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孙文致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密信是否和袁世凯竞相卖国?

http://www.hkfront.org/sunyatsenlettertojp.htm
孫中山稱中國為"支那"

民國三年孫中山致日本首相大隈伯爵密函以"支那"相關用詞稱呼中國達34次(全文及書信圖影)

孫中山在致日本首相大隈伯爵密函內使用「支那」一詞29次,
  用「支那國民」一詞2次,「支那人」1次,
  「對支政策」1次,「支那革命黨」1次:
  總計以「支那」相關用詞代稱中國達34次。
  孫於函中稱法國為「佛」、「佛國」或「佛政府」,
  稱美國為「米利堅」,
  並稱日本為先進國。
據中國國民黨黨史,孫中山於民國2年9月籌組中華革命黨,民國3年7月8日正式成立於日本東京,而這封密函的日期則是兩個月前的5月11日。



   拜啟
大隈伯爵首相閣下竊謂今日日本
  宜助「支那」革新以救東亞危局
  而「支那」之報酬則開放全國市
  場以惠日本工商此中相需至
  殷相成至大如見於實行則日本
  固可一躍而躋於英國現有之地
  位為世界之首雄「支那」亦以之而得
  保全領土廣闢利源為大陸之富
  國徒此輔車相依以維持世界之
  和平增益人道之進化此誠千古
  未有之奇功畢世至大之偉業也
  機會已熟時哉勿失今特舉其理
  由為



閣下陳之斗加意詳察兩國幸甚「支那」
     曩者苦滿清虐政國民共赴革專
  制為共和而民黨篤信人道主義
  欲減少戰爭流血之慘故南北議和
  使清帝退位後舉袁世凱為總統
  袁亦誓守約法矢忠民國乃自彼就
  任以來背棄誓約違反道義雖用
  共和民國之名而實行專制帝王之
  事國民怨怒無所發舒乃其暴虐
  甚於滿清而統馭之力又逮不及故
  兩年之間全國變亂頻起民黨
  之必興革命軍之必再見無可疑
  者顧革命軍以自力而無助則其



  收功之遲速難易或非可豫期以
  言破壞之際得世界一強國為助則
  戰禍不致延長內免鉅大之犧牲對
  外亦無種種之困難日本於「支那」地
  勢接近利害密切革命之求助以日
  本為先者勢也以言建設之際則內政
  之修善軍隊之訓練教育之振興實
  業之啟發非有資於先進國人材之
  輔助不可而日本以同文同種之國
  而又有革命時期之關係則專恃
  以為助又勢也日本既助「支那」改良
  其政教開發天然之富源則兩國



  上而政府下而人民相互親善之關係
  必非他國之所能同「支那」可開放全國
  之市場以惠日本之工商而日本不啻
  獨佔貿易上之利益是時「支那」欲脫既往
  國際上之束縛修正不對等之條約更
  須藉日本為外交之援如法律裁判
  監獄憑藉日本指導而改良即領事
  裁判權之撒去日本可先承認之因而
  內地雜居為日本人於「支那」之利便而
  更進使「支那」有關稅自主國之權
  則當興日本為關稅同盟日本之製造
  品銷入「支那」者免稅「支那」原料輸入
  日本者亦免稅「支那」之物產日益開
  發即日本之工商業日益擴張例如
  英國區區三島非甚廣大然其國力膨
  漲日加者人莫不知其以得印度大陸



  為母國之大市場而世界列強始莫與爭
  日本地力發展已盡殆無盤旋之餘
  地「支那」則地大物博未有以發展之今
  使日本無如英於印度設兵置守之勞
  與費而得大市場於支.那利且倍之
  所謂一躍而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然
  而日本若仍用目前對「支」之政策則決
  不是以語此何也現在「支那」以袁世凱
  當國彼不審東亞之大勢外佯與日本
  週旋而內陰事排斥雖有均等之機會
  日本也不能與他人相馳逐近如漢治萍
  事件招商局事件延長煤油事件
  或政府依違其議而嗾民間以反對或



  已許其權利於日本而翻授之他國彼
  其力未足以自固又憚民黨之向與日
  本親善故表面猶買日本之歡心然
  且不免利用所謂戰國時縱橫捭闔
  之手段對待日本設其地位鞏固過
  於今日其對待日本必更甚於今日可
  以斷言故非日本為革命軍助則有
  袁世凱之政府在其排斥日本勿淪即
  袁或自倒而日本仍無以示大信用於
  「支那」國民日本不立於真輔助「支那」
  之地位則兩國關係仍未完滿無以共
  同其利益也就他一方言則「支那」革命
  黨無一強國以為事前之助其成功固



  有遲速之不同即成功後而內政之改良
  外交之進步為無強國之助其希望亦
  難達到故現時革命黨望助至切而
  日本能助革命黨則有大利所謂相
  需至殷相成至大者此也或謂外交上
  日本未取得英國之同意不能獨力解
  決「支那」問題然此不足慮也「支那」問題
  近始露其真相當袁世凱就職之初大
  放金錢以買收歐洲一部份之新聞記
  者通信員使其報告與其評論皆極推
  重於袁而英國政府亦信之近則英之
  輿論已變太晤士報已評袁為無定
  亂興治之能力矣英與佛邦交最善而



  近日佛政府與國民皆己不信袁氏故取
  消佛支銀行借款之保證夫英於「支那」
  以求真正之治安為目的前?信袁氏有
  保持「支那」之能力今既知其不然時與
  佛國漸同其趨向若日本導以真正
  解決「支那」問題之策能使「支那」得
  永久之治安者則英必同意於日本
  之行動無疑關於「支那」問題日本
  常欲得英國之同情而英亦實視日本
  意向為轉移也夫惟民黨攬「支那」之
  政柄而後「支那」可言治安以「支那」人民
  大別之為三種一舊官僚派二民黨
  三則普通人民也政治上之爭普通
  人不與焉舊官僚得勢為保持其
  祿位計未嘗不出力與他人角逐及
  其權勢已失即無抗爭反動之餘地
  如袁世凱見逐於前清攝政王時惟



  以免死為幸不聞有何舉動也民
  黨則不然所抱持之主義生死以之求
  其目的之必達前者雖僕後者復繼
  故雖以前清朝之殘殺亦卒無以制
  勝民黨之志一日不伸即「支那」不能
  以一日安此深察「支那」之情形當能知
  之而欲維持東亞之真和平則其道固
  在此而不在彼矣要之助一國民黨而
  傾覆其政府非國際上之常例然古
  今雖非常之人乃能為非常之事成
  非常之功竊意



閣下為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機會正
閣下大煥其經綸之日也文為「支那」民黨
  之代表故敢以先有望於日本者為
閣下言其概且觀於歷史佛曾助米利
  堅矣英曾助西班牙矣米曾助巴拿
  馬矣佛之助米獨立為人道正義也
  英助西班牙以倒拿破崙為避害也
  米助巴拿馬為收運河之利也今有
  助「支那」革命倒暴虐之政府者則一
  舉而三善俱備亦何憚而不為乎若
  夫幾事之密更有以避外交之猜疑
  而神其作用此又不待論區區所見
  實為東亞大局前途計惟
閣下詳察而有以教之
       孫文
    大正三年
        五月十一日
    民國三年
   密呈
大隈伯爵首相閣下


http://www.nwp.cn/book/562_27967.shtml
《辛亥往事》
第117章 革命团队中的日本人

1898年,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提出"大隈主义",他在一篇被大量引用的文章中号召中日密切合作、中日联合,他坚决认为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源是种族性 的,是白种人对黄种人的鄙视,日本除了援助中国外别无选择:"中国人民的生存决不只是事关他人的福利,它涉及日本人自身的根本利益。"为此,日本 人必须研究中国,到中国旅行,与中国人交往。中国和中国人,一时间成了日本的热门话题。在当时日本的通俗读物中,充斥着"到北京去"这类流行口 号。"大隈主义"很复杂,不是一个肯定或否定可以概括的。一方面,不能说它是"骗局","大隈主义"的提出有深厚的历史、现实背景,当时日强中 弱,中国不可能对日本形成威胁,在某种程度上真诚地"扶植"中国有利于日本的国际处境的提升;另一方面,它当然不是希望中国强大,作为日本人,大 隈重信没有这个义务,作为日本首相,不可能把支持中国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除非他有精神分裂症。

很碰巧,由于中国的贫弱,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也希望联合亚洲国家抵御西方列强。在宫崎寅藏、平山周之后,更多的日本政坛重量级人物开始与孙中山接 触,如犬养毅、大隈重信、头山满、尾崎行雄、副岛种臣、久原房之助、山田良政、萱野长知等人。孙中山成为他们眼中的"有用之材"。这些人基本上都 是清政府的死敌,但是在革命的逻辑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所谓"大隈主义"、"亚洲主义"有点复杂,简单说不清楚,至于日本人接纳孙中山流亡该国的动机,倒是一清二楚。这一点在后任首相的犬养毅致陆实 (时任《日本新闻》主编)的信(1898年2月3日)中说得很清楚:"拜启:持呈函之平山周氏现与孙逸仙氏同寓一处。最近,尚有王陈(指王质甫、 陈少白)二人来此,彼等亦广东革命党员。弟刻下卧病中,诸事不能兼顾。与神鞭君磋商结果,务请吾兄代为照顾彼等一切。至于生活费用,由平冈浩太郎 氏按月送上,他日当面谢平冈也。愿吾兄将彼等掌握住,以备他日之用。但目下不一定即时可用也。彼等虽是一批无价值之物,但现在愿以重金购置之。自 去岁以来,弟即暗中着手作此计划矣。

书不尽意。"信中写得很明白,孙中山、陈少白等人虽然在当时"是一批无价值之物",但今天"重金购置",日后会有大用。

而像宫崎寅藏这样支持孙中山的日本浪人,不可否认,在他们的身上有某种侠肝义胆的风范,他们也被孙中山身上的某些精神所深深折服,但是他们所有的 考虑,都不可能违背日本的利益,而单方面考虑革命党人的利益。宫崎寅藏在1898年12月12日指出:"今后日本对中国的方策不外乎下列三案:第 一,援助现今的爱新觉罗政权,以改善中国。第二,拥护皇上,号令天下,以组织新政府。第三,团结民间的革命党,推行大革命,以刷新中国大陆。" "此君臣既不足以用,究竟应以何来挽救中国时局?舍革命莫属。目前,南方革命党的领袖孙逸仙正隐身日本,用不用他是日本的自由。"简而言之一句 话,日本人用不用孙中山这样的政治潜力股,完全取决于日本自己的利益。

此外,黄兴身边的萱野长知,宋教仁身边的北一辉,他们所持有所谓的"亚洲主义"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这种所谓的"友好",很容易滑向侵略主 义的魔界,甚至从一开始就不怀好意,而北一辉则是日本有名的军国主义教师爷。

在兴中会最早见诸名单的129名会员中,就包括犬养毅、宫崎寅藏兄弟、山田良政、萱野长知等多名日本人。并且实际参与者远远不止这个数目。据萱野 长知估计,跟随革命党积极活动的日本人,大约有300人。仅广州惠州一役,参加"中国革命"的日本人便有平山周、山田良政、尾崎行昌、岛田径一、 宫崎寅藏等人,其中山田良政在逃跑的路上被清政府军逮捕杀掉。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5/wangyi3.txt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奇文共赏——王怡《二十世纪之乱臣贼子》

  作者:脆弱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关天论坛看到一篇王怡写的文章,名字叫《二十世纪
之乱臣贼子》,是给孙文翻案的。不过这个翻案可不是像赵无眠、马悲鸣之流把
汉奸吹捧为民族英雄,恰恰相反,是把民族英雄贬低为汉奸。

  这篇文章极尽挖苦讽刺之能,充满了恶毒的攻击和咒骂,把孙文形容为"独
夫寡人,乱臣贼子",同时却对袁世凯大加称赞,说什么"清末民初,袁氏雄才
大略,堪比曹操。称得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
十年》一书,说近现代史上,只李鸿章、周恩来或可比拟。我想也是。"

  不过这还不是关键,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两篇文章——

  王怡《二十世纪之乱臣贼子》2001-1-11
  
http://www3.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
0&strItem=no01&idArticle=2714&flag=0

  袁伟时《孙文在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十年的迷误》1998-11-24
  http://smxj.myrice.com/his/yws/039.htm

  王文中的观点,几乎都可以在袁文中找到。而且两文的叙述也十分雷同,比
如:

  袁文:

  宋案发生以后,孙文认为"日助我则我胜,日助袁则袁胜。"根据这个指导
思想,孙文与袁世凯都不惜代价,争取日本的支持。早在30年代初,后来任《大
公报》总编辑的著名报人王芸生就在其名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全文公
布了孙文1914年5月11日给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信。这封信有四个要点:

  (略)

  如此大利,没有打动日本首相。在日本政府首脑看来,依靠已经统治着全国
的袁世凯,比起指望形单势孤的孙文一伙显然更加实惠。孙文暗通款曲,唯一的
作用是日本在压袁世凯就范时多了一个筹码。

  (略)

  3月15日,孙文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写信,寻求日本政府的"提
携",并将四人签署的《中日盟约》作为草案送交日本政府。小池是二十一条的
起草者,是深得加藤外相信任的重要人物。这封信和《中日盟约草案》与黄兴、
陈炯明等人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

  王文:

  早在1914年,孙文便通过其密友,日本政客犬养毅,与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搭
上了线。他于1914年5月11日密函致大隈,极尽恭维之能事,并在信中慷慨允诺,
一旦返华主政,当让与日本前所未有之政治、军事及经济特权。

  无奈孙文当时散落在野,大隈重信对他的空头支票不感兴趣。但孙文密函中
所提出让日本之主权,实为翌年大隈内阁对袁提出"二十一条"之蓝本。等到上
述 1915年因"二十一条"引发全国反日浪潮时,孙文旧事重提,于当年3月14日
再度密函日本外务部政务司长小池张造(孙博士的日本朋友还真多),重申前函
之建议,怕鬼子不答应,还迫不及待地加重砝码,出让之中国权益更加具体,让
日本人不忍拒绝。

  另外王文中没有任何注解,引文也没有出处,很难相信这是王怡的独立创作。
文章倒是提到了三个文件,分别是:

  ①美国驻外使馆呈国务院报告USDS893.00\2707号;
  ②战后德国档案德国外交官秘密报告;
  ③战前日本官方档案孙文密函原件。

  有趣的是,前两份文件的名称全抄错了。第一份应该是《美国国家档案局所
藏驻外领馆呈国务院之报告USDS893.00/2707号》,这是出自美国作家 Martin
Wilbur的《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原文为:"据广东都军陈炳锟报告,
孙中山在上海秘收德国现款150万银元。孙以50万元给海军总司令程璧光,使率
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另30万给南下非常国会之议员,余款由荷兰银行与日商台湾
银行汇广州备用"。而第二份出自台湾学者李国祁的《德国档案中有关中国参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项记载》,原文为:"据克里平报告,国父对共同倒段一事
甚为赞同,唯为影响海陆军盼德方予二百万元款项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两份文件所记录的资金数额并不一致,一为150万,一为200
万,既然王怡采用的是第二种说法,说孙文"私下接受德国政府贿赂的'黑金'
两百万银元",再提第一份文件岂不是自相矛盾?由此可见,王怡根本没有读过
这些史料。

  此外我还在狗狗上找到一篇《二十世纪之乱臣贼子(修订版)》
  
http://www.tianyaclub.com/New/TianyaDigest/TianyaArticleContent.asp?id
Writer=60852&Key=505603156&strItem=no01&idArticle=16933

  这个修订版与原文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段奇怪的繁简体互杂的文字,而这
些繁体字全部抄袭自胡适的《人权与约法》!

(XYS200409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0&post=903199
作者: 任百棱   "组图zt:1914年孙中山給日本首相大隈伯爵的卖国密函" 2008-10-20 00:43:46  [点击:68]
http://www.bokesun.com/blogger/loryn/archives/2006/21126.shtml)

30年代初,后来任《大公报》总编辑的著名报人王芸生就在其名著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全文公布了孙文1914年5月11日给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信。这封信有四个要点:

  1,中国对日本,可以起到比印度之于英国更大的作用。孙文说:"英国之区区三岛,非甚广大,然人莫不知其国力膨胀日加者,以其得印度之大陆, 为母国之大市场,世界列强始莫能与争。日本之发展已尽,殆无回旋之余地,中国则地大物博,尚未开发。今日本如英国之于印度,无设兵置守之劳费,而 得中国之大市场,利且倍之,所谓一跃而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也就是说,中国可以提供给日本比印度这块殖民地之于英国更廉价和利益更大的作用。具 体说来是内政、外交、军事、实业、司法等等均靠日本帮助,且"可开放中国全国之市场,以惠日本之工商,日本不啻独占贸易上之利益……日本制造品销 入中国者免税,中国原料输入日本者亦免税。"

  2,袁世凯政府实际上是反日的。袁氏及其政府"佯与日本周旋,而阴事排斥……或政府依违其间,而嗾使民间反对,或其权利已许日本,而翻授之他 国。彼之力未足以自固,又惮民党与日本亲善,故表面犹买日本之欢心……设其地位之巩固过于今日,其对待日本必更甚于今日。"

  3,国民党掌握政权之目的未达到之前,中国不可能安定。信中的原话是:"夫惟民党握中国之政柄,而后中国始有治安可言也。"民党"抱有主义, 为求其之必达,生死以之……民党之志一日不伸,即中国一日不能安"。

  4,"日本能助革命党,则有大利",所以要敢于超越常规,帮助国民党。孙文坦言"中国革命党事前无一强国以为助,其希望亦难达到",但"助一 国之民党,而颠覆其政府,非国际上之常例。然古今惟非常之人,乃能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窃意阁下乃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机会,正阁下大焕其 经纶之日也。"

图片来源:http://tw.myblog.yahoo.com/green-pod/article?mid=2325& prev=1251&next=2248&page=1&sc=1


http://xiaochen.blshe.com/post/78/644096
★蕭沉
對一只碗而言,它空虛的部分,正是有用的部分。----蕭沉
1962年來的。寫詩,寫文章,寫胡說八道的廣告。電子信箱:zhilixiaochen@126.com

孫文致大隈重信的一封長信
作者: 萧沉 | 2011年02月09日 15:29

民國三年(1914年)

孫文日 本內閣總理大臣大隈重信寫了一封長信/請求資助

孫文應允 給日本的回報則是"開放全國市場/以惠日本工商"

幷强調日貨銷入中 國可全面免稅等

且說袁世凱是 排斥日本

希望日本資 助由他孫文領導的革命黨等

以下全文貼出供讀者參考 研究


















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76&sn=11480146
RE:【問題】大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不是中國人??
nark

對支那有意見的人注意看了
你們的國父寫了一封信,也讓你們看看

我想能夠看完的人應該很少

這封"大正三年、民國三年時"孫文給日本首相大隈伯爵的密函 中,孫文自稱支那29次,對支政策1次,支那革命黨1次,支那國民2次,支那人1次,總計~~~34次
PS : 密函內孫文叫法國為((佛))((佛政府))((佛國))叫美國為((米利堅))!!並叫日本為先進國!!



革命就是一切嗎?—孫文日本籌款記

早在30年代初,後來任《大公報》總編輯的著名報人王芸生就在其名著 《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中,全文公布了孫文1914年5月11日給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信。這封信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 中國對日本,可以起到比印度之於英國更大的作用。孫文說:"英國之區區三島,非甚廣大,然人莫不知其國力膨脹日加者,以其得印度之大 陸,為母國之大市場, 世界列強始莫能與爭。日本之發展已盡,殆無回旋之余地,中國則地大物博,尚未開發。今日本如英國之於印度,無設兵置守之勞費,而得中 國之大市場,利且倍 之,所謂一躍而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也就是說,中國可以提供給日本比印度這塊殖民地之於英國更廉價和利益更大的作用。具體說來是內 政、外交、軍事、實 業、司法等等均靠日本幫助,且"可開放中國全國之市場,以惠日本之工商,日本不啻獨占貿易上之利益……日本制造品銷入中國者免稅,中 國原料輸入日本者亦免 稅。"

         二、袁世凱政府實際上是反日的。袁氏及其政府"佯與日本周旋,而陰事排斥……或政府依違其間,而嗾使民間反對, 或其權利已許日本,而翻授之他國。彼之力未足以自固,又憚民黨與日本親善,故表面猶買日本之歡心……設其地位之鞏固過於今日,其對待 日本必更甚於今日"。

         三、國民黨掌握政權之目的未達到之前,中國不可能安定。信中的原話是:"夫惟民黨握中國之政柄,而後中國始有治安 可言也。'民黨'抱有主義,為求其之必達,生死以之……民黨之志一日不伸,即中國一日不能安。"

         四、 "日本能助革命黨,則有大利",所以要敢於超越常規,幫助國民黨。孫文坦言"中國革命黨事前無一強國以為助,其希望亦難達到",但 "助一國之民黨,而顛覆 其政府,非國際上之常例。然古今惟非常之人,乃能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竊意閣下乃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機會,正閣下大煥其經綸 之日也。"

白話文奉上,給看不慣文言文

革命就是一切嗎?—孫文日本籌款記

台灣小學課本裡的「國父」(管 仁健/著)

↑↑↑↑↑↑↑↑↑↑↑↑↑↑↑↑↑↑↑
網路爬文一下,了解洗腦以外的孫文另一面
  

國語課本第三冊第九 課<國父的故事>:

  國父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就很勇敢。

  有一天,他住的村子裡來了許多強盜,搶人家的東西。村子裡的人都嚇得逃走了。

  孫中山先生一點不怕。他對強盜說:「你們應該做工,種田,做一個好人,不應該搶人家的東西。」

  強盜聽了孫中山先生的話,以後就做了好人。有的做工,有的種田。他們不再做強盜了。
  

小孩子最好騙了,我 小時候還真的相信強盜會聽孫中山的話。
當時竟然沒有大人來 糾正我
可見國民政府的說謊成性,連小孩也要騙,
我不知道現在的小學課本還是不是如此,應該不會了吧
,不過二、三十歲以上的都是讀這種洗腦教材吧
難怪還有一堆中國人
最後編輯:2011-03-16 01:05:52 ◆ Origin: <61.57.113.xxx>

※ 引述《GBKS (玩物喪志)》之銘言
> 開國天蝗還將倭拿來當名字
> 全名是 神倭伊波禮毘古命( かむやまといはれびこのみこと)
> 後幾任天蝗也有以倭命名的
> 例如大倭日子鉏友
> 嚴格考據倭也沒有貶意
> 這是日本人的老祖先自己命名的
> 不是別國強加冠上的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opic.php?topic=77343&select=&forum=1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中山至大隈原信全文
虹桥科教论坛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edu/
送交者: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01:25:28

回答: 民国史笔记 由 er 于 2007-11-03 20:42:57

(原文照片)

【竊謂今日日本宜助支那革新以救東亞危局
而支那之報酬則開放全國市場以惠日本工商】

不过就是对日商开放中国市场而已,纵观全信文,何来【最可耻的是,孙竟然向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偎重信发出密函,声称如果日本帮他出兵,一旦成功灭 袁,就把满洲和内蒙的全部利益许给日本!】.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

*************************************************

国父孙中山至大隈首相的一封信(原文照片)
原文如下
拜啓
大隈伯爵首相閣下
竊謂今日日本宜助支那革新以救東亞危局
而支那之報酬則開放全國市場以惠日本工商
此中相需至殷相成至大
如見於實行則日本固可一躍而躋於英國現有之地位為世界之首雄
支那亦以之而得保全領土廣闢利源為大陸之富國徒此輔車相依以維持世界之和平增益人道之進化
此誠\千古未有之奇功畢世至大之偉業也
機會已熟時哉勿失
今特舉其理由為
閣下陳之斗加意詳察兩國幸甚
支那襄者苦滿清虐政
國民共赴革專制為共和
而民黨篤信人道主義欲減少戰爭流血之慘
故南北議和使清帝退位後舉袁世凱為總統
袁亦誓守約法矢忠民國
乃自彼就任以來背棄誓約違反道義
雖用共和民國之名而實行專制帝王之事
國民怨怒無所發舒
乃其暴虐甚於滿清而統馭之力又逮不及
故兩年之間全國變亂頻起
民黨之必興
革命軍之必再見無可疑者
顧革命軍以自力而無助則其收功之遲速難易
或非可豫期以言破壞之際
得世界一強國為助則戰禍不致延長
內免鉅大之犠牲
對外亦無種種之困難
日本於支那地勢接近利害密切
革命之求助以日本為先者勢也
以言建設之際則內政之修善軍隊之訓練教育之振興實業之啓發
非有資於先進國人材之輔助不可
而日本以同文同種之國
而又有革命時期之關係
則專恃以為助又勢也
日本既助支那改良其政教開發天然之富源
則兩國上而政府下而人民相互親善之關係必非他國之所能同
支那可開放全國之市場以惠日本之工商
而日本不啻獨占貿易上之利益
是時支那欲脫既往國際上之束縛修正不對等之條約更須藉日本
為外交之援如法律裁判監獄憑藉日本指導而改良即領事裁判權之撒去
日本可先承認之因而內地雜居為日本人於支那之利便
而更進使支那有關稅自主國之權
則當興日本為關稅同盟日本之製造品銷入支那者免稅
支那原料輸入日本者亦免稅
支那之物產日益開發即日本之工商業日益擴張
例如英國區區三島非甚廣大然其國力膨漲日加者
人莫不知其以得印度大陸為母國之大市場
而世界列強始莫與爭
日本地力發展已盡
殆無盤旋之餘地
支那則地大物博未有以發展之
今使日本無如英於印度設兵置守之勞
與費而得大市場於支那利且倍之所謂一躍而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
然而日本若仍用目前對支之政策則決不是以語此
何也
現在支那以袁世凱當國
彼不審東亞之大勢外佯與日本周旋而內陰事排斥
雖有均等之機會日本也不能與他人相馳逐
近如漢治萍事件招商局事件延長煤油事件
或政府依違其議而嗾民間以反對或已許其權利於日本而翻授之他國
彼其力未足以自固又憚民黨之向與日本親善
故表面猶買日本之歡心然且不免利用所謂戰國時縱橫捭闔之手段對待日本
沒其地位鞏固過於今日其對待日本必更甚於今日可以斷言
故非日本為革命軍助
則有袁世凱之政府在其排斥日本勿淪即袁或自倒
而日本仍無以示大信用於支那國民
日本不立於真輔助支那之地位則兩國關係仍未完滿無以共同其利益
也就他一方言則支那革命黨無一強國以為事前之助
其成功固有遲速之不同
即成功後而內政之改良外交之進步為無強國之助其希望亦難達到
故現時革命黨望助至切而日本能助革命黨則有大利
所謂相需至殷相成至大者此也
或謂外交上日本未取得英國之同意不能獨力解決支那問題
然此不足慮也
支那問題近始露其真相
當袁世凱就職之初大放金錢以買收歐洲一部份之新聞記者通信員
使其報告與其評論皆極推重於袁
而英國政府亦信之
近則英之輿論已變
太晤士報已評袁為無定亂興治之能力矣
英與佛邦交最善而近日佛政府與國民皆己不信袁氏
故取消佛支銀行借款之保證
夫英於支那以求真正之治安為目的
前悞信袁氏有保持支那之能力今既知其不然時與佛國漸同其趨向
若日本導以真正解決支那問題之策能使支那得永久之治安者
則英必同意於日本之行動無疑
關於支那問題日本常欲得英國之同情而英亦實視日本意向為轉移也
夫惟民黨攬支那之政柄而後支那可言治安
以支那人民大別之為三種
一舊官僚派
二民黨
三則普通人民也
政治上之爭普通人不與焉
舊官僚得勢為保持其祿位計未嘗不出力與他人角逐及其權勢已失
即無抗爭反動之餘地
如袁世凱見逐於前清攝政王時惟以免死為幸不聞有何舉動也
民黨則不然
所抱持之主義生死以之
求其目的之必達前者雖仆後者復繼
故雖以前清朝之殘殺亦卒無以制勝民黨之志
一日不伸即支那不能以一日安此深察支那之情形
當能知之而欲維持東亞之真和平
則其道固在此而不在彼矣
要之助一國民黨而傾覆其政府
非國際上之常例
然古今雖非常之人乃能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
竊意
閣下為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機會
正閣下大煥其經綸之日也文
為支那民黨之代表故敢以先有望於日本者為閣下言其概且觀於歷史
佛曾助米利堅矣
英曾助西班牙矣
米曾助巴拿馬矣
佛之助米獨立為人道政義也
英助西班牙以倒拿破崙為避害也
米助巴拿馬為收運\河之利
也今有助支那革命倒暴虐之政府者
則一舉而三善俱備亦何憚而不為乎
若夫幾事之密更有以避外交之猜疑而
神其作用此又不待論區區所見實為東亞大局前途計惟
閣下詳察而有以教之
孫文
大正三年
民國三年 五月十一日

密呈
大隈伯爵首相閣下

所有跟贴:
"日本之製造品銷入支那者免稅,支那原料輸入日本者亦免稅"
送交者: Mr.X 于 2007-11-04 22:26:42

回答: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中山至大隈原信全文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01:25:28
秀才,如果共产党提这个,是不是也不算卖国?

白字看没看过你自己搜来的信?还是只认识第一行的字?
送交者: er 于 2007-11-04 11:47:44

回答: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中山至大隈原信全文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01:25:28

白字如果还认字的话,就可以知道孙给日人的建议是:让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就像印度与英国的关系。中国出原材料与市场,让日本独占,那样日本可以超 越英国成为第一,中国也可以保全领土而成为印度第二。

孙文此信,倒是反过来承认了袁世凯反日爱国之实况:"現在支那以袁世凱當國,彼不審東亞之大勢外佯與日本周旋而內陰事排斥。"

不要因为反对日本人就等于爱国,也莫因为和日本谈判就
送交者: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2:25:48

回答: 白字看没看过你自己搜来的信?还是只认识第一行的字? 由 er 于 2007-11-04 11:47:44

是卖国。

共产党人的"一衣带水"的邻邦是说谁的?

正如孙文所言,日本和中国,本同文同种。清末之中国,甚至东亚,被西方列强压迫,而日本,当时一枝独秀,实为当时中国人之向往和羡慕。
就如后来的共产党人学苏俄,那时的中国人,有不少是学东洋。

这何叫"卖国"?

孙文所提交易,无非就是中国给日本提供原料和市场,而日本帮助中国发展民主共和。

孙所举的英国和印度的例子,是想说明中国这个未开发的巨大市场对日本的好处,而非你所强加的"中国对于日本之关系,就如印度对于英国"。

孙只是提经济关系,而你曲意解释成其他所谓国家关系和地位,也太不厚道。

孙在原信明确说了,日本不用想英国在印度驻军那样也在中国驻军。

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好像说孙文卖国,又找不到确实证据,就只好曲解一些话语了。

孙文当然不是要卖国,他是秀才,不足当国。
送交者: er 于 2007-11-04 12:36:22

回答: 不要因为反对日本人就等于爱国,也莫因为和日本谈判就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2:25:48

秀才看明白了吗?

应该说,孙的当时想法不切实际,但他的眼光是超时代的
送交者: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2:54:52

回答: 孙文当然不是要卖国,他是秀才,不足当国。 由 er 于 2007-11-04 12:36:22

他看到中国要发展,不但要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更要发展工商经济,也必须和睦邻建立友好关系。

你所谓的"远交近攻",不过是"帝王争霸",夺江山的思维而已,非孙文的建设国家的思路。

他眼光超时代就光用眼好了
送交者: er 于 2007-11-04 13:58:04

回答: 应该说,孙的当时想法不切实际,但他的眼光是超时代的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2:54:52

再配个美人和花车,足矣。

说孙写此信属于幼稚和幻想
送交者: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2:45:57

回答: 孙文当然不是要卖国,他是秀才,不足当国。 由 er 于 2007-11-04 12:36:22

这可以讨论。
孙到底能不能当国,可惜他没有活得长久,用实践来证明。
也许他不能当国,也许他能当,这些都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孙要建设的是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而非一人独裁的国家,他能不能当国,对国家没有什么大碍。

大家都认为布什笨,人家照样当了8年世界上头号强国的总统,做得还像模像样。

许多中国人认为毛泽东是几千年才出的一个神仙,中国在他几十年统治下,照样给搞得国弱民贫。

白字帮倒忙,越描越黑
送交者: hei2 于 2007-11-04 09:03:07

回答: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中山至大隈原信全文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01:25:28

【竊謂今日日本宜助支那革新以救東亞危局
而支那之報酬則開放全國市場以惠日本工商】

这还不够卖国么?要知道,鸦片战争的借口不过就是要求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还不是全国市场。孙大炮言必称支那,哪有一点中国人的样子?

今天一直在红墙打击二倭,过瘾!

难怪你和小哈都认为只有毛之文革才是最爱国,邓之开放就是卖国
送交者: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1:14:31

回答: 白字帮倒忙,越描越黑 由 hei2 于 2007-11-04 09:03:07

开放全国市场于日本商人,这就叫"卖国"吗?
如此,全国大多数人民欢呼这样的"卖国"。
何况,原文是说孙在密函中要"卖蒙满给日本人"的。

hei2 的意思大概是开放市场要看不同的历史背景
送交者: daming 于 2007-11-04 11:26:44

回答: 难怪你和小哈都认为只有毛之文革才是最爱国,邓之开放就是卖国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1:14:31

即使小平同志的开放也是渐进的, 更不用说满清时期脆弱的民族经济是无法和外商竞争的, 而全面开放很可能导致民族经济的崩溃, 所以他称之为"卖国".

那时中国连一枚铁钉和一两煤油都造不出,谈何民族经济
送交者: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2:51:25

回答: hei2 的意思大概是开放市场要看不同的历史背景 由 daming 于 2007-11-04 11:26:44

会"崩溃"?

在那种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下,任何对外开放都是有利的。都是一种快速的学习过程。

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实,证明对外商开放对本国经济和技术的好处。当然,也会有不利的一面,关键要看当政者如何处置而已。

你这不是欺负俺不懂近代史吗?
送交者: daming 于 2007-11-04 21:19:53

回答: 那时中国连一枚铁钉和一两煤油都造不出,谈何民族经济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2:51:25

至少俺知道那时有湖北炼铁厂(汉冶萍公司):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 [1]. 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 在设备和规模上不但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亚洲也是位居前列. [2]

当然, 上面两个企业代表的洋务运动是以失败为终. 不过,失败的原因是各方面的, 那是史学家的研究对象. [3]

但是, 不能否定当时的民族工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在那种历史条件下, 全面开放很难说是一种最好的策略. 中国现在还没有全面开放吧? 银行, 媒体,... ...?

当然, 谁又认为应该闭关锁国了?

[1]http://news.sina.com.cn/c/2004-12-21/19025289288.shtml
[2]http://baike.baidu.com/view/206687.htm
[3]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2579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之二: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
送交者: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01:31:09

回答: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中山至大隈原信全文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01:25:28


************************************

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俞辛

2007-06-15 11:39:57


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中的一大悬案是1915年的中日盟约问题。这一问题涉及三份文献的真伪:该年2月5日孙中山和陈其美与日本的民间人士犬信太 郎和山田纯三郎签署的《中日盟约》(以下简称《盟约》)及同年3月14日孙中山致日本外务省政务局局长小池张造之函和其附件《盟约案》。此时恰巧 是日本给中国强加"二十一条"的时期,盟约的内容与其某些条款相似,而且孙中山这时期也没有公开揭露和批判"二十一条"。因此海内外的一些学者认 为,《中日盟约》和致小池张造函及其附件是真物,确有其事。①但台湾的一些学者则认为,那是伪物,系他人所为。②

中日盟约问题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涉及对孙中山的评价,因此,应慎重对待,认真考订。真物或伪物之说虽然提出了重要的线索,但尚 缺许多直证和旁证及完整的考订,下真或伪的结论为时尚早。本文以此种态度,对真伪两说提出质疑,以便把中日盟约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一、《中日盟约》

《中日盟约》是中日盟约问题中的核心文献,现保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洞富雄先生处。据此《盟约》,1915年2月5日孙中山、陈其美和日本 的犬信太郎①、山田纯三郎在此《盟约》上签字盖印。此《盟约》有中文本和日文本,用毛笔书写,蜡封后盖有封印。

《盟约》内容如下:

中华及日本因为维持东亚永远之福利两国宜相提携而定左之盟约。

第一条中日两国既相提携而他外国之对于东亚重要外交事件则两国宜互先通知协定。

第二条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华所用之海陆军兵器弹药兵具等宜采用与日本同式。

第三条与前项同一之目的若中华海军聘用外国军人时宜主用日本军人。

第四条使中日政治上提携之确实中华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国人时宜主用日本人。

第五条相期中日经济上之协同发达宜设中日银行及其支部于中日之重要都市。

第六条与前项同一之日[目]的中华经营矿山铁路及沿岸航路若要外国资本或合办之必要时可先商日本若日本不能应办可商他外国。

第七条日本须与中华改良弊正[政]上之必要援助且速使之成功。

第八条日本须助中华之改良内政整顿军备建设健全之国家。

第九条日本须赞助中华之改正条约关税独立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等事业。

第十条属于前各项范围内之约定而未经两国外交当局者或本盟约记名两国人者之认诺不得与他者缔结。

第十一条本盟约自签订之日起拾年间为有效依两国之希望更得延期。

中华民国四年贰月五日即

大正四年贰月五日作于东京

孙 文 印

陈其美 印

犬信太郎 印

山田纯三郎 印

日本外务省史料馆所藏的《孙文动静》是研究孙日关系的重要档案资料。①签署《盟约》的第二天即2月6日的《孙文动静》记有2月5日孙活动情况,为 考证《盟约》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真伪两说都引用此档案资料,但得出的结论则相反。2月6日《孙文动静》记录如下:

上午11时,山田纯三郎来访,下午3时50分离去。

上午11时10分,孙再打电话,请陈其美持印速来。

上午11时48分,陈其美陪同藤田礼造来访,参与交谈。陈11时53分,藤田下午1时2分离去。

中午12时10分,陈其美再次来访,参与交谈。下午1时45分离去。

中午12时10分,王统一来访,参与交谈。2时离去。①

(一)据此记录,5日孙中山、山田纯三郎、陈其美三人于同一时间内聚集在孙宅是确实的。至于犬不仅这一天未在孙宅,而且这时期几乎与孙无往来。据 《孙文动静》,孙只有1914年8月12日在陈其美处与他相会一次。犬是1916年1月25日初次访孙宅,其后在2至4月往来频繁。这便提出下面 的疑问:犬的署名和印章是真的还是他人的?如是真的话,犬是何时签名的?

(二)"上午11时10分,孙打电话,请陈其美持印速来"的记载,与这一天陈其美在该《盟约》上签名盖章是否存在直接关系?日本学者就将这一条记 载当作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并断定为真物。尽管如此,若以此断定陈确实在"盟约"上盖章,还得需要其他佐证和旁证。因为还存在孙、陈在同日用 它在其他文件上盖章的可能。陈是陪同藤田礼造来访的。藤田在东北沈阳经营火药店,访孙宅只有这次。台湾学者认为,陈陪藤田来访是为签订买卖火药的 合同,孙叫陈持印速来的原因也在此。以此否定日本学者的陈持印来在《盟约》上盖章之说。②但这是推理,若要证实,则需合同原本等直证材料;另外, 即使如此,也还不能排除在"盟约"上盖章的可能性,因为印章在同一时间内是可以盖几次的。

(三)这一天,孙、陈、山田三人在一起的时间是藤田离去的下午1时3分至陈离去的1时45分,共43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内三人讨论、起草这一"盟 约"是不可能的。如在此前起草,则需三人在此前有聚会讨论起草的足够时间。此前三人开会的时间如下:

1月27日,午后4时55分至6时35分,共1小时40分钟。③1月31日,午后3时40分至4时40分,共1小时,王统一也参加。①2月1日, 午后4时20分至5时10分,共50分钟。②2月2日,午后1时5分至2时55分,共1小时50分,王统一参加。③2月3日,陈和山田前后两次访 孙,但三人在一起的时间是午后3时35分至3时58分,共23分钟,王统一和戴天仇参加。④2月4日,山田、陈二人都未来访。⑤

如上所述,日本外交史料馆所藏的2月6日《孙文动静》为研究"盟约"真伪提供了重要线索,但还有以上的几个疑点,有待用新的直证和旁证材料进一步 考证。

关于"盟约"的第二件史料是山田纯三郎的回忆。他在回忆日本海军中将秋山真之的文章中说,"中国方面以孙和陈(其美),日本方面以犬(信太郎)和 我为名义缔结了密约。现在其的还藏在某处的金库里。它是由秋山将军执笔,我拿去亲手交给孙的。"⑥日本学者认为,这"的"是指"日中的盟约", "某处的金库"是指参谋本部的金库,并断定此"盟约"由秋山执笔。山田在这一回忆中也曾谈到缔结密约的背景及围绕《盟约》的人际关系。他 说,1912年秋山任日本海军第一舰队参谋长时与满铁理事犬信太郎相识,并"就中国问题畅谈一番,一下便如十年知己。还有一人是当时的外务省政务 局长小池张造,这三人很为各种中国之事担心"。不久,秋山、犬、小池三人劝日本财阀久原房之助借款给孙中山100万日元。三人又托陆军教育总监上 原勇作做久原借款给孙的工作。久原答应借款,作为其代价缔结了这一《盟约》。⑦这就是说,《盟约》是久原借款的直接产物。

那么,先考证一下久原借款。关于久原借款给孙之事,山中峰太郎另有记述。山中还说,日俄贸易公司社长松岛金太郎、犬信太郎、小池张造、秋山真之及 中方的王统一、戴天仇、廖仲恺等人也参与了此事。①山中的记述与1916年3月的《孙文动静》中有关记载相吻合。据《孙文动静》,松岛于1916 年3月5日访孙②;孙也于3月7日偕王统一、金佐治(可能是廖仲恺的化名)访松岛,这时山中也在座。③3月8日,松岛访孙两次,晚陪同孙访久原房 之助。④3月10日松岛访孙两次并在松岛宅缔结了久原借款之合同。⑤在这一合同上,中方由孙和戴天仇、日方由松岛和山中签字。

3月19日,孙中山偕戴天仇访久原,日本国会议员秋山定辅也在座。秋山也有久原借款之回忆,但其过程与山中有所不同。⑥

孙中山也曾言及久原借款。1916年2月22日孙在致久原函中写道,"前日所交下日金柒拾万元已收到,当即呈上借款证书"。⑦

根据以上几位的回忆、记述和函件可以确定:首先,久原借款是1916年2、3月之事,而不是1915年的。这便告诉我们所谓的《盟约》与久原借款 相隔一年,两者没有直接关系。而且秋山真之于1916年2月去欧洲,10月回国。⑧这时不在国内,有关的《孙文动静》中也没有秋山参与的记载。山 田在回忆秋山真之的文章中所说的两者关系与历史事实不符。

其次,山中的记述只谈久原借款,不涉及"盟约"问题,这与山田的回忆不同,更接近历史事实。

再次,犬信太郎,如山中所说,在交涉久原借款时与孙有频繁往来,而在1915年2、3月则没有往来。

还有一个问题是山中与孙的关系。这时山中与孙的关系并不密切,《孙文动静》中只记有1915年1月23日下午3时25分访孙,但孙谢绝会见。 ①1916年3月7日山中在松岛宅与孙见了一次面,由此可见山中曾参与了久原借款,他对此借款的记述较为可信。对"盟约"问题,因他那时与孙关系 不密切,不大可能知道,所以他在记述中没有涉及"盟约"是符合情理的。

由此看来,山中的记述不能作为判断"盟约"真伪的旁证。山田纯三郎在忆秋山真之的文章中所谈的"盟约"一事是个孤证,年代上相差一年,而其中的 "其的""无疑便是'日中'的'盟约'"以及某处金库就是"参谋本部的金库"的结论②仅为推测,缺少证实它的直证和旁证史料。而且秋山属海军,参 谋本部是属陆军的,海军的参谋部称为军令部,秋山把它放在军令部的可能是有的,但放在参谋本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一个人的行为有其政治思想根源,孙中山也不例外。推断《盟约》为真物者的政治思想上的主要依据是由一句记录——"独孙先生于此事(按:指'二十一 条')默不一言"③——出发,遂认为孙中山对"二十一条"认识不清,因而与日方订立与之内容较为相似的《盟约》是完全有可能的。"独孙先生于此事 默不一言",出自于1915年3月10日中华革命党第八号通告,但同一天孙中山致美国华侨同志之函中明确指出:"足以令我国民恐慌者,即为近日中 日交涉问题;再推远观之,则为将来欧战完结之后,列强相继而来, 效尤日本,则中国瓜分之惨祸立至,尚何疑义?苟中国目前之交涉,一旦退让,中国亦难再有革命图存之机会矣!职是之故,我国人当速即起事,以救亡于未亡之 际。否则,日本之吞并中国,如英之吞并埃及,国一破亡,永无复见天日之望矣。"①上述引文表明孙中山对"二十一条"及其交涉有明确的认识,而且表 示了反对"二十一条"交涉之态度。在此函中,孙中山还批驳了为驱除袁世凯借助日本之谣言,说"若谓借助于日本一说,虽至愚之人,亦足以知日本万不 可靠,稍有识者亦当知造谣者之说之谬妄矣!"这批驳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对孙中山的谣言。

与"真物说"相反,台湾的学者则认为,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从政治思想上来说,他不会做出签署《盟约》的举动,因此《盟约》是伪 物。这同样是主观上的推理。

一切行为都有其政治背景。先把具体问题考证清楚后下真物还是伪物之结论,然后根据结论再分析其政治思想根源,这是处理实证性考证与政治思想关系的 程序。中日盟约问题的考证也应该遵循这一程序,前两者的提法都违背了这一程序。

考证《盟约》之真伪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关于它的来历问题。如前所述,该《盟约》至今还保存在洞富雄教授处。据洞教授说,《盟约》是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某教授病危时交给他的;而文学部的那个教授又是从东京的岸家那里拿来的。岸家先辈中有一个叫岸清一的,这一时期在日本的北越和山东一带与犬信太郎 共同策划开矿,但没有成功。大概由于这个关系,《盟约》从岸家传下来的吧。

洞教授还有两张借据:1915年1月13日孙中山从犬那里借用13万日元的借据和同年3月15日"收到犬先生交来金五千日元也"的收据。这两件也 是从岸家传下来的,都有孙文的签名和图章。图章大小与《盟约》的孙图章一样,都是2.3公分,签字也大体相同。1月13日的签字与《盟约》的中文 本签名相似,3月15日的签名与日文本的签字相似。但据《孙文动静》,这个时期孙中山与犬并没有直接往来。没有来往却有借条,而且签名和图章都与 《盟约》的非常相似,如何解释?这便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此《盟约》与犬是否没有直接关系?而且《盟约》上的签名又不像他本人的。为了弄清《盟 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应该通过岸家族进一步调查。

山田纯三郎的有关回忆,虽然在久原借款问题上有一年之差,但尚不能以此完全否定该盟约》是由秋山真之起草之说。应先将"盟约"与秋山的笔迹加以比 较,进而甄别《盟约》是否由秋山执笔。如前所说,从时间角度来说,2月5日及其以前,孙、陈、山田三人没有时间充分讨论和起草《盟约》。如果这样 的话,这与山田的说法即"由秋山将军执笔,我拿去亲手交与孙的"是否有什么关系?山田是2月5日上午11时访孙,孙是10分钟后打电话,"请陈其 美持印速来"的。如山田的回忆是真的话,他是否拿着秋山起草的《盟约》上午11点到达孙宅?这些都是疑问和推测,需要材料来证实。可是日本爱知大 学所保存的《山田纯三郎文书》中却没有收录有关材料。

据台湾学者考证,"《中日盟约》(指中文本——笔者)是依据《日中盟约》的日文译成中文的,文字欠通,完全是日本人自作自译的东西"①。那么,这 与山田的上述说法又有何种关系?

这一《中日盟约》不是唯一的,当时国内报刊也刊载过《孙文之日支攻守同盟条约》②、《孙文与犬养毅订结协约》③等。其内容与"盟约"有共同之点, 也有不同之处,其真伪需要考证。①

二、孙中山致小池张造函和《盟约案》

据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各国内政关系杂纂——中国之部·革命党关系》第16卷,1915年3月14日孙中山致函日本外务省政务局局长小池张 造,并附上《盟约案》。

该函用日文撰写,其中写道: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之所谓日中交涉事件","乃以日中亲善及东亚和平为谈判之目的者。此点与不肖所倡尊之主张 相一致,虽欣喜不已,至于贯彻此目的之手段方法,则不能不使人失望灰心,诚所不堪焦虑者也。且如欲求东亚之和平,则舍实行真正之日中提携以外,决 无其他途径。""惟关于交涉事件,对于将真正提携问题置于度外且缺乏诚意之敝国政府当局","采取始终一贯之强硬交涉","将出现可悲之事实,至 为明显,此与吾人最终目的之日中提携之本旨相背离之手段,不肖等至感遗憾。""欲得巩固之同盟,尝起草如左之盟约草案,秘密就教于贵国之有司焉。 从今日之形势,欲实现如此理想,虽属不易,然今日世界大势动乱、欧洲战局变化极大之秋,更是需要日中提携不可一日或缓之际。"因此,应"尽一切方 法以挽回局面","兹谨披沥满腔之诚意,以请教于阁下。"

《盟约案》有11条,其内容与《中日盟约》基本上一样。

致小池函、《盟约案》和《中日盟约》这三者皆用毛笔书写,三者之笔调、笔法颇为相似,内外学者对其真伪虽有分歧,但公认三者出自一人之手。这便说 明三者有内在联系,对其中一个原件的甄别牵涉到其他原件。

下面试列举考证该函和《盟约案》的若干可循途径。

(一)函原件的右上角附有"王统一"三个字的名片,名片左侧用毛笔写有"大正四年(1915年——笔者)三月十四日王统一持参"的毛笔字。这就是 说此函是3月14日王统一递上来的。这是考究该函的物证。王统一的原名为王统,是海军军官,这时期与孙的关系较密切。我们应该进一步考察这时他是 否使用过此种名片?是否系王的真正名片?

(二)在孙文签发信函和王统一向日本外务省递交信函的3月14日,王并没有访孙。

(三)3月14日前王统一和孙中山没有单独聚集在一起充分

讨论起草函件和《盟约案》的时间。据《孙文动静》,王统一访孙时间如下:

(1)2月28日下午4时15分至45分。陈其美、王静一、丁仁杰等在坐。①

(2)3月2日下午4时30分至5时10分。陈其美、叶家声、周应时等在座。②

(3)3月4日下午3时35分至4时15分,谈40分钟。金佐治、叶夏声、韦玉、夏重民、吴叶刚、戴无仇等在座。③

(4)3月6日下午3时10分至55分,谈45分钟。陈其美、何天炯、萱野长知、蒋介石、韦玉、丁仁杰等在座。①

(5)3月7日上午9时50分至10时,谈10分钟。余祥辉在座。后再次来访(不知时间),12时58分离去。余祥辉、陈其美、韦玉、欧汤豪、夏 重民等在座。②

(6)3月11日上午9时30分来访,谈20分钟后离去。上午11时孙至民国社,与王统一、肖萱、丁仁杰等数人面谈1小时18分钟。下午4时20 分,王偕富永龙太郎来访,富永汇报中国国内运动情况,孙大为不满,6时15分离去,共谈1小时55分钟。③

(7)3月12日,上午10时50分陪同东京日日新闻记者来访,11时20分离去,共谈30分钟。④

如上所记,王访孙时其他革命党人或日人也在座,没有时间与孙单独谈话。这便说明孙与王单独在孙宅谈致小池函和《盟约案》的条件是不具备的。当然也 不排除其他时间起草的可能性。

(四)该函错字较多,如"敝国"的"敝"字,5处误写为"弊";"交涉"的"涉"也5处误写成"扌步";"荏苒"的"苒"字写成"";"旷日"的 "旷"字误写成"目广"。⑤如孙中山起草或校阅则不会出现这些错字。这样,该函与孙似乎没关系。

(五)如"盟约"由秋山执笔,致小池之函也应该由他执笔。但据日本《东亚先觉志士记传》和《对支回顾录》,秋山真之文藻丰腴,日俄战争时期替东乡 平八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写的战报,"字字金玉,读之如无韵之诗"。⑥但致小池之函,辞意芜冗,错字连篇,岂是出于文豪秋山真之的笔下?⑦这也是个 疑点。 (六)《中日盟约》和致小池函及《盟约案》,从其内容和笔法、笔调来说是有内在联系的。那么缔结《中日盟约》后为什么又致函小池,并重新提出《盟约案》 呢?这是否意味着《中日盟约》的无效呢?如果是无效的话,那么缔结《中日盟约》的意义何在?《中日盟约》是与日本民间人士缔结的,《盟约案》是向 外务省的局长提出的,局长的权威当然比民间人士大。向局长提出《盟约案》,在一定意义上是否否定了山田、犬背后有秋山真之及上原勇作等军界要人之 说?这些都是疑点。

对以上几个疑点,真物说或伪物说都不能解明。而且讨论起草这一函和《盟约案》的过程也非常不明。这是更大的疑点。鉴于这种情况,目前下真物或伪物 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考订。

为了搞清中日盟约问题,需要根据上述及其他线索继续发掘有关的直证和旁证材料。如无新材料,对此问题的考证也无法深入,真伪之争也无意义。其次, 需要进一步追查岸清一家族这一条线索,弄清《中日盟约》原本的来历。这会为解决盟约问题的真伪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虽然对真伪没有下肯定的意见,但对真物或伪物之说提出的质疑,可算是一家之言,在真伪之争中可谓第三种意见。

(作者俞辛,1932年生,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笨蛋!问题不在真假
送交者: er 于 2007-11-04 09:46:50

回答: 传播谣言者才是【最可耻!】之二: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01:31:09

即使这个信是假的,孙文这个人只是个情场得意的书生的结论也是真的。

孙文上来就只想着要建20万英里的铁路是真还是假?
送交者: er 于 2007-11-04 11:53:52

回答: 如果不以真假为前提,而以立场为前提,又何必再谈。 由 白字秀才 于 2007-11-04 11:42:30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秀才本色。

袁世凯很阴,欣然任命孙为专门修铁路的总经理,然后孙的修路办法就是坐着大花车浩浩荡荡到处视察演讲。



没有评论: