此前后,还有—些流传甚广、一度欲取代《卿云歌》的歌,如:


《尽力中华》 赵元任作词 曲谱取自京剧焰口调

(一)听!我们同唱中华,中华,中华!听,君不闻亚东四万万声的中华,中华!都同气同声同调同歌的中华,中华!来,三呼万岁中华,万岁中华!听,君不闻亚 东四万万声的中华,中华!都同气同声同调同歌的中华,中华!

(二)听,我们唤醒中华,中华,中华!看,君不见亚东四万万人的中华,中华!是同种同胞同志同心的中华,中华!来,发愤尽力中华,中华,中华!看,君不见 亚东四万万人的中华,中华!都振起精神来,振作振兴中华,中华!(《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这个自由的旗帜》 吴研因、俞子夷词 套用美国曲谱

(甲)同胞!你住在家里,同胞!你住在国里,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你飘洋过海,同胞!你上天下地,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乙)你绘五色美丽,万岁、万万岁!愿天这般长,地这般久。大家爱这五色旗,爱这五色旗,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丙)同胞!你祖宗百代,同胞!你子孙万世,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同胞!你忙时劳动,同胞!你闲着无事,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丁)同胞!你不论做工,同胞!你不论习艺,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同胞!你不论何时,同胞!你不论何地,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我的中华》 吴研因词 傅彦长曲

(一)我的中华开化早,立国以来,贤圣多少,上下五千年,风教流传,宽大和平公道。我同胞,努力同心,把历史精神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历史精神永 保!

(二)我的中华土地好,莽莽平原,山环海抱,纵横万千里,物产丰裕,鱼米丝茶百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锦绣江山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锦绣江山永 保!

(三)我的中华今改造,鼓铸文明,长新不老,进与各民族,互助联盟,济困扶危战暴。我同胞,努力同心,把世界和平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世界和平永 保!


1926年7月2日,在广州九曜坊省教育会举行的国民政府教育行政会议上,通过了《推行国歌案》。其决议为:


(甲)(国歌)请教育行政会(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制定。

(乙)先定文字后定谱。

(丙)在国歌未颁布以前,卿云歌以国民革命歌代之。(《教育杂志》,1926年8月20日,第18卷,第8号,第4页)


《国民革命歌》词作者系黄埔军校政治部—位失名职员,曲调系用—首法国民歌。歌词为: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孙镇东:《国歌史话》,台北《传记文学》,第34卷第5期)


这首代行国歌的《国民革命歌》,随着北伐军的步伐而传遍中华大地,久唱不衰。

1930年初,南洋群岛万雅渡(Manado)中华学校致电国民政府,能否以党歌代替国歌?3月13日,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十八次常务委员会议决 定:"在国歌未制定以前,可以党歌代用"。3月20日,国民政府训令全国各级政府遵照执行。(《国民政府公报·训令》第424号,1930年3月21 日)。

"党歌代替国歌"只是应急措施,不能满足广大国民的迫切要求,于是国民政府责成教育部着手制定。教育部呈奉行政院备案,拟定了征集国歌歌词的三条标准: "歌词须能表现民族特性与共同理想,以求唤起爱国观念、民族意识、发扬三民主义精神,使国民知所趋向;歌词务求文字浅显,韵味深长,使全国人民、男女老幼 信口成诵,易于普及;歌词务求声调铿锵,向上发扬,使民众歌唱觉得欢欣鼓舞"(《教育公报》第2卷第22期,1930年5月30日)。

至同年8月底,"应征者达千余"(《申报》1930年9月10日)。10月9日,教育部组织"审查国歌委员会"审定:"应征国歌,鲜有完全合格者",于是 决定:"征集至本年底为止";"通告各省市,并在京沪北平广州各报登载布告,展期征集"(《申报》1930年10月13日)。

到11月底,"审查国歌委员会"再次审查"已征得各作品",多有:"文字不能浅显,非曾受义务教育及补习教育所能了解";"歌词逾百五十字以上";"声调 不能向上发扬";"词义含有时间性,如'四万万人民','四千余年文化'等,均不合永久之用";"措辞过以夸大"等弊病。于是决定再延期至本年年底。 (《申报》1930年11月29日)

到年底截稿,"佳作仍属无多",教育部再次延期至1931年6月底。应征者1700余人,稿件2100余首,无一件入选。此事只得搁置下来。至1936 年,教育部再次组织国歌编制委员会,公开征集。至1937年春结束,应征者又有1700余人,稿件3000余件,仍无一首入选。

1937年6月3日,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十五次常务委员会议决定:


关于国歌歌词之编制,业经会同审查,佥以国歌之成,必有其历史,现行党歌,为总理训词,自十三年以来,其始用于国民革命军,其继已普及于全国,各友邦亦皆 习用,今若另制,转嫌生强。细阅教育部所选各稿,虽各有所长,而亦各有所短,已由国歌编制研究会加以签注。现行党歌意义,所包至广。所有中国立国之大本, 均已包涵于三民主义。其中"吾党"二字,说者以为专指本党而言,以为提议另制国歌之原因。惟"吾党"二字,依广义解释,与"吾人"同义。总理手创民国,即 以其训词作为国歌,藉资全国人民之景仰,尤为至当。拟请明定即以现行党歌为国歌。《中央日报》1937年6月4日)


决定制定中国国民党党歌,是在1924年1月。本月20日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西代表刘伯伦提出《制定党歌案》, 称:"各国之革命党,多有一种党歌,凡遇党员开会,均须奏党歌,而本党党歌尚付缺如。本席认为中国国民党党歌,亟应制定。再我国国歌虽已制定,但官僚气、 古典气太重,多数国人多不承认。吾党既然担负以党治国的责任,不妨再行编定中华民国国歌,同时定之为本党党歌。至编党歌之权,似应属之全国代表大会,但因 时间不许,不妨以编制审定党歌之权,付托于此次代表大会所产出之中央执行委员会"。刘的提案被采纳,"交中央执行委员会编定"(《中国国民党党刊》, 1924年3月2日,第10期)。

1928年10月8日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七三次常务委员会议上,通过了中央委员戴传贤《以总理黄埔军校训词为党歌》的提议。11月8 日,国民党第一八一次中常会推定蒋介石、蔡元培、谭延闿、胡汉民、吴敬恒、张人杰、孙科、戴传贤、叶楚伧等九人及教育部部长蒋梦麟,组成"党歌曲谱审查委 员会",并在报刊上公开征求曲谱。结果征集到150余件歌谱,主持人又请音乐专家"精密选择"出4件。12月28日下午,主持人召集南京女子中学和南京中 学教员、学生数十人,在中央礼堂试唱,蔡元培、胡汉民、戴传贤、蒋梦麟等人到场听审。结果"以第八十号之程懋筠谱当选为党歌谱。歌词用总理在黄埔军校之训 词"(《申报》1928年12月31日)。

1929年1月10日,国民党中央第109次中常会议决;"党歌曲谱,依审查报告,采用程懋筠所谱者"(《东方杂志》,第26卷,第5号,第126页)。 2月1日,教育部训令各大学区、直辖大学、省教育厅、特别市教育局转发给学生演习。(《教育部公报·本部公牍》,第1卷第3期,1929年3月)

程懋筠歌谱入选,还有一段插曲。当时在江西省第二中学任音乐教师的程懋筠从报刊莸悉征求"党歌曲谱",萌发灵感,日以继夜,几易其稿。每作—稿,即试弹一 次,不满意即撕掉。到第17日,程精疲力竭,躺在钢琴上睡着了。ersonName ProductID="程" w:st="on">程ersonName>夫人见丈夫疲劳至极,未予惊动,却将飘落在地上的—张曲谱捡起来偷偷邮寄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谁 知这份曲谱在应征作品中,荣获第—名。当报纸刊登出这—消息,并收到中央党部寄来的500元奖金时,程氏夫妇如梦初醒,"欣喜若狂"。(刘己达:《国歌作 曲家程懋筠》,台北《传记文学》,第20卷第6期)

孙中山于1924年6月16日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训词是: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德,贯彻始终。(《孙中山全集》第9卷, 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0页)


据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回忆,这首训词出自南社社友、时任孙中山秘书、粤人易大庵的手笔。(姜斌:《国民党党歌的执笔人》,《团结报》1988年6月18 日)后被国民党政府权充"国歌"(也是我国历史上第四首国歌)所延袭。

中国近代国歌在几十年的演变中,除了上所列举,还有—些曾流行—时、并—度代充"国歌"的歌,如:徐谦作词、沈彭年作曲、流行于广东—带的《广东军政府 歌》;佚名的《美哉中华》;佚名作词、借用英国国歌曲谱的《中华美地歌》等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田汉作曲、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那是后话了。

(这是即将出版的拙著的《史海拾贝》中的一篇,是书还包括《中国近代国旗小史》、《中国近代国花和市花小史》、《中国近代国葬小史》等。欢迎各位朋友批评 指正。)


http://www.iwenyan.com/archives/1657
中国历代国歌,我们如此唱过

         吾中华古称"中国",此"中"非仅指地理位置,更是"天下中心"之政治概念。它国无论大小长短,皆以"四夷" 呼之,四夷来朝称臣进贡久矣,天朝怀柔四夷,一时兴起,准夷人来华跑跑单帮贩些"奇技淫巧"之类洋货,也是有的,但从无邦交通商之概念。故不识国旗国歌为 何用。
         鸦片战争炮响,朝廷上下惊悉中国非为"中央帝国",四夷之中英吉利、法兰西、俄罗斯、德意志、意大利、比利时、美立坚、及蕞而岛国小日本,为夷中强大国。 大清国不得不放下天朝架子,设"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与列强交。朝中"睁眼看世界"之洋务派,鼓吹变法维新,学列强船坚炮利,创办洋式海军。国际惯例,军 舰商船皆需悬挂国旗,争战及航运时便于它国辨识。中国向无国旗之制,乃于同治元年(1862)奏准以"黄底兰龙抢赤珠三角旗" 为国旗。光绪七年(1881),因三角国旗与各国皆不相同,再改为长方型。升国旗需奏国歌,朝廷颁行宜于民间吹打乐队演奏之佛堂旋律大清帝国国歌。歌曰:
中国大清帝国(清朝1890-1911)
《颂龙旗》

佚名词曲

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大清帝国国歌齐唱之若念经,末一句缓缓收于角音,正当意犹未决之时,"哐~~~"一声锣响,方收煞此浑浑噩噩音调。
  
中国大清帝国(清朝1890-1911)
《巩金瓯》

严复词  溥侗编曲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 ,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中国大清帝国(清朝1896)
《李中堂乐》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西元1911年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诞生。南京临时参议院检选国旗时颇费功夫,盖因武昌首义用旗为"十八星汉旗",南京克复用旗却为满清一二 品官员之"五色旗",而南方革命党人长期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因辛亥革命之"咸与维新" 局面,临时参议员中黎元洪之类旧满奴新党人占多数,其奴性未改,难免将沿用满旗作为剪发辫之"找补",遂定五色旗为国旗,解之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新 意。孙中山力斥此不伦不类之举,谓:"今黜满清之国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礼。……即言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阶级"。临时参议院不得已,加定孙武、焦 达峰主张之"十八星汉旗"为陆军军旗,定陆皓东设计、于黄花岗起义所殉,并经孙中山修订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为海军旗。  
中华民国(民国1912)
《五旗共和歌》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一九一二年,孙中山为袁世凯欺骗及保守势力所逼迫,由临时大总统改任部长。袁篡得大总统职位后,定"卿云歌"为国歌,意图将其篡位行径伪装为"禅让"掩世 人耳目,袁称帝时亦用"卿云曲"为"中华帝国国歌"。

        "卿云歌"乃尧舜禅让大典时群臣所唱之歌,将尧舜禅让比之日月旦夕交替。歌曰:  

中华民国(民国1912-1927)
第一次1913
《卿云歌》

汪荣宝等词  奥士东(Jean Hautstont)曲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第二次1919
《卿云歌》

汪荣宝等词  萧友梅曲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注】1921年启用

         袁世凯治兵时,喜用军乐军歌。中共红军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即袁军"小站练兵歌"旋律,可见袁军军歌影响之久远。定古曲"卿云歌"为国歌时,袁一反 大清帝国国歌之佛堂腔调,请人按西洋进行曲式样谱就,以示其维新。另,袁军系"操德国操"之新军,设有西洋军乐队多年,浸淫日久,难免偏爱洋调。且袁就职 民国总统大典系着洋装,用西洋管乐队,奏洋调国歌乃顺理成章。斯曲短小精悍,宜奏宜歌,即环球国歌中亦属佳作。

中华民国(民国1915-1927)
《中华雄立宇宙间》

荫昌词  王露曲

中华雄立宇宙间,
廓八埏,
华胄来自昆仑巅,
江河浩荡山绵绵,
共和五族开尧天,
亿万年!

         袁称帝后于同1915年12月19日改用下面歌词

中国雄立宇宙间,
廓八埏,
华冑来从昆仑巅,
江湖浩荡山绵连,
勋华揖让开尧天,
亿万年。

中国(中华帝国1916)
《中华雄立宇宙间》

荫昌原词  王露曲

中华雄立宇宙间,
廓八埏,
华胄来自昆仑巅,
江河浩荡山绵绵,
勋华揖让开尧天,
亿万年!

【注】使用原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歌,仅把歌词中的"共和五族"改为"勋华揖让"。

         袁氏垮台后,北洋政府之总统如走马灯般更替,至与日人关系密切之张大帅作霖主掌执政时,此君雅兴大发,仿日本学堂歌式样重制国歌。其国歌最宜小学堂升旗典 礼时演唱。歌曰:

中国雄立宇宙间,万万年!
保卫人民中不偏,诸业发达江山固;
四海之内太平年,万万年!
  
中华民国(民国1912-1927)三
《国民革命歌》

黄埔军官学校学员词  法国儿歌曲调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发、齐奋发!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注】1926年北伐时期代国歌

         孙中山返粤建立国民革命军及广州政府时,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并以此旗指引北伐。至西元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南北国旗各异之局面得 以统一。
         西元1930年3月国民政府行政院明令全国,国歌未新定前以中国国民党党歌暂代国歌。教育部行文通令全国,征求国歌歌词。1936年"国歌编制委员会"向 中央建议,以孙中山对黄埔军校之训词为国歌,1937年6月或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至此,党歌正式变为国歌。歌曰:

  
中华民国(民国1928-?)
《三民主义歌》

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合作词  程懋筠曲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建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斯曲由江西新建人,音乐家程懋筠所谱。其旋律似教堂之圣咏。是否与孙中山及蒋介石均为基督徒有关,不得而知。待考。
  

中华民国(民国1928-?)
《国旗歌》

戴传贤 词  黄自 曲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冑,东亚称雄。
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中国(伪满1933-1942)
《伪"满州国"国歌》

郑孝胥词  佚名曲

  

天地内有了新满州,
新满州便是新天地。
顶天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
只有亲爱并无怨仇。
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
纵加十倍也得自由。
重仁义尚礼让,使我身修。
家已齐国已治,此外何求。
近之则与世界同化,
远之则与天地同流。

  

中国(伪满1942-1945)
《伪"满州国"国歌》

郑孝胥词  山田耕 曲

  

神光开宇宙,
表里山河壮皇猷;
帝德之隆,
巍巍荡荡莫与寿。
永受天佑兮,
万寿无疆薄海讴;
仰赞天业兮,
辉煌日月侔。

  
中国(中华苏维埃1931-1934)
《国际歌》

  

欧仁·鲍迪埃词
比尔·狄盖特曲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歌词共三段,以上为第一段)
【注】历史原译歌词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集体词  聂耳曲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们!
伟大的共产党,
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
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前进!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1935诞生,1949代国歌,1978改歌词,1982恢复原词)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  聂耳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東方紅(1966-1978)
        原為陜北民歌「騎白馬」,後李有源改寫歌詞歌頌共黨,一九六 四年李煥之編曲。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義勇軍進行曲」因作詞者田漢被打為右派遭到禁唱,遂以此曲作為非正式代國歌,直到一九七八年方由前述原「義勇軍進行 曲」曲調集體填詞之新國歌取代。
歌詞:
東 方 紅 , 太 陽 升 , 中 國 出 了 個 毛 澤 東 ;
他 為 人 民 謀 幸 福 , 呼 兒 咳 呀 , 他 是 人 民 的 大 救 星 ,
他 為 人 民 謀 幸 福 , 呼 兒 咳 呀 , 他 是 人 民 的 大 救 星 。

毛 主 席 , 愛 人 民 , 他 是 我 們 的 帶 路 人 ;
為 了 建 設 新 中 國 , 呼 兒 咳 呀 , 領 導 人 民 向 前 進 ,
為 了 建 設 新 中 國 , 呼 兒 咳 呀 , 領 導 人 民 向 前 進 。

共 產 黨 , 像 太 陽 , 照 到 哪 裡 哪 裡 亮 ;
哪 裡 有 了 共 產 黨 , 呼 兒 咳 呀 , 哪 裡 人 民 得 解 放 ,
哪 裡 有 了 共 產 黨 , 呼 兒 咳 呀 , 哪 裡 人 民 得 解 放 。

撰文: 危长鑫 | 公元二零一零年一月廿七日(己丑年十二月十三日子時) | 凡属:杂文论疏 | 1 条评论 »


http://bbs.chineyeah.com/showtopic-584.aspx
近代中国国歌简史--第一首国歌诞生仅6天清朝灭亡

中国的国歌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具有深厚音乐素养的曾纪泽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兼驻俄公使时,有鉴本国无国歌而"作乐章一首,兼排宫商,以为国调","名曰 《华祝歌》",以应外交礼仪。曾纪泽一度将《华祝歌》上报清政府作为国乐,未被采纳。1885年,曾离任回国,临时充作"国调"的《华祝歌》也就结束了其 历史使命。

后来,一批爱国志士为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抵御列强侵略,曾创作了一些类似国歌的爱国歌曲,如借用日本歌曲《君之代》曲调的《一统旧江山》,梁启超作词、 日本横滨大同学校作曲的《爱国歌》,夏颂莱作词、谱曲的《何日醒》,石更词、辛汉曲的《中国男儿》,杨度词、沈心工曲的《黄河》,李叔同作词、谱曲的《祖 国歌》、《我的国》等。其中以李叔同所作的两首歌影响最大,《祖国歌》歌词是: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 十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我的国》歌词为:

东海东,波涛万丈红。朝日丽天,云霞齐捧,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昆仑峰,缥缈千寻耸。明月天心,众星环拱,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炎培后来在《李叔同先生的〈祖国歌〉———回忆儿时的唱歌》一文中忆及了《祖国歌》的巨大影响。他说:"那时候的有志青年,大家忧心忡忡,慷慨激昂地发 挥他们的爱国热忱。李叔同先生这歌曲便是在那时候作的(《祖国歌》作于1905年)。这歌曲在沪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之后,立刻不胫而走,全中国各地的学校都 采作教材。我的故乡石门湾,是一个很偏僻的小镇,我们的金先生也教我们唱这歌曲。我还记得:我们一大群小学生排队在街上游行,举着龙旗,吹喇叭,敲锣鼓, 大家挺起喉咙唱这《祖国歌》和劝用国货歌曲。"

1910年,曾到日本考察过音乐的礼部左参议曹广权,鉴于"各国皆有专定国乐,极致钦崇,遇亲贵游历,公使宴集,即自奏国乐",而"我国国乐从前由出使大 臣曾纪泽权宜编制,声调缓慢,至今各国常致疑问",他奏请"整饬礼乐,以正人心"。礼部议复:"交际宴会之乐歌,则由礼部会订也;学堂之学歌,则由学部编 纂也;各军队之军歌,则由海陆军部军谘处修订也。"

1911年7月15日(宣统三年六月二十日),礼部上奏,拟定编制国乐办法,认为:"我国朝会宴飨所用乐章,典丽矞皇,允宜奉为楷则。至各国国乐,定义制 音,类皆别具本源,自未可舍己从人,轻盛典。所有应定国乐,拟请由臣等延聘通才及谙习音乐人员,参酌古今中外乐制,编制专章,奏请颁行。"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旨谕内阁:"典礼院会奏,遵旨编制国乐专章一折: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前因国乐未有专章,谕令礼部各衙门妥 慎编制。兹据典礼院会同各该衙门将编制专章缮单呈览,声词尚属壮美,节奏颇为叶和,着即定为国乐,一体遵行。"其歌词为: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词作者为文学大家严复,由著名昆剧、京剧艺术家溥侗以皇室颂歌曲谱改写成新式乐谱。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国歌。

6天后,武昌首义,清王朝灭亡,这首"国乐"也就随之寿终正寝了。

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12年2月发布征集国歌的广告:

国歌所以代表国家之性质,发扬人民之精神,其关系至大。今者,民国成立,尚未有完善之国歌以供国民讽咏,良用恧焉。本部现拟征集歌谱,俟取材较多,再敦请 精于斯学者共同审定,颁行全国。

教育部的《征求国歌广告》除"悬银币五百元以为酬",并"附告六则:一、歌词,一章或三四章均可;二、词宜简短,每章勿逾百字以外;三、藻采勿尚以清,显 而不俗为最宜;四、作者姓名及住址须详细说明;五、稿件请寄北京宣武门内本部;六、征集期限,以中华民国元年十一月三十日为截止"。

同年2月25日第22号的《临时政府公报》,刊登出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国歌拟稿一首———《亚东开化中华早》。歌词为: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欧追美,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喜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此稿后有教育部附注:"本部前登广告,征集国歌,蒙海内音乐家陆续投稿,兹特择登公报,以待知音者之评论。俟意见书征集较多,自当开会共同论定。大雅君 子,幸垂教焉。教育部谨启。"

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由沈心工作词、邹华民谱曲的《中华民国立国纪念歌》,其歌词是:

伟哉,吾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奋精神,共出气力,共捐血肉,清除四千余年专制政府之毒,建立亿千万年民主共和之国。而今而后,凡我华人,如手如足,勤勤 恳恳,整整齐齐,和和睦睦;兴我实业,修我武备,昌我教育。立愿与全世界共享和平之福。

截至同年11月30日,教育部共征集歌词稿件300余件。这些稿件不少曾刊载于报刊,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如曾志忞的《大桃源》:

千年沉睡大桃源,万万里桑麻鸡犬,谁赋此天生壮丽,我同胞莫倦莫倦。阶天磨长剑,杖地拨沉烟。少年少年,勇往直前,光荣渤海边。水滔滔,山绵绵,尝胆卧薪 年又年。振衣万里城,濯足黄河流。自由自由,铁血以求,唯我先亚洲,专制手,顽固头,斩尽从不更留。而今五族一大洲,国民乐遨游,前走!前走!永建共和 猷。前走!前走!荣誉冠全球。

经评审,300多稿件无一篇入选。主持者变更办法,于1913年2月26日分函约请蔡元培、张謇、梁启超、王闿运、严复、章太炎、马良、辜汤生、钱恂、汪 荣宝、沈曾植、沈曾桐、陈三立、樊增祥、吴土鉴等15位大家各自撰写歌词,再行征求曲谱。这些人中仅章太炎、张謇、钱恂、汪荣宝四人应约撰写了歌词。章太 炎的歌词是:

高高上苍,华岳挺中央,夏水千里,南流下汉阳。四千年文物,化被蛮荒,荡除帝制从民望。兵不血刃、楼船不震、青烟不扬,以复我土宇版章。吾知作乐,乐有法 常。休矣五族,无有此界尔疆。万寿千岁,与天地久长。

章太炎在给教育部的公函中称:国歌词"太雅则不能求妇孺解喻;过浅则无以增国家光荣"。他认为自撰国歌词"先述华夏名义,次及古今文化,然后标举改革,乃 及五族共和,言皆有序,文亦易了"。章太炎还称:"国歌相属兹事体大,非《卿云》属辞,夔、牙度曲,固不足以舒吾荣光。"章并向教育部推荐曾在日本攻读音 乐的山东诸城人王露为国歌谱曲。章太炎所说的夔,据说是舜的乐官,牙则是春秋时代擅长操琴的伯牙。后经教育部评选,众议院议员汪荣宝的《卿云歌》入选。其 歌词是:

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夫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卿云歌》相传是古书《尚书?大传》中虞舜所唱的歌,即所谓"卿云聚,俊簇乂聚,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 兮"。汪荣宝的《卿云歌》后两句是他个人加上的。他自认为:《卿云歌》"气象高浑,超越万流。而卿云兼象国旗,光华隐寓国号,播诸管弦,尤足动人爱国之 思……似于民国教育大有裨益。唯歌词太简,不便长言,拟于歌后取当时持衡枕首之语,用相增益,或更叠其词,以明咏叹"。

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在北平开幕,按照各国惯例,开幕典礼应奏国歌。大典将近,内务部急忙转请教育部将《卿云歌》交由侨居法国的比利时 作曲家约翰哈士东(Jean?Hautstont)作曲。约翰哈士东为之配置了五线谱和三线谱两种曲谱,均为四四拍的节奏,各为12小节。为配合曲谱,前 两句重复三遍唱出,后各句重复两遍唱出。最后为"时夫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但是这首歌既未被正式公布为国歌,也未流传开。音乐界称此歌为第一次《卿 云歌》。

此后,直到1915年5月23日,政事堂礼制馆呈报外交部转大总统袁世凯"妥速商报呈候核定",其文古色古香,不妨摘录,供读者寻味:

谨集大合乐以和邦国,堂皇经世之谟;协夏声而旋雨风,清明象天之制。党庠雅肄,扬象勺之声情;坰野蹈歌,端轨仪于唱和。声音之通于政,昔已云然;律吕之著 于经,今犹可考。乃列国国乐,载在盟府,视为典常;我邦固渺焉无闻,阙而不备。侏离禁昧,既少知音;析杨皇夸,只供一笑。演下里巴人之曲,竞饰淫蛙;问太 常协律所能,早忘几察。宾筵秩秩,徒扬而动容;武叉觥觥,未象功而载烈;揆诸典制,洵有未固。兹祇奉明令,纂拟国乐,所以昭声闻于率土,资餍饫于来观者, 至崇至圣。遵饬本馆乐律专任员,详考声律,悉心拟订。秦雄楚果,应兼采而从同;商断宫温,必厘然而有当。写梵宇霓裳之谱,造调无嫌;稽汉家金石之遗,旧人 犹在。兹据拟成乐章送核前来,经详考阅,觉其所拟协阴阳之序,则宜滞舒翘;开山川之风,则荡邪涤秽。婉谐和畅,有洋洋盈耳之观;慷慨激昂,非英英鼓腹之 比。张于坛坫,倘教激越八荒;播于闾阎,亦足平章百姓。吐纳凫规磬法,想象卿云纠缦之初;迥翔七德九功,定逸天马权奇而上。

5月23日,袁世凯批示礼制馆:"应准(以所拟乐章)定为国乐,即由该馆通知遵照。"

礼制馆在议定这首"国乐"的歌词时,还有一段插曲。时为教育总长、议乐主任的汤化龙对此歌词颇不赞同,发言说:

中华民国国歌,南通张季直(謇)曾手订三章,今弃而不用,诸公乃自撰新国歌,无一句通者,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况以如此不通之言,而天下人歌诵之,化龙虽 不学,不敢附和此不通之语……今将所撰国歌逐句评之,如第一句云:"中国雄立宇宙间,山连绵。"立国地上,未有立国天上者,有之,则为空中楼阁,或无地起 楼台。今不曰雄立世界、雄立东亚,而曰雄立宇宙,有天无地,何以立国?不通。世界各国,有山有水,古人所谓带砺山河,大好江山是也。今歌词只谓山连绵,则 江淮河汉,不是为中华立国之基矣!有山无水,更不通。又如末句:"中华五族开尧天,亿万年。"今日中华民国,五族共和,宜综合五族立言,尧天仅能代表汉 族,有尧无舜,谁为揖让?况亿万年字样,为五族亿万年乎?为尧天亿万年乎?不过本天子万年语意而已,此又一不通。

张季直(謇)所撰歌词共三章。其一云:

仰配天之高高兮,首昆仑祖峰,俯江河以经纬地舆兮,环四海而会同。前万国而开化兮,帝包羲与黄农。巍巍兮尧舜,天下兮为公,贵胄兮君位,揖让兮民从。乌乎 尧舜兮,天下为公。

其二云:

天下为公兮,有而不与。尧惟舜求兮,舜惟禹顾。莫或迫之兮,亦莫有侮。孔述所祖兮,孟称尤著。重民兮轻君,世进兮民主。民今合兮族五,合五族兮固吾圉。故 吾圉兮国谁侮,乌乎合五族兮固吾圉。

其三云:

吾圉固,吾国昌,民气大和兮敦农桑。民生厚兮,勤工通商,尧勋舜华兮,民爱德章,牖民兮在昔,孔孟兮无忘,民庶几兮有方。昆仑有荣兮,江河有光。乌乎昆仑 其有荣兮,江河其有光。

这首歌词太长,不宜记诵。由于汤化龙的批评,礼制馆将"国歌"歌词改为:

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河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首正式国歌。词作者荫昌,字午楼,满洲旗人。曾任清宣统帝的陆军部尚书(部长)。民国成立,初为侍从武官长,后兼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 处处长。曲作者为留日青年作曲家王露。袁世凯称帝之际,曾将此歌词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此歌曲全曲采用过多的休止符,把起伏悠扬 的昆曲音调一再割裂,唱词也弄得支离破碎,缺乏国歌应有的庄严宏伟气魄,因而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未能流行。可笑的是袁世凯暴卒后,灵柩回彰德安葬,竟然演 奏这首歌。不过,随着袁的灭亡,这首"国歌"也就自行废止,成为他的"挽歌"。

以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一直无正式国歌。各地学校以一些爱国歌曲权充国歌,如赵元任作词谱曲的《爱我中华民国歌》,吴研因作词、借用美国民歌曲谱的 《自由的旗帜》以及沈心工作词、朱云望谱曲的《美哉中华》等。

1919年11月24日,教育部呈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歌研究会"。由教育部参事汤中、蒋维乔、邓萃英,司长张继煦、秦汾、高步瀛,厅长覃寿堃、卢殿 后,秘书陈任中、徐鸿宝、向一中,佥事沈彭年、黄中垲,视学钱稻荪,编审员陈衡恪等15人组成"国歌研究会"。12月10日,教育部又以107号令指派佥 事周树人、沈彭年,视察钱稻荪,主事季觉、陈锡赓为研究会干事,负责主持研究会日常事务。到1920年4月,研究会决定采纳邓萃英的建议,将原汪荣宝创作 的《卿云歌》末两句删去,作为新国歌。并公推萧友晦、杨仲子、王露、吴瞿安等四位音乐家分别作曲。研究会经过认真挑选,决定采用刚从德国留学归国的古琴名 家萧友梅的曲谱,并请萧分制钢琴伴奏乐谱三种。

教育部对《卿云歌》歌词以及萧友梅所制曲谱作了如下解释:"卿云见昭明美大之容,复旦同日进无疆之旨,言由古圣,理符今时。乐谱……用E调长旋法,当中国 姑洗宫调,鸣盛大于先,申咏叹于后,依义成谱,克协前词。"

1920年5月9日,上海各学校举行"国耻纪念大会",上海青年会也参与其中。主持者邀请全体到场者唱歌,其中有汪荣宝的《卿云歌》。原歌词仅有一节,昌 世中学校长朱葆元硕士认为:"诗歌体裁非一阙所能尽,爰自制三节,共计四节,又以甄士东(即约翰哈士东)君所制声谱本属单音,该校长增为四音,庶与泰西各 国歌词,如出一辙。"5月30日,《申报》刊登出这份歌谱,《附注》中强调此举"实为提倡国歌之嚆矢也。青年会德育部主任钮君谓该中学礼乐集合奏四音国 歌,实为沪上破天荒"。

当年10月,教育部将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提交国务会议讨论。1921年3月25日,国务院请总统徐世昌核准,自7月1日起,"准如拟办理,即由教育部 通行遵照"。教育部"通咨各省施行"。这样,由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三首正式国歌。

各方对《卿云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汪荣宝、章太炎、吴敬恒等人大为赞赏,朱希祖却在《学艺》1920年4月第二卷第一期发表《论〈卿云歌〉不宜为国 歌》一文以示批评。远在德国的音乐大家王光祈撰文评论说:《卿云歌》颇合我共和国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之旨,唱词"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也对中国未来 寄予无穷希望。可惜词意古奥,平民难以领会,因此只能称"天下歌",还不能称作名副其实的国歌。他讽刺说:"这种国歌若要使其普及,则中国国民教育的程 度,至少非办到四万万人皆成博学鸿儒的章太炎不可!"他进而提出制定国歌的标准:文字浅显,韵味深长,以体现"民族特性"与"共同理想"。为此,王光祈自 己创作了《少年中国歌》:

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独立亚洲东。手创中国古文化,常为人道作先锋。彼以耶来,我以孔对;彼尚强权,我讲仁义。诸君看将来,将来谁胜利?

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独立亚洲东。酷爱自由与平等,从来天下本为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万事皆自为,何有于帝力?

少年中国主人翁,昂然独立亚洲东。环顾四邻兄弟国,多在他人压迫中,朝鞭夕箠,弗如犬豕。睹此不平,安能自已?

在《卿云歌》被定为国歌的前一年,萧友梅于《卿云歌》曲谱后附《对于国歌用〈卿云歌〉词的意见》,称:"我对于用《卿云歌》来做国歌,本来不甚赞成,因为 这首歌词的头两句的意思,太不明了。欧美各国的国歌都是国民歌,歌词都是很浅近的文字(并不是完全白话体),而且没有选做国歌之前,已经有许多国民会唱的 而爱唱的,因为必须这样子选法,才可以得国民大多数的同意……不过就是硬定了《卿云歌》做国歌,亦可以决其必不能久用……我现在作这个曲,不能当它做国 歌,不过依照题目用声音描写歌词的内容出来,以备国民的参考就完了。"

萧友梅的态度是谦虚的,也的确说明了国歌流传的普遍规律。就曲论曲,一般人认为萧曲是比较成功的一首,而且还产生过不同寻常的政治效果。1921年,中国 留法学生因反对中法反动分子互相勾结、出卖国家利益,被法国军警逮捕。在监狱中,作为当时中国留法学生代表的陈毅就曾高唱《卿云歌》,以"旦复旦兮"示黑 暗必将过去,光明即将来临。

在此前后,还有一些流传甚广、一度欲取代《卿云歌》的歌,如赵元任作词、曲谱取自京剧焰口调的《尽力中华》:

听,我们同唱中华,中华,中华!听,君不闻亚东四万万声的中华,中华!都同气同声同调同歌的中华,中华!来,三呼万岁中华,万岁中华!听,君不闻亚东四万 万声的中华,中华!都同气同声同调同歌的中华,中华!

听,我们唤醒中华,中华,中华!看,君不见亚东四万万人的中华,中华!是同种同胞同志同心的中华,中华!来,发愤尽力中华,中华,中华!看,君不见亚东四 万万人的中华,中华!都振起精神来,振作振兴中华,中华!

吴研因、俞子夷词,套用美国曲谱的《这个自由的旗帜》:

同胞!你住在家里,同胞!你住在国里,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你漂洋过海,同胞!你上天下地,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你绘五色美丽,万岁、万万岁!愿天这般长,地这般久。大家爱这五色旗,爱这五色旗,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同胞!你祖宗百代,同胞!你子孙万世,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同胞!你忙时劳动,同胞!你闲着无事,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同胞!你不论做工,同胞!你不论习艺,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同胞!你不论何时,同胞!你不论何地,爱护这个自由的标志!

吴研因词、傅彦长曲的《我的中华》:

我的中华开化早,立国以来,贤圣多少,上下五千年,风教流传,宽大和平公道。我同胞,努力同心,把历史精神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历史精神永保!

我的中华土地好,莽莽平原,山环海抱,纵横万千里,物产丰裕,鱼米丝茶百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锦绣江山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锦绣江山永保!

我的中华今改造,鼓铸文明,长新不老,进与各民族,互助联盟,济困扶危战暴。我同胞,努力同心,把世界和平永保!我同胞,努力同心,把世界和平永保!

1926年7月2日,在广州九曜坊省教育会举行的国民政府教育行政会议上,通过了《推行国歌案》。其决议为:

(甲)(国歌)请教育行政会(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制定。

(乙)先定文字后定谱。

(丙)在国歌未颁布以前,《卿云歌》以《国民革命歌》代之。

《国民革命歌》词作者系黄埔军校政治部一位失名职员,曲调系用一首法国民歌。歌词为: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这首代行国歌的《国民革命歌》,随着北伐军的步伐而传遍中华大地,久唱不衰。

1930年年初,南洋群岛万雅渡(Manado)中华学校致电国民政府,询问能否以党歌代替国歌。3月13日,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十八次常务委员 会议决定:"在国歌未制定以前,可以党歌代用。"3月20日,国民政府训令全国各级政府遵照执行。

"党歌代替国歌"只是应急措施,不能满足广大国民的迫切要求,于是国民政府责成教育部着手制定国歌。教育部呈奉行政院备案,拟定了征集国歌歌词的三条标 准:"歌词须能表现民族特性与共同理想,以求唤起爱国观念、民族意识、发扬三民主义精神,使国民知所趋向;歌词务求文字浅显,韵味深长,使全国人民、男女 老幼信口成诵,易于普及;歌词务求声调铿锵,向上发扬,使民众歌唱觉得欢欣鼓舞。"

至同年8月底,应征者达千余。10月9日,教育部组织"审查国歌委员会"审定:"应征国歌,鲜有完全合格者",于是决定:"通告各省市,并在京沪北平广州 各报登载布告,展期征集。"

到11月底,"审查国歌委员会"再次审查"已征得各作品",多有:"文字不能浅显";"歌词逾百五十字以上";"声调不能向上发扬";"词义含有时间性, 如'四万万人民','四千余年文化'等,均不合永久之用";"措辞过以夸大"等弊病。于是决定再延期至本年年底。

到年底截稿,"佳作仍属无多",教育部再次延期至1931年6月底。应征者1700余人,稿件2100余首,无一件入选。此事只得搁置下来。至1936 年,教育部再次组织国歌编制委员会,公开征集。至1937年春结束,应征者又有1700余人,稿件3000余件,仍无一首入选。

1937年6月3目,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十五次常务委员会议决定:

关于国歌歌词之编制,业经会同审查,佥以国歌之成,必有其历史,现行党歌,为总理训词,自十三年以来,其始用于国民革命军,其继已普及于全国,各友邦亦皆 习用,今若另制,转嫌生强。细阅教育部所选各稿,虽各有所长,而亦各有所短,已由国歌编制研究会加以签注。现行党歌意义,所包至广。所有中国立国之大本, 均已包涵于三民主义。其中"吾党"二字,说者以为专指本党而言,以为提议另制国歌之原因。惟"吾党"二字,依广义解释,与"吾人"同义。总理手创民国,即 以其训词作为国歌,借资全国人民之景仰,尤为至当。拟请明定即以现行党歌为国歌。

决定制定中国国民党党歌,是在1924年1月。当月20日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西代表刘伯伦提出《制定党歌案》, 称:"各国之革命党,多有一种党歌,凡遇党员开会,均须奏党歌,而本党党歌尚付缺如。本席认为中国国民党党歌,亟应制定。再我国国歌虽已制定,但官僚气、 古典气太重,多数国人多不承认。吾党既然担负以党治国的责任,不妨再行编定中华民国国歌,同时定之为本党党歌。至编党歌之权,似应属之全国代表大会,但因 时间不许,不妨以编制审定党歌之权,付托于此次代表大会所产出之中央执行委员会。"刘的提案被采纳,"交中央执行委员会编定"。

1928年10月8日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一七三次常务委员会议上,通过了中央委员戴传贤《以总理黄埔军校训词为党歌》的提议。11月8 日,国民党第一八一次中常会推定蒋介石、蔡元培、谭延闿、胡汉民、吴敬恒、张人杰、孙科、戴传贤、叶楚伧等9人及教育部部长蒋梦麟,组成"党歌曲谱审查委 员会",并在报刊上公开征求曲谱。结果征集到150余件歌谱,主持人又请音乐专家"精密选择"出4件。12月28日下午,主持人召集南京女子中学和南京中 学教员、学生数十人,在中央礼堂试唱,蔡元培、胡汉民、戴传贤、蒋梦麟等人到场听审。结果"以第八十号之程懋筠谱当选为党歌谱。歌词用总理在黄埔军校之训 词"。

1929年1月10日,国民党中央第109次中常会议决:"党歌曲谱,依审查报告,采用程懋筠所谱者。"2月1日,教育部训令各大学区、直辖大学、省教育 厅、特别市教育局转发给学生演习。

程懋筠歌谱入选,还有一段插曲。当时在江西省第二中学任音乐教师的程懋筠从报刊获悉征求"党歌曲谱",萌发灵感,夜以继日,几易其稿。每作一稿,即试弹一 次,不满意即撕掉。到第17日,程精疲力竭,躺在钢琴上睡着了。程夫人见丈夫疲劳至极,未予惊动,却将飘落在地上的一张曲谱捡起来偷偷邮寄南京国民党中央 党部。谁知这份曲谱在应征作品中,荣获第一名。当报纸刊登出这一消息,并收到中央党部寄来的500元奖金时,程氏夫妇如梦初醒,欣喜若狂。孙中山于 1924年6月16日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训词是: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据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回忆,这首训词出自南社社友、时任孙中山秘书、粤人易大庵的手笔。后被国民党政府权充"国歌"(也是我国历史上第四首国歌)。

中国近代国歌在几十年的演变中,除了上所列举,还有一些曾流行一时、并一度代充"国歌"的歌,如:徐谦作词、沈彭年作曲,流行于广东一带的《广东军政府 歌》;佚名的《美哉中华》;佚名作词、借用英国国歌曲谱的《中华美地歌》等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那是后话了。


http://www.gongfa.com/liudashengguojiabiaozhigaige.htm
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原载《国是评论》(台湾)1998年第5期。
 
刘大生:试论中国大统一以后国家标志的改革

要   目
    (一)关于国名
    (二)关于国旗
    (三)关于国歌
    (四)关于国庆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在一个中国的大前提下,国家标志的改革问题应该是好商量的。不过,考虑国家标志的改革,不应当仅仅从"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历史 着眼,而应当从中国五千年的"大历史"着眼。
 
作者简介
    刘大生,男,汉族,公元1958年出生于江苏省金湖县,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任江苏省行政学院法政部副教授。电话:0086-25- 4466172-5515。通信地址:210004,江苏,南京建邺路174号。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据此"原理",大陆与台湾正处于"必合"之趋势之中。可以预见,中国的大统一难以避免,只是方式有待进一步探 讨罢了。
    199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关于推进国家统一的八条看法和主张(即舆论所说的"江八点")。其中第三 条表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1997年9月12日,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重申了这一立场。
    所谓"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笔者以为当然包括国体政体问题、地区关系问题、民族关系问题、经济制度问题、外交制度问题、选举制度问题、司法制度问题、政党 制度问题、军事制度问题,等等,都可以摆到桌面上讨论。
    "什么问题都可以谈",除了实质性问题以外,还应包括国家的标志性问题,如国名问题、国旗问题、国歌问题、国庆军庆问题,等等,也可以摆到桌面上讨论。所 以,笔者以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的态度是一个十分明智的态度。可惜的是,无论大陆还是台湾,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对于"在一个 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一原则立场的意义都没有给以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有关国家统一的实质性问题,鄙人不宜多言。本文就国家标志性的几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其目的有二:一是为有志于国家统一的谈判家们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二是 试图引起国内舆论和国际舆论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一原则立场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和重视。
 
(一)关于国名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个名称, 作为国家就更需要有一个为全体国民所认同的名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可以说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在中国的历史上,政权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国名的更换。所谓夏、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等,既是政权名称,又是国家名称。这种将 政权名称与国家名称合而为一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古代人那种天下为私的政治狭隘性。
    但不可否认,在长期的国际交往和政治生活中,中国人也为自己的国家起了一个超越时代、超越朝代、超越阶级、超越民族、超越集团、超越党派的名字,这就是 "中国"。
    作为国名的中国有极大的优越性。
    首先,它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故能为不同时代、不同集团的人所认同。
    其次,中国这个名字没有和具体的血债相联系。因而能为所有的中国人所接受。不像夏、商、周、元、明、清等等名称总是和一定的血债直接联系在一起,总是受到 一部分国人的认同和另一部分国人的仇恨。据说,周国人占领了殷国,殷国首都安阳的一部分忠贞分子向东方逃亡,他们跨过白令海峡到了美洲,建立了新的国家。 三千多年来,他们每天都要高呼"殷地安阳"或"殷地安"的口号,以示对周国的抗议和仇恨。而对于中国,则没有人仇恨和抗议,包括每天高呼"殷地安"、"殷 地安阳"的印第安人。
    再次,"中国"这个名称中的"中"字有准确、中和、适当、中庸等美好和友好的含义,可以表明本国人和外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期望。因此,中国这个名称不像什么 大汉帝国、大元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等名称吓人,对内、对外都没有咄咄逼人的架势。
    因此,鄙人建议:中国大统一以后的国名就叫做中国,而不要叫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别的名字。
 
(二)关于国旗
 
    在中国古代,国旗的使用还是很普遍的,但古代的国旗往往是不规范的和不稳定的。中国人开始追求使用规范和稳定的国旗,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
    清朝末年曾经规定以黄龙旗为法定国旗。龙当然不坏,也很有中国之特色,但龙的文化含义很难准确把握,除了源远流长和出人头地以外,其他含义是很难说清楚 的。此外,龙毕竟贵族化、帝王化习气太浓,让人民既爱又怕,很难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因此,黄龙旗在民国初年被废除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民国初年使用五色旗作为法定国旗。该国旗的基本象征是五族共和,具有民主主义之进步倾向。但五色旗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中国的民族不止五个,并且处于不断 分化和融合的过程中,数目是不确定的。既然民族的数目不是很确定的,所以无论是五色旗,还是五十色旗,都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国家的民族构成。此外,在一个国 家内,仅仅有民族的共和也是非常不够的。还需要有阶级的共和,阶层的共和,代际的共和,性别的共和,以及政党的共和,等等。显然,五色旗不能表达共和的全 部含义。
    蒋介石公当政期间,以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太阳旗为法定国旗。青天白日的寓意当然很好,但青天白日每个国家都有,缺少中国特色,故太阳旗不宜长期作为中国国旗 使用。
    1949年以后,大陆以五星红旗作为中国的法定国旗。五星红旗的寓意也是非常美好的。但也有它的缺陷,一是太抽象,二是没有得到所有华人的认同。
    笔者以为,大统一以后应以华表和长城作为国旗的基本图案。理由是:
    第一,长城和华表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的事物。虽然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长城,但最终被欧洲人自己给毁灭了。只有中国的长 城依然屹立在地球上。从月球上看地球,只有中国的长城是肉眼能看到的人类建筑物。
    第二,长城和华表是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朝代、超越阶级、超越党派的历史广延性和历史包容性。这是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
    第三,长城和华表的寓意符合世界历史的潮流。长城是一个纯粹防御性的建筑物。除此以外,世界上任何一个防御性的工事或者武器都不可能是纯粹防御性的。古代 的盾牌是防御性的,但它只是进攻中的防御武器,并且在特定时刻,它也能当作进攻性武器使用,也可以砸碎敌人的头颅。爱国者导弹是一种防御性武器,但要将它 作为进攻性武器使用比改变盾牌的作用更容易。只有长城,永远也不能作为进攻性武器使用。因此,长城只能代表防御、代表和平,而不能代表进攻和战争。华表又 叫诽谤木,是中国古人用来诽谤(批评)政府、发表不同意见的舆论工具,是古老的民主传统的体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事物可以体现中国古老的民主传统。世界 的历史就是逐步建设和平与民主的历史,和平民主也是当今世界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潮流。可见,长城和华表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人类世界的历史潮流都相吻合而绝无 矛盾。
    因此,用长城和华表作为中国国旗的基本图案,既能反映中国的历史传统,又能指明中国前进的方向;既能表明中国的特有国情,又能和世界潮流吻合;既能为全体 华人所认同,又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三)关于国歌
 
    中国古代,不能说没有国歌,但中国古代没有规范的稳定的国歌也是事实。中国人试图确立规范的国歌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
    1911年,清政府规定以《巩金瓯》为法定国歌,由于清政府的垮台,这一国歌还没有被正式使用就被废除了。
    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以《五族共和国》为法定国歌,但很快就被不喜欢共和的袁世凯所废弃。
    1915年,袁世凯宣布以《中华雄踞天地间》为国歌,歌词是:"中国雄立天地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河浩荡山绵绵!建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这一国歌从形式上看,有两个优点,一是仍然承认共和,二是具有爱国情调。缺点是具有明显的大国沙文主义的情绪,所谓"廓八埏"既是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挑衅, 也是袁世凯集团狂妄无知心态的大暴露。这样的国歌当然是不能持久的。
    1919年,北洋政府委托教育部国歌研究会制定国歌,该会决定以《卿云歌》为国歌。歌词是这样的:"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传说《卿 云歌》是虞舜为禅位大禹而特意创作,用以歌颂光明、寄托希望的。用意是非常好的,没有阶级偏见和党派偏见,能表现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民主传统,对于中国 的今天和明天仍然具有抚慰和滋润作用。北洋政府以此歌为国歌不失为明智之举。《卿云歌》的缺陷在于,歌词短了一些,词义也过于抽象了一些。
    1936年,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决定以国民党党歌为代国歌。1943年又决定以国民党党歌为正式国歌。歌词是这样的:"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 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国民党的党歌的歌词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训。以孙先生的政治遗训作为党歌,对于鼓励和鞭策国民党人为实现三民主义、复兴中华民族而不懈努力,当然是有非常 积极和重要作用的。但是,以此党歌为国歌却是不合适的。一是党派色彩太浓,有党民不分、党国不分之弊。二是有自相矛盾之处,国歌应当是面对全体国民的,而 该国歌却要求全体国民都"为民前锋",这在逻辑上显然是讲不通的。
    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此国歌和国民党的国歌相比,它面向全体国民,没有党派色彩,这是它的长处。缺点在于:它仅仅表现了民族主义精神,而没有表现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精神,也没 有体现古代的民本主义和民主主义传统,也没有表现社会主义和大同主义的理想和趋势,没有说明穿过敌人的炮火以后将要干什么。此外,此歌歌词也有些拗口,如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这半句话就不太好唱,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唱不好。
    现在,有些人常批评青年人不会唱国歌,有些企业招工,也将会唱国歌作为必要条件之一。这些,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国歌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歌的难 唱。
    197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用《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重新填词,制定新的正式的国歌。改写后的歌词是这样的:"前进,各民族英雄 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 进!前进!进!"
    新歌词目标明确,朗朗上口,好记好唱。缺陷有二:一是有个人崇拜的痕迹,二是党派色彩太浓。
    1981年3月20日夜晚,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赛阶段的决赛在香港举行, 中国女排以三比零战胜香港队,中国男排以三比二战胜南朝鲜队,双双获得冠军。为此,北京的一些大学生上街游行,并高唱国歌以示庆祝。唱国歌时,一部分人唱 法定国歌,即"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进!",另一部分人则唱已经废止的代国歌的歌词,即"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 进!进!"。这说明,个人崇拜和党派色彩太浓的国歌也是难以获得民众高度认同的。
    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们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原词原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国歌。
    大统一以后,国歌也是需要改革的,大陆和台湾方面的现行国歌都不宜再用。新的国歌,一要能反映悠久的历史传统,二要能和未来的国家前进的方向一致,还要考 虑能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笔者以为,北洋政府虽坏,但以《卿云歌》为国歌的经验却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笔者以为,《卿云歌》在中国的国歌史上,是优点 最多、缺点最少的一支国歌,仍然值得我们考虑。除了《卿云歌》以外,《文王操》也值得考虑,因为它具有吊民罚罪,除暴安良、救济民生、解放奴隶、改良社会 等多方面的良好用意,同时也具有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雄壮气派。
    如以《卿云歌》为国歌,可以再加一段歌词,如"民主富强,和睦大同,日月光华,久复久兮"。这样,一方面可以不使国歌太短,另一方面可以将历史和未来进一 步统一起来。
 
    (四)关于国庆
 
    台湾方面以10月10日为国庆,大陆方面以10月1日为国庆。 这两个国庆在大统一以后都不宜再继续使用。10月10日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但是中国共产党没有为这个重要的日子做出过贡献,让中共方面接受这个国庆显 然是不合适的。10月 1日是国民党人惨重失败的重要标志,以这个日子为国庆,在面子上是讲不过去的。不实行和平统一也就罢了,要实行和平统一,这两个日子都不合适作为国庆。
    此外,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考虑国庆不能仅以"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为限,否则就有割断历史之嫌。实际上,无论"中华民国" 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严格地讲都不是国名,而是政权的名称。中国的国庆应该与中国的国名统一起来。
    有人主张,以实现大统一之日为国庆日,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主张。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统一的日子太多,商汤、周武王姬发、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晋武 帝司马炎、隋文帝扬坚、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等,都有过大统一的辉煌。如果以将来的大统一之日为国庆,有割断 历史之嫌,不能为古人所认同;如果以历史上的大统一之日为国庆,又难以选择。故不能以大统一之日为国庆。
    以建国之日为国庆之日,这是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那么,中国的国庆日就应当到五千年前的建国元年去寻找。只有 将五千年前的国家初建之日确定为国庆日,才能获得古今中外所有华人的认同,才能将中国的历史统一起来,才能超越家族、民族、阶级、党派、朝代、时代,使国 庆彻底地成为几百亿中国人民共同的国庆。
    然而,证明某一天是中国初建之日,却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还有待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付出漫长的、艰辛的劳动。
    在国家初建之日不能确定之时,建议以春节为代国庆,因为这一天是在古今中外所有的华人中认同度最高的日子,是一个能超越朝代、时代、家族、民族、阶级、党 派的日子,是五千年来几百亿中国人民共同庆贺过的节日,早已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实际上的国庆节。建议将2000年春节推定为中国建国五千年国庆节。
    与国庆节紧密相关的还有军庆节问题。一般认为,军队和国家是同时产生的。既然考虑国名、国庆要从五千年的大历史着眼,那么军庆也不能例外,不能割断历史, 不能认为我们今天的军队和古代的军队没有联系。
    中国的军队究竟是何时产生的,恐怕也很难考证,在没有明确的认定之前,建议以中秋节作为军庆节,将2000年中秋节推定为中国军队建军五千年军庆节。
 
                    江苏省行政学院·法政教研部   刘大生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于江苏南京
                    电子信箱:qbsz@sohu.com
                    电话:0086-25-4466172
                    邮码:210004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欢迎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