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

110125 周亚辉: 习近平与刘源刘亚洲的关系是什么?

张木生:独立参选人现象,现在不可存在。以后可以过渡到那一步,但现在不可以。允许资本主义再发展几十年,..小平同志形象地说过,2049年之 后中国也可以搞竞选。"2049年是中共建政1百周年。

文汇目录:
  1. 110125 周亚辉: 习近平与刘源刘亚洲的关系是什么?
  2. 101221 多维新闻:为十八大铺路 刘少奇之子升官 习近平:刘源与我不谋而合
  3. 《悉尼晨锋报》中国的将军要与腐败做斗争
  4. 120106 James Mulvenon and Leigh Ann Ragland: Liu Yuan: Archetype of a "Xi Jinping Man" in the PLA?
  5. 120126 太子党刘源军中高调反腐 专家解读
  6. 111102 太子党刘源:站稳义和团立场 走定八国联军道路
  7. 120128 颜昌海:刘源胡德平等人在给谁敲响警钟?
  8. 120130 刘源出手,中将谷俊山落马
  9. 101221 刘源升任军中要职:习近平好友仕途看好
  10. 110824 刘源:读张木生《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序言
  11. 李一哲关于文革是不是"最讲"按劳分配""的论述 《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正文
  12. 101223 官方人士证实刘源职务变动 否认是为习近平铺路
  13. 110715 RFI:刘源任军队要职揭太子党再活跃序幕


http://blog.boxun.com/hero/201101/zhouyahui/153_1.shtml

110125 周亚辉: 习近平与刘源刘亚洲的关系是什么?

   习近平与刘源的关系并不铁。习仲勋与刘少奇的矛盾可以追朔到1940年代后期,习仲勋与刘少奇在土改中的矛盾。习仲勋因反对刘少奇的土改政策,并报告给毛 泽东。毛泽东采纳了习仲勋的意见。所以,刘少奇反感习仲勋。1962年后,刘少奇和康生两人联手迫害习仲勋,向毛泽东进谗言。
   
   刘源心理不服习近平接班。刘源资历比习近平老,贡献政绩不比习近平差。刘源早年被江泽民重用于军中,是为了打击军内的毛左派。刘源反毛,是肯定的,因为, 刘源的父亲和全家,都被毛左害得很惨。在习近平刚接班的开始几年过渡时期,习近平没有选择,只能借助刘源。但是,如果习近平想进一步扩大权力,他 必须提拔和依靠新生代军中力量,也就是50岁左右的军中力量。
   
   刘亚洲,是李先念的女婿。李先念与习仲勋和胡耀邦矛盾很深。 当然,刘亚洲是个思想开明的人。我认为,刘亚洲是个军内民主派。 如果习近平是个民主派,他会重用刘亚洲。如果习近平不是民主派,他绝对不会重用刘亚洲。
  
   不过,我的过去的分析表明,习近平两年后接班后,将会遇到中国的大规模反共运动和民主运动。习近平如果不顺应历史潮流,将会垮台,甚至被清算。如果习近平 顺应历史潮流,习近平可能会平安退休,安度晚年,但是,习近平不大可能会继续呆在政治舞台上有多少作为。因为,多党制民主后,习近平即使还想从 政,也是个小角色而已。在民主民意面前,新人辈出,旧人回家吧!
(2011/01/25 发表)


http://china.dwnews.com/news/2010-12-21/57215992.html
多维新闻:习近平评刘源"我俩不谋而合"
2010-12-21 03:00:35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19726-gb2312.html

101221 多维新闻:为十八大铺路 刘少奇之子升官 习近平:刘源与我不谋而合

京港台时间:2010/12/21  消息来源:多维  网友评论 41 条

  已故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即将调任总后勤部政委,有消息称这是为他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时进入中央军委铺路。 由于刘源与十八大接班人、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专题)私交很好,两人均为"太子党",此举亦被认为习近平(专题)开始建构军中班 底。

  据《明报》12月21日报道,北京消息透露,相关任命将于近期正式宣布,原总后勤部政委孙大发届65岁退役年龄,59岁的总后勤部副政委孙思 敬则将接替刘源出任军事科学院政委。军事科学院属军方智囊机构,并无实权,而刘源即将履新的总后勤部则是中国海陆空三军后方勤务和保障的最高统率 机关,刘源转任总后政委,虽属平级调动,但新职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仕途亦被看好。

  
为十八大铺路 刘少奇之子升官 习近平:刘源与我不谋而合


  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左)为毛泽东之孙毛新宇颁发少将军衔命令状。


  刘源经历颇具传奇性,青年时代因父亲刘少奇被整肃而当过农民、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被当局以"超龄"为由拒诸门外,他致函已故国家领 导人邓小平,才获准入读。大学毕业后他再度下乡,在父亲蒙难的河南出任一条农村公社的"第17把手",36岁那年,在非官方候选人的情况下,被人 大代表联名推举为副省长,在当时大陆是首例。1992年,刘源突然被"交流"弃政从戎,一路从武警做到解放军,从少将做到中将,去年更晋升上将, 他与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已故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女婿)、海军政委刘晓江(已故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女婿)、第二炮兵政委张海阳(已故中央军委副主席 张震之子)等人一同被视为军中太子党的代表人物。

  现年59岁的刘源与57岁的习近平(专题)经历颇多相似之处,两人同出身于中共开国元老家庭,但青少年时代都因父辈捱整而被打至社会底层,文 革后又都主动落基层,并且仕途顺遂,如今一武一文,成了太子党中的佼佼者,难怪两人私交甚笃。

  1982年,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办公厅为时任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的耿彪当秘书,但他却主动要求下放到河北正定县当县委副书记。在此一年前,毕 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的刘源毕业后,则去了河南新乡县当公社干部。

  习近平在"自述"称当年他和刘源同落基层的决定时写道:"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有刘源和我。我们俩不谋而合,都要求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人。"

  在此之前,《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15日援引《中华儿女》长篇报道"换了人间今又是——刘源与毛泽东的后人们",详细介绍刘源的成长经历, 并称其"磨难坎坷终有尽",无论在哪里都给大家留下信仰坚定、实干苦干、敢做敢为、屡有建树和平等待人、正直廉明、包容大度、引领新风深刻的印 象。报道同时刊登了刘源向毛泽东之孙毛新宇颁发少将军衔命令状的照片。

  习近平评刘源"我俩不谋而合"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刘源即将升任解放军四总部之一的总后勤部政委,由于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其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 刘源仕途颇被看好,习近平也曾在《自述》中称自己和刘源"我俩不谋而合"。

  综合媒体12月21日报道,59岁的刘源与57岁的习近平经历颇多相似之处,两人同出身于中共开国元老家庭,但青少年时代都因父辈捱整而被打 至社会底层,文革后又都主动落基层,并且仕途顺遂,如今一武一文,成了太子党中的佼佼者。难怪两人私交甚笃。

  1982年,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办公厅为时任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的耿飙当秘书,但他却主动要求下放到河北正定县当县委副书记。在此一年前,毕 业于北京    师范学院的刘源毕业后,则去了河南新乡县当公社干部。

  习近平在《自述》中写道:"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有刘源和我。我们俩不谋而合,都要求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 人。"

  这些年来,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子女过着低调的生活,很少走进公众的视野。作为刘少奇的幼子,刘源是刘家后人中唯一从政的。他经历坎坷,成绩显 著。

  1966年正在卫戍区警卫3师9团某连军训的刘源,因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被部队退回。1967年,还蹲了中国公安部 的监狱,后又被赶出中南海,当过知青、做过铆焊工。

  大学毕业后,刘源从公社副主任起步,1988年,并不是候选人的刘源得到人大代表的联名推举,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以36岁的年龄成为当时年 纪最轻的副省级干部。

  2005年12月,刘源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2009年晋升为上将军衔。2010年升任解放军四总部之一的总后勤部政委。

pnslee 发表于 2010/12/21 23:45
经历的确坎坷,但没有战争, 没有军功, 如何升上将的?

3楼
[3楼的游客](68.199.x.x) 发表于 2010/12/21 23:53
应该金正日儿子来中国当国家主席,正宗铁杆共产党

4楼
[4楼的游客](76.10.x.x) 发表于 2010/12/22 00:21
很可笑的照片,应该是死对头的一家

5楼
[5楼的游客](152.19.x.x) 发表于 2010/12/22 00:26
如果太子党中真有那么几个想为民族和国家建功立业、为老百姓谋福利,倒也不错,可他们能撼动其它多数太子党利益集团么?我看是没有可能的!!当年 蒋经国打老虎不是也打不下去了么!

6楼
[6楼的游客](194.105.x.x) 发表于 2010/12/22 00:29
天棚大将军受封仪式

7楼
[7楼的游客](87.89.x.x) 发表于 2010/12/22 00:48
不孝之子,给仇敌的子孙版证书。
也许能拿和平奖。

8楼
[8楼的游客](67.55.x.x) 发表于 2010/12/22 00:56
刘源真的认为傻了吧叽的大肥猪能保卫江山吗?

9楼
[9楼的游客](161.184.x.x) 发表于 2010/12/22 01:26
杀父之仇,奇耻大难都放一边。保住红色政权重要。

10楼
[10楼的游客](71.167.x.x) 发表于 2010/12/22 01:59
爹被毛泽东杀死。再忍几年,把毛的腊肉拖出来喂狗,把它的肥孙子千刀万剐

11楼
[11楼的游客](69.108.x.x) 发表于 2010/12/22 02:01
现在能得到重用的太子党,都是与毛泽东有血海深仇的。如习近平,薄熙来,刘源,邓朴方,等等。

12楼
[12楼的游客](69.217.x.x) 发表于 2010/12/22 02:05
?????

13楼
[13楼的游客](69.217.x.x) 发表于 2010/12/22 02:06
Shame of the country.

14楼
[14楼的游客](35.10.x.x) 发表于 2010/12/22 02:21
没希望了。

15楼
tx59 发表于 2010/12/22 02:26
中国从政治,经济到军事的各个方面都被太子党的利益集团瓜分了。

16楼
[16楼的游客](63.166.x.x) 发表于 2010/12/22 02:58
一个师范毕业的能拿到大将的军衔,怎么都没人说些什么?
毛的孙子好歹是科班出生的,还是有博士学位的,拿个少将,那么多人唧唧歪歪。

17楼
[17楼的游客](174.6.x.x) 发表于 2010/12/22 03:04
君父之仇 不共戴天 春秋之義 有賊不討 則尸不能書葬 ( 尸仍留尸堂 )  法至嚴也

18楼
[18楼的游客](128.249.x.x) 发表于 2010/12/22 03:05
他致函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才获准入读. What a shame!  Anyone else can do this?

19楼
刘三百 发表于 2010/12/22 0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楼
[20楼的游客](66.189.x.x) 发表于 2010/12/22 03:25
赛先生已经渗透中国社会;德先生还被关在打牢里。
搞民主就会动这些人的奶酪,当然使不得!
五毛们不用再放烟幕弹了,直截承认不就结了嘛

21楼
[21楼的游客](81.191.x.x) 发表于 2010/12/22 03:27
上面的右愤们,知道为什么你们搞不过中共吗?虽然中共也不咋样,但比你们这帮人的心胸大那么一点点。

22楼
[22楼的游客](131.249.x.x) 发表于 2010/12/22 04:07
怎麼穿了軍服,還个个土包子像?

23楼
[23楼的游客](76.200.x.x) 发表于 2010/12/22 04:22
看好刘源。经历过大难的人,亲身体验过底层百姓生活,而且视野开阔的人很可能成为好的领导。

24楼
[24楼的游客](71.127.x.x) 发表于 2010/12/22 05:00
没有战争, 没有军功, 如何升上将的?

25楼
[25楼的游客](68.103.x.x) 发表于 2010/12/22 05:07
大酱(有蛆)和少(shao3)浆(没有精液)

26楼
[26楼的游客](99.243.x.x) 发表于 2010/12/22 05:29
狗咬狗,不咬的时候照样是狗。

27楼
[27楼的游客](141.217.x.x) 发表于 2010/12/22 05:44
中华人民国(朝代)崩溃已经开始到计时了!!

28楼
[28楼的游客](75.155.x.x) 发表于 2010/12/22 05:44
好人!

29楼
[29楼的游客](108.27.x.x) 发表于 2010/12/22 05:49
文化大革命把他们的老子全打下去,现在第二代返来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写照。不是捞钱就是争权。

30楼
[30楼的游客](99.225.x.x) 发表于 2010/12/22 06:20
中南海长大的,他知道老百姓这种动物?
中共权力离群众越来越远。

31楼
[31楼的游客](99.225.x.x) 发表于 2010/12/22 06:26
他们就是那个人事程序产生出来的。

32楼
[32楼的游客](99.225.x.x) 发表于 2010/12/22 06:27
靠社会关系。

33楼
[33楼的游客](174.6.x.x) 发表于 2010/12/22 07:28
没有战争, 没有军功, 如何升上将的?

请问现在升上将的有哪个是有军功的?

34楼
[34楼的游客](12.155.x.x) 发表于 2010/12/22 07:41
土GOON党内狗咬狗分赃但不能容许别人碰.

35楼
zhousx18 发表于 2010/12/22 09:43
不过十年我们将看到骠骑将军毛新宇将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36楼
[36楼的游客](70.169.x.x) 发表于 2010/12/22 10:26
唉,能不能给中国的草根一点机会呢?沔阳民工

37楼
[37楼的游客](174.89.x.x) 发表于 2010/12/22 11:55
报道同时刊登了刘源向毛泽东之孙毛新宇颁发少将军衔命令状的照片。
毛少将明显不悦,这是对毛家的羞辱---军事统帅毛的后代却要无军队职务的刘的后代颁发军衔命令状

38楼
[38楼的游客](65.49.x.x) 发表于 2010/12/22 13:10
被这些垃圾"领导",悲哀。

39楼
shaol 发表于 2010/12/22 19:05
快去找马刘斯的后代,请来中共当顾问。再唱上国际歌。中国为世界革命根据地,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

40楼
[40楼的游客](65.49.x.x) 发表于 2010/12/22 20:05
全是狗崽子。

41楼
[41楼的游客](71.246.x.x) 发表于 2010/12/23 00:59
中华人民国(朝代)崩溃已经开始到计时了!!

42楼
[42楼的游客](71.246.x.x) 发表于 2010/12/23 01:00
中国从政治,经济到军事的各个方面都被太子党的利益集团瓜分了。中华人民国(朝代)崩溃已经开始到计时了!!


http://news.eluosi.cn/junshi/2012/25737.html
刘少奇之子刘源称要出手铲除解放军腐败 誓言死不罢休(图)
2012-01-23 13:53:38  明镜网

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4459.html

《悉 尼晨锋报》中国的将军要与腐败做斗争

核心提示:刘少奇之子、总后勤部政委刘源发誓铲除军中腐败——他在春节前夕对600名军官讲话时,称腐败事关中共和军队的生死,他宁可 丢官也要与腐败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原文:Chinese General To Fight Corruption
作者:John Garnaut 发自北京
发表:2012年1月19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刘源将军说:"我即使丢官也要与腐败斗争到底。"】

一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正在升起的新星誓言要和强势的腐败军官们斗争到底,死不罢休,这给未来关键的中国领导人交接又加上了军中政治。

刘源将军是前中国主席刘少奇的儿子,他警告说,腐败在军队中已经如此根深蒂固,广为蔓延,已经威胁到了解放军和中共的生存。

刘源将军在最近一次对600将领进行的新春讲话中这么说:""我即使丢官也要与腐败斗争到底。"

据一名了解本次讲话的知情人透露,他说:"无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或后台有多硬,我都不会善罢甘休。"

刘源是总后勤部的政委,这个单位要处理许多与土地、住房、食品、财务和服务相关的事,是个庞大的油水丰厚的机构。他告诉军官们在他的部门中, 腐败"非常严重"、"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他说:"这关系到共产党和解放军的生死存亡,我宁死也不会放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邓小平退出政治舞台后,反腐调查就成了中国领导人们进行政治斗争的武器。

所有的党领导人都认为军队是政治统治能力的终极源泉。在18大之前,在军队中进行一场反腐运动可以改变涉及国家主席胡锦涛、其前任江泽民和确 定的继承者习近平之间紧张的派系角斗形成的紧张的平衡关系。

刘源将军进入军队仅八年,但在胡锦涛执政期间屡获提升。

刘源将军的紧密的支持者说他已经得到了好几位高层领导和中央军委的支持,与那些在政治立场不稳,财务上不干净的人进行斗争。

他说:"刘源是敢于硬碰硬的一个人。"

刘将军紧盯着中央军委中的一席,可能是到习近平执政时成为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也是早期革命家(习仲勋)的儿子。

他的"死不罢休"的说法和他另一位雄心勃勃的"太子党"朋友——薄熙来相呼应,薄熙来因为在重庆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而职业前景向 好。

中国的新年从传统上来说是高层官员和将军们与家人们放松的时候,这也是向后台们送礼,数一数秘书们从下属收到的厚厚的红包的时候。不过刘将军 誓言要逮捕任何受贿、行贿者

他告诉官员们所有的福利都是给低等士兵和退休人员的。

最近一次严肃的军中反腐清理了当时海军的副司令,王守业,他于2005年被捕。

当时,解放军的《解放日报》说军队的两大历史使命——打仗和反腐。但是从那以后,就没有再做什么动作。

位于圣地亚哥的加州大学的张太铭(Tai Ming Cheung)是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专家,他说去年中国当局成立了一家反腐中心。

张博士说:"曾出现过'高薪养廉'的期望,但是如果解放军在中国社会中一直都这么有特权的话,结构性的腐败动机依然普遍存在。"

本 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 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http://www.hoover.org/publications/china-leadership-monitor/article/104206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 . . ideas defining a free society

January 6, 2012

Liu Yuan and Xi Jinping clearly share a great deal in common. Both were born to senior CCP cadres, and are members of the elite "princelings" cohort. Yet both men's fathers were subjected to purge and mistreatment during the late Mao era, and both families suffered grievously. Despite these dark memories, both went on to achieve rapid growth in their official careers, and both have been outspoken in their extolling of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CP revolution. As Xi prepares to ascend to the highest position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at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this article endeavors to profile Liu Yuan, identify his possible ideological and bureaucratic intersections with Xi Jinping, and assess the implications for PLA promotions and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Xi era.


Download article (CLM36JM.pdf ~183 KB)

Liu Yuan:
Archetype of a "Xi Jinping Man" in the PLA?
 
James Mulvenon and Leigh Ann Ragland*

Liu Yuan and Xi Jinping clearly share a great deal in common. Both were
born to senior CCP cadres, and are members of the elite "princelings"
cohort. Yet both men's fathers were subjected to purge and mistreatment
during the late Mao era, and both families suffered grievously. Despite
these dark memories, both Liu and Xi went on to achieve rapid growth in
their official careers, and have been outspoken in their extolling of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CP revolution. As Xi prepares to ascend to the highest
positions in the system at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this article endeavors to
profile Liu Yuan, identify his possible ideological and bureaucratic
intersections with Xi Jinping, and assess the implications for PLA
promotions and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Xi era. 
 
Liu Yuan: "Red Princeling"
Born in Beijing in 1951,
1
 General Liu Yuan (刘源) is the son of Liu Shaoqi, who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PRC from 1959 to 1968. A native of Ning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
2
 
President Liu was an early comrade of Chairman Mao during the revolution.
3
 He raised
his family in the elite Zhongnanhai leadership compound, where Liu Yuan joined the
palace guard at the age of 13.
4
 Over three summers of training, Liu was promoted from
private to corporal, eventually earning designations as "top-grade marksman" (特等射手)
and "'five good' fighter" (五好战士). In 1966, Liu Yuan was selected for the National Flag
Guard (国旗护卫队) and marched in the National Day Parade in Tiananmen Square.
5
 
 
  Liu Yuan's idyllic world of revolutionary privilege came crashing down with the
onse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designated heir apparent to Chairman Mao, Liu
Shaoqi was purged and arrested in 1968,
6
 and eventually died from his harsh treatment in
1969, naked and deprived of his medicine on the floor of his prison cell. Although Liu
Shaoqi is now considered a revolutionary hero and honored in Chinese society,
7
 Liu
Yuan and his family members were severely persecuted by the Red Guard and factions
within the CCP from 1966 until Liu Shaoqi's political allies regained power in the late
1970s. Liu Shaoqi's eldest son, Liu Yunbin, was forced to commit suicide
8
 and his wife,
Wang Guangmei, was imprisoned for 12 years.
9
 Liu Yuan himself was "sent down" 
(下放) in 1968 for seven years in remote Baifang village, Shanyi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山西省山阴县白坊村).
10
 In 1972, Liu Yuan wrote to Chairman Mao, asking for
                                                
*
Leigh Ann Ragland is a research associate at DGI's Center for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Analysis
(CIRA). She received her B.A.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rom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s 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Mulvenon & Ragland,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6
  2
permission to see his mother and father.
11
 In August of that year, the Center conveyed
two instructions from Mao: "Your father is dead, but you can see your mother" (父亲已死,
可以见见妈妈).
12
 Liu reportedly responded to this news with no tears, but "gnashed his
teeth with hatred" (只有切齿的仇恨).
13
 
 
  Despite the campaign by Liu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princeling faction" to
engage in "red singing" (唱红) and romanticize the early, pure yea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Liu Yuan does not shirk from criticizing Chairman Mao's actions
in his later years or those of his sycophants. In You Do Not Know Liu Shaoqi, which he
co-wrote with his mother, Liu speaks of his respect for Mao, but emphasizes that respect
"does not mean blind faith and blind obedience."
14
 He also highlight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the two great "mistakes" of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15
 In his essay, "Democracy in the Party,"
16
 Liu suggests that Mao's most brilliant
time was "when democracy was strongest in the party" (他最辉煌的时候,正是党内最民主
的时候), but that Mao "went down the wrong road" (走错了路).
17
 Liu offered as a lesson a
story about his own family's suffering: "Mao was great, but when he departs from
democracy, acts arbitrarily, rejects criticism, and loses supervision he also commits great
mistakes."
18
 While praising his father's belief in the value of criticism and self-criticism,
Liu doesn't spare him from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isasters, refusing to accept
"maintaining party unity" (维护党的统一) as an excuse and chiding him for not identifying
the problems quickly enough and not correcting Mao's errors.
19
 
 
Liu Yuan's Privileged Career Trajectory
With the terror of the late Mao era behind him, Liu Yuan's professional career bears all
of the hallmarks of the scion of a revolutionary family. Premier Zhou Enlai personally
approved him to return to Beijing from the countryside in 1975.
20
 For two years he
worked as a riveter (铆工) in a crane factory (起重机厂).
21
 When Liu Yuan was barred
from tak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1977, Deng Xiaoping wrote a letter that
got in him in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22
 where he studied in the history
department.
23
 The major turning point in Liu's career was the 1980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in which Deng Xiaoping officially cleared Liu's father of
prior accusations, named him a revolutionary hero, and gave him a posthumous state
funeral.
 24
 Once he graduated in 1982, Liu joi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n
became a grassroots cadre in Henan—a location where his father had overseen projects
and retained a good reputation.
25
 He was selected as a vice-county commissioner of
Henan in 1983, mayor of Zhengzhou, Henan, in 1986,
26
 and vice-governor of Henan in
1988. Through the intercession of PLA elder Yang Shangkun, Liu then joined the
military in 1992 at age 41 to become a major general and political commissar of the
People's Armed Police (PAP) Hydroelectric Power Headquarters.
27
 He later became the
PAP deputy political commissar in 1997, and was promoted to PAP lieutenant general in
2000.
28
 In 2003, h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 (GLD), where he
served as the deputy political commissar with the rank of PLA lieutenant general.
29
 Liu
was selected as political commissar of th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AMS) in
2005.
30
 He was promoted to full general in 2009, and then was transferred from AMS to Mulvenon & Ragland,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6
  3
become the political commissar of the GLD in 201031
—this transfer is noteworthy
because since 1975, all political commissars at AMS have retired after completing the
position.
32
 
 
Liu Yuan's Writings: Neo-Maoist?
General Liu Yuan has a reputation for being a strategic and sometimes controversial
thinker on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y.
33
 His 17-page preface for Zhang Mushing's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New Democracy, Changing Our View of Culture and History,
includes two controversial suggestions: adopt Mao's "New Democracy,"
34
 and end the
Deng-era principle of "No Debate."
35
 Concerning "New Democracy," Liu asks, "Why
don't we just have confidence and just use our native born 'New Democracy,' which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ber Mao Zedong raised and Liu Shaoqi put into
practice?"
36
 Transcripts from the Beijing book launch forum in May 2011 revealed
support from several Chinese military officers, including hardliners such as Major
General Luo Yuan (AMS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a frequent commentator in the
Chinese media on military and strategic issues, and Major General Zhu Chenghu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who in 2005 threatene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nuclear
attack in the event of a conventional attack by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China.
37
 Also in
attendance were party elder Hu Guangzheng, Qiao Liang (the co-author of the sensational
book Unrestricted Warfare), and Major General Liu Weiwei (AMS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38
 
 
  But what do Liu and his cohort mean by "New Democracy" and ending the principle
of "No Debate"? These are clearly coded discussions, using historical phrases and
concepts to advance new ideas during the leadership transition, but the participants have
intimate familiarity with these texts and can make subtle allusions that are largely opaque
to outsiders. The main theme of Mao's 1940 essay "On New Democracy" is that Chinese
must pursue a thir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ath, rejecting both the liberal
capitalist/parliamentary democratic systems of the West and the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systems of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39
 He notes that the Kuomintang had led
an aborted bourgeois-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1927, but "the capitalist class, headed by
the big bourgeoisie, kicked the masses aside, seized the fruits of the revolution, formed a
counter-revolutionary alliance with imperialism and the feudal forces, and strained
themselves to the limit in a war of 'Communist suppression' for ten years."
40
 Mao
advocates a "New Democracy" in which a coalition of classes, under the leadership and
guidance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its communist party, work to create a "new democratic
order" as a stepping stone to socialism and then communism. Mao's "bloc of four social
classes" is symbolized in China's national flag, where the large star represent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four smaller stars symbolize the proletarian workers,
peasants, the petty bourgeoisie (small business owners), and the national capitalists.
These social classes clearly have different class interests, but Mao argues that they all
support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Nationalism, Democrac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re opposed to Japanese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41
 By creating a
"united front and [practicing] long-term co-operation with all those classes, strata,
political parties and groups and individuals that are willing to fight Japan to the end,"
42
 Mulvenon & Ragland,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6
  4
the party can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a simultaneous capitalist bourgeois-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that Mao calls the "New Democracy" stage.
4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hase include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which the republic "neither confiscate[s] capitalist private property in
general nor forbid[s]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capitalist production."
44
 But Mao is clear
that this is only an intermediate stage to socialism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ultimately a stateless, classless, moneyless communist society.
 
  But what does this ideological mumbo-jumbo mean for modern China and the
coming CCP leadership under Xi Jinping? One interpretation is that the remarkable
period of economic reform since 1978 has finally provided China with the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 foundation that was missing in 1949, creating proletarian worker, petty
bourgeois, and national capitalist classes while retaining elements of socialism. As a
result, advocates of "New Democracy" could be arguing that the CCP needs to
implement additional features of this proto–New Democracy stage, including fostering a
more participatory democratic transition to the more advanced stages of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This bears some similarity to Jiang Zemin's "Theory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which sought to co-opt the new social classes into the party itself, as well as
Xi Jinping's concept of "power is conferred by the people" (权为民所赋).
45
 In addition,
Liu Yuan's rejection of Deng's principle of "No Debate" suggests that there needs to be
greater freedom of discussion within the party itself rather than the conservative, top-
down democratic centralism of the party under Jiang and Hu. Such a view is entirely
compatible with call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etitive, multi-candidate voting
system (差额选举) to replace the current non-competitive, single-candidate voting system
(等额选举)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the party.
46
 In short, Liu Yuan's advocacy of "New
Democracy," greater intra-party democracy, and rejection of "No Debate" could
represent a limited form of Chinese political reform, though without touching the third
rail of single-party rule of the CCP.
 
Liu Yuan and Xi Jinping
Liu Yuan and heir apparent Xi Jinping clearly share a great deal in common. Both were
born to senior CCP cadres, and are proud members of an elite "princelings" cohort. Yet
both men's fathers were subjected to purge and mistreatment during the late Mao era, and
both families suffered grievously. Despite these dark memories, both went on to achieve
rapid growth in their official careers, and have been outspoken in their extolling of the
early, "pure" years of the CCP revolution when the CCP cadre were largely free from
corruption and admired by the people. 
 
  Liu and Xi may have even spent time together during their young adulthood. Both
were in Beijing from 1979 until 1982.
47
 Liu Yuan had returned to Beijing in 1975. He
was a student a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formerly known a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rom 1978 until his graduation in the summer of 1982.
48
 Before he left
Beijing for Henan, Liu Yuan and Xi attended what Xi describes as "a good number" of
meetings together.
49
 Also according to Xi, Liu Yuan and he were the only two people Mulvenon & Ragland,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6
  5
who decided to leave Beijing to go down to grassroots units at the time, which was a
move that many people around them did not understand.
50
 
 
  In recent years, Xi Jinping has mentioned Liu on at least three occasions in
anecdotes, first in a 2000 interview with reporter named Yang, then in a speech he gave
at a 2003 alumni event at the Fujian Province Foreign Studies School (福建省外学学校),
and later in an interview that would be quoted in a 2007 Zhejiang Daily newspaper
article.
51
 On the occasions Xi referenced Liu Yuan, he discussed their decisions to leave
Beijing for grassroots cadres in 1982 and said they "happened to hold the same views."
52
 
On the other end, Liu Yuan has also cited Xi Jinping as an example to follow when
writing.
53
 
 
Conclusion
Despite their complicated personal history,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Liu Yuan is very
much the archetype of a "Xi Jinping man" in the PLA. Liu has the correct princeling
pedigree, and its corresponding "right to rule." Like Xi, Liu draws upon a striking pre-
Deng narrative in his language and allusions, freely quoting Mao and extolling the purer,
corruption-free revolutionary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fore the
disaster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t neither man is
trying to turn back the clock, rather, both appear to be seeking new paths of reform that
foster economic growth while preserving the single-party rule of the CCP in a period of
profound social upheaval.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 a Liu Yuan for PLA promotions and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are less clear. Despite his own lack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qualifications to
be a top leader in the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Liu favors
anything other than continued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warfighters. Moreover,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Liu rejects the "conditional compliance" model of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post-Tiananmen era, in which the PLA is clearly subordinated to the party
in exchange for relative autonomy in defense affairs. At the same time, Liu's reje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o Debate" could extend to greater tolerance of PLA inputs to grand
strategy and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which have been constricted under the
current regime. Indeed, his own writings on foreign policy have been noted for their
boldness and occasional variance from official policy. If Liu Yuan is indeed the
archetype of a Xi Jinping man in the PLA, then one might expect to see even greater
"assertiveness" on the part of the military, which could make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years very interesting for Sino-U.S. relations. As Mao would say, "there is great chaos
under Heaven, and the situation is excellent!"
 
 
                                                
Notes
1
 See http://sjfm.xilu.com/liuyuan/.
2
 http://baike.baidu.com/view/232871.htm
3
 Ibid. Mulvenon & Ragland,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6
  6
                                                                                                                                               
4
 Ibid.
5
 Ibid.
6
 Information accessed at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3583/73598/index.html on 28 October
2011.
7
 Huang Zulin (黄租琳), "He grew up amid the tormen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在 "文革" 磨难中长大),
Beijing Huanqiu Renwu Online (北京环球人物网), 16 March 2011, pp. 19–21.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rom an interview with Deng Xiaoping, accessed at: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dengxp/vol2/text/b1470.html on 9 November 2011.
8
 Huang Zulin, "He grew up amid the torment" (see endnote 7). 
9
 Information regarding Wang Guangmei's imprisonment was pulled from an essay written by Liu Yuan.
Information accessed at http://wenku.baidu.com/view/6055852f453610661ed9f47c.html on 27 October
2011.
10
 Huang Zulin, "He grew up amid the torment."
11
 http://baike.baidu.com/view/232871.htm
12
 Ibid.
13
 Liu Yuan, "My father Liu Shaoqi—The two biggest mistakes of his life" (父亲刘少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有两
件), China Digest (中华文摘), accessed at 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10212/16378506.html on
10 October 2011.
14
 Wang Guangmei and Liu Yuan, You Do Not Know Liu Shaoqi (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 He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1.
15
 Ibid.
16
 This article may have originally been published on Qiushi journal's online website. It was republished 8
May 2009, in a collection of faculty-selected articles on theory publish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Information accessed at http://www.docin.com/p-80502117.html,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13686 on 28 October 2011.
17
 Liu Yuan, "Democracy in the Party," accessed at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13686 on 28 October 2011.
18
 Ibid.
19
 Liu Yuan, "My father's two mistakes in life" (我父亲生前的两个错误), excerpts from Liu Yuan, You Don't
Know Liu Shaoqi, accessed at: http://sjfm.xilu.com/2011/0315/news_554_146261.html
20
 Huang Zulin, "He grew up amid the torment."
21
 http://baike.baidu.com/view/232871.htm
22
 Huang Zulin, "He grew up amid the torment."
23
 http://baike.baidu.com/view/232871.htm
24
 Huang Zulin, "He grew up amid the tormen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rom an interview
with Deng Xiaoping, accessed at: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dengxp/vol2/text/b1470.html on 9
November 2011.
25
 Lu Yan (路琰), "I Can't Ruin the Good Name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不能把老一辈的名声干砸) Beijing
Huanqiu Renwu Online (北京环球人物网), pp. 24–27.
26
 See http://sjfm.xilu.com/liuyuan/.
27
 http://baike.baidu.com/view/232871.htm
28
 See http://sjfm.xilu.com/liuyuan/.
29
 Zhang Lei (张雷) and Xiao Ying (肖营), "Low-Key Political Commissar Liu" (低调的刘政委), Beijing
Huanqiu Renwu Online (北京环球人物网), pp. 24–27.
30
 Ibid.
31
 Ibid.
32
 With the exception of Liao Hansheng (AMS political commissar from December 1973 to February 1975)
and Ye Jianying (AMS political commissar from November 1957 until October 1972), the collected
biographies of AMS political commissars show that retirement usually follows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ost.
Information accessed at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40.htm?fromenter=%D6%D0%B9%FA%BE%FC%CA%C2%BF%C6%
D1%A7%D4%BA, http://zh.wikipedia.org/wiki/张工, http://baike.baidu.com/view/98379.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05141.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558.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78269.htm, http://www.gov.cn/gjjg/2009-01/21/content_1211141.htm, Mulvenon & Ragland,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6
  7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7.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812.htm,
http://junshi.xilu.com/2009/1103/news_1375_353698_1.htm, on 9 November 2011. Additional reference
information was also obtained from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members from all
previous sessions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 1921–2003,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istory Press [中共党史出
版社], 2004), p. 393; p. 401; p. 724; p. 786; pp. 660–662; p. 815; p. 951; pp. 960–961.
33
 Zhang Lei and Xiao Ying, "Low-Key Political Commissar Liu" (see endnote 29).
34
 Mao conceptualized "New Democracy," in his essay "The Doctrine of New Democracy" (新民主主义论),
but he decided to move the nation directly toward socialism instead. Liu Yuan's father, Liu Shaoqi,
supported "New Democracy," and attempted to put it into action before he was deposed. Information
accessed at http://cmp.hku.hk/2011/05/19/12486/ on 27 October 2011. 
35
 Liu Yuan's preface calls for an end to the era of "No Debate" (不争论), a saying that is attributed to Deng
Xiaoping. Information accessed at http://www.strongwindpress.com/pdfs/HKFax/No HK2010-24.pdf,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8-10/17/content_16624945.htm, on 27 October 2011. 
36
 Information accessed at http://cmp.hku.hk/2011/05/19/12486/ on 27 October 2011.  
37
 Chi Hsiao-hua, "Warning the US Government Not To Interfere With Affairs in Taiwan Strait," Hong
Kong Sing Tao Jih Pao, 20 July 2005, p. A20. 
38
 This information was pulled from transcripts of the book event. Information last accessed at
http://www.mshw.org/theory/politics/2011-05-08/1348.html, http://www.21newyouth.net/viewnews-
10149-page-2.html, http://bjwb.bjd.com.cn/html/2011-05/02/content_396596.htm,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19755, http://www.sixiang01.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5, on 27
October 2011.
39
 Mao Zedong, "On New Democracy,"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 II,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5, pp. 339–384.
40
 Mao, "On New Democracy," p. 356.
41
 Mao, "On New Democracy," p. 361.
42
 Mao, "On New Democracy," pp. 357–58.
43
 Classical Marxist theory dictates that the capitalist bourgeois-democratic revolution occurs first, clearing
the way for the proletarian class to emerge as the majority, overthrow capitalism, and begin constructing
socialism.
44
 Mao, "On New Democracy," p.353.
45
 Xi Jinping introduced the concept in a speech to the Central Party School in September 2010, saying,
"The Marxist view of authority can be summed up in two phrases: power is conferred by the people, and
power is used for the people." See http://www.21yuhuo.org/english/shownews-1.html.
46
 Zheng Yongnia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 Organizational Emperor: Culture, Re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hina Policy Series), Routledge Press, February 2010, p.196.
47
 Xi Jinping, "My Experience Working in Mountainous Area and Countryside" (我的上山下乡经历),
[Learning Expo] (学习博览), 2010, vol. 12, pp. 16–17.
48
 http://rarb.zjol.com.cn/rarb/html/2007-05/08/content_7541860.htm.
49
 http://rarb.zjol.com.cn/rarb/html/2007-05/08/content_7541860.htm.
50
 Xi Jinping, "My Experience Working in Mountainous Area and Countryside" (我的上山下乡经历),
[Learning Expo] (学习博览), 2010, vol. 12, pp. 16–17.
51
 Xi Jinping has been quoted in several sources telling an anecdote about how Liu Yuan and he chose to
leave Beijing for grassroots cadres in 1982. Although some details and wording remain constant, the
variance between three particular versions suggests that reporters are not all quoting the same original
source and that he has told this anecdote more than once. The earliest version appears in a 2000 interview
with Xi Jinping, available at http://www.cqjgdj.gov.cn/n54194c339p3.aspx. The second variation appears
in a speech given by Xi Jinping at a 2003 alumni event at the Fujian Province Foreign Studies School (福建
省外学学校), and published in a collection of essays, "Fujian Province Literary Mastery" (福建博士风采). This
speech was reprinted as "My Experience Working in Mountainous Area and Countryside" (我的上山下乡经历
), [Learning Expo] (学习博览), 2010, vol. 12, pp. 16–17. The third variant of the anecdote appears in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Zhejiang Daily News (浙江日报报) on 8 May 2007: "Xi Jinping: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ttee's 'good hand' that undertook 7 years of peasant [life]" (习近平:当过七年农民的新任上海市委"一把
手"). Many sources probably quote one of these three variations; for an example see Wu Zhifei's (吴志菲) Mulvenon & Ragland,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6
  8
                                                                                                                                               
article, "Xi Jinping: From Loess tall hillsides to the Shanghai beach" (习近平:从黄土高坡到上海滩), in Sweep
of Party History (党史纵横), Liaoning: CCP Liaoning Party Committee Research Office, 2007, vol. 5, p. 19.
52
 Ibid.
53
 Wen Shifang (文世芳) and Wang Wenqing (汪文庆), "Liu Shaoqi's View on Learning—An Interview with
Liu Yuan, political commissar of th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刘少奇的学习观——访军事科学院政委刘
源上将), Decision & Information (决策与信息), November 2010.  


https://plus.google.com/118226254294731019937/posts/Qh21aeSnBpy
http://www.aboluowang.com/news/2012/0126/%E5%A4%AA%E5%AD%90%E5%85%9A%E5%88%98%E6%BA%90%E5%86%9B%E4%B8%AD%E9%AB%98%E8%B0%83%E5%8F%8D%E8%85%90%E4%B8%93%E5%AE%B6%E8%A7%A3%E8%AF%BB-143523.html

120126 太子党刘源军中高调反腐 专家解读

【 阿波罗新闻网2012-01-26讯】 

中国新年前夕,中共总后勤部政委刘源在讲话中表示,"宁可丢官,也要与腐败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在中共当局"越反腐,越腐败"的当今,刘源的这 番讲话,包含了什么意图呢?我们来听专家的分析。

刘源是中共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悉尼晨峰报》报导,中国新年前夕,他对600名军官讲话时声称,"腐败"事关中共和军队的生死。

报导说,刘源警告,"腐败"在军队中已经根深蒂固,广为蔓延,已经威胁到了军队和中共的生存。

一名知情人士转述刘源的话说:"无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或后台有多硬,我都不会善罢甘休。"

离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不到10个月,而中共各派的权力斗争也陷入白热化状态。

中国问题专家文昭:"他誓言反腐败,那有一种可能性,他目标具体有所指的,他既然说出这个话,他可能是想去动一些人,或者下一步要采取什么行动, 我预计是有这种可能,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刘源是中共军队总后勤部的政委。这个单位涉及土地、住房、食品、财务和服务相关的事务,外界认为,这是个油水极其丰厚的机构。

刘源警告中共军官,在军队总后勤部,腐败"非常严重、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刘源的父亲是前中共国家主席刘少奇,他和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属于"太子党",习近平的父亲是中共前国家副总理习仲勋,而习近平被外界认为是中 共下届领导人。

《悉尼晨峰报》报导认为,刘源紧盯着中央军委副主席职位,希望在习近平执政时能得到它。

《中国事务》主编伍凡提醒刘源和习近平,他们的父亲都是被中共迫害、整死的,按照常理,他们两个应该都痛恨中共制度。

《中国事务》主编伍凡:"为了一个十八大的位置,那这个量太小了,他应该走大一点,习近平也应该走大一点,都是吃过苦的人。知道共产党这个制度是 非常不合理的。这样才是一个有眼光的人。如果他们不能这样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认为,刘源表态反腐败,对中国老百姓具有欺骗性。他分析,这些中共内部的所谓"清廉官员",维护的还是中共独裁体制, 这个体制不变,贪官依然不倒。而且,在这种体制下,他们也很有可能加入贪官的行列。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实际上,不管是习近平还是刘源,谁也救不了共产党,共产党已经烂到根了,不管习近平说(什么),为他们自己的政治 目标。这个政治目标既包括巩固自己的权力,也包括打击自己的政治对手。"

张伟国指出,即使刘源反腐败的讲话是出自于个人想法,但把它放在中共集权体制下,也只是其中一个为巩固、加强一党专制服务的螺丝钉。

外界注意到,中共军队最近的一次所谓反腐是在2005年,当时清理了海军副司令王守业。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新唐人


http://www.aboluowang.com/news/2011/1102/%E5%A4%AA%E5%AD%90%E5%85%9A%E5%88%98%E6%BA%90%EF%BC%9A%E7%AB%99%E7%A8%B3%E4%B9%89%E5%92%8C%E5%9B%A2%E7%AB%8B%E5%9C%BA%20%E8%B5%B0%E5%AE%9A%E5%85%AB%E5%9B%BD%E8%81%94%E5%86%9B%E9%81%93%E8%B7%AF-137202.html

111102 太子党刘源:站稳义和团立场 走定八国联军道路

——大陆求统一,台湾拼民主?
 【 阿波罗新闻网2011-11-02讯】 
 
阿波罗网附背景资讯:

中共问题专家程晓农:张木生这个人是《中国税务》杂志的社长或者是主编,他本人是个干部子弟,在过去这些年来,他和刘少奇的小儿子刘源有非常密切 的来往,可以讲是刘源的半个智囊。刘源本人现在是总后勤部政委。我们可以预期在第五代领导人上台以后,刘源也许会成为军队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高级将 领。所以张木生讲的这些话在某种意义上讲,应该说是代表着和刘源比较接近的这一批未来的所谓接班人的这些智囊们的看法。

北京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学者最近提出了"超越左右"的观点,并批评了台湾的民主。中共思想界知名人物张木生说,台湾如果能叫民主,"文革"叫大民主 就当之无愧。张木生的观点引起了辩论。

*张木生现象*

张木生63岁,前中国税务杂志社长,是中共思想界知名人物。他最近提出在思想意识形态上,"要超越左右"。有记者问他:超越左右在当下中国有多大 的实施性?张木生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提到了台湾的民主。

*张木生批判台湾民主*

张木生刚刚出版了其书: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南方人物周刊上星期发表对张木生的专访,张木生说:"现在左到"乌有之乡",右到《炎黄春秋》都能 存在。有人做过研究,17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搞普世价值成功了的。吴思(炎黄春秋主编)说台湾还是成功的。我说,台湾如果能叫民主,那 "文革"叫大民主就当之无愧了。陈水扁贪污17个亿,连手纸都可以进国务机要费,那个东西叫民主?"

*张木生出书,刘源作序*

张木生是文革前老三届学生,曾到内蒙插队,1973年到内蒙古大学上学。他父亲李应吉曾给董必武和周恩来当过秘书,后任对外经贸委副主任,文革期 间"自杀"。张木生这次出书,是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文革中被迫害至死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作序。张木生在太子党和高干子弟中人脉广泛。

张木生的理论,南方周刊说,现在"广受注视"。他的理论他自己总结为三条:"第一,超越左右,逢右必左,逢左必右;第二,不争论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现在是该把许多问题说清楚的时候了。第三,我们现在的需求和80年代一样了。"

*吴思:讨论围绕张木生之书而起*

《炎黄春秋》主编吴思也是中国思想界一位引人关注的人士。他最近对新加坡《联合早报》说,"最近几个月里,(中国)思想界的讨论都是围绕(张木 生)这本书而起的。"

《联合早报》援引张木生的话说:"中国现在最大的危险是极左和极右合流:极左的,虽然在整个舆论界我想只占1%的话语权,但是他们直接和最弱势群 体的活动相结合,最后也是要在广场实现他们的主张。"

*张木生:广场民主最危险*

张木生说:"人什么时候智商最低?就是集中在广场上之后。谁的口号最极端,就最能煽动老百姓的情绪。这个东西最危险。"

在89六四五周年之际,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刑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曾对美国之音说,一夜之间在广场聚集起来的成千上万人,远远望去,有 一种"壮观美"。很多人就被这种"美"而冲昏头脑。

*张木生:再举新民主主义大旗*

南方人物周刊对张木生的专访题目是:再举新民主主义大旗。他说,新民主主义是 "土生土长"的,是"我们自家的,是老祖宗发明的"。要逐步增加内容解决问题,发展的新民主主义与中国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与时俱进。

*张木生:独立参选人现象,现在不可存在*

在回答中国一些地区出现了独立参选人现象问题时,张木生说:"以后可以过渡到那一步,但现在不可以。如果共产党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允许市场经 济发展,允许资本主义再发展几十年,那必然要涉及到独立候选人资格和审查问题,到那时候,爱国主义总不能破吧,一条就够了。小平同志形象地说 过,2049年之后中国也可以搞竞选。"2049年是中共建政1百周年。

*司马南:台湾民主的陷阱*

另外一位在乌有之乡开网站的思想理论舆论界活跃人士司马南也在其著作(民主胡同40条)中说,"看看吧,台湾实行西式民主后,一人一票选上去的政 治人物的操守不够,陈水扁急着贪腐理政无能,效率一塌糊涂,民主成了陷阱。台湾在陷阱里泡了8年,好不容易才试图跟着小马哥爬上岸来。"

但是,司马南没有提到,正是台湾的民主制,帮助台湾人民从"陷阱"里"爬"上了岸。司马南显然有意无意地忽略或避谈这种陷阱和爬上岸的关系。

*六维:台湾民主纠正贪腐政治*

针对这类批判台湾民主的言论,有网人"六维"在共识网(10/29)发表文章反驳张木生的观点。文章说,"正因为台湾有了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才能 自动地纠正了陈水扁的贪污政治,否则蒋经国杀了那么多人,怎么他的国民党后辈还能重新在台湾上台执政呢?"

文章说,这就是台湾民主的力量所在,它能起到纠偏的作用。

文章还说,反过来说,张木生所说的大陆的所谓大民主的文革不过是毛的活教主主宰下的平民宗教狂热,根本和一人一票的普世民主有着天壤之别。

六维的文章还说,试问,当时包括张木生的打天下的父母辈和他本人在内那时有投票选择权么?张木生把不同逻辑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说明他不是脑袋进水 就是有意制造逻辑混乱。何况他说蒋经国杀人最多整人最多也是故意误导和有意掩盖历史事实。

*六维:蒋介石蒋经国VS毛泽东,小巫见大巫*

文章说,和毛泽东比较起来,恐怕无论是蒋介石还是蒋经国所杀的和所整的人都是小巫见大巫了,可能连毛的百分之一都不到。"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 解放后大陆镇反、肃反、反右、文革杀的人起码五、六百万之多。三年大饥荒挨饿,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顾晓军:'四个坚持'造成今天人权灾难*

南京作家顾晓军也在一五一十部落网站(10/31)发表文章说,张木生自己,也是毛时代的牺牲品。"如果没有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没有邓小平的 "四个坚持",会有今天的强拆、劫访、被精神病、被黑监狱、被失踪吗?"

顾晓军说,记者认为 "张木生成为今年思想界一个奇特现象,"其实,"我认为不奇也不特,张木生不过是个救党派。而这,也很符合"退下来"和"太子党"这双重身份。"

顾晓军说,张木生认为,他的这新民主主义论是当今社会所能取得的"最大公约数",左中右都能认同。顾晓军认为,张木生也和"党一样,喜欢代表"。 "谁告诉他左中右都能认同那?毛左会认同吗?毛左要阶级斗争。右派会认同吗? 右派要自由民主。"

顾晓军说,张木生的"再举新民主主义大旗",其实就是邓小平的"四个坚持"版本的一大退步----邓小平的"四个坚持"是回到文革前,而张木生的 "再举新民主主义大旗",则干脆是退回到1949年(共产党执政之年)。

*顾晓军:共产党失误60年,不应继续"试验"*
顾晓军说,张木生的这套理论,是"很糟糕"的政治脚本。既然是"再举",说明中共60多年都失误了,既然都失误了,又凭什么要继续领导呢?凭什么 再做试验呢?凭什么不公投呢?凭什么不让民意来决定呢?

"对于张木生的'重塑共产党的合法性',我就无须再批判了,我只告诉他:在今天这个时代,全世界公认的政权合法性,只有------公投、民 选。"

张木生在1972年曾因思想观点问题而成了"政治犯"坐牢8个月。

*刘源说张木生:站稳义和团立场,走定八国联军道路*

张木生的好友、解放军上将刘源在给张木生的书作序说,最简约地概括张木生的观点,就是:站稳'义和团立场',不当亡国奴,不受二碴罪:走定'八国 联军道路',不忘狱中志,不变强国心。"

刘源说,大一统,利大于弊,有利必有弊。

不战,哪来的大一统?不武,怎会有民族大融合、血统大融合、文化大融合、南北大融合?

刘源在给张木生书作序时还说:"对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谐'、'和睦'、'和平',老外总吵吵不理解、'不透明'。而对任何中国人来说,'以和为 贵',于脑于心、实实在在,早就融于血液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之魂!"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VOA


http://home.cnewn.com/home.php?mod=space&uid=1235&do=blog&id=2398

120128 颜昌海:刘源胡德平等人在给谁敲响警钟?

热度 7已有 472 次阅读2012-1-28 19:44 |系统分类:烧 烤国事| 中国大陆, 卡扎菲, 知情人士, 刘源, 胡德平

据网络消息,2012年1月25日20时12分,前大陆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长子、大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在其新浪微博中说:"我们所有的媒 体都充满谎言!没有一句真话,到处吹嘘歌公颂德,我们的官员96%都贪污包二奶,这样搞很危险。我们欠人民的已太多!不要总是拿人民当傻瓜!奉劝 一些人不 要过于迷恋权力,卡扎菲满脸鲜血被打死还沥沥在目……人民不跟我们玩了,我们就玩完了!"而在中国新年前夕,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解放军总后勤 部政委刘 源上将在讲话中表示,"宁可丢官,也要与腐败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两位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儿子,在新年的发言传出的信息,令人震撼。

特 别是刘源的这番讲话,在中国大陆"越反腐,越腐败"的当今,耐人寻味。刘源是大陆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据《悉尼晨峰报》报道,中国新年前夕, 他对 600名军官讲话时声称,"腐败"事关大陆和军队的生死。刘源警告,"腐败"在军队中已经根深蒂固,广为蔓延,已经威胁到了军队和大陆的生存。一 名知情人 士转述刘源的话说:"无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或后台有多硬,我都不会善罢罢休。"刘源的父亲是前大陆国家主席刘少奇,他的身份和地位,与现任国 家副主席 习近平一样,习近平的父亲是前国家副总理习仲勋。刘源和习近平,他们的父亲都是被迫害、甚至整死的。

刘源警告军官,在军队总后勤部,腐败 "非常严重、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中国问题专家文昭认为,"他誓言反腐败,那有一种可能性,他目标具体有所指的,他既然说出这个话,他可能是想 去动一些 人,或者下一步要采取什么行动,我预计是有这种可能,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刘源是大陆军队总后勤部的政委。这个单位涉及土地、住房、食品、财务和 服务相关 的事务,外界认为,这是个油水极其丰厚的机构。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刘少奇之子、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在春节前夕对600名军官讲话时 大谈腐败,"腐败事关大陆和军队的生死,宁可丢官也要与腐败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有海外媒体分析称,刘源是胡锦涛一手提拔,刘源的矛头所指就是 用钱买来 的高官。报道称,大陆军队最近的一次所谓反腐是在2005年,当时清理了海军副司令王守业。十八大前夕,像刘源这些人,他们知道体制的专制,同时 他们的父 辈们又遭到这个体制的残酷迫害。刘源的支持者说,他已得到了好几位高层领导和大陆军委的支持,与那些在"政治立场不稳,财务上不干净"的人进行斗 争。报道 称,中国新年,从传统上来说正是高层官员和将军们与家人们放松的时候,这也正是向后台们送礼,数一数秘书们从下属收到的厚厚的红包的时候。然而, 刘源却誓 言要逮捕任何受贿、行贿者。研究中国大陆军队的专家、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张太铭说,大陆高层"曾出现过'高薪养廉'的期望,但是如果大陆军队 在中国大 陆社会中一直都这么有特权的话,结构性的腐败动机依然会普遍存在。"

根据大陆反腐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去年(2011年),中国有14多万名官员因为贪腐受到查处。最低层的官员动辄侵吞上亿元。评论人士指 出,大陆腐败问题"越反越腐",当局连最基本的官员财产公开也不敢实施,"反腐"只是糊弄百姓

多 年来,中国大陆贪腐盛行,被民众称为"无官不贪"。即使根据大陆当局公布的数据,近三年来,每年因为贪腐被查处的大陆官员数量都超过10万。而数 据底下未 被揭发的数字将更为惊人。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早些时候曾经指出,按照世界平均腐败程度推算,中国仍有高达99%的腐败金额没有被查出, 也就是 说,中国贪官的实际查处率只有不到1%。而根据《国际透明组织》公布的2011"年度世界各国腐败指数"排名,中国位居第78名,属于高度 腐败国家

有 专家分析了大陆官员腐败越演越烈的原因:"因为它这种腐败的话,并不是说:某一个官员自己的道德操守的问题,或者说:他躲过了法律的处罚。其实大 陆的这种 腐败,它是政府鼓励的一种行为。因为大陆需要一批人来维护这个政权,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维护这个政权呢?它就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专家认为,官 员的腐败本身就是大陆制度造成的,靠官方本身去反腐,根本就不可能。 比如大陆的公务员考试非常火爆,就是因为成为政府官员就意味着很多腐败的机会:2011年年初,江西省鄱阳县爆出丑闻,连副科级官员都算不上的县 财政局股 长李华波,竟侵吞公款将近亿元。而辽宁抚顺科级官员罗亚平,利用手握的黄金地段土地审批权,疯狂敛财1亿多元。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 博士指 出:"实际上,大家有非常多的建议,而且国际上有非常多的成熟的办法。比如最近澳门特区政府就宣布,所有的官员,特别是高官,必须公布个人财产, 除非他死 了。所以,是不是真的有决心做,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官员财产公布。"但早些时候,中纪委法规室副主任侯觉非曾经辩解说,官员财产申报需要考虑 中国的所 谓"特殊国情"。

讽刺的是,在去年的落马高官中,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据传涉案近百亿元。最近在大陆公布的7.23特大动车事故调查报告 中,事故前已经被停职近半年的刘志军被定为主要责任人,而有些在位官员却未受处罚,引来各界质疑。大陆网络作家荆楚说,"就是一条藤上的苦瓜嘛, 扯出萝卜 带出泥,它可能就不敢往上追究了。"大陆所谓的反腐只是党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并不是真的在反腐;比如,有评论认为,如不是劫匪造访,山西焦煤集团 前董事长 白培中也许会晋升为山西副省长。

因2011年11月12日入室抢劫案,两劫匪在白培中家中盗走价值5000万元财物,引发舆论关注被免 职。白家被盗时,只有其妻李彩亭及保姆在家。两劫匪趁保姆下楼,威胁其返回打开白培中家门。入室后劫匪绑住保姆翻找5钟头。两劫匪是汇锦花园保 安,经常帮 小区住户搬送东西。显然劫匪的帮忙有其用心,只是白家太大意。两劫匪将白家600万元人民币,100万元港币,27万美元,300万欧元;十几斤 金条,名 表、钻戒、项链等名贵奢侈品洗劫一空。白培中仅家中被盗就是近5000万,那么,存在银行、藏在亲友家中的又有多少?转移国外又有多少?真的让人 不敢想 象!劫匪堂而皇之地开着李彩亭奥迪车逃走,因其坚信抢劫的是非法财产,对方不敢报案。窃贼们在光顾贪腐官员豪宅时,越来越"不客气"。聪明小偷爱 偷官员, 除了收获丰厚,官员往往选择不声张,可谓"低风险,高回报"。笔者惊叹小偷眼力好,他咋就清楚这些贪官家中有钱呢?何以如此判断准确无误?煤官家 里藏有远 远超过正常收入"黑钱",连小区保安都盯上,山西纪检部门却毫无察觉?官场曝出贪腐大案源自惊天大盗,这是否让当地纪检部门蒙羞?该小区是山西焦 煤集团领 导家属区,一般130平米,而白培中的家则超过300平米。如此巨大豪宅难怪成为劫匪首选?一贯奉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知什么时候被扭曲变异 为只剩下 官员的"特权"!

白培中握着巨大权力和资源,有很多途径获得非法收入,最有可能是人事变动。在整合小煤矿时,大型煤企未按时把资金交付小 矿主,这时名义上小煤矿停产,而实际默许生产。在资源分配、决定价格上也有很大操作空间。白上任以来,大规模进行矿井设备升级和信息化改造,也存 在着寻租 空间。也许这一切正是白巨大财富来源;而可怕的是,官方对大型国企掌门人的监督几乎停留在真空阶段!2008年4月,白上任时表 示,要贯彻 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但在巨额不明来源财产前,彼时的承诺已显得非常暗淡。非常奇怪的是,今天社会多少巨贪却能在台上大 谈廉正建 设,这是不是绝妙的讽刺!今天官员善于说假话、大话、动听的空话,所以,人们评价官员在不愿意听其说得如何动听!

2011年10月31 日,白培中当选山西省省委委员,为其晋升副省长开了好头。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在任职5月后,被查出患有重疾,到国外医治,需一官员接手副省长职 位。执掌山 西第一大企业白培中被认为非他莫属。此前,白培中先后任霍州煤电集团董事长、忻州副市长。在副市长任上,发生47人死亡焦家寨矿瓦斯爆炸事故,白 未受影 响;2008年4月白出任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上任不到一年,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86万元, 白仅被行 政记大过;2010年3月,山西焦煤集团参股的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38人遇难,白未受牵连;因白调动焦煤集团多支救援队伍支持,得到山西省高度 认可。与 白培中任上有关联的三次事故,白只是受处分,未影响山西焦煤集团行业航母掌门人地位,甚至还得到上级欣赏。按常规这样官员政治生涯应该结束,何以 能成为官 场"不倒翁",甚至竟然成为副省长热门人选?这究竟是上级姑息还是背后有人?白培中手中有钱,这提拔副省级官员的希望是否与金钱运作有关?假如不 是劫匪参 与考核,是否意味已晋升副省长,这样一巨贪是怎样通过组织部门考核的,为什么多少贪官总能通过考核?这是考核方法出了问题还是参与考核的官员存在 问题?如 果不是劫匪光顾,如果白的老婆不报案,白培中笃定成为山西副省长了!

山西人真的要感谢劫匪参与考核,让山西少了一个腐败副省长!

据悉山西焦煤集团官员儿女留学海外不在少数,那就是说山西焦煤集团高管层多少官员是"裸官",这为什么不影响他们被重用?如此看来,中央限制"裸 官"使用规定在现实中则是一纸空文!

白 培中家中被盗后,太原市公安局主管刑侦副局长戴来伟向办案民警下达封口令,要求绝对保密。白培中显然编结一张盘根错节关系网,不然白家中被偷为什 么有人下 达封口令?假如不是办案人"告密",假如不是高勤荣爆料,这一腐败案是否意味被遮掩?多年来,山西一直深陷"煤老板"、"矿难"和"官员煤商勾 结"负面漩 涡中。如此特大型企业却选一大贪官掌权,可就是这样白培中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家。大贪官何以有 如此之多 光环加身?这是否意味着白培中背后有巨大靠山,白培中背后靠山是谁?屡屡发生的高官腐败为什么总是牵扯不出背后靠山?那么,用人失察将受追 究规定是不是也被作废?!这一切告诉人们:相关部门的监管"形同虚设"

反腐依靠劫匪与小偷,成了世界文明的笑话。原因无他,只因中国官员提拔升迁往往只有官意,而没有民意,事实上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在新年伊始,刘源和胡德平在给体制内既得利益者敲响警钟,不要罔顾民意。

但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分析,这些大陆内部的"清廉官员",维护的还是大陆体制,这个体制不变,贪官依然不倒。即使刘源反腐败的讲话是出自 于个人想法,但把他放在集权体制下,也只是其中一个为巩固、加强一党专制服务的螺丝钉。

不 仅是刘源和胡德平等人,以铁面反腐闻名的前总理朱镕基,近期在新闻报道也突然活跃起来。有舆论说,这是他在18大前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而现任总理 温家宝, 还首次正面回应"阿拉伯之春",他说要尊重各国人民要求变革的诉求,也强调任何动荡都有其内因和外因,但内因还是主要的。温家宝在杜哈举行的记者 招待会上 表示,要尊重各国人民要求变革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因为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民创造的,任何政府的责任都是为人民谋利益,除了这一点以外,政府不应 该有任何 特权。

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了国家的政策,对老百姓的疾苦越来越漠视。温家宝看到了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变革,未来中国社会将发生冲突、动荡,甚至政权崩溃。

岁 末年初,韩寒的三篇博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 》,思想脉络清晰:反对革命,担忧民主,讨要自由。革命、民主与自由三者是有关联,但其中只有民主政治是目的;革命只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比 较激进的手段;个人自由既是民主政治奠基于其上的基础,也需要依靠民主政治加以保护。韩寒对中国这块社会土壤及其国民性有着一种可称之为绝望的感 悟,也被 迫学会了在极权下机智地生存。他的某些结论也有见地,比如他"相信天鹅绒革命其实就是选择相信了民众的素质,执政者的忍让,文人的领袖,这三者的 共力才能 形成天鹅绒革命,我认为这三者在中国全部不存在"。事实上,除了民众素质可以讨论之外,执政集团对权力的肆意伸张之程度绝非本?阿里与穆巴拉克能 比;知识 精英对社会的影响日见减弱。一些不缺少现实关怀及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其作用也被少数行动者与口头行动者大肆贬低。韩寒虽然是以个人身份在发言,但 他的思想 其实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基本共识。现阶段,中产阶级大多依附于体制或者部分依附于体制。他们对自身缺乏自由深感压抑,对于政治腐败深感绝望,但对 草根民主 仍保持有少许肯定的怀疑态度。

这次韩寒革命、民主、自由三论在网上遭到强烈批评,并非韩寒的思想发生了急转弯,而是中国的社会条件正在发 生急剧变化,网上舆论的主流由过去那种轻松的讽刺调侃,正悄悄演变成沉重的愤怒与绝望。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改变。比如美国政界一直期 望中国能 够在对外开放与经济改革中"和平演变"至民主政治,但今年以来,美国政界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这种期望不切实际。

不过,今年被卷入"阿拉伯之 春"中的国家,除了突尼斯较为和缓之外,其它国家的革命(包括现在埃及正在发生的"二次革命"),在政治角力的同时,"剑对剑的谈判"从未缺席。 检视中国 十几亿人的希望与要求,应该说根据其所居社会层次的不同,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各阶层与群体之间的希望与要求有所侧重甚至有很大的差别。比如现阶 段普罗大 众最需要的是社会分配的相对公正与公平,最急迫的事情是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利;知识群体及中产阶级则希望有相对宽松一点的言说自由与结社自由。而在 现有体制 下,普罗大众得不到公正与公平,更无法保障生存权,他们这些权利也根本无法在虚拟世界里找到替代品;中产阶级及知识群体得不到的言论自由与结社自 由,但在 网络这一虚拟空间里,却可以找到部分的替代品,比如微博上有限的言论空间与虚拟的同类相聚。

但凡脑筋还不糊涂的人都程度不等地知道,只有 民主制度能够保证普罗大众渴求的公正与公平,才能够满足中产阶级及知识群体希求的个人权利与自由。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现在不是革命诉求的主体,中 国的普罗 大众有没有革命诉求?当然有!只是,在不少人那里这种诉求还比较模糊。由于中国社会严重缺乏正常上升通道,权力与资源近年来更是形成了代际传递的 趋势,普 罗大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几乎全被掐断,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这种诉求只要被引导,一遇到外在诱因则会形成爆发力。广东省委副书记的谈话已经 表明他认 识到这种爆发力的可怕。中国现行教育灌输的全是的"马克思+毛泽东"那套"剥削有罪"、"造反有理"的说教,随着社会矛盾的积聚与爆发,革命并非 没有可 能。

况且,在开明专制体制(比如突尼斯与俄罗斯)下,民众有结社自由,这就能够让民众通过自组织整合其利益诉求,形成压力,逼迫执政者改弦易辙。中 国大陆却用尽一切招术消释民众的自组织能力,各阶层连讨论交流的平台都相当缺乏。国人期待的"改良""改革"一途,至今看不到希望,在位当权 者们早已经堕 变成自我服务型的自利型政治集团。这种政治的特点是政府有如一架正在按惯性运作的巨大机器,每个成员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部件。集团内部的部分清 醒者虽然意识 到危机逼近,也知道根源在哪里,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阻止机器的惯性运作。正因为看不到这种改良的希望,中国的精英及中产阶层才热 衷移民,将其作为个人及家庭必备的避险策略。

观 诸历史,革命的爆发得依赖三个因素的成熟且交合:经济危机(尤其是政府的财政危机)的全面爆发;人心思变且对变革路径的看法大体达成共识;国际社 会(即当 局警惕的"外部势力")的持续推动并在关键时刻强力介入。而对于中国大陆来说,非常残酷的前景恐怕是在革命到来之前,这种"溃而不崩"之局,已经 将社会重 建的资源消耗殆尽,掉入"失败国家"行列。……
刘源和胡德平的警钟敲响:党虽然还未失去权力,但正在失去她的人民

在 时间表允许的前提下,执政党自救且救中国的最理想方式是:先通过局部放权建立开明专制,让社会拥有相对自由的言论空间与结社自由,渐渐放开党禁, 在有条件 的地区实行地方自治。只要有了这些条件,中国社会成为暴力温床(不止是革命,包括刑事犯罪的暴力蔓延)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然而,这种最理想状态会出现吗?!


http://www.mingjingnews.com/2012/01/blog-post_3120.html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120130 刘源出手,中将谷俊山落马

刘源与毛新宇

十八大前夕,中共红二代,官二代乐此不疲上台表演,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上将刘源在军界上演反腐一幕,后勤部副部长中将谷俊山应声落马,正引发 舆论的密切关注,北京作家鲁直人对此进行深度报道。


2012年1月27日,龙年正月初五,民间也称"破五",在京城的一片爆竹声中,一个爆炸性新闻从中共军方高层迅速传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副 部长、中将谷俊山因违纪被免职,正在接受调查。这也是中共军方近年来,因腐败问题被撤职的又一个高级别的现役军人。值得关注的是,谷俊山被撤职恰 恰发生在中共十八大年的新年伊始,而谷俊山本人二十天前还与中国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身披上将军衔的河南老乡吴双战一起参加河南濮阳市在北京五洲 大酒店召开的家乡茶话会,并现场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没料到龙年刚至,就被撤职查办。

刘源反腐讲话是前奏曲

而此次突出辣手、铲除总后勤部这个贪污腐败大蠹的,正是接任总后勤部政委整一年的上将刘源。春节前夕,网上广为流传刘源对六百名将领进行的一次新 春讲话,可谓悲壮激越,慷慨激昂。解放军总后勤部直接经手土地、住房、财务、物质等项目,是军方利益丰厚、油水最大的一个机构。刘源讲话中直接告 诉高级将领们,在他主管的部门中,腐败"非常严重"、"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这已经涉及到共产党和解放军的生死存亡,我宁死也不会放 手。"刘源说,腐败在军队中已经如此根深蒂固,广为蔓延,要坚决铲除,不达目的,死不罢休。另据一名了解本次讲话的知情人透露,刘源还说:"无论 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后台有多硬,我都不会善罢甘休。"刘源甚至说出了:"我即使丢官也要与腐败斗争到底"这样的话与这样的悲情与决心,堪与朱镕 基当年要为贪官准备一百口棺材、里面有自己的一口相比。

刘源言出刀举,矛头所指,就是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的谷俊山。按理说,动一个民愤极大、贪腐明显的军中败类,应是军中反腐败的应有 之义。可拿下这个谷俊山绝非易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有说,得过谷俊山好处并成为他保护伞的,是军委一名大佬。加上作为军委主席的胡锦涛的政治生涯 已经开始倒计时,十八大前只想着平稳过渡交班,不想招惹过多的麻烦。再之,中国的腐败,已经到了千疮百孔、无以复加的地步,部队的贪腐行为,更是 令人触目惊心,反不胜反。

大年初三晚间八点时十二分,新浪微博发出前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一个反腐帖子:"我们所有的媒体都充满谎言!没有一句真话,到处吹嘘歌功颂 德,我们的官员96%都贪污包二奶,这样搞很危险。我们欠人民的已太多!不要总是拿人民当傻瓜!奉劝一些人不要过于迷恋权力,卡扎菲满脸鲜血被打 死还沥沥在目……人民不跟我们玩了,我们就玩完了!"据悉,胡德平的新浪微博都是他人替他经营的,是否是胡德平的原意难以查实,如果胡德平不辟谣 就说明胡德平本人也赞同,中共腐败确实到了被人民抛弃的关头。

刘源发表反腐誓言之后,刘源挚友、主张重新回到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张木生在私下里也屡屡提到谷俊山问题:闹不懂这样一个腐败分子为什么就不能绳之以 法,谷俊山不除,军无正气,国将不国。这位据称是中共第五代智囊人物的张木生此前接受大陆"共识网"采访时,居然说出了"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了。"危险到了什么程度呢?他悲观地说:"再有一年多就该交班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绝不作为。我们现在是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也是针对胡 锦涛的安于守成、平稳过渡政治态度的公开批评。

谁是谷俊山的后台?

春节前刘源在军中进行的"反腐"明志,在部队高层掀起一场波澜。军中的政治气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十分敏感诡异。

元旦之后,也就是在一月十日到十五日前后,中共的军队一些高级将领突然一反常态地纷纷出来亮相讲话。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武警北京总队海军装 备研究院讲话:"要坚决维护胡锦涛主席的权威。"他提出"全军和武警部队要充分认清召开党的十八大对军队提出的特殊政治要求,坚决贯彻胡主席和中 央军委的决策指示。"这是徐向全军的一个喊话。弦外之音,在暗示有人在跟胡锦涛分庭抗礼、抢班夺权。

国防部长则梁光烈在北京军区国防大学强调:"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并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胡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严密防范 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保持部队的正常秩序。"总参谋长陈炳德在解放军总参谋部党委扩大会议上表示:"要牢固树立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确保政治上的 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还有一位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也公开强调:"要做好党的十八大有关军队组织 的人事准备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保稳定。"

以上军中大佬的表态,几乎都是为保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平安稳定来代言发声的,也就是中国近二十年来"稳定压倒一切"的传统保守主张的贯彻。中共高层 深知,如真的要反腐败,谁的屁股都不干净,盘根错节,一反,党和军准乱,所以还是以确保"安全稳定"、"正常秩序"为当务之急。另外,所谓的反腐 败早就成了中共领导人之间进行权力之争的有力手段,而在十八大之前,如果在军队中进行一场反腐运动很有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利益平衡与政治格局。所 以,深谙中共高层斗争险恶的刘源走得也是一步险棋,这也是触发他政治悲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贪腐大蠹 军中败类

从百度搜索谷俊山简历: 一九五六年十月出生于河南濮阳,曾任总后基建营房部办公室主任、营房土地管理局局长,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副部长、二零零七年六月任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部 长,全军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军房改办公室主任等职,二零零三年七月晋升为少将军衔。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升任总后勤部副部长,二零一一年晋升为 中将军衔。

一个无根无靠、无德无能的河南省的平民,如何能仕途畅通、平步青云地升迁为中共军方的高级将领?据知情人透露,原来谷俊山如大陆倒台的铁道部长刘 志军一样,走得都是自己女人的裙带关系,谷俊山的妻子也是军方的一个不寻常的人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十年前的二零零一年,同是河南人的军中巨贪 王守业卸任总后基建营房部部长,谷俊山升任该部副部长;四年后,中将王守业因为情妇检举落马,获称解放军史上第一贪。谷俊山于二零零七年接任营房 部部长,四年后他又在总后副部长职务上重蹈王守业的覆辙,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有所不同的是,谷俊山的贪腐比起前任王守业更是变本加厉,与时俱进。知情人爆料,抛开钱财不说,仅以住房来讲,他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市朝阳区CBD 商务区繁华地段耗资上亿元为自己营造了一个销金窟,名曰"将军府"。这个占地二十余亩的将军官邸,里面竟然有三座别墅群,铺金盖银,"白玉为堂金 作马",奢侈胜过皇家,院子里种植的几棵树,每一棵树的价值都在四十万人民币。谷俊山出事后,有大陆网友将他的"将军府"的照片发在网上,旋即被 网管删除。中共也知道,每一个贪腐分子的倒掉,都是给他们"伟光正"的形象又抹上一层粪污,所以中共反腐败都要反得鬼鬼祟祟的,不敢大白于天下, 更何况军队反腐?能保则保是常态。

谷俊山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不怕招人耳目,就是因为他财大气粗,长袖善舞,又精于算计,多年来四处经营,上下打点,营造了一个靠山强大、后台很硬 的政治圈子,一有事情,军中大佬就会为其撑腰。当初他在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部长任职的时候,一直想再上层楼,时任总后勤部部长的廖锡龙就不同意。 手眼通天的谷俊山居然没通过总后,直接由中央军委任命为总后副部长了,让不少人为此大跌眼镜。不仅如此,谷俊山在培植党羽亲信方面也有一套,他的 一个秘书,刚及三十五岁,就被他提拔到总后某局就任正师级局长,结果引发十几个下属单位联名告状,说他任人唯亲,但因为上面罩着,后来也是不了了 之。据知情人说,谷俊山胃口极大,匪夷所思,其经济问题,已经到了骇人的天文数字,王守业涉案金额过亿只属历史。。

有军委大佬作靠山,谷俊山有恃无恐,早就被自己的权势金钱热昏了头脑,根本不顾忌前任王守业的教训。他的倒台距离他出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的时间,恰 好一年,在军方的舞台上又演出了一出历代贪官所走过的"眼看他建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不归之路。

鹿死谁手难以逆料

纵观历届中共换届之际,军队的人事安排,都难以逆料。当年炙手可热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于十四大召开前夕的最后关头却意外出局就是一例。所以,刘 源所讲"我即使丢官也要与腐败斗争到底。无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或后台有多硬,我都不会善罢罢休。"这些话不但是有所指的,也有鱼死网破、你死 我活和绝地反击的双重意味。据刘源将军的紧密的支持者私下说,"刘源是敢于硬碰硬的一个人。"他已经得到了好几位高层领导和中央军委的支持,所以 才敢于与那些在政治立场不稳,财务上不干净的人进行斗争。更有人乐观地说,拿下谷俊山祭刀,刘源很有可能在习近平执政时,更有作为。

十八大前夕,中共红二代,官二代乐此不疲上台表演是一道最触目的景观,太子党们将高调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近期中共主流媒体关于习近平及其 父习仲勋的拔高宣传、对薄熙来创立的"重庆模式"大唱赞歌、刘源的在军中反腐杀伐果断、胡德平接二连三地举行座谈会,规模越来越大,1月18日, 昆仑饭店一餐就高达30万。都是太子党们联手使出一套套组合拳,为自己子承父业、全面接班来争取民心、铺垫合法性和抢夺话语权,大有天降大任于斯 人、挽狂澜于既倒的架势。据说太子党们有他们自己的一个基本理念:决不能让自家先辈们创下的红色江山,毁在贪官污吏的手中了,世不我出,如苍生 何!

2012年,台湾民主选举,世界瞩目。而对岸中国历史演进了几千年后,又重新轮回到了大泽乡陈胜吴广所质疑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世袭时代 了。

作者:鲁直人

责编:吴雨

作者简介:鲁直人,北京作家,长期供职媒体,专注于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人物写作。在台湾出版有专集,在大陆多家媒体开设专栏。

德国之声
mingjingnews.com 明鏡雜誌 於 1/30/2012 08:37:00 上午


http://www.hotnewsnet.com/a/muhou/20101221/314134.html

101221 刘源升任军中要职:习近平好友仕途看好

时间:2010-12-21 10:23来源:未知 作者:热点新闻

刘源与习近平同出身于中共开国元老家庭,但青少年时代都因父辈捱整而被打至社会底层,文革后又都主动落基层,并且仕途顺遂,如今一武一文,成了太 子党中的佼佼者

明报专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刘源即将转任解放军四总部之一的总后勤部政委,有消息指今次调动是为他在2012年 中共十八大时进入中央军委铺路。由于刘源与刚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私交很好,两人均被视为「太子党」成员,此举亦被认为是习近平 的军中班底开始建构。

率三军后勤保障 仕途看好

据北京消息透露,刘源现在任职的军事科学院属军方智囊机构,并无实权,而他即将履新的总后勤部则是中国海陆空三军后方勤务和保障的最高统率机关, 刘源转任总后政委,虽属平级调动,但新职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仕途亦被看好。相关任命将于近期正式宣布。原总后勤部政委孙大发届65岁退役年 龄,59岁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孙思敬则将接任刘源的军事科学院政委一职。

现年59岁的刘源,经历颇具传奇性,青年时代因父亲刘少奇被整肃而当过农民、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被当局以「超龄」为由拒诸门外,他致函 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才获淮入读。大学毕业后他再度下乡,在河南出任一条农村公社的「第17把手」,36岁那年,在非官方候选人的情下,被人 大代表联名推举为副省长,在当时内地是首例。

1992年,刘源突然弃官从戎,一路从武警做到解放军,从少将做到中将,去年更晋升上将,他与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已故国家主席李先念女婿)、海 军政委刘晓江(已故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女婿)、第二炮兵政委张海阳(已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之子)等人一同被视为军中太子党的代表人物。
 
「50后」将领跻身领导层

消息透露,在这一波年末军方高级将领大调整中,一批「50后」的将领跻身总部、大军区及军兵种的领导层,除刘源和孙思敬外,其他人事变动还包括 ﹕57岁的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褚益民接替届龄退役的黄献中,出任渖阳军区政委;59岁的广州军区副司令郑勤转任二炮副司令;55岁的31集团军军 长王宁升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广州军区联勤部长王晓军升任渖阳军区副司令;北京军区联勤部董明祥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兰州军区副政委刘晓榕调任总后勤 部副政委;成都空军副司令林杰调任总装备部副部长。上述将领的年纪都在60岁以下。

59岁的刘源与57岁的习近平经历颇多相似之处,两人同出身于中共开国元老家庭,但青少年时代都因父辈捱整而被打至社会底层,文革后又都主动落基 层,并且仕途顺遂,如今一武一文,成了太子党中的佼佼者。难怪两人私交甚笃,习近平在自述中称当年他和刘源同落基层的决定时写道,「我们俩不谋而 合,都要求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1982年,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办公厅为时任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的耿茘当秘书,但他却主动要求下放到河北正定县当县委副书记。在此一年前,毕业于 北京师范学院的刘源毕业后,则去了河南新乡县当公社干部。习近平在「自述」中写道﹕「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有刘源和我。我们俩不谋而合,都要求 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人。」
(责任编辑:热点新闻)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156562

110824 刘源:读张木生《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序言

作者: 贝苏尼   "ZT刘源:读张木生《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序言" 2011-08-24 15:21:37  [点击:493]

每读木生书文﹐总要细嚼慢咽﹑反复品味﹔放下《我读李零》﹐依然思绪万千﹑感慨不尽﹗

他再三敦请作序﹐本是善意高抬﹐却像蓄意拿我打镲。坚决推辞吧﹖不恭﹑不敢﹑心又不甘﹔遂其所愿呢﹖关公门前耍大刀﹐死定了不说﹐纯属自残﹐还活 该﹗为此﹐我五内焦虑。

2007年﹐遵木生嘱﹐为《超越左右说实话》写了篇千字前言。[2] 现将全文挂出凑数﹐足见我人懒笔拙﹑才思枯竭。好在﹐省些笔墨﹐也方便读者﹕

起初﹐还是杜润生杜老讲的﹕内地人到西藏工作﹐最好要与军队建立可靠的联系﹐不仅为了物质文化和社会安全的需要﹐更由于在那里﹐军队有较高的保障 效率。我从河南调入的武警水电部队﹐正巧在西藏承建几座水电站。因此﹐杜老电令我﹐护送张木生。

对张木生﹐我并不陌生。1965年﹐在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前三年﹐他就为理想而到农村插队﹐是最早用亲身苦行的方式去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算最 初以独立苦思的方法来探寻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之一。文化革命初期﹐张木生遐迩闻名﹐一篇〈中国农民问题 — 关于社会主义体制的研究〉长文﹐以多种手抄本的形式四处流传。当时﹐农村"一大二公"﹐贫穷落后﹐不少百姓饿饭。他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面对实际﹐提出 许多独到的见解﹐引发读者的思索﹐而这倒霉蛋儿自己则背上"小反革命"罪状﹐付出坐"大牢"的代价。文化革命结束﹐张木生从内蒙基层回来﹐参与组 建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发动滁县包产到户大调查﹐参加前几个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一号文件"的起草讨论﹐以"马列枪法纯熟"著称圈内。我在河南任乡 ﹑县长时﹐受聘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张木生﹐本来久仰其名﹐有机会接触﹐更是钦慕其才。

他黄钟﹐我瓦瓮﹐杜老不挑不弃﹐统统划拉到麾下﹐认作弟子。

遵师嘱﹐我引张木生入藏。在拉萨﹐沟通一圈儿﹐结识一片﹔出拉萨﹐第一站送他到海拔4500米的那曲任地委书记﹐还未到职﹐又通知改任林芝地区专 员。马不停蹄﹐我迅即陪张木生赶往八一镇。密切的交往﹐就始于1993年的那个夏天﹐两个一心想干点事情的北京人﹐远在祖国西南边陲﹐不惧艰苦环 境﹐谈工作﹐谈学习﹐谈理论﹐谈人生﹐同辇促膝﹐不舍昼夜﹐被世上最为壮丽的美景震撼﹐拼胸中几近极限的耐力抗争……

两年后﹐因为种种复杂曲折﹐张木生挂冠而去﹐回京接手中国税务杂志社﹐几年就把一个欠了一屁股债﹐连买纸钱都拿不出来的杂志﹐办成全国最大的财经 期刊。然而﹐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张木生坚持共产党员的初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思索﹐一刻也没有停止。

正可谓﹐时居庙堂﹐不愧忠智之士﹔或处江湖﹐常怀赤子之情。

这本小册子﹐集中了他近年来从财税制度角度对政府行为的探讨。

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说起来有多么复杂﹐实践起来有多么曲折﹐为人民服务﹐为多数人服务﹐是共产党夺取政权﹑掌握政权的惟一 检验。实践必须脚踏实地﹗从税务杂志到财税体制﹐到政府执政为民﹐他见微知着。

在北京﹐我们有的是机会﹐常扎堆儿神侃。或许是熟不拘礼﹑憨痴无恭﹐最简约地概括张木生的观点﹐我只用两句玩笑话﹕站稳"义和团立场"﹐不当亡国 奴﹐不受二茬罪﹔走定"八国联军道路"﹐不忘狱中志﹐不变强国心。在他那里﹐仿佛并没有要么投靠八国联军﹐要么选择义和团的"两难"﹔更没有已是 满眼球的酸文腐语﹑装洋耍酷。

他呼喊的﹐是实打实的制度建设﹐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政治口号。

他高明的﹐是超出"新左"﹑"老右"﹐越过"主流"﹑"非主流"。回到老祖宗那里﹐察起点﹑定基点﹔对照新时代这厢﹐先搞清﹑再搞定。

中国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放在哪里﹐都有丰富多彩的大学问。

张木生﹐从青少年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联系实际到1980年代初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调查研究﹐从喜马拉雅山麓﹑雅鲁藏布江畔到《中国税务》杂 志社﹐鼓咙疾呼﹐直谏不忌触讳﹔忧国著书﹐雨过不忘惊雷。

有官没官﹐官大官小﹐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职工作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一脉相传﹐矢志不移﹗

从《我读……》﹐追考《……说实话》。"读"为"说"﹐"读"深为"话"真﹐"读"得好﹑就为"说"得"实"。

"察起点﹐定基点"﹐为的是"超越左右"。

"先搞清﹐再搞定"﹐也是本书的主题﹕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一﹑战问

几年前﹐一家著名电视台评论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大腕主持人和名嘴嘉宾一唱一和﹐谴责志愿军残杀美国少爷兵﹐意思是说中国人太野蛮﹗这话符 合全球化"普世价值"﹕凡沾上"共党"﹐都归为"恐怖"。

此节目引起国内非主流舆论大哗﹗主流媒体﹐倒挺沉得住气﹐饮恨吞声﹐不动如山。

现时﹐太多自封的"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反共﹑反恐战除外)﹗连带着﹐也就贬低武力﹐诋毁武士。

要说反对人类自相残杀﹐恐怕没有人不赞同。

特别在中国﹐先进的真超前﹐落后的够邪性﹕某大屠宰场"人道先兵"﹐猪牛羊先"执行电刑""安乐死"﹐再"过刀"放血。如此非暴力﹐总给人虚头巴 脑的感觉﹔虽不敢苟同﹐又能说什么呢﹖然而﹐再"人道"﹑"畜道"的地方﹐或常会深陷"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潜意识﹐不能自拔﹔最"反战"﹑"反 暴"的人﹐或也为衣﹑食﹑住﹑行﹑抢配偶﹐打得昏天黑地﹑鼻青脸肿﹖

战争来自人的欲望﹐人欲不灭﹐消灭不了战争﹗

谁都怕战争﹑恨战争﹔可是﹐谁都逃不脱﹑躲不开战争。

由此﹐结晶出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智慧 — 战争文化。我绝对无意指责那些调侃战争﹑游戏战争等艺术形式﹐既然是大文化嘛﹐就笃定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我只想说﹐战争和战争中的人﹐太辉煌﹗太伟大﹗太沉痛﹗太厚重﹗不容我们所有人不尊重﹗作为足够成熟的人﹐需怀有虔敬之心﹐应秉持膜拜之礼。

对此﹐不谙世故﹐很无奈﹔不知善恶﹐很可怕﹔知恶行善﹐很不易﹑很可敬﹗

许多人﹐总不明白﹕ "养兵即为战"﹐天经地义﹗但兵活着﹐绝非仅为战。

军队﹐专司暴力﹔但不意味着战士都崇尚暴力。恰恰相反﹐人命就一条﹐人心肉长的﹐出于与生俱来的求生恐死本能﹐面对血腥残杀﹐兵的内心﹐最反暴 力。

因此﹐全世界的军人不约而同﹐都自称"崇尚和平"﹗而中国﹐自古更有"善士不武"﹑"乐杀不祥"的哲理﹐"全胜无斗﹐大兵无创"的"非战"兵法﹐ 享誉全球。[3]

孙子曰﹕"兵以利动"﹔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很简明﹐战争服务于经济和政治﹐是低一个层次的"手段"。这没错﹗但由此想当然地误 认军队也是低俗一个档次的"工具"﹐则大谬﹗

战争这个最大的怪物恶魔﹐凶残强暴﹐杀人盈野﹐万事避让。当人的生命﹑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系于旦夕﹐甚至人类毁灭在即﹐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 等人造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战争﹐亡国旺族﹐绝非一般的"手段"﹗一旦开打﹐吞噬一切﹐万端环绕﹐自身变为中心﹔

军队﹐兴邦灭种﹐岂可仅视为"工具"﹖一朝动武﹐生杀予夺﹐铁血统治﹐永远是征服者﹗

征服﹐亦即驯化。"文明"的核心是人对人的驯化﹐没开始驯化动植物﹐就已驯化人﹐从"娃娃抓起"。人类社会走父系这条路﹐和打仗有关﹐与战争有不 解之缘﹐在这点上﹐什么人种都一样。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也不是和平鸽。

关于战争﹐似知而又非知的"点"可不少。随意拈来﹕

杀人﹐当然不好﹔可多数人认为杀坏人尚可。

进一步﹐"杀生"也不能说好﹐一些人反对得厉害﹐但谁离得开杀生﹖包括"打了左脸伸右脸"的大主教﹑持戒吃斋的大和尚﹐全得治病吃药﹐杀菌灭毒打 虫子﹔都需吃穿住行﹐果蔬蚕裘不算生﹖不杀生﹐人活不到现在﹗

很遗憾﹐不打仗﹐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战争是有组织的大规模谋杀(敌人)﹐是变着法儿的蓄意打(敌)人。不管科技多发达﹐武器多智能化﹐战争中敌对的还是人﹐打杀的还是人。

认为"敌"不是"人"﹐"杀敌"不算"杀人"﹐西方人最爱矫情﹕在阿富汗﹑伊拉克﹐自己死几千﹑不得了﹐杀掉人家几十万﹑不算数﹔朝鲜﹑越南人死 了几百万﹐老美眼睛都不眨﹔而千万﹑上亿的印地安人与黑人﹐被驱逐屠戮﹐被贩卖虐杀﹐"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藁"﹐[4] 谁统计﹖谁心疼﹖

据说﹐富兰克林‧罗斯福描述尼加拉瓜独裁者索摩萨时有句名言﹕"也许他是狗娘养的﹐但他是咱们的狗娘养的。"知此﹐就明白什么叫"同态复仇"了﹕

用我的对称﹑打你的非对称﹐用我的全接触﹑打你的非接触﹐用我不值钱的命换你值钱的命﹐以命抵命﹗不再费劲刺王公﹐就叫妇幼炸平民﹗飞机撞大楼﹑ 路边人肉弹﹐同样不拿杀敌当杀人﹐玩儿的就是这心跳﹔打得新鬼烦冤旧鬼哭﹐此恨汹汹无绝期﹗

不可理喻﹐千古胜负如赌博﹐无论善恶﹐名帅痞子难掂量﹕见利忘义﹑避战毁国﹐图利忘危﹑求荣得辱﹔拿破仑也铩羽奔北﹐本‧拉登却得意高歌﹐谁也别 笑话谁。

大家都承认﹐兵凶战危﹐侵略如火。

道德极差劲﹑兵法最厉害﹕用间﹑暗杀﹐兵之正法﹔劫持﹑收买﹐战时常例。

目的极高尚﹑手段最卑劣﹕核弹﹑化武﹑生物战……坑﹑蒙﹑拐﹑骗﹑谋﹑诈﹑抢﹐军队作战﹐无所不用其极﹐是对生命的大摧残﹐是对文明的大破坏。

兵最老实﹐不骗自己﹐才不厌诈﹐乃以诈立﹗

很多人或许没注意到﹐人类文明史﹐往往由最残酷﹑最惨烈的战争来划定阶段。

国家是强力机器﹐正由暴力铸就﹔历史写满杀戮血祭﹐新文明﹑新文化﹐往往以战争为起始。

寓生于死﹐生死相依。很难解释﹐尽人皆知的残暴"手段"﹑世人都恨的恐怖"继续"﹐怎么会屡屡荣膺历史﹑文明﹑文化中划时代的圣杯﹖[5]

新中国远离战争几十年。坦诚说﹐即使军人﹐对战争血泪也几无感悟﹐对种种荒诞谬论﹐多听之任之。倒是百姓﹐更念之忧之。

令我惊异钦佩的是﹐张木生﹑李零﹑王小强﹑杨松林﹐或许还有未曾谋面的丁力﹐都不是军人。但他们却把战争蕴涵的真谛﹐放在人类发展长河中回述﹐鸿 篇卓著﹐大义凛然。不苛求句句精当﹑字字珠玑﹐端赖于大事无误﹑大理公正。"文采风流今尚存"﹐[6] 实乃真军人也﹗

史上真军人﹐未必曾是兵﹗国内外著名的军队统帅﹑战法兵学大家﹑军事战略大师﹐没当过兵﹑没统过军的﹐比比皆是﹐何尝鲜见﹖最典型的不用追远﹐建 国前后的"五大领袖"﹐除朱德总司令外﹐四位都没当过兵﹗但哪个不是文武双全﹑统兵百万﹑叱咤风云的伟大军人﹖

我们曾迷信一个经典定义﹕迄今一切人类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时下﹐"阶级斗争"不愿再提了﹐说历史是人类斗争史﹐没错﹗古籍连牍﹐青史满 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我琢磨﹐称之为人类对立统一的历史(或斗争团结史)﹐好像该完整全面些﹖

对立统一也罢﹐斗争团结也好﹐其最高级﹑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战争﹗

战争﹐"国之大事"﹐与文明史﹐与文化历史﹐密不可分﹗

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稍有淡漠恍惚﹐都意味着巨大代价﹐"不可不察"﹗[7]

我们不该认真检讨﹑仔细审视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吗﹖

二﹑史问

我们常满怀深情地说﹑唱﹕"祖国啊祖国﹐亲爱的母亲﹗"这可能是最常见的赞美词了﹐但细究追索﹐字义词源上并非没有毛病﹕祖国的"祖"﹐来自男性 崇拜﹐专指男性长辈﹔祖﹑先﹐各指我们的男女来源。严格讲﹐"祖国啊祖国﹐我们亲爱的父亲﹗"才名副其词。

此例﹐绝不碍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却能以小喻大。

中国史观﹐近几十年最大的问题﹐或许莫过于按苏联的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说"的中间一段﹕所谓"奴隶社会少奴隶"(奴隶制度占主体证据不足)﹑ "封建社会不封建"(分封建邑制度不为主)……

中国历史的一大特色﹐是国家"大一统"。

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最早的两次大一统。

西周是典型的"分封建制"大一统﹐没有典型的奴隶制﹐甚至没有类似美国的普遍黑奴制记载。[8] 我们的正统通史却讲﹐社会形态"跨奴隶社会"。[9] 岂不是"奴隶社会少奴隶",或谓"没奴隶"?

西周封建是一次人口大重组﹑大融合﹐有天下共主﹔与欧洲封建的小国寡民无共主不同。中国传统的民族政策是柔远能弥﹐四海一家﹐子夏的"四海之内皆 兄弟"﹐孔子叫"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蛮夷戎狄﹑中原和亲﹐亲戚套亲戚﹐可以连成一大片。

春秋礼崩乐坏﹐僭越滥封﹐乱世割据﹐始变贵族传统﹐平民可凭战功取爵。

秦始皇的大一统和西周封建相反﹐不是靠热乎乎的血缘纽带和亲戚关系﹐而是靠冷冰冰的法律制度和统一标准。

秦始皇﹐收周秦千秋之功﹐罢"封建"﹐创"一统"﹕废井田﹐开阡陌﹐废诸侯﹐设郡县﹐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用庞大的文官队 伍执政﹐秦驰道是高等级的国家公路﹐秦直道是战备高速路﹐如此大功谁也抹不掉﹐引领世界先进。可叹﹐秦始皇也有砸锅崴泥的地儿﹐他搞学术大一统 (焚书)﹐想收拾知识分子的人心(坑儒)﹐被骂翻天﹐很不成功。

汉承秦制﹐骨子里是秦始皇﹐但阳儒阴法﹐拢取涣散的人心。知识分子交孔夫子管﹐尊儒尊孔是虚拟领导﹐代替活不长的真实领导﹐其效甚好﹔兴立祠畴﹐ 老百姓交各种祠堂宗族管﹐拜祖﹑愚民﹐抬死人﹑压活人﹐鬼得很。

"大一统"的帝国。"大"是国土大﹐疆域大。"一统"是制度统一﹐政令统一﹐文化统一。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2200年﹐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王小强曾集中概述了中国古代发达的货币﹑汇兑﹑纸币﹑商品交换和资本经济……是回归重要史实的大手笔﹗他把秦汉以后两千多年的经济制度﹐概括为 "小农经济加市场"﹐认为这绝不同于西方的领主庄园式"自给自足大农经济"﹐并远先进于欧洲的封建。不论怎么评价﹐他的理论创新(或可加杨松林的 网上激辩)﹐都是对中国的文化历史观的一个重大探索﹗

无论按欧洲标准还是中国史论﹐秦汉相当于法国"太阳王"时期的中央集权专制民族国家﹐该属于前资本主义阶段。基辛格也说﹕中国的统一领先欧洲两千 多年。这以后﹐虽然魏晋南北朝复辟了一段﹐但中国社会中的"封建"已趋式微﹐"大一统"始成定基。[10]

原本是封建制度的"礼崩乐坏"﹐然而﹐按"社会形态说"﹐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却叫"成熟的封建社会"﹐岂不成了"封建社会不封建"﹖

原本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罢封建"大一统﹐倒叫成"封建大一统"﹐岂不荒唐﹖

大一统﹐利大于弊﹐有利必有弊。文明痼疾﹐腐朽自大﹐高度的文明带来高度的腐败。"抚我则后﹐虐我则仇"﹐[11] 造反有理﹐以暴易暴﹗

毛泽东好像说过﹐中国的改朝换代﹐要感谢农民起义。而中国的"大一统"﹐则要感谢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没有这些邻居的压力﹐没有应付"五方之 民"的能力﹐就没有中国。

恕我这里又不得不扯上战争和武力﹐包括应对游牧部落"胡未灭"的挑战﹐镇压境内"烧不尽"的野火﹐平息庙堂"吹又生"的廷变﹐侵略﹑劫掠﹑革命﹑ 暴乱﹑反叛﹑起义﹐无休无止;蛮族大入侵﹑农民大起义﹐没完没了﹗

统一中国的力量﹐来自无穷的征战。皆知其所害﹐不知其为利之大。战争造就"大一统"﹗

不战﹐哪来的大一统﹖不武﹐怎会有民族大融合﹑血统大融合﹑文化大融合﹑南北大融合﹖

历史 — 血流成河﹑泪流成河﹐不废江河万古流﹕中华民族的历史﹐仍是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各民族共同创造融合而成。

战﹑武融合﹐还融出中国的"和文化"﹕从"慎战"﹑"不战"﹑"全胜"﹐到以战促和﹑和而不同﹑知和而和……充分反映出战争与和平的辩证规律﹐创 造出只有中国才特有的战争理论﹐举世赞赏。

对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谐"﹑"和睦"﹑"和平"﹐老外总吵吵不理解﹑"不透明"。而对任何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于脑于心﹑实实在在﹐早就融 于血液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之魂﹗

当之无愧﹗战争﹐荣为历史﹑文明﹑文化的里程碑﹗

中国历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西北对东南﹑游牧对农耕的攻伐融合。除了商起于东而灭夏﹑朱元璋北伐撵走蒙元以外﹐都是西北"狼"东北"虎"冲向东﹑ 南﹐逐鹿中原而得天下。小邦周克大邑商﹐秦灭六国﹐是西北征服东南﹔汉之兴自蜀汉﹔隋唐聚起关陇﹔三国两晋﹑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烽火连天下﹔西 夏﹑辽﹑金﹑元﹑朱棣﹐甚至李自成都是或北或西﹐挤压征服东南﹔满清更是北方夷狄﹔连毛泽东统天下也是在延安打下根基﹐刘少奇先期抢占东北后﹐几 乎原样走了大清入关的"龙兴之路"﹐横扫千军。怎么这么巧﹖

原来西﹑北有个以骑马民族为背景的"寒流"﹑"高压槽"﹐总是从西北横扫东南。司马迁说﹕"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 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中国古代特现代化﹐独特地理位置产生独特的大国。国家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汉族是多民族的融合产物。夷夏杂处﹐如大漩涡﹐内外之辨﹐不在种族﹐而 在文化﹐于农于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寅恪说﹕"汉人与胡人之分别"﹐"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即为汉人﹐胡化即为胡人﹐"其血统如何 ﹐在所不论"。[12]

正可谓﹐一统之世﹐民族胡越一家﹔多元一体﹐文化水乳交融。这种融合还在进行中。

中国从没有统一的宗教﹐老百姓只要不造反﹐各信各的教﹐各有各的庙。没有宗教战争﹐对外侵略性肯定比西方小。中国文字一脉单传﹐没有失落的文明﹐ 全世界又是独一无二。

西方的古典对立﹕西方民主﹐东方专制﹐这个说法是偏见。西方历史﹐古代四分五裂﹐近代才有统一民族国家。他们聚少散多﹐我们聚多散少﹔他们的合是 合中有分﹐联是邦联﹐我们的分﹐有"天下共主"﹐有文化道统"一贯制";他们的蛮族南下﹑被蛮化﹐我们的蛮族南下﹑被汉化﹐万里长城永不倒。封建 制下﹐欧洲的领土和人民是领主封君的私产﹔我们自汉以降两千多年﹐"国"与"民"﹑"公器"也﹐"民贵君轻"被奉为圣训圭臬。中国传统和现代趋势 最接近﹐国家一元化﹑宗教多元化﹐比近代美国多民族统一国家还现代化。

全世界的古代社会﹐民主代表原始﹐专制反而代表进步﹐此不可不察也。

西方一向是以他们的"前后"当我们的"前后"﹐这对解释中国历史一窍不通。

西方一直以"小国之心"度"大国之腹"。列强说了百年﹕边疆﹑国界﹑统一的民族国家都是近代概念﹐对历史上的大国﹐只一个法儿﹐大卸八块。台独﹑ 藏独﹑疆独﹑七块﹑八块论﹐一边一国﹐一切都待推倒重来。

前台﹑后台有人家的分工。强盗逻辑﹐才是不折不扣的硬道理﹐靠的是帝国主义的硬实力﹑硬武力﹗

李零反对用"封建专制主义"词组。因为在欧洲﹐"专制"的反面是"封建"﹐俩词儿不能捏一块儿。我托木生转告﹐他的道理咱明白﹐但在中国﹐词义矛 盾不大﹐这个词组还取消不得。否则﹐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慈禧……不叫"封建专制"﹐叫什么﹖你们得先找出个同义词代替。哥儿俩没回音﹐估计 私下跟我抬杠﹕两码事﹐别搁一勺儿烩。

中国的封建社会﹐所谓封建主义﹑封建迷信﹑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建"﹐与西方概念不同﹐与咱老祖宗的"分封建邑"原意﹐也早已风马牛不相及。 常常﹐称其名﹑不逮其意﹐名不副实﹔用其词﹑生发歧异﹐词不达意。— 所以﹐急需换换。

正如今日之"民主"﹐早已没有与"君主"对应的那个原词的原味儿了。西方公认﹕英国﹑日本和泰国这样的君主国﹐是"完全民主国家"﹔而推翻国王的 尼泊尔﹐却算"非民主专制国家"。更怪诞的﹕就连视民主为"专利"的美国﹐对"民主"都没个准确的定义。时髦说﹐叫"广场三原则"﹔[13] 咱们说﹐那叫"为民选主子"﹗— 所以﹐急需澄清。

"封建"﹐如此重要的政治﹑历史概念﹐竟这般扑朔迷离﹑无所适从﹔"民主"﹐如此常用的历史﹑政治词汇﹐都这样离题万里﹐含混不清﹗

我们﹐包括你和我﹐都"反封建"﹑"举民主"﹗总要有个明确一致的坐标﹑共识吧﹖

时下﹐如此这般的虚实之事﹐多矣﹗正是﹐"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14]

我们不该返回理论原点﹑澄清定义﹐重塑﹑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吗﹖

三﹑路问

近年﹐仍常有人从国外搬个什么"主义"新名儿忽悠﹐甚至连理论内容和实际业绩都懒得介绍﹐就捧为完美理想的惟一成功范例﹐并神秘地说﹕从没经过中 国化"变味儿"。

对中国这样人多﹑地大﹑古老﹑事稠的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学习超强大国的终极经验﹐还是套用寡民小国的顶峰实践﹐不变味儿﹐肯定行不通﹗即使是口头 推荐﹐也得先翻成中国话呀﹖

若是想借全球化的"民主"魔力扇哨儿﹐恐怕会画虎类犬﹐弄巧反拙。与其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我们何不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举起土生土长﹑百试不爽 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提出﹑刘少奇实践的新民主主义﹖

人有许多病都治不好﹐更不要说绝症。病笃乱投医﹐西医不灵找中医﹐中医傻眼找巫医﹐病人总是在三者间转磨。

国家走的路﹐我们可没少折腾﹕美国﹑日本﹑苏联制度﹐都是生吞活剥﹑全套照搬﹔南斯拉夫﹑新加坡﹑匈牙利模式﹐当作佛脚灵丹﹑又抱又啃﹔休克疗法 ﹑颜色革命﹑解体易帜﹐炒成乌龟王八大补汤﹐全推介过。木生比喻﹕神农尝百草﹐拿自身试验到上吐下泻的地步﹗

文化史观上也如此﹕传统不灵求现代化﹐资本主义没门儿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撞墙再寻回传统﹐也是转磨。释﹑儒﹑道﹑法﹑阴阳术……甚至医学﹑红学 ﹑养生学都来凑热闹﹐信誓旦旦﹕不仅救中国﹐还能救世界﹗

1840年之后﹐面对资本主义文明﹐中国落后了。蛋糕太大要切着吃﹐西方列强瓜分豆剥﹐小日本大野心﹐要一口鲸吞中国﹐败得最惨。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屡战屡败﹐却屡踣屡起。

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改革自然自觉地顺应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造了世界奇迹。但世人都说中国是经济改革的巨人﹐社会改革的侏儒。

我们与官产学媒﹑主流非主流的共识是﹐反对权贵资本主义﹑解决中国的两极分化和贪污腐败。

分歧是﹐客家想惊险一跃﹐尽管有苏联东欧解体灾难在前﹐仍挡不住要全面实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土家想造反再乱﹐尽管曾自陷崩溃被否定﹐还记不 住阶级专政"不断革命"是条死路﹔我家认为﹐社会与政治改革﹐要用经过实践验证为正确的﹑我们自己的理论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

在突飞猛进而又积累了巨大矛盾的中国﹐我们必须严防造反余孽与民粹主义"愤青"合流的极左大破坏﹔又需警惕狭隘自大民族主义加"暴民"造势的极右 大爆发﹗"文革"之鉴﹐德﹑日法西斯之鉴﹐后人必要鉴之。

历史是过去的真实描述﹐然而绝不可能完全真实。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照着今天﹐又照出明天﹗

在颐和园幽静的后山﹐木生问﹕

从战争年代到建设时期﹐包括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凡是用新民主主义为指导﹐就胜利﹑成功了﹗而没有真正遵循那套理论的﹐或犯错误﹑或走弯路﹐都出了 问题。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说﹖

我只闷头默想﹕在当下的社会中﹐能够涵盖"主流非主流"合成的"最小公倍数"﹐能够弥合"左右理论"求得的"最大公约数"﹐可能非"新民主主义" 莫属了。

他是明知故问﹐我则借题发挥 — 将此问题留给读者们考证思索﹐请大家一块儿来回答。

这不是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回归新起点的又一重大课题﹖

几十年中﹐从"闭关锁国"年代的"小反革命"﹐到"两个凡是"环境中的"解放先驱"﹔不论在改革开放初期挺身陷阵﹐还是作为先知先觉的"自由化" 精英﹐张木生和王小强们﹐凝聚了多少热血志士的共识。

世纪之交﹐他们准确预见了"投机赌博新经济"造成的"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警告了今天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挑战"﹑"新三座大山"和诸多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大对策﹑大战略﹐很多今天被采纳﹐明天也将被验证。

每逢关键﹐他们卷起的思想旋风﹐今人难以企及。

有人说﹐看看眼前﹐除了一双筷子﹐日常所用的一切﹐都已被"西化"了﹐还反什么﹖如果管这叫"西化"﹐所有人都不反对。然而﹐李约瑟说过﹐当今世 界大部分文明﹐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之上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超于其它所有国家。这话远非全球共识﹐却还有人说是"中化"﹐甚至联 系到"威胁论"﹗

当今的社会﹐民主﹑自由﹑开放多了﹐几乎没人"打棍子﹑扣帽子﹑揪辫子"。

多种思潮﹑多极政见﹑多元文化甚嚣尘上﹐反复碰撞﹑磨合杂交﹑融会贯通。

加上阶级界限模糊﹑人际关系繁复﹐差别含混重迭﹐虽有新的矛盾凸显﹑激化﹐倒也并非你死我活。

按说﹐官场﹑民间的容忍度该高些﹐该告别"不争论"的时代了﹗

然而﹐也是今天﹐知识爆炸淹没你﹐影视网络淘汰你﹐权钱食色诱惑你……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还真难﹗坚守中庸﹑左右开弓﹐确实可能两面不认同﹑两 端得罪人﹑两头不落好。能超越左右﹐摈弃主流非主流﹐何其不易﹗

眼前﹐不是没路﹐而是路过多﹕大街小巷﹐曲径天路﹐阡陌纵横﹐眼花缭乱。说得再好﹐走不了﹑行不通﹐瞎掰﹔看着再靓﹐走太慢﹑行路难﹐边儿靠﹗

路﹐是要人行走的。选路﹐历来作大难。惟一的标准就是实践的结果﹐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前书的《说》﹐现书的《读》﹐无论"说"的﹐还是"读"的﹐"返回马克思的原基点"也好﹐"改造文化历史观"也罢﹐我们革命的初衷﹐根本如一﹕为 了和平﹐为人的解放奋斗﹗我们建设的目的﹐始终没变﹕强国富民﹐为了多数人服务﹗

蒋介石说﹕"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

老蒋的话﹐很多都错得吊诡。他这话﹐我爱听﹐但绝不敢说正确。起码要加不少匡定诠释﹑修正说明。

首先﹐不论是否投降﹐共产党犯的错误﹐海了去了﹔经历的失败﹐大了去了﹔垮台被消灭﹐多了去了﹗不败﹑不错﹑不垮﹐何来投降﹖党都散了﹑亡了﹑没 了﹐谁来认栽﹑投降﹖老蒋好像自说自话。

其次﹐共产党不投降﹐不等于说共产党员不投降。事实上﹐党的总书记都有不少背叛﹑变节的。国际国内﹐早年近年﹐不胜枚数。老蒋这话﹐忒诡异 ﹗[15]

第三﹐要说共产党能够不投降﹐就因为有党内民主﹐有大量忠诚的党员善于反思﹕一次﹑再次地纠错﹐回到历史的基点﹔探索完善"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 说"﹐回到正确的原点﹔从失败的地方爬起﹐回到现实的起点﹔改造文化历史观﹐回到我们信仰的初衷。

重新干起﹐百折不挠﹗山高水长﹐嵯峨浩荡﹗

越是困难﹑迷茫﹑挫败﹑失望之时﹐越显出这样一批﹕独立不倚﹐卓而不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 —永不投降的共产党人﹗

为什么读李零﹖李零讲的理儿和事儿透彻﹑先进。

张木生下大力写出﹕《我读李零》。

我使大劲郑重推荐﹕读张木生﹗


[1] 张木生﹕《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 我读李零》﹐(香港)大风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http://www.strongwindpress.com/product /9789881838049.aspx)。
[2] 张木生﹕《超越左右说实话》﹐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年。
[3] 笔者兼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深感中国兵法对战争理解阐述之精辟深奥﹐深知中国古今兵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4](唐)王昌龄﹕《塞下曲》。
[5] 中国近代史的起端就是由罪恶的鸦片战争划定。
[6](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7]《孙子‧始计第一》。
[8] 殷墟商王墓大规模人殉﹑"五奴匹马束丝"的记载﹐远不足论证奴隶制生产方式占主体。农奴制则更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9] 认定中国有奴隶社会的理论﹐多把封建社会分期划在西周﹑春秋﹑秦汉﹑魏晋。故称(西周的社会形态)"跨奴隶社会"。
[10] 许倬云称为"编户齐民的天下国家"。"经过春秋战国的蜕变﹐古代的封建社会转变"﹐"封建制度崩坏后﹐人民不再属于诸侯领主﹐而是进入国家组织"(许倬云 ﹕《历史大脉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32页)。
[11]《尚书‧周书‧秦誓下》。
[12]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4年。
[13] 简言之﹐在中心广场上选举﹑游行﹑言论自由。
[14](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5] 蒋介石曾亲手勾决枪毙了变节的中共总书记向忠发和不少共产党叛徒﹔也饶了没投降的陈独秀﹔还收了已投降的张国焘……
(责编:YeLin)

原文网址:
http://www.21bcr.com/a/shiye/renwusixiang/2010/0907/1561.html


全部跟贴

作者: 新大陆人   "还以为张铁生回来了。" 2011-08-25 12:33:51  [点击:315]
还以为张铁生回来了。

毛远新有张铁生,刘小源有张木生。

作者: 黎星萍   "有的人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2011-08-24 20:38:04  [点击:385]
所谓新民主主义,源于阶级分析的唯物史观。基于这种唯物史观,无产阶级是代表未来的最先进的阶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由代表无 产阶级的共产党领导来发展资本主义。说实话,如果量体裁衣的话,新民主主义的伪装套在现今的共产党身上挺合身。

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没有绝对或抽象的人性,人的属性脱离不了物质生产,而最根本的属性就是阶级性。

首先,这种假设本身靠不住。难道人对生存的要求,表达的要求,思想的要求可以被忽略吗?其实,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忽略这些普遍 的人性,不然为什么他们要剥夺别人的生存权,表达权甚至思想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并利用这一点来整人。

另外,无论共产党的当权者理论上把自己说得如何与众不同,他们毫无例外地都不能摆脱人性的弱点,诸如贪婪,残暴等等。事实上,就算他们把自己称为 新民主主义者或者民主社会主义者,如果他们管理的社会不能保护个人的基本的要求,如果他们的权力不受到制约,那么其后果非常残酷,历史还需要再重 复吗?
最后编辑时间: 2011-08-24 20:53:34

作者: 春秋冬月2   "刘源说历史选择了共产党,如果人民说历史消灭了刘少奇" 2011-08-24 20:22:46  [点击:352]
让刘源说说那个离真理近些?

作者: 老灯   "刘源张木生等在煽动一股新民主义思潮,但估计掀不起大浪" 2011-08-24 20:07:23  [点击:353]
刘源参与鼓吹,是匪酋刘少奇当年力主新民主义,有为老子张目的考量。

作者: 余大郎   "一般而言,基因的力量胜过后天环境的改变。" 2011-08-24 18:49:38  [点击:384]
否则,加拿大帝王蝴笛咋能不远千里飞去墨西哥的小树林,而鲑鱼也不会万里倒溯廻流到淡水给棕熊当免费午餐。
皖北四清见过多少放养家豚变野猪的故事:鼻子硬獠牙长,一口就把仙姑马道婆二诸葛们惴惴伸过去木棒咬两半!

家猪变疣猪,其实也不是坏事;但丧家犬成野狗后恢复狼性则有点难,虽然再无猫的媚态,却还是势利的。
。。。。。。。。。

贝所转,是半瓶醋老帮菜,像俄尼滴口暴样,激动得要命又抓不住作文中心,终于夹七夹八东拉西扯,不忍卒读。
新民主主义,列宁新经济2.0版也,今日能否转型成社民义3.0版?这是人欲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幻想。
况且,与恩格斯的原生基因是不同滴,以为在新的条件下会演进,就像指望马陆在侏罗纪变恐龙一样。
你看,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在胚胎都像鱼---
人胚胎后来才两眼靠拢长出鼻子,但嘴唇合拢稍有差,即出兔嘴。
那节肢动物可不是酱紫哟,早就分道扬镖咯---环境变不了这么多。

但社民酋爱此,或觉得为哄乌鸦唱歌简便,那就只好一试了---其实根本没偶们的事。
唉。
最后编辑时间: 2011-08-24 19:18:52

作者: 余大郎   "顺便噱一句:哲学家老孙头称基本与特色不能匹配是语文又出毛病。" 2011-08-24 19:52:35  [点击:370]
譬如,假设某物事有不同它事物的13点"特色"。
其中"基本"的(即主要的、纲领性的或占母概念地位的),只有三股"特色"。
则谑"三姑基本特色",可通。
最后编辑时间: 2011-08-24 19:53:48

作者: 孙丰是也   "胡五还真来劲了" 2011-08-25 10:50:21  [点击:320]
挑战

作者: 余大郎   "面对一词多义,要用排除法,否则就表轻易下结论。" 2011-08-25 14:08:06  [点击:326]
再,你选的那主题,也不值得大讲哲理来论证,有点大炮打蚊子嘛---
要听阿徐的劝啦。

作者: 古迷   "大郎的"基本特色"还是清楚滴,现代语文还不错" 2011-08-25 14:15:29  [点击:321]
虽然古汉语小学不行,因此半本半白不清白。
最后编辑时间: 2011-08-25 14:18:31

作者: 余大郎   "古迷半公正,乘机报私仇。半白不清白?气煞老孙头!" 2011-08-25 15:19:13  [点击:319]
我的,小学生滴。
尼滴,大律师的。

从来约定在俗成,
半古半白有真经。
不闻文化原生态?
复古迷今是木生。

作者: 归去来兮   "马克思撒旦信徒草虾以栽赃陷害法轮功替马克思共产邪党掩饰罪行" 2011-08-25 04:33:06  [点击:321]
中国近六十年来的无数灾难是马克思及其共产邪党带来的,草虾编造成什么1000年的帝王制度所带来,是作为马克思撒旦信徒的草虾有意在开脱马克思 及共产邪党的罪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历史上,许多国家有过帝王制度,如南韩,日本。但目前这些国家的百姓并不象目前的中国百姓遭到迫害。原因在于马克思邪恶主 义通过苏联进入了中国,目前共产邪党仍在中国祸害百姓。

对于李老师在讲述法理时提到历史上各朝代的更替等,草虾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造假歪曲成要当皇帝,这是作为马克思共产邪徒中共帮凶在当众造假作 恶。

草虾自己承认是马克思撒旦信徒,现在草虾在开脱中共邪党的罪恶时又伪造说他自己是信佛的。

草虾如此满嘴谎言,正象铁道部的前发言人,也难以蒙得了任何人,只会加快陷害自己。

作者: 唐夫   "全文只可总结为:" 2011-08-24 18:30:49  [点击:398]
语言下作,品质卑劣,心态诡异,基因病毒。

唉!岂不闻:

生儿当如刘太子,落得世人笑千秋。

作者: 草蝦   "劉源怎麼与李洪志如出一轍?" 2011-08-24 16:55:37  [点击:381]
都鼓吹支那皇帝好,莫非都想當皇帝?

作者: 春秋冬月2   "草虾莫要丧心病狂,批刘源就批刘源,不要东拉西扯,要遭报应的" 2011-08-24 20:24:54  [点击:341]
至于您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作者: 草蝦   "哪是我拉扯的?是他倆喪心病狂的湊一塊兒。" 2011-08-25 03:16:26  [点击:347]
我就覺得奇怪,所有的支那悲劇都是皇上制度的結果,毛澤東江澤民難道不是支那傳統的皇上麼?為何劉源李洪志都是支那皇上的受害者,都還要鼓吹支那 皇上?

反正我信我的佛,你信你的洪志法師。你們說洪志法師是創造宇宙的主佛,是皇帝,你們儘管信吧。我沒讓你們不信呀。

但我很嚴肅的說,洪志法師夢想當支囯皇上,你們還都迷信盲從熱烈擁護,也都是要遭報應的。

作者: 凌锋   "还是义和团的老一套。" 2011-08-24 16:22:49  [点击:352]
狗改不了吃屎。

文革对他们的教训还不够,现在要反过来整人了。

作者: 老蝎   ""狼"不是好,是狠" 2011-08-24 16:46:46  [点击:350]
也只有这样的狠主,才能在中共党内斗争中胜出。我觉得习不象是很在乎那个头把交椅的人,薄则在乎得要命。如果争起来,一定是更想要的那个人会得 到。薄要争那个位子就要破坏江湖传下来的规矩,来自体制的阻力会相当大。他要么就不争,要争就会拉一帮小兄弟助拳。刘源一定是他要争取的。

所跟帖: 老蝎 :  习近平是豚,刘源是犬,薄熙来是狼;其余皆鸡鸭   2011-08-24 16:17:15 
作者: 古迷   "太小看了小习,高抬了小薄" 2011-08-24 16:28:30  [点击:378]
这代人里,最有思想的大约是刘亚洲,当然"女婿党"是没有太大前途的,或许18大能当个中委。

作者: 老蝎   "小习不是坏人,但也看不出有什么能力" 2011-08-24 16:50:09  [点击:350]
中共的领导核心一代不如一代。小习给我的感觉很平庸。

作者: 欧阳发   "我和你相反。我宁要恶魔不要平庸。闹革命,从"平庸"手里得天下" 2011-08-24 17:04:21  [点击:349]
我和你相反。我宁要恶魔不要平庸。闹革命,从"平庸"手里得天下,得天下太容易,天下一定不稳(就像袁世凯从孤儿寡母手中得天下,天下一定不稳一 样);只有从"恶魔"手里,千难万难中,凭真本事得天下,天下才能稳当。毛泽东就是!

所以,老王说"毛泽东那么容易学得?"就是这个意思。邓反毛,但他与共产党百分之99.99的高干都问心承认,没有毛,共产党根本不可能得天下。

当然,口头革命的,一门心思投机的,则最希望革命的对象"平庸"。
最后编辑时间: 2011-08-24 17:05:24

作者: 古迷   "从平庸手里得天下只是搞专制不行,搞民主就容易得多" 2011-08-24 17:27:07  [点击:349]
这也是苏东改革的经验。共产党垮台时的领导人越平庸,民主过渡就越平稳,因为夺天下不靠哪个人的能耐,就只好大家民主了。阁下的举例恰好都是要搞 专制独裁的人,那当然是如此了。

作者: 欧阳发   "呵呵。你这里倒还有点道理。但正"因为夺天下不靠哪个人的能耐," 2011-08-24 17:57:48  [点击:343]
呵呵。你这里倒还有点道理。但正"因为夺天下不靠哪个人的能耐,就只好大家民主了",这只能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暂时力量平衡。一旦国家形势生变(一 定的!),平衡打破,强人就必要出现。普京便是。

当然,社会还是会进了一步。老王常强调的"革命不能生成民主,但能推进社会一步",意义就在这里。

所以真不错,"一门心思投机的,则最希望革命的对象"平庸"。"

作者: 古迷   "领导人平庸其实是民主的通例,与是否想投机无关" 2011-08-24 18:10:07  [点击:339]
如果专制时就出现平庸领导人,其实也就是不得不"精英民主"的时候,很有利于继续扩大民主。普金虽然是强人,但至多也只能倒退为半民主,还不敢打 破总统只能连任一次的宪法规定。

作者: 古迷   "难怪老王、老刘等很多人还怀念文革" 2011-08-24 15:39:23  [点击:366]
肯定有很多人后悔怎么没有在文革中把刘源这类崽子像邓朴方那样整残,当然也对他爹被整死感到大快人心。

作者: 古迷   "阁下不是很在乎"人民文革"发明权吗?" 2011-08-24 16:30:48  [点击:324]
前不久还提当年勇比老毛呢!

作者: 欧阳发   "这就是"怀念文革"吗?老王还提出了"革命按劳分配"说呢!那又" 2011-08-24 16:38:28  [点击:329]
这就是"怀念文革"吗?老王还提出了"革命按劳分配"说呢!那又是"怀念"什么?

作者: 欧阳发   "又玩"离题"把戏了。"哑口无言"之前,给你看一段李一哲关于" 2011-08-24 17:35:05  [点击:321]
又玩"离题"把戏了。"哑口无言"之前,给你看一段李一哲关于文革是不是"最讲"按劳分配""的论述:

========

李一哲关于文革是不是"最讲"按劳分 配""的论述 《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正文

6、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一九六八年夏季以后,由于人民政治上的民主权利的被压制,特别是林彪体系的
组织路线,他们任人唯亲和对逆已势力采取惩罚主义的人事调动,搞大换班。使
得"各尽所能"、"任人唯贤"的原则受到了破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
了摧残。

我们在看到特权膨胀的同时,同样清楚看到了工农劳动群众在所谓"公产主义"
的口号下,他们的许多合理的经济利益遭到了剥夺。工人多年来没有提高工资了,
而且还取消了曾作为他们工资一部分的合理奖金,而农民群众,在无偿的"忠"
字粮,高征购以及"割私有制尾巴"的运动中,遭到了更大的损害,这个林彪的
极"左"路线所带来的危害性,现在越来越充分地显现出来了。

列宁不是欢呼"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为"伟大的创举"么?中国的劳
动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
不是也涌现了无数富于牺牲精神,大公无私的革命英雄么?这正是极为宝贵的人
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但是能不能由此而绝对化,认为精神可以代替一切了,可
以代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的原则了?显然这是极其
荒谬的。它必然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它也已经遭到了惩罚。

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反对了高工资、高奖金、高报酬。但是,我们应当绝对地
否定奖金的作用吗?一个比较积极,认真负责,超额完成任务,或者有所发明创
造的工人,为什么不可以比他的同级工多得些适当的奖励?一个业余从事写作或
者对某一专业有所发现、有新发明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以
得到适当的物质鼓励呢?空头政治的原则是奖懒罚勤的原则,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下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
的原则;而且认真实行这个原则,也是对特权的最有效的限制措施呢?

四届人大应当用法制明白规定实施"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作者: 古迷   "阁下才是"偷换命题"" 2011-08-24 17:47:58  [点击:325]
阁下现在讲的"革命按劳分配"和李一哲文章的马列概念有丝毫关系吗?

作者: 贝苏尼   "俺孤陋寡闻,别处没见过这么长的序," 2011-08-24 15:29:59  [点击:370]
作者自己写到这么长也不叫preface,是introduction了。而且向各位坦白交代,努力过几次都没看完。

现在看这意思,张木生的书是太子党施政纲领,刘源的序更是。习近平明年就正式登基了,好像有必要硬着头皮看完,有助于预测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走 向。

是为转贴者言。

作者: 老蝎   "同感。前面20%是给张书写序,后面80%是他自己的政治宣言" 2011-08-24 15:57:36  [点击:353]
我的感觉:薄熙来、刘源、习近平三人的互动将是中共18大之后的主戏,李克强他们都是配角。薄、刘未必马上能进常委。他俩不进常委不会甘心,进了 常委也不会安分。总之是有好戏看了。

作者: 春秋冬月2   "楼下古迷说的好,文革中怎么没打死这个刘源?要是他和他爹" 2011-08-24 20:07:30  [点击:328]
一块走了,说不定和毛大公子相似。

都走了,社会就清静了。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真是笑话。历史选择了去掉刘少奇,刘源同意吗?


作者: 古迷   "刘源绝对没戏,已经60了还只是中央委员" 2011-08-24 16:18:49  [点击:353]
18大能进入政治局就算不错了,19大就该退休了。
最后编辑时间: 2011-08-24 16:20:26

作者: 老蝎   "靠别人安排当然没戏,但戏是可以抢的" 2011-08-24 16:34:39  [点击:365]
如果那么老实,那还是太子党吗?我想中共高层在江湖时代的那种按步就班、波澜不惊的平顺人事更迭程序将在18大以后逐渐瓦解。薄熙来和刘源将带头 出位抢班,造成中共高层的动荡性逐渐增高。而高层的不稳定往往是点燃大规模社会运动的导火索。

其实最有紧迫感的是薄熙来,他49年出生,到2017年的19大就68岁了。按七上八下的规矩是要下的。刘源51年出生,19大也可以不退。

作者: 古迷   "刘源只是总后政委,18大抢常委绝对没戏" 2011-08-24 17:12:55  [点击:430]
军人能有一个进常委就算是特例了,他无论如何抢都绝对没戏。

现在军人只有两个军委副主席是政治局委员,即使增加一个,也肯定是国防部长或总参谋长,总后政委再进一步也至多是总政主任,根本不大可能抢到前四 名。而现在军委委员不会在18大退休的至少还有四人,刘源比较可能的只是接很可能退休的总后部长而当个军委委员,要想与现任总政副主任和其它总 部、军兵种、各大军区政委争总政主任都很难。18大当不上政治局委员兼军委副主席,19大即使开放一个军队名额进常委,他无论如何争也是没戏的。
最后编辑时间: 2011-08-24 17:45:32

作者: 古迷   "查了一下先例,前任总后政委平均都干了五年" 2011-08-24 18:02:09  [点击:355]
几乎个个由此到65岁退役;而总政主任没有一个来自总后,多半是副主任接任。刘源去年底才接任,按惯例也该干5年到退役,即使能争得话,在军内最 多就是破例当总政主任,或退役后去政协当副主席了。


http://forum.kaiyuan.d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6201

101223 官方人士证实刘源职务变动 否认是为习近平铺路

作者: News    时间: 23.12.2010 18:15     标题: 官方人士证实刘源职务变动 否认是为习近平铺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刘源即将转任解放军四总部之一的总后勤部政委。并且更有解读称,这次 调动是为刘源在十八大时进入中央军委,成为习近平的军中班底铺路,未来仕途看好。据接近中共高层的知情人士表示,刘源职位调动一事属实,上周 五(12月17日)中共军委会议上对刘源任职总后勤部政委已形成决议,不过这是因为他的履历足够担任此职,所谓事关习近平及为十八大铺路之说 纯属过度猜测。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的地位蹿升,海内外媒体和民众对中国"太子党"的动向再度格外关注。而他们中早入官场的一些人,在政治上已日臻成熟, 其中亦有人已经踏入高层,比如习近平、薄熙来等。今年,与"太子党"活跃在政坛的同时,一股以红二代为代表,掀起的红色浪潮也席卷了中国。从 唱红歌,到中共干部重走长征路,从红色旅游,到主流媒体纷纷表态赞"红",中共似乎在有意通过一些形式的引导,将回归红色意识形态注入到如今 这个经济主导、缺乏信仰的中国社会。

  解密刘源调职

  刘源现年59岁,任职的军事科学院属军方智囊机构,并无实权,而他即将履新的总后勤部则是中国海陆空三军后方勤务和保障的最高统率机关, 刘源转任总后政委,虽属平级调动,但新职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媒体报道称,现任国家副主席储君习近平与刘源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两人交情甚笃, 习近平也曾在《自述》中称自己和刘源"我俩不谋而合"。刘源此次调职被认为是习近平的军中班底开始建构,因此未来仕途颇被看好。

  但有接近中共高层的人士表示,上述言论实属是对太子党、对刘源的过度解读。从刘源本身来说,他为人积极向上,行事扎实,是刘家后人中唯一 从政的人,经历颇具传奇性。刘源青年时代因父亲刘少奇被整肃而当过农民、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被当局以"超龄"为由拒诸门外,他致函 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才获准入读。大学毕业后他再度下乡,在河南出任一条农村公社的"第17把手"。36岁那年,在非官方候选人的情况下, 被人大代表联名推举为副省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这在当时内地还是首例。

  可能是青年刘源锋芒耀眼,反衬了他后期仕途略有暗淡。据上述人士透露,关于刘源的从政经历,还有过一段隐史。早些年时,中共元老彭真之子 曾带刘源找过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刘主动请缨想去西藏发展锻炼,江泽民把此事交给了胡锦涛办理。胡锦涛曾以治藏起家,博得上位机会,因此 他并不太愿意给刘源去西藏任职,因此就找到了刘源的母亲、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问王光美让刘源去西藏是否合适。王明白了胡询问她的隐意,因此 对刘源的决定产生了顾虑。最后胡锦涛告诉江泽民,称王光美不想让儿子去西藏,导致此事就此作罢。

  也有传言说,刘源的政治仕途其实早就被切断。1980年他参与北京高校民选人大代表活动时,在竞选答辩中提出"肯定多党制与社会主义并不 矛盾,而且有好处",并且高呼"中国要民主!一定要实现民主!我愿意打冲锋,向封建残余势力和一切恶弊宣战!与特权决裂!" 自称"有从政愿望与从政基础"。不料到1992年,刘源突然弃官从戎,尽管一路从武警做到正规军,从少将做到中将,去年更晋升上将,但是与他同时从基层爬 起的多位太子党都已官居要职,刘源这颗曾被看好的"政坛新星"的仕途实在是不算如意。

  尽管如此,从刘源的从政经历依然可以看出刘源本身对政治的积极和热情。据高层人士透露,刘源身为"太子党",一心想做出番成绩,不愿给父 辈抹黑。此番职位的调动,确是年纪和阅历使得他够资格担当要职。

  至于对刘源和习近平关系的猜测,上述接近中共高层的人士表示,习近平与刘源只是普通关系,并非传言中说的那样密切,而且虽然刘源口碑很 好,但才华有限,很难成为习近平在军中的重要幕僚。刘源自身的仕途,也极有可能已经走到了顶,难以再有更高的提升。

  太子党与红色思潮

  其实刘源本人此前在社会上并未有如此高的关注度,有分析人士认为,只因习近平储君地位确定,加剧了民间对"太子党"的关注,刘源的此番任 职直接导致了太子党议题的发酵。而且除了低调的刘源受到关注之外,更有一些红二代由于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红色浪潮,也吸引了民众的眼球。

  日前,以中共建国先驱后代的为成员"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在北京举办了唱红歌的首演,并且在会场背后的红色布景上方,一个带五星、锦旗的 环形徽章内写着"代代红"三字。

  有趣的是,开国元勋后台合唱团并非一枝独秀,早在去年5月,重庆市委书记、同为"太子党"身份的薄熙来掀起"唱读讲传"活动时,一支名为 "将军后代合唱团"的团队就高调登场,如今已经在全国巡演。据称,"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虽然名称曰元勋后代,不过这个组织的民间色彩十分清 晰,成员背景也较广泛,成员除了党政军高干后代、也有爱国民主人士、革命年代文艺界老前辈的子女,以及专业特长的人才。而"将军后代合唱团" 的成员只限1955年受衔的将军子女,其他的红二代没法参加。

  在"太子党"力挺、红二代"抱团"宣传的情况下,"红"成为今年中国舆论一笔浓重的色彩。对此,合唱团负责人称,他们要将自己相信的精神 承传给下一代,确保父辈打造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他们的解读给了"红色"一个精神上的定义,应该是折射了中国建国初期,第一代革命者和民 众所信仰的意识形态,以及他们所秉承的在当时社会凝结成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导了当时社会人们的言行举动,并且与现在社会类资本主义价 值观的衡量标准明显不同。

  官方冀意识形态回归

  事实上,红二代们并非在唱独角戏,红色思潮在社会上也颇受认可。比如红色旅游在过去一直是官方的例行"政治任务",但在近年来,去"革命 老区走走""看看新中国的成立历史"也成为民间的一股热潮。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民众对这种回归和怀念并不反感或甚至积极回应。而当社会上 的群体行为发生一致性的时候,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风向。有观察人士解读,目前中国大陆所流行的这股"红潮"并非是要求人们回到"文革"时的 "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时代,而更强调的是一种当年价值观、道德观的回归。因此,民众并不反感。长期下去,中共对未来社会重塑信仰很可能会造就 一个"新的红色时代"。

  那么在红色思潮以席卷之势扑面而来的时候,中国是不是真的要"回归"呢?有人认为,所谓"回归",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初级层面是红色价值 观的回归,包括朴素的人际关系、艰难时期的英雄主义以及上下一致的团结精神等。第二个层面就是重新让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的主导,这也是当时指导 人们行为认识的时代氛围。其中第二个层面无疑更为重要。

  从历史阶段来看,中国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定位和选择价值标准的时期。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将发展经济成为最重要的历史任务,这为中国 跻身世界大国、享有现在的国际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物质至上的类资本主义理念也同时成为中国社会的新价值标准,这引发了中国对姓"资"还是 姓"社"的讨论,也引发了后期的"拜金潮"等现象,甚至整个中国的文化也开始缺乏灵魂和主旨,"三俗"横行。

  接近中共高层的人士表示,中共未来的执政脉络可能会由经济建设向上层建筑转移,也就是习近平在十八大后的重点可能会放在意识形态和国家信 仰重塑方面。并且事实上,中共已经开始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进行探索和试错,从对舆论的引导到控制的力度,无不经过精心策划。

  而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来讲,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精神信仰上的缺失,也不认同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如何找回信仰以及 选择什么样的信仰成为一个普遍的命题。

  在信仰选择方面,由于中国自古就对宗教缺乏虔诚,建国后一段时间更是把宗教作为封建余孽来清洗,虽然现在中国提倡宗教自由,但是在现有的 政治体制下,宗教信仰已经不可能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寄托。同时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潮也很难在中国掀起波澜,而且中共基 于政权巩固的考虑,显然也不愿让西方的思潮给中国做洗礼。

  而中国至今建国尚61年,建国初期的"红色思潮"在很多人印象里仍记忆深刻,这种"红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从一穷二白中脱困而出的 团结奋斗史,代表了民众人人平等的朴素人际关系。很多人在这种回忆中怀念老的传统,认为当时虽然物质贫瘠,但精神富有,恰好弥补了现在物质充 裕但精神空虚的现状。于是,追寻"红色"成了中国民众和政府的不二选择。薄熙来在重庆引领的"唱读讲传"活动就有可能是为了迎合高层意图而进 行的尝试,通过使用西方文艺复兴的手法和中国传统红色思想相结合的办法,终于掀起了一股潮流。

  目前来看,这股潮流获得了中共高层和部分民众的认可,因此才有了红二代陆续上场举旗。尽管社会中也有民众未上前附和,但是直接反对的人也 很少。而当"红色"的意识形态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时,中国就有可能会回到由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而非现在资本为上。也唯有这样,"红色思 潮"才能获得更多人更广泛的接受。

  当然,红色思想的回潮可能也是中共在构建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尝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些老传统和行为准则是否适用还尚未可知,而且重 塑国家信仰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欧洲的文艺复兴尚经过了三个世纪才盛行起来,"红色思潮"如何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而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意识形 态,还需看最高执政者如何引导和推动。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815433&r=0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98772%200&v=0

110715 RFI:刘源任军队要职揭太子党再活跃序幕

信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编辑:2011-07-15|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中国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刘源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有望2012年十八大晋身中央军委会。与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出身相似的刘源出任新 职,引起中国对"红二代"统领解放军的热议。

刘源转任总后勤部政委的消息月来频传,有消息指其职务调动在上月中旬已经通过。日前,《解放军报》一篇文章以"总后勤部政委刘源等有关领导出 席会议"确认其调职,国防部网站"军委总部领导"栏内最新数据显示刘源已成为总后勤部政委。

刘源之父为在文革中被批斗后遇难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曾因父亲关系被打为"黑五类",境况坎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获已故领导人邓小平介入 才得以平反,2002年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2005年任解放军智囊机构的军事科学院政委,2009年由军委主席胡锦涛授予上将军衔。

总后勤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装备部等四总之一,掌握全军的后勤供应,总后勤部部长是理所当然的中央军委委员。现时的总后 部长廖锡龙现年68岁,十八大时已届退休年龄,相信要退居二线,届时,被副主席习近平指为"与我不谋而合走跟工农结合的道路"的刘源,将会顺 理成章从总后政委转为总后勤部部长,进入军委决策圈。

除刘源外,不少"太子党"已身居解放军要津,包括前军委副主席张震的儿子张海洋担任二炮政委、解放军政治学院原教育长马载尧之子马晓天出任副 总参谋长、开国上将张宗逊的儿子张又侠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刘亚洲担任国防大学政委等,至于中将、少将则更多,而现时 军委会内多名成员下届将面临大换班,包括郭伯雄、徐才厚、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吴胜利、靖志远等军头都因年龄而要退下,届时自然要补充新 血,"太子党"掌权可说顺理成章,加上出身"太子党"的习近平已笃定为胡锦涛接班人,预料太子党日后在军中的发展有可能成一枝独秀之势。

事实上,随着习近平的地位确定,中国"太子党"再度活跃起来,一股以红二代为代表的红色浪潮席卷中国。从唱红歌到干部重走长征路,从红色旅游 到主流媒体赞"红",民众反弹不大,有评论指,中国似乎有意将回归红色意识形态注入现今经济主导、缺乏信仰的中国社会,重新让意识形态成为社 会的主导。此前,有消息人士称,习近平在十八大后,其执政脉络可能会由经济建设向上层建筑转移,即较多放在意识形态和国家信仰重塑方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