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艺术,科学和工程
发信站: 本站 (Tue Jan 4 20:24:48 2000)
信人: lihlii (立里), 信区: Design
发信站: 心网·InterHeart (Thu Dec 30 08:28:17 1999), 转信
收录于: http://cag.seu.edu.cn/cgi-bin/bbscon?Design/M.946513697.A
标 题: 艺术,科学和工程
****************************************************
主题: 艺术,科学和工程
一些幼稚的观点,给你有空看着玩。忙的话,不用回信。:)
Date: Mon, 6 Dec 1999 12:47:53 +0800
Subject: random thoughts
[...]
The following are some rather naive thoughts of mine. I forward them to you
in case you might think them interesting and helpful.
I think maybe there should be one research topic in Architecture as "建筑
分析美学" and "建筑综合美学" (Are they already there?) which might bring
Architecture from art domain in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main, just like
"软件工程学", which brought computer software programming from a job of
art into a job of engineering. :) I think this approach can also be
applied to all other applied arts, such as industrial art design an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design.
-------------------------------
Date: Tue, 16 Nov 1999 15:58:39 +0800
[...] 我觉得中国古建筑里面, 园林
小品算是文化遗产, 典型的中国审美情趣. 至少在现代建筑的局部装饰, 室内空间
分割安排上, 可以借鉴的. 关键看怎么用了. Wright 的建筑, 东方味十足的很多,
他从日本建筑里学了不少东西. 我觉得, 中国传统美术中, 无论书法, 篆刻, 绘画,
建筑, 园林, 在空间的组合安排上, 比西方是富有内含的. 这是优势. 缺点是过于
符号化, 规范化, 同时还有原始文化的遗迹. :)
看到 Wright 的那些作品, 我脑中首先想到的是, 人们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
真是精辟之至. 音乐的表现在于旋律和节拍, 是时间序列的安排; 而建筑中, 砖瓦
廊柱, 窗格门框, 都有一定的重复性, 也就是空间的节拍. 而在这空间的漫游中,
从不同的角度, 给人连贯或突变的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就是建筑在空间的旋律了.
所以好的建筑设计, 宏观上看, 给人节奏感; 微观上看, 给人旋律感. 人对乐曲,
图画, 建筑的审美感受其实都源于同一心理反应, 即同步和错拍. 节奏的重复在
音乐中给人整齐庄严的感觉(比如军乐的节拍非常固定), 而为了表现庄严气派的
建筑, 必然要突出明显的空间上的周期性重复的节拍. 节拍的变化带给音乐活泼
奔放的感觉, 而为了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 建筑必然动用多变的空间节拍. 建筑
的旋律体现在空间(色彩)的过渡设计上, 或者平缓, 或者突变, 无不和音乐中有
类似的心理效果. 所以从建筑的艺术性上来说, 它和音乐从心理上是相通的. 而
让人过目难忘的建筑就是一曲让人百听不倦的音乐. 无论是在环境布局, 整体造
型还是局部装饰上, 都是节拍的重复和变奏, 旋律的缓急高低的交错运用罢了.
看来看去, 表现的手法都不出这样的"同步和错拍"的心理手段的范畴. 同步使人
的感官和神经进入催眠状态, 抑制状态; 而错拍的变化给它一个刺激, 改变它
原来的抑制状态, 进入兴奋状态. 音乐, 绘画, 建筑的审美, 其心理模型, 大体
如此. :) 所以, 表现者的技巧就是, 如何独创地, 但是协调地安排这同步和错
拍的位置和强度, 完成预定的心理抑制(如客房, 休息室)或兴奋(如办公楼,
展览区)的感官刺激效果. 如果研究一下音乐和绘画在安排时间空间序列上的理论,
必然对建筑也大多适用. :) 所以也许可以根据音乐中各种调式, 各种节拍, 各
种民族音乐旋律元素的研究, 一一映射到建筑元素中, 构造最贴切的民族风格的
建筑艺术. :) 比如, 就颜色来说, 红色体现唢呐的音色感官效果, 而草绿体现
曲笛的音色效果, 墨色体现萧的音色效果.
为什么有"通感", 其心理学根源, 就是在于此.
每种民族风格的建筑, 都明显有自己的节拍和旋律. :) 所以我认为建筑的民族
特色, 或者民族特色的建筑的精神, 不能从具形的表象去找, 要从空间的节拍和
旋律中去找寻.
Date: Wed, 17 Nov 1999 14:34:07 +0800
> 关于建筑
> 我不是反感外行的讨论
> 因为建筑是为人的
> 我反感的是没有输入只有输出的思考
> 不看相关的书籍
> 只凭自己的想法通感
> 这在科学领域是走不通的
> 在建筑领域也是如此
hm. 不过 j, 也许你当我上次突发的奇想是荒唐的. 确实只是我自己观察得到的
一个想法, 但是它之所以产生, 和我许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有关. 既然建筑学是兼有
艺术和工程的特征, 而且是和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 那么它就不能不研究人类的审美
心理的本质. 我发现从人类感官到心理感受形象的建立, 确实是有普遍的心理模型
的. 其实, 恋爱, 对一个人的好恶, 也符合这个模型呢. :) 比如一幅抽象的艺术
作品, 没有明显的具象, 但是人能够感受到它风格上的特征. 这个特征是从何得出
的? 人对它这个客体的感知, 欣赏, 形象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就是人脑这个神经网络
对其中的形态, 颜色, 质感上的同步和错拍的综合响应过程. 这类似于信号分析和
处理中的谱分析. 人对具象的感知, 就如同我们观察到的信号的波形. 对于高度复杂
的信号, 从波形上也许得不出它的特征, 但是如果把它变换到谱域, 看它的频谱, 就
往往能把握它的特征.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基于信号的各种谱分析算法. 这也许就是
为什么初级的艺术反映现实世界只做到"形似", 而高级的艺术能做到"神似"的原因.
所谓的"神似"就不是具象的模拟, 而是从同步和错拍上给人的感官以类似的刺激,
使神经系统得到类似的响应罢了.
所以我在考虑你们讨论的建筑的民族精神, 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的时候, 就想到,
现在建筑师们在民族特色的建筑领域没有突破和创新, 往往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把握
传统建筑中的民族特色的本质, 民族特有的谱特征, 那些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同步
和错拍的特征系. 他们只止于把握民族建筑中的表象的东西, 简单的剪贴拼凑而已.
他们太拘泥了. 民族特色的建筑应该给人民族特色的同步和错拍的感受, 而不是
简单的"形似". 砖瓦木石, 雕梁画栋, 檐廊椽柱等等, 可以组合成民族特色的建筑,
但是混凝土, 铝合金, 玻璃钢铁, 也能组合成民族特色的建筑. :) 如果只会用
现代的材料模拟传统的建筑的具象的元素, 从而创造现代的民族特色的建筑, 那
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太低级幼稚罢了. :)
我想, 有的时候, 外行的奇思怪想经过内行的发掘整理可以启发新的思路. :) 科学
史上有许多例子. 好多重大的发明是外行完成的, 就是由于他们没有知识背景的局
囿.
当然, 真正实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都是需要有深入的专门知识学习和积累做基础
的. 这我同意.
所以呢, 我说这些想法, 不是一时兴起, 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的. 但是他们不
一定就正确. 只是希望提供你们"内行"作为参考的材料而已. 如果我自己要从事
建筑设计的话, 当然是需要从基本功开始练的. :) 内行的缺陷是, 容易局限在经典
的思维套路中, 而且缺乏交叉学科知识的启发.
我又想到关于学院派和实用派的问题. 我主张理论研究应该学院化, 形式化. 而工
程应用应该实用化, 简单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 我学了许多计算机语言后最大的
感受: 真正为我们大家接受的, 使用的都是实用主义的产物. 它们并不完美, 但是
它们统治着这个世界. 而学院主义的产物, 理论严谨而完美, 可是有完美的缺陷--
因为本来没有东西能真正完美. 学院哲学的产物往往开创一代潮流, 引发一次革命.
但是它绝不会统治这个潮流. :)
比如: 我们实用的 Fortran, Cobol, Lisp, C 等, 都是实用主义的
产物, 都有凌乱, 折中, 抄袭的痕迹. 但是它们非常好用. :)) 而我学 Algol,
Pascal, Prolog, Ada 等学院派设计的语言时, 都惊叹于它们结构和理论上的严谨,
优美. 可悲的是, 正是它们的追求完美, 导致了它们只能局限在象牙塔中的命运.
美国人的哲学是实用主义的, 欧洲人的哲学是学院主义的. 以上那些实用主义的
语言都是美国人设计的, 而后面的学院派的语言都是欧洲人设计的. :)) 这样明显的
对比太令人惊讶了.
我想, 这个思想对建筑学理论和工程也应该同样是有启发的.
> 已经有不少guy问我建筑如何入门
> 我不知道
> 我只知道不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技术和建造的过程
> 只凭在大街上远远观望
> 那永远是隔岸观火
> [...]
确实, 专家对生手最好的帮助, 是提供他认为的最好的参考资料, 以及他自己的,
书上没有的观点和经验. 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自己独立才能获得.
From: Z
Date: Tue, 7 Dec 1999 11:39:08 +0800
hi, lihlii:
[...]
也看了你和 j 的那一段关于通感的议论。
其实我觉得建筑的问题是应该分几个层次来看的:建筑的社会性;建筑的形式语言;建筑的工程技术。
简单的说,如果只看建筑的社会性的话,那在建筑的问题上是没有所谓的外行和内行的区分的,
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建筑,重要的就是社会性的个人与团体在整个社会中如何相互关
联相互作用,并因此而对建筑乃至建筑之间的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至于建筑的韵律,给人的感受等等的问题,则事实上只谈到了建筑的形式问题这一
个方面,现代建筑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开始,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形式语言,
有特定的名词概念与语法逻辑,所以如果现在真正要谈论建筑的话,就必须对这一
套系统有所了解,就好比如果不知道英文单词和语法,就不可能用英文说话,也无法评论
用英文说的话一样。而另一方面,这一套语言本身也只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存在与发展
有自己特定的context.
你说的"同步和错拍"的心理模式,我觉得还是很对的。
在形式的审美感受上,音乐、建筑、绘画等等在本质上确实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毕竟同样都是人玩儿出来的产物:))
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谈论的是各个领域共同的一个规律,所以有相当的概括性和
普适性,而一个普适性的概念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往往是比较无力的,
也就是说如果想再进一步谈论建筑的形式问题的话,必须对建筑本身的那些概念有
所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感觉的阶段。我想这也是 j 说
"我反感的是没有输入只有输出的思考
> 不看相关的书籍
> 只凭自己的想法通感
> 这在科学领域是走不通的
> 在建筑领域也是如此"的意思。
你说的民族建筑的问题,其实挺到点子上的,这个问题也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个死结,
其实日本人做的要比中国人好,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丹下建三和黑川纪章的作品
集来看看。或者又会有一些感悟。
hm, 先说这么多啦,吃饭去。:)
Date: Tue, 7 Dec 1999 16:36:40 +0800
[...]
很高兴看到你的回复. 我是异想天开, 一种解释形式美和感官心理反应的对应关系
的尝试.并希望用它能使造型设计的艺术创作工程化. :) 我觉得 j 不相信我的想法
有价值,并准备, 如果你觉得没有价值, 我就 post 到 abbs 上去, 看有没有同道者, 可以
试验一下这种思路.
我考虑的是和形式语言有关, 但是比形式化更深层的和人类心理反应上的解释. 形
式化也是根据人的心理反应归纳出来的, 然而它只是归纳, 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感受和认知, 然后掌握了这些要素, 就可以直接构造引起同样感受和认知的造型实体.
虽然建筑师们在设计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同样的表现手法, 但是如果还没有人做
过深入细致的总结归纳, 这件事就是有意义的.
分析是为了综合. 我用了电路设计中的术语, 因为我不熟悉建筑学中的术语. "分析
(analysis)" 相当于去解释, 去考查, 给出定性定量的规律性结论. "综合
(synthesis)"相当于组合, 构造, 根据功能诉求去设计方案. 总想有个通用的方法. :) 任何人
只要掌握这方法, 都能设计出符合功能诉求的建筑, 而不是依赖于建筑师的艺术修养和专业
技巧.
对于个性化的设计, 建筑分析美学也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有了纲领, 不会是束
缚, 反而可以放开思路, 只要是不违背这纲领的, 任何外在形式都是可以尝试的. :) 这是
辩证的.我觉得中国的建筑没有民族特色, 或者因循守旧, 不是因为成规太深, 而是根本没
有真正领悟民族文化的纲领所在, 所以只好用剪裁拼贴的幼稚办法了. 不然, 就盲然无措,
找不着感觉了. :)
-----8<-------------------------------------------------
Date: Mon, 13 Dec 1999 14:50:36 +0800
[...]
你说的"外行"的话, 我没有生气. 本来就是外行嘛. 我不高兴的是你并不理会我的
热情.
[...] 其实我不担心我的想法是荒谬幼稚的, 我倒是很怀疑已经有人做了
类似的工作, 只是我没有读到过. 世界真是大, 人们在不停地思考, 总是凑巧你所
想到的, 以为是独创的, 可是后来突然发现, 若干年前别人就做过了. :) 很是有趣.
比如我设计AID音标的经历,见
http://cag.seu.edu.cn/cgi-bin/bbscon?lihlii/M.945086332.A
[...]
还有一件趣事. 北大的物理学教授, 也是中科院的院士王竹溪, 居然花 14 年业余
时间一个人手工编写了一部十几卷的<新汉字部首大字典>, 用的是他自己设计的"新汉
字部首".做索引的. 收的字的数量, 引据的精当, 连汉语言文字专家也为之惊叹. 在他死
后, 朋友和家人代他出版了, 由于所收的字许多都没有字模, 所以全部是手工誊写, 照相制
版的. :)我第一次在我们学校图书馆看到的时候(那时候二楼是社科阅览室, 唯一电脑化的
是文艺书库, 记得吗? :)), 非常惊讶钦佩他的钻研精神. 他设计新部首, 是为了以后汉
字信息处理, 编码输入(类似五笔, 郑码这样的形码)方案做一个更好的基础, 所以遍查古
籍, 以找到汉字部首集合的最佳最合理的组合. 这才是真正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精英. 这
在于他的本专业, 是"不务正业", 可是, 真正的务正业的, 却未必有他做得这么好! 况
且, 他的"正业"也为的可以了, 已经是"院士"了嘛. :)
[...]
所以我不怕我的"外行"的肤浅的想法没有价值. 我怕的是, 一定有人已经做了呢. :)
不信你可以查查看.
[...] 我甚至想, [...] post 到 abbs 上去, 看看有没有人回应. 我期待的合理
回答是,"已经有人做过了, 参见...", 或者 "很有意思, 可以试着做一下", 而不是"因为
你是外行, 所以你的想法是幼稚而没有价值的". :)
Date: Wed, 15 Dec 1999 14:20:26 +0800
Ok, thanks. I'll find these books and read them. I'm not merely
discussing cooperation or incorpo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but that
science and art are always interacting and mix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time I noticed the difference of, definition of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was at the lecture of Prof. Zhang Wenxun,
one leading professor of SKLMMW, on the topic of methods of study,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fact, there is art in science, and science
in art. This is why many science books are titled "The art of ...".
And it's widely believed that the proof of Geometric problems are more of
an art than a science approach. This is why many scientists tried to find
the universal method or law defining the approach to proof of Geometric
laws, but failed. Prof. Zhang sai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trying to turn problems of art into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further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This idea is a very keen insight.
And later I read many books in which similar ideas are expressed.
A problem of art, by its definition, is that different person will have
different ways to do it, and have different answers. There is no law
to define that one way is correct and good, while the other way is wrong
and bad.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r the production the artists work
out, is completely dependant on the individuals who did it. The task
of artists is to explore the seemingly unlimited ways to do one thing. :)
A problem of science, by its definition, is that any person will get to
the same conclusion, despite what kind of approach he used. There is
clear and definite laws to define what is true, and what is false.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r the production the scientists work out,
should never be dependant on the individuals who did it, otherwise, one
of them must be wrong. The task of scientists is to find out the laws
that controls behind the phenomena, and prove it by clearly pre-defined
procedures and up-to-now known laws.
A problem of engineering, by its definition, is that any person will
get the same result, provided that he followed the law of science
and clearly pre-defined approach of examination and production. If he
repeats the approach 1000 times, he should get 1000 identical (to certain
precision extent) copies.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r the production
the engineers work out, should never be dependant on the individuals who
did it following the recipe, otherwise, the recipe is wrong. The task
of engineers is to find out the exact recipes that can be followed
strictly by any person with adequate equipment, with and only with the
knowledge of how to follow the recipes, to re-produce what the recipes
said to be got, and preferrably in a mass batch. Engineering, in fact,
is the final target of science.
If you read some books on history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human culture,
such as Greece, Babylon, Egypt, India and China, you can easily find
out how science emerged and departed from art. A problem is called an
art, most likely only because human hasn't accumulated enough knowledge
of its nature and operation laws. As human get more and more insight
into it, laws of it are explored and it turns to be science. And as
human get more precise control over the repeating process, it turns
to be engineering. :)) And people continues to find new problems of
art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in ar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
the problem forks, or probes deeper, and thus the whole knowledge body
develops in a recursive manner. A good example is portrait painting
(art), human body sketch anatomy and theory of perspective (science),
and photography (engineering), and later in photography, new art problems
emerged, such as "dark cabinet processing arts". And as people get fully
control of the re-production quality of photographs, this art was changed
in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now massly produced by machines. :)
And now with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lmost all "dark
cabinet processing arts" can be precisely simulated by the computer!
So everybody with sufficient computer software knowledge can do even
better than what earlier artists had done. :)
This is why I think Architecture, and even most tasks of
application/industrial art, can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than art. :) This is the way human culture develops. Tak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now people say "software engineering", but
decades earlier, they said, "the art of programming." :) I think maybe
it's time to reveal the hidden rules of Architecture. Let's have a law to
precisely define what is a national style building, and what is not. :)
And further, we can construct and verify our designs of national style
building against this law. And later even computers can check it for
us!! :)) A dream, huh?
Just for fun, if you disagree.
在 99-12-15 9:28:00 您写道:
>and another good books——凡高书信集
>希望你能有时间看看
>如果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合作的可能性
>不能不了解艺术是怎么产生的
>贡布里希专门研究艺术史
>但是我觉得范景中的译文水平有限
>艺术发展史还不错
>其他理论性较强的就译得太晦涩了
>可惜原文我想自己也未必能理解
>
>有一点我赞同范景中的观点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过于简化了创作的内涵
>读他的文字你会很满足他给出的解释
>但是只要是从事和艺术相关的人都会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
>- j
Date: Thu, 16 Dec 1999 14:40:18 +0800
最优解在确定的约束条件下,必然是存在的。以人的智力所及能否判断和搜索到
它,并不影响此最优解的存在性。:) 就如同一个数学命题,虽然可能没有获得
证明,或者其真假未知,但是它必然或真或假。
你所认为的艺术创作中的没有最优解,我的理解是,艺术创作(就是我所说的问
题的综合过程)由于其问题空间的高度复杂和具有近似无穷大维度,所以其最优
解的搜索和判定对于人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最优解在理论上是存
在的。况且,如果不存在,那么在建筑和其他艺术品的鉴赏中,专家和大众的审
美评判的依据何在呢?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大师了呢?:)
每个人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评价可以很不相同,并不是因为最正确的评价不存在,
而是因为,每一个评价(函数),都是基于特定的功能和审美感官诉求(约束条
件),而这些约束条件也是具有近似无穷大维度的复杂性,从其间的微妙差异出
发,常常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然而,我们用数理统计(类似评委亮分,加权平
均)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可以得到精确理论解的一个近似解。而这个近似解,只
要采样的样本分布合理,那么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局部真理的替代作用,即,
虽然它并不是精确理论解,但是多次重复评价的结果,总在精确解的周围一定邻
域内摆动(这是混沌学研究的内容)。这时,我们说这个问题是实际可解的,即,
最优解的近似解是稳定的。也有些问题,由于其复杂度过高,导致用有限的采样
空间无法生成一个稳定的近似解(比如,评委的评分相差太大),那么,也不能
证明精确解不存在,而只证明此问题的近似解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法得到。随着人
们对此问题认识的加深,最终必然可以得到更好的近似解,甚至获得非常接近理
论精确解的近似解。
也有的情况下,理论上多个解(方案,设计)的评价指数是一样的。这就是数学
上的重根的类似问题。这当然也是存在的。
至于绘画中的艺术问题,可以说,至今绘画中大部分技巧仍然是艺术。可是,你
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其中许多表现手法和技巧,由于理论研究(科学化)和
技术进步的影响(工程化),已经不再是大师才能完成的艺术了。现代人遵循科
学的绘画表现手法,运用科技的手段,所从事的艺术创作的复杂度和表现力,远
远超过历史上的大师。在老的艺术成为科学和工程后,新的艺术领域又从中诞生。
这就解释了你说的摄影不能代替绘画的问题。因为在摄影的发明,虽然解决了绘
画技法的具象表现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构图,配色和主题表达上的问题,即,
它们仍然是艺术的范畴--但是,并不等于它们不会有朝一日成为科学和技术的研究
对象。:) 并且,在新的艺术领域,以及新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又会诞生新的艺
术领域。比如摄影中的暗房处理艺术,这是摄影科学带来的,从前的任何艺术领域
都不曾有过。又比如,在数字图象处理中,如何使图形在采样,数字化,处理和
打印/显示输出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保真或变换,以达到创作者意图带给欣赏者的
审美感知,这就是新的艺术领域了。如何使用扫描仪,Photoshop,彩色打印机,
都是一种艺术。但是由于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人们对色彩和光
度,几何元素的电子表现和重现技术掌握得越来越深入,于是扫描仪,photoshop,
彩色打印机等的硬软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对比度,色度和分辨率的智能调整功能,
虽然目前还很原始,但是可以合理地推断,随着艺术,科学和技术的同步发展,
这些问题必然会得到更好的解决,最终使得扫描仪,photoshop,彩色打印机的使
用和操作中艺术的分量减少,工程的分量不断增加。但是,同时,在新技术解决
了一部分老问题后,新技术中又必然会引入新的艺术问题。:)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
艺术,科学和工程的辩证图景。
艺术的不断科学化,工程化,并不用担心艺术的个性丧失。其实,你想抹杀个性
还做不到呢。这从以上的辩证阐述可以理解。因为艺术从来就是科学的先锋,而
科学是技术的先锋,技术又创生新的艺术。:) 比如,如果没有碳笔纤维纸的发明,
没有油画颜料的工程生产技术和纺织物的发明,会有素描和油画艺术的产生吗?
更进一步,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哲学思潮的产生,会有现代艺术的种种流派
吗?在这个艺术启迪科学,并且科学技术和艺术相互交融的角度上说,艺术家就是
哲学家和思想家,确实是不错的。此处的"艺术"是泛指的。比如,文学家,诗人就
是运用文字作为工具和创作对象的艺术家。试想,如果没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精
神分析学和心理学诸多流派的空前繁荣,会有意识流这样的文学表现手法产生吗?
我认为,人类的思维有几个基本元素,即,记忆,检索,抽象和联想。前者是后者
的基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模拟了其中的两个半要素。记忆即存贮器,内存
和硬盘。检索即数据结构和搜索算法。抽象解决了一半,即特征参数提取。可是现
代电子计算机中还没有有效的联想机制。其实,人脑的抽象和联想功能是紧密相关
的。这和它本质上不是 Von Neuman 式串行程序数据处理机,而是一个高度非线性
的神经网络有关。联想是创造力的基础,但是并不总是好事,它也是人脑差错的来
源。这是辩证的。抽象能力是人脑能处理模糊信息和形成模糊概念和判断力的来源。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深入,生物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这个问题必然会逐步解决。
要以目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来模拟人脑的抽象和联想,乃至进一步的创造性思维活
动,看来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艺术思维活动是不能用科学和工程技术
模拟的。:) 只要思维是基于物质的,那么对物质的精细构造(结构)和激发(能
量)就能人工产生思维运动,不论这个运动存在于生物体中,还是人造设备中。
人本身就是一个"器物"。不是什么神圣的灵魂附体。
所以,我提出的"同步和错拍"的理论,就是一种从审美心理学上试图从艺术的审
美感知的原理着手,分析人类艺术思维活动的本质,进而把应用艺术创作带入科学
和工程的"综合技术"领域。此处,我强调"应用艺术",比如建筑就是,工业造
型设计也是。之所以这样提,无非是觉得对于"纯粹艺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理
论和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应用艺术"由于处于人类抽象思维比较浅的层次,和
感官感受的距离较近,易于研究吧。不过,从哲学上看,"纯粹艺术"的创造和审
美,同样是不会脱离我所说的心理模型的。
没有时间深入讨论了,但是一时兴起,还是说了许多。总之,我认为对于所谓的艺
术创造性思维,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是有内在规律,并且可以科学化,进而工程
化的;而且,历史上艺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一直这样发生,发展,演化着。当
然,要使此问题获得"最终"解答--其实辩证看,不会有所谓"最终"理论解答,
只有比较近似的,可以用实验验证和模拟实践的理论解答--可能关键的突破性理论
还没有诞生。不过,我认为在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希望和前
景,并且也有很多事可以开始做了。
在 99-12-15 15:28:00 您写道:
>完全不同意:)
>
>我花费了五年去理解并且接受建筑没有最优解的事实
>而初学建筑的学生最难跨越的障碍也是这个
>设计是指你可以从任何一点出发
>通过创造性思维获得你自己的解
>
>即使有了摄影
>即使有了完全相同的复制影象的方式
>也不能抹杀个性的存在
>当你举起相机时
>你的每一个取舍判断都决定了你的产品的独特性
>任何技术都只能是人的创造力的载体
>而不能取代人的思维
>可以这么说
>器物的发展给了人更广阔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
>如果想连接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怎么进行的
>而目前我没有看到关于此的任何突破性的理论
Date: Thu, 16 Dec 1999 15:59:55 +0800
由于网关故障, 前面一封信还在队列里排着呢. 我又想到有几句话需要补充.
同时, 由于技术的进步, 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许多旧的艺术也在消忘. 艺术就在
新陈代谢中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被科学技术所催生.
关于艺术的审美评价. 艺术的客体是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 这和自然科学, 人文
科学并没有什么不同. 同时, 艺术是为人服务的, 最终的受体是人. 这有些特殊性. 然而,
自然科学中, 人文科学中也有许多门类是以人为受体的, 比如医学, 语言学. 人的
感知和思维是有模糊性的, 所以研究以人为受体的艺术的评价函数, 必需使用模糊数学和
概率论数理统计的方法. 所以所谓一定前提下的"同样优秀的设计作品", 其实都是在一定
模糊隶属度意义下的"等效最优解", 或者"重根". 这并不抹杀艺术作品有优劣之分这个事
实. 这优劣的评价和判断, 固然是人的模糊判断, 固然是主观和感性的. 然而, 我们要研
究的就是这"主观"和"感性"的深层心理原因, 即, 我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有共同的物质
基础有其可以归纳验证的内在规律.
Date: Thu, 16 Dec 1999 20:02:42 +0800
On Thu, Dec 16, 1999 at 03:44:47PM +0800, j wrote:
> [...]
> ft...我已经被别人说成computer狂热了
> 你比我还厉害
并不是计算机的问题. 计算机是数量科学分析的工具罢了. :)
> 我确实相信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被捕获
> 所以我认为自己迟早会掌握建筑设计的真谛
> 只要不断思索、不断尝试
>
> 但是捕获之后呢?
> 不敢设想
>
> 但是艺术确实没有最优解
> 因为人没有最优解
> 你可以告诉我什么才是最优的人吗?
最优的人, 和最优的作品, 是两回事. :) 概念不同. 如果是体育竞赛, 对于一个
运动员的评判, 也可以算是"最优的人"的评判吧.
> 另外,
> 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早于心理分析
> 追忆似水年华在1890th~1910th写作的
> 可以说对于这个世界和人类思维的探索
> 艺术和科学是同步的
如果是早的话, 那么我说的"艺术启迪科学"就得到证明了. 确实, 实际上两者的互动
是混杂在一起的. 但是对于具体的某一个问题, 是有先后的. 在总体上看, 也是有先
后的. 我之所以说意识流表现手法的鼎盛(以 Ulysses 为代表) 和精神分析学的兴起
有关, 是从<读书> 中某篇评论 "Ulysses" 的文章中看到的心理学中的"意识流"概念
和文学中表现手法的关系联想到的. 也许出入在于何时为"意识流表现手法"的首创,
何时为精神分析学的开端各人有分歧吧. 但是艺术和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潮和心理学
成果必然是有关联的. 参见:
http://cag.seu.edu.cn/cgi-bin/bbscon?lihlii/M.943337234.B
From: Z
Date: Wed, 29 Dec 1999 14:33:00 +0800
Hi, lihlii
[...]
上次的信没有及时回,真是不好意思,其实我并非对你的想法没有兴趣,更没
有觉得是异想天开,跨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鸿沟,也是我的梦想之一,只
是想不好该怎么说。刚才我又把你整理的东西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分析形式
美和感官心理反应的对应关系(建筑分析美学?),以使造型设计的艺术创作
工程化",这似乎更象讨论的主题哦?相对于原则上的讨论而言,我更关心
how to? 人文领域的分析总是定性的或是模糊的因素居多,我不知该如何与工
程相关联,我自己现在对人工智能之类的知识又所知甚少。
以前有人专门分析过蒙德里安的画的创作规律,并编制了某种软件,应用该软
件就可以产生蒙德里安画风的画作来。现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李义康先生的博
士论文也是关于中国古建的语义学方面的研究,确切资料我找找看。以前他来
作过讲座,却因为缺少计算机及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不能完全听懂。
另外,顺便问一下,如果我想学图形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东西,需要什么程度
的数学知识?
--
立言 己┆欢迎访问研究生计算机协会(CAGS): http://cag.seu.edu.cn
里 无心┆多媒体 BBS: 心网·InterHeart: http://cag.seu.edu.cn/bbs
※ 修改:·lihlii 於 Jan 4 21:18:22
建筑属于艺术范畴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browse_thread/thread/9d1767e9695536f0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欢迎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 阅《今日知录》邮件组。发信站: 本站 (Tue Jan 4 20:24:48 2000)
信人: lihlii (立里), 信区: Design
发信站: 心网·InterHeart (Thu Dec 30 08:28:17 1999), 转信
收录于: http://cag.seu.edu.cn/cgi-bin/
标 题: 艺术,科学和工程
******************************
主题: 艺术,科学和工程
一些幼稚的观点,给你有空看着玩。忙的话,不用回信。:)
Date: Mon, 6 Dec 1999 12:47:53 +0800
Subject: random thoughts
[...]
The following are some rather naive thoughts of mine. I forward them to you
in case you might think them interesting and helpful.
I think maybe there should be one research topic in Architecture as "建筑
分析美学" and "建筑综合美学" (Are they already there?) which might bring
Architecture from art domain in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main, just like
"软件工程学", which brought computer software programming from a job of
art into a job of engineering. :) I think this approach can also be
applied to all other applied arts, such as industrial art design an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design.
------------------------------
Date: Tue, 16 Nov 1999 15:58:39 +0800
[...] 我觉得中国古建筑里面, 园林
小品算是文化遗产, 典型的中国审美情趣. 至少在现代建筑的局部装饰, 室内空间
分割安排上, 可以借鉴的. 关键看怎么用了. Wright 的建筑, 东方味十足的很多,
他从日本建筑里学了不少东西. 我觉得, 中国传统美术中, 无论书法, 篆刻, 绘画,
建筑, 园林, 在空间的组合安排上, 比西方是富有内含的. 这是优势. 缺点是过于
符号化, 规范化, 同时还有原始文化的遗迹. :)
看到 Wright 的那些作品, 我脑中首先想到的是, 人们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
真是精辟之至. 音乐的表现在于旋律和节拍, 是时间序列的安排; 而建筑中, 砖瓦
廊柱, 窗格门框, 都有一定的重复性, 也就是空间的节拍. 而在这空间的漫游中,
从不同的角度, 给人连贯或突变的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就是建筑在空间的旋律了.
所以好的建筑设计, 宏观上看, 给人节奏感; 微观上看, 给人旋律感. 人对乐曲,
图画, 建筑的审美感受其实都源于同一心理反应, 即同步和错拍. 节奏的重复在
音乐中给人整齐庄严的感觉(比如军乐的节拍非常固定), 而为了表现庄严气派的
建筑, 必然要突出明显的空间上的周期性重复的节拍. 节拍的变化带给音乐活泼
奔放的感觉, 而为了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 建筑必然动用多变的空间节拍. 建筑
的旋律体现在空间(色彩)的过渡设计上, 或者平缓, 或者突变, 无不和音乐中有
类似的心理效果. 所以从建筑的艺术性上来说, 它和音乐从心理上是相通的. 而
让人过目难忘的建筑就是一曲让人百听不倦的音乐. 无论是在环境布局, 整体造
型还是局部装饰上, 都是节拍的重复和变奏, 旋律的缓急高低的交错运用罢了.
看来看去, 表现的手法都不出这样的"同步和错拍"的心理手段的范畴. 同步使人
的感官和神经进入催眠状态, 抑制状态; 而错拍的变化给它一个刺激, 改变它
原来的抑制状态, 进入兴奋状态. 音乐, 绘画, 建筑的审美, 其心理模型, 大体
如此. :) 所以, 表现者的技巧就是, 如何独创地, 但是协调地安排这同步和错
拍的位置和强度, 完成预定的心理抑制(如客房, 休息室)或兴奋(如办公楼,
展览区)的感官刺激效果. 如果研究一下音乐和绘画在安排时间空间序列上的理论,
必然对建筑也大多适用. :) 所以也许可以根据音乐中各种调式, 各种节拍, 各
种民族音乐旋律元素的研究, 一一映射到建筑元素中, 构造最贴切的民族风格的
建筑艺术. :) 比如, 就颜色来说, 红色体现唢呐的音色感官效果, 而草绿体现
曲笛的音色效果, 墨色体现萧的音色效果.
为什么有"通感", 其心理学根源, 就是在于此.
每种民族风格的建筑, 都明显有自己的节拍和旋律. :) 所以我认为建筑的民族
特色, 或者民族特色的建筑的精神, 不能从具形的表象去找, 要从空间的节拍和
旋律中去找寻.
Date: Wed, 17 Nov 1999 14:34:07 +0800
> 关于建筑
> 我不是反感外行的讨论
> 因为建筑是为人的
> 我反感的是没有输入只有输出的思考
> 不看相关的书籍
> 只凭自己的想法通感
> 这在科学领域是走不通的
> 在建筑领域也是如此
hm. 不过 j, 也许你当我上次突发的奇想是荒唐的. 确实只是我自己观察得到的
一个想法, 但是它之所以产生, 和我许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有关. 既然建筑学是兼有
艺术和工程的特征, 而且是和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 那么它就不能不研究人类的审美
心理的本质. 我发现从人类感官到心理感受形象的建立, 确实是有普遍的心理模型
的. 其实, 恋爱, 对一个人的好恶, 也符合这个模型呢. :) 比如一幅抽象的艺术
作品, 没有明显的具象, 但是人能够感受到它风格上的特征. 这个特征是从何得出
的? 人对它这个客体的感知, 欣赏, 形象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就是人脑这个神经网络
对其中的形态, 颜色, 质感上的同步和错拍的综合响应过程. 这类似于信号分析和
处理中的谱分析. 人对具象的感知, 就如同我们观察到的信号的波形. 对于高度复杂
的信号, 从波形上也许得不出它的特征, 但是如果把它变换到谱域, 看它的频谱, 就
往往能把握它的特征.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基于信号的各种谱分析算法. 这也许就是
为什么初级的艺术反映现实世界只做到"形似", 而高级的艺术能做到"神似"的原因.
所谓的"神似"就不是具象的模拟, 而是从同步和错拍上给人的感官以类似的刺激,
使神经系统得到类似的响应罢了.
所以我在考虑你们讨论的建筑的民族精神, 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的时候, 就想到,
现在建筑师们在民族特色的建筑领域没有突破和创新, 往往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把握
传统建筑中的民族特色的本质, 民族特有的谱特征, 那些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同步
和错拍的特征系. 他们只止于把握民族建筑中的表象的东西, 简单的剪贴拼凑而已.
他们太拘泥了. 民族特色的建筑应该给人民族特色的同步和错拍的感受, 而不是
简单的"形似". 砖瓦木石, 雕梁画栋, 檐廊椽柱等等, 可以组合成民族特色的建筑,
但是混凝土, 铝合金, 玻璃钢铁, 也能组合成民族特色的建筑. :) 如果只会用
现代的材料模拟传统的建筑的具象的元素, 从而创造现代的民族特色的建筑, 那
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太低级幼稚罢了. :)
我想, 有的时候, 外行的奇思怪想经过内行的发掘整理可以启发新的思路. :) 科学
史上有许多例子. 好多重大的发明是外行完成的, 就是由于他们没有知识背景的局
囿.
当然, 真正实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都是需要有深入的专门知识学习和积累做基础
的. 这我同意.
所以呢, 我说这些想法, 不是一时兴起, 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的. 但是他们不
一定就正确. 只是希望提供你们"内行"作为参考的材料而已. 如果我自己要从事
建筑设计的话, 当然是需要从基本功开始练的. :) 内行的缺陷是, 容易局限在经典
的思维套路中, 而且缺乏交叉学科知识的启发.
我又想到关于学院派和实用派的问题. 我主张理论研究应该学院化, 形式化. 而工
程应用应该实用化, 简单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 我学了许多计算机语言后最大的
感受: 真正为我们大家接受的, 使用的都是实用主义的产物. 它们并不完美, 但是
它们统治着这个世界. 而学院主义的产物, 理论严谨而完美, 可是有完美的缺陷--
因为本来没有东西能真正完美. 学院哲学的产物往往开创一代潮流, 引发一次革命.
但是它绝不会统治这个潮流. :)
比如: 我们实用的 Fortran, Cobol, Lisp, C 等, 都是实用主义的
产物, 都有凌乱, 折中, 抄袭的痕迹. 但是它们非常好用. :)) 而我学 Algol,
Pascal, Prolog, Ada 等学院派设计的语言时, 都惊叹于它们结构和理论上的严谨,
优美. 可悲的是, 正是它们的追求完美, 导致了它们只能局限在象牙塔中的命运.
美国人的哲学是实用主义的, 欧洲人的哲学是学院主义的. 以上那些实用主义的
语言都是美国人设计的, 而后面的学院派的语言都是欧洲人设计的. :)) 这样明显的
对比太令人惊讶了.
我想, 这个思想对建筑学理论和工程也应该同样是有启发的.
> 已经有不少guy问我建筑如何入门
> 我不知道
> 我只知道不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技术和建造的过程
> 只凭在大街上远远观望
> 那永远是隔岸观火
> [...]
确实, 专家对生手最好的帮助, 是提供他认为的最好的参考资料, 以及他自己的,
书上没有的观点和经验. 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自己独立才能获得.
From: Z
Date: Tue, 7 Dec 1999 11:39:08 +0800
hi, lihlii:
[...]
也看了你和 j 的那一段关于通感的议论。
其实我觉得建筑的问题是应该分几个层次来看的:建筑的社会性;建筑的形式语言;建筑的工程技术。
简单的说,如果只看建筑的社会性的话,
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建筑,
联相互作用,
至于建筑的韵律,给人的感受等等的问题,
个方面,现代建筑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开始,
有特定的名词概念与语法逻辑,所以如果现在真正要谈论建筑的话,
套系统有所了解,就好比如果不知道英文单词和语法,
用英文说的话一样。而另一方面,这一套语言本身也只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有自己特定的context.
你说的"同步和错拍"的心理模式,我觉得还是很对的。
在形式的审美感受上,音乐、建筑、
(毕竟同样都是人玩儿出来的产物:))
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谈论的是各个领域共同的一个规律,
普适性,而一个普适性的概念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往往是比较无力的,
也就是说如果想再进一步谈论建筑的形式问题的话,
所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感觉的阶段。我想这也是 j 说
"我反感的是没有输入只有输出的思考
> 不看相关的书籍
> 只凭自己的想法通感
> 这在科学领域是走不通的
> 在建筑领域也是如此"的意思。
你说的民族建筑的问题,其实挺到点子上的,
其实日本人做的要比中国人好,
集来看看。或者又会有一些感悟。
hm, 先说这么多啦,吃饭去。:)
Date: Tue, 7 Dec 1999 16:36:40 +0800
[...]
很高兴看到你的回复. 我是异想天开, 一种解释形式美和感官心理反应的对应关系
的尝试.并希望用它能使造型设计的艺术创作工程化. :) 我觉得 j 不相信我的想法
有价值,并准备, 如果你觉得没有价值, 我就 post 到 abbs 上去, 看有没有同道者, 可以
试验一下这种思路.
我考虑的是和形式语言有关, 但是比形式化更深层的和人类心理反应上的解释. 形
式化也是根据人的心理反应归纳出来的, 然而它只是归纳, 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感受和认知, 然后掌握了这些要素, 就可以直接构造引起同样感受和认知的造型实体.
虽然建筑师们在设计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同样的表现手法, 但是如果还没有人做
过深入细致的总结归纳, 这件事就是有意义的.
分析是为了综合. 我用了电路设计中的术语, 因为我不熟悉建筑学中的术语. "分析
(analysis)" 相当于去解释, 去考查, 给出定性定量的规律性结论. "综合
(synthesis)"相当于组合, 构造, 根据功能诉求去设计方案. 总想有个通用的方法. :) 任何人
只要掌握这方法, 都能设计出符合功能诉求的建筑, 而不是依赖于建筑师的艺术修养和专业
技巧.
对于个性化的设计, 建筑分析美学也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有了纲领, 不会是束
缚, 反而可以放开思路, 只要是不违背这纲领的, 任何外在形式都是可以尝试的. :) 这是
辩证的.我觉得中国的建筑没有民族特色, 或者因循守旧, 不是因为成规太深, 而是根本没
有真正领悟民族文化的纲领所在, 所以只好用剪裁拼贴的幼稚办法了. 不然, 就盲然无措,
找不着感觉了. :)
-----8<-----------------------
Date: Mon, 13 Dec 1999 14:50:36 +0800
[...]
你说的"外行"的话, 我没有生气. 本来就是外行嘛. 我不高兴的是你并不理会我的
热情.
[...] 其实我不担心我的想法是荒谬幼稚的, 我倒是很怀疑已经有人做了
类似的工作, 只是我没有读到过. 世界真是大, 人们在不停地思考, 总是凑巧你所
想到的, 以为是独创的, 可是后来突然发现, 若干年前别人就做过了. :) 很是有趣.
比如我设计AID音标的经历,见
http://cag.seu.edu.cn/cgi-bin/
[...]
还有一件趣事. 北大的物理学教授, 也是中科院的院士王竹溪, 居然花 14 年业余
时间一个人手工编写了一部十几卷的<新汉字部首大字典>, 用的是他自己设计的"新汉
字部首".做索引的. 收的字的数量, 引据的精当, 连汉语言文字专家也为之惊叹. 在他死
后, 朋友和家人代他出版了, 由于所收的字许多都没有字模, 所以全部是手工誊写, 照相制
版的. :)我第一次在我们学校图书馆看到的时候(那时候二楼是社科阅览室, 唯一电脑化的
是文艺书库, 记得吗? :)), 非常惊讶钦佩他的钻研精神. 他设计新部首, 是为了以后汉
字信息处理, 编码输入(类似五笔, 郑码这样的形码)方案做一个更好的基础, 所以遍查古
籍, 以找到汉字部首集合的最佳最合理的组合. 这才是真正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精英. 这
在于他的本专业, 是"不务正业", 可是, 真正的务正业的, 却未必有他做得这么好! 况
且, 他的"正业"也为的可以了, 已经是"院士"了嘛. :)
[...]
所以我不怕我的"外行"的肤浅的想法没有价值. 我怕的是, 一定有人已经做了呢. :)
不信你可以查查看.
[...] 我甚至想, [...] post 到 abbs 上去, 看看有没有人回应. 我期待的合理
回答是,"已经有人做过了, 参见...", 或者 "很有意思, 可以试着做一下", 而不是"因为
你是外行, 所以你的想法是幼稚而没有价值的". :)
Date: Wed, 15 Dec 1999 14:20:26 +0800
Ok, thanks. I'll find these books and read them. I'm not merely
discussing cooperation or incorpo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but that
science and art are always interacting and mix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time I noticed the difference of, definition of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was at the lecture of Prof. Zhang Wenxun,
one leading professor of SKLMMW, on the topic of methods of study,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fact, there is art in science, and science
in art. This is why many science books are titled "The art of ...".
And it's widely believed that the proof of Geometric problems are more of
an art than a science approach. This is why many scientists tried to find
the universal method or law defining the approach to proof of Geometric
laws, but failed. Prof. Zhang sai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trying to turn problems of art into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further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This idea is a very keen insight.
And later I read many books in which similar ideas are expressed.
A problem of art, by its definition, is that different person will have
different ways to do it, and have different answers. There is no law
to define that one way is correct and good, while the other way is wrong
and bad.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r the production the artists work
out, is completely dependant on the individuals who did it. The task
of artists is to explore the seemingly unlimited ways to do one thing. :)
A problem of science, by its definition, is that any person will get to
the same conclusion, despite what kind of approach he used. There is
clear and definite laws to define what is true, and what is false.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r the production the scientists work out,
should never be dependant on the individuals who did it, otherwise, one
of them must be wrong. The task of scientists is to find out the laws
that controls behind the phenomena, and prove it by clearly pre-defined
procedures and up-to-now known laws.
A problem of engineering, by its definition, is that any person will
get the same result, provided that he followed the law of science
and clearly pre-defined approach of examination and production. If he
repeats the approach 1000 times, he should get 1000 identical (to certain
precision extent) copies.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r the production
the engineers work out, should never be dependant on the individuals who
did it following the recipe, otherwise, the recipe is wrong. The task
of engineers is to find out the exact recipes that can be followed
strictly by any person with adequate equipment, with and only with the
knowledge of how to follow the recipes, to re-produce what the recipes
said to be got, and preferrably in a mass batch. Engineering, in fact,
is the final target of science.
If you read some books on history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human culture,
such as Greece, Babylon, Egypt, India and China, you can easily find
out how science emerged and departed from art. A problem is called an
art, most likely only because human hasn't accumulated enough knowledge
of its nature and operation laws. As human get more and more insight
into it, laws of it are explored and it turns to be science. And as
human get more precise control over the repeating process, it turns
to be engineering. :)) And people continues to find new problems of
art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in ar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
the problem forks, or probes deeper, and thus the whole knowledge body
develops in a recursive manner. A good example is portrait painting
(art), human body sketch anatomy and theory of perspective (science),
and photography (engineering), and later in photography, new art problems
emerged, such as "dark cabinet processing arts". And as people get fully
control of the re-production quality of photographs, this art was changed
in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now massly produced by machines. :)
And now with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lmost all "dark
cabinet processing arts" can be precisely simulated by the computer!
So everybody with sufficient computer software knowledge can do even
better than what earlier artists had done. :)
This is why I think Architecture, and even most tasks of
application/industrial art, can be made mor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than art. :) This is the way human culture develops. Tak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now people say "software engineering", but
decades earlier, they said, "the art of programming." :) I think maybe
it's time to reveal the hidden rules of Architecture. Let's have a law to
precisely define what is a national style building, and what is not. :)
And further, we can construct and verify our designs of national style
building against this law. And later even computers can check it for
us!! :)) A dream, huh?
Just for fun, if you disagree.
在 99-12-15 9:28:00 您写道:
>and another good books——凡高书信集
>希望你能有时间看看
>如果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合作的可能性
>不能不了解艺术是怎么产生的
>贡布里希专门研究艺术史
>但是我觉得范景中的译文水平有限
>艺术发展史还不错
>其他理论性较强的就译得太晦涩了
>可惜原文我想自己也未必能理解
>
>有一点我赞同范景中的观点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过于简化了创作的内涵
>读他的文字你会很满足他给出的解释
>但是只要是从事和艺术相关的人都会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
>- j
Date: Thu, 16 Dec 1999 14:40:18 +0800
最优解在确定的约束条件下,必然是存在的。
它,并不影响此最优解的存在性。:) 就如同一个数学命题,虽然可能没有获得
证明,或者其真假未知,但是它必然或真或假。
你所认为的艺术创作中的没有最优解,我的理解是,艺术创作(
题的综合过程)由于其问题空间的高度复杂和具有近似无穷大维度,
解的搜索和判定对于人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的。况且,如果不存在,那么在建筑和其他艺术品的鉴赏中,
美评判的依据何在呢?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大师了呢?:)
每个人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评价可以很不相同,
而是因为,每一个评价(函数),
件),而这些约束条件也是具有近似无穷大维度的复杂性,
发,常常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然而,我们用数理统计(
均)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可以得到精确理论解的一个近似解。
要采样的样本分布合理,那么应该具有可重复性,
虽然它并不是精确理论解,但是多次重复评价的结果,
域内摆动(这是混沌学研究的内容)。这时,
最优解的近似解是稳定的。也有些问题,由于其复杂度过高,
空间无法生成一个稳定的近似解(比如,评委的评分相差太大),
证明精确解不存在,
们对此问题认识的加深,最终必然可以得到更好的近似解,
论精确解的近似解。
也有的情况下,理论上多个解(方案,设计)的评价指数是一样的。
上的重根的类似问题。这当然也是存在的。
至于绘画中的艺术问题,可以说,
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其中许多表现手法和技巧,由于理论研究(
技术进步的影响(工程化),已经不再是大师才能完成的艺术了。
学的绘画表现手法,运用科技的手段,
远超过历史上的大师。在老的艺术成为科学和工程后,
这就解释了你说的摄影不能代替绘画的问题。因为在摄影的发明,
画技法的具象表现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构图,
它们仍然是艺术的范畴--但是,
对象。:) 并且,在新的艺术领域,以及新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中,
术领域。比如摄影中的暗房处理艺术,这是摄影科学带来的,
都不曾有过。又比如,在数字图象处理中,如何使图形在采样,
打印/显示输出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保真或变换,
审美感知,这就是新的艺术领域了。如何使用扫描仪,
都是一种艺术。但是由于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
度,几何元素的电子表现和重现技术掌握得越来越深入,
彩色打印机等的硬软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对比度,
虽然目前还很原始,但是可以合理地推断,随着艺术,
这些问题必然会得到更好的解决,最终使得扫描仪,
用和操作中艺术的分量减少,工程的分量不断增加。但是,同时,
了一部分老问题后,新技术中又必然会引入新的艺术问题。:)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
艺术,科学和工程的辩证图景。
艺术的不断科学化,工程化,并不用担心艺术的个性丧失。其实,
还做不到呢。这从以上的辩证阐述可以理解。
科学是技术的先锋,技术又创生新的艺术。:) 比如,如果没有碳笔纤维纸的发明,
没有油画颜料的工程生产技术和纺织物的发明,
更进一步,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哲学思潮的产生,
吗?在这个艺术启迪科学,
哲学家和思想家,确实是不错的。此处的"艺术"是泛指的。比如,
是运用文字作为工具和创作对象的艺术家。试想,
神分析学和心理学诸多流派的空前繁荣,
我认为,人类的思维有几个基本元素,即,记忆,检索,
的基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模拟了其中的两个半要素。
和硬盘。检索即数据结构和搜索算法。抽象解决了一半,
代电子计算机中还没有有效的联想机制。其实,
的。这和它本质上不是 Von Neuman 式串行程序数据处理机,而是一个高度非线性
的神经网络有关。联想是创造力的基础,但是并不总是好事,
源。这是辩证的。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深入,生物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要以目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来模拟人脑的抽象和联想,
动,看来是不可能的。
模拟的。:) 只要思维是基于物质的,那么对物质的精细构造(结构)和激发(能
量)就能人工产生思维运动,不论这个运动存在于生物体中,
人本身就是一个"器物"。不是什么神圣的灵魂附体。
所以,我提出的"同步和错拍"的理论,
美感知的原理着手,分析人类艺术思维活动的本质,
和工程的"综合技术"领域。此处,我强调"应用艺术",
型设计也是。之所以这样提,无非是觉得对于"纯粹艺术",
论和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应用艺术"
感官感受的距离较近,易于研究吧。不过,从哲学上看,"
美,同样是不会脱离我所说的心理模型的。
没有时间深入讨论了,但是一时兴起,还是说了许多。总之,
术创造性思维,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是有内在规律,
化的;而且,历史上艺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一直这样发生,
然,要使此问题获得"最终"解答--其实辩证看,不会有所谓"
只有比较近似的,可以用实验验证和模拟实践的理论解答--
还没有诞生。不过,我认为在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上,
景,并且也有很多事可以开始做了。
在 99-12-15 15:28:00 您写道:
>完全不同意:)
>
>我花费了五年去理解并且接受建筑没有最优解的事实
>而初学建筑的学生最难跨越的障碍也是这个
>设计是指你可以从任何一点出发
>通过创造性思维获得你自己的解
>
>即使有了摄影
>即使有了完全相同的复制影象的方式
>也不能抹杀个性的存在
>当你举起相机时
>你的每一个取舍判断都决定了你的产品的独特性
>任何技术都只能是人的创造力的载体
>而不能取代人的思维
>可以这么说
>器物的发展给了人更广阔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
>如果想连接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怎么进行的
>而目前我没有看到关于此的任何突破性的理论
Date: Thu, 16 Dec 1999 15:59:55 +0800
由于网关故障, 前面一封信还在队列里排着呢. 我又想到有几句话需要补充.
同时, 由于技术的进步, 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许多旧的艺术也在消忘. 艺术就在
新陈代谢中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被科学技术所催生.
关于艺术的审美评价. 艺术的客体是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 这和自然科学, 人文
科学并没有什么不同. 同时, 艺术是为人服务的, 最终的受体是人. 这有些特殊性. 然而,
自然科学中, 人文科学中也有许多门类是以人为受体的, 比如医学, 语言学. 人的
感知和思维是有模糊性的, 所以研究以人为受体的艺术的评价函数, 必需使用模糊数学和
概率论数理统计的方法. 所以所谓一定前提下的"同样优秀的设计作品", 其实都是在一定
模糊隶属度意义下的"等效最优解", 或者"重根". 这并不抹杀艺术作品有优劣之分这个事
实. 这优劣的评价和判断, 固然是人的模糊判断, 固然是主观和感性的. 然而, 我们要研
究的就是这"主观"和"感性"的深层心理原因, 即, 我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有共同的物质
基础有其可以归纳验证的内在规律.
Date: Thu, 16 Dec 1999 20:02:42 +0800
On Thu, Dec 16, 1999 at 03:44:47PM +0800, j wrote:
> [...]
> ft...我已经被别人说成computer狂热了
> 你比我还厉害
并不是计算机的问题. 计算机是数量科学分析的工具罢了. :)
> 我确实相信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被捕获
> 所以我认为自己迟早会掌握建筑设计的真谛
> 只要不断思索、不断尝试
>
> 但是捕获之后呢?
> 不敢设想
>
> 但是艺术确实没有最优解
> 因为人没有最优解
> 你可以告诉我什么才是最优的人吗?
最优的人, 和最优的作品, 是两回事. :) 概念不同. 如果是体育竞赛, 对于一个
运动员的评判, 也可以算是"最优的人"的评判吧.
> 另外,
> 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早于心理分析
> 追忆似水年华在1890th~1910th写作的
> 可以说对于这个世界和人类思维的探索
> 艺术和科学是同步的
如果是早的话, 那么我说的"艺术启迪科学"就得到证明了. 确实, 实际上两者的互动
是混杂在一起的. 但是对于具体的某一个问题, 是有先后的. 在总体上看, 也是有先
后的. 我之所以说意识流表现手法的鼎盛(以 Ulysses 为代表) 和精神分析学的兴起
有关, 是从<读书> 中某篇评论 "Ulysses" 的文章中看到的心理学中的"意识流"概念
和文学中表现手法的关系联想到的. 也许出入在于何时为"意识流表现手法"的首创,
何时为精神分析学的开端各人有分歧吧. 但是艺术和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潮和心理学
成果必然是有关联的. 参见:
http://cag.seu.edu.cn/cgi-bin/
From: Z
Date: Wed, 29 Dec 1999 14:33:00 +0800
Hi, lihlii
[...]
上次的信没有及时回,真是不好意思,
有觉得是异想天开,跨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鸿沟,
是想不好该怎么说。刚才我又把你整理的东西从头到尾念了一遍,"
美和感官心理反应的对应关系(建筑分析美学?),
工程化",这似乎更象讨论的主题哦?相对于原则上的讨论而言,
how to? 人文领域的分析总是定性的或是模糊的因素居多,我不知该如何与工
程相关联,我自己现在对人工智能之类的知识又所知甚少。
以前有人专门分析过蒙德里安的画的创作规律,并编制了某种软件,
件就可以产生蒙德里安画风的画作来。现在,
士论文也是关于中国古建的语义学方面的研究,确切资料我找找看。
作过讲座,却因为缺少计算机及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不能完全听懂。
另外,顺便问一下,如果我想学图形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东西,
的数学知识?
--
立言 己┆欢迎访问研究生计算机协会(CAGS): http://cag.seu.edu.cn
里 无心┆多媒体 BBS: 心网·InterHeart: http://cag.seu.edu.cn/bbs
※ 修改:·lihlii 於 Jan 4 21:18:22
建筑属于艺术范畴
http://groups.google.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