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

龙就是鳄鱼 以屠杀驯养奴才

打 开 龍就是鱷魚...哈哈 笑噴了": 那就改唱"鳄的传人"吧,嘿嘿… :龙就是鳄鱼而已 > 所以,就别再讲什么龙的传人了-->王仁铎:中国人再有灵气也是狗的传人: "


打 开 所以影帝是真正的"龙的传人",特别擅长流泪。:)

打 开 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是否捏造加入的,这个真心不清楚, 不过孔子真心没算卦 ": 易经里面的龙就是鳄鱼,所以潜龙在渊。易经是秦汉以后法道篡儒捏造出来加入儒家经典的


lihlii:
方肘子在六四后的书信: 一个理想青年如何堕落成一个帮凶打手,淫贱粪豚 ,孔庆东等等都是一类货色。 发信人: lqm1989 (老球迷), 信区: ChinaNews…

发现历代专制者为何疯狂喜爱杀人,看三一八惨案和六四后一群理想青年如何堕落成如孔庆东、粪豚 和方肘子的变态,就知道了。狠杀一顿,可以镇住局面之外,还能养成一大批走狗奴才。人性中的动物性就是如此,自然界里的被征服的奴性都是靠杀戮培 训出来的。服帖得很。
 
蒙古人杀得血流成河还搞初夜权,结果现在的汉族政权在教科书里拼命鼓吹成吉思汗是英雄,蒙古帝国幅员如何如何辽阔,为之自豪;满清扬州十日嘉定三 屠,清风不识字就砍全家,留发不留头,到后来结果弄得汉人为了剪辫子都哭哭啼啼抱住满清皇帝大腿跪着不放呢。这驯养奴才的心理学,马戏团驯兽师最 明白,无非是一手肉丸一手皮鞭,就是狮子老虎也乖乖听话。方肘子,孔庆东,粪豚 @baozuitun 等等无一不是如此。

人类原始宗教中崇拜的对象,基本都是自己恐惧的东西。这也可以看出,用暴力恐惧慑服术,可以培养奴性,甚至非常忠诚贴心崇拜自己的奴才。六四屠杀 的血腥残暴,培养了一大批这类狗奴才,如孔庆东,方肘子,淫贱粪豚 @baozuitun 。共匪强迫藏人寺庙悬挂共匪屠夫的画像,也是试图培训这种恐惧崇拜,慑服其人心,和支那原始宗教中人类崇拜恐怖的鳄鱼美化成"龙"还百般赞美,是一回事。 不久你会看到藏人大批赞美共匪屠夫。

打 开 晚餐上谈到中国领导人要求西藏寺院挂领袖像,若干不懂中国西藏不了解佛教的法国哥们表示不知轻重深浅。有人急吼吼地解释:这样说吧,假如法国政府决定巴黎 圣母院和法国所有的教堂内必须悬挂萨克奇、希拉克的画像,你们怎么想?

打开 还不准确,是要求法国教堂都悬挂希特勒的画像。 > 这样说吧,假如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圣母院和法国所有的教堂内必须悬挂萨克奇、希拉克的画像,你们怎么想?

打 开 要求犹太会堂都得挂...

嗯,更准确描述:要求犹太会堂都得挂希特勒画像。 12年1月31日, 23:54 通过 web · 详 细信息

变态辣椒与疯蟹的这两幅漫画都精彩~RT 哈哈,各种亮点....RT 关于西藏的漫画,构思很久,因为赶工画回乡六记和吐槽方舟子迟迟没画完,与蟹农场同学的前作异曲同工,追尾了 https://twitter.com/#!/remonwangxt/status/163183755006185473/photo/1


http://www.sx.xinhuanet.com/lyrx/2008-04/22/content_13081476.htm

080422 卫建忠:古鄂的鳄鱼应是龙形象的起源

2008年04月22日 14:52:10 来源:山西日报

    乡宁县古称"鄂",是在夏商时期以鳄鱼为图腾崇拜的部落。那么,在远古时山西怎么会有以鳄鱼为图腾崇拜的部族呢?这个问题从古史典籍中可以找出答案。《国 语·晋语》引春秋时晋国大夫叔向的话说:"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以为大甲,以封于晋。"兕属犀牛类。晋地当年气候湿润,水草丰美,犀牛自由自 在生活在这里。同样喜湿居水的鳄鱼常常以犀牛为邻。因此,有犀牛之处必有鳄鱼同栖。晋时这里气候尚且如此,可想夏商时的状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鳄鱼在晋地的解释,考古学家马晓东先生也曾说,五六千年前的黄河中下游的汾河流域气候湿润,水丰草茂,沼泽密布,生长着大量鳄鱼,世界古生物学 界将其定名为"汾河鳄"。襄汾陶寺出土的鳄鱼皮鼓证明了这一点。古鄂国当时就处在汾河流域的鄂河边,也许,当时的鄂河就被先民称为"鳄鱼河"。所 以,以鳄鱼为图腾崇拜是很自然的事情。烟台大学副校长、中国学术研究所副所长文献学博士、历史学博士江林昌教授说:"我国原始先民,开始生活于深 山丛林中,靠采集狩猎而生;进入农业时代,则又坐北朝南,依山面河而居,先民们既惊奇于日月之运行,风雨之无常,昼夜之交替,四季之变化;又恐惧 于山水之深邃,怪兽之可怖,河水之奔狂,大地之广漠。恐惧产生神。先民们相信万物有灵。于是先民们在思考宇宙生成的同时,又在崇拜并祭祀天体山川 各种神灵。他们往往用拟人的手法把天体山川各种自然现象人格化、动物化。"这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人们解释不了自然现象,便将制约生活的自然力 和自然物变成超自然的神灵,并作为自己崇拜的图腾。先民认为与自己同居一地的鳄鱼威猛、勇武、灵异,是无所不能的神灵,可以护佑氏族和部落,于 是,鳄鱼便成了鄂人的图腾崇拜。现境内众多的以"鄂"为名的山谷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以鳄鱼为图腾崇拜后,先民必定以自己的想象将其美化、神化,使 鳄鱼成为吉祥神物——龙。

    其实,在象征中华民族形象的"龙"形成前,鳄鱼就是龙。《史记》记载:夏代第十四个帝王孔甲养有雄雌二龙,以刘累为豢龙氏。这些龙就是鳄鱼。近年来,越来 越多的学者认为,龙的形象就来源于鳄鱼。马晓东先生也说:有人提出过,中华民族象征的艺术形象就是在鳄鱼的基础上逐步理想化、艺术化后形成的。但 是,龙的形象是在哪里何时形成的?这个问题历来答案不同。根据新的考古发现,有这样几种说法:距今8000多年前辽河流域遗址上用花岗岩块摆塑的 龙图形;6000多年前的宝鸡百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龙形图案;5000至6000年前的湖北省黄梅县鹅卵石摆塑的龙形图案;山西陶寺龙山文 化墓地出土的接近于商代青铜器龙纹的彩绘蟠龙纹图案;甘肃马家窑彩陶龙形图案等等。这些图案有的似鸟,有的似鱼,有的似蛙,龙纹图案也只是简单的 象形刻绘,只有1987年河南濮阳出土的蚌塑龙图形有鳄鱼的特征,考古界将其定位在了6500年前左右的时段里。同时,玉龙在内蒙古、河北、辽 宁、吉林等地均有出土,很多都是躯体蜷曲,前端明显有猪的特征,所以被称作"玉猪龙",属红山文化时期的产物。

    在龙的认定上,著名文物专家孙机先生的定义是:和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出现的象形之龙字相同或相近的图形都可以称之为"龙",并提出了甲骨文出现前的 "前龙"和甲骨文时期"原龙"的概念。他认为,中国现在常见龙的形象是在红山文化中创造出来的,为商代所继承,并逐步在理想化、艺术化的基础上规 范的。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也认为龙的形象出现在红山文化时期,并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开始。由此可见,龙的成型形象是在红山文化时期形成的,即使是在 甲骨文之前的原始艺术品中与龙有关联但和龙字差别较大的 "前龙",据资料介绍也仅有8000多年,而乡宁县在东岸梁、艾蒿滩发现的具有旧石器早期较晚时期特征的石制刮削器、石制尖状器、石制砍斫器、石核石片、 碎骨、火石窑石洞以及火烧痕迹等遗物,距今已有约2.8万年,即便是有人类较集中定居的新石器晚期也已有3万至2.75万年,同时,八条堰梁仰韶 文化遗址也比龙形象形成的红山文化时期早的多 (考古界将仰韶时代定位在距今7000——5000年的时段,红山文化下限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说明,早在3万至2.75万年前,已有原始先民在 这里生活,并成了部落。

    据史学界新的研究,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山西南部已有了诸多邦国,也就是在尧舜时代。古鄂在当时极有可能也是一个邦国,否则,至商末时,它就不可能 成为一个强盛的侯国。邦国来源于部落,以鳄鱼为图腾崇拜的这个部落在成为邦国前,也许早已以"鄂"为名了,因此在成为邦国乃至成为侯国时仍然以 "鄂"为名。《史记·殷本纪》中所说的"以西伯、九侯、鄂侯为三公"中的鄂侯指的就是鄂国的首领。在西周早期的器皿铭文中曾有"鄂侯"的记述,金 石文中也有"鄂侯"的记载。《乡宁县志》亦有 "鄂侯作王姞媵敦""鄂史宾钘铭"的记载。唐初《括地志》载:"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东二里(唐时,乡宁县为昌宁县)。"当时的商朝是世界上的文明大国,农 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并且能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鄂国南临商都,鄂侯又为商朝"三公"之一,所以,一些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也很自然地传到 了这里。1959年石楼县出土的刻着鳄鱼纹的青铜龙形觥就是商代的遗物,同时也说明石楼县当时也是鄂国的地域。

    自古鄂国有人类活动开始到龙形象形成的过程中,还没有发现史书上有其他地方比鄂国以鳄鱼为图腾崇拜的更早记载,并且,最早以"鄂"为地名的地方仅有乡宁县 一地。《辞海》载:"鄂,古地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乡宁。"几千年来,无论龙的形象如何变化,龙首、龙爪、龙尾始终也没有脱离鳄鱼的生态特征, 即使后人将龙塑造得再完美,但它都有一个舍不去的因素——水。《管子·水地篇》说:"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古鄂国当时就处在鄂水边,有 着鳄鱼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正好生长着大量的鳄鱼。所以,综上所述,龙形象的起源应是古鄂国。乡宁鄂河沿岸至今仍有龙门、龙凹、龙鼻、龙王坡、龙 王辿、龙王庙、卧龙沟等许多以"龙"为名的古村落,就连偏僻的深山也有龙窝、回龙等带"龙"字的村庄,以及全县大部分村庄建有龙王庙的现象,似乎 也可证明这一点。至于"玉猪龙"的现象,可以解释为"中华文明起源多中心"中的一种。□卫建忠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74&articleId=4895

071113 王红旗:为什么说鳄鱼不是龙的原型动物?

2007-11-13

  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鳄鱼也是有四足的体型长的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因此我国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龙的动物原型是鳄鱼;而且,有人提出的主要理 由之一是,某些古"龙"字就是鳄鱼的象形字。笔者愿意指出,上述观点的思维逻辑存在着问题,实际上古文字中有鳄鱼的象形字,只能说明古人知道鳄 鱼,也有以鳄鱼为图腾的部落,或者崇拜鳄鱼的习俗,并不能以此为证据认定那些鳄鱼的象形字就是古人所说的龙。

  如果用大鲵(俗称娃娃鱼)与鳄鱼相比,不难看出,只有娃娃鱼最符合古人所说的动物龙,而鳄鱼则与古人所说的动物龙相距甚远。

  其一,从"龍"的字形来看,它应该还保留着对动物龙形体的描绘信息;其左半部分字形像是动物龙的俯视图(也有一点像是"云"和"月",或许与 大鲵的习性有关),右半部分字形像是动物龙的侧视图,总体形象比较接近大鲵的样子。例如,大鲵的眼睛很小,因此"龍"字也就没有表现出眼睛的造 型;大鲵有背鳍条纹,因此"龍"字便突出了背鳍形状;大鲵有爪,而在古文字"龍"里还可看到表现"爪子"的笔形。显然,"龍"与"鳄"(突出鳄鱼 的两个大眼睛)和"蛇(巳,没有背鳍状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异,充分表明它们并不是同一类动物。事实上,在生物分类上,大鲵属于两栖纲,鳄鱼和蛇 则属于爬行纲。

  其二,在中国有关龙的记忆里,龙有雌雄,龙能生子,但是却没有龙是卵生还是胎生的记载。这就表明,动物龙实际上与鱼一样,都是在水中产卵、体 外受精的。大鲵与绝大多数鱼类一样,都是水中产卵、体外受精;而鳄鱼则是体内受精、卵生动物。因此,只有大鲵才会有"二龙戏珠"的习俗,而鳄鱼在 陆地产卵,不可能存在"戏珠"的行为。

  其三,娃娃鱼皮肤光滑有弹性,而鳄鱼的皮肤相当粗糙,而且相貌丑陋,与人类相距甚远;因此,人可以通过文身来模拟娃娃鱼的样子,而不大可能装 得像是鳄鱼。

  其四,娃娃鱼能够发出类似人的声音,因此才会有"龙吟"、"龙鸣"的说法和以"龙"为纳言之官的情况,而鳄鱼并无此能力。刘义庆(南朝宋) 《世说》记有:"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县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宋代词牌里有《水龙吟》,苏 东坡就用该词牌写过一首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今天四川省宜宾市百里竹海,最大的湖就名青龙湖,湖畔有龙吟寺,为景区最高的景点。

  其五,娃娃鱼能够爬树,这是神话龙能够飞天的想象基础,而鳄鱼则无此本领。

  其六,娃娃鱼有背鳍,鳄鱼没有背鳍,而龙的特征是有背鳍。例如,著名的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先夏时期的玉龙,就有明显的带有艺术夸张 的背鳍。或许,先夏时期我国曾经生存着一种背鳍特别发达的大鲵,这个品种的大鲵已经绝迹了,而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大鲵都属于背鳍不太发达或者背鳍 有所退化的品种。事实上,早期的龙图象的造型都与大鲵接近;例如,甘肃武山县先夏时期遗址(属石岭下类型)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就是一种典型的 早期龙纹(值得注意的是,武山还有38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其七,最重要的是,娃娃鱼的油曾被古人用于点灯,由此娃娃鱼曾经几乎被捕杀殆尽,这种情况应该发生在帝舜时代后期,从而为动物鲵向神话龙的转 化提供了想象空间。目前考古已发现,宁夏海原县菜园村先夏时期遗址的一个窑洞墙壁上,有安放壁灯的楔形火炬状红烧土痕迹50多处,表明我国至少在 公元前2800至公元前2500年就已经点灯照明了,或许这个时间段就是帝舜时代的晚期。

  进一步说,烛龙的神话,其特点正是烛龙给人间带来光明。显然,这也是因为古人曾经用娃娃鱼(龙)的油点灯而衍生出来的神话。今天民间舞龙里的 火龙、龙吐火的表演,模拟的也正是烛龙。笔者推测,古人最早的灯具造型,可能就是一条娃娃鱼,鱼嘴就是火苗燃烧的地方。或许,先夏时期的大型摆塑 龙,可能也与祭祀烛龙有关,只是由于年代太久,摆塑龙的龙头处的燃烧痕迹,已经看不出来了。

  对比之下,鳄鱼对古人的用途并不多,只是用鳄鱼皮制鼓,历史上并未大规模的捕杀鳄鱼,鳄鱼的数量在历史上也没有锐减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 类活动范围扩展,鳄鱼在我国的分布才发生锐减现象),因此古人也就不可能实现从动物鳄鱼完成神话龙的转化。而且,鳄鱼与点灯也毫无关系,从鳄鱼的 身上,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烛龙的影子。

  其八,《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有:"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 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上述记载的龙就是娃娃鱼,由于帝舜时期大量捕杀娃娃鱼,野生娃娃鱼的数量急剧减少,人们开始尝试人工饲养娃娃鱼。但是,娃娃鱼对水质(清洁、 流动)和食物要求非常高,因此很难人工饲养,当时只有董父(董与龙的发音相近)能够配制出娃娃鱼喜欢吃的食物。到了孔甲时候,他养的娃娃鱼死了, 他把娃娃鱼剁成肉泥献给夏后,味道鲜美,夏后还想吃,孔甲没办法只能跑掉了。事实上,今天人工饲养娃娃鱼仍然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据此可 知娃娃鱼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动物,堪称环保龙。

  对比之下,鳄鱼的肉,一点也不好吃;而且,鳄鱼非常容易饲养,我国南方有一家鳄鱼基地,没几年就"鳄满为患"。因此,古人原本说的龙,所养的 龙,只能是娃娃鱼,而不可能是鳄鱼或鲶鱼(对水质和食物质量的要求很低)。

  其九,中国古文字的"宠",其中的"龙"意思是家里的可爱动物,这个动物当然不会是丑陋的鳄鱼,而应该是一种对人非常有价值的动物,它只能是 娃娃鱼(叫声似娃娃,肉鲜美,油可点灯)。同理,"笼"字的结构,意思是用竹子编成的装龙的器具,看来在发明"笼"这个字的时候,古人正在普遍捕 捉娃娃鱼,以至要专门制作相应的容器。据此可知,中国古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至少在帝舜时代(约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其十,先夏时期北方人(例如帝舜的发祥地就在今天的山西省)不大知道鳄鱼,却都知道龙,表明龙在北方有着广泛的分布。这是因为,鳄鱼仅生长在 长江以南地区,大鲵则可以生长在黄河流域。例如,银川市南100里处的沙湖,就有160厘米长、60多斤重的大鲵。据此可知,古人所说的动物龙只 能是大鲵,而不应该是鳄鱼。

  其十一,鳄鱼遍布世界许多国家,而大鲵则为中国特有(日本大鲵是从中国传去的),这都说明中国龙的原型动物不可能是鳄鱼,而应当是娃娃鱼。

  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华夏第一龙",墓主人为壮年男性(估计是部落首领),身长184厘米,仰身直肢,头南足北。 墓主人左右两侧分别有用蚌壳摆塑出的龙和虎图案,蚌壳摆塑龙位于墓主人右侧,头向北,背向西,身长178厘米,高67厘米,昂首、曲颈、弓身、长 尾,前爪爬,后爪蹬,状似腾跃。蚌壳摆塑虎位于墓主人左侧,头向北,背向东,身长139厘米,高63厘米,虎头微低,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 状。

  根据蚌壳摆塑虎的身长和身高来看,显然是对真实虎的模拟再现。据此可知,蚌壳摆塑龙也应该是对真实龙的模拟再现。也就是说,当时的动物龙的身 长178厘米,与人类身长大体相当,这样的有四足的水生动物显然非大鲵莫属。至于蚌壳摆塑龙的弓背腾跃状,当出自对大鲵捕食形态的模拟。墓主人两 侧用蚌壳摆塑着龙和虎的造型,应该是寓意墓主人的勇猛,入水可与龙相比,陆地可与虎相比;或许,墓主人(身高184厘米)身材魁梧,曾经真的捕获 过动物龙大鲵和山中老虎,因此才有此殊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龙的原型动物是娃娃鱼,而不是鳄鱼,更不是蛇,并不妨碍在动物龙向神话龙的转化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了鳄鱼、鲶鱼、鲤 鱼等其它水生鱼类的部分形象,以及蛇和其它动物的部分形象。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