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20131-%E6%96%B9%E8%88%9F%E5%AD%90%E9%9F%A9%E5%AF%92%E4%B9%8B%E4%BA%89%E5%BC%95%E5%8F%91%E8%88%86%E8%AE%BA%E6%B7%B7%E6%88%98
2012年 1月 31日
方舟子韩寒之争引发舆论混战
收听 (06:05) 下载 http://telechargement.rfi.fr.edgesuite.net/rfi/chinois/audio/modules/actu/201201/Dossier_20120130.mp3
作者 凯文
自2011年年末赛车手、作家韩寒发表《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文章以来,在舆论界激起的争论,已经从"要革命还是反革命"的实质辩论 蜕化为形式上的攻击。先有网络写手麦田发文,指韩寒背后另有人代笔,后有科普作家方舟子加入战团。而韩寒也连续发声,力图自证清白。观点之争最终 沦为口舌之争。
1月29日,这场论战进入到新阶段。韩寒委托律师起诉方舟子,认为在1月19日到28日间,方舟子发表的一系列言论明确指称韩寒作品"代笔"、 "水军"、"包装",并使用明显歪曲的事实,进行误导推理,导致侵犯了韩寒的名誉权和财产权,要求方舟子公开更正、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0万 元。为此目的,韩寒整理了1997-2000年间的手稿、通信等合计约1000页资料,送交公证及司法鉴定。
在宣布起诉同一天,韩寒还在个人博客上公开两封家书的照片,其中之一是请父亲代购中学生极少阅读的若干书籍,并表示"觉得特别心酸,这些本都是属 于私人和家庭的温馨回忆,却被迫用来自证清白"。
针对韩寒的起诉举动,方舟子称这是"想通过法律手段来剥夺别人的言论自由和批评自由",同时发表五点声明,其中表示其本人不会出庭,自己的批评属 于言论自由和学术批评,并称不论法院判决是否有利,都不会影响自己分析结论的成立。方舟子此举引发了《新京报》评论文章的质疑,称"其中透露出的 武断和绝对,令人惊讶",并质疑此举是否构成了"藐视法庭"的一种形式。
隔日,方舟子又发文反讽韩寒的两封家书有问题,质疑有造假行为。其主要论据是两信称呼和落款不尽相同,两个"寒"字写法也不同。
此外,针对韩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方舟子讽刺"韩寒现在享受的政治待遇不低"。同时,方舟子还声称自己接到消息,上海市宣传部禁止上海媒体报道 对韩寒的质疑,并讽刺韩寒"乞灵地方政府的保护"。然而到30日晚间,方舟子关于上海市宣传禁令的微博已经不见踪影,但有网友及时截图留证。
方韩论战如同一个吸力极强的漩涡,不仅将韩寒父亲韩仁均、出版人路金波等近距离相关人牵涉进来,甚至更多不分左右的媒体人、学者、作家也或主动、 或被动地投身论战,并在论战中完成了重新洗牌和划线。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除了自始即对韩寒持批评否定态度的保守派人士外,若干位曾被视为属 于自由派阵营的人士也"反戈一击",并同原来同道展开争论。由"韩三文"引发的"代笔之争",成了打乱既有界限的一场大论战。
此前供职《南都周刊》《时代周报》的资深媒体人彭晓芸,曾发表大量文字尖锐批判体制,但此次同样猛烈批评韩寒,甚至提出要动用测谎仪等刑侦设备来 验证韩寒言论的真实性,被资深法律人士讥讽为"神经病"。她发文表示"十几岁的男孩不可能将自己的腹部描述为肚皮",也被嘲笑为"刷新了文本分析 的新低"。在方舟子宣称上海方面下达禁令后,彭晓芸同样跟进批评"南方系"和"公知",并与现任南方报业同道展开论战。
同样,民间学者吴钩此前致力于分析与批判中国传统权力结构,也指斥韩寒"在发布了三篇烂文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成了新华社的新宠、胡锡 进暗送秋波的对象"。专栏作家金满楼也讥讽称,"一个靠在公众面前大骂公权力而搏出位的人,最终却乞灵了公权力的保护,这已经不是代笔风波,而是 人品与诚信的问题。"
针对韩寒向法院起诉方舟子的举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斥之为"太蠢",并以当年鲁迅骂梁实秋"乏走狗"而梁不起诉为论据。而著名律师陈 有西却认为,针对肆无忌惮骂人的现象,选择一些案件进行诉讼是有必要的,可以正视听,明真相。用法律来梳理社会评价标准。让一些骂人英雄知道中国 是已经有一些法律规范的,这是一种社会进步而非抑制批评。
在事件即将进入司法程序之时,各家媒体也正在逐渐表明立场与态度。在门户网站中,腾讯率先发表评论专题《打假韩寒,方舟子这次打错了》,针对方舟 子的各项指控逐一进行分析与辩护,并告诫方舟子"不要让胜负心超越了是非观"。而新华社对韩寒的采访,被韩的反对者解读为官方媒体为韩寒摇旗呐 喊,在官媒公信力普遍被质疑的氛围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对韩寒不利的负面因素。
即将来临的韩寒诉方舟子一案,无论谁胜谁负,都或将成为一堂关于公众人物名誉保护和言论自由及限度的启蒙课。同时,或许它也标志着公众人物神圣时 代的终结,无论有多少粉丝,都必须接受批评和检验。不过,饱受质疑的中国司法,是否能够在舆论碎片化的时代中担负起重建共识的任务,似乎还并没有 十足的把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