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直言了:解析天坛“百年之谜”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17139568_d.html
解析天坛"百年之谜"
天坛之谜有新解,奥运迎宾添佳辞。
--- 解析天坛圜丘四天门的"百年之谜"。
作者:[直言了],2008·02·08。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且已成为仅次于天安门的北京象征和中国象征,也是北京奥运会最重要景点之一。可天坛有个所谓"百年之谜",即天坛圜丘的四天门的 名称寓意。四天门分别是:
      东为  泰元门、
      南为  昭亨门、
      西为  广利门、
      北为  成贞门。
    几位网友陆续来信交流询问说:按照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术机构的介绍解释,各门名称第二字取自《周易》乾卦卦辞中的"元、亨、利、贞"。可它们的第一字"泰、 昭、广、成"的寓意是什么呢?对圜丘建筑群的意义是什么呢?那些介绍都没说明。
    来信的网友中,有两位是申请奥运会志愿人员的,她们说的恳切:万一我们服务对象的老外游客懂中文,问我们那四道门名称另一半的四个中文字是什么意思,我们 回答不上来,那多尴尬啊!是啊,真是好问题。仅次于天安门的北京和中国的象征没有个完整的解释,确实是个尴尬。别说奥运会给海内外嘉宾做介绍该有 个天坛圜 丘的完整解释说明,就是为了好好保护文化遗产、为了后来人和为了历史,也该有个经得起推敲考验的完整解释说明。
;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222/172469/b_65816D1FD8DDDFFED2161488A91D066D.jpg
;


;
一、国家管理部门的最新解释。
    为此请教了国家管理部门。公园管理和文物管理部门很关注民众询问、服务工作很认真负责,他们的答复做出了最新解释说明:
    "泰元:天之别称。昭亨:光明;通达。广利:广大;惠利。成贞:成就;吉祥,也是卜卦。'成贞'也取美好愿望达成,卦成之意。四个词语皆取大吉祥、大太 平、恩惠天下之意,美好愿望上达天庭,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感谢公园管理和文物管理部门的辛勤劳动和周到服务!个人感觉,他们的解释符合天坛整体思路、且意境美好,然而,学术学究起来,感到那个新解释的说服力还是 不够强。譬如,从文史资料看,古代社会的时候做引经据典,那些并列词语的典故来历、用法含义和表达形式等等都是并列的,即思路和逻辑是一致的,找 到其中一 个词语的典故来历和用法含义、其它的就迎刃而解了。举例:
    例一:天坛圆丘四天门,每个门名称第二字的典故来历、用法含义和表达方式都取自《周易》卦辞,找到其中一个,其它三个字的含义用法等等就豁然开朗了,例如 "元、亨、利、贞"四个字的典故来历和用法含义都是一致的。
    例二:《红楼梦》里四位女性人物的名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头一个字都是谐音替代,表示的是"原应叹息"的四个青春、用四个人物侧面表达一个女性; 四位女性的性格不同、命运却都落在"原应叹息"上(见王昆仑、何其芳等人的评论),即含义用法等都是一致的,知道其中一个字的用法含义,其它的就 可以"信 手拈来"了。
    可是,最新解释中的"泰元"是作为一个语词单位的"天"之别称,是有典故根据的;而剩下的三个,"昭亨"、"广利"、"成贞",是否也能作为一个别称的语 词单位、也有典故根据和用法含义的一致性呢?到目前,搜寻了能找到的史料和工具书,都没有找到。从最新解释的内容形式看,四门名称的词语表达也不 一致,譬 如"泰元"表示"天",那其它三个应该是"地"和"人"之类的别称表示才对,可新解释用法含义却是不同的类别、是直接表达而不是别称。
    参阅《明史》等文史资料,围绕天坛圜丘,皇室曾有过多次的和十分激烈的纷争,有的大臣还因此入狱。既然圜丘四天门名称含义是那么简明,那么,皇室做祭天仪 式便可以了,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和那么厉害的纷争呢?
    简而言之吧,最新解释用意很好,却似乎仍然没有破解天坛圜丘四天门名称寓意的"百年之谜"。咱就尝试做做破解吧。全面说明得另写了,这里就直接点出解秘 "切入点"和答案、然后再做些辩论和说说感想吧。
 

一、解谜切入点:律历。
    天坛圜丘的祭天活动是值班皇帝履行"律历"职责,即为全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做"敬授民时"。二十五史里,史史都有"律历"内容,即音乐律吕和历法调整。 在古代社会,"律吕"有几个治国安民的重要意义,譬如:一是为全国规范度量衡,二是为调整历法和"敬授民时"仪式服务,三是通过尊祭不同祖先的音 乐活动来 体现历史延续和团结全国各族各部落的国家宗旨和管理目标。
   《周易》有"殷荐上帝,以配祖考"的记载,即祭天活动包括祭祖。史料记载,中国的祖先是"三皇五帝",他们各有特定或象征性的乐曲,因而"听乐见政"是古 代社会国家管理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是"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的强兵富国的公器之一。
    据《国语》记载,周景王曾想制造"无射之钟"。照当时规矩,"无射"之音之钟是象征着先帝权威的乐调乐器。不言而喻,周景王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血缘政治从祖 先那里取得更大权威、强化中央王权和削弱地方诸侯;因而,他的想法受到单氏家族的强烈反对和狠毒诅咒。这个历史故事足以说明"律吕"音乐的象征性 在古代社 会里的重大意义。
    在清朝及以前的数千年古代历史长河中,围绕圜丘祭天而展开的"配位"纷争几乎遍布每朝每代,而那些"配位"纷争的主要依据或武器就是圜丘仪式所关联的先祖 先帝及其所代表的家族氏族部落。圜丘祭天"配位"意味着谁能分享天授之权,意味着谁能持有左右皇室及其国家管理政策的特权,因而每朝每代的皇室都 或多或少 地发生过"配位"纷争。
    综上所述,考察"律历"内容和特定乐曲及其象征意义,是解开天坛圜丘四天门名称寓意的"百年之谜"的"切入点"。
 
一、天坛圜丘四天门建筑群集"三皇五帝"于一身。
    在《尚书》、《史记》和《汉书》等文史资料的"律历"和"礼仪"等章节中,都有不同乐曲代表不同先帝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参考运用中国传统历法、河洛八 卦和阴阳五行等科技文化知识,就能获得天坛圜丘四天门名称第一字含义的答案了,它们是:
    [1] 泰元门之"泰"的意思:秦汉前,"泰"字为"大",《释文》说"大音泰"。史料记载,唐尧征服中国和安定东方疆域的时候,演奏的乐曲是"大章",《乐记》 记为"泰章"。所以,"泰"和"泰元门"表示的是五帝之中的唐尧之帝,该门为东天门而代表五行中的"木"和五季中的"春季"。
    [2] 昭亨门之"昭"的意思:史料说,虞舜委派大禹用武力征服三苗和安定南方,总是失败。后来,虞舜决定撤军,换上优伦"文艺战士"跳起了干羽舞、曲名为 "昭"。没多久,三苗服从了舜帝,安南大功告成。"昭"曲在古代非常有名,以至于连孔子那样仇视优伦的人、听了之后都忘记肉味儿了。所以,"昭" 和"昭亨 门"表示的是五帝中的舜帝,该门为南天门而代表五行中的"火"和五季中的"夏季"。
    [3] 广利门之"广"的意思:文史资料记载,帝喾是商周的祖先。帝喾喜欢音乐、作乐"六茎"。借助祖先音乐的鼓舞鞭策,周王西征西行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直达地 域范围远到今日阿富汗一带,称为"西极",行动所用乐曲叫"广乐",继承的是帝喾音乐。那些西征西行,为后来人全面开通和利用"丝绸之路"奠定了 基础。所 以,"广"和"广利门"表示的是五帝中的帝喾,该门为西天门而代表五行中的"金"和五季中的"秋季"。
    [4] 成贞门之"成"的意思:文史资料记载,颛顼是黄帝之孙,为中国疆域扩大建立了丰功伟绩,包括平定北方、以至于后人称其为"北方之极"。颛顼所作所用的乐曲 叫"五英(荧)",深悠幽远。颛顼"静深有谋"、做事作乐都有浓厚的"备成于藏"和"玄冥"的色彩。因此,"成"和"成贞门"表示的是五帝中的颛 顼,该门 为北天门而代表五行中的"水"和五季中的"冬季"。
    说明:关于帝喾和颛顼两帝之乐,史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帝喾之乐为"六茎"、颛顼之乐为"五英(荧)";另一种说法相反。古代学者考察,那可能是"茎" 与"英"的书写混淆之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参考书》采用的是帝喾为"六茎"和颛顼为"五英"。《列子》注释说,"荧(英)"又音"茎"。 可见,当 时"英""茎"很可能是异字替代。因此,本人认为,"茎"或"英"不是关键问题、因而古史学界并无特别争辩;关键是"六"和"五"两个数字所对应 的"律 吕"和"五行"。就此看,中央音乐学院的考证说法更符合"律历"实际和更有道理,故采其说。
    [5] 天坛圜丘的四个门都说了,但整个图景故事还没完。在天坛圜丘建筑群的中心,有一块圆形石头叫"天心石"或"太极石"。其实,那是个石头乐器,由原始社会的 "磬"演化而来。站在那个乐器石头上发声,会得到雄浑共鸣、给人以悠然直上九重天的感觉。在那块乐器石头上发出"宫"和"黄钟"两个乐音的共鸣效 果最佳。 按照数千年的"律历"规矩习俗,祭祖黄帝用的是宫音和黄钟音、且为中心而为其他所遵循跟随。譬如,武王伐纣的时候,借助黄帝之"宫"声音乐,极大 地鼓舞了 士气和争得了人心,取得了改朝换代的胜利。所以,圜丘中心的"天心石"或"太极石",表示的是五帝中的黄帝、律吕中的"宫"和"黄钟"、五行中的 "土"和 五季中的"长夏"。
    根据长达数千年的"律历"和祭天配祖的一贯做法看,天坛圜丘的四天门和圜丘中心所表达的寓意是"五帝"、"五行"和"五季",图示如下:

    附图:天坛圜丘四天门之意义(示意图绘制:直言了。):
;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222/172469/b_10693E7C465808A141AFFBE83D41D3BB.jpg
;


;
    了解了四天门名称的含义及其与圜丘的关系,就不难看到,其实,天坛圜丘不仅包括"五帝",而且还包括"三皇"。譬如,圜丘三坛为圆形、表示的是"天皇"; 四天门外垣墙连接是方形、表示的是"地皇";祭台取数九不但表示"阳数",且象征着跟九天对应的中国大地"九州"及其"人皇"。这一来,天、地、 人这"三 皇"都有了。再譬如,四天门的"元亨利贞"表示的是创作了八卦的伏羲之皇;而"五帝"各自的乐器乐曲来自女娲笙簧和神农五弦的乐章,人间的"三 皇"也包括 在内了。
    这样一来,天坛圜丘四天门和"天心石"对应三坛而互相融合为一,构成了一个表示三皇五帝、五行五季、河洛八卦和九天九州的建筑群整体。古史上有不同的"三 皇"和"五帝"说法。天坛圜丘的构造说明,明清皇室采用的是《史记》等文献的说法,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在"三皇"方面, 采用的是 "天地人"和"伏羲、女娲、神农"两者皆可的说法。这个选择不但是血缘延续、更是历法延续,而后者延续的重要性远大于前者,否则,中国文化的历史 就可能发 生严重断代和严重混乱。
 
一、从"配位"之争看天坛圜丘四天门名称的寓意。
    天坛圜丘及四天门寓意的表达是如此曲折,前述解答是不是联想太丰富而牵强附会了呢?不是。若能看到围绕着天坛圜丘所展开的"配位"的激烈纷争,就能更好理 解四天门名称的寓意、就能看到那种曲折表达实在是皇室不得已而采取的做法。
    到清朝结束为止,近乎两千五百多年的不同"五帝"之争,多数都是围绕着圜丘祭天仪式中的"配位"问题而而展开的。"配位"包括多项内容,其中"配天"和 "配帝"最为重要、也最为激烈,其中许多故事简直可以说是五彩缤纷的宫廷历史剧的丰富素材。
    那个"配位"中的"配天",说的是哪些先帝授权当值皇帝可以祭天通天;先帝是某祖先的代称,所以,"配天"不但表明当值皇帝祭天之权来自哪个祖先、而且表 明是为哪个祖先的后代服务。所谓"配帝",说的是"三皇五帝"以外的哪些人物可以跟当值皇帝同坛祭天,其意义是表达皇室的政策取向,譬如,"配 帝"选孔子 是尊儒取向、而选老子则是崇道取向;选周文王是文治取向、而选周武王则是武功取向,等等。
    不言而喻,"配位"纷争的本质就是不同家族氏族部落都想把自己的祖先列入甚至被看作是"中国祖先",以此来争夺的是谁和谁的家族氏族更能接近或更多地分享 天授皇权、更能享有实际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用今日话来说,当时圜丘祭天仪式中的"配位"的激烈争夺,其实就是通过血缘政治获得社 会特权。 这种血缘政治的祖先牌位争夺,当然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融合力"和各族部落的"向心力",但也给当时在位值班的皇帝带来了许多困惑和烦恼。且不说别 的朝代, 就是建设使用天坛圜丘的明清两朝的皇室里,就发生过多次圜丘仪式的"配位"激烈纷争,那背后就是通过争夺祖先牌位来分享皇权和获得特权、或是为了 削弱竞争 家族的势力及影响。
    有趣的是,明清两代时候,社会十分封闭和专制统治十分严厉,可是,皇帝们对围绕天坛圜丘而展开的"配位"之争却十分"开放"和特别"民主"。譬如,明朝时 候,有的皇帝为朝廷里无休止的天坛圜丘"配位"对抗纷争而感到无比烦躁和大发雷霆、甚至一时激怒而把一些争执者投到监狱里了,却也没有施行酷刑死 刑,而最 终还是让所有争执都能充分自由发挥、甚至与自己当面对抗而不再问罪。
    举个例子。《明史》记载,迫于皇室势力纷争的压力,当值皇帝降旨,说到"配帝",要"皇考称宗,何为不可"、要皇室承认皇权来决定"配天"和"配帝",譬 如象汉唐宋三朝所采用的儒家"亲亲"做法。户部左侍郎唐胄,提出抗疏、指明了"配天"和"配帝"的界限,即可概括为"夏前长长圜丘祭,禹后亲亲方 泽祀"的 思想:夏朝大禹之前的先帝是"长长"的,有资格"配天";而夏朝大禹之后的帝王是"亲亲"的,可以"配帝"但没有资格"配天"。左侍郎唐胄措辞激 烈、不顾 忌讳和直截了当地反对皇权滥用儒家"亲亲"做法来腐蚀"祭天祭祖",结果使皇帝大为激愤,导致了"帝怒,下胄诏狱"。
    然而,经过听取更多争辩,再静下心来想想,皇帝理解到左侍郎唐胄的用心良苦:他是在维护皇室统一和皇权完整的,是要当值皇帝避免天坛圜丘的"配位"之争导 致皇室分裂和皇权旁落的。于是,值班皇帝最终还是听取了胄疏,严格区分圜丘祭天中的"配天"和"配帝"的界限,即:把"长长"的"配天"留给自己 和全国民 众来共享,是以道家为国家之魂的;而把"亲亲"的"配帝"留给皇室家族和朝廷诸臣去争夺,是以儒家为施政之术的。--- 照梁叔溟等那一代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学者们之说,那类做法体现的是"道里儒外"或"道为知、儒为行",道家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根基和内在精神,而儒 家只是枝叶和外表行为,所以,"不知'道',不知中国之大半。"。
    说到底,那些能够在皇室里做"配位"纷争的家族或大臣,毕竟是皇室统治的血缘政治基础,因此,对那些"配位"之争,当值皇帝不"开放"和不"民主"也不 行,而且,如何平衡"配位"纷争利益也成了皇权责任的一部分。最后,还是由皇室拍板确定了"配位"和圜丘四天门,用曲折方式确定使用《史记》的 "五帝"说 法,才大体平息了渗透皇宫的祖先牌位之争。就是说,天坛圜丘及四天门是个表示所有中国祖先、把祭天祭祖合而为一的建筑群。如此一来,不管是来自哪 个家族氏 族,都可以在这个建筑群里找到自己的血缘命脉关系,都有(也都没有)机会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不得不说,用曲折方式表示圜丘四天门 的布局及 寓意,是个不得已的、却也是很聪明的统治管理决定。
    用今日话说,各地祭天祭祖活动所代表的是中国社会里的某个某些血缘支脉,而北京天坛圜丘祭天祭祖所代表的是全国各族人民、代表的是全国民众团结融合为一个 文化整体。就此而言,经过20世纪的百年洗礼,北京天坛能约定俗成地成为仅次于天安门的北京象征和中国象征,大概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个历史文 化的必然 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在圜丘四天门建筑群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反映。
 
一、天坛圜丘四天门寓意的延伸观察讨论。

    天坛圜丘四天门寓意澄清了一些历史问题,也提供了有益新探讨。这里举几个例子。
 
[1] 天坛的主体建筑到底是圜丘、还是祈年殿?
    一些解释说,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其实,是圜丘建筑群。
    若您有确切可靠的国学知识(即不光是那些祭孔拜儒的东西),那就不难看到,圜丘的五行五季和河洛八卦是用来搞天文历法的科技工具,跟"封建迷信"是毫无关 系的。而那"五帝"不仅代表祖先,更是象征着四面八方的全国各族民众、少了一帝就不是全国全民了。
    揭掉仪式的表面现象而看实质意义,天坛圜丘建筑群的功能是"律历"实施之地,是皇帝对全国做"敬授民时"的天文历法颁布之处,是夏商周直到清朝的数千年里 所有帝王皇帝治国安民的第一责任。正是这个缘故,明清时候,一些皇帝认为祈年殿活动与先农坛活动重复而减少了那里的一些活动,也要保持圜丘活动的 完整。还 有一些皇帝,又老又病的、连路都走不动了,减少或取消了别的活动,却还是想方设法地要到天坛圜丘祭天;实在动不了也去不了,就用摄政方式完成天坛 圜丘祭天 的"律历"责任。
    进一步说,天坛的代表性主体建筑其实是朴实无华的圜丘,而不是流行及广告所说的富丽堂皇的祈年殿。正如清代北京地方志资料说整个"天坛"之名的来历所言: "圜丘又称天坛,形圆象天,南向。"正因为如此,明清史料地方志等说到天坛,几乎都是把圜丘介绍作为开头篇和归结篇,而不是把祈年殿介绍作为起始 和归宿的 篇章。
    清朝结束后,皇帝没了,当然,皇帝在天坛的所有活动也没了。民国时候,为了区别于清朝和防止皇帝制度复辟,当局用北京白塔寺作为北京的象征性建筑;后来, 用天坛作象征性建筑,开始流行起了所谓"天坛主体建筑是祈年殿"的说法。--- 也难怪啊,人们是很容易把注意力投向富丽堂皇而忽略忘却朴实无华的。譬如,目前关于天坛的流行介绍,说了许多哲学历史和数学美学等等故事,却偏偏把值班皇 帝履行"律历"职责这个修建天坛的核心内容和原本意义给漏掉了。
    天坛之所以是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所以跟其它古代文明遗产大不相同,当然跟它的建筑风格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它完整地承载着至少贯穿了五千年 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国传统历法,是传统科技与传统艺术融为一体的结晶。而这个瑰宝结晶的代表性建筑就是天坛圜丘建筑群,那当然,它就是天坛的主体建 筑。
    指明圜丘建筑群是天坛的代表性主体建筑,那是为了说明历史真相和做做知识还原,并不妨碍继续已有的祈年殿活动和标记用法。这情况类似故宫。故宫的主体建筑 是皇帝上朝办公的"大内"建筑群,不是天安门;可天安门城楼显眼易见,逐而渐之、就成了故宫的甚至北京和中国的象征性建筑了。同样道理,天坛的主 体建筑是 圜丘建筑群,但祈年殿更显眼易见,作为天坛的象征性建筑也未尝不可,只要不妨碍也不削浅天坛的主体建筑是圜丘建筑群这一历史真相和原本知识、就行 了。
    简而言之,一个建筑群的主体内容和标记牌子可以是一码事、也可以是两码事。就目前来说,天坛的标记牌子采用了祈年殿,但并不改变圜丘建筑群是天坛主体建筑 的内容,它们还是完整地保留在那里。

[2] 中国的"律历"是科学、还是骗局?
    马可·波罗以后,欧洲学者很崇拜中国的"律历",认为那是比西方历法高明的多的科技和艺术;后来,西方气象学家N.肖伯纳甚至提议欧美采用中国历法。但后 来、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否定派占了上风,英国学者李约瑟则是全盘否定"律历"的代表性人物。譬如,他把包括"律历"在内的中国传统历法 科技文化 称为"迷信",说"律历"是"伪科学"和"长达两千年的骗局"。这三十来年,中国一些人(特别是自然辩证法学会和无神论学会的人)追随李约瑟,也 把中国 "律历"叫作"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甚至试图铲除中国传统历法科技文化。
    然而,细看李约瑟论断的学术根据都是些二手三手、甚至几乎不沾边的文字,没一个是在认真阅读二十四史等官方文献中的"律历"原本内容后再做评论的根据。举 例。李约瑟及其引用作者们说:"律历"做法拿些黄钟十二律管子放在地上让风吹、根据扬灰的"地气"来规定历法;那说明中国不知道地球上的空气流动 物理学和 日月星辰运动的天文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那种历法是"巫术",是"伪科学"和"骗局"。李约瑟他们那样说的依据都是些文学诗歌,譬如"吹葭六琯 动飞灰" (杜甫)和"忆昨夹钟之吕初"(韩愈)、等等。然而,从《史记》到《清史稿》,"律历"记录没一个是拿管子放在地上让风吹和根据扬灰如何来规定历 法的!李 约瑟他们的依据都是些与"律历"本身毫不沾边的东西。
    简单说吧,"律历"的一个做法是:黄钟是核定全国度量衡的实物运算依据。譬如,长度方面,中央政府制定的黄钟定好九寸,其它单位长度单位就按照九寸和规定 比例方法而做出;重量方面,同样,依照中央政府制作的黄钟重量,按照规定比例算法做出其它重量单位,譬如斤两钱等等。在历法方面,则是根据黄钟定 音使用的 "三分损益法"来核定调整十二宫等历法单位的数值、使历法日期吻合天象周期。
    所谓"三分损益法",其基本轮廓是:以"三"和"四"为基数做代数几何运算。涉及到历法,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黄钟为基准跟十二宫直接相关的计算的一个例 子是:
      起子,为黄钟九寸,一。
        丑,三分之二。
        寅,九分之八。
        卯,二十七分之十六。
        辰,八十一分之六十四。
        巳,二百四十三分之一百二十八。
        午,七百二十九分之五百一十二。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之一千二十四。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之四千九十六。
        酉,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二分之八千一百九十二。
        戌,五万九千四十九分之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
        亥,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分之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
    其中,"子"到"亥"表示的是记录天象变化周期的十二宫。各宫数字,例如"起子,为黄钟九寸,一",是以"子"为开头和以"三"为基数的"九九归一"算 法;上列各宫数字中的3、9、27、81和243等等,是以"三"为基数做损益计算而得的一个数列;而2、8、16、64和128等等,是以 "四"为基数 和"八卦生成法"做损益计算而得的数列,史料中简称为"八风四方"或"八正四方"。将两组数列方法结合(当然还有别的方法,这里仅是举个例子)来 确定方向 方位、建立五行甲子的对应,调整十二宫的数值,使历法日期记录表达跟天象周期吻合。
    "律历"的这种纯数学运算(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相关运算),保障了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法之准确、并能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生活和各种作息、使中国成为古代文明的 大国强国之一,那怎么是"伪科学"和"骗局"呢?古今中外,哪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作息不需要使用历法呢?
    再说,西方历法也使用十二宫方法,不过其原理方法和科技内容等等比中国的要笨拙和贫乏许多,更兼有许多非科技内容,因而不得不用其它方法做补充。譬如,西 方历法月份称呼就不是按照天象做数字排列、而是按照宗教要求和权势人物意志而排列的。举例:
    在西方历法的十二个月当中,1-3月的名称属于宗教名称,4到9月的名称属于权势人物,只有10、11和12月的名称是纯数字。具体说吧,10月的名称 "October"来自古拉丁文词干"Oct"、意思是"八";由于前面月份名称被宗教和权势占领了,所以,数字"八"就放到了"10"的位置。 同样,其 12月的名称"December"来自词干"Decem"、意思是"十",因为宗教因素和权势意志而放到了"12"的位置。至于星期各日表达,那 就更别说 了,没一个是数字的,它们不是来自神话故事、就是来自神的名称。结果,西方历法其实是"名不副实"的,所以,真要用历法做科技运算了,就得把那些 非科技因 素排除和转换为数字、才能搞下去。
    再进一步说,西方历法有个优点,就是年份表达采用累计方法,避免了循环中的年份名称混淆,但是,其代价是不能体现天象运动的顺逆方向和周期性。中国历法年 份表达采用的是循环方法(譬如六十甲子和纪年纪岁等等)、体现了天象运动的顺逆方向和周期性,但是,其代价是容易发生混淆,譬如"甲子年"说的是 当前的、 还是数百年以前的?然而,克服这个缺陷并不困难,只要把年份表达改成循环累计式就可以了,譬如:
    甲子·甲子年,甲子·乙丑年,……;
    乙丑·甲子年,乙丑·乙丑年,……;
然后,又是"甲子·甲子·甲子年"、"甲子·甲子·乙丑年",等等。每进一位就表示一个60年周期的完结和新的60年周期的开始,即"60进 制"。这样一来,一个"甲子年"和另一个"甲子年"的时间位置就区分开来而不会发生混淆了。
    这种60进制的"甲子循环累计法",颇似古代玛雅历法的年份记录表达,既能体现天象的顺逆方向和周期性,又能避免循环表达所带来的混淆可能,还能清楚地标 出某一年在天象循环周期中的位置、以及它和其它年份的时间距离,一举多得。这种基于中国历法的年份表示方法比西方历法的单线条10进制累计制要高 明得多 了。
    总而言之吧,在李约瑟他们的笔下,充满了宗教因素和权势意志等非科技因素的西方历法被叫作"科学",而纯科技和纯数字的、没有任何宗教因素或权势意志的中 国传统历法的"律历",却被称为"伪科学"和"骗局"了!对比历史资料原文,再看看天坛历史文物,可以做个结论:李约瑟他们对中国历法及"律历" 根本就没 有起码的知识了解,拿了些不沾边的东西当证据说"律历"是"伪科学"和"骗局"。"伪科学"一个特征就是下结论没确凿可靠的证据、甚至使用错误或 伪造的证 据。所以,严格说起来,在中国历法及"律历"的科技原理方法方面,李约瑟他们的做法和结论是"双重标准"的、是带有明显的文化歧视和强烈的文化偏 见的,其 学术依据和学术方法都是大错特错的,李约瑟他们自己才是搞了个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一、结语:保护天坛必须包括保护中国传统历法。
    如前探讨所说,天坛圜丘四天门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历法及其"律历"科技原理的结晶缩影和文物证明。这种"律历"科技原理方法指导了数千年的中国农业发展和社 会生活,使中国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大国强国之一。仅此一条,天坛就不愧为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瑰宝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芭,就需要加倍地爱护天坛和加倍地 保护天 坛,让它和它所承载的科技文化能完整地和千秋万代地传下去,这应该成为海内外所有华人的公民意识,也应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公民意识。
    保护天坛的完整性必须包括完整地保护中国传统历法和相关的科学技术,而这是保护中国文明延续发展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看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是在延续发展还是 断代或完结,不是看它的语言文字、不是看道德观念、也不是看风俗习惯、更不是看时装时尚,而是看它的历法是否完整和是否在延续。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阿拉伯、古犹太,等等,它们的语言文字变动和道德观念更替,使得他们的后裔现代人几乎不能阅读本民族的古代文献、跟本民族的古 代生活格格不入,可是,他们的民族历法依然如故和贯穿着他们的数千年来的文化历史,所以,他们的文明历史还在继续。
    波斯帝国、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成吉思汗帝国、等等,它们的民族血裔居民还在,他们的语言文字还在,甚至许多古老的生活习惯还在,可他们的民族历法断 结了,于是,他们的文明也成了历史,他们的后裔在按照其他民族历法作息、意味着他们的生存发展所遵循的是其他民族的基本知识原则。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共享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可经过过去数百年的发展,他们的语言文字和词法语法不一样,甚至三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许多方面 也是大相径庭了。可是,他们的历法方式基本一样,因而在全球仍然被看作是一个大文化区域、即"远东地区"。
    中国南方民族和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字十分接近,甚至宗教信仰都很接近或相同。可是,在国际社会,他们并不被看作是一个大文化区域,其 基本原因就是他们使用不同的历法。当然,东南亚有少数民族国家(譬如越南和新加坡)和中国一道被看做一个大文化区域,基本原因就是他们的历法一致 或十分接 近。
    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经历经验一样,中国的语言文字变迁很大(现在,有多少人能阅读甲骨文?有多少人能流利地用古文写文章?),生活习惯和社会制度也发生了 巨大变化,甚至融进了其他民族国家的宗教信仰,更不要说、价值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可是,中国文明历史还在延续发展,其基本缘故就是中国传统历 法还在延 续。不管在中国故乡还是在海外,也不管国籍、第一语言和宗教信仰等等都是些什么,绝大多数华人总是自视或被视作是一个文化群体,基本缘故就是他们 还保留着 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准则,譬如都很重视中秋节和春节,多数还在使用生肖和虚岁,等等。
    若是能把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各个时期比作一颗颗晶莹宝石,那么,把那些宝石串成一个文明项链的金丝银线,就是中国传统历法。若是能把中国民族比作一个东方巨 人,那么,把那个巨人的骨肉联成一个能站能动的整体的筋条,就是中国传统历法。一旦中国历法完结,那么,宝石般的中国文明就因为失去了金丝银线的 贯串而成 为散落四方的混乱历史,那个巨人就会因为被抽掉筋条而成为不能站也不能动的一堆朽骨烂肉。难怪前辈们说:掌握了传统历法知识,就能在五千年的中国 文化历史 中自由自在地信步遨游;若不知道传统历法,那么,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就是一笔糊涂帐。
    说到底,天坛就是按照中国传统历法的科技原理和为了使用传统历法而建设起来的,是中国传统历法科学技术的建筑代表的集大成者。抽掉中国传统历法,就等于抽 掉了天坛的生命和灵魂。若是知道传统历法,那么,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寓意本来是不难体会到的。可是,近百年来,中国传统历法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被削 浅、被割裂 和被替代的危机;特别是最近这三十来年,它的基本科技内容和原理方法甚至被当作"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而几乎被置于死地。那结果,使得一个本来 不难体会 的东西居然成了"百年之谜"。如此下去,中国历史文化的"百年之谜"或"千年之谜"恐怕会越来越多,甚至将来可能会有一天、整部中国文明史被送进 博物馆而 成为让世人猜测的"中国之谜"了。
    北京天坛是唯一的全面完整地承载着中国传统历法科学技术的建筑群实体。毋须多说,保护天坛必须包括保护中国历法,介绍天坛也应该包括介绍中国传统历法的基 本知识。天坛不但应该是欣赏古代仪式歌舞的旅游胜地,也更应该是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历法及其原理方法的科学胜地和教育胜地。就此而言,若是关注的网 友们觉得 上述解谜文字还有些参考意义,那咱就很满足了,说明咱的劳动没白费;特别是申请奥运服务志愿者的那两位网友,若能在回答老外参观天坛提出的问题的 时候参考 上述文字而不会遭遇尴尬,那咱就简直可以得意忘形了。
 
附件:讨论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
一、就"切入点"的精辟资料做个最简举例(相信您会查到更多更精彩的记录):
·《虞书·大禹谟》:三旬,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周礼》:冬至日,地上圜丘之制,则曰礼天神,夏至日,泽中方丘之制,则曰礼地祇。
·《史记》: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史记》: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
·《史记·乐书》: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又: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
·《汉书·律历》:声者,宫、商、角、徵、羽也。宫,中也,居中央,暢四方。
·《汉书·郊祀》:中央帝黄灵。东方帝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帝少皞。北方帝颛顼。
·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

一、关于五帝之乐:
·《尚书·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尚书·虞书·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三旬,苗民逆命。……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 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附图:干羽舞,大昭乐。
;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222/172469/b_A32E48B72E8AEBDA71C9D1ADFABDF9F4.jpg
;


;
·《史记》: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
·《汉书·礼乐》: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招》(昭),禹作《夏》,汤作《濩》,武王作《武》, 周公作《勺》。
·《穆天子传》:天子乃奏广乐〔《史记》云:广乐九奏万舞〕,载立不舍,至于钘山之下。又:天子南祭白鹿于漯,……大奏广乐,是曰乐人。
·《风俗通义》:易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 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汤作护,武王作武,周公作勺。
 
一、关于《六茎》和《五英》的不同历史记录:
·《汉书》:"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
·《白虎通》、汉应劭《风俗通》、汉蔡邕《独断上》皆谓颛顼之乐曰《六茎》。
·《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帝喾高辛氏作《六茎》。
·《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以六英为颛顼乐。
·《白虎通》:"颛顼作乐五英","英"当为"茎",盖传写之误。
·《周礼·疏引乐纬》:"颛顼之乐曰五茎,帝喾之乐曰六英。"注云:"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六英者,六合之英。"
 
一、关于圜丘及四天门的今日说明:
[1] 国家文物局: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 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

[2]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圜丘有四天门,分列于祭坛的东南西北,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成贞门,取意于《易·乾》中"乾·元亨利贞"。四门皆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年)。
    昭亨门为圜丘正门,皇帝祭祀圜丘,大驾卤簿即停昭亨门外,皇帝由昭亨门左门入至圜丘瞻礼,所以在圜丘四门中昭亨门最为显赫。……昭亨门自1949年后长期 封闭,1977年修缮后始开放,今为天坛公园南大门。
    泰元门为圜丘东天门,在圜丘东南一里许,东西向,形式与昭亨门同,唯规制稍小,东向嵌以石额,上书"泰元门"。明时,泰元门外有崇雩坛,皇帝雩祀经泰元 门。明隆庆元年(1567年)废雩祀,泰元门归于沉寂,长期置闲。
    广利门在圜丘西南,东西向,制同泰元门,唯额西向,书"广利门"。
    成贞门,在皇穹宇北,南北向,为圜丘坛的北天门。门北接祈谷坛丹陛桥,故成贞门也是祈谷坛的南门。成贞门形式如昭亨门,但规制略隆于昭亨门。
 
[3] 建设部城建司:
    圜丘坛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 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亭门,也称南天门。
    将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享、利、贞。这种排列据是据《周易》的"干卦四德"而定。"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享"为万物生长繁 茂享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久。

[4] 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名称寓意的最新解释:
 
问题: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名称寓意。
    天坛的圜丘有四天门: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成贞门。主管国家文物、建设、旅游和主管奥运的部门,给出的解释如下:
    泰元门,元;昭亨门,亨;广利门,利;成贞门,贞。取意于《易·乾》中的"乾·元亨利贞"。
第二字获解了。那四座门各门名称的第一字(泰、昭、广、成)是什么寓意呢?望尽早得到您的答复,越详细越好。谢谢您的帮助!此致,ZYL。

答复:
回复人  :北京市文物局。回复时间:2008-2-1。 
回复内容:
您的来信收悉,经咨询天坛公园管理处,现回复如下:
    1、泰元:天之别称;
    2、昭亨:光明,通达;
    3、广利:广大、惠利;
    4、成贞:成就;吉祥,也是卜卦。"成贞"也取美好愿望达成,卦成之意。
四个词词皆取大吉祥、大太平、恩惠天下之意,美好愿望上达天庭,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回复信箱:
标题: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名称寓意。日期:2008-1-22。
内容:
您的来信我们已经收到,首先感谢您对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泰元:天之别称。
    昭亨:光明;通达。
    广利:广大;惠利。
    成贞:成就;吉祥,也是卜卦。"成贞"也取美好愿望达成,卦成之意。
四个词语皆取大吉祥、大太平、恩惠天下之意,美好愿望上达天庭,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 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